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股票市場 > wmc股票

wmc股票

發布時間:2021-08-03 02:12:13

1. 世界三大礦業集團(bhp\cvrd\rio)的最近的資源儲量

國際上三家鐵礦石供應商(BHP billion、Rio tinto、CVRD)占據了鐵礦石海運市場的大部分市場。

一、 力拓

1公司簡介

力拓礦業公司成立於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 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公司市值52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礦業集團,僅次於必和必拓公司。公司總資產按地區來劃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北美。該公司與中國的主要業務是雙向貿易。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銅、氧化鋁、鎳、金、硼酸鹽、氧化鈦原料等。公司為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第一。
二、 BHP

1、公司簡介

必和必拓公司由兩家巨型礦業公司合並而成,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於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國際采礦業的先驅,曾經以不斷創新和集約式運營方式而聞名。2001年,兩家公司合並,組成BHP BILLITON礦業集團,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該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夥伴超過90個,員工約3.5萬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產品有煤、鐵礦砂、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2004/05財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80億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購西部礦業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礦業「龍頭」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現在已高達882.74億美元,雄踞澳大企業名單之首。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與中國關系源源流長,早在1891年就開始向中國出口鉛礦。目前,該公司在北京設有代表處,在上海等地設有工廠。在過去十年中,其在中國的勘探和開發的費用達到2千6百萬美元。
三、 CVRD

1、公司簡介

CVRD是世界上鐵礦石、球團礦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廠家,同時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礬土、氧化鋁、鋁、碳化鉀等生產廠家。

2. 明月:走出大山天地寬

——紫金資源鏈的打造

大山擋不住紫金人的視野——紫金大廈之解讀——讓礦業再現輝煌——立體坐標上一個滑動點,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運動——與世界同步的紫金礦業

2002年7月,福建省上杭縣北環路277號,依山傍水的一片平地上,一座13層的雄偉建築物拔地而起。這座建築物,就是福建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的新址——紫金大廈。

紫金大廈背倚上杭縣城,面向清澈的汀江,正門透過幾座紅色的小山頭,面向著東方的福州、廈門、龍岩。登上紫金大廈頂樓,極目四望,頓生杜甫「盪胸生層雲」、「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之意境。紫金大廈扇狀的外部造型,恰如紫金張開了雙臂,在歡迎四海人才的加盟,歡迎五洲客商的惠顧;又似紫金正展開雙翼,背負西部大山,面向東部開放的大海,沖出周圍阻隔的群山,向上飛騰著。

紫金大廈既是紫金人艱苦創業的成效,也是紫金發展戰略的真實寫照。

即使在創業的起步階段,紫金人也沒有被周圍的大山遮擋住自己的視線,沒有被狹窄的礦山巷道禁錮住自己的思維。紫金人明白,紫金山金礦是企業發展的根基,所以他們在紫金大廈門廊的頂上加上了一個金色的半球。他們也十分清楚,紫金是一個資源型的企業,作為特殊資源的礦產總有采完的一天,所以在紫金大廈的頂部,他們掛上了自己企業的理念——「紫金礦業追求卓越」。在紫金理念的中間,則裝上了紫金礦業的標志,向進入上杭的人們傳遞著紫金的企業信息:紫金礦業的標志上,齒輪圍著核心轉動,體現了紫金礦業團結拼搏的精神風貌;那兩片不斷轉動的齒輪,展示著紫金不斷開拓進取的企業精神;整個圖案,如中國古代的太極圖案(當地人認為這是中國古代的吉祥圖案),表達了紫金人希望吉祥順利的心聲;整個造型,還是「紫金」兩個字的聲母——「Z、J」的藝術化。

知彼知己,百戰不殆。

中國礦業正處於非常時期,「四礦」問題嚴重。傳統的礦業企業由於資源枯竭、人員債務、包袱沉重、企業辦社會等現實問題,經營形勢極為嚴峻,普遍存在經營困難、發展乏力的狀況;即使經營較好的一些企業,也深感前途未卜。那些曾經引以為自豪的以礦業為主的城市,也隱伏著因礦業企業不景氣引發的嚴重的社會問題。

伴隨著知識經濟時代的來臨,傳統礦業將受到重大的沖擊,艱苦和惡劣的工作、生活環境,長周期、低回報、低收入,嚴苛的環境要求,難以處理的地方和群眾關系,使得大的投資者對礦業投資不感興趣,年輕的知識精英也視礦業為畏途,有人甚至稱礦業為「夕陽產業」。此外,我國礦業企業普遍規模小、人員多、債務重、技術落後,體制也存在諸多問題,與國外礦業公司相比,存在著顯著的差距。

傳統礦業企業的困難是客觀的。但在紫金人看來,應該分析現象找原因,只有找到了原因,才好對症下葯。

陳景河認為,造成傳統礦業企業困難的原因,主要是計劃經濟時代留下的後遺症,而在市場經濟體制下,即使是極為困難的礦業企業,如果不考慮歷史遺留的人員、債務等問題,仍可望獲得較好的經濟效益。此外,20世紀末網路經濟泡沫的破滅,也為傳統企業的發展提供了新的契機,使人們開始重新審視傳統工業(包括礦業)。作為物質生產基礎部門的礦業,新材料、新技術的出現,既向傳統礦種提出了挑戰,又大大降低了礦物原料的生產成本。

紫金礦業的主要領導認為,在新的歷史時期,礦業仍然是可以獲得高額回報的行業,礦業仍然是有良好前景的行業。對於礦業的特點,紫金領導人形成了紫金的礦業觀:

1)礦業具有半壟斷性。對礦業而言,礦業產品的競爭,主要是資源條件的競爭。礦業的基礎是礦產資源,礦產資源具有稀缺性和不可再生性,這個特徵決定了礦業企業如果不佔有礦產資源,就不能從事礦業的開發。而壟斷行業,是企業獲得超額利潤的最佳途徑。對礦業來說,雖然也存在激烈競爭,但這種競爭是有限的,礦業產品的競爭主要是資源條件的競爭,歸根結底是產品成本的競爭。

2)礦山企業的創新有特別的生命力。世界上沒有兩個礦山是一模一樣的,這使得用普遍的技術原理結合礦山實際進行創造性工作非常重要。礦山投資是巨大的,但投資控制的餘地也是巨大的。符合礦山資源工藝技術路線的創新,將為企業獲得優厚的回報。

對礦業的認識,構成了紫金礦業打造企業資源鏈的基礎。

雖然紫金礦業的發展已經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但是紫金人並沒有止步。紫金領導層在達成對中國礦業新的共識的基礎上,一方面一再告誡員工不能喪失進取心、不能有鬆懈止步的思想,不能「小富即安」;另一方面,又將目光投向了新世紀特別是我國加入WTO以後,全國黃金行業面臨的諸多挑戰,積極思索著企業的應對策略。

2000年7月的青島,海風習習,景色宜人。

「2000年中國黃金礦業經濟研討會暨中國大型黃金企業集團發展戰略研討會」就在這座美麗的海濱城市舉行,來自全國黃金行業大型企業的近30名代表出席了這次中國黃金業的峰會。這次會議由世界黃金協會和國家經貿委黃金管理局主辦,北京黃金經濟發展研究中心承辦,瑞士信貸第一波士頓銀行和南非安格魯黃金公司提供贊助。本次會議的目的是通過研討會,使中國黃金礦業與國外大礦業公司和大金融機構有更深入的接觸和了解,在我國黃金日益走向開放的情況下,尋找新的融資與合作的途徑,從而為我國大型黃金企業的發展創造新的機遇,以此推動黃金企業的規模經營和企業結構的調整。

會議雖然只開了短短的兩天,但是效果顯著。與會代表已經充分認識到:從全球來看,黃金已經成為了一個真正全球性的商品。全球的金價是一樣的,沒有一家金礦可以左右金價。由於黃金的特殊性,黃金很難被用掉,黃金的供應還有其他來源渠道,因此黃金的角色正在從金融工具向消費品方向轉化。這樣的市場環境,使得金礦業不能被看作區域性的生意,而應該是全球性的生意。

