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年報季,如何避開新三板財報中的雷區
對於投資者而言,要做到,多看報表少踩雷。那麼,新三板公司的年報中,通常會有哪些財務雷區,需要重點警惕
1、「兩高」陷阱
如果一家公司賬面上趴著幾個億的現金,卻又有幾個億的未償還貸款
沒錯,一家正常的公司,不會在手握大把現金的同時,高額貸款並支付大額利息,除非剛剛完成融資。這么高的現金,可能蘊含這樣幾種可能:
1)大量現金本身就是虛構的,根本不存在;
2)現金存在,但已被大股東佔用,只是在期末還上;
3)現金被凍結或質押,公司根本無法動用;
4)為未來的某些幕後交易作準備。
因此,如果看到新三板公司存在大額現金大額貸款的情形,需要結合公司商業模式具體分析,是否存在合理性。
2、應收賬款的秘密
應收賬款,是一家公司最重要的資產之一,也反映了經營成果的質量。我們在關注應收賬款時,通常包括了四個層次:
1)應收賬款是否真實?虛構營業收入、調節利潤,對應的資產科目就是應收賬款的虛高,再通過2-3年的減值計提掉,從而洗白;
2)應收賬款質量。應收款是真實存在的,但質量堪憂,這就要分析應收賬款的賬齡、主要債務人。最需要警惕的,就是大額長期掛賬的情形,很有可能就是未來的「雷」;
3)減值計提是否充分。為了多做出一些利潤,有些公司往往對應收賬款壞賬的計提比例相對保守,所以在分析利潤表時,我們有時需要按照上市公司的標准回溯。
4)周轉率是否異常?這是企業在一定時期內賒銷凈收入與平均應收賬款余額之比,是衡量企業應收賬款周轉速度及管理效率的指標,如果持續下降,那可能要對企業的收入質量進行打折。
3、畸快的存貨周轉
對於一項資產而言,周轉快,是好事。但如果明顯高於同行業,偏離商業邏輯,那就要重新審視。存貨周轉率指標,就是如此。
高存貨周轉率通常意味著更快的業務效率、更低的庫存量以及更好的銷售模式,但畸高的存貨周轉率,可能暗含了兩層風險:
1)提前確認了收入。由於存貨周轉率的計算,涉及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的確認,所以在一定存貨量不變的情況下,嚴重高於行業的周轉,可能代表了收入的虛增;
2)供應鏈壓力。這個比率太高可能說明存貨不足量,一旦供應鏈脫節,就有滿足不了客戶需求的風險。
這個指標,在消費類企業中,尤其需要關注。2011年,國內兩家服裝企業希尼亞和左岸在美國申請上市,就被指出存貨周轉率畸快。
希尼亞在2008年、2009年的存貨周轉率分別為150和60,即一年周轉150次和60次。按一年360天計算,存貨周轉天數分別為2008年2天、2009年6天;左岸2010年前三季度存貨周轉率是16.79次,存貨周轉天數是16天,如此快的存貨周轉率也令人難以置信。
4、毛利率之殤
充分競爭性的行業,如果一家公司的毛利率指標比同行業高出一大截,那就要警惕了。
毛利率是企業核心競爭力的財務反映,除非經濟環境發生重大改變,毛利率一般是比較穩定,不會產生大的波動,並且也很少會出現遠遠高於同行業平均水平的現象。判斷一家公司是否存在財務造假,分析其毛利率的真實性非常重要。
如果一家公司沒有品牌、定價權上的優勢,卻有高出同行業的毛利率,那就是在成本控制上做了文章,而這種控制往往都是不可持續的。分析毛利率波動時,我們還可以結合其他財務指標:
1)存貨周轉率。如果出現存貨周轉率逐年下降而毛利率逐年上升現象,需警惕。因為存貨周轉率下降,表明公司存貨項目的資金佔用增長過快,超過了其產品銷售增長速度,其毛利率應趨同下降才合理;
2)現金流。如果出現高毛利率而現金流吃緊的情況,也需警惕。因為高毛利率意味著一家企業在產業鏈上擁有強勢地位,企業會盡量佔用上遊客戶的資金,而不給下遊客戶很長的賒賬期,現金循環周期通常較小,但果高毛利率但與經營活動現金流持續背離,往往意味著它是不真實的,需要警惕企業的盈利能力。
5、用不完的非經常性損益
主業不賺錢,凈利潤卻不少,這正常嗎?
