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股票量價關系理論
股市在不同時段的量價關系
多頭市場與空頭市場的最大區分就是成交總值不同。上升趨勢里,投資人購買股票,短期或長期里都可獲得利潤,因此激發投資意願,交易活絡,在積極換手下,成交總值亦不斷創新記錄;下跌趨勢里,投資人買進股票後,再擬賣出時,股價已下跌一段,因此影響買氣,交易自然愈趨清淡,成交總值縮小。這種與自然現象中熱則脹、冷則縮類似的結果亦是大戶與做手充分使用的手法。
(1) 多頭市場里股價走勢為:上升(成交總值增加)→回檔(成交總值萎縮)→盤檔(再萎縮)→上升。
(2) 空頭市場里股價走勢為:下跌(成交總值減少)→反彈(成交值增加)→盤檔(成交值減少)→下跌。
具體來說,成交總值是測量股市行情變化的溫度計,成交總值增加或減少的速度可以推斷多空戰爭規模大小與股價指數漲跌的幅度。也就是說,成交總值持續擴大,表示新資金不斷湧入股市,是推動股價上漲的原動力。
成交總值與加權股價指數漲跌有密切關系。
(1) 股價指數與成交值之間關系正如滾雪球一樣,欲使股價指數上升,成交值必須持續增加。
(2) 多頭市場里,每股行情起點成交值均不大,隨著指數上升而擴大,直至不能再擴大時,股價指數便開始下跌,也就是最高成交值對應著最高股價指數。有時股價指數雖然繼續上升,成交值卻無法再出現更高成交值,上升行情極可能在數日內結束,與「先見量、後見價」相印證。也有時在長期下跌行情末期出現巨額轉賬交易,使成交值突然大增,股價指數則自此上升一段。
(3) 空頭市場里,下跌的每段行情成交值均有急劇萎縮現象,顯示買氣衰退,股價指數愈趨下跌,直至成交值不能再萎縮,跌勢便告一段落,也就是最低成交值對應最低股價指數。有時股價指數雖然繼續下跌,成交值卻不再見萎縮時,下跌行情即將結束。
(4) 最高成交值與最低成交值視當時股市人氣聚散而定,沒有固定標准與公式。只能從多頭市場或空頭市場規模推測未來的潛力。
② 什麼是量價理論
量價理論,是一種衡量股價的理論,最早見於美國股市分析家葛蘭碧(Joseph E.Granville)所著的《股票市場指標》。
③ 運用市場供求理論分析股票價格的因素。
一切圖表走勢派的存在價值,都是基於一個假設,就是股票、外匯、黃金、債券等。所有投資都會受到經濟、政治、社會因素影響,而這些因素會像歷史一樣不斷重演。譬如經濟如果由大蕭條復甦過來,物業價格、股市、黃金等都會一路上漲。升完會有跌,但跌完又會再升得更高。即使短線而言,支配一切投資價值規律都離不開上述所說因素,只要投資人士能夠預測哪一些因素支配著價格,他們就可以預知未來走勢。在股票而言,圖表趨勢、成交量、價位等反映了投資人士的心態趨向。這種心態去向構成原因,否認他們的收入、年齡、對消息了解、接受消化程度、信心熱熾,全部都由股價和成交反映出來。根據圖表就可以預知未來股價走勢。不過,隨機漫步理論卻反對這種說法,意見相反。隨機漫步理論指出,股票市場內有成千上萬的精明人士,並非全部都是愚昧的人。每一個人都懂得分析,而且資料流入市場全部都是公開的,所有人都可以知道,並無甚麼秘密可言。既然你也知,我也知,股票現在的價格就已經反映了供求關系。或者本身價值不會太遠。所謂內在價值的衡量方法就是看每股資產值、市盈率、派息率等基本因素來決定。這些因素亦非什麼大秘密。每一個人打開報章或雜志都可以找到這些資料。如果一隻股票資產值十元,斷不會在市場變到值一百元或者一元。市場不會有人出一百元買入這只股票或以一元沽出。現時股票的市價根本已經代表了千萬醒目人士的看法,構成了一個合理價位。市價會圍繞著內在價值而上下波動。這些波動卻是隨意而沒有任何軌跡可尋。
④ 誰知道關於介紹股票量價理論的好書
江小劍寫的「量價時空分析法」和「數學+股票=提款機」都可以。文字簡潔明了描述量價關系,結合股票案例分析,值得一看。
⑤ 誰幫我解釋一下股票的量價理論
成交量分析的定義和技巧 解讀成交量與價格的關系
一、關於量?(剖析主流資金真實目的,發現最佳獲利機會!)