就中國金礦業來說,目前由於非常不利的市場環境,金價太低,金礦業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現有金礦贏利下降,低品位礦不足以開發,勘探方面的投入下降,其結果,原來只發展產量的戰略成問題;國內金價與國際接軌,中國金礦業將受到國際力量的沖擊,在全球經濟一體化的今天,中國金礦業將變成全球黃金市場的一部分。為了能做到有效競爭,中國金礦業必須進行整合以達到足夠大的規模,才能有大規模生產的好處,才能降低成本,引進新技術,引進外資和新設備,運用現代風險管理手段,提高經濟效益,進一步促進中國黃金礦業的發展。

同時,與會專家也指出,黃金的交易方式在演化,黃金的保值作用依然存在。縱觀未來的黃金市場,金價大多數時候會在一個窄的范圍內波動,但有時會有極大的波動。不過,從長期來看,黃金價格會逐漸變好。

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後,我國的黃金礦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黃金行業正處於一個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時期。國家黃金生產、加工和經銷企業直接面對的將是來自國內外同行競爭的壓力;黃金價格與國際金價的接軌,則使黃金企業必須承受由市場波動帶來的經營風險。

為積極應對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的挑戰,從1998年開始,國家黃金局便確立了我國黃金行業改革的方向,即以培育發展大公司、大企業集團為目標,並對主要產金區的黃金企業集團組建工作進行了規劃。通過企業重組、兼並和聯合,使大量相互獨立、各自為戰的小企業的資源得到整合,一批大公司、大企業集團應運而生。這些嚴格按《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司法》組建和規范運作的公司,具有一定規模優勢,擁有較強的綜合採、選、冶能力,黃金產量、利潤和冶煉市場份額在行業中舉足輕重。數家大型集團在股份制改造後,還在上市融資方面作了大膽的探索和實踐。

2001年,國家加快了對黃金行業的改革進程:先是宣布取消長期實行的「統購統配」政策;而後是黃金定價方式和國際金價准接軌,隨即又實行周報價;8月份改革了黃金製品零售管理審批制,取消許可證制度,實行核准制;11月底,上海黃金交易市場開始試營業。

僅從2001年國家對黃金行業實行的一系列改革措施就不難看出,在中國加入WTO的大背景下,中國黃金業逐步與國際接軌,進而向市場化過渡,建立和開放國內黃金市場已是大勢所趨。

我國黃金行業還加大了企業內部改革的步伐,大力推行現代企業制度,努力解決黃金企業投資主體單一、產權不清、經營機制不靈活的問題。一些老企業通過改革、改組和理順產權關系,逐步進行公司制改造,完善法人治理結構,規范企業運營方式,在企業中建立起了比較科學合理的內部組織結構,形成了良好的經營機制;而新建企業則在建立伊始,就按現代企業制度加以規范。各黃金企業大力進行人事、勞動、分配製度改革,有效地轉變了企業經營機制,一些企業建立起了管理人員競聘上崗、能上能下的人事制度,職工擇優錄用、能進能出的用工制度和收入能增能減、有效激勵的分配製度。

為了消除不安全隱患及其源頭,降低事故率,杜絕重大安全事故發生,保障國家財產和人民群眾的生命安全,保證黃金生產建設的順利進行,國家加強了黃金礦業秩序的治理整頓工作,加大執法力度,通過專項整治,重點整治開采手續不合法,采礦證、開采黃金礦產批准書、營業執照等「三證」不全的;開采手段落後、破壞和浪費資源嚴重的;越界開采、侵佔合法礦山資源的;造成環境污染及破壞生態平衡的非法小金礦。

此外,我國成功地加入世貿組織,我國黃金市場的開放,也宣告了黃金行業封閉時代的結束,把黃金企業徹底推到了市場競爭的潮流中。國家黃金局於2001年提出了「大黃金」的理念,引導黃金企業加強與地質找礦部門、用金單位、市場流通部門和國內外其他經濟組織的交流與合作,將發展的眼光,縱向延伸到了整個黃金產業鏈,橫向擴展到流通和消費領域,拓寬發展思路,尋求新的經濟增長機會和增長點。

伴隨我國成功加入世貿組織,國內企業將逐步融入全球經濟之中,外資企業對國內企業的威脅越來越大,境外資源和境外市場的激烈爭奪已拉開帷幕。隨著黃金市場的開放,黃金企業的競爭對手已是國際同行,黃金企業發展空間在增大,競爭的壓力也在加大。公平、成熟的市場環境在逐步形成,國內黃金企業,不論隸屬關系、不論所有制、不論規模大小都將不會再受到政策歧視或特殊的保護,所有企業完全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公平競爭。有實力、有發展潛力的企業將勝出,並得到發展和壯大,無競爭能力的企業將遭市場淘汰。黃金工業將形成一個優勝劣汰、公平競爭、健康發展、充滿生機和活力的新局面。

2002年10月,黃金業界醞釀多時的上海黃金交易所正式運行。自此,我國黃金價格不再受行政干預,而完全由市場機制生成。我國黃金產品實現了市場交易,企業可以隨行就市,自主交易,風險自擔,人為因素對企業生產經營的影響減小,企業經營自主權得到了進一步落實。

不過,目前我國的國內黃金市場還只是一個初級市場,交易品種單一,只能進行實金交易,缺少為企業鎖定價格、規避風險的功能,國內黃金市場的完善和成熟,還要經歷一個較長的過程。

雖然如此,市場走勢對我國黃金行業的影響程度增大了。受全球經濟形勢、國際局勢、供需關系、投資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自1996年開始,金價開始走低,黃金企業經受了金價長期低迷的壓力;2002年初金價逐步回升,進入慢牛行情,2003年2月5日曾達到1996年9月以來的最高價388.5美元,最近又下行至345美元左右。金價這種較高價位還能持續多長時間,很難預測。在這個過程當中,黃金企業將會受到黃金市場的復雜性和國際金價不確定性的巨大影響。

市場潮起潮落,惟有有實力的逐浪者方能挺立潮頭。

紫金礦業原是一個縣屬國有小型企業,他們從介入紫金山金礦開發開始,就努力在企業體制上進行改革。金礦的開發使企業獲得了較好的收益,迅速成為地方主要的利稅大戶,但要進行產權制度改革,阻力和難度是比較大的。經過各方努力,特別是地方領導的支持,紫金礦業終於在1998年實現了有限責任公司的改造,進而在2000年完成了股份公司的改造,國有股減持到48%,處於相對控股地位,民營企業進入企業。這次股份公司改造是紫金產權制度具有重大歷史意義的改革。

紫金礦業股份公司在第一次股東大會上明確提出要把公司建成「國內著名的高科技效益型特大礦業企業集團」的目標,使企業擺脫傳統的一個礦山一個企業、企業與礦山共存亡的老路子,企業的發展也從局限於福建上杭縣域擴展到全國,乃至世界。在公司的積極爭取、規范運作下,實現了在香港上市的目標,而且趕上了香港股市大幅度上漲,國企股更被看好,黃金價格也明顯上漲的大好時機。專家指出「這不是紫金人運氣好,而是紫金人有眼光、有膽識、有魄力的必然結果。」這一成功上市,將為企業新一輪的發展提供強大的動力。

股份公司創立伊始,公司第一次股東大會已經明確了紫金礦業的發展目標:把紫金礦業建設成為「以礦業開發為主高科技效益型特大企業集團的目標」,其內涵:

1)要以礦業開發為主。紫金領導層認為,20世紀末網路經濟泡沫的破滅,使人們開始重新認識傳統的產業經濟。礦物原料是工業的基礎,這是任何時候都不可否認的。傳統礦業企業的困難是歷史造成的,即使現在非常困難的企業,如果排除人員問題、歷史包袱問題,應用新體制、新辦法,仍然將充滿活力。紫金山金礦的成功開發、企業的迅速發展,表明應用新的體制、新的技術進行礦山開發,大有可為,礦業行業是仍然可能獲得高額利潤的行業。此外,紫金領導層還認為,礦業開發具有壟斷性,只有掌握礦產資源,才具備開發前提。礦產資源的稀缺性,是企業保持一定優勢地位的重要因素。紫金礦業是通過礦業開發發展起來的,具有礦業開發的人才優勢,跨行業經營存在風險巨大。

