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我國醫葯電商發展現狀如何
隨著我國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互聯網+與各行業的深度結合,我國網上銷售葯品的限制逐步減少,中國醫葯電商的到了巨大發展。2018年全國醫葯電商規模(含第三方即A證)達到2315億元,其中B2B業務規模達到931億元,維持著30%以上的行業增速,B2C業務保持穩定發展。未來,我國網售處方葯有望解禁,將給我國醫葯電商帶來更大的增長動力,行業整體發展向好。
醫葯電商規模整體擴大,B2B業務發展迅速
隨著國家相繼取消互聯網葯品A、B、C證的審批制度,改為監管制度,我國醫葯電商進一步放開,促進了我國醫葯電商規模的壯大。根據商務部發布的《葯品流通行業運行統計分析報告》顯示,據不完全統計,2016年,我國醫葯電商銷售總額612億元,2017年我國醫葯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達到736億元(不含A證),同比增長20.26%,占同期全國醫葯市場總規模的3.7%。
2018年,我國醫葯電商A、B、C證已經取消審批,同時第三方醫葯B2C模式發展迅速,如美團等在平台上開放葯店介面,醫葯連鎖零售企業可以將自身網上店鋪接入美團,擴大營業收入,進而推動了我國醫葯電商交易規模的擴大。2018年,受審批制度改為監管制度的影響,政策放鬆下,我國醫葯電商交易規模迅速擴大,2018年醫葯電商直報企業(不含A證,即不含第三方交易平台)銷售額為978億元,同比增長32.88%;而包含第三方交易服務平台交易額在內的銷售總額達到2315億元。
隨著醫改的不斷推進,前瞻認為在本輪醫改中,醫葯分開、優化醫療體系效率將成為政策推進的重點之一,醫葯電商有望成為監管層實現政策目標的重要工具,目前處方葯網路銷售依然存在著一定的政策壁壘,但未來有望解禁。
同時,新修訂的《葯品管理法》提出,授權國務院葯品監督管理部門會同國務院健康衛生主管部門等部門具體制定網路銷售葯品管理辦法,同時規定了幾類特殊管理葯品不能在網上銷售,為處方葯的互聯網銷售實踐探索留有空間。
——更多數據請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互聯網對中國醫葯行業的機遇挑戰與應對策略專項咨詢報告》。
『貳』 怎樣突破醫葯電商經營七大痛點
1、原有的部分經營優勢已經成為「電商經營包袱」
突破方向在於:1)放大已有、可用的優質資源優勢,優先優質的經營資源,根據線上用戶的診斷咨詢、用葯服務等推進狀況,科學評定品牌與用戶的溝通頻率、溝通內容等,實現有效、可用、無風險的線上線下聯動,同時賦予優質終端(優質醫葯代理人等)以線下用葯指導、診斷服務等多重功能;2)打造「新醫葯電商品牌」,將電商品牌與原有醫葯品牌區隔開來,採用科學的品牌架構,如果原有線下醫葯品牌擁有高品牌影響力、高品牌知名度等,可以採用由其背書的「母子品牌」架構;如果新電商品牌與原有線下醫葯品牌主攻人群相近、葯理特性相近等,可以採用相互借勢的「系列品牌」或是採用「明星產品品牌」戰略,以更好的發揮線下市場的用戶認知優勢。
2、復雜的政商博弈、醫葯博弈使醫葯網路經營變數增大
突破方向在於:1)構建適於經營的「政商環境」,在持續向公眾提供高品質、安全醫葯產品及服務的同時,更應強化對政府的公關行動,或舉辦「公眾用葯安全教育活動」,或舉辦關愛類慈善活動,或舉辦「醫葯電商開放日」等活動,讓政府放心才能做好事情,同時積極推動醫葯電商經營的高效改革;2)適時植入醫院的優質服務、專業診斷、良性護理等優勢資源,結合已有品牌優勢,與醫葯品牌的高知名度、高影響力、高價值感密切契合,真正建設「因病施葯、葯學良用、醫葯結合、用戶互動、品牌互補」的良性循環,相互補充不替代,相互整合求突破。
3、用戶網路購葯的服務、安全、品質等亟須破局
突破方向在於:1)彰顯醫葯品牌的力量,真正讓用戶感受到你的品牌是優秀的,是可以更好的解決患者病痛的,優秀的醫葯品牌可以解除用戶的部分擔心,醫葯品牌的力量在此充分顯現;2)強化在線用葯咨詢服務,設置專職性的葯學技師、葯學客服等,必要時可以聯合「輕診療軟體」、「患者微社區」等,讓用戶通過相關患者病症、外在病象等自我先行診斷,提升網路診斷、遠程診療等的准確性、有效性,全方位增強用戶用葯安全感。
『叄』 互聯網醫葯電商B2B平台將會是很好的趨勢嗎
醫葯電商三種主要商業模式
現有醫葯電商模式包括B2B 模式、B2C模式、O2O模式。其中,B2C最多;截至2017年3月14日,《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共有918張,其中A證(第三方平台)45張、B證(醫葯工業、流通企業自建的B2B網站)224張、C證(零售連鎖申請的B2C網站)649張。隨著今年政府全面取消互聯網葯品交易資格證(A、B、C證)審核,醫葯電商將進入了一個低門檻、嚴監管的時代。