量之要,其一在勢也。高位之量大,育下落之能;低位之量大,藏上漲之力;
二、成交量的五種形態(獨家證券內參,365天資訊情報站……)
因為市場就是各方力量相互作用的結果。雖然說成交量比較容易做假,控盤主力常常利用廣大散戶對技術分析的一知半解而在各種指標上做文章,但是成交量仍是最客觀的要素之一。
1.市場分歧促成成交。所謂成交,當然是有買有賣才會達成,光有買或光有賣絕對達不成成交。成交必然是一部分人看空後市,另外一部分人看多後市,造成巨大的分歧,又各取所需,才會成交。
2.縮量。縮量是指市場成交極為清淡,大部分人對市場後期走勢十分認同,意見十分一致。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是市場人士都十分看淡後市,造成只有人賣,卻沒有人買,所以急劇縮量;二是,市場人士都對後市十分看好,只有人買,卻沒有人賣,所以又急劇縮量。縮量一般發生在趨勢的中期,大家都對後市走勢十分認同,下跌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出局,等量縮到一定程度,開始放量上攻時再買入。同樣,上漲縮量,碰到這種情況,就應堅決買進,坐等獲利,等股價上沖乏力,有巨量放出的時候再賣出。
3.放量。放量一般發生在市場趨勢發生轉折的轉折點處,市場各方力量對後市分歧逐漸加大,在一部分人堅決看空後市時,另一部分人卻對後市堅決看好,一些人紛紛把家底甩出,另一部分人卻在大手筆吸納。放量相對於縮量來說,有很大的虛假成份,控盤主力利用手中的籌碼大手筆對敲放出天量,是非常簡單的事。只要分析透了主力的用意,也就可以將計就計。
4.堆量。當主力意欲拉升時,常把成交量做得非常漂亮,幾日或幾周以來,成交量緩慢放大,股價慢慢推高,成交量在近期的K線圖上,形成了一個狀似土堆的形態,堆得越漂亮,就越可能產生大行情。相反,在高位的堆量表明主力已不想玩了,在大舉出貨。
5.量不規則性放大縮小。這種情況一般是沒有突發利好或大盤基本穩定的前提下,妖庄所為,風平浪靜時突然放出歷史巨量,隨後又沒了後音,一般是實力不強的莊家在吸引市場關注,以便出貨。
三、市場成交量與價格的關系
1.確認當前價格運行趨勢:市場上行或下探,其趨勢可以用較大的成交量或日益增加的成交量進行確認。逆趨勢而行可以用成交量日益縮減或清淡成交量進行確認。
2.趨勢呈現弱勢的警告:如果市場成交量一直保持銳減,則警告目前趨勢正開始弱化。尤其是市場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以上判斷的准確性更高。在清淡成交量情況下創新高或新低應該值得懷疑。
3.區間突破的確認方法:市場失去運行趨勢時即處於區間波動,創新高或新低即實現對區間的突破將伴隨成交量的急劇增加。價格得到突破但缺乏成交量的配合預示市場尚未真正改變當前運行區間,所以應多加謹慎
4、成交量催化股價漲跌一隻股票成交量的大小,反映的是該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當更多的人或更多的資金對股票未來看好時,他們就會投入資金;當更多的人或資金不看好股票未來時,他們就會賣出手中的股票,從而引起價格下跌。但是無論如何,這是一個相對的過程,也就是說,不會所有的人對股票「一致地」看好或看壞。這是一個比較單純的看法,更深層的意義在於:股票處於不同的價格區域,看好的人和看淡的人數量會產生變化。比如市場上現在有100個人參與交易,某股價格在10元時可能有80個人看好,認為以後會出現更高的價格,而當這80個人都買進後,果真引起價格上升;股價到了30元時,起先買入的人中可能有30個人認為價格不會繼續上升,因此會賣出股票,而最初看跌的20個人可能改變了觀點,認為價格還會上升,這時,價格產生了瞬間不平衡,賣出的有30人,買入的只有20人,則價格下跌。看好、看淡的人數會重新組合並決定下一步走勢。
