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學會這個指標,指數基金買得值不值,一看一個准
1、市凈率要低 。這點很容易理解,跟市盈率一樣,市凈率越低估值越低。不過多低的市凈率算低呢?我們參考一些投資大師的觀點:
格雷厄姆在《聰明的投資者》中認為,「相比企業所有者,投資者獲取股份的價格幾乎總是會高於其凈資產價值,即大幅溢價。.......「」格老建議市凈率不超過1.5倍。對於低估值投資的思路,建議從平均市盈率在1.5—1倍以下的一籃子股票中挑選基金。
2、凈資產價值要穩定 。根據公式市凈率=每股市價/每股凈資產,如果凈資產的價值不穩定,那市凈率也就沒有參考價值了。
3、ROE長期看能維持在一定水平 。市凈率是從買資產的角度去投資,但一份資產如果無法盈利產生現金流,那最終收益也不會好。我們如何衡量資產的盈利呢?無論這份股權資產是否上市交易,我們都可以用ROE來衡量一下。
ROE對企業長期價值的影響,查理·芒格(美國投資家,沃倫·巴菲特的黃金搭檔)說過一個觀點:「從長期來看,一隻股票的回報率與企業發展息息相關,如果一家企業40年來的盈利一直是資本的6%(即ROE6%),那40年後你的年均收益率不會和6%有什麼區別,即使你當初買的是便宜貨。如果該企業在20-30年的盈利都是資本的18%,即使當初出價高,其回報依然會讓你滿意。」
Ⅱ 格雷厄姆的《證券分析》
格雷厄姆與費雪是巴菲特的兩位老師,這兩位一位側重於公司內在價值的研究,一位側重於尋找最優價值的股票,巴菲特是在結合兩人的基礎之上而進行投資的,另外格雷厄姆有華爾街之父的榮譽,可見其再金融業得地位不容小覷,但是國內知道巴菲特的比較多,而知道格雷厄姆的比較少。《證券分析》是一本很不錯的證券類的書,可以讀一下,網路文庫里就有,我前幾天剛下過!
巴菲特曾說,「我是百分之十五的費雪,百分之八十五的格雷厄姆。」格雷厄姆對巴菲特的影響如此之大並不令人驚奇。巴菲特起初是格雷厄姆論著的一個入迷的讀者,然後成為了他的學生、雇員和合作者,最後成了和他比肩而立的人。格雷厄姆磨煉了巴菲特,但如果認為巴菲特僅僅是格雷厄姆教育出來的奇才的話,顯然忽略了另外一個金融思想巨頭菲利普"費雪的影響。
巴菲特在讀了費雪《普通股和不普通的利潤》一書後,直接找到費雪。巴菲特回憶說:「當我見到他(費雪)時,他本人和他的思想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費雪很像格雷厄姆,沒有一點架子,優雅大度,是一個非凡的人物。」盡管格雷厄姆和費雪的投資方法相異,但巴菲特認為他們兩人「在投資世界裡是平行的。」
本傑明"格雷厄姆
格雷厄姆被認為是金融分析的開山鼻祖。之所以這樣稱呼,是因為「在他之前沒有金融分析這種職業,在他之後人們才開始這樣稱呼這種職業。」格雷厄姆有兩本著作最為知名。一本是和大衛"多德合著的《證券分析》,1934年出版。那時正是1929年股市大崩潰後不久,美國經濟正處於極度蕭條之中。大多數學者都在試圖解釋這一經濟現象,而格雷厄姆卻致力於幫助人們重建金融根基。另一本是《聰明的投資者》..1949年出版。
《證券分析》1934年第一次出版時,格雷厄姆和多德都已有十五年以上的投資經歷。他們花費了四年時間才完成了這本書。《證券分析》一書首次出版時,《紐約時報》記者的路易絲,里奇評論該書「相當成熟,細致入微,值得稱贊,是理論探討和實踐經驗兩者智慧的結晶。如果這種投資理念早點產生的話,投資者的思想會集中於證券本身而非證券市場」。