2)紫金礦業以礦業開發為主,並不意味著排除與之關聯的項目。紫金礦業就成功地建設了壩上水電站項目。鑒於紫金集團公司經歷過一些多種經營項目的失利,紫金礦業領導層一致認為,紫金不宜開發直接服務消費者個人的產品,因為紫金不具有產品營銷的優勢。

3)高科技和效益型。紫金領導層認為,應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是傳統產業發展的重要方面,紫金山金礦新技術的應用是紫金山這一低品位金礦得以有效開發的關鍵因素,也是紫金礦業能否與傳統礦業企業拉開差距的關鍵所在。紫金領導人認為,企業要做大,更要做強。紫金要的「大」,是有效益的「大」,效益是企業經營的目的。

4)要把企業發展成為以礦業為主的特大企業集團,必須向外發展,尋找和控制新的礦產資源。紫金礦業的五年發展規劃明確提出,五年後外部開發的產值和銷售收入要超過紫金山金銅礦。

5)紫金首先要成為國內礦業界的特大型企業,之後努力向全球發展,成為國際化的大型礦業公司。

我國礦業界正面臨著礦山、礦工、礦產、礦城等「四礦」問題的嚴重困擾。紫金人非常清楚,一座礦山、一個企業乃至一座城市,總有衰敗的一天。股份公司的創立,良好的股權結構,使紫金礦業走出去成為可能。

股份公司成立近一年後,紫金礦業便開始積極參與西部開發,在貴州、安徽等地的項目已取得實質性進展,還有一些項目正在洽談當中。在紫金人看來,從全國乃至全球去考察資源開發,就不存在資源枯竭而影響企業生存的問題。

紫金礦業公司雖然是從傳統國有企業走過來的,但自介入紫金山金礦開發以來,就非常注重按市場規律辦事,使得企業的內部機制顯示出強大的生命力,在投資決策、內部管理、人員的聘用、管理層的聘任、工資制度等方面,都很少有傳統國有企業的那一套東西。

作為資源型的企業,資源的有限性決定了礦業的特殊性。對於礦業企業,紫金人頭腦十分清楚,許多年來大家都這么朝著一個方向走,雖然每個挖礦人的心裡都明白,最後等待他們的是什麼,但他們似乎認為本來就應該是這樣,一切都是天經地義的。也許是狹窄的採掘巷道擋住了挖礦人的視線,大家更關注的是我的礦能挖多少年?而很少去想,我的礦挖多少年合適?挖完了怎麼辦?

於是,從挖礦的第一天起,紫金人就打定主意不那麼老老實實挖礦。他們把自己的企業經營定位在立體坐標中一個滑動著的點上,可以向任何一個方向運動,思維可以盪向任何一個方向。他們不滿足於挖礦,更沒有把自己的發展定位在紫金山裡,而是一門心思要把企業做大。紫金人說得好,誰說我們只能挖上杭的礦?誰說我們只能挖福建的礦?誰說我們只能挖金礦?普天之下,只要有適合我開的礦,我就去開;只要有適合我乾的產業,我就去干。於是他們的市場空間隨著那個螺旋形拓展開來。

紫金的目標是要做世界級的礦業公司。

有資源了,還要把它利用好。不利用好,資源也很快就會沒有。有專家指出,像紫金山金礦,就是管理利用資源的一個典型。紫金礦業已經走出了福建,在安徽貴州、新疆等地「摘了幾個點」。但是紫金礦業還有另一個走出去,那就是到國外去開發資源。資源的利用不能老守著一個地方,需要走出去開發,這就包括到國外去找礦。

2003年12月23日,福建紫金礦業股份有限公司與南非金田公司(Gold Fields Limited)舉行簽字儀式,建立戰略夥伴關系。雙方認可各自在黃金工業中的地位,並希望在雙方公司互利的基礎上擴大合作,充分發揮Gold Fields Limited作為國際主要黃金開發商的優勢和紫金礦業在中國礦業公司的領先地位,形成優勢互補型的戰略合作夥伴,協助對方適時進入國際黃金項目。雙方的合作第一步將在福建成立合資勘探公司。

Gold Fields Limited是國際最大的產金公司之一,在三個主要黃金生產國,南非、迦納和澳大利亞從事礦業開發。公司在世界范圍內擁有雇員48000人,年產黃金400多萬盎司。Gold Fields Limited是在JSE股票交易所、倫敦股票交易所的上市公司,其美洲股在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紫金礦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股份編號2899。到目前為止,Gold Fields Limited已認購紫金礦業在香港聯合交易所部分上市股份,並將選擇適當時間購買部分未上市流通的法人股。

紫金人又一次把自己的理念付諸了實踐。

1)2001年,紫金通過投標取得新疆東部三塊地域的探礦權。

2)2002年,紫金已經取得新疆阿舍勒銅礦的絕對控股權。

3)2003年,吉林琿春礦山項目啟動,並取得較好的收益。

4)2003年,紫金礦業在西藏阿里地區取得探礦權。

5)2003年7月,紫金礦業在廈門建設的紫金科技大廈建成投入使用。

6)2003年12月,紫金成功在香港聯合交易所上市。

7)2003年12月,紫金與南非金田公司(Gold Fields Limited)建立戰略夥伴關系。

紫金正從上杭山區走向全國,走向世界。一個廣闊的發展空間展現在紫金人的面前,一幅美好的藍圖呈現在了紫金礦業的面前。

放眼全球,人們發現了一個有趣的現象:據原材料小組統計,1990年到2000年,交易額在2500萬美元以上的全球基本金屬兼並案合計達148件,交易額共計325.12億美元;金的兼並案達159個,交易額共計301.6億美元,佔到了金和基本金屬兼並總額的48.2%。從全球來看,黃金礦業公司兼並熱潮可謂此起彼伏,2000年紐蒙特(Newmont)公司與貝特蒙特(Battle Tain)合並成功以後,2001年全球黃金開采業的兼並更是蓄勢待發,南非第三大黃金生產商哈默尼黃金公司(Harmony Gold)3月聲稱其已經控制了澳大利亞Hill 50金礦53.1%的礦權。南非的金田公司和Repadre Capital一起獲得了澳大利亞WMC的資產Abossl Gold-fields之後,又收購了迦納的Damang礦,並於2001年8月同南非彩虹公司(ARM)聯手收購了安格魯黃金公司的Free State的資產。同年12月Barrick公司和Homestake公司正式合並,使其排名上升到第二位。更具戲劇性的是,2002年2月紐蒙特公司成功地合並了弗蘭克-內華達和諾曼迪采礦公司,使其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黃金生產商;同期在加拿大北部經營多年的Miramar采礦公司和Hope Bay黃金公司合並,以增強獲利能力;2002年3月則又傳來了格來米公司和弗朗西斯兩家黃金公司合並的消息,此次合並資金達到了19600萬加元,合12400萬美元。

大山深處的紫金,又一次與世界同步。

不過,在紫金人看來,他們的資源擴張戰略是有自己的特點的。與全球礦業企業合並的發展戰略不同,紫金人認為自己實行的是以佔有控制資源為主的資源擴張型戰略。在紫金人看來,兼並礦業企業成本太大,而通過風險勘探等形式佔有資源,則可以實現地質隊與企業的聯合。