大多數人都有一個錯誤的看法:股票成交量越大,價格就越漲。要知道,對於任何一個買入者,必然有一個相對應的賣出者,無論在任何價格,都是如此。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出乎意料地放大,只能說明在這個區域人們有非常大的分歧,比如50個人看漲,50個人看跌;如果成交量非常清淡,則說明有分歧的人很少或者人們對該股票毫不關心,比如5個人看漲,5個人看跌,90個人無動於衷或在觀望。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對市場的吸引程度。成交量越大,說明越有吸引力,以後的價格波動幅度可能會越大。
可以從成交量變化分析某股票的價格壓力和支撐區域。在一個價格區域,如果成交量很大,說明該區域有很大的壓力或支撐,趨勢將在這里產生停頓或反轉。
可以觀察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域的方向。當價格走出成交密集區,說明多空分歧得到了暫時的統一,如果是向上走,那價格傾向於上升;若向下走,則價格傾向於下跌。
可以觀察成交量在不同價格區域的相對值大小,來判斷趨勢的健康性或持續性。隨著某股票價格的上升,成交量應呈現階梯性減弱,一般來說,股票相應的價格越高,感興趣或敢於參與的人就相應越少。不過這一點,從成交額的角度來看,會更加簡單扼要。
僅僅根據成交量,並不能判斷價格趨勢的變化,至少還要有價格來確認。成交量是價格變化的一個重要因素之一,也是一個可能引起本質變動的因素,但是在大多數時候,只起到催化劑的作用。
市場上有這樣一種認識,認為個股或股指的上漲,必須要有量能的配合,如果是價升量增,則表示上漲動能充足,預示個股或股指將繼續上漲;反之,如果縮量上漲,則視為無量空漲,量價配合不理想,預示個股或股指不會有較大的上升空間或難以持續上行。
個股或大盤在大幅放量之後縮量陰跌,顯然是壞事,顯然預示著一輪跌勢的展開。例如2001年5月18日和5月21日,滬市成交放大至200億和217億,之後量能再也無法放大,開始橫向整理,至6月14日大盤見頂後,大盤明顯縮量,6月27日開始放量下跌,7月23日加速下跌,至10月22日,跌至1514點,始於6月27日的此輪跌勢共跌去700餘點,持續時間長達4個月,是典型的放量之後縮量導致的下跌。但千萬不能忘記,下跌初始階段的股指是處於長期牛市之後的高位2200點之上!
與此完全相反的實例是,2002年3月8日和3月9日,滬市成交放大至238億和213億,經縮量回落整理後,終於爆發了6·24行情。不可否認,6·24行情的爆發,消息面的利好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在6月21日,滬市成交就大幅放大,預示著新一輪漲升即將開始,只不過停止國有股減持的重大利好大大加強了漲升的爆發力,但也大大縮短了行情的持續時間,急劇放大的成交量和場外資金的蜂擁而入使得資金面難以為繼,結果導致了行情的夭折。短短的5個交易日,滬市成交1650多億,然後大盤縮量下跌,至2003年1月6日,股指創出自1999年下半年以來的新低1311點,此輪跌勢共跌去400餘點,持續時間超過半年。這又是一個典型的放量之後縮量導致的下跌,但是我們也必須注意,下跌初始階段股指是在創出2002年年內新高1748點之後,當時股指處於階段性的高點,下跌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2003年1月14日和1月15日成交量放大至235億和217億,共計452億,表明多頭開始大舉入市,之後大盤開始縮量,但是股指不跌反漲,是典型的縮量上漲,這表示1月14日和1月15日入市搶籌的投資者並未出逃,籌碼鎖定良好,上檔拋壓較輕,所以縮量仍能上漲。與縮量陰跌一樣,縮量上漲一般能持續相當長的時間。
縮量陰跌表示市場處於弱勢,極小的成交量就能打低股指,陰跌之後必然有放量大跌,這對於多方是極為不利的。反之,縮量上漲表示市場處於強勢,較小的成交量就能推動股指上揚,之後必然會放量大漲,大盤如此,個股更是如此。目前中國的股市在一輪放量後進入了相對小量的時期,後市如何,尚待觀察.