《證券分析》的精要之處在於:一個基於理性評估、精心選擇、投向分散的普通股組合即是一個正確的投資組合。格雷厄姆在書中幫助投資者循序漸進地理解他的投資理念及方法。格雷厄姆解決的第一個問題是統一和明確「投資」定義。在此之前,投資是一個多義詞。一些人把購買股票稱為投機,而把購買債券稱為投資;也有人認為購買安全性較高的證券如債券是投資,而購買股價低於凈現值的股票的行為是投機。格雷厄姆認為,意圖比外在表現更能確定購買證券是投資還是投機。借錢去買證券並希望快速掙錢的決策不管它買的是債券還是股票都是投機。
格雷厄姆提出了自己的定義,「投資是一種通過認真分析,有指望保本並能有一個滿意收益的行為。不滿足這些條件的行為就叫投機。」格雷厄姆主張進行分散投資以降低風險。他把「仔細分析」解釋為「基於成熟的原則和正確的邏輯對所得事實仔細研究並試圖作出結論。」格雷厄姆進一步把分析描述成三個步驟:描述、評判、選擇。
在描述階段,分析者收集所有突出的事實並把它們清晰地表達出來。在評判階段,分析者關心的是信息的質量,側重於分析所得信息是否客觀地反映了事實。在選擇階段,分析者判斷所考察的證券是否具有投資價值。
格雷厄姆認為,對於一個被視為投資的證券來說,其本金必須有某種程度的安全性,並有滿意的回報率。格雷厄姆解釋說,所謂安全並非是說絕對安全,而是指在合理的條件下投資應不致於虧本。格雷厄姆不認為一個非常反常或不可能的事件會使一個安全的債券拖欠。而滿意的回報不僅包括股息或利息收入而且包括價格增值。格雷厄姆特別提到「滿意」是一個主觀性的詞,投資回報可以是任何數量,不管有多低,只要投資者做得明智,並在投資的界限內。按照格雷厄姆的定義,一個運用正確的邏輯進行金融分析,並遵循本金安全和合理回報率的原則的人即是一個投資者而不是投機者。
格雷厄姆一生都被投資和投機問題所困擾。格雷厄姆晚年很傷心。因為在他看來,機構投資者所進行的活動顯然是投機性的。1973年一1974年紐約股市進入熊市後不久,格雷厄姆應邀參加一個由Donaldson, Lufkin &. Jenrette公司(譯注:華爾街排名第10位的投資銀行)所組織的基金管理人會議。當格雷厄姆在會議圓桌旁坐下後,對他的同行們所認可的東西深感震驚。「我不理解,」格雷厄姆說,「機構理財是如何從正確的投資退化到試圖在最短的時期里得到最可能高的收益這種激烈的競爭上去的。」
區分了投資與投機後,格雷厄姆的第二個貢獻是提出了普通股投資的數量分析方法。在《證券分析》之前,幾乎沒人利用數量方法來選擇股票。在1929年之前,上市公司主要是鐵路行業的公司,工業和公共事業公司股票只是全部上市股票中的一小部分。銀行和保險公司等投機者所鍾愛的股票都未上市。這些以鐵路公司為主的上市公司都有實際的資本價值支撐,大多以接近面值的價格交易,在格雷厄姆看來,都有投資價值。
格雷厄姆指出了三種導致股市暴跌的力量。第一,交易經紀行和投資機構對股票的操縱。每天,經紀人總是添油加醋地告訴客戶哪只股票開始「變動」以及一些令人興奮的股票信息。第二,銀行貸款購買股票的政策。20年代。銀行往往貸款給那些焦急等待華爾街最新熱點的投機者。銀行貸款用於購買證券的金額從1921年的1。億美元上升到1929年的85億美元。由於貸款是以股票市價來支撐的,當股市暴跌時,一切就像小孩用紙牌搭成的房子一樣全坍塌了。《證券法》頒布後,保護了個人投資者不受經紀人欺詐,靠保證金買證券的做法也比20年代大大減少了。但有一種因素是立法難以控制的,這就是格雷厄姆認為應對股市暴跌負責的第三種力量—過度的樂觀。
