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保險是不分職業的,任何職業,都常規保險。
例如,人身意外險,健康險,包括,醫療險壽險等。
現在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推出極低成本的各種保險,你可以參考。
Ⅱ 爭場景,占數據,搶入口,從保險窺視bat哪家最強
自11月中旬以來,網路連續在金融領域放了兩大招:與中信銀行宣布發起成立百信直銷銀行;攜手安聯保險、高瓴資本在上海宣布發起成立百安保險。至此,國內互聯網三大巨頭BAT在金融的絞殺戰悄然打響。網路選擇此時布局金融領域,雖然免不了被外界冠以「動作遲緩」的帽子,但我們不妨以百安保險為例,解讀網路布局金融背後的亮點與玄機。
安聯破局,一張牌照取下鐐銬
安聯保險在中國市場一直積極探索,論規模,安聯在全球保險巨頭中排名第二,僅次於法國安盛保險集團;論實力,安聯是在中國市場上唯一一家幾乎拿下了全部從業牌照的外資企業(除農業保險)。論能力,安聯在全球保險市場上最出名的就是其強大的保險產品精算和設計能力。但安聯的野心,和其在中國市場上的保費規模排名完全不符,且不論其外資企業的身份在中國金融行業所受到的各種限制,自1999年正式進入中國以來,安聯其實並沒有很好的釋放自己的長處。
受限於中國保監會的規定,傳統保險公司開展業務必須在業務歸屬地有實際落地機構。安聯自1999年至今,在中國市場只有屈指可數的8家分支機構。雞生蛋還是蛋生雞,這一直就是一個陷入不斷死循環的命題。但中國保險業自古渠道為王,不能生根發芽,也就意味著業務拓展陷入死局。入股百安,則清晰明快的解決了安聯一直以來的大難題,按保監會新規,獲得互聯網保險牌照,意味著業務開展范圍直通全國,而不需要像傳統保險公司一樣按照分支機構再行申請各地業務開展資質,這種得天獨厚的優勢,怎能不讓精明如安聯這樣的外資保險公司惦記。
對安聯而言,參股互聯網保險公司,一張牌照覆蓋全國,等於直接在業務開展范圍上大肆松綁,告別戴著鐐銬跳舞的舊時光。以安聯的產品精算和設計能力,全球鮮有可以匹敵的對手(承保能力排名全球第一),在中國市場上的優勢立刻彰顯,它唯一需要的,是獲取客流的場景和針對中國市場的本地化,而這正是網路所能提供的。
網路破局,場景覆蓋面更廣,數據更有價值
阿里巴巴和眾安在互聯網保險的運營實驗里,最准確的結論是,金融業務必須捆綁在互聯網場景里才會生根發芽。無論是退貨運費險、質量保證險,還是雙十一期間名聲大噪的天貓正品險,用一句話概括,在沒有互聯網的年代,這些保險產品都絕無存在的可能。但新帶來的問題是,阿里巴巴和眾安,除了基於電商交易場景的高頻次、低保費財產險做的不錯,在車險、壽險等低頻次、高保費險種方面並無起色。
傳統保險行業與互聯網行業不同,互聯網企業更加註重用戶數,傳統保險公司則只關注保費規模。這種看待業務指標的不同視角,也正是保費規模在2014年只有區區8億人民幣,但投保件數達到6.3億、用戶數1.5億的眾安保險估值80億美金後引起各方震動的根本原因。傳統保險公司的營收結構,與互聯網保險公司完全相反,在整個保費大盤中,壽險所佔比例最多,其次是基於剛需的車險,最後才是其它各類財產險。對傳統保險公司來說,只賺用戶不賺保費的生意,並不是一個理想的結果。而目前來看,基於交易的阿里場景,能帶來海量用戶數,不能帶來保費規模,誘惑力著實有限。