⑥ 怎麼運用成交量和價格趨勢的關系分析股票走勢
還需要結合K線圖的,和大盤的走勢,若單一的用量價來判斷一個股票未來的行情的話 ,首先你必須很了解並且跟了很久這只股票,對這只股票很有感覺。低價位,盤整一段時間(至少20天),放量,最好股本小於3億,前二十天的K線均勻的陽線多於陰線,可以買進。至少百分之十五的收益。
⑦ 量價理論的應用
成交量穩定是能夠得以推動行情持續的根基,這是長期分析和操作的基礎,不可動搖。通常投資者心理變化都會在成交量上面體現出來,一旦發現成交量異常變化就要考慮投資者情緒發生的轉變,這對實盤操作非常重要。
但是在使用成交量時要有能力分辨更重要的一個問題,成交量的作用力如何?沒有辦法從成交量中看出散戶、中實戶買進或是機構買進,也無法看到他們的賣出,這些都不是分析成交量的重點,應用成交量主要是分析市場的總體行為,絕對不是單指那些群體的操作行為。
所以分析投資者的情緒事實上就是分析市場的情緒,只要明了市場的情緒變化,就可以見縫插針,可以在其中游刃有餘。因為已經掌握洞燭機先,當然就可以掌握先機,如此贏的機會就更大。
市場的情緒不代表一定只有上漲而已,也不是分析下跌的狀況,主要是分析市場心理狀況,看看市場是不是樂觀或是過度樂觀,還是到了超樂觀的地步,因為過猶不及、物極必反是必然道理,所以到了超樂觀的狀況後就是到了反轉的極點。
以目前的成交量分析,上午量達到550億元,依循日量推動的基礎看,只要不超過1.6倍以上的擴增都算比較健康的量能水平,所以仍然算是比較合乎市場基本熱度升溫的階段,就有助於行情繼續推動。這是從一個階段發展行情來看,但是在實盤操作時,一定要有一個基本的認識,既常態下個股的上漲模式。
常態下個股漲勢不要期待天天大漲,穩步推進的上漲格局最穩定,如此才能夠持久發展,所以在實盤操作時,要注意是否在個股股價上下波動時,選擇依循股價上下波動操作,以放大利潤空間。當然對於一般投資者或者業余股民就會受到時間限制,那就要考慮長波段持股,這就需要從技術上來把握有利於作價的空間。
尤其是在行情經過升溫後出現的普漲態勢,往往都會以技術面來主導,現在的行情可以說就是如此,你可以看看上漲的個股都是技術面獲得優化後發生爆發性上漲格局,地產股就是最好的證明。所以在行情確立後,要如何選股也是關繫到階段行情操作的收益空間會有多大,專守一隻股或者天天跑短線,只要有收益就好。
最不可取的就是對自己的持股沒有信心,專守時要有耐心和信心,不能隨意舍棄,而跑短時絕對不能一山看過一山高,只有用平和的心態來操作選擇個股才會心中有數。那麼要如何才能既不會對長線持股擔憂,也不會受到短線操作影響呢?又要回到技術面來選擇股票,只要你按照「量、價、空、時」來選擇即可規避。
在量、價、空、時四個技術分析要素中,要將成交量作為分析的基礎,有了成交量才有望推動價格發展,價格的體現形式在均價線,所以當然就需要對均價線進行深入研究,當明白價格主導的優勢後,而K線又是價格的度量方式,所以自然K線組合給予了價格波動的空間感,最終就可用分析三部曲把握價格運行周期。
⑧ 波浪理論能否運用到股票交易中,有多大的實戰意義
大多情況下,波浪後續可能走勢種類會產生多種可能,不同周期中的波浪表現形態也不完全一致,雖然波浪理論講"波浪在不同周期中具有一致性",但從很多品種的表現看這點是有問題的。個股的大量走勢形態不符合波浪理論,指數大多基本符合,這對實戰影響很大。
