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熊奇是富二代嗎 熊奇有多少錢啊,能成為85後風險投資人,熊奇什麼背景啊年紀輕輕履歷豐富商海沉浮
熊奇,國內知名經濟學家,知名天使投資人,業界著名股海網特邀分析師,財經專欄作家。曾任股海網特邀財經分析師,和訊財經投資專家,趕牛網財經專家,網易財經專欄作家;長期致力於公司監管、公司治理、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熊奇早期有大量的財經文章本名或筆名發表於《經濟觀察報》《看天下》《鳳凰財經》《第一財經周刊》《商界》《商界評論》《新浪財經》《網易財經》《中國金融網》《重慶商報》《證券市場紅周刊》《和訊網》《新華網》《鳳凰網》《南方周末》等。這兩年似乎沉寂了。權威網路上說,熊奇曾任職中國銀河證券、中國交通銀行、創業投資公司、和訊財經、商界傳媒集團等,同時擔任中國最專業的股票投資、學習、分享、交流互動社區「股海網」特邀分析師。於「股海網」股市會客廳直播財經,以及在線解答全國網民股民,在圈內引起了極大反響。中國人稱「投資教父」的華爾街弄潮兒汪潮湧是熊奇的同門師兄,同樣畢業於名校蘄春一中的信中利控股董事長汪潮湧,亦是熊奇在中國創投界的偶像。熊奇正沿著汪潮湧當年的方向,屢屢放棄手邊炙手可熱的金融工作,中途辭職棄崗,全心夥同合夥人,籌備屬於自己的公司中。現居湖北。熊奇是天使投資創始合夥人,中國最年輕的投資人。畢業後不久便被邀請回母校給大學生師弟師妹們發表了演講。特牛逼的一人物。年紀輕輕就很會賺錢。會賺錢還特別會玩。榜樣一枚啊。互動上還說,熊奇永遠忘不掉自己20歲的時候,因為月息30%的中國絕無僅有的超級高利貸,貸來十數萬的資金整進股市,剛開始賺的盆滿缽滿,鄉下人的熊奇沒見過來錢這么快的,得意忘形沒有即時抽出來,最後欠下一屁股債,把整個大學學費賠進去都不夠還個零頭的那段艱苦的歲月。滿天下的打雜做夜工,凌晨翻牆翻門回大學宿舍只為還債。當時很多大學老師把熊奇作為反面教材,給師弟師妹們做樣板,有的老師當面笑話,沒有背景不安分的熊奇,這輩子也別做夢起來了。熊奇當時很不以為然,險些輟學。這些都不知道是民間傳言還是事實。不過有其中任何一個傳奇的經歷的話,熊奇都堪稱同齡人中的另類和佼佼者。現在不知怎麼搞的,低調歸隱了?紙媒,平面媒體上現在也少見熊奇的身影了。誰知道他又消失到哪去了呢不是有句話嗎,大師的想法有時跟瘋子一樣,非常人所不能理解,熊奇 現在又幹嘛去了,到哪沉澱去了,頭腦里或許在構思什麼,誰知道呢?國際注冊金融分析師又加天然的冒險家精神,沒准哪天騰空出世,像當年喬治·索羅斯空襲東南亞一樣,帶來泰銖多大的震盪,誰知道呢?