這大概是紫金人實際經驗的總結,也是他們注重市場經濟規律的反映。

3. 澳大利亞有哪些大型企業

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必和必拓公司由兩家巨型礦業公司合並而成,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於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國際采礦業的先驅,曾經以不斷創新和集約式運營方式而聞名。2001年,兩家公司合並,組成BHP BILLITON礦業集團,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該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夥伴超過90個,員工約3.5萬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產品有煤、鐵礦砂、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2004/05財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80億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購西部礦業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礦業「龍頭」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現在已高達882.74億美元,雄踞澳大企業名單之首。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與中國關系源源流長,早在1891年就開始向中國出口鉛礦。目前,該公司在北京設有代表處,在上海等地設有工廠。在過去十年中,其在中國的勘探和開發的費用達到2千6百萬美元。

Telstra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電訊公司。澳大利亞聯邦擁有的唯一的國有企業。1997年10月澳政府開始通過向機構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出售49.9%的股權,對該公司實行部分私有化,政府仍持有50.1%的股份。
澳大利亞電訊是世界上盈利情況最好的電信公司之一,是澳大利亞領先的全業務電訊運營商,業務橫跨有線通信、ADSL、HFC、衛星、CDMA和GSM數字移動網路等,並且是澳大利亞領先的ISP。它的市場資本在世界電信業排名第11,在世界最大公司排名榜上,名列第49位。是澳大利亞、紐西蘭和紐約股市的上市公司。

澳大利亞HOLDEN
美國通用汽車集團旗下有很多著名的車廠,像紳寶、歐寶等早已為人所熟知,相形之下,澳大利亞的HOLDEN卻多少顯得默默無聞,但它卻是通用汽車全球戰略中一顆重要的棋子,負責開拓大洋洲市場。在澳大利亞人心目中,它更是民族工業的象徵。
HOLDEN發家史
一個多世紀前的1948年,被澳大利亞人引以為傲的HOLDEN車廠在南部城市墨爾本的維多利亞港口成立,公司創始人Ben Chifley同時也是車廠第一任主席。
其實,「HOLDEN」這個名字很早就開始使用了。十九世紀初期,當澳大利亞還處於淘金熱時,HOLDEN公司當時主要從事運輸及冶金用品的製造。1885年,HOLDEN&FROST公司開始開展生產和維修馬車業務。到了1914年,HOLDEN公司首次專門為顧客設計製造車身,此後開始涉足汽車製造行業。
10年後,公司改名為「HOLDEN車身製造公司」,擁有當時世界上最先進的汽車生產線,專為在澳大利亞銷售的通用集團汽車生產車身,HOLDEN與通用的合作正式拉開了序幕。
1931年,當大洋洲第一個大型專用汽車生產工廠成立時,HOLDEN車身製造公司更名為「通用—HOLDEN有限公司」。由於公司發展勢頭很猛,公司實力日趨強大,「GM—H」成為整個澳大利亞工業的領頭羊,各大企業紛紛效仿其運作發展模式。
二戰期間,雖然澳大利亞本土沒有遭受戰火摧殘,但作為參戰國之一,HOLDEN公司肩負著為軍隊生產軍用物資的使命。1939—1945年期間,HOLDEN公司總共為澳大利亞軍方和美軍提供了30000輛軍用車輛,此外,還有大量的軍用裝備和物資,如槍械、飛機和輪船發動機等等。
1948年,第一輛HOLDEN汽車正式出廠,當時命名為FX,廠方代號48-215。新車甫一推出,受到消費者熱烈歡迎,定單甚至已經排到次年。
1953年出廠的FJ系列,取得同樣令人驚訝的成績。該車性能出眾,實用可靠,價格低廉,而且有很高的燃油經濟性,當地媒體評價其為「改變了人們對汽車的價值觀」。從此,在普及型轎車市場上取得巨大成功的HOLDEN開始走上了通用公司的路線,它採用以價格低廉的民用車作為市場主力,以豪華車和多用途車為輔助的市場策略。在此後的幾十年中,HOLDEN開發了許多新車型,同時引進同在通用旗下的歐寶多款車型,HOLDEN在澳大利亞本土的銷售取得巨大成功,聲名遠揚,於是,HOLDEN開始了出口業務

4. BHP是什麼意思

Brake Horse Power是 :①制動馬力的意思

BHP公司的礦山位於澳大利亞西部皮爾巴拉地區,分別是紐曼、揚迪和戈德沃斯。這三個礦區的總探明儲量約為29億噸,鐵礦石的年產量為1億噸。在亞里南部,還有未開發的C采區,保有儲量45億噸。

必和必拓經營模式的中心原則是提供優質多樣的資產組合,以確保比傳統資源循環更平穩的現金流轉和更高的生產能力來驅動增長。2004年,公司的營業額達249億美元,息稅前收益(EBIT)55億美元,息稅後可營運現金額52億美元。截至2004年8月26日,公司的市值資本已達583億美元。

該企業品牌在世界品牌實驗室(World Brand Lab)編制的2006年度《世界品牌500強》排行榜中名列第二百零二。2012年《世界品牌500強》排名:108。



5. 大型礦業公司

美國礦業協會曾劃分過中型礦業公司和大型礦業公司,這兩類公司都有生產礦山,只是數量規模有所不同。大型礦業公司的業務范圍還延伸到冶煉、金屬加工、運輸等行業。因為按產業規模劃分為中型礦業公司和大型礦業公司不太好掌握,近年來礦業界比較通行的劃分是初級礦業公司(Junior mining company)和高級礦業公司(Senior mining company)。如前所述,初級礦業公司是指那些通過私募或在證券市場上銷售股票籌集資本,進行礦產勘查的小公司,初級礦業公司實質上就是初級勘查公司。高級礦業公司則是擁有生產礦山的中型礦業公司和大型礦業公司,為敘述方便,本書不再劃分中型和大型,將高級礦業公司統稱為大型礦業公司。大型礦業公司可以是國內經營,也可以是跨國經營。有的初級勘查公司,找到礦後,選擇籌資開發的發展戰略,就由初級勘查公司「畢業」,成長為大型礦業公司。

高級礦業公司中的規模大的礦業公司,一般都是跨國公司,產業集中度很高。根據瑞典原材料小組(RMG)的統計,全球前50名的大型礦業公司產值份額,佔到全球礦業產值份額的59.01%。全球最知名的大型礦業公司有: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公司、巴西淡水河谷公司、智利國家銅公司、中國神華集團、俄羅斯諾里爾斯克鎳公司、菲爾普斯道奇公司(Phelps Dodge)、諾蘭達公司、國際鎳公司、巴厘克公司、紐蒙特公司、西部礦業公司、普拉塞爾多姆公司、TECK公司等。20世紀90年代中期,國際上礦業公司為了優化資源配置,降低經營成本,加強核心業務,提高競爭力,形成了並購高潮。2001年3月19日,澳大利亞的BHP公司和英國的Billiton合並成必和必拓公司,並購金額280億美元,是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並購案例。必和必拓公司現在是全球最大的礦業公司,是世界最大的鋼鐵工業原材料——鐵礦石、焦炭、錳礦石供應商,銅產量居世界第二位,鎳產量居第三位,鈾產量居第四位,氧化鋁產量居第六位。2006年9月,必和必拓公司資本市值1 089億美元,雇員37 000 人,在25個國家有100個礦業項目。居第二位的力拓公司,2006年9月,公司資本市值639億美元。工業礦物產量居世界第一位,鐵礦石、鈾、煤產量居第二位,金剛石產量居第三位,銅產量居第四位。

國際礦業界將這些礦業巨型公司戲稱為「礦業巨獸」(Mining Behemoth)。強強聯手的並購仍在繼續,他們的概念里,不是誰吃掉誰,而是聯手獲取更大的壟斷利益。2006年,百億美元以上的大型礦業公司的並購案就有4 例。Freeport礦業公司並購了全球最大的銅礦公司——菲爾普斯道奇公司(Phelps Dodge);巴西淡水河谷公司並購了全球最大的鎳礦公司——國際鎳礦公司(INCO);全球最大的金礦公司——巴厘克金礦公司並購了普拉瑟爾多姆公司(Placer Dome);崛起的Xstrata礦業公司並購了老牌的Falconbridge公司。也許在本書出版時,將傳來礦業史上最大的、金額超過千億美元的必和必拓礦業公司和力拓礦業公司並購案的消息。「礦業巨獸」對礦產資源的壟斷進一步強化,中國的「十萬礦山」和「百局千隊地勘大軍」,將如何應對?

