導航:首頁 > 交易平台 > 上市公司非公允關聯交易治理研究

上市公司非公允關聯交易治理研究

發布時間:2021-07-20 18:25:20

① 關聯方關系及相關問題研究的論文文獻綜述

關於關聯方交易相關會計問題的探討 "論文關鍵詞:關聯方交易 非公允關聯交易 信息披露
論文摘要:交易是否公允已成為企業的債權人、股東和其他企業信息使用著日益關注的問題。在我國市場上,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關聯交易。本文利用盈餘管理的相關理論分析了關聯方交易產生的原因。並在綜合以上條件的情況下,提出了一些能夠規范關聯方交易的相關措施,使關聯方交易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0 引言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關聯方交易在企業的全部交易活動中占越來越大的比重。關聯方交易是否公允已成為企業的債權人、股東和其他企業信息使用著日益關注的問題。關聯方交易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各式各樣和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相互之間名目繁多的交易活動影響各方經營活動和會計信息的結果。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著大量的關聯方交易。

1 關聯方交易的主要動機:盈餘管理
關聯方交易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權力控制主體的利益最大化。股權控制主體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利益,可以利用關聯方交易獲取超額利潤率,或者通過關聯方交易轉移部分利潤以達到獲取超過非控股股東平均利潤率的超額利潤;信息控制主體可以通過關聯方交易產生最符合其收益最大化的經濟信息,如凈利潤、資產水平和凈資產收益率等經營成果或財務狀況。
1.1 盈餘管理的內涵 斯考特認為,盈餘管理是會計政策選擇具有經濟後果的一種具體表現。只要公司的管理人員有選擇不同會計政策的自由,他們必定會選擇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公司的市場價值最大化的會計政策。盈餘管理是為了獲得某種私人利益對外部財務報告進行有目的的干預。目前普遍被認可的是Healy和Wahlen對盈餘管理的定義,即當管理者在編制財務報告和構建經濟交易時,改變財務報告,從而誤導一些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根本經濟收益的理解,或者影響根據報告中會計數據形成的契約結果。
1.2 盈餘管理的關聯交易手段 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進行的盈餘管理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關聯購銷、資產重組、託管經營、承包經營、租賃、資金佔用費以及其他費用或收入轉讓等。以上各種形式的關聯交易按照調節手段可分為關聯方關系調節和定價調節,即確認調節和計量調節。首先,由於關聯方關系構成的復雜性,公司可以通過關聯方關系的確認與否對所需要遵循的會計准則進行選擇,即進行確認調節。關聯方交易的這一特性加大了盈餘管理的可調控性。其次,定價調節是對交易的收入或成本費用所進行的調節。通過定價調節可以調控交易利潤,進而達到調節公司利潤的目的。
1.3 基於盈餘管理的關聯交易產生的條件 基於盈餘管理的關聯交易產生需要兩個條件:一是契約磨擦(contracting frictions),一是溝通磨擦(communication frictions)。首先,根據契約理論公司可以看作是契約的聯結,包括與雇員、供應商、資本提供者等的契約。公司是一系列契約的結合,公司生存和發展的一個重要條件是盡量降低契約成本。某些關聯方交易可以降低契約成本,實現整體利益最大化,保護公司及經營者自身的利益。如果委託人與代理人之間沒有契約磨擦,沒有磨擦成本,也不存在信息不對稱,那麼此類盈餘管理發生的概率不大。當委託人——股東與代理人——公司管理當局兩者的目標不一致,公司管理當局利用信息優勢謀求自身利益最大化的傾向十分明顯。因此,股東與公司管理當局通過簽訂管理合約使兩者的目標趨同。
例如,目前國際上許多公司的管理層所享受的股權激勵計劃就屬於比較典型的此類合約。其次,溝通磨擦主要來自信息不對稱。信息不對稱阻礙了信息交流和溝通。公司管理當局是信息提供者,信息在傳遞過程中會產生一定的成本,從而使管理當局傾向於有計劃,有選擇地披露部分信息,從而使盈餘管理成為可能。

