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指數基金的投資策略有哪些
投資指數基金的第一個策略是:當大盤成長股走勢強勁時,追蹤大盤成長指數的基金會表現很好,它完全反映了指數的上升。如果投資者認為後市看漲,就應選取指數基金,以分享指數上揚帶來的收益。
第二個策略是:指數基金盡管屬於被動投資,但選擇指數標的、降低跟蹤誤差、減少交易操作等,仍需要基金管理公司有較強的管理能力。首先,指數基金的業績表現決定於它所選擇的標的指數。其次,評價指數型基金及其基金經理,不能過分看重短期業績,而應將跟蹤誤差當作重要指標。
❷ 如何投資指數型基金
基金的投資是金融理財一個比較常用的工具,它既不會像股票市場、期貨市場一樣風險過大,也不會如銀行存款一樣收益穩定但是數目卻十分可憐。
因此,基金投資是很多理財者關注的重點,不同的基金投資具有不同的特點,而相對來說更適合於指數型基金的投資方式則是定投。
指數型基金是什麼?指數型基金是以特定的指數為標的指數,並把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因此綜合了指數基金的特點我們不難發現定投才是最適合指數基金的投資方法。抓准暴跌之後的機會,選擇在暴跌之後定期投資一段時間等到牛市的時候擇時賣出。
❸ 指數型基金的三種投資策略,以及如何選擇
長期定投吧
❹ 投資基金的策略有哪些
1、基金定投。
基金定投是我們最常見的一種基金投資策略,也是最省心、最適合入門級選手的投資策略。
但是對於老司機,或者喜歡折騰的投資者來說,就不太滿足於這種簡單省心的投資方式,那感覺就像開慣了手動擋的車,突然開個自動擋,總覺得操控性少了那麼一點點。
2、單筆擇時。
和定投不一樣,單筆投資的關鍵在於「擇時」。
這個策略應該不用我多解釋,很簡單,在市場的相對低點買入,相對高點賣出。
難點當然就在於怎麼判斷高點和低點了,一般來說做單筆擇時,最重要在於一個「等」字訣,不到最佳時機絕不出手,寧可錯過,不可過錯。
3、二八輪動。
這個策略很多人應該都聽過,市面上也有很多對應策略做的組合,基本思路是這樣的:
「二」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20%左右的大盤權重股,「八」代表的是市場上佔比80%左右的中小盤股。
通常會選擇滬深300指數作為「二」的代表,中證500指數作為「八」的代表,然後根據一定的量化指標,在滬深300和中證500之間做輪動切換。
這種策略通常在趨勢比較明顯的行情下比較奏效,但是在震盪市場行情下,就容易被反復打臉。
4、二八平衡。
和上面二八輪動不同的是,這里的「二」和「八」代表的是倉位,通常指的是20%的權益類基金搭配80%的債基,是一種經典的股債平衡策略。
這個投資策略的調倉閾值一般設置上下5%,也就是看權益類基金的倉位佔比,超過25%或低於15%,都會觸發再平衡,通過調倉將股債佔比重新恢復到20%和80%。
二八平衡的投資策略,特點是穩健、波動小。
在市場行情好的時候,通常跑輸大盤,但在行情不好的時候,卻能讓你高枕無憂。也就是說,它犧牲了一部分收益,換來了投資過程中的安心。
5、50:50股債平衡。
將上述二八平衡的股債倉位調整一下,各一半,就變成了50:50股債平衡。
這個策略起源於巴菲特的老師,格雷厄姆在《證券分析》中提到的思想,權益類基金和債基各佔50%倉位,上下25%作為觸發調倉的閾值。
實際上,這一策略是二八平衡的基礎版,相比之下,二八比五五的波動更小,更容易讓人接受,所以,具體選擇二八還是五五,看各位的喜好了。
6、核心-衛星。
這一策略通常用在資產配置上,對於基金投資來講,「核心」對應的是低風險、長期穩定收益的基金;「衛星」對應的是積極進取的基金類型。
