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按你投資債券基金(或股票基金)占總投資的比例來算的。比如你拿出10萬購買基金,其中3萬買債券基金,7萬買股票基金,那麼投資比例就是「30%的債券指數基金和70%的股票指數基金」。
基金按投資風險大小共分為四種,貨幣性、債券型、混合型、股票型,這四種基金的風險是依次增大的,收益與風險一般是成正比。也就是貨幣基金風險最小,收益也最小。股票基金風險最大,收益也最大。按你說的「30%的債券指數基金和70%的股票指數基金」投資比例來看,股票基金比例偏高,風險很高,適合穩健型或成長型基民。
㈡ 基金投資組合怎麼配置
基金本來就是在資本市場上的一種投資組合,不同類型的基金的投資不同的組合,不需要自己去分配,只要選好基金就可以了,定投指數基金是比較好的,因為它緊跟指數的漲跌而漲跌,指數漲不是所有股票都漲,但指數跌大部分股票都會跌,指數基金只分析指數的走勢就可以了,比較簡單。
如果要資產配置就應該選擇穩定收入的基金而不是選擇股票基金,因為已經有一個風險比較高的基金了,就應該選擇風險小的貨幣基金或債券基金,貨幣基金定投是沒有任何意義的,因為貨幣基金是保本付息的,按天計息按月分紅,幾乎沒有任何風險,做投資就要集中在一個點上,要把有限的資金集中起來攻擊一個點,定投已經化解了很多風險了就不要再重復投資了。
㈢ 怎麼選出優質的指數基金
第一,看成立的時間,選擇基金一定要選擇成立時間夠長,至少經歷過一個牛熊期間的基金,這樣可以看出這只基金在牛熊時的表現如何。不建議選擇剛成立不久的基金,不太好判斷。
第二,看資金規模,對比成立時的規模和目前的規模,選擇規模不斷成長的基金,說明市場的認可,在此基礎上我會選擇目前規模至少在10億以上的基金。
第三,看費率,基金持有是需要成本的,不管是否盈利這個持有成本都需要我們承擔,因此這條也要重點[加油]關注。對於被動型指數基金,一般費率在0.4-0.6%/年左右,主動性基金一般在1.2-1.8%左右,同等情況下選擇費率低的基金,畢竟基金投資3-5年一個階段嘛。
第四,關注指數的ROE,凈資產收益率是衡量企業能否持續成長的關鍵指標,指數基金的ROE高,代表它跟蹤的指數持有的企業凈資產收益率是比較高的,那麼指數基金持續成長也就比較強。目前ROE比較高的指數有上證50(AH)、紅利、消費、白酒、納斯達克指數等,比如我想擁有茅台的股票,但現在一手的價格差不多10萬,對很多投資者來說不一定能買,就可以買入50、白酒、消費指數間接持有茅台,因為這些指數的重倉股基本都有茅台。
㈣ 各類指數基金組合定投如何配置
納指就是科技股,相當於是美國的中小盤,風險還是挺大的,加上美國指數並不怎麼看好。
建議滬深300加大比例到50%。中證500 本身就是中小盤。沒必要再設中小盤了。和納指各25%
㈤ 目前指數基金怎麼樣,怎麼選擇優質指數基金,風險怎麼控制
目前指數基金種類很多,從大盤到中盤再到小盤。
風格類指數,周期類,非周期類
行業類指數,金融地產類,信息產業類,資源類等
海外指數類,跟蹤納指,標普等
指數基金談不上什麼優質與否,主要看你買入的時機是否正確。
指數是被動的,需要投資人對該指數或者該行業指數有著較為深刻的認識。
比如現在創業板指數漲幅很高,回調幅度很大,因為之前漲幅巨大,風險逐漸積累,必然要謹慎一些了。
但是誰也不曉得高點會在哪裡出現,所以要有預判或者有心理預期才可以哦。
㈥ 這樣的指數型基金定投,配置如何
很多網站的股市分析都是唱多唱好的,不結合實際,當初牛市定投影響很多人,定投幾年就賺幾百萬,是完全沒有可能的,因為股市大牛市十年只有那一兩年。其餘時間都是震盪整理。指數基金在目前情況下是很大風險,加上你剛接觸就更加難把握了,定投就很有負擔了。暫時結合你情況,上半年你應該先買貨幣基金去投資,沒有風險的,永遠是凈值1買入,年收益有3-5%。到下半年經濟有好轉,或者你對基金也有了解了,再買指數基金都不遲,如你所的說嘉實300的基金。
㈦ 如何選擇組合基金合適
首先,確定選購基金的數量。普通投資者要上班,時間和精力都有限,如果選擇的基金數量過多,就有可能關注不過來。而且很多投資者都是看到哪只基金漲得好就買哪只,結果手裡握有一大堆的基金,收益也不一定好。建議如果資金不是太多的話,控制在5隻以內較好。
其次,根據風險決定基金組合基本配置方向。由於基金投資於股票,債券等。所以投資者要根據自己能承擔的風險,確定基金組合的基本配置。
