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984年11月18日飛樂音響公司是上午幾點開業並發行中國第一批股票的
1984年11月18日飛樂音響公司發行中國第一股時證券交易所尚沒有成立,該批股票很長時間無法交易,個人感覺屬於公開向社會募資的原始股,初期只能私下協商轉讓,不屬於真正意義上的可公開交易的股票,沒有交易規定時間、開盤、收盤等概念。
股票公式專家團為你解答,希望能幫到你,祝投資順利。
② 為什麼飛樂音響股票在金長江系統上查看不了
可以吧,我感覺軟體上都是能看的
③ 飛樂音響和飛樂股份是同時上市的嗎
就是同一個公司,你說的名字不同。
④ 飛樂音響股票怎麼樣還會漲嗎
飛樂音響 大股東持股比例較低,有賣殼預期!!! 11月14日,本報推出《飛樂音響大漲解密 牛人慾賭大摩重組》一文,將摩根士丹利(下稱大摩)退出中金,並有意加速與華鑫證券整合一事進行了詳盡分析,並獨家提出--持股華鑫證券比例達到24%的飛樂音響,在此次大摩重組事件中有望成為受益最大的一隻個股。該報道發表後,在市場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飛樂音響的股價兩周內漲幅最高曾經達20%,此後,包括《華爾街日報》等在內的國內外多家媒體相繼跟蹤報道此事。而兩周之後,記者通過對事件相關當事人、市場分析人士的深入采訪,了解到事件更多的幕後內容。
靜水之下,暗流涌動。近兩周時間里,在大摩有意退出中金公司,轉而與華鑫證券合作的消息似乎並未出現太多新的進展,此時市場上流傳的消息依然只是大摩已經與有意競購中金股權的私募股權基金開始接觸,以及大摩董事總經理兼中國區CEO孫瑋在公共場合首次證實了"考慮出售持有的中金公司股權",但就在這似乎看似平靜的消息面下,飛樂音響的股價卻在兩周之內大漲近20%。記者通過深入采訪卻得知,市場有不少資金對大摩和華鑫證券的合作抱有很高的期待,一旦期望成為現實,則一場轟轟烈烈的股權收購與反收購大戰或許可能在未來發生。
有知情人士向本報透露了目前一些實力機構的看法,基於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下稱"上海儀電集團")持有飛樂音響比例過低,以及飛樂音響的股份已經是全流通的考慮,很有可能將出現某股資本力量以二級市場搶籌的方式,與上海儀電集團展開飛樂音響控制權的爭奪戰。而此預測一旦成真,在飛樂音響股價繼續飆升的同時,也將成為A股歷史上首例二級市場真正意義上的股權收購案。
大摩金融戰略穩步進行
在大摩和中金公司緣分即將到頭時,大摩在中國市場尋找中金公司接班人的步伐正在加快。而這個接班人的待定對象,即是此前一直名不見經傳的華鑫證券。據公開資料顯示,這家傳聞中的接班人,2008年僅實現凈利潤5045.6萬元,2009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9077.7萬元,和國內中等券商比,不足一個季度凈利潤的三分之一。而正是這樣的一個小券商,卻承擔著大摩在華金融戰略的關鍵一步。大摩董事長約翰·馬克在2008年就曾公開表示:"我們與華鑫證券有合資項目,希望得到發行A股的執照與券商承銷資格"。
據知情人士透露,大摩實際上希望在華獲得包括銀行、基金、信託、券商等在內的多項金融業務資格。事實上,大摩的上述願望似乎正在一個個地變為現實:早在2006年,大摩通過一系列的資本運作,成功並購珠海市南通銀行,獲得了國內商業銀行的執照,並藉此加入了全國銀行間債券交易市場以及全國銀行間的同業拆借市場,而後於2008年8月在北京成立大摩國際銀行(中國)北京分行。