『貳』 馬雲創業初期持股比例有誰知道是多少
在創業初期,馬雲是一人獨大的,之後隨著融資擴大、股權的不斷稀釋,才降到了現在的8.9%。馬雲的成功之處在於他本人的不可替代性。
1、阿里巴巴集團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提交IPO招股書的時候,首次披露了阿里巴巴的股權結構。以機構持股來看,日本軟銀集團是阿里巴巴最大的股東,持股比例達34.4%。雅虎第二,持股比例為22.5%。二者合計57%。以個人持股來看,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馬雲持股比例僅為8.9%。阿里巴巴聯合創始人蔡崇信持股比例為3.6%,而阿里巴巴CEO陸兆禧、COO張勇等高管的持股比例均未超過1%。
2、1999年3月,馬雲湊夠50萬元人民幣,開始了新一輪創業,開發阿里巴巴網站。1999年4月15日,阿里巴巴網站正式上線。Invest AB副總裁蔡崇信聽說阿里巴巴後,飛赴杭州洽談投資,在和馬雲談了4天後,決定辭職加入阿里巴巴。1999年10月和2000年1月,阿里巴巴兩次共從軟銀等國際投資機構融資2500萬美元。
3、2014年9月19日,阿里巴巴集團於紐約證券交易所正式掛牌上市。2015年10月23日,《2015信中利·胡潤IT富豪榜》發布,51歲的馬雲及其家族以1350億元資產蟬聯中國IT業首富,在13年裡財富增長540倍。
『叄』 熊奇是做什麼的啊為什麼會去給全國股民電視直播財經,講解國際經濟形勢和演講金融投資呢
熊奇,國內知名經濟學家,知名天使投資人,業界著名股海網特邀分析師,財經專欄作家。曾任股海網特邀財經分析師,和訊財經投資專家,趕牛網財經專家,網易財經專欄作家;長期致力於公司監管、公司治理、項目融資、直接投資、企業重組、兼並與收購、破產等方面的研究。熊奇早期有大量的財經文章本名或筆名發表於《經濟觀察報》《看天下》《鳳凰財經》《第一財經周刊》《商界》《商界評論》《新浪財經》《網易財經》《中國金融網》《重慶商報》《證券市場紅周刊》《和訊網》《新華網》《鳳凰網》《南方周末》等。這兩年似乎沉寂了。
權威網路上說,熊奇曾任職中國銀河證券、中國交通銀行、創業投資公司、和訊財經、商界傳媒集團等,同時擔任中國最專業的股票投資、學習、分享、交流互動社區「股海網」特邀分析師。於「股海網」股市會客廳直播財經,以及在線解答全國網民股民,在圈內引起了極大反響。
中國人稱「投資教父」的華爾街弄潮兒汪潮湧是熊奇的同門師兄,同樣畢業於名校蘄春一中的信中利控股董事長汪潮湧,亦是熊奇在中國創投界的偶像。熊奇正沿著汪潮湧當年的方向,屢屢放棄手邊炙手可熱的金融工作,中途辭職棄崗,全心夥同合夥人,籌備屬於自己的公司中。現居湖北。
熊奇是天使投資創始合夥人,中國最年輕的投資人。畢業後不久便被邀請回母校給大學生師弟師妹們發表了演講。特牛逼的一人物。年紀輕輕就很會賺錢。會賺錢還特別會玩。榜樣一枚啊。
互動上還說,熊奇永遠忘不掉自己20歲的時候,因為月息30%的中國絕無僅有的超級高利貸,貸來十數萬的資金整進股市,剛開始賺的盆滿缽滿,鄉下人的熊奇沒見過來錢這么快的,得意忘形沒有即時抽出來,最後欠下一屁股債,把整個大學學費賠進去都不夠還個零頭的那段艱苦的歲月。滿天下的打雜做夜工,凌晨翻牆翻門回大學宿舍只為還債。當時很多大學老師把熊奇作為反面教材,給師弟師妹們做樣板,有的老師當面笑話,沒有背景不安分的熊奇,這輩子也別做夢起來了。熊奇當時很不以為然,險些輟學。這些都不知道是民間傳言還是事實。不過有其中任何一個傳奇的經歷的話,熊奇都堪稱同齡人中的另類和佼佼者。現在不知怎麼搞的,低調歸隱了?
紙媒,平面媒體上現在也少見熊奇的身影了。誰知道他又消失到哪去了呢
不是有句話嗎,大師的想法有時跟瘋子一樣,非常人所不能理解,熊奇 現在又幹嘛去了,到哪沉澱去了,頭腦里或許在構思什麼,誰知道呢?
國際注冊金融分析師又加天然的冒險家精神,沒准哪天騰空出世,像當年喬治·索羅斯空襲東南亞一樣,帶來泰銖多大的震盪,誰知道呢?