1929年的股市災難並非投機試圖偽裝成投資,而是投資趕時髦而成了投機。格雷厄姆指出,歷史性的樂觀是會蔓延的。投資者往往容易受過去的繁榮所鼓舞,因而憧憬著一個持續增長與繁榮的時代,應而逐漸失去了對股票價格的感覺。格雷厄姆認為,人們對股票所支付的價格根本沒考慮數學期望。在樂觀的市場上,股票可以值任何價格。在這種不理智的狀態下,投資與投機的界限也就樟糊了。
當人們感受到股市暴跌沖擊的時候,股票就被貼上投機的標簽。在大蕭條時期,普通股投資的概念簡直就是一個咒語。格雷厄姆指出,投資哲學因心理狀態的變化而變化。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人們對普通股的信心再次上升起來。格雷厄姆1949年至1951年寫《證券分析》的第三版時,認識到普通股已經成為投資者資產組合中的主要部分。
在1929年股市暴跌後的二十年裡,無數學者和投資分析家研究並推出了普通股投資的不同方法。格雷厄姆描述了三種方法:橫截面法、預期法以及安全空間法。
橫截面法相當於今天人們熟知的指數投資法。格雷厄姆認為,這種方法的實質是以廣泛分散的多元化投資替代了有選擇的投資。即一個投資者要買下道"瓊斯工業指數所包括的三十隻工業公司的等額股份,獲利也和這些被選公司一致。但格雷厄姆指出,並不能肯定華爾街會取得比這一指數更好的結果。
預期法可分解為短期投資法和成長股投資法兩種方法。短期投資法即是尋求最近期間(一般為六個月到一年內)內前景最好的公司。華爾街花費了很多精力預測公司的經營業績,包括銷售額、成本和收入等等公司預期能達到的指標。格雷厄姆認為,這種方法的缺點在於公司的銷售和收入經常變化,並且近期業績預期很容易貼現到股票價格上。但關鍵而又最基本的間題在於投資價值不在於一家公司這個月或下個月能掙多少,也不在於下個季度的銷售額,而在於公司長期內能給投資者多少回報。基於短期數據的決策經常是膚淺和短視的。由於華爾街重點強調變化與交易量,短期投資法因而成了主要方法。
成長股,簡而言之,就是銷售額和收入增長率高於行業平均水平的股票。格雷厄姆採用國民投資者公司的定義說明,處於成長期的公司即是收入從一個周期過渡到另一個周期的公司。按格雷厄姆解釋,採用成長股投資法的困難主要在於投資者判別成長型公司的能力以及確定現在的股票價格中已經包含了多少該公司增長潛力的貼現。每個公司都有一個所謂的利潤生命周期。在早期發展階段,公司的收入加速增長並開始實現利潤;在快速擴張階段,銷售收入繼續增長,經營利潤和稅後利潤陡然猛增;當公司進入成熟增長階段後,收入和利潤都開始下降;在最後階段,即衰退下降階段,收入下滑,經營利潤和稅後利潤也都明顯持續下降。格雷厄姆認為,採用成長股投資法的投資者面臨兩難問題。如果他們選擇了一家處於快速擴張期的公司,他們可能會發現該公司的成長是短暫的。因為該公司經受考驗的時間不長,公司的利潤可能會很快耗盡。另一方面,處於成熟增長期的公司也許處在一個成熟增長的後期,很快就會進入衰退下降階段。識別公司處在其生命周期的何種階段這一間題多年來一直困擾著金融分析者。
假定投資者已經准確地找到了一家處於增長階段的公司,那麼投資者應付多少錢去購買該公司的股票呢?顯然,如果大家都知道這家公司處於成長繁榮期,那麼它的股票價格就會上升到比較高的位置。但如何判斷目前的股票價格是否太高呢?答案很難確定。即使能精確確定,投資也會馬上面臨一個新的風險—公司增長可能會比預期要慢。如果發生這種情況,投資者支付價格的就太高了,隨後該公司股票價格也可能會馬上下跌。
格雷厄姆進一步指出,如果分析家對某公司的未來增長持樂觀態度,並進一步考慮將該公司股票添加到投資組合中去。那麼,有兩種買入技巧:一種是在整個股票市場低迷時買入;另一種是在整個股票市場並不低迷,但該公司股票市價低於其內在價值時買入。格雷厄姆認為,這兩種購買技巧都有一種體現於股票價格上的「安全空間。」