除銀行外,大摩在成立基金公司方面也已經有所作為:2008年,大摩與華鑫證券共同組建了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公司,並於今年7月發行了名為"摩根士丹利華鑫領先優勢股票基金"的首隻基金,而此次大摩與華鑫證券的合作,也被看做是雙方首次建立了實質性的合作關系。而雙方更深入的合作計劃,也隨著大摩出讓中金公司股權的進度加速而繼續推進。此時坊間有消息傳出:大摩或以其持股33%,華鑫證券持股67%的合作方式共同成立一家合資券商,以實現大摩獲得在華的證券經紀與承銷等業務的願望。
而一旦上述傳聞成真,大摩和華鑫證券合資設立的這家券商公司,到底能取得怎樣的市場地位呢?國內一位資深券商分析師昨日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即使按中等券商的規模計算,假設該合資券商公司一年的凈利潤大概在10億元人民幣左右,華鑫證券以占該合資券商67%的股權,每年將獲得約6.7億元的收益。
事實上,在華鑫證券與大摩"聯姻",加入金融大亨豪門的背後,上海儀電集團作為華鑫證券的實際控制人,也將坐收漁利。
上海儀電或醞釀股權轉讓
據公開信息顯示,華鑫證券目前的股東構成情況是:上海儀電集團佔63%、飛樂音響佔24%、上海金陵佔8%、飛樂股份佔3%、上海貝嶺佔2%。按照這樣的持股比例去分配華鑫證券在合資券商中所獲得的6.7億元收益(按以上假設)的話,上海儀電集團將獲得4.221億元,飛樂音響將獲得1.608億元,上海金陵將獲得0.536億元,飛樂股份將獲得0.201億元,上海貝嶺將獲得0.134億元。
而上海儀電集團是否就滿足於每年幾億元的投資收益?一位長期研究股權投資的資本界人士向本報記者分析到,站在上海儀電集團的角度,從如何實現資產增值最高效益的角度考慮,上海儀電集團很可能通過旗下資產整合的方式,將所持有的華鑫證券98%的股權,全部置換到飛樂音響中,以充分利用資本市場的杠桿效應,從二級市場中實現該資產增值的最大化。
"我們可以做一個設想,如果上海儀電集團將華鑫證券98%的股權置換到飛樂音響中,由此將給飛樂音響帶來每年6.566億元的投資收益。以飛樂音響目前僅6.15億股的總股本計算,將增厚飛樂音響每股收益1.01元,而現實的情況是,據飛樂音響2009年三季度的最新財務報告披露,飛樂音響在該報告期內的每股收益僅0.111元"。上述資本界人士繼續說到,"若以每股收益1.121元計算的話,對應昨日飛樂音響的收盤價,其對應的市盈率僅7倍左右。而根據目前市場的小盤券商股的估值,至少可以給予30倍的市盈率,那麼,飛樂音響在每股收益達到1.121元的情況下,其對應的股價約33.63元。"
按照上述資本界人士的觀點,上海儀電集團在繼續保持對華鑫證券絕對控股權的前提下,其持有的飛樂音響股權的市值也將出現巨大增值。以11月26日飛樂音響8.89元的收盤價計算,上海儀電集團手中的飛樂音響股權市值僅5.34億元,而以上述預測中的33.63元計算,上海儀電集團手中的飛樂音響股權市值將達到20.20億,收益遠高於4.221億元的分紅。事實上,這是非常保守的預測,因為大摩作為國際資本大鱷,其實際控制券商的估值應該遠遠不止30倍市盈率,年利潤遠遠超過10億元也是完全可能的。
而另一點值得說明的是,為什麼上海儀電集團一定會選擇飛樂音響為華鑫證券股權的置入方,而非其它上市公司。上述分析人士介紹到,原因之一是飛樂音響目前已經有24%的華鑫證券股權,而上海金陵僅8%,飛樂股份則更少,僅3%,因此置入飛樂音響的過程更加簡便。原因之二是,飛樂音響的股東人數眾多,持股較為分散,大股東假如想將24%的華鑫證券股權拿走,必須獲得股東大會的通過,而作為一塊嘴邊的肥肉,想必沒有股東會贊成將這部分資產置換出去的。
股權爭奪戰或將打響