波浪理論中講到了波浪的輔助手段,趨勢通道,價格運行的通道壓力和支撐與波浪結合,效率會大幅提升。
任何一種技術分析方法都有缺陷,只有結合多種技術分析形式,才能提高實戰的效果。
⑨ 請推薦些關於學習成交量(量價)的股票書籍
1.入門不要看雜七雜八的東西,就看證券從業資格考試教材5本,主要看《證券市場基礎知識》、《證券交易》、《證券投資分析》,這三本讀過一遍,市面上80%的證券書可以無視,這個是童子功、基本功,這個功夫不下,你會永遠是市場中的炮灰。
2.技術分析入門時候了解一點就好了,主要是K線知識和成交量還有均線系統。K線看小日本的,K線技術是他們發明的,日本的《酒田戰法》推薦,關鍵是下笨功夫,老老實實手工畫一個股票至少3個月的K線圖,比你讀10本K線書都要強。國內的K線書籍就不要看了,似是而非的太多。成交量沒什麼好推薦的,東西很多,多看看吧,沒必要鑽的太深,互相矛盾的東西太多「量為價先」是欺騙最大的偽命題。技術指標不要當成萬能指標,了解幾個常用的指標,如KD、RSI、MACD、OBV足矣,關鍵是了解他們的設計原理,比機械背誦什麼20和80的超買超賣要有用的多,融匯貫通以後你完全可以自己在證券分析軟體中編寫適合你的技術指標。如果一定要研究技術分析,推薦美國愛德華茲和約翰馬吉的《股市趨勢技術分析》,這是西方技術分析的開山鼻祖與經典。另外,心理分析方面看利弗摩爾的關於投機生涯的書。
3.要想做好股票一定要研究基本面分析,這個是當今世界上證券分析的主流。前提是有一定的財務知識。如果你一點財務知識都沒有,先去補財務的課程,最簡單的是考一下會計從業資格。這里的童子功是財政部的《企業會計准則》如果這個苦功不想下,後面的也不要看了,直接去買基金吧。推薦的書籍是歐奈爾的書、費雪的關於成長股的書、《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與《戰勝華爾街》,本傑明.格雷厄姆的《聰明的投資人》,如果鑽研精神十足,可看基本面分析的鼻祖本傑明.格雷厄姆的《有價證券分析》(先把你家能砸的東西收好-_-!)。看了這么多書,是一腦子漿糊怎麼辦?跟實踐相連吧!我的一個很笨但有效的方法是:隨便找一個自己不熟悉的股票,找齊它最近三年的所有報表和公告,,給他每個季度出一個投資報告,看看到底是買還是不買,加倉還是減倉,三年報表分析下來你的基本面分析也就想華羅庚講的讀薄了,關鍵是分析的時候不要看他的價格走勢圖,以免影響判斷(所以強調找一個冷門股,自己聽都沒聽過最好)。基本面的資料來源最權威的是兩個交易所網站,如果嫌他們的資料太零散不好梳理,推薦下個萬得資訊(原WIND資訊)的軟體,免費版本足矣。
4.進階。如果想形成自己的投資風格或交易系統,先從研究老外的技術指標開始,很多技術指標其實就是簡單的交易系統,推薦深入研究威廉指標系統和BOLL帶系統。系統交易(或叫程式化交易)入門先看國內波濤的《系統交易方法》《證券期貨投資計算機化技術分析原理》(這可是國內開山之作)。如果要了解基金的運作,推薦萬雲的《價值發現-中國基金經理的投資之道》,03年出版,很老很經典,至今未曾發現有超越的。另外,想自虐並練英語的話,網上下載每年巴菲特給股東的報告來研究吧。
5.實戰操作,理論結合實際,祝各位享受投資的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