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南懷瑾:自己臨終如何念佛
南懷瑾:自己臨終如何念佛
我們心裡所產生的思惟從哪裡生起呢?以唯識學來講,是第六意識的作用,受到外界色、聲、香、味、觸、法六塵的影響,所起的反應。但是,這些心理反應的思想還得依靠個東西才能夠存在,什麼東西?氣,你呼吸停止了,就沒有辦法思想了。
我見過有些人,學佛學了一輩子,最後躺在醫院里,呼吸短促,旁人說你趕快念佛啊!可是就是念不出來,沒有氣了。你看人死的時候,呼吸接不過來,上 頭 咳 一聲,下面的肛門一松,氣脫開了,沒有辦法。我有很多這樣的朋友,念佛念了一輩子,我去看他,叫他念佛,可是,卻很可憐,念佛念了幾十年,什麼是念佛法門也不懂,只以為「阿彌陀佛、阿彌陀佛...」,口念著才叫念佛,最後躺在病床上,嘴巴動不了,一籌莫展。
「阿彌陀佛、阿彌陀佛...」,那是念佛號,不是念佛。真正的念佛,不一定嘴巴念,心裏面想著佛就可以了,也不一定要想什麼庄嚴的佛像。如同臨終前,想兒子還沒有到,忍著這口氣,心裡頭掛念著,我們只要把想念著兒子,想念著情人這一念,把對象一換成佛就對了。可惜,多少人念佛念了一輩子,始終沒有搞清楚。你叫他念佛,他念不上來,對的呀!因為他的氣散了,「阿、阿」不出來,思 惟 接 不上來。可是我請他念佛,他搖頭意思說念不出來,這時他不已想到佛了嗎!又怎麼說無法念呢?
所以注意!我們不要忽略了「恆作是念」幾個字,並不是說懂得了這個道理,有了這個觀念想法之後就可以了事,須有實際的功夫。恆作是念的「念」等於佛的念,心中始終牽掛、惦記著這一件事。再例如自己的父母親病重快要去世了,可是,還必須要在外面辦公、應酬,盡管在處理事情或者在講話,而心中則惦念著家裡的親人,沒有刻意去想他,念頭卻始終在心中掛著,這就叫做「念」。念佛是要在心裡念著、止住,並不是在嘴巴干叫「阿彌陀佛、阿彌陀佛」。
整理自《圓覺經略說》
一個真有修持的人,他在斷氣以前,他的正念是存在的。譬如修密宗的人,或者修凈土宗,觀阿彌陀佛的人,他到這個的時候,嘴裡念不出來,氣力沒有了,意識分散了,但是,他的信念,不去管自己死不死,只要想一個佛像,心中想著佛的這個正念存在,拿基督教來講,他一定得救,上升了。這個叫念佛,不是嘴裡念。
所以跟一般不懂的人說:「你這個時候念佛啊!」很多學佛的答復我,「唉……老……老師啊……我念……念不出……來……」我說,「你好笨蛋啊!你怎麼會跟我講話?你跟我講話,這個就是念啊!念佛,就是念頭里有個佛的觀念,並不是嘴裡在念阿彌陀佛。」可是他已經聽不懂了,意識力量不夠了。所以看到很多學佛的,不管學密宗、禪宗、凈土宗,到最後都是沒有把握,做不了主。我們用四個字批評,叫「浪死虛生」。盡管出家,在家,學佛,信其它的宗教,白活一輩子,到臨死做不了主。所以很多信宗教學佛的,都並沒有得到好處。
《人生的起點和終點》
念佛修凈土的更要注意嘍!你現在光念佛號,到臨命終時--臨死的時候,這口氣不來,你想念佛號念不出來。所謂念佛並不是叫你嘴裡念啊!而是一個念頭、一個影子。現在,你觀「阿彌陀佛」也好,觀「觀音菩薩」也好,你只要迷迷糊糊有這個影像就好,先不要求清晰。先把它練習熟,到臨命終時,念頭起不來,妄念起不來,這個阿賴耶識種子所形成的這個影像依然在。那個時候四大要分散,這個肉體要死亡了,這個影像更清明,等於夢中身體一樣。所以你現在練習慣了,到時候自然往生西方,往生凈土,這就是念佛。
你觀「阿彌陀佛」或者「觀世音菩薩」,把影像就定在心中,無論你走路,吃飯,都可以一面觀想,一面做其他的事。隨時隨地都在觀想,很自然地觀。懂了沒有?所謂觀想,並不是用第六意識的妄想去觀哦!而是第六意識的現量境,是第七識的根,第八識的功能的影像。
所以一般人跟我說:「哎呀!你是禪宗,我是念佛的。」去你的!你懂得凈土?這就是凈土初步的修法,你翻開《觀無量壽經》看看,你看我的話錯了沒有?平常你看不懂,我卻看懂了。就是你不修持嘛!不證得就不懂。
講到念頭,我們只知道,心裡的思想是念頭,卻不知道連四大地水火風也是一念所生,都是這一念變出來的。這一念就是業力,念轉得過來,業力也轉得過來。所以禪宗了心,就是了這一念,這一念就是五陰,就是八識。修是修這個,不是光修第六意識。第六識一念一念來,也一念一念地去,所以你一念不能了第七識、不能了第八識,還學什麼禪!