據公開資料顯示,飛樂音響的現任大股東上海儀電集團持股數量為6006.96萬股,占總股數的9.75%,其性質屬於全流通股份。"上海儀電集團的持股比例並不高,而且飛樂音響現在每股股價僅幾元,這意味著任何一家有實力的機構,通過二級市場與上海儀電集團進行搶籌的成本並不高",一位業內人士對記者講到,"要知道,一旦取得了飛樂音響的控制權,不但能每年坐收數億元的投資漁利。更重要的是,還能夠間接持有大摩與華鑫證券合資券商的相當部分股權,這對於任何一家期望與大摩這樣的國際投行攀上'親家'進行戰略合作的機構而言,顯然是一舉兩得的事情,誰願意錯過這種一石二鳥的好機會呢?如果考慮有資金在二級市場開始搶籌可能會對飛樂音響的股價產生刺激作用的情況下,要想一舉超越上海儀電,而獲得飛樂音響的實際控制權,按目前市場情況,總投資不會超過20億元人民幣,這種好事,相信國內很多機構都具有這種實力和想法。"
而值得注意的是一點是,盡管這些潛在的收購方到目前為止並未浮出水面,但是從飛樂音響的股東人數統計中卻可以發現,近三個月來飛樂音響的股東人數正呈現日趨減少的態勢:2009年6月30日時,飛樂音響的股東人數還維持在92524人,但到了三季報披露中,股東人數卻減至88018人,顯示了飛樂音響的股份在二級市場有趨於集中之勢。
從飛樂音響近幾年來十大股東持股情況看,上海儀電持股數一直在上升,就在今年一季度上海儀電還增持了293萬股。"上海儀電集團如果真的有加強自身控股權地位的計劃,我預計在飛樂音響2009年的年報中,上海儀電集團的持股比例就會再一次提高。"上述分析人士講到。而上海儀電集團是否有此類考慮呢?就此問題,記者昨日多次致電上海儀電集團,但均被告知其董事長蔣耀先生正在出差,並不方便回答此類問題。
"上海官方或許會極力促成大摩與華鑫證券的合作",上述分析人士講到,"大摩若能落戶上海,則將有利於提升上海在國際金融市場的地位"。不過,該分析人士對記者講到,"在一切美好的願望實現前,大摩賣掉中金的股權,才是夢開始的第一步,同時也是飛樂音響股價上漲的第一個刺激點,而當大摩明確與華鑫證券形成合作關系後,又會給飛樂音響的股價帶來第二次刺激,當上海儀電集團將其擁有的全部華鑫證券股權置入飛樂音響後,將形成提振其股價的第三個刺激點。"如果這一切果成為現實,那麼,一場圍繞飛樂音響股權的收購大戰則很可能真正打響。
⑤ 新中國第一支股票到底是「飛樂音響」還是「寶安股票」誰知道啊
飛樂音響是上海的第一支股票,寶安股票是深圳的第一支股票。
⑥ 飛樂音響50元面值股票,現在值多少
按後復權算,現在一股價格4122元,但我記憶中原始股是50元一股的,你要是在交易所套現也就4122左右,但你當收藏品來賣的話價格更高。
⑦ 下周一還想買點飛樂音響股票,有退市的風險嗎
想要知道,你的這個音響股票豈不是合理,需要對他的公司經營情況有了解。
⑧ 飛樂音響2019年4月1日為ST股嗎
ST即"特別處理"。顯示該股票存在投資風險。連續兩個會計年度凈利潤為負值,或者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就要予以特別處理。飛樂音響2017年利潤為正,2018年前三季度均為負值,2018年度利潤還沒公布。2018年三季度飛樂音響每股凈資產2.45元。飛樂音響將於2019年4月20日公布年報。因此,飛樂音響2019年4月1日不會被ST。公布年報後被ST的可能性也比較小。
⑨ 飛樂音響股票是上證嗎
是的,是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的。
新中國第一股飛樂音響股票沉浮錄
在紐約證券交易所精緻華美的櫥窗內,陳列著記載世界各地資本市場發展進程的各種標志性物品。其中就有一張製作精美的中國股票,那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發行的第一隻股票——飛樂音響股票。
1986年11月,鄧小平將這張股票贈送給當時的美國紐約交易所總裁約翰·凡爾霖,以此向世人昭示中國改革開放的巨大決心。