20世紀90年代中期以前,大型礦業公司是礦產勘查的主力。1994年礦產勘查投資在2 000萬美元以上的大型礦業公司有25家,共投入14.39億美元。其中,力拓公司就投入2.81億美元。大型礦業公司用自有資金投入礦產勘查,在稅前支付。全資子勘查公司的勘查風險由母公司承擔。如果把母公司比作國家,把子勘查公司比作地勘單位,大型礦業公司的礦產勘查的運作方式,和我國計劃經濟條件下的礦產勘查運作方式有一些可比性。在那個時期,大型礦業公司的勘探部門規模大,例如BHP公司的勘查部門就有800名地質及相關的技術人員,在全球五大洲分設勘查公司:北美公司(舊金山)、南美公司(聖地亞哥)、亞洲公司(香港)、非洲公司(開羅)、歐洲公司(倫敦)。

從90年代中期開始,情況發生變化。雖然大型礦業公司有很強的經濟實力,雖然礦產的資源量/儲量是大型礦業公司維持生產和再生產的基礎,雖然礦權資產是大型礦業公司的重要資產,但大型礦業公司逐步退出了礦產勘查領域,已不再是礦產勘查的主力。初級勘查公司的勘查投入,早已超過了大型礦業公司的勘查投入。國內礦產勘查業內存在一個認識誤區,認為國際上礦產勘查主要由有實力的大型礦業公司承擔,公司用自有的雄厚資金開展風險勘查。實際上,從90年代中期開始,大型礦業公司,尤其巨無霸似的大型礦業公司,在礦產勘查方面不具優勢,許多重要的礦床都是由初級勘查公司發現的,「航空母艦完成不了魚雷艇的戰斗任務」。大型礦業公司調整了公司的礦產勘查和發展戰略。1999~2001年,大型礦業公司興起並購浪潮,縮小勘查部門,減少勘查預算,大幅度地退出高風險的礦產勘查領域。例如,BHP公司曾經擁有800人的勘查部門,在全球五大洲分設勘查公司。在和Billiton公司合並以後,勘查部門僅有160人,為合並前兩家公司勘查部門員工總數的約1/9,勘查部門的功能也發生了很大的變化。

大型跨國礦業公司勘查部門的主要任務是,在全球范圍內,關注數以千計的初級勘查公司的勘查活動,從為數眾多初級勘查公司的項目中,按本公司的發展戰略和開發標准,選取有潛力的項目參與預可行性研究、可行性研究和收購權益。例如,巴厘克公司對金礦項目的標準是,一個礦床的資源量/儲量要大於100萬盎司。又如,國際鎳礦公司為了保住在鎳礦開采、冶煉上的競爭力,在1996年以32.42億美元的高價收購了初級勘查公司——金剛石地公司(Diamond Field)的加拿大紐芬蘭的沃依斯灣鎳礦100%的礦權。2006年11月,力拓公司以6.9億加元,收購了艾芬豪礦業公司19.9%的權益,從而參與了全球最大的尚未開發的銅礦——奧尤陶勒蓋銅礦的開發。

澳大利亞西部礦業公司(WMC)認為大公司收購礦權優於自營礦產勘查的理由是,礦產勘查具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和高度的靈活性,不適應大型礦業公司的規范化管理,不宜大公司運作;購買礦權的費用在下降,以金為例,2002年為6美元/盎司,而90年代中期約為20美元/盎司;大公司應注重公司生產礦山外圍勘查,成本低,效果好。

大型礦業公司從初級勘查公司收購礦權,進一步開展預可行性研究,如前所述,西方國家的預可行性研究,包括加密鑽探、計算資源量/儲量、開展礦區水文地質勘查、選礦試驗等。大型跨國礦業公司退出的是高風險礦產勘查、新區的找礦,按照我國礦產勘查階段劃分,大型礦業公司退出了預查、普查,並未退出詳查、勘探。在2003年至今的這一輪礦產勘查高峰期,有的大型礦業公司,如英美公司等,又有增加風險勘查投入的趨勢。

大型礦業公司為了得到初級勘查公司有前景的礦權,有的與初級勘查公司結成戰略聯盟(Strategic alliance),收購初級礦產勘查公司探礦權的部分權益。初級勘查公司就從大型礦業公司得到資本投入和技術支持。例如,加拿大明科礦業公司就與Teck和Cominco兩家大型礦業公司結成戰略聯盟,明科礦業公司在中國尋求項目,一旦發現了有潛力的礦產地,這兩家大型跨國礦業公司將很快地進入中國。

大型礦業公司建立戰略聯盟關系的標準是:首先,初級礦產勘查公司所進行的項目是很有潛力的項目,可能有巨大的資源量/儲量,能滿足大型礦業公司開發的最低標准;其次,初級礦產勘查公司管理層的素質很高,能十分努力地專注於已有勘查項目的實施;最後,初級礦產勘查公司沒有不良和失敗的記錄,在礦產勘查業內有良好的信譽。

初級勘查公司與大型礦業公司結成戰略聯盟,是商業性礦產勘查市場的一種慣常的做法。大型礦業公司在削減勘查投資、基本退出礦產勘查領域以後,仍能獲得保障公司成長的礦產資源;初級勘查公司則利用大型礦業公司的資金和技術優勢,在找到礦後快速成長。形成戰略聯盟以後,勘查投資可以用來扣減應納所得稅,給雙方都帶來稅收上的好處。根據加拿大的全部通過股票制度,公司可以把稅收扣減待遇轉讓給股東,股東可以以此抵免各自的應納稅額。初級勘查公司與大型跨國礦業公司結成戰略聯盟的負面作用是,初級勘查公司在風險勘查中的自主性和機動性降低,影響找礦成果。

6. 世界三大鐵礦石企業是

國際上三家鐵礦石供應商(BHP billion、Rio tinto、CVRD)占據了鐵礦石海運市場的大部分市場。

一、 力拓

1公司簡介

力拓礦業公司成立於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 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公司市值52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礦業集團,僅次於必和必拓公司。公司總資產按地區來劃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北美。該公司與中國的主要業務是雙向貿易。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銅、氧化鋁、鎳、金、硼酸鹽、氧化鈦原料等。公司為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第一。
二、 BHP

1、公司簡介

必和必拓公司由兩家巨型礦業公司合並而成,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於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國際采礦業的先驅,曾經以不斷創新和集約式運營方式而聞名。2001年,兩家公司合並,組成BHP BILLITON礦業集團,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該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夥伴超過90個,員工約3.5萬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產品有煤、鐵礦砂、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2004/05財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80億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購西部礦業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礦業「龍頭」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現在已高達882.74億美元,雄踞澳大企業名單之首。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與中國關系源源流長,早在1891年就開始向中國出口鉛礦。目前,該公司在北京設有代表處,在上海等地設有工廠。在過去十年中,其在中國的勘探和開發的費用達到2千6百萬美元。
三、 CVRD

1、公司簡介

CVRD是世界上鐵礦石、球團礦最大的生產和出口廠家,同時也是世界上重要的礬土、氧化鋁、鋁、碳化鉀等生產廠家。

7. 誰能給我一份完整的雲南白葯股票分析報告,要有圖的

不用報告,跟著資金進出炒股吧,下圖是資金進出圖,目前大資金活動跡象明顯:

8. 世界礦產勘探投資形勢分析

此文系作者和羅曉玲(中國地質調查局發展研究中心)、閆麗娜(中國地質大學(北京))、朱玉立(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合作:原載《世界有色金屬》2006年第12期

1 2005年世界勘探預算分析(Budget Analysis of World Exploration in 2005)

2005年世界勘探預算總計達51億美元,僅次於1997年的預算最高水平。根據金屬經濟組織的第16版聯合勘探戰略,商用有色金屬的勘探在世界范圍內的分布已持續增長三年,僅次於上個勘探繁盛時期的最高水平。2005年的總計預算(51億美元)較2004年增長了34%,較2002年的低峰時期增長了168%。