我們平常只在心中搞一點意識清明,那是第六識一部分的事,差得遠啊!到了臨死時,四大要分散時,你平常所得的清凈,所得的功夫,一概用不上了,因為單單一個第六意識起不了什麼作用的,嬰兒生下來,第六意識沒有分別,老年糊塗了,也沒有用,可是那第七、第八識還在作用,這一點要知道。所以,臨死時,你叫他念佛,他說:「不行了,不行了!」真是不行了,但是你怎麼還會說話呢?這時第六意識渙散了,只能起一部分作用。所以,一念不了第七、八識,你學什麼禪,了什麼念!
整理自《習禪錄影》《如何修證佛法》
一般人對於生死問題是看不開的,不但生病時窩窩囊囊,哎呀哎呀叫,讓在旁邊照料的親友心驚肉跳;死時更顛顛倒倒,痛苦得很,自身作不了主,拖累了別人。我們學佛念佛,無非是要突破生死的限制,解脫生生世世的輪回之苦。
有些朋友,真不行了,到了臨終的時候,我去看他,一家人圍著病床哭哭啼啼,傷心落淚。我說老哥啊,念佛吧!病人有氣無力,很可憐地說,念不起來。我說怎麼念不起來呢?你不是學佛幾十年了嗎?但是,他念不起來就是念不起來。我說你還會講話,他說是啊,我現在在跟你講話。嘿!這不就是了嗎?既然會開口說話,怎麼念不了佛?還直說不行不行。況且,我叫他念佛,他說念佛念不起來,其實不已經想到佛了嗎?就這一念把握住就對了,可惜自己平常沒有弄清楚這個觀念。
病人說不行不行,你說他不行了嗎?真的不行。明明話會講,為什麼念佛的念頭轉不過來?這個關鍵,諸位要好好注意。說話和念佛都是同樣自己的心在發生作用,又有什麼難呢?只怪平常念佛,對於什麼是念佛這一念,糊里糊塗的,嘴巴念念就算,白白錯過往生西方的機會。
什麼是念?念有時也可以代表心。我們的生命,可分成兩部分,身體上的感覺和思想上的知覺。二者合攏來,就是心,就是念。我們曉得,佛經上面經常說「一念之間」,一念之間是什麼?我們,人坐在這里,不要做功夫,自自然燃地呼吸,不呼吸就死了。氣一呼出,不再進來,或者吸進來,不呼出去,生命便要死亡,呼吸一來一往,一進一出,這生命才活著。生命就是一口氣。一口氣一來一往,一呼一吸之間,依佛學講,叫一念,而這一念還是粗略而言。這粗的一念,一呼一吸之間,究竟包含有多少感覺思想呢?佛經上說,一念之間有八萬四千煩惱。這就要靠大家去體會了。佛絕不會說謊,佛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妄語者。譬如我們的脈搏跳動,一分鍾七十幾下,每跳一次,究竟有多少思想念頭生滅呢?很多很多,只是一般凡夫自己察覺不出而已。
那麼,我請問諸位,你們光是口中靠南無阿彌陀佛六字洪名,想了斷生死,往生西方,而實際上心中卻摻雜那麼多生生滅滅的妄想雜念,並非真正念佛,這樣成嗎?所以,念佛決不會白念,但是糊里糊塗混日子的人卻不易得力。我們念佛,卻不明何謂念佛,這是自欺,自己辜負自己。