對於有些新三板公司而言,每年靠炒股、賣房、拿補貼,或是在幾個關聯方間輾轉騰挪,總能搞出幾千萬的利潤。但需要警惕的是,這樣的利潤,往往都是不可持續的。
靠炒股發家,最典型的就是新三板公司XX生物,2015年,公司只有34萬元營業收入,卻靠炒股賺得近7000萬投資收益,使得當年凈利潤超過2000萬元,不過,在第二年,這樣的好事就不復存在,公司也立即轉虧。
這還只是初級階段,更高明的,是將非經常性損益當作利潤的調節器。政府補助如何確認?處置固定資產收益可否持續?理財收益如何計量?這些,對於新三板公司而言,都有一定的調節空間,對於投資者而言,更需要把這些水分一一擠出。
對於新三板公司而言,巧妙利用三張報表調節利潤的手段層出不窮,我們上面提到的這五類現象只是皮毛,投資者在閱讀新三板公司年報時,切記要仔細分析,多思考少踩雷!
② 怎麼投資新三板,新三板優質項目推薦
傳統的上市公司投資主要類似於PE,投資未掛牌或者未上市項目,直接納入合並報表。好處就是,如果被收購公司業績如預期,對上市公司的股價能起到立竿見影的支撐作用;壞處也很明顯,一方面大量的商譽,隨時面臨減值的風險,另一方面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原因,被收購公司真實經營情況或者業績遠不如預期,將拖累上市公司的整體布局,嚴重的將會給上市公司帶來巨大的投資損失。而上市公司投資新三板的好處顯而易見,一方面新三板企業特別是做市或者創新層企業是經過券商督導、會計師審計且市場層層篩選,信息披露質量相對較高;另一方面,上市公司投資新三板的方式主要是參與新三板公司的定增或者老股轉讓,通常不涉及巨額商譽問題。
上市公司如何投資新三板,我建議有兩種方式:一種方式就是如果上市公司能獲得新三板公司20%以上的股權,上市公司就直接參與,這樣可以將新三板公司的利潤按照股權比例計入上市公司;另一種方式就是如何上市公司無法獲得新三板公司20%以上的股權,上市公司可與專業的新三板投資機構設立專門的新三板投資基金,圍繞著上市公司的產業鏈進行投資,並嫁接上市公司和投資機構的資源,最終獲得投資收益。
前段時間有些敏銳的上市公司已經在參與新三板優質項目的定增,且出手大方。目前新三板二級市場極度低迷,國有做市商和短期基金在出貨,新三板企業紛紛跌破發行價,新三板定增企業也紛紛調低發行價,新三板做市企業的平均市盈率不到20倍。我覺得現在到了上市公司全面進入新三板市場的時候,因為新三板創新層企業的質地遠遠高於創業板的標准。上市公司與其投資一些財務不規范的未掛牌、未上市公司(最近報道的上市公司收購詐騙事件層出不窮),還不如在新三板市場(特別是創新層)投資一些優質新三板公司,投資新三板公司可能表面上會比未掛牌公司貴一些,但至少靠譜,沒有黑天鵝。對於平均70倍市盈率的創業板上市公司來說,去投資平均20倍市盈率且增長率平均50%以上的新三板創新層公司,絕對是一筆劃算的買賣。
③ 聊聊你們遇到到最奇葩的財務是怎樣的
新承接的項目,客戶財務基礎比較薄弱,許多原始的資料都沒有。項目經理就對客戶說:這個我們是需要一些資料來證明的,不然怎麼知道賬是對的。客戶來了一句,至今都印象深刻的話:我們的財務真賬都不會做,怎麼會做假賬?當時項目經理的內心是奔潰的!