世界范圍內對有色金屬的勘探自從20世紀90年代早期就開始平穩增長,1997年達到最高峰52億美元,在以後的5年逐年下降並達到12年內的最低數字,也就是2002年下降到19億美元,下降了至少63個百分點。2002年以後,統計數據在3年內持續增長,並達到僅次於上個勘探高峰期的最高值。據金屬經濟組織的分析顯示,2005年1431家公司的勘探預算總計達49億美元,這項預算佔全球有色金屬商業投入的95%還多。如果加上其他預算。

在1997年勘探支出達到頂峰後,出現了實質性的下滑,主要受企業合並和一些大公司投資減少的影響。經歷了5年支出的直線下降後,2000年的勘探預算降到了12年來的最低谷。開始表現出來的增長趨勢可以歸結為一些大公司的持續投入,因為他們在意識到新項目匱乏的同時也在調整商品供應線,很大程度上減少了工業合並,特別是經歷了2000和2001年的工業合並高峰之後。與此同時,他們也在漸漲的黃金價格和投資利潤前提下,在某些部門繼續增加投資。隨著黃金價格的持續上漲,其他商品價格也開始有回升趨勢,在這種情況下,大公司的年預算開始增長,這種迅速的增長推動了2005年世界勘探總投入達51億美元,僅次於1997年的最高峰。2005年小型企業的勘探預算增長了57%達到23億美元,其中增長的13億美元的65%都用於公司的勘探分配。

圖1和圖2將大中小型公司,還有一些控制經濟實體的政府機構(從1997到2005年)的勘探預算總額作了對比。

圖1 1996~2005年世界有色金屬勘探總預算和相關金屬價格

圖2 1997~2004年大中小型企業的世界勘探預算對比(十億美元)

在1997年勘探支出達到高潮時,一些小企業的勘探預算卻減少了40%,緊接著金屬價格急劇下降,並且一直持續到2001年。由於工業的不景氣和投資的興起在前幾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所以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小企業投資和勘探的能力,也就導致了小企業在投資勘探領域的涉足大大減少。盡管如此,在2001年,小企業在世界勘探支出的份額卻只下降了25%。

小型企業的勘探支出在2002年中期有所回升,同時逐漸恢復的黃金價格也開始引起一些小企業的關注。因為大部分商品價格將長期居高不下,小企業對勘探業的投資調整將加強以後對勘探業的投資力度,同時也會帶動股票交易的上漲。自從2002年投資預算跌到谷底,小企業的勘探支出就飛躍式增長了350%,因為從2002年到2005年所增長的32億美元的60%都用於勘探分配。正如圖2所示,自從預算支出跌到谷底,小企業的聯合預算資金在2004年第一次超過大企業,超過大約700萬美元,所以小企業勘探資金的實質性增長是與其他組織的勘探戰略是相關的。在2005年,小企業的預算增長幅度已超過其他工業組織——2005年小企業的勘探預算幾乎達到世界勘探總額的一半,這是我們進行一系列研究以來小企業所佔到的最大份額。

2 企業並購對勘探投資的影響(Influences of Enterprise Merger to the Exploration Investment)

過去幾年,工業合並的影響涉及了勘探支出,以至大部分並購公司都降低了勘探預算。處境艱難的公司的預算要麼和並購前一樣,要麼進一步減少。表1不僅列出了每年並購公司的數量,而且反映了企業並購後的累積效應。值得指出的是,經常性支出產生的這種協同效應能夠節省支出,這就導致了企業與並購前相比,開發預算有了實質性下降,而且過去幾年預算的大部分下降都是由開發項目的裁減所導致。

從1997年到2004年,55個大型礦業企業總計投資5.55億美元。在2000和2001年,企業並購達到了頂峰,開發預算共計減少了2.8億美元,其中一半以上的企業減少是由於這種企業並購所導致。

表1 1997~2005年企業並購對勘探預算的影響

在2000年和2001年,大企業間的並購再次掀起高潮,在以後的3年中所並購的企業都是較小或中型的礦業企業,他們沒有實質性的預算資本。在2002~2004年,沒有一個企業的預算資本超過2000萬美元,但是在2001年卻有4家企業的預算資本超過2000萬美元,所以,自從2002年預算資本跌入谷底後,企業間的並購就對開發項目起到了負面影響。但是在2005年,大型企業間的並購卻突破了歷史新高。

在2005年,黃金和其他基礎金屬年收購值達420億美元,這都得益於企業間的並購。2005年,14家大型企業的並購協議上的金額已達2.5億美元(包括2005年企業間並購的預算金額),是過去3年14家企業的累積預算額的2倍。

在這種情況下,開發部門以及2005年參與並購活動的14家企業仍然在努力擺脫困境,但是可以肯定地說,至少一小部分並購企業的預算在減少乃至為零。BHP Bieliton,Inco和Barrick公司的聯合將使2006年的預算增長1.8億美元,相當於WMC Re-sources,Noranda/Faeconbridge和Peacer Dome公司的總計開發預算。

3 勘探投資的地域分布(The District Distribution of Exploration Investment)

圖3顯示了1431家企業用於商用有色金屬開發的49億美元的局域分布,是一個5年來關於全球礦產勘探投入的局域分布百分比圖。勘探投入連續3年增長,其中有4個地區僅在2005年一年就增長了2億美元還多。拉美地區的支出增長以墨西哥和秘魯為代表,其他區域的增長以俄羅斯、中國、蒙古為代表。非洲地區則以安哥拉、剛果民主共和國和加彭為代表。除此之外,增長較快的還有加拿大。

拉美一向是重勘探地區,連續兩年超過位居第二的加拿大2.05億美元。在加政府礦產勘探稅收政策的刺激下,加拿大的盈利水平已接近2003年的5000萬美元。非洲位於第三。接下來就是世界其他地區,包括歐洲、亞洲、原蘇聯和中東地區。自從2001年其他地區的排名已滑至第五位,但是就國家個體而言,澳大利亞的投入仍居世界第二。美國和東南亞國家仍分別位居第六和第七,如同2001年的排名結果。

圖3 世界不同區域有色金屬勘探預算對比

綜觀全局,拉美及東南亞國家的社會大變動對此也有影響。經歷了20世紀90年代,發展中國家本土居民對礦產勘探的積極性相對降低,這就使得礦業的發展受到重創。但是繼他們之後,人們的積極性卻在提高,再加上這些地區的政府也在將社會責任轉移到礦業企業,這樣,潛在的支出就減少了一些企業對該地區的投資力度。還有,南美、南非國家的稅務轉移和財政問題,以及加拿大稅務政策的到期,都能緩解這些地區的勘探過熱問題。

圖4顯示了2005年開發預算位於前十名的國家。這十個國家的支出佔到2005年總支出的69%。圖表記錄了2005年所調查的103個國家的支出狀況,並且與2004年所調查的99個國家作了對比。位居前三名的依次是加拿大、澳大利亞和美國。在2005年加拿大鞏固了其支配地位,比澳大利亞多吸引了3億美元的投資。俄羅斯也由原先的第七位躍居第四位,迫使秘魯降到第五位。墨西哥緊跟南美,仍位居第六,而智利卻讓位於巴西而位居第八。阿根廷去年被蒙古取代其第十的席位,今年又再度恢復其第十的位置。一些國家在中國勘探投資的洶涌勢頭,導致了國際勘探在中國分布的實質性增長,並在來年可能位居第十一。

圖4 2005年勘探預算名列前十位的國家

4 勘探投資的礦種分析(Analysis of Exploration Investment for Different Kinds of Ores)