『肆』 汪潮湧是何方神聖
華工學人:汪潮湧
By cai, Wed Jul 26 22:31 2000 [HUST Alumni Forum 華中科技大學校友論壇] (www.hust.org)
--------------------------------------------------------------------------------
發信人: ot (icefan), 信區: HGStudent
標 題: 華工學人:汪潮湧
發信站: 武漢白雲黃鶴站 (Wed Jul 26 19:26:34 2000), 站內信件
汪潮湧一年融資2億美金
1965年出生於湖北一個普通家庭。15歲考入華中理工大學。19歲成為清華大學經管
學院首批MBA班最年輕的學員。
1985年20歲赴美國留學並獲美國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和金融博士候選人資格。
22歲進入華爾街大通曼哈頓銀行紐約總部,從事不動產融資與金融資產證券化業務
。
1990年進入標准普爾評級公司,擔任紐約結構融資債券部副主任。成為來自中國大
陸的第一位標准普爾高級職員。
1992年,在美國《債信評論》上發表的《企業破產概率與債信變化》報告,獲標准
普爾年度總裁獎,並入選《普爾工商名人錄》。
1993年,受聘於摩根·士丹利,由紐約總部派往香港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任
高級經理,負責中國公司股票融資業務。
1995年被提升為亞洲公司副總裁並調任北京代表處,任首席代表。
1998年5月從摩根·士丹利辭職,全職擔任國家開發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顧問。
1999年5月創辦信中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和美國融信投資控股公司。
2000年5月,在信中利公司內部信息網的基礎上推出中華資本網。
在一年時間里,信中利公司為12家高科技企業募集資金2億多美元;為20餘家政府機
構、金融機構、高科技企業擔任投、融資咨詢顧問;直接投資15家高科技企業,主要客
戶包括北大青鳥、中國家庭網、中華在線、瑞星科技等,同時,還運營企業孵化器業務
。
以兩分鍾的時間看完汪潮湧不加任何修飾的簡歷,就知道,其間的故事是這張新聞
紙里容不下的。何況,他也不願意再過多對媒體講述自己的故事。
窗外是炎炎夏日,一襲淺色純棉裝的汪潮湧儒雅而潔凈地清瘦著,得體而溫和,和
他在國貿西樓那間不算豪華的辦公室一樣讓人覺得很舒服。
「投資家總是在幕後的,一般不與媒體打交道。在摩根·士丹利的時候公司對我們
甚至有這種要求。現在,我接觸媒體,並不是業務的需要,更多的是一種……傳教的心
情。」 填補空白的定位—— 為中小民營企業投融資服務
信中利公司定位在為國內中小民營高科技企業提供投融資服務。「這是根據市場需
求,經過認真的可行性研究的,填補了國內一個空白。」汪潮湧現在對這一決策仍十分
滿意,而做「第一」則是他一貫的追求。汪潮湧認為國內除了民生銀行外,證券公司、
大投資公司基本上是忽視這塊需求的;而國外大投資銀行由於成本等等原因也不做這種
業務。「在摩根·士丹利,1個億美金以下的項目都是沒興趣做的。」這是一個斷層。這
些企業對資金的需求之迫切顯而易見,而汪潮湧引入國際資本的優勢大得用武之地。
汪潮湧說,別看今天這些民營企業小模小樣,可它們是未來新經濟的中堅。而我僅
僅憑著早入手就得以與他們為伍,做他們的顧問,這是我的幸運。以後的華爾街回歸者
恐怕很難有這樣的機會了。
而許多外國投資機構雖有投資中國的想法,但由於語言、文化、商業環境等背景的
隔膜,總覺得進中國門檻有些高,需要有國際化運作能力的中介機構介入,而這正是汪
潮湧的優勢。在他這一年做成功的投資顧問業務里就有一些客戶是從未在中國投過資的
外國公司。
而且,與民營企業打交道強調的是專業性服務,「灰色」的東西少,對「關系經濟
」不在行的汪潮湧來說也是一種「揚長避短」。無可匹敵的業績—— 國內民營投行顧問
和天使投資第一人
「國內不少企業比我勇敢多了,對融資程序、基本禮儀都不甚了了,兩手空空就敢
出去找投資人,希望憑一張嘴說就引起投資人的興趣。其實這很天真。」與此相反,汪
潮湧在業務上經驗老道。從業績上講他是國內目前最大的民營投資銀行顧問和天使投資
人。這顯然得益於他多年海外投資銀行從業背景,他的專業素質、職業精神、國際資本
市場整合能力。
「投行顧問是所有顧問業中的最高境界,雖然回報已經很豐厚了,但畢竟是人力資
源密集型的產業,是一種很難復制的服務,要追求更高的回報,自然要進行直接投資。
」
目前,汪潮湧更側重競爭更激烈、回報更高的風險投資。與一般風險投資基金不同
,他的投資大部分是個人資金。「我投的企業有2、3家可能在納斯達克上市。」
汪潮湧直接投資的制勝法寶是基於投行顧問的獨特運作方法。在為企業做投行顧問
,提供私募、購並、戰略咨詢中發現有前途的項目,選擇已處於成長期的參與投資,以
貫徹他堅持的「變現戰略是投資首要考慮因素」。
身兼投行顧問和投資人雙重角色時,基於對汪潮湧篩選、孵化項目能力的信任,更