僅在市場低迷時買入證券會導致一些困難。首先,容易誘導投資者挖空心思去研究用於預測股票價格高低的模型或公式。這類投資者實際上成了預測市場走勢這種極不確定事件的人質。其次,當市場對股票公平估價時,投資者便難以從購買普通股中獲利。並且,在購買股票前等待市場進入低迷期以及購買後等待市場進入牛市的整個過程可能相當漫長而令人乏味,甚至到頭來空喜一場,一無所獲。
格雷厄姆建議投資者的精力最好用來判識單個證券是否被低沾而不要去理會整個市場的價格水平。格雷厄姆承認,為使這種策略有效,投資者需要掌握判識股票是否被低估的方法或技巧。在三十年代和四十年代,這種集中關注於購買被低估的證券而不管市場總體水平的想法是一種革新的思想。格雷厄姆著書立說的目的就是力圖描述這種策略。
格雷厄姆把正確投資的概念縮減為他稱之為「安全空間」的a言。也可以稱為收益的安全差額。這句a言試圖用單一的方法來統一所有的證券(股票和債券)的投資方法。例如,如果一個分析家在考察一家公司的經營歷史時發現,在過去五年裡,公司平均每年能獲得五倍於固定費用的收入。按格雷厄姆的理論,投資該公司債券的收益就有了一個安全的空間。格雷厄姆並不指望投資者去精確地確定公司未來的收入。他認為,只要收入和固定費用之間的差距足夠大,投資者在公司收入意外下降時就可以得到保護。
建立一個有關債券投資收益的安全空間概念並不難。真正的考驗在於格雷厄姆能否將其運用到普通股投資上。格雷厄姆認為,如果股票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那麼投資普通股就存在收益的安全空間。顯然,實際應用這個概念時,需要掌握確定公司內在價值的技術。格雷厄姆關於內在價值的定義在《證券分析》一書中描述為「被事實所確定的價值。」這些事實包括公司的資產、收入、紅利以及任何未來確定的預期收益。格雷厄姆承認在決定公司內在價值中最重要的因素是公司未來收益的能力。簡單地來說,一個公司的內在價值可用公司的利潤乘以一個適當的資本化率因子來估計。這個因子或乘數受公司利潤的穩定性、資產、紅利政策和財務狀況等因素制約。
格雷厄姆認為,內在價值方法受分析家對公司未來經濟情況不精確的計算所限制。格雷厄姆擔心,分析家的結果可能被大量的潛在因素所輕易否定。由於銷售額、定價和費用均難以預測,使內在價值方法的應用更加復雜。但格雷厄姆並未因此而氣餒,他建議安全空間的概念可以在三個領域得到成功應用。首先,對於像債券和優先股這種具有穩定收益的證券很有效。其次,可用來作比較分析。最後,如果公司股票市價與其內在價值的差距足夠大,那麼,安全空間的概念就可以用來選擇股票。
格雷厄姆告誡讀者,必須意識到內在價值是一個難懂的概念,它區別於市場價格。起初,內在價值被認為等同於公司總資產減去負債,即凈資產值。這種看法導致人們認為內在價值是可以確定的。然而,分析家們逐漸認識到公司的內在價值不僅是凈資產價值,而且還包括這些資產所能產生的利潤。格雷厄姆認為,沒有必要確定公司內在價值的精確值,只需估算一個大致范圍。為了確定安全空間,分析者只需簡單地估計一個比市價明顯高或明顯低的大概值。
格雷厄姆指出,金融分析並非一門精確的科學。對某些數量因素,包括資產負債狀況、損益狀況和紅利等可以進行仔細分析。但質量因素則難以分析,但這些不易分析的質量因素恰恰是分析公司內在價值的必要成份。人們通常提到的兩種不易分析的質量因素為「管理能力」和「公司性質」。