真慶幸,在兩市1500餘張股票中飛樂音響一直保留著最初的名字。透過這張股票的變遷,我們可以檢視中國股市傳奇般的歷史。
【醞釀改革】
上世紀80年代初的中國,改革開放剛剛起步,整個社會都彌漫著除舊布新的氣息和不破不立的激情。
43歲的秦其斌接任了當時上海電聲總廠廠長職務。這是一家以生產喇叭為主的工廠,主要給電視機廠做配套,還可以做音響。
像所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的企業一樣,當時的電聲總廠只需按計劃完成任務,就可以安安穩穩過日子。但身處激盪起伏的變革時代,秦其斌與許多有膽有識的弄潮兒一樣:意氣風發、雄心勃勃,渴望在工作上有所建樹,他開始琢磨帶領電聲總廠開拓新的經營思路。
機會一下就被他瞅准了。改革開放使人們的生活水平開始慢慢提高,對娛樂活動的需求也不斷上升。上海街頭開始出現了「音樂茶座」這樣的新鮮事物,而且生意十分紅火。市面上對音響設備的需求越來越大。
於是,秦其斌果斷提出,要進一步擴大音響生產,拓展市場。同時萌發了在原有工廠下建立上海飛樂音響公司的念頭,主要幫助客戶設計和安裝揚聲器。這就是後來人們津津樂道的「小飛樂」。
問題隨之產生,在一個蘿卜一個坑的計劃經濟年代,計劃外的經營活動最缺的就是資金。企業要發展,沒有資金是行不通的,但秦其斌手上一分錢也沒有。上級同意了擴大音響生產的想法,但明確表態:資金上要自己想辦法。
1984年上半年,秦其斌在上海長寧區參加工商聯會議,偶然間聽一些老工商業者聊天時說起舊上海很多民族企業都用股票來集資。第一次聽說股票這個東西,秦其斌受到了啟發。他提出了股份制的構想,通過發行股票向其他單位和內部職工集資。
【發行股票】
「你們打算向社會發行股票么?」
「是的,向社會發行。」
1984年11月,秦其斌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由於對「向社會發行」的理解不同,將打算向其他單位和內部職工發行股票集資,說成了向社會公開發售。於是,報紙頭版一篇題為《上海飛樂音響公司接受個人和集體認購股票》的報道,將秦其斌和飛樂音響推向了改革浪潮的風口浪尖。
然而,對於頗具資本主義色彩的股票市場,很多人連想都不敢想。在那個年代,沖破計劃經濟藩籬的無形阻力著實不是一件容易事。
各種議論蜂擁而至:有人說搞股份制會培養出一批「食利階層」,有人說這么做蘊含極大的政治風險……秦其斌可沒想那麼多,初生牛犢不怕虎,他下決心趟出一條前人沒走過的路。
所幸的是,當時的上海,理論界一直都在探討如何利用股份制搞活企業,這為小飛樂率先嘗鮮打下了不錯的基礎。
1984年11月14日,經人民銀行上海分行批准,上海飛樂音響股份有限公司正式設立,並向社會公眾及職工發行股票。總股本1萬股,每股面值50元,共籌集50萬元股金。
發行人員背著錢箱、股票箱,當場收錢、開票。
許多人早早前來排隊購買,隊伍排成了一眼望不到頭的長龍,盛況空前。一天之內,飛樂音響公開發售的股票便被哄搶一空。新中國第一股就在這樣的偶然與必然中誕生。
嚴格意義上講,當時的飛樂股票更像是一種債券。實際上,那時候人們頭腦中還沒有真正意義的股票概念,大多數人將它等同於國庫券。「當時根本沒意識到股份關繫到產權證明,如果認識到發行股票就意味著搞產權多元化改革,估計我就沒膽子搞下去了」,秦其斌回憶往事時感慨,自己並不是什麼弄潮兒,而是被時代潮流推趕著往前走。
但飛樂音響無疑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此前30多年,股票不僅是人們言語之間的禁忌,也是思想和觀念中的禁區。因為股份制向來被認為是資本主義和私有制的代名詞。
【歷經混亂】
飛樂音響的股票成功發行,在隨後短短的時間內,如雨後春筍一般,許多公司紛紛選擇這種方法籌集資金,一時間發行股票成為一種風尚。
