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三板股票是通過股票中的股轉系統輸入席位號,約定號,股東號進行交易,從而成交,半年沒有買賣是因為有點股權沒有進行融資,我這邊有很多支都是活躍度很高,經常交易
㈡ 新三板做市後有沒有股票賣不掉的
這個概念比較糊,做市商在做市交易,就是活躍市場。
不會賣不掉,只是價格問題。
黎r. 一五0.一七九三,一九四0
我們可墊資開戶新三板,可幫達到新三板上市條件企業掛牌
㈢ 流動性是新三板的主要矛盾嗎
接下來我們從影響成交量的因素來看新三板的流動性到底怎麼樣。目前我國新三板市場的二級市場交易主要是採用協議轉讓和做市轉讓兩種方式(競價轉讓尚未實施),其中做市轉讓的方式源於美國納斯達克市場,但跟納斯達克的差異又十分明顯:首先,做市商的庫存股票成本不同。納斯達克做市商主要是通過從發行方獲取(IPO)和通過市場獲取兩種方式獲得。而我國的新三板市場做市商主要是通過通過協議轉讓(從股東處購買股票、在掛牌前向股東購買、從公司增發股票中獲取)、定向增發(做市商向擬掛牌公司認購)和從市場獲取(通過做市直接從二級市場購買)的方式。由於缺少IPO這個環節,通過協議轉讓等方式更容易獲得低成本的股票,使得做市商更願意通過這種非市場手段來獲取做市庫存股票,從而直接導致做市商通過二級市場買賣報價獲取庫存股票的動力嚴重不足,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做市成交,進而大幅抽減了市場流動性。
其次,做市商的獲利渠道不同。納斯達克做市商由於獲取庫存做市股票的成本普遍偏高(從發行方獲取股票成本也超過了90%),因此做市商在獲利渠道上主要是通過盡可能地減少庫存量,通過買賣差價賺取利潤。而國內的新三板做市商則完全不同,獲取庫存做市股票成本非常低廉,在這樣的情況下,做市商就沒有必要急於出手清理手中的庫存股票,也就有必要頻繁地在二級市場交易通過賺取差價的方式獲得利潤,因為他們只需要在合適的時間通過做市轉讓賣出持倉即可賺取豐厚的利潤。顯然,這同樣會對新三板二級市場的流動性構成直接的沖擊。
最後,做市轉讓庫存股票數量要求過高也是束縛做市轉讓市場流動性的另一大症結所在。我們知道,新三板的做市商需要獲得做市股票總股本5%以上的庫存才能開啟做市轉讓,根據2015年上半年協議轉讓交易量的情況來對比,做市商參與做市轉讓需要庫存股票需求的日均值是協議轉讓的60多倍。也就是說,做市商如果想進行做市轉讓,所需要的做市庫存股票的數量比協議轉讓的交易市場日均值要高出一大截,顯然比起做市轉讓,協議轉讓成本更低。
從上面幾點來看,目前新三板流動性低迷的原因主要是由於制度的設計導致了做市場通過大量的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協議轉讓的方式來獲取利潤,而二級市場中通過做市轉讓方式獲取利潤的空間被大幅壓縮,由此引發了新三板的「流動性危機」。
流動性並非新三板的主要矛盾
通過上述兩點分析可知,新三板的流動性低本應該是新三板市場發展應有的正常姿態,但是目前導致新三板流動性低的原因卻是由於制度設計的不合理而導致的,因此新三板市場目前的主要矛盾並非是流動性低,而是導致流動性低的不合理制度。
針對上述問題,當務之急就是管理層盡快規范做市商通過非市場手段獲取低成本庫存股票這一渠道,將更多的做市商引入到二級做市轉讓市場去獲取庫存股票。
解決了成本問題以後,國內做市商就變變得跟美國一樣需要盡可能地減少庫存,通過買賣差價來賺取利潤。當這樣可能做市商需要做的事情就變得更多才能獲得利潤,可能存在缺乏做市動力的可能性。在美國,承銷商是從做市商中挑選出來的,同時做市商具有優先獲取信息,獲取股票,較低的交易成本等權利,因此做市商在履行義務的同時可以獲得切實的利益。而在我國做市商並不能獲得和義務對等的權利,做市商做市的存貨成本和信息處理成本相對較高,為了履行報價和交易的義務,做市商往往要承擔巨大的風險,導致做市商缺乏足夠動力做市,市場缺乏足夠做市商。做市商缺乏會導致報價壟斷,提高報價價差,使得其創造市場的作用難以發揮,侵害投資者利益,美國納斯達克市場規定至少有兩家以上做市商為同一隻股票進行報價,部分活躍股票的做市商甚至可以達到40 個~45 個。
針對激勵機制的問題,可以通過賦予做市商更多權利來解決,激勵其參與做市。如果做市商只是單方面履行義務,不享受權利的話,那麼沒有任何機構願意成為做市商。因此,應該賦予我國做市商更多權利,激勵其參與做市。借鑒海外市場,可以賦予做市商以下權利:①承銷資格獲取優勢。例如美國要求只有先成為做市商,才具有申請承銷商的資格,因此想要獲得市場權利,必須履行更多市場義務;②信息獲取優勢。做市商可以優先獲取股票、債券的訂單交易記錄,利用已有交易獲得更多市場信息;③證券獲取優勢。由於做市商需要儲備足夠的證券進行做市,因此賦予他們優先獲取股票債券的權利,降低其做市成本;④做市成本優勢。做市成本主要包括交易成本和存貨成本。通過減少交易手續費和印花稅可以降低做市商的交易成本;而清算機構對發生頭寸不足的的做市商進行更低價格、更及時的融資融券業務支持也可以降低其存貨成本。