相信他對自己財富的愛惜,他的融資能力也隨之提升。
「像我這樣的人,在華爾街還有很多,但在我之前,沒有人跳出來這么做。就我所
知現在有一些人回國來做類似的事了,也許會形成這樣一個風潮。」
「那麼會加大競爭壓力嗎?」記者問。
「談不上競爭吧。從經歷和業績來講,大家不在同一條起跑線上,而且,市場很大
,做還做不過來呢。」有驕人的業績做支撐,加上表達上的平和態度,汪潮湧的自信並
不顯得咄咄逼人。
談到奮斗目標,汪潮湧要做的是中國的摩根和軟銀。
這是一次言猶未盡的采訪。臨別,汪潮湧送了我一本由他做中文版序的《沃倫·巴
菲特傳》。那序言是一篇自然、真切的好文章,那樣純正的文風久違了。在讀萬科老總
王石、前大通銀行全球並購部高級經理、哈佛商學院工商管理碩士王冉們的精彩文字時
我也有這種汗顏的感覺。我想,將來無論有怎樣的成功與失敗,汪潮湧都將是一個值得
以一本書來書寫的人物。
--------------------------------------------------------------------------------
『伍』 信中利股票今天收盤價格
20.68元。關注國信證券浙江分公司,一個有價值的微信公眾號,【投資早知道】【投顧看市場】【國信談股論金】,相信對你投資理財會有所幫助。
『陸』 中科招商坑了投資人拖累新三板 下一復牌PE是誰
中國經濟網編者按:停牌三個月有餘的中科招商4月11日復牌,收盤報12.84元/股,當日股價接近腰斬。其中,「受傷」最重的,就是昔日曾參與中科招商定增的投資者,相較於中科招商此前18元/股的定增價,各路投資者悉數被套。
而與參與其定增的「小夥伴們」相比,中科招
相關公司股票走勢
朗科科技31.50+0.601.94%
大連聖亞34.99+0.491.42%
三變科技19.12+0.000.00%
天晟新材13.49+0.000.00%
鼎泰新材27.70+0.000.00%
商卻因在去年股市調整期間大肆舉牌而賺得盆滿缽滿。2015 年中科招商營業總收入構成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8.4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75.99%,正是由於其所持上市公司股票上漲。值得一提的是,中科招商「掃貨」所用資金,除掛牌募資所得資金外,幾乎都來自三次定向增發。
同時,中科招商作為三板成指的成份股,暴跌行情直接導致三板成指下挫2.19%。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認為,中科招商有可能僅僅是類金融企業復牌的第一彈,對整個新三板市場而言只是半隻靴子落地,而與中科招商停牌原因類似的九鼎投資等新三板PE類金融機構何時復牌,或也將拖累新三板指數。
復牌大跌套牢多家機構
中科招商去年12月21日宣布因籌劃重大事項,公司股票自12月22日開市起停牌,最晚恢復轉讓日為 2016年4月20日。今年4月8日,中科招商再度公告,稱籌劃事項失敗,股票於4月11日復牌。
中科招商公告稱,公司原籌劃參與一家上市公司的配套融資,後因資本市場變化等多種因素導致推進合作存在困難而終止;隨後,公司與另一家上市公司就雙方合作設立產業基金進行洽談並簽署保密協議,經過多次磋商,公司與該上市公司就基金方案的關鍵條款未能達成一致。
受此影響,中科招商復牌當日股價下跌46.39%,接近腰斬。昔日曾參與其定增的投資者悉數被套。
據中國經濟網了解,2015年3月25日,中科招商在登陸新三板5天之後,發布了第一次定增公告。公告顯示,公司擬對不超過35名特定投資人定增2.8億股,共計50.4億元。
事實上,2015年中科招商進入新三板資本市場之後,共進行了4次定增,除一次定增被證監會中止,另外三次均已完成實施,募資總金額高達95.5億元。
據新華網報道,近日陷入兌付危機的「快鹿系」也聯合上海東虹橋金融控股集團投資3億元參與中科招商的第四輪定增,以18元/股的價格認購了1667萬股,目前浮虧8601.72萬元。
此外,中科招商在掛牌前進行了兩次定增:2015年1月以10.83元/股向兩名投資者募集4.95億元;2月以18元/股的價格向10名LP進行債轉股,總額達到18.47億元,並沒有募集到現金資產。
掛牌後也進行了兩次定增:2015年3月26日,中科招商繼續以18元/股的價格向35名投資者募資50.4億元;4月10日,同樣以18元/股的價格向15名投資投資者募資35.1億元。如果按照這一價格計算和近兩日的下跌,參與定增的機構和個人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虧損。
就連一向被奉為「一哥」的王亞偉也沒能避開中科招商這只「黑天鵝」。王亞偉旗下的外貿信託-昀灃2號證券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是中科招商的第十大股東,持有2777萬股,股權佔比為1.54%,相較於18元/股的定增價,已經浮虧近30%,達1.43億元。
募資抄底股市賺得盆滿缽滿
雖然中科招商定增「坑」了眾多投資者,但是中科招商自己卻在去年股市調整期間大賺。