那麼,什麼才是念佛的那一念呢?現在我做個比方,你欠了人家的帳,說好明天三點半前必須還人家,可是明天實在湊不出這筆錢來。此時你坐在這里念佛,心裡直掛著明天三點半一到怎麼辦?那真是牽腸掛肚,憂心忡忡,念念不忘,整個心都懸在這件事情上面,無法忘懷。像這樣子的念,才是我們念佛所需要的。又如年青人戀愛,追求異性。雖然坐在此地聽課,心裡頭還想著他(她),現在,不知到了哪裡?幹些什麼?如此坐在這里,心中七上八下,整個的思想都被對方的影子盤踞住了,痴痴地想,揮也揮不掉。這是思念,我們念佛也要這樣,天天想著阿彌陀佛,時時刻刻惦記著他,乃至不需這四個字或六個字的名字,心裡頭只這么掛著這個念--佛,成為一種習慣,那就對了。
韓愈說過的兩句話很有道理:「窮極則呼天,痛極則呼父母。」一個人窮困無立錐之地,沒錢穿衣吃飯,到了沒有辦法的時候,就喊我的天啊!有時候,不小心受了傷,或者是給人打傷,痛極了,哎呀我的媽,自然呼叫出來。人一到緊急危難的關頭,這一念強烈的尋求依靠之心,正是我們念佛求生西方的根本。要以這樣的心境來念,才是真正的念佛。
此時,念佛不一定有「南無阿彌陀佛」的佛號。直到嚴重危急時,阿彌陀佛一字一句沒有了,只剩掛著阿彌陀佛這一念,一個佛的觀念深深印在心裡,作為依靠。若是臨命終時,就以這么一念,決定往生西方,蓮花化生。我們念佛,如果不懂這個道理,全然想以兇猛地念阿彌陀佛佛號,求得一心不亂,那永遠也沒辦法達到。因為你是用散亂心在念佛,一字一聲,一句一句,皆是生滅法。生滅法便是散亂。
我們念佛一定要認清這個念,是全心全意的想念,不只是口宣佛號便成。什麼是念呢?在你心中引起一個影像,你永遠丟不開,永遠不能忘記,「心不忘失,明記為性」,這就是念。一般人念佛「南無阿彌陀佛」,只是嘴裡念念而已,根本就沒到心裡去。念,就須要隨時放於心中,隨時記得,那才是真正的念。修行的重點是在念,要把修行變成一個習慣,不能渙散、散亂,要念念清凈。大家學打坐修禪要明白一個道理,打坐是很普通的事,那隻是讓你的身體休息一下而已,禪定的境界才是心念的功夫。至於說氣動啊,脈動啊,特異功能啊,都不算什麼。就好像你點蠟燭,旁邊一定會有黑煙,大家如果把黑煙當成了光,那就大錯特錯了。
整理自《定慧初修》《現代學佛者修證對話》
這里傳給大家一個觀想修法,在生病的時候,應該起一個念。這個念不是思想,但是離不開思想,所以叫思念,有那麼一個作用,它可以離開身體而存在。你們有發高燒的經驗吧,燒得迷迷糊糊的時候,你什麼都不想了,但是,你曉得現在自己病了,那個就叫作念。我們現在坐在這兒想來想去的,都是妄想,不是念。到臨死的時候,南無阿彌陀佛這六個字,或者阿彌陀佛這四個字,都沒有了,但是這個念頭要掛著。
念又可以說就是相思病,這是廣義的相思病,不只是男女之間的想念。你那炒股票想發財的心理也是念,時時關心股票的價格。你有沒有去想呢?沒有,但是心裡又隨時放不下來,這就是相思病,就是念。你把這種戀愛、炒股票的念轉為念佛,也就可以成就了。
這個念成就了,等到身體四 大 分 離的時候,你把身體放開,讓它痛苦,但要把握到這個念,一剎那之間,擦!一下,就像烏龜脫殼了,就飛上天去了。這一念堅定了,沒有不往生西方極樂世界的。一般人念了一輩子的佛,到了臨死卻不知道這一念,因為身子的痛苦或者腦細胞燒壞了,沒有辦法把南無阿彌陀佛這幾個字元串起來,但是那個能念佛號的,一念到這個就是了,不須要把每個字元串起來。你見過阿彌陀佛的像,到那個關頭,一念之間就是這個像,能做到這樣,即使不往生,再投胎來的時候,一定相貌好又聰明,決不會墮落。這個時候的念不是無知,不是妄想。