B2B模式在醫葯電商中銷售額佔比較大,企業知名度僅限於B端,一般是第三方B2B平台或者自建B2B平台,有政府主導的大規模集采平台,也有葯企及商業公司自建做產品流通業務的。
B2C模式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以第三方電子商務平台為平台的售葯模式,即賣方需要依託天貓、京東等平台進行銷售活動;另一種是自建自采平台模式,如健客網、康愛多、好葯師等,銷售額基本上依賴於平台流量的大小。
O2O模式(即Online To Offline),將線下商務的機會與互聯網結合在一起,讓互聯網成為線下交易的前台。目前比較常見的醫葯O2O模式是「送葯上門」服務。除了O2O平台外,傳統葯店、葯企、醫葯物流都紛紛進入送葯「戰場」,其中連鎖葯店是送葯O2O 企業最大的競爭對手。
2017醫葯電商政策盤點
2017年國家出台涉及醫葯電商的政策法規或通知一共是6條。其中最重磅的也是對未來醫葯電商發展影響最大的當屬醫葯電商「三證」的取消,以及年末發布的關於醫葯電商禁止展示及銷售處方葯的徵求意見稿了。
1、「三證」取消。醫葯電商A、B、C三證均被取消審批了,表面看醫葯電商的准入門檻大大降低,那種在以往只空有一個網站就可以在網上賣葯的行為將不被允許了。醫葯電商網下必須有實體葯店做承接,責任要明確,同時按照網上網下一致原則進行監管,必須做到網路葯品銷售全程可追溯。鼓勵「網訂店取,網訂店送」的新型配送方式,培育新型服務和新業態。
這一系列措正說明,審批取消了,門檻降低了,但監管變得更加嚴格了。
2、網路禁止展示和銷售處方葯徵求意見稿出台。首先必須先要明確一點,處方葯在我國一直都是禁止網售的,國家規定現在網上銷售的只能是乙類非處方葯,因為乙類非處方葯在實踐中經過臨床試驗,相對比較安。
現實中很多醫葯電商打起了擦邊球,在網上展示葯品信息並通過電話成單,貌似沒有了線上支付,添加購物車等典型網購行為特徵,但是其核心也是一種網購行為,再加上配送環節做不到全程冷鏈運輸或者選擇不具備葯品運輸資質的物流進行配送,無法保障消費者的用葯安全。
這次徵求意見稿的內容如果可以變成現實,葯品銷售網站將無法再展示處方葯的一切信息,從而把部分違規醫葯電商變相網售處方葯的主陣地打掉。
2018醫葯電商的出路
隨著2017醫葯零售新政策的推出以及新零售商業模式的越來越被行業認可,未來單純的醫葯電商從市場面、政策面已經很難有存在的空間。醫葯電商將與其他商業形式相融合才有發展的出路。
一、與線下的連鎖葯店深度結合。隨著國家對醫葯電商的監控趨於嚴格,很多醫葯電商紛紛收購下線葯店,以及重新發展O2O業務,以符合政府主管機構關於互聯網售葯「網訂店取、網訂店送」大趨勢的要求。
零售葯店自建O2O或者藉助第三方O2O服務平台的價值都將重新引起行業重視,也將得到一個再發展期。目前在網上展示處方葯還沒有被正式禁止的情況下,一個醫葯電商名下掛著一到兩家葯店就可以把處方葯利用貨到付款的方式「偷偷」郵寄全國的現象還是存在的。
但是未來網上完全禁止展示處方葯後,很大概率是處方葯信息將出現在一些提供本地化服務的O2O平台的移動端或者葯店自己的APP上,配送也將限於本城市內。通過定位技術,患者很可能都看不到其他城市的葯店和處方葯信息,而只能看到本城市或者周邊的葯店和葯品信息,處方葯購買將完全變成本地化服務,葯品的安全性和可追溯性都將大大加強。
如果這個假設成立的話,未來哪家連鎖葯店的覆蓋面廣,相應的市場也會更廣闊。目前除去國大葯房相對可以說做到全國覆蓋以外,大部分連鎖葯店包含四大上市連鎖,都還只能算是區域覆蓋。
二、轉移陣地,變化商業形態。最近一段時間,有個非常有意思的現象,傳統的醫葯電商如七樂康等轉型向互聯網醫院發展,而比較老牌的做互聯網醫療服務的企業如春雨醫生、微醫等又都紛紛試水電商,一時間真有點「圍城」的感覺。
按照2017年一系列針對醫葯電商的相關政策趨勢來看,已經對互聯網醫院轉型布局的醫葯電商、以及與線下醫葯或互聯網醫院形成深度合作、獲得穩定處方來源的醫葯電商在未來也將獲得一席之地。
從企業性質和延伸路徑看,移動醫療和醫葯電商的重合度最高,畢竟在整體醫葯銷售中,處方葯要佔絕大部分份額,得處方者得天下。
醫葯電商本身是一個多邊的市場。多邊市場包括醫葯電商平台、制葯企業、配送方、葯店、消費者、醫院、政府等。不管是什麼模式的醫葯電商平台,在構建醫葯電商體系的同時,都要考慮到醫葯電商的多邊市場。多邊的市場就意味著在經營上會有太多的出路和變化了。