中科招商2015年的年報顯示,公司實現營業總收入24.29億元,同比增長 158.78%;利潤總額為16.64億元,同比增長 191.03%;凈利潤為11.85億元(其中,歸屬於掛牌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1.25億元),同比增長 179.35%。
據21世紀經濟報道,相比2014年營業總收入大增的原因正是中科招商舉牌的上市公司股票市值上漲。根據年報的信息,2015 年度營業總收入構成中公允價值變動收益為18.46億元,占營業總收入的75.99%,該部分收入為公司持有的上市公司股票上漲所致。
數據顯示,2015年中科招商的全資子公司中科匯通一共對16家上市公司進行了投資,總耗資達24.02億元。
根據中科招商自己的說法,舉牌的行為是響應了國家救市的號召。但中科招商舉牌伊始,很多市場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短期的抄底行為,而中科招商用後面數次大手筆證明這是一次有計劃的長期舉牌行為,整個股災期間中科招商接連舉牌了16家上市公司之多。
朗科科技在2015年7月8日午間公告,中科招商旗下的中科匯通(深圳)股權投資基金有限公司於7月6日、7月7日在二級市場以競價交易方式增持了246.87萬股公司股,持股比例升至10.0661%。中科匯通由第四大股東變為第二大股東。另外兩家上市公司天晟新材和三變科技也在7月8日一同公告,7月7日,中科匯通通過深圳證券交易所集中競價交易系統增持兩家公司,持股比例均上升到5.01%。除了這三家公司之外,中科匯通7月7日和8日還舉牌大連聖亞和鼎泰新材。
截至目前,中科匯通已經舉牌16家上市公司,並成為海聯訊和設計股份的第一大股東;同時中科招商多次發布了多筆對外投資的公告,一方面給現有子公司注資,另一方面在北京、上海等地設立多家子公司。
根據中科招商自己的說法,舉牌的行為是響應了國家救市的號召。但中科招商舉牌伊始,很多市場人士認為這是一次短期的抄底行為,而中科招商用後面數次大手筆證明這是一次有計劃的長期舉牌行為,整個股災期間中科招商接連舉牌了16家上市公司之多。
對此,有北京地區投行人士戲稱:「6月17日大盤觸頂之後,迎來的迅猛調整就好像超市放出大折扣一樣,而這時在今年進行了巨額融資的中科招商恰好准備好了錢要買東西。」
警惕新三板PE類金融股復牌
每日經濟新聞報道稱,中科招商只是近期新三板停牌的PE類金融機構復牌的第一家,在中科招商之後,還有九鼎集團、信中利、達仁資管等。特別是九鼎集團,停牌原因與中科招商類似(重大資產重組等),2015年亦進行了百億元的定增融資,停牌時間200多天甚至比中科招商還長。
中科招商作為三板成指的成份股,暴跌行情直接導致三板成指下挫2.19%。民生證券新三板研究團隊認為,但這有可能僅僅是類金融企業復牌的第一彈,對整個新三板市場而言只是半隻靴子落地而已。
另外半隻靴子可能取決於兩個不確定性因素:第一,九鼎何時復牌;第二,九鼎、中科招商是否會納入創新層,進而放大對指數的拖累效應。
新三板分層大戲即將在5月初拉開序幕,這被認為是能與2014年8月推出做市商制度相媲美的第二波大利好。然而與做市商制度紅利帶來的市場投資熱情相比,這輪制度紅利市場似乎並不買賬。春節以來,新三板做市指數始終在低位徘徊,流動性也不容樂觀。
與上一波行情相比,本輪紅利行情遲遲難以啟動,與一些「靴子」尚未落地有很大關系。可能包括以下四個方面:第一,做市商賬面收益率仍然高達27%左右,是潛在的「做空」力量;第二,今年年中新三板將迎來一波私募到期潮;第三,九鼎、中科招商等復牌對指數和市場整體可能造成不利影響,需要消化;第四,分層後的新政亦需要半年左右的「測試期」才能趨於明朗。
監管層對類金融企業監管趨嚴,政策預期偏負面。2015年12月25日,證監會明確要加強對私募基金管理機構的監管,暫停私募基金管理機構在新三板掛牌和融資,並對前期融資的使用情況開展調研。今年1月19日,股轉系統通過窗口指導通知各主辦券商,「所有類金融機構全部暫停辦理掛牌手續,無論項目處於何種狀態」。
而從掛牌結構看,目前新三板總市值排名前10位的掛牌企業中,金融業有6家,佔新三板總市值的15.36%;從融資結構看,2015年新三板的多元金融企業定增實際募集金額超過422億元,佔全部掛牌企業的比重高達32%。
『柒』 新三板停牌潮來襲時好還是壞
企業長期大面積停牌,可能是新三板市場特有的現象。
新三板規定企業停牌原則上不應超過3個月,很多企業就「活用」規定,「原則上」無限期停牌。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截止6月23日,新三板停牌公司數量已增至880家,停牌超過100天的非IPO企業已有179家,1.22萬人次被關其中。
長期停牌造成的「無法退出」,讓新三板投資者格外藍瘦。一般來說,「刊登重要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因IPO受理停牌」是新三板公司停牌的三大主要理由,但是有不少公司停牌的真實原因其實只是「怕交易拉低股價」。
一、880家新三板公司加入停牌行列,停牌進入加速度
停牌正成為新三板市場的一股趨勢!