2 規范非公允關聯交易的對策
關聯交易已經成為上市公司利潤包裝的工具,並對二級市場股價走勢構成顯著影響;從發展趨勢來看,上市公司關聯交易有愈演愈烈的趨勢。規范上市公司關聯交易行為已經到了刻不容緩的地步。基於以上原因,我們不得不採取一些措施來規范上市公司關聯交易以減少非公允關聯交易對其他投資人的不利影響。
2.1 不斷完善關聯交易披露的會計准則 我國《企業會計准則——關聯方關系及其交易的披露》規定關聯方交易的披露應當遵循重要性的原則,但由於重要性原則的運用,更多要依靠職業判斷,對於披露的內容只是指導性的,因此有些企業對於一些較敏感的關聯交易該披露而不披露。因此,應不斷完善關聯交易的會計准則,使信息披露有章可循。
2.2 規范市場中介,發揮中介機構的監督作用 關聯交易中最關鍵的因素是關聯交易的價格、資金佔用費、資產評估價格等價格因素。而這些信息的最終披露要通過注冊會計師等社會中介機構的審計。但許多會計師事務所的運作極不規范,會計師事務所為了從上市公司獲得審計業務,常常迎合上市公司的不合理要求,與上市公司沆瀣一氣,降低了審計質量,為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轉移利潤開了方便之門。因此應進一步規范會計師事務所和資產評估事務所的運作,把好審計、資產評估等社會中介性工作這一關,確保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合法性及完整性。
2.3 加大執法力度 對沒遵守准則進行的披露應
進行懲罰,對已造成實際損害的尤應嚴懲。控股股東在沒有相應制裁措施約束的情況下,利用控制權操縱關聯方交易,將更加傾向於侵害公司利益,造成中小股東的利益受損。為此,應在會計法中規定:當公司股東迫使公司行為違背正常的商業條件,給第三者造成利益損失時,應對其行為後果承擔相應的責任。可借鑒國際上通行的做法,制定相應的股東派生訴訟制度和控股股東賠償制度,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
2.4 規范關聯企業關系 由於我國證券市場發展的目的之一是為國有企業改革服務,很多企業上市採用控股的子公司上市,這種「剝離上市」和關聯企業自身行為的不規范,使上市公司與控股大股東或第一大股東之間發生關聯交易的頻率過高。為了避免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操縱利潤,在企業改組上市過程中,應該規范關聯企業之間的關系,對有關企業上市之前的改制,資產重組時應將供應、生產、銷售組成具有獨立完整的系統並迫使上市公司具有直接面向市場獨立經營的能力。這樣會大大地減少關聯交易的產生,為杜絕不當關聯交易打下堅實的基礎。

2.5 加強自律機制 毫無疑問,上市公司經濟行為要受政府有關部門的監管,使其規范運行,但政府的監管總是在事後起作用,而自律機制在一定的程度上可以防範於未然。
要通過提高上市公司管理人員特別是高級管理人員的素質,使其不僅具有較高的管理水平,還應有豐富的會計知識;同時要使其認識到關聯交易對上市公司、國家、投資者帶來的負面影響,提高信息披露意識;以保證其自覺遵守國家有關信息披露的規定,使關聯交易信息的披露更加全面、規范。
2.6 法人治理結構的完善 要得到真實可靠的會計信息,改善公司治理結構至關重要。為了規范上市公司法人治理,保障股東合法權益,各國一般通過制定公司法提供公司治理結構的法律依據,我國公司法亦不例外。從我國公司法對法人治理結構各種描述來看,揉合了美國為主的外部治理模式和德日為主的內部治理模式,但明顯存在斷章取義之嫌,忽略了目前我國處於經濟轉軌過程中,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尚未形成的狀況。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主要缺陷在於監事會的職能與責任不匹配,造成整個治理結構的混亂。監事會是內部治理模式特有的機構設置,在德國公司治理機構中是最高權力機構,稱為監督董事會,簡稱監事會。之所以設置該機構是為了方便相關利益人行使監督權利,是外部治理機制不完善情況的必然選擇,美國公司治理結構中之所以未設置該機構是因為有發達的外部市場治理。在我國不但外部治理機制欠缺,而且不存在「合格」外部相關利益人。德國公司治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與企業關系密切的「主銀行」,這些銀行盡管直接持有企業的股份較少,但是通過掌握其他投資者投票權,實際上控制了企業的經營決策,較好的制衡了企業內部人經營行為。在我國一方面監事會的地位較低,不能形成對以董事會為主的內部人有效監督,另一方面也缺乏類似於德國主銀行的合格「機構投資者」。因此,撇開外部治理機制有效性,僅從公司治理內部機構設置來說,我國公司治理機構需做以下完善:①在股東大會名存實亡的情況下,可以提高監事會的地位,發揮它對公司經營管理層監督制約作用;②還應調整監事會的人員構成,大力發展證券市場機構投資者,使他們成為監事會主要組成部分,增強他們對經營管理層的制約監督作用和對大股東利益侵害的制衡作用;③採取多種渠道減持國有股,使國有資本從非國計民生領域戰略性退出,引進其他投資者[論文關鍵詞]歷史教學,目標,知識
論文摘要:歷史教學的第一個步驟便是制定教學目標,教學目標的第一個程序則是梳理歷史知識。無論我們依據哪家哪派的教育理論或採納怎樣的教學方式,知識目標既是有效教學的基礎,也是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轉變的基石。引申說,對學科知識性質的認識,關乎學科教育的質量。所以,欲深究教學目標的有效性,理應從知識目標人手。