事實上,在當時的特定經濟環境下,許多公司都遇到了不同程度的資金瓶頸。企業改革開始萌動,生產規模的擴大和產品結構的拓展,急待大筆資金支持,但計劃經濟下的制度特點,令大多數企業無法再向國家伸手要額外的錢。作為一種籌集資金的好辦法,股份制的需求逐漸發展起來。
但飛樂音響和所有沖在時代前沿的股票隨即遭遇了沒有市場、沒有監管、沒有法規的窘境。在當時的中國,「有股無市」成為了這些股票需要面對的問題。
1987年,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訪問中國時,曾對當時深發展第一任法人代錶王健說:「社會主義搞股份制是一個好的開始,也不容易。但沒有相應的法律法規,股票市場就會無章可循,就像潘多拉的盒子,打開了就收不回了。」
事實正是這樣。早期的中國股市經歷了較長時間的混亂與無序。飛樂音響的股票發行後不久,上海等地一些持有者就開始了自發的股票轉讓。沒有固定交易場所、缺乏市場化價格、信息不對稱、交易成本過高,種種問題令最初的股票交易充斥著投機的成分。
同樣是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掛著一張被稱為「當代最大證券交易所主席和最小證券交易所經理的合影」。1986年9月26日清晨,上海南京西路1806號門口被圍得水泄不通,投資者蜂擁而至。在這個不到10平方米的地方,誕生了中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櫃台——靜安證券營業部。這就是照片中所說的「最小證券交易所」。它的出現,標志著中國股票二級市場雛形的出現。
也就是在這里,飛樂音響作為中國最早發行的股票,率先實現了櫃台交易流通,創造了中國股市的又一項第一。從此,小飛樂總算有了可以自由交易和買賣的正規場所。
那位獲贈飛樂音響股票的紐約交易所總裁約翰·凡爾霖特意從北京飛到上海為自己的股票過戶。在那個小屋子裡,世界最大證券交易所的總裁告訴中國證券市場的拓荒者,美國最早的股市出現在華爾街邊一棵梧桐樹下。
【進場交易】
到1990年,上海已有16個證券交易櫃台和40多個證券交易代理點。深圳也有了10個股票交易櫃台。
但由於制度設計存在不足,私下交易並未停止,反而一度猖獗。沒有交易記錄,沒有成交確認和過戶交割機制,也沒有交易監控和信息披露制度,市場一片混亂,糾紛不斷。
在這樣的背景下,中國第一家證券交易所上海證券交易所誕生了。
那是1990年12月19日11點,老上海浦江飯店大廳,一幢已有150年歷史的歐式建築,上海證券交易所創始人尉文淵選定這里見證歷史。
約定的開市時間到了,電子顯示屏上開始顯示交易數據。在全世界的矚目下,尉文淵敲響了上海證券交易所的第一聲開市鑼聲。
尉文淵介紹,開業當天,交易所僅有30種證券上市:國債5種、企業債券8種、金融債券9種、股票8種。其中,上市交易的8隻股票,正是中國證券史上最早進入交易所交易的股票,被人們俗稱為「老八股」,而這其中就包括了飛樂音響在內。
小飛樂再一次成為中國股市的領頭羊。作為著名的「老八股」之一,交易所剛剛成立,它就轉入了場內買賣。而在此之前,中國人對股票交易所的認識僅來自茅盾的小說《子夜》,以及據此改編的電影:氣氛總是那麼忙亂,打手勢配合著高聲喊價。
此後,在近18年的股海沉浮中,交易所電子顯示屏瞬息萬變的行情表上,總能看到這只新中國第一股的身影。
今天,1500多家上市公司在滬深交易所掛牌交易,數千萬投資者在交易所提供的網路平台上自由交易和買賣。十多年前,上海8隻老股票的發行總量按面值計算僅2.6億元,流通股總額不足7000萬元,炒股也只關聯到少數人,僅僅十多年後,到2007年,滬深兩市的總市值就已經超過了32萬億,中國股民也一舉突破1億。
【缺席股改】
事實上,年幼的中國股市天生痼疾。