根據Choice數據,2016年6月底,新三板停牌企業只有261家;2017年4月底,增加到551家;而到2017年6月23日,已經增加到了880家。
從數據中可以明顯看出,三板企業停牌已經進入加速度。即使剔除276家因為年報未披露而停牌的公司,5月仍有76家停牌,而進入6月,進一步增加到95家,遠高於歷史平均水平。
「想離開新三板」是這股停牌潮的幕後推手之一。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880家停牌企業中,有86家就是因為要摘牌,而其中83家是從2017年才開始停牌的;還有94家企業是因為IPO被受理而停牌,其中30家是進入2017年後才停牌的。
除了摘牌和IPO,其它企業停牌原因則比較籠統,「重要事項未公告、擬籌劃重大資產重組」是被用的最多的兩個理由。
不過對於那些長期停牌的公司來說,事情就沒有這么簡單了。
二、179家非IPO企業停牌時間超過100天,最長的超過3年
一家三板公司停牌可以停多久?「原則上」是無限期。
股轉2015年11月發布執行了最新的停復牌操作規定,根據這份規定,「股票暫停轉讓期間,應當至少每十個轉讓日披露一次未能復牌原因以及相關事件進展」。為了解決無合理理由長期停牌的問題,該指南還增加了最晚恢復轉讓日和申請延期恢復轉讓的規定,「暫停轉讓原則上不應超過3個月」。
請注意是「原則上」,並不是強制規定。股轉爸爸原本是出於好意,為了呵護市場,結果很多公司「活用」了股轉爸爸的好意,「原則上」無限期停牌。「甚至有公司在消除最初導致停牌的因素之後,籠統地以『 正在籌備重大事項』為由繼續停牌」,安信證券首席研究院諸海濱在研報中這樣寫道。
像這樣長時間停牌的企業有多少呢?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新三板目前停牌超過100天的非IPO公司已經達到179家。其中停牌時間最長的ST樺清,從2014年1月13日開始停牌到2017年6月16日,已經整整過去了1250天,超過三年。
在ST樺清面前,著名的「停牌小王子」九鼎集團也要甘拜下風,排在第二。從2015年6月8日九鼎投資借殼A股停牌開始,已經停牌739天,兩年多一點點。
其他企業也不示弱,停牌時間超過18個月的企業就有7家,停牌時間在12—18個月的企業有14家,在6—12個月區間里的企業則有77家,另外還有81家企業停牌時間在3—6個月區間里。
為什麼這些企業要長期停牌呢?