網路的入局則給出了更大想像空間。相比較與阿里系電商場景,網路擁有的是更為龐大的流量和更加多元的業務場景,對非常規財產險的業務更具指導意義。以壽險而言,阿里系並無醫療場景流量,而這正是網路的強項;以車險而言,網路地圖的打開頻率足以讓它成為一個更好的共建場景,而非保險公司在天貓開一個車險旗艦店的效果可以比擬;網路布局糯米後,甚至可以在線下O2O的場景中植入基於交易的保險——李彥宏本人在發布會上也提到了外賣延誤保險這個例子。作為互聯網非直接交易的第一入口,網路在線上生活場景+線下消費上,確實能夠提供足夠的場景流量,而且能夠覆蓋到諸如教育、醫療、B類財險等可能產生高單價保費客戶的場景,這是阿里和騰訊完全不具備的優勢領域,這些場景與互聯網保險的結合,具備足夠的騰挪空間。
在數據上,網路也能提供更強的支持。在與阿里的合作上,保險公司能夠拿到用戶作為消費者的畫像數據,但這個畫像目前看來,對保險公司的利用價值並不大。一是目前的業務客單價偏低,大數據的引入對業務的幫助有限;二是阿里的數據迴流,僅限於對電商消費用戶畫像,但這部分畫像數據,對高凈值產品的售賣並無幫助。相較而言,保險公司更傾向於知道用戶作為一名『自然人』、而非『消費人』的生存全貌。一直以來,保險公司都試圖跟可穿戴設備廠商合作,獲取用戶的健康數據,但這種嘗試收效甚微,用戶不願意為穿戴設備買單,收集的樣本量非常可憐,與保險公司原本的資料庫進行匹配的結果只能說是慘不忍睹。但對網路而言,其覆蓋領域更多,獲取健康數據的相對門檻更低。舉個簡單的例子,如果用戶長期在網路搜索糖尿病的相關資料,那麼無論是對用戶病情的了解,還是對這個用戶購買慢性病保險的風險抵禦能力,網路掌握的數據,都會比其他平台來得更加精準,相對於用戶的消費行為,這才是保險公司真正關心的數據。
業務破局,百安與其他巨頭截然不同的利益訴求
互聯網保險這個概念第一次亮相,最早要追溯到2013年震驚業界『三馬同槽』共同打造眾安保險。彼時,保險業對互聯網而言,仍然是一個未知的處女地。但經過兩年的運營,阿里、騰訊、平安三方顯然已經在眾安保險上各取所需,明確保險業務對自身的價值。阿里通過前期不遺餘力的投入和嘗試,已經看到保險業務在其龐大電商場景中的巨大潛力,深耕保險是必然選擇。而眾安保險兩年以來90%保費來源於阿里體系這一殘酷結果,也讓騰訊意識到受自身場景所限,其主營業務與保險的結合上,短期內不會再有大的突破,更好的選擇是將互聯網保險業務作為一項遠期財務投資:一來能夠獲取互聯網保險的發展紅利,二來提前布局避免未來掉隊。而對於保險巨頭平安來說,入股眾安的嘗試讓其看到,傳統保險業在深度觸網以後,在資本市場和業務覆蓋面兩方面所能迸發出的強大活力。藉助『互聯網保險』概念和運作方式改進組織,進入更多的互聯網場景做出業務突破,是平安這樣的傳統金融巨頭急切希望得到的區別同行業的核心競爭力。
簡言之,眾安的探索,給互聯網保險畫下了一個完美的感嘆號。無論從以什麼角色和方式參與這場盛宴,都會從中受益匪淺。以此而言,作為巨頭中在中國市場上的暫時失意者,安聯和網路的攜手,是一個必然的結果。高瓴資本的接入,則把這次合作的基調上升到另外一個層級:網路做保險跟安聯攜手,是傳統的數據大拿結合互聯網數據大拿,迫切需要玩出點新的花樣追趕領先者,高瓴的加入則從股東利益上定義了這是一個對業績要求極高、需要回報的創業公司,而非巨頭延展的觸手。
互聯網保險的1.0時代,是各保險公司自己搭建平台,以B2C的方式售賣各種傳統保險,引流的唯一方式是做外部平台SEM投放。這種方式跟線下渠道相比,只能是大海撈針,有一單算一單。阿里開創的場景捆綁互聯網保險2.0時代,在交易中讓用戶買單,能讓保險公司規模化的海量獲客,但每單幾毛錢甚至幾分錢的保費,對保險公司的業務規模並無實質影響。但這兩種模式,前者受限於流量,無法做出用戶規模;後者受限於單一電商場景,無法做出保費規模。對於保險公司來說,兩者都不是最佳的結果。互聯網保險業務突破的關鍵點,是急需一個又有龐大流量又有更多維度場景的巨頭,起碼從目前看,BAT三巨頭里,網路看上去還像那麼回事兒,而且還沒有下場試水。
百安掛牌,網路是否想好了金融的打法和布局?