《維摩詰的花雨滿天》
以上文字內容《如何修證佛法》、《人生的起點和終點》、《圓覺經略說》段落摘選於《南懷瑾選集》。
『貳』 南懷瑾:現在流行「經濟學」,那什麼是「經濟」
經濟學定義:《博弈聖經》中講到:經濟學是輸贏與均衡在公共空間里的概念。 經濟學研究的是一個社會如何利用稀缺的資源以生產有價值的物品和勞務,並將它們在不同的人中間進行分配。「經濟學之父」亞當·斯密的《國富論》是近代經濟學的奠基之作。
『叄』 南懷瑾大師是否證得神通
有神通者,不能輕易顯現,這是佛制的規定
索達吉堪布開示
目前漢地居士當中普遍存在的問題,就是喜歡講神通,比如什麼神奇的夢境啊、自己看到什麼佛菩薩啊等等,一門心思地去追求這些「境界」。但是,即便今天有個人可以從這個大廈的二十九層樓飛到對面的樓上去,對我們又有什麼用呢?我們可以跟著他一起飛過去嗎?即使飛過去,又怎麼樣呢?能解決我們的生老病死嗎?不可能的!像我們這樣的人要見到觀音菩薩、文殊菩薩,並不是那麼容易的事。佛為我們指定的路,是穩固、踏實、符合實際的路,我們就要踏踏實實地沿著這條路去走。
雖然在修行過程中會自然出現一些神通,我們也不排斥這些神通,即使產生了神通,我們也不要理會、不要在乎,因為神通永遠不能解決什麼問題。外道會有神通,中陰界的眾生也會有神通,甚至餓鬼道的可憐眾生都有神通,但他們都沒有獲得解脫。因此,我們必須要走安全、可靠、准確的脫離輪回之路。這樣的解脫之路不是依靠神通,而是要用佛陀,以及已經穿越了這條路的修行人所傳授給我們的智慧來指引。
如果我們一天到晚都神神道道的,居士們聚在一起既不講佛教的見解,也不講出離心、菩提心修得如何,怎麼樣可以獲得解脫,而是今天說這個人有神通,明天說那個人夢見過佛菩薩,不僅其他人會認為佛教就是迷信,而且自己也會離解脫越來越遠,因此,我們一定要改掉這些習氣,珍惜這些修法,要有條不紊地去修。
學佛人首先所需要的,就是虔誠、單純、純潔的,不能以其他神通之類的東西所動搖的穩固之心。只有始終保持這種心態的人,才能學佛、才能成就。
如果看完我的回答對佛教有興趣,可看我簡介中我推薦的佛教資料。
『肆』 南懷瑾為什麼只吃7年素
南懷瑾關於吃素:
這一點特別給大家貢獻一點意見,你想我本人,十二歲起就學這個東西,學佛學到二十多歲我還在外面做事,甚至我還做過軍人,帶過兵,做了很多的事,我也吃了七年長素,可是沒人知道我吃素哎!你讓自己做主,人家不知道我吃素,這就是學佛了!你在家人學佛,要外面形相跟普通人一樣!那麼人家請我吃飯,我很少答應人家請我吃飯。只不過,我來吃飯,一樣吃,葷的菜給別人夾夾來得放在前面問為什麼不吃,唉胃不好,不吃。吃過了,我寧可到外面肚子還餓著,買個饅頭偷偷吃了就好了。哎呀!到人家家裡我學佛的啊吃素啊!你就罪過!麻煩那個太太又要給你做素菜,一邊炒菜心裡頭埋怨:『討厭吶!剛剛菜弄好,你又來吃素,裝模作樣,還要把鍋洗干凈,這這這~~第一步,學佛的人,就是不給人家煩惱,不要給人家找麻煩!你給人家找了麻煩找了煩惱,你已經違反佛法了!這是講我的經驗。