一、歷史教論文關鍵詞:關聯方交易 非公允關聯交易 信息披露
論文摘要:交易是否公允已成為企業的債權人、股東和其他企業信息使用著日益關注的問題。在我國市場上,為數不少的上市公司存在這樣或那樣的關聯交易。本文利用盈餘管理的相關理論分析了關聯方交易產生的原因。並在綜合以上條件的情況下,提出了一些能夠規范關聯方交易的相關措施,使關聯方交易能夠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


0 引言
在現代市場經濟中,隨著企業規模不斷擴大,關聯方交易在企業的全部交易活動中占越來越大的比重。關聯方交易是否公允已成為企業的債權人、股東和其他企業信息使用著日益關注的問題。關聯方交易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產生各式各樣和不同程度的影響,通過相互之間名目繁多的交易活動影響各方經營活動和會計信息的結果。目前我國的上市公司普遍存在著大量的關聯方交易。

1 關聯方交易的主要動機:盈餘管理
關聯方交易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權力控制主體的利益最大化。股權控制主體為了實現一定的經濟利益,可以利用關聯方交易獲取超額利潤率,或者通過關聯方交易轉移部分利潤以達到獲取超過非控股股東平均利潤率的超額利潤;信息控制主體可以通過關聯方交易產生最符合其收益最大化的經濟信息,如凈利潤、資產水平和凈資產收益率等經營成果或財務狀況。
1.1 盈餘管理的內涵 斯考特認為,盈餘管理是會計政策選擇具有經濟後果的一種具體表現。只要公司的管理人員有選擇不同會計政策的自由,他們必定會選擇使其效用最大化或使公司的市場價值最大化的會計政策。盈餘管理是為了獲得某種私人利益對外部財務報告進行有目的的干預。目前普遍被認可的是Healy和Wahlen對盈餘管理的定義,即當管理者在編制財務報告和構建經濟交易時,改變財務報告,從而誤導一些利益相關者對公司根本經濟收益的理解,或者影響根據報告中會計數據形成的契約結果。
1.2 盈餘管理的關聯交易手段 上市公司利用關聯交易進行的盈餘管理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關聯購銷、資產重組、託管經營、承包經營、租賃、資金佔用費以及其他費用或收入轉讓等。以上各種形式的關聯交易按照調節手段可分為關聯方關系調節描述來看,揉合了美國為主的外部治理模式和德日為主的內部治理模式,但明顯存在斷章取義之嫌,忽略了目前我國處於經濟轉軌過程中,成熟的市場經濟體系尚未形成的狀況。我國公司治理結構的主要缺陷在於監事會的職能與責任不匹配,造成整個治理結構的混亂。監事會是內部治理模式特有的機構設置,在德國公司治理機構中是最高權力機構,稱為監督董事會,簡稱監事會。之所以設置該機構是為了方便相關利益人行使監督權利,是外部治理機制不完善情況的必然選擇,美國公司治理結構中之所以未設置該機構是因為有發達的外部市場治理。在我國不但外部治理機制欠缺,而且不存在「合格」外部相關利益人。德國公司治理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與企業關系密切的「主銀行」,這些銀行盡管直接持有企業的股份較少,但是通過掌握其他投資者投票權,實際上控制了企業的經營決策,較好的制衡了企業內部人經營行為。在我國一方面監事會的地位較低,釋