在最近一個月里,網路則突然以百信銀行和百安保險的兩連擊,讓金融業內的不少人為之側目。在此以前,網路一直給業界一種在互聯網金融領域頗有意圖,但又小心行事的印象。自2013年開始,網路便相繼與中國平安、華夏基金、興業銀行、中國銀行、工商銀行等金融巨頭宣布合作,推出了一系列的合作計劃。但百安保險和百信銀行的成立,則採取了另立山頭,並且選擇了此前從未合作的金融巨頭攜手共建的方式。這種轉變,意味著網路也許真的看清楚了,自己在互聯網金融的布局和打法。
阿里和騰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搶先起跑,成果斐然,失意也並不少。余額寶的爆發引來金融監管部門的矚目,互聯網保險在電商交易場景以外再無亮點,眾安的崛起讓阿里左右互搏,騰訊以微信流量之眾也無法再造突破。不誇張的說,阿里和騰訊在互聯網金融領域,替網路交足了學費,踩夠了深坑。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做下去結果是什麼,網路在按兵不動的兩年裡已經看夠了風景,如果沒想清楚,斷然不可能以資本參與的方式再發新芽。對網路來說,用戶的社交發生在騰訊,用戶的消費發生在阿里,但用戶的其它行為,都發生在網路。輸出自己的大數據和雲計算能力,輔佐金融業務進行產品設計和場景挖掘,互聯網保險是塊最合適的實驗田,也是避開阿里騰訊趟過的那麼多深坑的唯一路徑。
2015年以來,網路其實動作頗多,糯米的『行業第二』製造了不少段子,但也真正把網路錢包對金融業務的支撐提升到一個新的紀元。百信銀行的成立,則是在圍繞支付逐漸豐厚的底子上再加一塊墊腳磚。百安保險的突如其來,則第三次表明了網路布局互聯網金融的決心以及業務切入點,這樣的破局之旅,有理由引一眾圍觀。
Ⅲ 美國保險 場景化營銷
保險小編幫您解答,更多疑問可在線答疑。
場景是人們社會化活動的立體空間,根據社會大眾在特定活動場景(如網路購物、出行)中可能面臨的風險制定特定的保險商品即為場景保險。場景化的保險產品以極低的成本滿足海量用戶的碎片化需求。而越來越多的生活場景在方便消費者體驗的同時,也為保險服務提供了無限發展空間。互聯網保險在傳統保險項目外拓展了更多的應用場景。相較於傳統保險,這些基於特定場景開發的互聯網保險滿足了用戶短期的、個性化的細分保險需求。愛心人壽之前推出了好孕媽媽這款產品,提供的不僅僅是保險理賠方面的服務,更重要的還為孕期的准媽媽、准爸爸們提供了多種資源整合的健康服務。
Ⅳ 智慧保險支持場景有哪些
硅基智能為您解答智慧保險支持場景有哪些?
1、意向客戶獲取
批量高效外呼, 降低營銷成本,記錄客戶畫像,輸出客戶大數據,實現精準營銷、智慧營銷。
2、用戶回訪
新契約回訪具有監管要求嚴格、話術問題多、客戶咨詢多等特點,是所有回訪中重要程度最高、難度最大、耗時最長的項目,是公司檢驗保單銷售是否合規,保障客戶利益的關鍵環節。
3、客戶通知關懷
保單繳費提醒、新產品推薦,續費通知提醒等,提高客戶滿意度並實現二次營銷。
4、智能呼入接待
7*24小時在線,智能解答結合人機協作分流人工話務大部分的工作量。基於ASR、TTS、NLP等底層能力,將全語音交互技術與方案應用結合,實現智能門戶。
5、業務人員招聘
實現快速、海量覆蓋簡歷庫,篩選意向求職者,減輕業務部門招聘壓力。
Ⅳ 易特創思的全場景移動車險展業系統據說直連保險公司核心業務系統,在業內還是首創,到底是不是真的
目前,易特創思已經直連平安、太保、國壽、英大、中銀、浙商等6家國內大型保險公司核心系統,據車險業內人士表示,保險公司車險核心業務系統對介面復雜,每個省份均需逐一開發、聯調、上線,由於保險公司多為全國性的保險公司,通常涉及30個省的接入,所以全國接入耗時耗力,一般一個技術團隊12-18個月才能全部接入完成1家全國性保險公司,沒有優秀的團隊支撐基本難以完成。這個易特創思能完成實在是不簡單哦!