你看我現在很隨便啊!人家看到我吃葷啊,實際上,他們這些法師跟我很久的,我一樣的吃,……真正的不吃葷,是五樣東西叫葷,大蒜蔥辣椒包括現在印度來的咖喱啊這些刺激性的東西不能吃,辣椒有刺激性,這個叫葷,你看葷字是草頭嘛,五種葷你問這位法師會告訴你,不吃肉是為了不殺生,不吃肉不叫做不吃葷,不吃葷啊就是這些刺激性的,大蒜辣椒這些,尤其是大蒜,吃了念別的咒子是不會靈光的哦!不行的哦!嘿!准提咒不怕!只有準提咒不怕!那麼所以講到吃素這個飲食方面,大家注意,像我現在還是照樣吃,可是我等於在吃素,另外呢吃的很少,隨便夾一點,喝一點稀飯就好了。幾十年了,一天吃一餐,一餐不過兩碗稀飯,我現在兩碗稀飯也不大喝了,那講到吃素,但是還夠不上,真的到了吃素,完全慈悲了,可以不吃東西了,這個很難的!所以不要讓這些形式把你拘住了,不要變成一種佛相:阿彌陀佛吶!我要吃素啊!那個樣子,我是學佛的,這樣不行,那樣不行,那你就~不行!依我看來不行,我只講我的話,我不管別的,別人也許說你對,我也沒有說你不對,其實太著相了太麻煩,學佛要求解脫,解脫就自在,不妨礙人家,不給人家樹立一個形象--這個人很特別就不對了,你就很普通,是個普通人。
(以上文字根據錄音整理)
『伍』 為什麼南懷瑾學佛還抽煙
佛教中戒律有不準抽煙的,這是沒有明文規定,像這一類的,這一類叫什麼?叫攝善法戒,不吸煙是善法。
但祖師大德做的一些事都是示現,如濟公吃肉度眾生等,並不是我等凡夫能做的。
南懷瑾先生抽煙他自己有解釋過,如下。
有一個同學問有關抽煙的問題,這位同學說他也愛抽煙,可是聽說煙是魔的口水做的,所以不敢抽,問我抽煙好不好啊,看到我也抽煙,希望我答復這個問題。
告訴你不要學抽煙!抽煙對身體絕對有妨礙,不好!但是在有某一種毛病的時候也可以,但不是像你們這樣抽。普通二十支一包的煙,我一般每天要抽兩包或者三包,因為我一天只吃兩碗稀飯,平常日子白天很多事忙,夜裡十二點以後是我自己的時間,或者看書、讀經,再回信、處理些公文,這樣搞一搞就到早晨五、六點了,天亮了再躺下來睡,有事情早點起來再忙。
譬如我現在到你們這里,都是早上六點起來,為什麼要被習慣困住嗎?對不對!我平常的習慣,早上六點還剛睡哦。如果真要讓我睡,我可以睡十二個鍾頭才算馬馬虎虎過癮,可是我後半生很可憐啊!連一次睡夠了的都沒有。現在我陪你們也很可憐,早上六點到現在,你們吃午飯的時候,我才躺一小會兒。所以我一天晝夜喝茶,而且愛喝濃茶,每天茶煙就這樣灌下去,都很危險的!要涅槃就早涅槃啦。
可是我抽了那麼多煙,大概也抽了三、四十年了,沒有一口煙是咽下去的,不咽的!我看有些人抽煙,好像花了一塊錢買的煙,要抽回三塊錢的本錢,把一口煙從喉嚨咽下去,恨不得到肛門口那個樣子,我看這樣可怕啊!就勸你們不要抽啊!實在可怕。我抽煙到嘴裡就噴出去了,但是有沒有影響呢?對腦一定有影響的,可是要隨時用安那般那把它呼出去。你看我手上沒有煙的痕跡,我自己聞聞也沒有煙的味道。所以這位同學,你最好戒掉,不要抽,你沒有這個本事!