筆者將1980年以來出版的歷史教學法(包括歷史教育學)著作做了一個較為系統的整理,有關歷史知識的認識大致有三個主要特點: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內,大家的看法趨同;研究主體有較強的依附性(主要在歷史科學概論和教育原理兩個方面);與時俱進。從研究脈絡看,還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約從1980年到1985年,著重從歷史知識的特性方面加以概括。比如,歷史知識具有過去性、具體性、史和論的統一性、歷史人物、歷史概念、規律性知識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期已經萌芽了「將知識能力化」的觀點。
第二個階段,約從1986年到2000年,最顯著的進步是將知識和能力作為一對關系來理解,在強調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進一步關注對歷史知識結構及組織方式的研究。比如,認為歷史知識不僅是有系統、有結構、有層次的整體,而且歷史知識的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模式,它可以在縱橫分聚中做出新的排列和組合,並認為歷史知識結構就是按年代順序和分塊組合的統一體。值得注意的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這10年間,在出台大歷史教育觀念、素質教育觀念、創新教育觀念的同時,歷史知識的整體性、結構性(抑或層次性)、可控性等主張相繼被提了出來。
第三個階段,約在2000年以後形成特色,即從心理學方面探究知識的性質並進行更有學術價值的分類。比如,有學者將歷史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包括歷史概念與歷史規律);程序性知識(指技能性知識,有具體性與可操作性特徵);策略性知識(更多地針對學習者自身,涉及的面則較廣)。有學者將歷史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主要用於回答「是什麼」的問題,這類知識一般通過學習與記憶,便能獲得並加保持);程序性知識(是回答「怎麼做」的問題,它由概念和規則所構成,與我們所理解的學習能力相吻合)。
還有其他觀點。比如,從知識教育的目的著眼,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認識視為三個交叉層面,以此強調藉助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和認識。認為對歷史知識的研究,既要涉及知識本身的結構和特性的問題,也要涉及知識本身的內容意義和素質陶冶的問題,即採納廣泛的知識概念。再比如,從學習方式著眼,並糅合學習理論闡述歷史知識性質,主張「引導學生用新的表述方式對歷史現象進行新的說明;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認識歷史現象,發現其中包含的新因素;引導學生重新組合知識,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發現知識間的新聯系;引導學生體察教材間的差異與變化,從中捕捉新的信息;引導學生根據新的材料去創設並闡釋新情景;引導學生質疑,鼓勵其進行獨立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初涉學術爭鳴,激發思維的創新火花;引導學生用新的方法掌握歷史知識。」
總之,二十餘年來歷史教學界在摸索與歷史教學效益相關的知識定位與理解時,走過了一個由經驗感知到有初步的理性思考、由非學術的整理舊故(蘇式教學法)到用學術的眼光研究問題的過程。但是,由於教學法的痼習過深,加之研究視野始終沒有打開,且資源空乏、學術氛圍復雜等原因,盡管我們行的方向不錯,可依然沒有使學科知識脫去「教怎樣的知識」的衣缽,而最終看重的是選擇知識的「教的功能」。從以往研究成果的直接形式看:(1)知識是學習內容的載體。先是單一表述學習內容,後是與能力捆綁,表述的內容或是個別的乃至孤立的知識點,或是平面且單一的縱向知識線索。(2)知識的基本性質是區分「所教內容」的內在結構。先是簡易的分類學習內容,後是關注各學習內容間的交叉。但總體而言,因都沒有深入對學科教育知識本質的研究,而使上述所有研究成果皆徒有其表,該放棄的思路依然繼續且仍屬主流——如功能主義的研究思路;該拓展的課題未能很好地結合學科自身特點予以深入闡釋——如知識建構主義的研究路子。所以,我們一向模糊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致使理應落實的知識目標始終處於籠統、瑣碎的狀態,結果是教師為一節課設定的知識目標,要麼簡單到只是教科書的知識點——為考而服務,要麼復雜到宏觀的教學任務——幾乎沒有落實點。
究其根本原因,歷史教學研究包括目標研究,沒有應有的新哲學視野和較為扎實的史學專業基礎。至於此次課程改革推出的兩個《歷史課程標准》,不僅未能超越原有的研究水平,而且在嚴謹性、明晰性和可控性方面又遜於《教學大綱》。

對改善公司治理非常重要。在外部治理模式(如兼並收購機制)短期難以建立起來的情況下,以上措施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總之,只有充分的了解關聯方交易的性質,能夠明確界定正常的關聯方交易與非公允關聯方交易,才能在經濟活動中利用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正常的關聯方交易,杜絕非公允關聯方交易。使關聯方交易能夠充分的發揮其積極作用,抑制和避免關聯方交易的消極作用,才能使國民經濟健康的發展。而會計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其特有的方式規范關聯方交易,因此,應在會計工作的各個方面給予關聯方交易足夠的重視,這樣才有利於各種措施的有效實施,以推動關聯方交易的合法性和有序性。