Ⅵ 北京市保險禁撥平台
作為保險業的新興渠道,電商渠道近幾年發展迅猛。以財險業務為例,中國保險行業協會發布的2014年前11個月數據顯示:在62家會員公司中,有33家公司開展互聯網銷售業務,有28家公司開展電話銷售業務。其中,電話銷售財險業務795.33億元,佔比11.74%;互聯網銷售財險業務440.7億元,佔比6.51%,兩項合計佔到財險業務的18.25%。那麼,在2015年,保險電商渠道又面臨著哪些機遇和挑戰?
監管篇
已落地或要落地的「靴子」
俗話說:「亞馬遜蝴蝶翅膀的振動到得克薩斯州就變成了龍卷風。」保險行業作為一個政策性極強的行業,監管機構的一舉一動都有可能在保險市場引起劇烈動盪。近兩年,監管機構先後就保險電商渠道的發展出台了一系列意見、辦法,這些意見、辦法有的已正式實施但細則還未出台,有的正處於徵求意見不斷完善的過程之中。這些意見、辦法無疑將深刻地影響著保險電商2015年的發展。
2014年8月份發布的《國務院關於加快發展現代保險服務業的若干意見》,第一次將保險業的發展提到了國家層面,被譽為保險業的「新國十條」。「新國十條」中明確提出「支持保險公司積極運用網路、雲計算、大數據、移動互聯網等新技術促進保險業銷售渠道和服務模式創新」,可以說是為未來保險互聯網發展指明了方向。但是具體如何支持?有無細則出台?保險公司在致力互聯網渠道發展的同時,內心不無期盼、希望「新國十條」這支「靴子」落地的聲音更響些、動作更實些。
如果說「新國十條」是保險電商在2015年面臨的第一隻「靴子」,那麼《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則將是落地的第二隻「靴子」。2014年12月10日,保監會公布了該辦法的徵求意見稿,在《徵求意見稿》中險企嚴守屬地銷售的限制將被放開,此外,險企通過社交軟體等開展互聯網保險業務也會被納入監管,這有利於保險業藉助更加豐富的互聯網工具進行創新。但令眾多保險機構忐忑不安的是,在徵求意見稿中第29條規定「保險集團公司依法設立的網路平台,參照第三方網路平台管理」,而「第三方網路平台只能提供純粹的平台服務,不能參與承保、理賠、退保、投訴及客戶服務等環節。」如果這一規定落地,勢必對一些保險機構集團官網的業務經營許可權產生直接約束,不利於實現保險機構系統內網銷資源整合的戰略部署。據悉,一些保險機構已經通過不同渠道向監管機構反饋意見,希望監管機構對第三方網路平台重新定義。
如果說《互聯網保險業務監管暫行辦法》的落地將對保險互聯網渠道布局產生影響,那麼在2015年即將落地的《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將沖擊電網銷渠道價格優勢。2014年7月,保監會向各財險公司下發《關於深化商業車險條款費率管理制度改革的指導意見(徵求意見稿)》,就車險費改核心要點徵求業內意見。以往保險公司推出電網銷車險,因為拋開中介通常可讓消費者享受額外的15%折扣。但是如果按照新的費率體系,每個渠道原則上都可以按照自主渠道在7折以上的范圍內來進行費率浮動。該指導意見若落地,電網銷渠道價格優勢將不再獨有,很有可能對電網銷渠道產生沖擊。
除上述三個意見、辦法外,在2015年對保險電商渠道還將產生深刻影響的是電話銷售禁撥管理制度。2013年,保監會先後出台了《人身保險電話銷售業務管理辦法》和《規范財產保險公司電話營銷業務市場秩序禁止電話營銷擾民有關事項的通知》,明確提出保險公司及保險代理機構應建立健全電話銷售禁撥管理制度。市民只要登錄專門的網站,將自己的手機號碼登記之後,即可屏蔽保險公司的電話銷售,並可同時設定禁撥期限。禁撥管理制度實施以來,一直持續發酵,先後有廈門、北京、上海、大連、浙江、廣東、河北、江蘇、雲南、黑龍江、江西、湖南、天津等地設立禁撥平台。禁撥平台導致網銷撥打范圍進一步減少。其中,北京市禁撥平台一年登記禁播電話號碼4萬多,河北省禁撥號碼登記平台一年登記禁撥號碼61335個。