在2005年,基礎金屬和鑽石的勘探保持了歷史記錄,黃金的勘探分布卻呈現了持續增長的勢頭,不過仍然低於1997年,白金的增長幅度最小。圖5體現了2005年所研究公司的勘探分布情況,和一個5年分布的比較,每個時期的分布作為全球勘探總量的一個百分點,黃金勘探支出遠遠超過其他金屬而位居首位,但是在2005年,卻降到了不到一半,預算金額只有過去6年中的5年的一半。2002年勘探低迷以後,盡管黃金的分配金額有了近3倍的增長,但是2005年用於黃金勘探的23億美元卻比1997年降低了20%,1997年黃金的勘探預算為30億美元,占所有金屬預算總額的65%。

基礎金屬的預算分配金額在過去幾年中明顯增加,像銅、鎳和鋅的價格達到了目前最高水平。銅的預算金額在近10年來至少佔基礎金屬的預算總額的一半,是2005年基礎金屬預算總額的57%,超過了1997年的頂峰值。鎳的勘探量也超過了過去的水準,在2005年增長了65%。鋅的預算分配額從2004年到2005年增長了近一倍,盡管在2005年鋅的實際勘探量有所增長,但是仍然低於1997年的最高值。鑽石的分配額連續增長了4年,在2005年增加了33%,從20世紀90年代初期,隨著在加拿大北部掀起的鑽石勘探高峰,加拿大成為唯一可以和非洲競爭的鑽石開采重地。從1996年到2005年,投入到非洲的鑽石分配額達12.3億美元,加拿大也達到了10.9億美元。鉑金類金屬的勘探分配額增長較慢,2005年增長了16%,而其他金屬的預算(主要有銀、鈷、礦砂和工業礦物)卻增加了49%。

圖5 不同類有色金屬的勘探預算對比

5 勘探投資的階段分析(Stage Analysis of Exploration Investment)

圖6顯示了2005年49億美元的勘探預算總額在不同勘探階段的分配情況。它把5年來每個階段的預算金額分配作為每年世界勘探總量的百分比進行比較。後期勘探在當前的勘探環節中越來越重要,漸漲的金屬價格和其他全球性因素正在喚起各種層次的公司對後期項目的關注。小型勘探企業依靠探明儲量來吸引投資商和大企業的關注,一些小有實力的企業則在市場強大時保護發展資金。與其不同的是,大企業卻迅速著手生產線的項目。還有,一些先前被認為毫無經濟價值而被停止了的項目,有可能在發展中被重新評估。

圖6 界有色金屬不同勘探階段的預算對比

過去兩年,後期勘探階段的預算金額的平均增長幅度遠遠超過草根勘探階段,因此它吸引了最大比重的世界勘探支出。結果是,後期勘探階段的總預算首次超過了草根勘探階段(雖然只有300萬)。所以我們希望在2006年企業仍然給予後期勘探更多的關注,使其預算進一步增長。最後,企業要貫徹現有後期項目的生產線,並評估它的可行性。一些曾經被評定為無經濟價值的項目應該在改善了的市場環境下重新評估,後期勘探的生產線也會隨之慢慢減少。後期勘探工作比前期要花費更多,當企業耗盡了後期勘探的生產線,也就意味全球勘探支出的下降。盡管一些邊緣的或非經濟的後期項目不會明顯消失,但是在近期內,它們中的一些將很可能一再擱置。

6 2006年展望(Forecasting of 2006)

現在,工業處於繁榮時期,空前的需求推動大多數礦物價格長期居高不下。大家普遍認為金屬價格的重整不只是暫時的恢復,而是過去數十年下降趨勢的基礎性突破。許多工業分析家認為印度緊跟中國的產業化步伐,中國的產業化將用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來滿足日益增長的需求,同時發展新礦物的供給。其他觀點則認為推動生產和發展的因素耗資巨大,沒有真正拉動需求,而且會在很長一段時間保持商品價格。為了盈利,高投入似乎成了高價格的必然。這兩種觀點的本質區別在於日益增長的需求意味著生產商有更多的空白要填補,而日益增長的投入卻沒有這層含義。不管長期居高不下的金屬價格是由高投入導致或是由日益增長的需求導致,近期的重整都會增強價格的可承受性。許多工業聲稱「時代不同了」,金屬的價格將會保持在這個水平。基於所知因素,我們預期多數金屬價格在可預見的未來將繼續保持或接近現在的高水平。

此外,從1998年到2002年,工業上大量削減勘探費用導致了近年來發現率的下降。由於缺少已進入生產線的大型項目,這將最終增加全球供應的壓力,盡管現有工業的生產線已包括了能支撐以後3~5年發展的項目,但是如果需求一再上漲,儲量就會下降直至找到新的項目來滿足增長率。假設勘探支出的復甦會產生這種新項目,但是從新項目的發現到生產卻花費很長時間,也就是說,在許多年內它不會有利於全球供應。

同時,許多公司把企業並購看作是增長儲量和生產的保障,但是,如果把工業看作整體的話,交換資產並不能夠創造新的儲量。通過其他企業創造的用於並購的新資金,一個純粹的並購策略可以預測勘探支出。盡管礦業不能像集團那樣運作,但是下一期大型項目的發現卻對工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十分必要。

當前礦業勘探在初級階段的恢復有賴於小型企業的持續投資能力。在過去幾年,小型企業確實加大了投資力度,在2005年末,他們已經為2006年的項目准備好了資金。短期內居高不下的金屬價格將會有助於小企業吸引投資。此外,一些大企業已經在勘探支出方面竭盡全力,所以在未來幾年,他們不可能在預算方面再有實質性增長,而一些中小型企業卻仍然留有餘地,可以拓展他們的勘探項目。我們認為中小企業不斷增加勘探支出以及不斷拓展項目而造成的負面影響會超過2005年的企業並購所造成的影響,所以在2006年,世界勘探支出會有適度增長,從而成為勘探支出循環中的又一個高峰。

9. win7中windows media center怎樣打開tni文件

.TNI是通達信股票軟體的自編指標的文件格式,好像是通達信升級到5.0以後才有的(可能是5.0要不就是4.0)版本,之前的格式都是.TNC。不過以後TNC可能就沒有了,取而代之的就是.TNI。
所以,無法用WMC打開

10. 中國大陸有哪些澳資企業

1、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

必和必拓公司由兩家巨型礦業公司合並而成,現在已經是全球最大的采礦業公司。其中,BHP公司成立於1885年,總部設在墨爾本,是澳大利亞歷史最悠久、規模最龐大的公司之一。比利登(Billiton)國際采礦業的先驅,曾經以不斷創新和集約式運營方式而聞名。2001年,兩家公司合並,組成BHP BILLITON礦業集團,BHP持股58%,比利登持股42%。

該公司在全球20多個國家開展業務,合作夥伴超過90個,員工約3.5萬人,遍及世界各地,主要產品有煤、鐵礦砂、銅、鋁、鎳、石油、液化天然氣、鎂、鑽石等。2004/05財年,該公司實現凈利潤80億澳元,相比去年翻了一倍。同年,公司成功收購西部礦業公司(WMC),奠定了其全球采礦業「龍頭」老大地位。公司市值現在已高達882.74億美元,雄踞澳大企業名單之首。該公司在澳大利亞、倫敦和紐約的股票交易所上市。

必和必拓公司與中國關系源源流長,早在1891年就開始向中國出口鉛礦。目前,該公司在北京設有代表處,在上海等地設有工廠。在過去十年中,其在中國的勘探和開發的費用達到2千6百萬美元 2、力拓礦業公司(Rio Tinto)

力拓礦業公司成立於1873年的西班牙。Rio Tinto是西班牙文,意為黃色的河流。1954年,公司出售了大部分西班牙業務。1962年至1997年,該公司兼並了數家全球有影響力的礦業公司,並在2000年成功收購了澳大利亞北方礦業公司,成為在勘探、開采和加工礦產資源方面的全球佼佼者。

目前該公司總部在英國,澳洲總部在墨爾本。公司市值523億美元,是全球第二大采礦業集團,僅次於必和必拓公司。公司總資產按地區來劃分,89%集中在澳大利亞和北美。 2004年公司總營業額140億澳元,營業收入來源情況按地區劃分:北美佔25%,歐洲佔22%,日本佔18%,澳新佔8%,其他亞洲國家為22%,其他地區5%;按產品劃分:煤炭和鐵礦石分別佔19%,鋁佔17%,銅16%,工業用原材料15%,黃金和鑽石各5%,其他4%。