但是你說煙草是魔鬼的口水變的,這個我幾十年前就看到過,這是佛教徒要人家戒煙編了些故事嚇人的。問問諸位比丘、比丘尼,有哪一條戒律是規定戒煙的?有沒有?沒有,煙不在戒律之內。釋迦牟尼佛講過抽煙的好處,你知道嗎?可是學了不要亂講啊!不要當成你們抽煙的證據,那就糟啦!在《大藏經》里,有一位比丘來問佛,因為他愛昏沉,一打坐就昏沉,一點辦法都沒有,問佛怎麼辦?佛講了一句話:「山中有草,可以解倦」,可以去昏沉,「其名曰:Tobacco」,就是煙草。昏沉就有一個昏沉相,等於一個人要死就有死相,瞞不過人的。
老實講,如果我不抽煙,常常坐在那裡就懶得動了,所以有時要抽一隻。譬如剛才這一堂以前我也在這里昏沉耶,有點疲勞了,這三四天下來,原來的習慣都改變。可是我怕諸位菩薩看出來學我的樣子,那還得了啊!所以裡面在昏沉,另外一個站在旁邊自己看到的,「格老子你怎麼昏沉!」一昏沉就把他拉出來。最後沒有辦法,就從口袋裡摸出來,「山中有草,可以解倦」!這個問題就是這樣。所以佛經里什麼都有,佛一切智慧都具足的!
但是你們可不能抽煙!抽了煙就散亂,除非你有定力,隨時可以入定;你偶爾可以用茶葉,咖啡,去減少一點昏沉,可是這些也是會引起散亂的。為什麼受戒不準吃五葷?因為五葷是有刺激性的,刺激神經,增加荷爾蒙的分泌,不容易得定,所以要戒五葷。像蔥,蒜吃多了,振奮你的神經。但是太昏沉時把五葷當葯吃,不犯戒,要懂這個道理。但不能借我的話學抽煙呀!如果你真的太昏沉,或者可以喝濃茶。像我一天喝濃的鐵觀音要三四杯,你們程度不到不要隨便亂來,否則會出毛病的。這些不要學,當個話頭來參可以。
整理自《南禪七日》《瑜伽師地論聲聞地講錄》
律儀戒裡面,這是有明文規定的,沒有說不吸煙,那我們想想,煙對身體有沒有好處?對大眾有沒有好處?沒有好處。那佛沒有說戒,我們也要把它戒掉。這是沒有明文規定,像這一類的,這一類叫什麼?叫攝善法戒,不吸煙是善法,佛經上沒有說。真正於自己有利益,身心健康有利益,為大眾安全有利益,攝善法戒,這對自己的。對大眾的呢?佛沒有說的,對大眾有利益的事情要做,這就是什麼?攝受眾生戒。要懂得!由此可知道,有文字記載的不多,沒有文字記載的就太多太多了。要常常想到,對自己身心健康有損害的不可以做,對眾生有利益的一定要做。所以戒律是活潑的,永恆不變的原理原則。
『陸』 【南懷瑾】是不是被太湖大學堂「軟禁」,淪為黑心出版商的「搖錢樹」了
你可以不買他的書,因為在網上就可以讀他的作品。至於「搖錢樹」一說,個人認為就算有也是老爺子自願的,他更想為中國的國學發揚光大做一些事情,如果你能講出他的知識,我也願意花錢買你的書。最後,期待你的作品和演說。
『柒』 南懷瑾老師怎樣發財
他年輕的時候家境很好,他媽媽給他很多零花錢。長大之後去了台灣做生意失敗了。後來到了大陸之後好像買了股票,因為他遺產中包括交通銀行的若乾股票。另外他常常開班授課會收費。
此外他大量書有版稅。
『捌』 南懷瑾老師的書籍,哪裡的最可靠
這一類出版書籍受眾也很多。因為我們去圖書館,去書店,擺放的實體書籍都是這些相關出版社出版的。
不過除了一些流通出來的繁體舊書,大部分的出版南懷瑾老師書籍的出版社,就那麼幾個。大家最好是都買來,做一下參考比較。
這些出版的書籍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會介紹,某某書籍在南懷瑾老師生前已經被校對過。這些被南懷瑾老師親自校對過的書籍,大家一般可以放心去閱讀。
但是,淵回之前說的只要是文本文字的內容,都有一定被更改,被篡解,被曲解的風險。更別說是還沒有被南懷瑾老師閱讀審查過,就出版的書籍。這類的書籍風險更大。
另外,要說的是書籍能夠出版都是經過層層的審查和審核的,所以難免會改掉其中的一些內容,這個是任何途徑的出版書籍,都不能避免的。