同業篇
互聯網保險進入「新常態」
與電銷渠道相比,互聯網渠道發展的更晚、更快,前景也更廣闊,可以說是觀察保險電子商務發展的一個「窗口」。
經過2013年互聯網保險元年的探索和2014年的調整,目前互聯網保險正步入一種「新常態」。
首先,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保險產品開始嶄露頭角並將成為今後主流。長期以來,保險網銷一直以理財產品和短期意外險為主,從某種意義上講,只不過是將傳統保險產品搬到線上而已。但是2014年,一批真正意義上的互聯網保險產品開始涌現,代表產品有退貨運費險、眾樂寶、快遞延誤險、貨到付款拒簽險、個人賬戶資金安全險等。
這些保險產品具有以下共同特點:一是定製開發基於互聯網場景下碎片化的需求,保障范圍小而明確,比如退運險針對網購退貨環節的運費問題,眾樂寶、參聚險等保證金保險針對電商消保環節的保證金問題;二是產品定價基於客戶信用、經營數據、歷史行為等多方面大數據;三是產品價格因保障范圍小而很低,具有「小金額、大批量、高頻次」的特點。盡管眾安保險的退貨運費險每單平均僅有0.7元左右,但是在「雙十一」當天保單量突破1.5億,保費突破1億元,呈現出蓬勃的生命力。可以預計,具有互聯網思維的保險產品將成為未來互聯網保險產品的主角。
其次,注重融合、強化傳播將成為互聯網保險今後營銷的基本特點。前些年互聯網保險營銷媒介缺乏、手段單一,近年隨著微博、微信、社區、論壇等社交媒體的興起,傳播媒介日益豐富,並且在手段上除傳統的禮物贈送外,積分、服務、保險等也成為保險公司促銷的「利器」,並且經常融合使用。平安官網2014年12月推出的「買車險、抽紅包」活動,就將贈險(可立減保費)、贈禮(可到平安車主商城兌換各類車主用品)、贈服務(可到平安車主商城兌換各類汽車養護服務)、贈積分(平安萬里通積分)融為一爐,任由客戶選擇。另外,由於當前是信息社會信息繁雜,各家保險公司在營銷方案推廣時更加註重傳播,確保相關信息能及時、准確到達目標客戶。
例如,陽光車險電網銷在2014年「雙十二」推出營銷活動時,事前以《陽光車險互聯網新玩法雙十二車險省錢風潮》、《雙十二戰火四溢陽光車險四大法寶護身》等為題進行新聞預熱,製造熱點話題,覆蓋上億人次。事後以《陽光產險網電銷強勢崛起單日保費破兩億大關》、《陽光產險網電銷「雙十二」再現互聯網速度》進行收官,牢牢掌控宣傳的主戰場,形成完善的閉環。
第三,場景化銷售成為互聯網保險銷售的基本模式並將長期存在。與傳統保險銷售的拉客戶、反復推銷的模式完全不同,互聯網保險消費基本上是場景化消費,將保險服務嵌入購買、支付、服務等環節,契合用戶保險需求。比如退運險,是將保險服務嵌入到退貨流程中;眾樂寶、參聚險等保證金保險,是將產品整個流程完全嵌入消保流程中。因為場景化、嵌入式銷售,使客戶常常在購買流程中意識到保險的重要性、必要性,進而使互聯網保險產品的購買轉化率得到提高。例如,中國人壽電子商務有限公司與「快的打車」合作推出的「一號專車」道路承運責任保險,就具有場景化銷售的特點,保險業務能夠根據場景服務的高速增長而隨動增長。上線之初,該保險日單均量為2000-3000,一個月後接近5000,目前日均單量將近4萬單。
第四,互聯網保險銷售載體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成為不可逆轉的趨勢。移動互聯網既保留了固定互聯網的諸多特點,又適應「碎片化」時代人們隨時隨地上網的需求,呈現出爆發式增長,並將成為未來「互聯網白金十年的主角」。2014年7月,中國互聯網信息中心發布的調查報告顯示,我國網民已達6.32億,其中手機網民達5.27億,手機網民規模首次超越傳統PC網民規模。網路百付寶數據顯示,2014年第三季度,用戶在移動端上網的比例提升83.4%,超過了PC端。