核心基金的佔比通常會高於50%,甚至70%-80%,這個策略有點像二八平衡,但倉位和基金選擇上更為靈活,只要把握「核心-衛星」的大原則就行,比如,60%的貨幣基金為核心,30%混基+10%股基為衛星,都是可以的。
以上就是我們比較常見的幾種基金投資的策略,除了第一種之外,其他幾種策略基本上都不用擇時,在基金的選擇上也要求不高,各位童鞋如果想用不同的投資策略玩玩基金,可以考慮一下。
❺ 指數基金有什麼投資策略
指數基金一般都是跟蹤指數的啊,被動型的。跟蹤滬深300的中證500的。可以上凱石財富問問專家啊,每周都會有答疑
❻ 指數基金的指數是什麼意思
通俗地說,證券市場上有很多證券,不同證券的價格隨時都在變動,而指數就是一種能夠及時反映市場整體漲跌的參照指標。舉個例子,我們經常說的滬深300指數,就反映了深滬兩市流動性強、規模大的300隻代表性股票的股價綜合變動情況。每個指數都會選取一定數量的證券作為其成份證券,並按一定的加權方式賦予每隻證券一定的權重。例如,對市值加權指數來說,市值越大的成分證券權重越高,該證券漲跌對指數的影響也越大。
指數基金,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證券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證券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指數基金一般以緊密跟蹤標的指數、跟蹤誤差最小化為投資目標,旨在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接近於標的指數,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指數基金具有費率成本低、投資風險分散、運作透明度高、運作過程中受投資經理主觀因素影響較小等特點。近些年指數基金不斷發展壯大,產品類型可以覆蓋境內外市場和多項大類資產,已成為資產配置工具的重要選擇。
❼ 策略型指數基金投資注意什麼
基金重在長期投資,對於選定的指數基金,如果市場反映的情況和當初的投資邏輯沒有沖突,就應該堅持,負責靠考慮避險。
❽ ETF基金投資要什麼策略
"1、了解ETF
ETF指可在交易所交易的基金。ETF通常採用完全被動式管理方法,以擬合某一指數為目標。它為投資者同時提供了交易所交易以及申購、贖回兩種交易方式:
一方面,與封閉式基金一樣,投資者可以在交易所買賣ETF,而且可以像股票一樣賣空和進行保證金交易(如果該市場允許股票交易採用這兩種形式);
另一方面,與開放式基金一樣,投資者可以申購和贖回ETF,但在申購和贖回時,ETF與投資者交換的是基金份額和「一籃子」股票。ETF具有稅收優勢、成本優勢和交易靈活的特點。
2、ETF認購方式
在ETF募集期內,根據投資者認購渠道的不同,可以分為場內認購和場外認購。場內認購是指投資者通過基金管理人指定的基金發售代理機構,使用證券交易所的交易網路進行的認購。場外認購是指投資者通過基金管理人或其指定的發售代理機構進行認購。
根據投資者認購ETF份額所支付的對價種類,ETF份額的認購分為現金認購和證券認購。現金認購是指用現金換購ETF份額,證券認購是指用指定證券換購ETF。
3、申購、贖回的對價、費用及價格
場內申購贖回時申購對價是指投資者申購基金份額時應交付的組合證券、現金替代、現金差額及其他對價。贖回對價是指投資者贖回基金份額時,基金管理人應交付給贖回人的組合證券、現金替代、現金差額及其他對價。
場外申購贖回時,申購對價、贖回對價為現金。
投資者在申購或贖回基金份額時,申購贖回代理證券公司可按照0.5%的標准收取傭金,其中包含證券交易所、登記結算機構等收取的相關費用。