第三種,私人組織印刷的書籍。
一類書籍的讀者在南懷瑾老師的讀者中占據少數,但是仍不可忽略。
南懷瑾老師是有些講座資料,有些講課的內容,是沒有被出版印刷的。但是為了方便大家閱讀,可能個別人,或者是個別組織,會將這些內容整理成文稿出版印刷。除去那些通過印刷,來謀取個別私利的。這些人,或者組織中,大部分的發心是好的。
當然,好心也可能辦壞事。其中南懷瑾老師講宗鏡錄的內容,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
南懷瑾老師有關宗鏡錄的講授內容,一直是不同意印刷出版的。劉雨虹老師,後來幾次請求南師,南懷瑾老師都時機不到為由推脫了。
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某位弟子學生,私自將這個內容印刷成書,出版流通。造成了很不好的影響。這位弟子,淵回在這里並不點名。大家碰到宗鏡錄的流通版,注意即可!一定要提高警惕,謹慎閱讀,參考南懷瑾老師講授的錄音。
南懷瑾老師的書籍文本資料,一般都會有以上三種。分析下來,只要涉及到文字文本的資料,就有被篡,改被曲解的風險。那麼,如何將這些風險降到最低呢?
就是要參考南懷瑾老師的錄音或者視頻。目前的技術條件下,人工智慧才剛剛起步,篡改視頻,篡改錄音的技術手段還不那麼普及。 只要認准南懷瑾老師的聲音,認准南懷瑾老師的視頻,一般都不會有什麼大的問題。
在這個大原則下,閱讀所有的文本文字資料,包括那些所謂出版的書籍,或者是所謂的經過南懷瑾老師校對的出版的書籍,都要以南懷瑾老師的音頻,視頻資料為准。只要把握了這個原則,一定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另外,有些書籍講稿,只留下了文字版本,沒有相關的音視頻資料。這個我們只能參考諸多方面的版本,把各個版本參考起來閱讀。把被篡改,被修改,被曲解的風險降到最低。
好了,以上只是個人的見解。僅供大家參考。另外,時間有限,文中很可能會有錯誤,歡迎大家在評論區批評指正。另外,大家有不同意見,也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交流。最後如果對大家有一點幫助,歡迎點贊,推薦轉發,讓有線的內容去幫助更多的人。謝謝大家。李淵回共勉!
『玖』 金剛經說什麼南懷瑾在那兒有購買的
金剛經講的是佛法中的第一奧秘空觀。一切都是無的不存在的。南懷瑾的應該淘寶上有吧。或者當當這個app上有。
『拾』 南懷瑾的生平簡介
南懷瑾,1918年3月18日—2012年9月29日,出生於中國浙江溫州,中國當代詩文學家、佛學家、教育家、武術家、國學大師。歷任台灣政治大學、台灣輔仁大學及中國文化大學教授。
南懷瑾生前著作多以演講整理為主,精通儒、釋、道等多種典籍,全身心致力於中國傳統文化的建設與傳播,其出版代表作諸多,比如有《論語別裁》《孟子旁通》《原本大學微言》《易經雜說》等共計三十多冊。
(10)南懷瑾買股票擴展閱讀:
南懷瑾在《孟子旁通》中,採用「經史合參」的方法,以《孟子》的原文為「經」,春秋戰國的社會背景、人物活動為「史」,並配合其他種種歷史故事和社會現象,對孟子立身處世的人格及其思想影響,作了透徹的講述。
歷代注釋亞聖思想的著作不計其數,但是適合當代人讀的幾乎沒有。經過文革「批林批孔」、「儒法斗爭」各種理論的影響,當代人幾乎對孟子的思想毫無所知。本書不像傳統學者的傳注那樣過於重視訓詁,而只是對廣征博引地對孟子的思想進行闡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