④ 如何一眼識別新三板公司是否值得投資
天花板
天花板是指企業或行業的產品(或服務)趨於飽和、達到或接近供大於求的狀態。在進行投資之前,我們必須明確企業屬於下列哪一種情況,並針對不同情況給出相應的投資策略。在判斷上,既要重視行業前景,也必須關注企業素質。
1、已經達到天花板的行業——極度飽和的行業(如鋼鐵行業)。投資機會來自於具有壟斷經營能力的企業低成本兼並劣勢企業,擴大市場份額,降低產品生產和銷售的邊際成本,從而進一步構築市場壁壘,獲得產品的定價權。
如果兼並不能做到邊際成本下降就不能算是好的投資標的。比如,國企在行政推動下的兼並做大,並非按照市場定價原則進行,因此其政治意義大於經濟意義,此類國企不具備投資價值。
那些在行業蕭條期末端仍有良好現金流,極具競爭能力的企業在大量同類企業紛紛陷入困境之時極具潛在的投資價值。判斷行業拐點或需求拐點是關鍵,重點關注那些大型企業的並購機會,如國內四大鋼鐵公司。
2、產業升級創造新的需求,舊的天花板被解構,新的天花板尚未或正在形成。如汽車行業和通訊行業。這些行業通常已經比較成熟,其投資機會在於技術創新帶來新需求。「創新」——會打破原有的行業平衡,創造出新的需求。關注新舊勢力的平衡關系,代表新技術、新生產力的企業將脫穎而出,其產品和服務將逐步取代甚至完全取代舊的產品,如特斯拉電動車(TSLA)和蘋果(AAPL)的創新對各自行業的沖擊。
3、行業的天花板尚不明確的行業。這些行業要麼處在新興行業領域,需求正在形成,並且未來的市場容量難以估計,如新型節能材料;要麼屬於「快速消費」產品,如提高人類生活質量、延長人類壽命的醫葯產品和服務。這類行業歷來都是偉大企業的搖籃,牛股層出不窮,要重點挖掘那些細分行業里具備領軍地位的優秀企業——即:小行業里的大公司。
我們完全可以從公司和行業報道中,通過以上3點探討深刻了解一家公司的行業地位和未來想像空間。重點是明確:1.有沒有天花板?;2.面對天花板,企業都做了些什麼?
二、商業模式
商業模式是指企業提供哪些產品或服務,企業用什麼途徑或手段向誰收費來賺取商業利潤。比如,製造業通過為客戶提供實用功能的產品獲取利潤。銷售企業通過各種銷售方式(直銷,批發,網購等等商業模式)獲取利潤等等。
研究商業模式的意義在於:1、是不是個好生意?2、這樣的生意能夠持續多久?3、如何阻止其他進入者?
這三個問題分別對應:商業模式、核心競爭力和商業壁壘。商業模式,核心競爭力和壁壘三位一體構成公司未來投資價值:前者指企業的盈利模式,核心競爭力是指實現前者的能力。壁壘是通過努力構築的阻止其他公司進入的代價。
舉例來說:戴爾和聯想銷售的產品本質上沒有多大區別,但是戴爾的電腦直銷盈利模式不同於傳統電腦銷售,相應的核心競爭力是它的全球直銷網上管理系統。聯想若想重新搭建此平台代價太高,且有可能遠高於戴爾構築的成本,因此這套直銷網路成為戴爾的壁壘。但是,PC飽和是戴爾的天花板,限制了它的發展空間。
網路的盈利模式是搜索流量變現。搜索技術的不斷進步是其核心競爭力,先發優勢構築的巨大資料庫和大量的應用軟體是其壁壘;通過免費殺毒為入口,獲取流量變現是奇虎360(QIHU)的商業模式。強大的研發能力,快速的服務響應能力是其核心競爭力,快速累積巨大的用戶群構成競爭壁壘。360利用巨大的用戶量努力進入搜索領域,但是一直沒有看到突破性的技術進展可以挑戰網路累積的巨大數據和應用壁壘,所以相形之下,360尚未具備顛覆網路的能力。
另外,傳統銀行的商業模式是息差,競爭力要點是低成本攬儲能力、放貸能力和高度的信用。壁壘是用戶基礎。中國的銀行有政府信用作為擔保加上勞動成本低廉,所以進入國內的外資銀行很難與之競爭。一旦推出存款保險制度,中小股份制銀行的信用將受到質疑,所以外資投資首選四大行,降低內地股份制銀行的投資比重。
簡要的商業模式情景分析:
