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資本市場逐漸開放,資本體系得到健全下,各級資本市場建立了起來,豐富了企業的融資渠道,擴大了股權投資規模,同時助推了經濟結構的改善。在此大背景下,股權成為資本青睞的投資方式,各類股權投資模式吸引著資本的介入。這說明目前資本關注的領域由二級市場向一級市場轉變,也表明國內投資者在資金實力增強的基礎上風險承受能力也不斷提高。當然,機遇與風險並存,股權投資要注意的風險包括投資決策風險、企業經營風險、資本市場風險、法律風險。
投資決策的風險主要體現在項目定位不準確、決策程序的遺漏上。投資決策前,要經過一系列程序,比如投資意向書、盡職調查、財務和法律審計等,投資程序不完善,盡職調查不全面,程序遺漏可能造成不可預知的風險。企業經營風險主要是指被投資企業的業務經營風險。發生風險的原因可能是項目所處行業的市場環境發生了變化,比如經濟衰退。可能是經營決策不對,比如盲目擴張、過快多元化。也可能是企業管理者的能力不夠,或管理團隊不穩定等。資本市場風險主要指政策(如貨幣政策、財政政策、行業政策、地區發展政策等)帶來的風險,政策發生變化,市場價格產生波動,風險隨即產生。這種風險是任何投資項目都無法迴避的系統風險,因為如利率調整的宏觀政策的變化對體系內的每個企業都有影響,只是不同行業受影響的程度不同而已。法律風險主要體現在合同、知識產權等法律問題上。股權投資基金與投資者之間簽的管理合同或其他類似投資協議,保證金安全和保證收益率等條款往往不受法律保護,這是投資風險之一。而股權基金投資協議締約不當與商業秘密保護也可能帶來合同法律風險。此外,法律風險還表現在目標企業日常經營過程中的合同風險、不規范經營風險、員工意外傷害風險、規章制度不健全、公司印章管理不嚴等的問題上。要注意被投資公司的治理結構,作為股權投資者投出去的錢是得到了回報還是顆粒無收關鍵看被投資公司的治理結構是不是完善,建立有效的完善的治理結構,這個並非一日之功。股權投資在選擇投資夥伴的時候最關鍵的最主要的就是要考察這個公司的股權結構是不是完善,觀察管理層、創業團隊是不是有意願有決心來提高公司的治理水準,提高公司的運營效率。
⑵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中道德風險的案例,人才缺乏的案例,退出不健全的案例。
一、亞洲互動傳媒東交所摘牌 紅杉資本退出無門
二、上海世紀創投SPAC未成慘遭封盤
三、三山、集富亞洲、凱鵬華盈等投資PPG
四、太子奶資金鏈斷裂 投資方履行對賭協議
五、江西博雅捲入命案 高特佳億元資金或打水漂
。。。。。
2013年的;公開資料顯示,中華英才網最早由今日資本創始人徐新投資,徐新亦擔任公司董事長。2005年,美國招聘網站巨頭Monster向中華英才網注資5000萬美元,占股40%。2006年初,Monster再度出手,以1990萬美元收購了中華英才網5%的股權,並簽署了三年內上市的對賭協議。後來,由於對賭失敗,2008年Monster再次收購中華英才網剩餘55%股份。
網上可以收集到很多這方面資料
⑶ 股權投資成功案例有哪些
案例1——無錫尚德
尚德有限公司主要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以及光伏發電系統的研究,製造和銷售。尚德公司於2004年被PHOTON International評為全球前十位太陽電池製造商,並在2005年進入前6位。2005年5月,尚德在全球資本市場進行了最後一輪私募,英聯、高盛、龍科、法國Natexis、西班牙普凱等投資基金加盟,這些公司用8000萬美元現金換得尚德公司7716萬股權。2005年12月,在紐約交易所掛牌,開盤20.35美元。籌資4億美元,市值達21.75億美元,成為第一家登陸紐交所的中國民企。施正榮持6800萬股,以13.838億美元身價排名百富榜前五名。無錫尚德成功上市中,私募基金發揮了重要作用。
案例2——盛大網路
2003年3月盛大網路獲得軟銀亞洲4000萬美元注資,成為當時中國互聯網業最大規模的私募融資,2004年5月13日,盛大網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2005年7月軟銀亞洲撤出盛大,兌現5.6億美元,從4000萬到5.6個億,不到3年,投資收益高達1400%。
案例3——攜程網
1999年10月,攜程網吸引IDG第一筆投資,2000年3月吸引軟銀集團第二輪融資,2000年11月引來美國卡萊爾集團的第三筆投資,前後三次募資共計吸納海外風險投資近1800萬美元。2003年12月10日,成立僅僅4年多的創業型公司攜程網在美國納斯達克成功上市,攜程網也隨即成為中國互聯網第二輪海外上市的一個成功典範。
案例4—— 阿里巴巴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1422元!
2007年11月6日,阿里巴巴集團的B2B子公司正式在港交所掛牌。總市值超過200億美元。最引人注目的是其獨特的內部財富分配格局,阿里巴巴4900名員工持有B2B子公司4.435億股。 2014年9月21日,阿里巴巴上市不僅造就了馬雲這個華人首富,還造就了幾十位億萬富翁、上千位千萬富翁、上萬名百萬富翁,這是一場真正的天下財富盛宴。阿里巴巴上市前注冊資本為1000萬元人民幣,阿里巴巴集團於美國時間9月19日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確定發行價為每股68美元,首日大幅上漲38.07%收於93.89美元,現股價102.94美元,股本僅為25.13億美元,市值達到2586.90億美元,收益率達百倍以上。相當於當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1422元。
案例5——騰訊當年
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4400元!