最後,基金配置比例還要根據市場趨勢適時調整。在熊市時,可以降低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在牛市時,增大股票型、混合型基金的配置比例。如果能夠承擔高風險,投資者還可以配一些分級基金。需要提醒的是,不要股市一有變動,就調整基金組合配置。普通基金投資者應摒棄高買低賣心理,因為股市反彈節奏的把握是普通投資者很難把握的。
基金組合投資不是簡單的購買幾只不同風格的基金,所謂的投資組合就是能夠把風險量化,分散化,通過不同的資產配置把風險擴散,並且能夠間接提高整體的收益風險比例,實現最佳性價比的基金購買方案。組合投資能讓不同類型基金取長補短,讓基金組合更好地滿足投資人多樣化的財務需求,幫助投資人以時間換空間,穩定地獲得長期增值。如:股票基金能創造長期較高收益,債券基金、超短債基金、貨幣基金能有效分散股市風險,力爭高於存款的收益,保持方便的變現和分紅。
㈧ 指數基金投資組合是什麼怎麼樣才能構建
國內疫情慢慢走向結束,盡管股市還未出現非常驚艷的表現,但相信有不少投資者也已經在摩拳擦掌准備低位布局一些基金了。到上一期為止,我們已經為大家介紹了常見的寬基、窄基指數基金各有什麼樣的特點、有什麼投資技巧,在當前A股低估的時機,指數基金不失為一種不錯的布局選擇。
「各個擊破」去了解各類指數和基金很重要,因為投資陌生的領域或產品是很「危險」的。不過投資還忌諱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所以組合搭配,多擁有幾個籃子也同樣重要,就像健康飲食需要搭配各種食材、補充不同的營養和元素,健康的投資組合也一定是兼具多樣性和科學配比的。
一、組合基礎
在風險承受能力的基礎之上,投資者還要結合自己的投資目的或期望收益去進行搭配。
比如進行一筆養老投資:
對於比較年輕的投資者來說,這將是一項比較長期的投資,那麼可以在自己承受范圍內適當增加滬深300、中證500等寬基股票指數基金的投資,同時還可以配置消費、紅利指數等具有長期投資價值的行業、策略指數。而對於年長的投資者,進行養老投資可能沒有足夠長的時間,那麼就應該求穩,以債券指數基金等固收產品為主要配置。
再比如為下一代進行教育投資:
與養老投資類似,它也是一筆相對長期的投資,不同之處在於,這筆資金在可預見的未來是必須可以拿出來用,且很可能需要「一次性」支出的,這樣一來,教育投資就要比養老投資更注重穩定。在投資過程中,可以適當增加固收類資產投資。
3、量力而行
每個人的能力都是有一定限度的,也就是我們所說的「能力圈」,總有你看不懂的股票、研究不透的基金,在能力圈之外,盲目跟風去抓並不熟悉的熱點,很可能成為市場的「炮灰」,與其費力不討好,還不如做好自己能力范圍內的投資。海外指數的投資也是同樣的道理。
另外,組合中的基金數量也是不能過多的,一般5隻左右為宜,盡量不要超過8隻。
不懂的領域不隨便投資,也是投資者必須牢記的投資原則,投資中學會舍棄也是一種智慧。
三、「抄作業」跟投大V行不行?
現在有許多投資領域的大V都會公開自己的投資組合,供投資者參考甚至是跟投,也就是大家常調侃的「抄作業」。
現在常見的大V基金組合大都可以做到多隻基金集合展示、統一跟蹤、一鍵下單,有主理人對賬戶進行風險收益和相關性分析,對組合進行動態管理。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確實省去了很多麻煩。
但「抄作業」跟投大V有下面幾點需要注意:
1、你是否理解和適合組合的投資邏輯。
2、大V的口碑如何。
3、組合業績與你的投資業績可能會有差異。
總的來說,大V的「作業」可能是一份很好的範本,但也不能無腦地「抄」。當然,他們構建組合的思路,對於普通投資者來說可以作為一個比較有價值的參考。
總結
構建組合、分散配置是我們在投資中的必修課,它最基本的原則就在於,配置相關性低的資產、不懂的不投、在自己的能力圈內有所側重的投資。大V的投資組合可以作為投資初學者上路的重要參考,但投資者決不能完全依靠它。投資是千人千面的,投資組合需要投資者在不斷學習、摸索甚至試錯中去完善。
是什麼造成了,跟投大V組合時,組合業績與投資者自己的投資業績會有差異呢?
本文系好買商學院原創,如需轉載,請在文章開頭註明來源於「好買商學院」。未經授權,任何媒體和個人不得全部或者部分轉載,否則將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
免責條款:本文內容為基於公開資料研究完成,並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者應審慎決策、獨立承擔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