4、ETF聯接基金
由於ETF基金必須通過證券公司購買,一些基金公司為了拓寬ETF的銷售渠道,開發了ETF聯接基金,ETF聯接基金實質上是開放式基金的一種,其認購申購贖回方式、渠道等與普通的開放式基金完全一樣,其特點在於,普通開放式基金和ETF的投資標的均為股票、固定收益類等資產,而ETF聯接基金的絕大多數投資標的就是其標的ETF基金(一般以不低於90%的倉位投資於該標的ETF基金),此類基金亦稱為「影子基金」、「復制基金」。
5、ETF優勢
(1)ETF採用指數化投資策略。ETF與標的指數偏離度小,投資ETF能獲得與標的指數相近的收益;可以讓投資者以較低成本投資於標的指數,使得投資者投資指數像投資一隻股票一樣簡單。
(2)ETF可以上市交易。ETF像股票一樣在交易時間內持續交易,投資者可根據即時揭示的交易價格進行買賣,從而更好地把握成交價格。
(3)ETF費用低廉。通過復制指數和實物申贖機制,ETF大大節省了研究費用、交易費用等運作費用。ETF管理費和託管費不僅遠低於積極管理的股票型基金,而且低於跟蹤同一指數的傳統指數基金。ETF二級市場交易費用類似股票,大大降低了投資者的交易成本。ETF是全新的投資工具。在投資領域,ETF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個投資產品,而是一個越來越工具化的產品。投資者可以通過投資ETF來進行股票再投資、資產配置、長期投資、套利交易、時機選擇和短線投資等。
6、ETF套利
所謂套利,就是指當相同的或類似的證券或投資組合具有不同的市場價格時,投資者可以買入價格低估的證券,賣出價格高估的證券,從而獲取無風險收益。就ETF而言,成分股所表現出的基金凈值與ETF市價是同一投資組合的不同市場定價,因此存在套利機會。
套利具體方法是:
(1)折價套利,或稱反向套利:當ETF市價小於凈值時,買入ETF,贖回ETF,得到一籃子股票,然後賣出一籃子股票;
(2)溢價套利,或稱正向套利:當ETF凈值小於市價時,買入一籃子股票,申購成ETF,然後賣出ETF。"
❾ 策略型指數基金投資注意什麼
換句話說,主動追求特定因素溢價的策略指數,即使有十年跑贏大市的往績,亦不意味著立足於此的基金,未來十年優勢可保。
第二,與第一點相通,近年才興起的策略型指數基金,可供參考的回報表現,大都立足於覆蓋期短則十年、長則十五年的回溯測試,投資者若因測試結果優異,決定押重注於某隻基金,很易受往績誤導。
舉個例子,過去十年尤其金融海嘯以來的五年,市場避險意識大增,投資者對現金流穩定、派息可測性高的股票另眼相看。「悶股」固然不及科網「瘋癲」,但以估值而論,這類防守性強的股份,不少已達前所未見的水平;在超低息環境推波助瀾下,企業盈利增長追不上股價升幅,「悶股」變得越來越貴。近期美國債息抽升,所謂的「高息股」大幅調整,率先跌個四腳朝天,大家應該記憶猶新。
反過來看,上世紀最後三四年,科網狂潮如火如荼,估值不必有憑有據,全仗市場對業務前景的想像,公司眼下是否有錢賺、派不派息,投資者毫不在乎。
不難理解,帶「價值」傾向的策略型指數基金,過去五至十年受惠於防守股在組合內權重偏高,於價值股占上風的這個時期得形勢之助,
同一道理,長達二三十年的測試結果,由於覆蓋面伸延至上世紀九十以至八十年代,基於投資潮流的興衰、經濟周期的漲退,「價值」取向強烈的策略型指數,回報表現可能馬上走樣,相對於主打動力策略的對手,優勢是否仍然能保,要做過覆蓋期較長的回溯測試,方有答案。
不幸的是,目前流行的策略型指數基金,供應商向投資大眾出示的回溯測試結果,覆蓋面皆在十至十五年之間,以此作參考,須防追逐近績的片面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