靠什麼掙錢?產品還是服務?掙誰的錢?是從現有的銷售中挖掘、爭奪,還是創造新的需求?如何銷售?從產品生產到終端消費,中間有幾個環節?有什麼辦法能夠將中間環節減到最少?企業有沒有做這方面的努力?隨著銷售量的擴大,邊際成本會不會下降?等等。
通常來說,我們盡可能投資那些用一句話就能說明白商業模式的企業。商業模式進一步分析涉及企業所處的產業鏈的地位如何?處在產業鏈的上游、中游還是下游?整個產業鏈中有哪些不同的商業模式?關鍵的區別是什麼?那些是最有定價權的企業?為什麼?企業與客戶的關系是否具備很強的粘性?等等,這些決定該商業模式能否成功。
三、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商業模式誰都可以模仿。但是,成功者永遠是少數。優秀的企業關鍵是具備構築商業模式相應的核心競爭力。
核心競爭力的內容包含:股東結構,領軍人物,團隊,研發,專業性,業務管理模式,信息技術應用,財務策略,發展歷史等等。
1、專一性
專一並不等同於「單一」,而是指企業在某一領域具有深度挖掘和擴展產品或服務的能力。例如雙匯,在肉製品上做到絕對專一,除肉製品之外的行業均不涉及。其產品線豐富,在熱鮮肉、冷鮮肉、凍肉、肉腸和其他肉類加工產品方面有深入挖掘和拓展的能力。相比之下,同樣是肉製品龍頭企業的雨潤食品卻涉足房地產、旅遊等非主業,管理層精力分散,多年來業績不佳。因此,專一性決定了企業的主攻方向和發展戰略,堅持不懈必有成就。
2、創新能力
優秀的研發團隊,已經獲得的能夠提供高標准產品和服務的先進的工藝、流程,或是發明專利,等等。純粹的技術並不構成永久的核心競爭力。但是某一領域的技術壁壘(如專利技術)卻能在一段時期內保持企業的領先優勢。此外,技術優勢會帶來生產效率以及生產成本的優勢,有技術優勢的企業就能夠獲得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回報。可以通過企業的研發費用與收入的比值關系獲得量化結果做出邏輯判斷。
3、管理者優勢
企業的發展為投資者帶來超額收益。企業的領導者及其管理團隊的素質關繫到企業的素質,關繫到企業能走多遠、能做多大,「投資要投人」正是這個含義。在這一部分,重點要考察領導者和管理團隊成員的背景,通過跟蹤他們的言行(通過新聞、招股說明書或董事會報告)中獲取企業的發展方向、行業戰略、用人機制、激勵措施等方面的信息。
我們需要判斷他們的人品、格局和價值觀,這些因素都會潛移默化地影響一個企業的前途,也間接地影響到投資者的回報率。實踐證明,一流的人才做三流的生意,有可能把三流做成一流。相反,三流的人才做一流的生意,很可能把一流做成不入流。很多第一代創業者締造的成功企業卻有可能毀在繼任者手中,微軟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在企業核心競爭力諸多條件中,對人的因素的考察極其重要。
四、經濟護城河(市場壁壘)
護城河是一種比喻,通常用它來形容企業抵禦競爭者的諸多保障措施。上面所述的核心競爭力是護城河的重要組成部分,但不是全部,我們還可以通過如下幾個條件來確認企業護城河的真假和深淺:
1、回報率
從歷史上看,企業是否擁有可觀的回報率?回報率主要指毛利潤、ROE(股東權益回報率)、ROA(總資產回報率)和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這幾種回報率指標分別適用於不同的商業模式。重點是要從商業邏輯上判斷,企業的高回報率是由哪些方面構成?決定因素是那些?能否持續?企業採取了何種措施以保障高回報率的持續性?主要的量化分析方法有杜邦法、波特五力法和SWOT法。
2、轉化成本
企業的產品或服務是否具備較高的轉化成本?轉化成本是指:用戶棄用本公司產品而使用其他企業相類似產品時所產生的成本(含時間成本)與仍舊使用本公司產品所產生的成本差值。較高的轉化成本構成排他性,如微信和易信,易信在本質上與微信差別不大,但對於用戶來說棄用微信而用易信存在諸多不便,存在較高的轉化(重塑)成本,微信因為先發優勢具有較強的生命力和商業價值。