㈣ 新三板交易中只有一手股價大幅度下降或上升是怎麼回事
新三板交易中只有一手股價大幅度下降或上升的原因是參與的人員太少。
新三板交易,即開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賬戶:在參與股份報價轉讓前,投資者需開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賬戶。主辦券商屬下營業網點均可辦理開戶事項,該賬戶與投資者使用的代辦股份轉讓股份賬戶相同,因此,已開戶的投資者無需重新開戶。
申請開立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賬戶,需提交以下材料:
(一)個人:中華人民共和國居民身份證(以下簡稱「身份證」)及復印件。委託他人代辦的,還須提交經公證的委託代辦書、代辦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二)機構:企業法人營業執照或注冊登記證書及復印件或加蓋發證機關印章的復印件、法定代表人證明書、法定代表人身份證復印件、法定代表人授權委託書、經辦人身份證及復印件。
開戶費用:個人每戶30元人民幣,機構每戶100元人民幣。
開立股份報價轉讓結算賬戶:投資者持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賬戶到建設銀行的營業網點開立結算賬戶,用於股份報價轉讓的資金結算。投資者可在「代辦
股份轉讓信息披露平台」的「中關村科技園區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報價轉讓」欄目中查詢建設銀行可提供開立結算賬戶服務的營業網點。
個人投資
者申請開立結算賬戶時,需提供身份證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賬戶。機構投資者申請開立結算賬戶時,需提供《人民幣銀行結算賬戶管理辦法》中規定的開
立結算賬戶的資料和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份轉讓賬戶。個人投資者的結算賬戶在開立的當日即可使用,機構投資者的結算賬戶自開立之日起3個工作日後可使用。
需要提請注意的是,存入結算賬戶中的款項次日才可用於買入股份。結算賬戶中的款項通常處於凍結狀態,投資者在結算賬戶中取款和轉賬時,須提前一個營業日向
開戶的營業網點預約。
㈤ 新三板交易不活躍的原因是什麼
新三板擴容以來,交易不活躍問題飽受市場詬病。筆者認為,新三板流動性差只是其擴容初期的特有現象,現在去斷定其流動性必然不足還為時過早。隨著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新三板將迎來一系列制度改進,流動性難題破解為時不遠。當前新三板交易不活躍問題,其原因有三:
第一,目前新三板轉讓交易制度只有協議轉讓方式,大大限制了其流動性。這種方式成交效率低下,交易頻率很低,不如納斯達克的做市商制度和創業板的集合競價制度。做市商制度可以進一步發現交易價格、促進交易。而集合競價機制的引入將會在開盤和收盤環節形成開盤價和收盤價,並增加協議轉讓時段系統自動匹配成交功能。新三板因處於擴容初期,新的交易制度尚未落實,使得市場的定價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交易量自然受限。
第二,當前新三板准入制度的限制。新三板擴容初期,為保持市場的平穩性,將個人投資者准入門檻提升至500萬,與機構投資者相同。這一準入門檻令大部分中小投資者望而生畏,大大減少了參與新三板市場的投資人數量。
第三,新三板企業股權集中度過高。經統計,新三板六百多家企業平均每家股東只有22個,其中最少的甚至只有2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新三板企業上市前沒有IPO,股權分散度沒有形成;另一方面,由於很多公司都是改制以後直接掛牌,而按照《公司法》,改制以後發起人在一年之內股份不能轉讓。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掛牌之後沒有可轉讓的股份。
要正確認識新三板流動性問題,首先必須認識當前的新三板市場。該市場已經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性股份轉讓系統,並正以超常的速度擴張。一方面,其掛牌企業不受3年利潤持續增長的局限;另一方面,新三板是PE、VC尋找並購、組合的最佳場所,而當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快速發展將會促使股份轉讓需求增加。