讀懂新三板研究員了解到,大部分公司的確存在影響公司股價的重要事項,不過也有部分公司只是出於「市值管理」的目的,「據我們所知,其實有的公司並不是因為有重大事項而重組,只不過怕交易拉低股價而一直處於停牌狀態,有的公司甚至知道我們機構要交易了,提前在我們交易前停牌了」。
三、1.22萬名「股東」被埋,等待他們的大概率還有復牌暴跌
公司長期停牌,「坑」的自然是迫切需要退出的投資者。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被關的投資者人數可不少。這179家企業掛牌初始股東為2788人次。截止目前,總股東已經達到1.50萬人次,增加了1.22萬人次。需要提醒的是,這裡面有重復的部分。
但從這些企業的歷史定增金額來看,被關的資金可不少。
截止目前,這179家企業中有100家在掛牌後發過定增,佔比達到55.86%。而且這些企業融資能力一點也不弱,融資總額達到了376億元。376億元是什麼概念,今年以來截止6月6日,新三板企業總融資額才575億元。
很多投資機構現在很難受,比如停牌已超4個月的宣愛智能,就讓「四川信託-皓熙新三板1號集合資金信託計劃」這只基金躺了槍。這家機構2015年認購了宣愛智能230萬股,此前一直在退出,根據最新的年報數據,該信託計劃還持有宣愛智能116萬股。
有些機構在停牌股上連續「踩雷」,某機構旗下就有8隻產品買到了停牌股。
有的機構因為所投企業停牌,到期產品被迫延期。今年3月份,大業信託就發布臨時公告,稱其發起設立的「大業信託·新三板5號投資集合資金信託計劃」將自動延期,延期的理由是「持有掛牌公司股票停盤致使信託財產無法變現」。 該信託計劃自2017年3月6日起將自動延期,直至信託財產全部變現為止。
不過,好在大業信託與投資者簽訂的《信託合同》中有過約定,「如本合同約定的信託計劃終止情形出現時,信託財產因持有的掛牌公司股票停牌、市場交易量不足等原因致使無法全部變現的,則全體受益人同意本信託計劃自動延期,直至信託財產全部變現為止。因信託財產不能全部變現而延期的,延期期間產生的全部信託費用由受益人承擔。」
面對投資企業的無限期停牌,投資者能做的其實很有限。「我們也很困擾,只能跟企業溝通,一般情況下也會得到企業的反饋,不過什麼時候復牌不是我們能掌控的,除此之外沒有太好的辦法」,某知名投資機構相關負責人對讀懂新三板研究員表示。
不過也有股東「逼宮」成功,致使企業提前復牌的案例。2016年12月15日,停牌一年多的信中利發布公告,稱公司股票將於2016年12月16日起恢復轉讓,公告中有些「無奈」地表示,公司整改仍未完成,復牌是鑒於公司股東的訴求。
不過就算股票成功復牌,還有暴跌在等著投資者。12月16日開盤後,信中利的股價從復牌前的14元/股一路最低跌至4元/股。截至收盤,股價為5元/股,當天跌幅達到了64.29%。
這一年多來,新三板估值中樞不斷下移,投資者成了驚弓之鳥。在新三板,很多重組成功的公司也難逃復牌暴跌的命運,一般公司可想而知。
根據讀懂新三板研究中心數據,2017年1月份以來復牌的做市企業一共有70家,復牌當天股價下跌的有50家,佔比達到71.42%,這70家企業當天股價漲幅中位數為-5.87%。
那些本來就停在高位的公司,一旦復牌會怎麼樣,不敢想像,未來等待這些投資者的又將會是什麼呢?
『捌』 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的相關介紹
「商業模式+金融模式」創造溢價融資模式
盡管在金融危機沖擊下,美國REITs的股價平均下降了50%,但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創造了年均7.8%的回報率。對美國案例的研究顯示,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成功的關鍵是穩定的投資回報,且這一回報應比當時的長期國債收益率高2-4個百分點。
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價值創造秘訣,是好的商業模式與好的金融模式相結合,打造出可持續擴張的增長路徑,並通過規模效應創造溢價。它們共同的核心都是通過商業模式提高商業地產回報率,通過金融模式打造規模效應,放大商業優勢。
特色商業模式+穩健財務策略
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通過對收購物業的重新布局和再招商,挑選特色商家、打造由商家核心組成的特色商圈,創造增值收益,然後利用規模效應將這一增值優勢放大。同時,為了保持分紅持續穩定以及一定的增長性,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在相對保守的財務策略下,通過股票和優先股融資、債權融資等多種融資手段籌集資金,每年收購新的改造目標,保持了每股紅利增長的紀錄 。
上世紀60年代以郊區的住宅和零售物業為主,1970年高價出售了所持住宅物業,轉向零售地產,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在其他地產商都熱衷於購買新物業時,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瞄準市區周圍成熟社區的老建築。這類地區人口密度大、收入水平高,而且由於閑置土地少,進入門檻高,現有商業地產的競爭壓力較小,再開發的風險也較低。當然,這些地區的物業通常並不便宜,所以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將目光聚焦於那些老舊物業(FRT的很多物業是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的老樓),通過翻新(Remer chandise)、重新招商(Redevelop)、重新布局(Revitalize)來使其重獲新生,這即是公司的「3R」戰略