只有緊跟政府的行業發展規劃、符合國家醫葯改革的大方向和主潮流,密切關注政策變化趨勢,同時真正握有企業的經營發展的核心優勢,不要把目標短淺的放在鑽鑽政策空子、打打擦邊球上才是醫葯電商未來發展的出路。
『肆』 醫葯電商發展現狀
2020年3月9日,全球知名的新經濟產業第三方數據挖掘和分析機構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詢) 發布《2020-2021年中國醫療電商行業發展趨勢及標桿企業分析報告》。報告根據艾媒數據中心、艾媒咨詢商業情報資料庫、艾媒商情輿情數據監測系統基礎數據,對2020年中國醫療電商產業發展進行分析。本報告主要通過醫葯電商和家用醫療器械兩方面,對醫療電商產業上下游深入探究運行模式,並對魚躍集團、平安好醫生、愛康多等典型企業進行案例分析,以此對中國醫療電商行業發展進行趨勢預判。2019年中國醫葯電商行業發展規模繼續增大,涌現出許多新型零售方式。越來越多醫葯企業湧入B2B主流市場,B2C市場規模也隨著消費者健康意識的提升以及網購消費習慣的固定而得到較大發展;越來越多葯企也開始開展O2O業務。以葯到醫、「醫+葯」發展的模式也受到普遍認可。特別在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影響下,醫療電商以其獨特的互聯網優勢在抗擊疫情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此契機下,醫療電商行業將在2020年迎來重大普及發展的歷史機遇期。
2020年中國醫療電商行業發展驅動力:網購消費
隨著互聯網普及程度的提高,中國網購用戶數量、網購滲透率、網購交易金額每年均穩定增長。根據預測,2020年中國網購用戶數量將達6.59億人,網購滲透率將達79.5%,交易金額將達6.82萬億元。隨著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向著更加成熟的高質量發展邁進,醫療電商行業也將得到進一步的發展。
中國醫葯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不含A 證)自2015年開始迅速增長,2019年中國醫葯電商直報企業銷售總額(不含A 證)突破1000億元。中國醫葯電商直報企業銷售額(不含A證)將以約17%的年均復合增長率保持增長,預計2021年將接近1400億元。
『伍』 醫葯電商概念股有哪些
醫葯電商概念股
哈葯股份: 全國性品牌普葯企業+區域商業龍頭
雲南白葯:中葯龍頭+「新白葯、大健康」戰略
太極集團: 公司擁有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抗癌葯物新制劑,並且力爭於2010年底完成臨床批文申報。
——「太極系」。與科研院所聯合開發4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新葯:抗癌葯物新制劑、糖尿病(並發症)新葯及個心血管新葯,其中2個已獲臨床批件,1個正在申報生產批件,自主篩選了901、902、903、904、905新產品項目。2009年科技創新工作為打造創新型企業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康美葯業:公司近日拿下醫葯B2C牌照,公司全資子公司廣東康美之戀大葯房連鎖有限公司取得《互聯網葯品交易服務資格證書》,其網站名稱為康美之戀,服務范圍主要為向個人消費者提供葯品。隨著公司拿下醫葯B2C牌照,康美葯業以電子商務平台為核心的戰略部署正趨於完善。
九州通旗下好葯師也已正式啟動O2O業務,加速掘金醫葯電子商務。前期將以一線城市為試點展開運營。去年4月,好葯師天貓店的上線為九州通打開了B2C的新局面。
國葯股份:公司是國家葯品監督管理局確定的41家葯品全國跨省零售連鎖試點企業、8家葯品電子商務試點企業之一。
馬應龍
廣州葯業
同仁堂
東阿阿膠
九芝堂
上海醫葯
吉林敖東
『陸』 醫葯電商概念股有哪些上市公司
醫葯電商概念龍頭股:九州通(600998)、益豐葯房(603939)、一心堂(002727)、康美葯業(600518)。
『柒』 醫葯電商強勢崛起,究竟帶來哪些變化
國家食品葯品監督管理總局正在對中國醫葯電子商務政策法規的修訂進行調研,雖然目前還僅是很小范圍,但總局透露出來的信息是以非常開放的姿態來推動醫葯電子商務發展。類似只有連鎖葯店才能申辦網上交易資質的條款及一些前置性的審批條款或將被改變,同時醫療器械在分類管理原則下,其申辦B2C電子商務業務或將可獨立申請。發展趨勢擋不住,專業化發展是必然,帶來的變化可能是傳統的葯店銷售點的降低,還有就是用戶的購買葯品的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