如果能讓用戶不選擇競爭對手的產品,說明企業的產品對用戶來說有粘性和依賴性,那麼這家企業就擁有比較高的轉化成本和排他性。了解企業的轉化成本必須要從消費者和使用者的角度考慮,從常識、使用習慣和商業邏輯來判斷。轉化成本不具備永久性,須結合實際情況綜合研判。
3、網路效應
企業通過哪些手段銷售產品?具體地說,是通過人力推銷、專門店銷售、連鎖加盟還是網店銷售?各種銷售手段分別為企業帶來多少銷售額?傳統企業如何應對電商?企業的網路規模效應如何?網路效應通常是指企業的銷售或服務網路,這些網路的存在為用戶提供了便利,以用戶為中心的便捷性就能產生粘性。
隨著用戶數量的增加,企業的價值也逐漸由於網路和規模的擴大而不斷放大。比如,就全國范圍來說,工商銀行的營業網點遍布全國大街小巷,甚至在國外主要城市也有網路分布。相比而言,它比地區性銀行具有更大更廣的網路效應,因此,工商銀行的用戶更多,其企業價值也相對更高。
4、成本與邊際成本
企業的成本構成是怎樣的?成本的決定因素有哪些?企業的成本能否做到行業最低?如何做到?單位成本能不能隨著銷售規模擴大而下降?企業要想長久地保持成本優勢並不容易,它需要有優於對手的資源渠道(原材料優勢)以及更優越的生產工藝(流程優勢),更優越的地理位置(物流優勢),更強大的市場規模(規模優勢),甚至是更低的人力成本。低成本的另一面就是高毛利,高毛利就是一種強勢競爭力的體現,高毛利的企業通常具有定價權。
5、品牌效應
產品或服務是否具有品牌效應?事實上,對於大多數用戶而言,他們對於品牌的敏感度遠不如對價格的敏感度那麼高,價格是指導購買行為的第一要素。品牌的意義在於它能夠反映出產品或服務的差異性、質量、品位和口碑。品牌的價值在於它能夠改變消費者的購買行為,從而為企業帶來高於平均水平的附加值。因此,具有品牌效應的產品或服務應該具有如下特徵:具有很強的辨識度。是信任、依賴和滿足感。高於一般水平的售價。是企業的文化和價值觀。對於消費者來說是一種優先購買的選擇。
6、企業採取了那些措施來保持以上這些優勢(護城河)不被侵蝕?
五、成長性
成長性側重未來的成長,而不是過去,要從天花板理論著眼看遠景。成長性需要定性、而無法精確地定量分析。對於新興行業來說,歷史數據的參考意義不大。而對於成熟行業來說,較長時間的歷史數據(最好涵蓋一個完整的經濟周期)能夠提供一些線索,作為參考還是很有必要的。
收入是利潤的先行指標:收入增長情況、主營業務的變化、主要客戶銷售額分析、主要競爭對手比較
毛利率水平體現了企業的競爭力:毛利率水平、成本構成
凈利潤的水份:經營性利潤(剔除投資收益、公允值變動收益以及營業外收益後的利潤)、真實的凈利潤(經營性利潤-所得稅)
收入與利潤的含金量:現金收入率(銷售商品或提供勞務收到的現金/收入)、經營現金率(經營活動產生的現金流量凈額/收入)、自由現金FreeCash Flow(自由現金=運營現金流-資本支出)、自由現金/企業價值(FCF/EV,企業價值=市值+有息債務)
六、回報率水平
1、ROE(股東權益回報率,或凈資產收益率)2、ROA(總資產回報率)3、ROIC(投入資本回報率)4、杜邦法5、波特五力法6、SWOT法
七、安全性:關鍵是現金流與現金儲備
資產結構:1、現金資產,資產中現金及現金等價物的比重,代表了企業的現金儲備。2、可轉換現金資產,包括金融資產、交易性資產和投資性資產等等。3、經營性資產
負債結構:1、有息負債2、無息負債
運營資本與資本流轉:1、應收賬款與主要欠款方2、存貨構成3、資本流轉情況,即:本期運營資本變動與上一期運營資本變動的差值。
運營資本變動=(預收+應付)-(應收+預付+存貨)
1、用別人的錢賺錢。具體來說就是企業的運營資本變動為正值,即:(預收+應付)>(應收+預付+存貨),上遊客戶的應付款與下遊客戶的預收款相當於一筆無息貸款,滿足了企業正常運作所需的流動資本。這是一種比較特別的商業模式,如:蘇寧電器和國美電器。這種商業模式顯示出企業在市場中的強勢地位。