一般意義上,股份制最簡單的道理是「同股同權,同股同價」,但為了避免國有資產流失,同時也擔心剛剛建立的市場無法承擔全流通的壓力,中國股市最初選擇了「不同股,不同權,不同價」的發展思路。大股東的股票或者國有股、法人股都上市,卻不流通。這在世界其他地方絕無僅有。
這種由歷史和思想局限決定的權宜之計,其弊端終於在進入21世紀後,隨著股市本身的發展和經濟大環境的變化,到了非改不可的地步:由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產生的不同股不同權,進一步造成了惡性圈錢、市盈率過高、大股東沒有積極性、股票
市場定位模糊,不能有效與國際接軌等一系列十分尖銳的問題。
事實上,全社會范圍內關於股權分置改革的思想激辯與理論論證,在公開和非公開的場合從來就沒有停止過;而制度上的醞釀與鋪墊,也在艱難的摸索中一步步展開。
2005年5月,股權分置改革終於全面推出。
在這場轟轟烈烈的股改中,飛樂音響成了缺席者。據上證所首任總經理尉文淵介紹,最初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的「老八股」中,有4隻股票在當時就屬於全流通,因此並不需要參與股改。飛樂音響正是其中之一。
對於最核心的對價問題(可以理解為非流通股股東為取得流通權,向流通股股東支付的相應的代價,對價可以採用股票、現金等其它共同認可的形式),證監會在改革方案中明確將討價還價的細節交給每一個上市公司,同時規定,股改方案必須經過三分之二流通股股東同意及三分之二全體股東同意。
這一方案的出台,經歷了中國資本市場上迄今為止最為激烈和廣泛的爭論。直至今天,股改方案仍遭到很多爭議。
【穩步發展】
在中國股市的發展史上,恐怕再沒有第二家上市公司能像飛樂音響這樣,完整見證著中國資本市場從無到有、逐漸發展的進程。
1991年6月19日,飛樂音響發布了「飛樂音響1990年度經營狀況說明書」,向社會公眾披露公司信息。
兩年後,證監會才發布了《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試行)》,中國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正式建立。
在此之前,企業大大小小的決議和財務狀況等信息,公眾無從了解。
但上市公司的不斷涌現,客觀上要求企業信息的公開與透明,同時也通過各種股權和權益關系,不斷催生著公眾獲取和掌握信息的意識。
翻開1990年的財務報告,當時飛樂音響的主營范圍還像它的名字那樣,主要是音響設備和電子樂器,全年利潤總額66.3萬元。今年剛剛披露的2007年年報顯示,飛樂音響已名不副實,變身為集綠色照明、IC卡、電子部件和計算機系統集成與軟體開發於一體的多元化產業公司,產品遠銷世界四十多個國家和地區。全年歸屬於母公司所有者的凈利潤也高達5387.5萬元。
飛躍式的長足發展無疑離不開資本的魅力。
1997年5月,上海儀電控股(集團)公司通過證券市場收購「飛樂音響」股票,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上世紀90年代末期,公司先後收購三家上海公司,進入集成電路行業。2001年,又先後收購了兩家公司,分別進入電子產品加工行業和計算機軟體開發及系統集成行業。
與此同時,公司注冊資本也從初創時的50萬元增加到1000萬元。而前美國紐約交易所總裁約翰·凡爾霖手中的一股飛樂音響,經過拆細,不斷送轉、配股、增發,已經變成了3183股(1元/股)。當初50元的市值,也已價值14196元,增值283倍!(根據10月22日股價計算)
(註:本文部分內容參考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版《中國股市早年歲月(1984-1992))
記者馬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