參考文獻:
[1]楊帆.「關於規范上市公司關聯交易行為的思考」,中南林學院學報,2004年6月。
[2]葛家澍.「財務會計的本質,特點及其邊界」,會計研究,2003年3月。
[3]李潔.「企業盈餘管理存在的根源」,經濟論壇,2004年第21期。
[4]黃本堯.「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監管問題研究」,深證綜研字第0073號,2003年5月。
學法對歷史知識的闡釋

筆者將1980年以來出版的歷史教學法(包括歷史教育學)著作做了一個較為系統的整理,有關歷史知識的認識大致有三個主要特點:在一個相對穩定的時期內,大家的看法趨同;研究主體有較強的依附性(主要在歷史科學概論和教育原理兩個方面);與時俱進。從研究脈絡看,還可以分為三個發展階段。
第一階段,約從1980年到1985年,著重從歷史知識的特性方面加以概括。比如,歷史知識具有過去性、具體性、史和論的統一性;歷史知識要在科學性與思想性的統一基礎上,把握它的過去性、具體性和綜合性。再深入一些的說明,比如,「把傳授知識和發展智力相結合起來,促進學生的智力發展」;科學性和革命性的統一,時間過去性和現實性的統一,材料與觀點的統一,具體知識性和規律性的統一等。另外,研究者們還從教學的角度對歷史知識進行了分類。大家比較認同的分法是:歷史現象、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概念、規律性知識等。值得注意的是,此時期已經萌芽了「將知識能力化」的觀點。
第二個階段,約從1986年到2000年,最顯著的進步是將知識和能力作為一對關系來理解,在強調培養學生能力的同時,進一步關注對歷史知識結構及組織方式的研究。比如,認為歷史知識不僅是有系統、有結構、有層次的整體,而且歷史知識的結構不是固定不變的模式,它可以在縱橫分聚中做出新的排列和組合,並認為歷史知識結構就是按年代順序和分塊組合的統一體。值得注意的是,從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中期這10年間,在出台大歷史教育觀念、素質教育觀念、創新教育觀念的同時,歷史知識的整體性、結構性(抑或層次性)、可控性等主張相繼被提了出來。
第三個階段,約在2000年以後形成特色,即從心理學方面探究知識的性質並進行更有學術價值的分類。比如,有學者將歷史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包括歷史概念與歷史規律);程序性知識(指技能性知識,有具體性與可操作性特徵);策略性知識(更多地針對學習者自身,涉及的面則較廣)。有學者將歷史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主要用於回答「是什麼」的問題,這類知識一般通過學習與記憶,便能獲得並加保持);程序性知識(是回答「怎麼做」的問題,它由概念和規則所構成,與我們所理解的學習能力相吻合)。
還有其他觀點。比如,從知識教育的目的著眼,將知識傳授、能力培養和思想認識視為三個交叉層面,以此強調藉助歷史知識培養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力和認識。認為對歷史知識的研究,既要涉及知識本身的結構和特性的問題,也要涉及知識本身的內容意義和素質陶冶的問題,即採納廣泛的知識概念。再比如,從學習方式著眼,並糅合學習理論闡述歷史知識性質,主張「引導學生用新的表述方式對歷史現象進行新的說明;引導學生從新的角度去認識歷史現象,發現其中包含的新因素;引導學生重新組合知識,構建新的知識體系,發現知識間的新聯系;引導學生體察教材間的差異與變化,從中捕捉新的信息;引導學生根據新的材料去創設並闡釋新情景;引導學生質疑,鼓勵其進行獨立的創造性思維;引導學生初涉學術爭鳴,激發思維的創新火花;引導學生用新的方法掌握歷史知識。」
總之,二十餘年來歷史教學界在摸索與歷史教學效益相關的知識定位與理解時,走過了一個由經驗感知到有初步的理性思考、由非學術的整理舊故(蘇式教學法)到用學術的眼光研究問題的過程。但是,由於教學法的痼習過深,加之研究視野始終沒有打開,且資源空乏、學術氛圍復雜等原因,盡管我們行的方向不錯,可依然沒有使學科知識脫去「教怎樣的知識」的衣缽,而最終看重的是選擇知識的「教的功能」。從以往研究成果的直接形式看:(1)知識是學習內容的載體。先是單一表述學習內容,後是與能力捆綁,表述的內容或是個別的乃至孤立的知識點,或是平面且單一的縱向知識線索。(2)知識的基本性質是區分「所教內容」的內在結構。先是簡易的分類學習內容,後是關注各學習內容間的交叉。但總體而言,因都沒有深入對學科教育知識本質的研究,而使上述所有研究成果皆徒有其表,該放棄的思路依然繼續且仍屬主流——如功能主義的研究思路;該拓展的課題未能很好地結合學科自身特點予以深入闡釋——如知識建構主義的研究路子。所以,我們一向模糊教學目的與教學目標之間的關系,致使理應落實的知識目標始終處於籠統、瑣碎的狀態,結果是教師為一節課設定的知識目標,要麼簡單到只是教科書的知識點——為考而服務,要麼復雜到宏觀的教學任務——幾乎沒有落實點。
究其根本原因,歷史教學研究包括目標研究,沒有應有的新哲學視野和較為扎實的史學專業基礎。至於此次課程改革推出的兩個《歷史課程標准》,不僅未能超越原有的研究水平,而且在嚴謹性、明晰性和可控性方面又遜於《教學大綱》。