2、信用。這里的信用是指票據信用。票據是一種信用融資,企業的應收票據是對下遊客戶的信用,應付票據體現了上遊客戶給予企業的信用。票據信用反映了企業與上下游合作方之間的關系和地位,也是一種商業模式。
現金流是評估企業競爭力的關鍵指標,因為利潤可以被粉飾,其結果的水分較多。經營現金流持續為正的企業具備研發和投資實力。大致可分為幾種情況:
3、現金增加值和經營現金流都是正值----企業很安全。現金增加值為正或者相抵,經營現金流為負值。表明籌資、發債或者銀行借款的現金流入抵消經營現金支出。企業還算穩健。須結合利率水平評估企業有可能存在的財務風險。
4、現金增加值和經營現金流為都為負值,表明公司存在財務問題。當然對於家公司的判斷要看其發展趨勢,要看核心競爭力和市場壁壘。比如Facebook。如果是傳統型企業還是規避為好。
5、現金增加值為負值,但經營現金流為正值。說明企業有投資、研發或者還債支出。這種情況須具體分析。重點要判斷消耗現金的主因是哪一部分(投資還是籌資)。最不理想的狀況是現金僅僅用於還債,投資價值不大。
⑤ 股票中說的一手是多少股
買賣交易一百股。
A股主要指的滬A(上海交易所上市的股票)與深A(深圳交易所上市的股票)。A股買賣交易規則以100股的整數倍為單位,也說以手為單位,即一手是100股。每次買進都只能是100股的整數,或是說一手的整數倍。
港股交易跟國內的股票交易不一樣,不同的股票它的每手股數是不同的。有400股為一手、1000股為一手、2000股為一手、4000股為一手等。
股交易的每手股數是不固定的,不同的股票規定數是不同的,具體在股票的詳情頁能看到。
(5)新三板奇葩層出不窮擴展閱讀:
新股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自己開立一個股票帳戶(即股東卡)。股票帳戶相當於一個「銀行戶頭」,投資者只有開立了股票帳戶才可進行證劵買賣。
如要買賣在上海、深圳兩地上市的股票,投資者需分別開設上海證劵交易所股票帳戶和深證證劵交易所股票帳戶,開設上海、深圳A股股票帳戶必須到證劵登記公司或由其授權的開戶代理點辦理。
股票帳戶有許多不同種類。個人投資者如需買賣滬、深股市的A股股票,則需開設A股股票帳戶。
⑥ 新三板什麼垃圾奇葩公司都有
倒閉的一堆,假大空的佔大多數,都想包裝自己,但是又沒有核心競爭力,都是銀行拚命借款,地方半扶植的公司多
⑦ 新三板定增是騙人的嗎
定向增發新股的發行,為投資者帶來巨大投資空間的同時,也為當前的投資市場帶來一次挑戰。新三板定向增發機制的不完善,雖然與主板同樣是定向增發新股,但新三板近年的問題卻層不出窮。那麼新三板定增騙局如何預防?
定向增發新股的發行,為投資者帶來巨大投資空間的同時,也為當前的投資市場帶來一次挑戰。新三板定向增發機制的不完善,雖然與主板同樣是定向增發新股,但新三板近年的問題卻層不出窮。那麼新三板定增騙局如何預防?
新三板股市的騙局,相信投資者首先會想到原始股,原始股常常和詐騙一詞掛鉤,原始股騙局也早有先例,那麼新三板市場上,原始股究竟靠譜嗎?
原始股不確定性強
原始股在初始階段通常為1元1股,雖然價格便宜,然而業內人士告訴記者,原始股多半是初創企業為員工提供,外界很難購買到優質的原始股,而且並不具有信用保障,風險系數頗大。目前,原始股多半是創業初始公司,通過給員工相應股權激勵員工,變相培養員工對公司的情感,讓員工對公司有所憧憬,但如果不能如期上市登陸資本市場,其如同一張空頭支票。
原始股的公司給予的承諾多半是創始人的美好願望,然而願景能夠如何帶有強烈不確定性,尤其不了解該公司情況的投資者,不了解公司的營業模式、業績情況,沖動購買等同飲鴆止渴。
公司一方面提供承諾信用背書,但是對於企業而言掛牌新三板是否依舊是難題?原始股能否實現投資者財富自由的願望?