2004年6月16日,騰訊上市,造就了5位億萬富翁、7位千萬富翁和幾百位百萬富翁。騰訊上市前公司注冊資本6500萬元人民幣,2004年6月騰訊在香港掛牌上市,股票上市票面價值3.7港元發行;第二年,騰訊控股開始發力飆升,當年底,其股價便收於8.30港元附近,年漲幅達78.49%;到2009年時,騰訊控股以237%的年漲幅成功攀上了100港元大關,為香港股市所矚目。
2012年2月,該股已站在了200港元之上,此後新高不斷。2014年3月該股股價一舉突破600港元大關,2014年5月將一股拆為五股,現單股股價為136港元,總市值達到1500多億美元。相當於當年上市前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4400元。
案例6——網路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780元!
2005年8月5日,網路上市,當天創造了8位億萬富翁、50位千萬富翁、240位百萬富翁。網路上市前注冊資本為4520萬美元,2005年8月5日,網路成功登陸納斯達克,股價從發行價27美元起步,一路飆升,開盤價66美元,收於122.54美元,上漲95.54美元。
首日股價漲幅更是達到353.85%,現股價為227.53美元,增長上百倍,網路現市值近800億美元。相當於當年上市前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780元。
案例7—— 格力電器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51元!
珠海格力電器股份有限公司於1996年11月18日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當時總股本為7500萬元,每股凈資產為6.18元,如今股價達到41.19元,總市值達到1238.94億。相當於當年上市總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651.92元。
案例8——貴州茅台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095元!
貴州茅台酒股份有限公司於2001年8月27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每股發行價31.390元,上市首日開盤價34.51元,上市時注冊資本為人民幣18500萬元,現今股價177.47元,總市值達到2026.7億,相當於當年上市前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1095.5元。
案例9——東阿阿膠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416元!
1996年07月29日「東阿阿膠」A股股票在深圳掛牌上市,當時注冊資本為6238萬元,股票發行價格為每股5.28元,如今股票價格達到39.48,市值更是達到258.08億元。相當於上市前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416元。
案例10——海爾電器
當年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367元!
青島海爾於1993年11月19日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交易,每股實際發行價為7.38元,而今股票價格為20.13元,青島海爾上市前注冊資本1.5億,現今市值為550.93億元。相當於當年上市2 前投資1元原始股,現在變成367元。
⑷ 有關私募股權投資基金經營失敗的案例,論文中做實證分析用 謝謝各位幫助
w
我, 能的,就是,
給您的,做的,你幾號
需要的呢
⑸ 求基金收益的案例和分析
在2010年軟銀成立30周年股東大會上,孫正義再次給世人描繪出一個新的軟銀30年願景,並於2016年10月拋出千億願景基金,目的簡單直白:純粹通過大規模資金投入釋放一個新的創新時代,從而重塑全球科技業版圖。目前,願景基金已在各個前沿領域廣泛布局,包括晶元、衛星、自動駕駛、虛擬現實、癌症檢測和基因診斷、人工智慧等。
在創業、天使投資、基金等各方面都非常"落後"的日本,軟銀董事長兼CEO孫正義絕對是一個特殊的存在;1994年帶領軟銀成功上市後,便走上一條狂熱的投資收購之路。截至目前,軟銀已投資逾520家企業。
毫無疑問,軟銀願景基金(SoftBank Vision Fund)已成為史上規模最大的私募股權投資基金,乃至最大的並購基金。其成立之日就備受科技圈和投資圈矚目,不僅因為其1000億美元的龐大規模,還因為其包括兩大中東的主權財富基金,並且,一眾科技巨頭——蘋果、高通、夏普等也在其LP之列。
孫正義表示,「物聯網將會引領下一輪技術爆炸,正如在地球演變歷史上寒武紀爆發形成了無數新物種一樣,用不了多久,聯網的物聯網設備數量將會達到1萬億。」我們梳理願景基金現有投資組合後發現,正是基於這一趨勢將形成奇點的判斷,願景基金的投資方向與軟銀集團總體戰略高度一致:
一方面,其對半導體晶元、無人駕駛、虛擬現實、人工智慧、衛星通訊、生物技術等前沿科技領域保持著較大投資力度;另一方面,對互聯網金融、共享出行、生態農業、電子商務等依託大數據的消費領域也保持持續投資;此外,斥巨資收購晶元巨頭ARM、NVIDIA則體現了它在基礎技術與硬體領域的大膽布局。
在一個潛力巨大的領域選定最具前景的公司,進而大筆投資,再基於互惠互利將這些公司帶到更高水平,願景基金用這種Kingmaker(擁王)式投資策略做特定行業的最大參與者——這對國內一些PE、產業基金和戰略投資者有著重要啟發。與此同時,不論國內還是國外,資本集中化已成市場顯著特徵之一,資本向後期輪次和行業頭部項目高度集中,馬太效應正不斷加劇這一過程。隨著巨額基金出現,獨角獸企業因不缺資金追捧,便可選擇長時間停留在一級市場——那些有幸投中的早期基金,或許需要考慮靈活多變的退出策略,比如,驅使獨角獸踏上合並之路……
⑹ 私募股權投資基金公司成功投資、退出的案例(中國本土,公開上市退出,收益較高的案例)
的確比較多,介紹幾個典型案例:
1、PE投資無錫尚德,投資人獲利50倍
2、機構投資者投資金鳳科技,獲利30倍
3、軟銀、高盛投資阿里巴巴獲利34倍
4、凱雷投資攜程收益14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