對改善公司治理非常重要。在外部治理模式(如兼並收購機制)短期難以建立起來的情況下,以上措施可能是最好的選擇。
總之,只有充分的了解關聯方交易的性質,能夠明確界定正常的關聯方交易與非公允關聯方交易,才能在經濟活動中利用相關的法律法規保護正常的關聯方交易,杜絕非公允關聯方交易。使關聯方交易能夠充分的發揮其積極作用,抑制和避免關聯方交易的消極作用,才能使國民經濟健康的發展。而會計在這一過程中就可以通過其特有的方式規范關聯方交易,因此,應在會計工作的各個方面給予關聯方交易足夠的重視,這樣才有利於各種措施的有效實施,以推動關聯方交易的合法性和有序性。

參考文獻:
[1]楊帆.「關於規范上市公司關聯交易行為的思考」,中南林學院學報,2004年6月。
[2]葛家澍.「財務會計的本質,特點及其邊界」,會計研究,2003年3月。
[3]李潔.「企業盈餘管理存在的根源」,經濟論壇,2004年第21期。
[4]黃本堯.「上市公司關聯交易監管問題研究」,深證綜研字第0073號,2003年5月。
"

② 非上市公司關聯交易有沒有相關的管理辦法或者是處罰措施

關聯交易目前有上市規則(H股、A股不同)中規定,此外財務會計准則中規定。非上市公司不必須遵守上市規則及公司章程指引的規定,因為其不需要披露。

③ 求外文文獻 《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問題研究》 求有關的外文文獻,急急急!!

您到國外經濟類資料庫檢索下關鍵詞看看吧可以的話到seek68數字圖書館包周下載

④ 我的論文題目是「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存在問題及規范措施」 研究目的要怎麼寫呀

首先,關聯交易本身其實沒有問題,你的論文題目其實不是特別好,題目是本著關聯方但凡做關聯交易就是要掏空上市公司的眼光看待問題的。關聯交易也是交易,與一般交易不同的只是這是與關聯方發生的交易。

其次,關聯交易的問題在於1、是否按照交易所規則及公司章程的規定進行了批准;2、公司治理結構是否有效。只要符合這兩點要求,上市公司關聯交易就是合理合法且應該給與保護的。

再次,關聯交易的規范屬於公司治理問題的一個小范疇,規范措施基本只有從治理結構的有效性做起,如果論文結論是股東權利制衡,雖然那是結論之一,但那幾乎沒有現實意義,因為我們國家的公司治理結構就是大股東治理。

最後,關聯交易只要是在治理結構有效的公司,對上市公司不但無害,反而有益,研究關聯交易數據收集較難,深入研究每一個關聯交易就更難,我認為在我們國家,每一筆非經常性關聯交易都值得研究,很多非經常性關聯交易串聯起來都可以講一個故事~!

⑤ 上市公司購買非關聯交易的產品,金額達多少需披露請給出相關法律法規依據

你好,上市公司發生的交易達到下列標准之一的,應當及時披露:
(一)交易涉及的資產總額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總資產的10%以上,該交易涉及的資產總額同時存在賬面值和評估值的,以較高者作為計算數據;
(二)交易標的(如股權)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相關的營業收入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營業收入的 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一千萬元;
(三)交易標的(如股權)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相關的凈利潤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一百萬元;
(四)交易的成交金額(含承擔債務和費用)占上市公司最近一期經審計凈資產的 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一千萬元;
(五)交易產生的利潤占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凈利潤的 10%以上,且絕對金額超過一百萬元。上述指標計算中涉及的數據如為負值,取其絕對值計算。

閱讀全文

與上市公司非公允關聯交易治理研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