據了解,實際情況並非能如願以償,所以在購買原始股時,專家建議風險與挑戰並存。
新三板市場風險依舊
目前新三板的掛牌公司3403家,掛牌公司數量逐日遞增讓越來越多的投資者誤認為掛牌新三板並非難事,而實際上新三板企業掛牌容易並不代表投資者可以穩賺不賠。
政策紅利不出意外的前提下年底新三板市場掛牌企業能夠達到5000家。大量的數據讓投資者認為企業登陸新三板很容易,然而企業光是掛牌新三板市場並非一勞永逸。
目前,新三板市場流動性較差,對企業融資功效並不大,還要看企業是否具備良好的業績,能否存在升值空間。雖然新三板企業數量與日俱增,但質量良莠不齊,假若標的公司交投清淡,投資者甚至會遇到流動性的風險;投資者可以藉助專業中介機構或者通過專業投資機構參與新三板市場,在遵循價值投資的同時,關注政策出台的預期,最終實現資產的增值和風險的規避。
據相關數據顯示,隨著新三板市場價格迅速攀升,三板做市指數周漲幅甚至達到過32%。火爆的行情吸引了眾多投資機構,催生了大量專注於新三板的金融產品,許多資管產品一經推出便被搶購一空,甚至被「秒殺」。然而,隨著監管收緊,對競價交易、轉板等政策預期的落空,以及受到A股市場震盪的影響,新三板市場陷入了流動性困境。盡管掛牌公司數量仍在快速增長,但是市場成交總額卻在逐月下滑。
業內人士認為,經過4月以來的調整,新三板股票面臨低估,市場正在回歸理性,低廉的股價和龐大的企業儲備給投資者帶來了廣闊的價值投資的機會。
掛牌後定增購買更為靠譜
企業目光緊盯新三板,然而目前很多尚未登錄新三板的企業出來發行原始股,風險頗大。未登陸新三板的企業目前正處於爬坡階段,一切還處於未知數,如果沒有良好的商業模式和潛在的發展空間,對投資者而言,投資只會成為竹籃打水一場空。除目前新三板企業不確定性外,由於掛牌新三板企業的門檻較低,新三板市場企業魚龍混雜,很多傳統企業也融入到新三板企業大軍中。企業質量良莠不齊,如果能登陸新三板市場也會存在很多潛在問題。據已披露半年報的2000多家公司中,處於虧損的公司也達到400餘家,但並非不具有投資價值。有的企業交投活躍,日成交額在千萬元級別,然而更多的公司處於無人無津或者停牌的狀態,目前有多達八成的新三板公司沒有成交量。
原始股通常要通過定向發行完成,要經過A、B、C三輪融資並非易事,而且投資者在有機會選擇原始股時也要注重時間前後。
不管是直接投資還是通過借道基金,都可以通過參與擬掛牌公司定增買到原始股。新三板企業原始股市盈率一般是3-4倍,而掛牌後企業平均市盈率約20-30倍,10倍收益很容易實現,但實際上具有成長性好的企業原始股一般主要對員工個人,想買到好的原始股並非易事。
選擇做市商青睞的公司往往事半功倍。投資者在選擇企業時,首先應從行業的角度來分析,其是否是國家鼓勵支持的行業,行業的市場空間是否足夠大,行業進入門檻是否很高,行業的平均盈利水平如何;除此之外,要關注項目的實際控制人和管理團隊是否足夠優秀,新三板市場風險很大,只有優秀的團隊才能具備對行業的分析判斷能力,個人投資者很難實現。
建議投資者如果想要購買原始股可以選擇掛牌後定增的方式購買。選擇原始股時要關注其掛牌前後,而前後時間點的選擇關鍵看企業的商業模式和可投資價值。掛牌前後的風險和挑戰並存,掛牌前發行說明企業掛牌的可能性極高,但也可能因為發展過程中各種因素而阻礙其上市藍圖;而選擇掛牌後購買安全系數高很多,當然同樣價格也會水漲船高,對於保守投資風格嚴謹的投資者可以在保證安全的前提下適當購買。
對於企業而言,無論掛牌前後想要融資只要能融到資金對企業都是好事。而目前投資機構和投資人往往投資更為穩健,選擇掛牌做市後,安全系數提升對個人和家庭都是利大於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