順應這一趨勢,互聯網保險產品銷售載體也應從PC端向移動端轉移。2014年12月,中國人保專門聯合滴滴打車開展了送紅包游戲以慶祝移動端保費銷售破8億元,可以作為這一趨勢的縮影。
技術篇
科技改變世界
2014年歲尾,一篇《比價神器透底:同車同險價差最高近千元》的新聞稿在保險圈及消費者中引起不小的反響。稿件報道中國首個微信車險比價神器——「最惠保」面世,該比價器對接了市場上提供網路車險的主流保險公司,車主在微信上輸入用戶信息和投保方案後,就可獲得不同保險公司的直銷報價。「最惠保」的出現,使本已火熱的互聯網保險又添「一桶油」,不少保險公司驚呼「真的是科技改變世界」。
除比價神器外,讓各家財險公司還感到科技壓力的還有車聯網的興起。車聯網作為物聯網的一個細分領域,是指由車輛位置、速度和路線等信息構成的巨大交互網路。通過GPS、RFID、感測器、攝像頭圖像處理等裝置,車輛可以完成自身環境和狀態信息的採集;通過互聯網技術,所有的車輛可以將自身的各種信息傳輸匯聚到中央處理器;通過計算機技術,這些大量車輛的信息可以被分析和處理,從而計算出不同車輛的最佳路線、及時匯報路況和安排信號燈周期。隨著車聯網的興起,車聯網保險也應運而生,成為改變車險行業不可忽視的新生力量。
首先,車聯網保險能提升車險定價的科學性、公平性,針對不同個體設計差異化的費率,比如駕駛行為和習慣較好的、行駛時間較短的用戶保費更低。其次,車聯網保險有利於保險公司加強理賠的風險管理,降低道德風險;另外,還可提高保險公司的盈利水平,對消費者提供了全方位的增值服務。人保財險執行副總裁王和在接受《第一財經日報》采訪時曾表示,「車聯網將從根本上改變車險行業,可能引發一場革命」。
目前,人保財險、國壽財險、平安財險和太平洋財險等多家公司積極試水車聯網。其中,人保財險已完成了前期技術選型,比如選擇產品、保證設備穩定性等,第二階段,通過北京地區200輛車輛安全完成了模型測試,正在全國五個城市開展15000輛車輛的中期實驗,完善技術模型並驗證商業模式,待後續大規模推廣。
車聯網之所以被保險公司高度看重,其根源還在於它能為保險公司提供客戶關於駕車信息的大數據。大數據對保險業影響深刻,首先是有可能改變保險業商業模式。依託於大數據背後素材的挖掘,剖析出客戶要什麼,再實施以客戶需要為主導的產品和服務策略,進而轉化成為保險企業的商業模式和價值。其次,有助於提升保險企業發展戰略。隨著大數據的挖掘和使用,有助於保險公司真正實現由以保費保單為中心到以客戶為中心的轉型升級和戰略提升。另外,大數據對保險技術和經營層面也產生深刻影響,不僅體現在保險產品定價、市場營銷等方面,它還有助於企業防範理賠環節的欺詐行為,優化服務流程,構建風險管理模型,以及對財務性指標進行監控和預測。具體到保險電銷,建立大數據下的精準營銷已成為未來保險電銷發展的共識。
但大數據從哪裡來?如何整合、存儲、清洗、應用?這成為各家保險公司探索的重點。
以獲取客戶數據為例,自2007年以來「平安直通」已直接採集近5億的白名單客戶數據,2014年的清洗翻打幾乎呼遍了全國的手機客戶,贈送出3億份意外險,獲客2.7億。為加強後期海量數據的處理,2014年6月份,泰康人壽宣布正式啟用雲計算中心,標志著泰康的「金融雲」概念正式落地到保險業務實踐。平安集團董事長馬明哲也在2015年的第一個工作日晨會上闡述了其關於「健康雲」、「資產雲」的理念。
毋庸置疑,在2015年保險電商的發展歷程中,以大數據、雲計算為代表的新興科技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Ⅶ 場景化保險的優勢有哪些
場景化保險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