該公司與中國的主要業務是雙向貿易。主要向中國出口鐵礦石、銅、氧化鋁、鎳、金、硼酸鹽、氧化鈦原料等。公司為世界第二大鐵礦石生產商,在中國的市場佔有率為第一。公司現與中國達成8500萬噸的鐵礦石年銷售意向。該公司在北京、上海、廣州、香港設有代表處,在新疆、甘肅、雲南有勘探項目,主要是勘探銅、鎳等。 3、澳新銀行(ANZ Bank)

澳新銀行是全澳四大銀行之一,全球排名在前50位。銀行的歷史可追溯到150年以前,總部設在墨爾本,十九世紀三十年代開立了第一家辦公室,當時叫做澳大利亞銀行(Bank of Australia)。

2004/05年度澳新銀行全年利潤達到30.2億澳元,與去年相比增長了7.2%,創歷史新高。銀行的大部分利潤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的業績表現一般。

澳新銀行在中國北京和上海都設有分行,是最早進入中國市場的外資銀行之一。1986年澳新銀行就在北京設立了辦事處。1993年設立了上海分行,北京辦事處1997年升為分行。澳新銀行上海分行經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核准,已於2002年獲得了新頒發的《中國人民共和國金融機構(外資)營業許可證》,為中國居民和中資企業提供全面外匯業務。同時受益於WTO條款的實施,澳新銀行上海分行的經營地域范圍將從原來的上海、江蘇和浙江擴展為上海、江蘇、浙江、深圳、大連和天津。截至目前為止,澳新銀行是唯一一家在中國可以提供商業銀行業務的大洋洲地區銀行。

最近,澳新銀行分別入股天津商業銀行和上海農村信用社,占股比例各為20%,標志著ANZ銀行與中國的財政金融合作的進一步深化。4、國民銀行(National Australia Bank)

澳新銀行1858年成立於維多利亞州,最初名稱為National Bank of Australasia。公司的前期發展主要集中在維多利亞州和南澳。隨後業務逐漸擴展,從1918年至1955年,並購了數家銀行,如昆士蘭銀行、巴拉瑞特銀行等。但對公司發展最重要的一次兼並是在1981年,公司與悉尼商業銀行兼並,自此正式啟用國民銀行的名稱。經過數年發展,現成為澳大利亞最大的銀行,2004年度福布斯全球500強公司排行榜中排名第332位。目前該行擁有總資產3080億美元,是全球最盈利的30家銀行之一。

該行的主要市場在澳大利亞、紐西蘭、英國、愛爾蘭和亞洲,總部在墨爾本。公司全球客戶1080萬。2004/05年度公司凈利潤31.77億澳元。

05年12月,該行亞洲區執行董事兼首席執行官法奧?阿邁德先生率高級訪問團對我遼寧省進行了訪問,對大連市商業銀行的戰略投資機會進行了綜合評估,為雙方的進一步合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礎。現該項目正在洽談中。 5、COLES MYER公司

COLES MYER公司成立於1900年,是澳大利亞最大的零售企業。公司總部在維州墨爾本市。目前在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擁有1900多家零售店,同時也是澳最大的非政府僱傭單位,雇有職工16.5萬人。2004/05年度公司的營業收入達361.85億澳元。公司在澳大利亞、英國、美國和紐西蘭等地的證券交易所均已上市。由於海外上市成本過高,而交易量又不大,所以公司決定自2006年2月6日退出所有海外證券市場,保護股東利益。

公司擁有全澳最大的連鎖百貨店網路,它在新州和首都領地的28個百貨店以Grace Bros品牌經營,在澳洲其他州的73個百貨店以Myer品牌經營。今年下半年,公司公布欲出售Myer,引起許多大公司的強烈興趣。現出售最終結果還未確定。

COLES MYER公司每年直接從中國進口2億澳元的商品,加上其他渠道從中國進口貨物總價超過5億澳元。該公司在中國上海設有采購中心(BUYING OFFICE),減少中間環節,以便更多更好地中國商品進入澳大利亞的超級市場。 6、澳訊公司(Telstra)

澳大利亞電訊公司(Telstra)是澳電訊業的「龍頭」,目前是澳大利亞聯邦擁有的唯一的國有企業,其歷史可以追溯至1901年。公司歷經變遷,於1995年正式啟用「Telstra」的名稱。澳訊公司名列《財富》雜志世界500強企業,是世界第13大電信公司,也是亞太地區最有實力的電信運營商之一。2004年,公司創下40億澳元凈利潤的新紀錄。

1997年,澳政府全面開放電訊市場,將澳訊公司33.3%的股權以股票形式在澳、新證券交易所上市出售,所獲得的收入被用於實施「全國聯網計劃」,由此稱為「T1計劃」。1999年,澳政府再次將澳訊16.6%的股權售出,僅保持公司50.1%的絕對控股地位。澳政府將所獲得的收入用於環保和電訊發展項目,此為「T2計劃」。如今,澳政府考慮全部出售澳訊的作法被稱為「T3計劃」。根據該計劃,澳聯邦將在2006年將其持有的50.1%的股份全部出售,完成澳訊公司的私有化。

澳訊公司一貫非常重視與中國的合作。早在1988年,公司就與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簽訂空間技術的商業協定。1995年,公司在北京設立代表辦事處。公司北京辦事處一直與北京奧組委保持密切合作,在2003年被指定為北京奧組委電信顧問。公司高層對與北京奧運的合作充滿信心。 7、博思格鋼鐵鋼鐵公司(Bluescope Steel)

Bluescope Steel是澳大利亞和紐西蘭最大的鋼鐵集團公司。該公司前身為BHP Steel,2001年3月從BHP中拆分出來並於2002年7月在澳證交所獨立上市,是澳股市前50強公司。2003年11月,公司正式啟用 Bluescope Steel這個名字。

該公司供應的鋼鐵板材在澳新市場佔有極大的份額。它的主要客戶集中在建築、汽車、包裝及其它一般製造業領域。公司在澳大利亞坎布拉港(Port Kembla)的生產基地是澳大利亞最大同時也是世界生產成本最低的熱軋鋼卷生產基地之一。公司在澳大利亞、紐西蘭、泰國、馬來西亞及印度尼西亞設有軋鋼、金屬鍍面鋼板、彩塗鋼板生產線。

Bluescope Steel在中國蘇州工業園區投資近2.8億澳元,正在建設一條金屬鍍面和彩塗鋼板生產線,預計2006年竣工。其年產能力為25萬噸鍍面產品和15萬噸彩塗產品。另外,公司在中國還擁有七個世界級的提供建築解決方案的生產基地,53個銷售、市場推廣辦公室,員工總人數達到1500人。

閱讀全文

與wmc股票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地獄解剖類型電影 瀏覽:369
文定是什麼電影 瀏覽:981
什麼影院可以看VIP 瀏覽:455
受到刺激後身上會長櫻花的圖案是哪部電影 瀏覽:454
免費電影在線觀看完整版國產 瀏覽:122
韓國雙胞胎兄弟的愛情電影 瀏覽:333
法國啄木鳥有哪些好看的 瀏覽:484
能看片的免費網站 瀏覽: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電影或電視劇 瀏覽:724
歐美荒島愛情電影 瀏覽:809
日本有部電影女教師被學生在教室輪奸 瀏覽:325
畸形喪屍電影 瀏覽:99
美片排名前十 瀏覽:591
韓國電影新媽媽女主角叫什麼 瀏覽:229
黑金刪減了什麼片段 瀏覽:280
泰國寶兒的電影有哪些 瀏覽:583
3d左右格式電影網 瀏覽:562
跟師生情有關的電影 瀏覽: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費觀看 瀏覽:942
電影里三節是多長時間 瀏覽: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