規模化經營+穩健金融模式
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通過低價收購表現不佳的商業地產,然後憑借規模化優勢引進大型連鎖商,將租金水平提高到行業平均水平,從而創造了平均每年11-12%的投資回報。同時,更強調一種標准化的擴張模式,並藉助投資管理基金擴張,將負債率保持在較低水平,以保持長期而持續的融資能力。 汪潮湧,1965年出生於湖北省蘄春縣。1990年,進入標准普爾評級公司,擔任紐約結構融資債券部副主任。成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第一位標准普爾高級職員。1999年5 月創辦信中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和美國融信投資控股公司。汪潮湧先生為信中利投資集團公司(ChinaEquity Group Inc.)董事長與CEO.創建於1999年5 月的信中利,是中國領先的民營商人銀行(Merchant Bank ),致力為中國高成長企業提供專業化與國際化的投、融資服務,其主要業務包括風險投資、投資銀行業務及投資管理業務。作為投資人,汪先生擔任北京瑞星電腦科技公司、朗新信息技術公司、中華數據廣播技術公司、大鵬控股公司等公司董事。同時汪先生也是國家經貿委/ 世界銀行項目顧問、國家開發銀行投資業務顧問以及香港中華創業投資協會創始理事及秘書長。
在歸國創業之前,汪先生在國際著名金融機構任職十多年,是中國留學生最早進入華爾街的投資銀行家之一。1987-1990 年,汪先生任職於美國大通銀行紐約總部,從事不動產融資與金融資產證券化工作。1990-1993 年,汪潮湧先生任職於標准普爾證券評級公司,擔任紐約結構融資部副主任,從事資產證券化評級業務。1993-1998 年,汪先生曾就職於美國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任亞洲公司副總裁兼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作為摩根士丹利中國投資銀行業務的創始人之一,汪先生直接參與和負責為財政部、中國銀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上海實業、北京大唐發電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海外融資業務,海外融資總額達數十億美元。
1999年至今,汪先生全面負責信中利的投資與投資銀行業務,在科技、傳媒與金融服務領域共投資十多家公司,也為十多家中國公司私募融資數億美元。2000年與2001年,汪先生分別被評選為中國20名最活躍的風險投資人,信中利也被評選為「中國十大本土風險投資公司」。
相關人物---汪潮湧
汪潮湧先生於1984年獲華中理工大學管理工程學士學位,1984-1985 在年清華大學管理學院攻讀研究生課程,1985年赴美留學並獲美國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
1999年,汪潮湧先生建立了信中利,為大中華區的高科技企業提供投資銀行及直接投資服務。汪先生在矽谷和中國大陸投資了多家高科技企業,並在其中擔任董事。
1998年到1999年,汪先生擔任國家開發銀行高級顧問,參與籌備和組建國家開發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第一位標准普爾高級職員。
1993-1998 年間,汪先生就職於美國摩根士丹利投資銀行,擔任亞洲有限公司副總裁兼北京代表處首席代表。作為摩根士丹利中國投資銀行業務的創始人之一,汪先生直接參與和負責為財政部、中國銀行、中國東方航空公司、上海實業、北京大唐發電公司、北京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國政府和企業的海外融資業務,海外融資總額達60億美元。
1990-1993 年,汪潮湧先生任職於標准普爾證券評級公司,擔任紐約機構融資債券部副主任,3 年內參與評級的資產抵押債券超過300 億美元。
1987-1990 年,汪先生任職於大通。曼哈頓銀行紐約總部,從事不動產融資與金融資產證券化工作。
『玖』 汪潮湧的大事記
1965年出生於湖北蘄春一個普通家庭。15歲考入華中科技大學(原華中工學院)。19歲成為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首批MBA班最年輕的學員。
1985年20歲赴美國留學並獲美國羅格斯大學工商管理碩士和金融博士候選人資格。
22歲進入華爾街大通曼哈頓銀行紐約總部,從事不動產融資與金融資產證券化業務。
1990年進入標准普爾評級公司,擔任紐約結構融資債券部副主任。成為來自中國大陸的第一位標准普爾高級職員。
1992年,在美國《債信評論》上發表的《企業破產概率與債信變化》報告,獲標准普爾年度總裁獎,並入選《普爾工商名人錄》。1993年,受聘於摩根·士丹利,由紐約總部派往香港摩根·士丹利亞洲有限公司任高級經理,負責中國公司股票融資業務。
1995年被提升為亞洲公司副總裁並調任北京代表處,任首席代表。
1998年5月從摩根·士丹利辭職,全職擔任國家開發銀行的投資銀行業務顧問。
1999年5月創辦信中利投資咨詢有限公司和美國融信投資控股公司。
2000年5月,在信中利公司內部信息網的基礎上推出中華資本網。
在一年時間里,信中利公司為12家高科技企業募集資金2億多美元;為20餘家政府機構、金融機構、高科技企業擔任投、融資咨詢顧問;直接投資15家高科技企業,主要客戶包括北大青鳥、中國家庭網、中華在線、瑞星科技等.同時,還運營企業孵化器業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