首先,隨著新三板規模的擴大,對轉讓交易制度多樣性的需求加大。在優化協議轉讓的同時,預計8月份推出做市商制度,年底將推出集合競價制度。未來市場將是三種交易制度並存,同時每手轉讓份額隨之降到1000股,這將大幅改善流動性。
其次,現在對投資人的門檻限制,實際上是為避免新三板在發展最初出現混亂而制定的高標准。隨著市場發展和投資者自判風險能力提高,新三板應盡可能讓投資主體參與投資,使中小投資者也能通過投資分享企業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紅利。屆時准入門檻的限制不必要,也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則。因而該標准一定會調整,只是會是一個從高到低,逐步調整的過程,但其最後也一定會和深滬交易所一樣,沒有投資人進入的門檻限制的。
作為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所有符合規定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都可以參與新三板市場投資。可以預計未來新三板市場投資者數量將不成問題。
再次,新三板市場未來獲得IPO發行權是大勢所趨。三板發展初期是按定向募集融資,因為當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沒有盈利限制、行業限制和股東限制,若是讓這樣的企業再公開發行募集資金,風險將會很大。但在未來兩三年內,隨著三板的成熟,市場化發行制度的改革,可以預見,新三板企業的IPO必然出現。未來有兩種發展趨勢:一種是新三板掛牌企業通過綠色通道到深滬交易所升級轉板。另一種是像納斯達克一樣,在新三板內部按掛牌企業的規模與質量形成精選市場、一般市場和初級市場。
新三板規模的快速擴張將加快三板市場流動性障礙破除,因而不可按三板今天的缺乏流動性來判斷三板的明天。隨著三種交易模式的出現,加上每手從3萬元降到1千元、轉讓解禁時間的陸續到來,交易障礙開始消除,投資門檻開始降低,以及股權分散度開始形成。可以預見,不出一年,新三板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好,也將成為PE/VC尋求並購重組的最佳場所。
www.edzl.com
㈥ 當前新三板交易不活躍的原因有哪些
新三板擴容以來,交易不活躍問題飽受市場詬病。筆者認為,新三板流動性差只是其擴容初期的特有現象,現在去斷定其流動性必然不足還為時過早。隨著市場規模的快速擴張,新三板將迎來一系列制度改進,流動性難題破解為時不遠。當前新三板交易不活躍問題,其原因有三:
第一,目前新三板轉讓交易制度只有協議轉讓方式,大大限制了其流動性。這種方式成交效率低下,交易頻率很低,不如納斯達克的做市商制度和創業板的集合競價制度。做市商制度可以進一步發現交易價格、促進交易。而集合競價機制的引入將會在開盤和收盤環節形成開盤價和收盤價,並增加協議轉讓時段系統自動匹配成交功能。新三板因處於擴容初期,新的交易制度尚未落實,使得市場的定價功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交易量自然受限。
第二,當前新三板准入制度的限制。新三板擴容初期,為保持市場的平穩性,將個人投資者准入門檻提升至500萬,與機構投資者相同。這一準入門檻令大部分中小投資者望而生畏,大大減少了參與新三板市場的投資人數量。
第三,新三板企業股權集中度過高。經統計,新三板六百多家企業平均每家股東只有22個,其中最少的甚至只有2個。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一方面是新三板企業上市前沒有IPO,股權分散度沒有形成;另一方面,由於很多公司都是改制以後直接掛牌,而按照《公司法》,改制以後發起人在一年之內股份不能轉讓。在這種情況下,很多企業掛牌之後沒有可轉讓的股份。
要正確認識新三板流動性問題,首先必須認識當前的新三板市場。該市場已經是國務院批準的全國性股份轉讓系統,並正以超常的速度擴張。一方面,其掛牌企業不受3年利潤持續增長的局限;另一方面,新三板是PE、VC尋找並購、組合的最佳場所,而當前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的快速發展將會促使股份轉讓需求增加。
首先,隨著新三板規模的擴大,對轉讓交易制度多樣性的需求加大。在優化協議轉讓的同時,預計8月份推出做市商制度,年底將推出集合競價制度。未來市場將是三種交易制度並存,同時每手轉讓份額隨之降到1000股,這將大幅改善流動性。
其次,現在對投資人的門檻限制,實際上是為避免新三板在發展最初出現混亂而制定的高標准。隨著市場發展和投資者自判風險能力提高,新三板應盡可能讓投資主體參與投資,使中小投資者也能通過投資分享企業發展以及資本市場紅利。屆時准入門檻的限制不必要,也不符合公平交易原則。因而該標准一定會調整,只是會是一個從高到低,逐步調整的過程,但其最後也一定會和深滬交易所一樣,沒有投資人進入的門檻限制的。
作為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全國性證券交易場所,所有符合規定的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和人民幣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RQFII)都可以參與新三板市場投資。可以預計未來新三板市場投資者數量將不成問題。
再次,新三板市場未來獲得IPO發行權是大勢所趨。三板發展初期是按定向募集融資,因為當前新三板掛牌企業沒有盈利限制、行業限制和股東限制,若是讓這樣的企業再公開發行募集資金,風險將會很大。但在未來兩三年內,隨著三板的成熟,市場化發行制度的改革,可以預見,新三板企業的IPO必然出現。未來有兩種發展趨勢:一種是新三板掛牌企業通過綠色通道到深滬交易所升級轉板。另一種是像納斯達克一樣,在新三板內部按掛牌企業的規模與質量形成精選市場、一般市場和初級市場。
新三板規模的快速擴張將加快三板市場流動性障礙破除,因而不可按三板今天的缺乏流動性來判斷三板的明天。隨著三種交易模式的出現,加上每手從3萬元降到1千元、轉讓解禁時間的陸續到來,交易障礙開始消除,投資門檻開始降低,以及股權分散度開始形成。可以預見,不出一年,新三板的流動性會越來越好,也將成為PE/VC尋求並購重組的最佳場所。
㈦ 新三板市場為什麼一直不溫不火呢
關於新三板的未來,許多人表現出迷茫,包括股轉系統的官方人士,他們在不同場合提出了新三板再定位的問題。諸如市場定位的不明確,導致市場預期不穩;監管依據不足,導致創新方向不明等等。
眾所周知,新三板的突出問題是市場流動性不足和定價功能不足。
由於現行的制度政策,500萬門檻導致投資人數量不足,加之交易方式不完善,掛牌公司普遍質量不高等多方面原因,造成了當前新三板冷冷的交易市場。
而流動性不足使得價格發現功能不足,價格發現功能不足導致融資功能不足,融資功能不足導致對實體經濟發展不利。
邏輯上,新三板似乎走入了一個死胡同。
有識之士認為,新三板自成立以來,被有關部門和市場定位在作為主板等正規市場的「准備市場」地位上,所以有必要對新三板進行再定位。
按照官方的資料,股轉系統的經營宗旨主要是,推動場外交易市場健康發展,促進民間投資和中小企業發展,有效服務實體經濟。
所以,如果僅僅定位於「場外市場」,新三板當前的規模、交易方式以及管理機制已經遠遠超出這種定位,事實上形成了「納斯達克+場外市場」的模式。
但作為國內多層次資本市場的重要基礎性市場,作為支持中小企業特別是創新創業型企業發展的資本市場,新三板的政策定位已經很明確。現在與其說是新三板市場需要再定位,不如說是股轉系統本身需要更明確的定位。
也就是說,股轉系統僅僅是一個一級市場還是可以比肩滬深交易所的二級交易市場。如果是一級市場,相關的交易規則不用變,如果定位於二級市場,投資者門檻就要降低,競價交易亦要推行。
不過,新三板就是一個制度創新的場所,在定位沒有進一步明確之前,面對交易市場的一潭死水,如何切實有效的搞活新三板,股轉系統應當急市場所急,推出相應的創新制度。
要搞活市場,最直接是「有源頭活水來」。市場上的活水其實很多,有機構的、也有個人的,我們的資本市場從來不缺資金。恰恰在這個資產荒時代,大量的資金找不到去向,一股腦兒奔向房地產。
對於「活水」問題,股轉系統人士近日透露,計劃在年內推出將私募基金作為新三板做市商的相關制度,同時QDII和RQDII的參與政策也會很快推出。
這才是核心。
㈧ 新三板的的交易量非常少怎麼辦
只有等有券商做市商,或者被收購,低價協議轉讓,你可以找中介平台給你出售出去,但是要分不分利益!!;新三板基礎層成交量少是不爭的事實,只有做創新層的項目才能實現真正的盈利,很多朋友在投資新三板時只管能不能掛牌,那就大錯特錯!!
尋找優質三板項目我覺得可以從以下幾點著手:
1,公司的主營業務是否與國家的未來主流規劃相吻合,因為這決定了該公司的大的發展環境和空間
2,該公司的核心競爭產品的市場佔有額,
3;每年的凈利潤是否穩定增長且本輪融資金額是否與年凈利潤相當
4;公司總市值是否達到本輪融資的5倍以上
5;專利產品和發明專利在國內國際是否有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