格雷厄姆對把分析重點放在質量因素上深感不安。格雷厄姆認為,管理觀念及公司性質不易測量,對難以測量的因素強行測量很可能導致較大的測量及內在價值估算誤差和失真。格雷厄姆並不否認質量因素的重要性。但他認為,當投資者過份強調這些難以捉摸的因素時,潛在的失望也就會相應增加。對質量因素的樂觀情緒經常反映為一個較高的市盈率。格雷厄姆的經厲使他相信,如果投資者的注意力從有形資產轉向諸如管理能力和公司業務性質這類無形資產的話,他們將傾向於購買潛在風險較高的證券。
格雷厄姆強調,投資者必須搞清楚自己的理論根據。如果你買資產,那麼其下跌的下限是這些資產的流動清算價值。格雷厄姆認為,在計劃完成之前沒有人能夠保證樂觀的增長。如果一家公司被認為富有吸引力、擁有出色的管理、預計未來有較高的收益。「於是他們(投資者)會爭先恐後地購買這只股票,這樣他們就會開出高價,市盈率也隨之上升。當越來越多的投資者熱愛這家公司時,該公司的股票價格就會逐漸背離其基本價值,從而創造了一個不斷擴大的美麗氣泡,直到它最終破裂為止。」
格雷厄姆認為、如果公司內在價值中最大的一部分取決於管理質量、業務性質以及樂觀的增長計劃的話,則投資該公司就沒有安全空間。相反,如果公司內在價值的較大部分是由可測量的數量因素支撐的,則投資者的下跌空間就會有一個下限。固定資產、紅利、當前及歷史利潤均可測量,這些因素都能用數字表示,因而他們可成為內在價值實際估算時的推斷基礎。
格雷厄姆認為、記憶力好是他的一項負擔。正是一生中兩次損失重大的記憶導致他強調下跌保護而不是上升潛力的投資方法。格雷厄姆常提及兩個投資原則。第一條原則是不要失敗,第二條原則是不要忘記第一條原則。這種「不要失敗」的哲學使格雷厄姆同時堅持安全空間的兩種選股方法。第一種方法是以不超過公司凈資產三分之二的價格購買股票,第二種方法是購買市盈率低的股票。以不超過凈資產三分之二的價格購買股票既符合格雷厄姆對現實的感覺,又滿足了他對某種數學期望值的需要。如果股票價格低於每股凈資產值,格雷厄姆認為投資該股票就存在收益的安全空間。格雷厄姆認為這是一種錯不了的投資方法。他又著重強調這個結論是基於一組股票而不是基於單只股票。這種股票在熊市的底部非常普遍,在牛市期間則很稀少。
等到市場進入調整期才去投資的認識可能是不合理的。於是格雷厄姆著手設計第二種購買股票的方法。他集中於那些價格正在下跌、市盈率低的股票。格雷厄姆在其整個投資生涯中對這種方法做了幾次修訂。直到他去世前不久,還在和西德尼"科特一起修訂《證券分析》的第五版。格雷厄姆分析了十年中市盈率低、股價只有前期最高價一半的股票的財務結果,發現其理論得到滿意的印證。
格雷厄姆認為,以不超過凈資產價值三分之二的價格購買股票或購買市盈率低的股票的投資方法可以經常應用。但格雷厄姆基於這些方法所選的股票都很不適合市場當時的口味。某些宏觀和微觀因素導致市場對這些股票的定價低於其價值。格雷厄姆強烈地感到這些股票的價格「低得不公平」,是極富吸引力的購買對象。
格雷厄姆的信念來源於某些假定。首先,他認為市場經常給股票錯誤定價,這些錯誤定價經常來源於人們恐懼或貪夢的情緒。在高度樂觀時,貪婪促使股票價格高過其內在價值,從而形成一個過高估價的市場。在過度悲觀時,恐懼又導致股票價格低於其內在價值,從而形成一個低估的市場。第二個假定基於「向平均值調整」的統計現象。盡管格雷厄姆沒有使用這一個術語,但他曾引用過霍勒斯的話,「現在下跌的股票多數都會上升,現在上升的股票多數都會下降。」不管如何表達,格雷厄姆都認為投資者可以在一個缺乏效率的市場中,利用市場力量的調整來獲利。
菲利普"費雪
在格雷厄姆撰寫《證券分析》一書時,菲利普"費雪剛剛開始涉足投資顧問領域。費雪從斯坦福大學工商管理學院畢業後,在舊金山市盎格魯"倫敦一巴黎國民銀行任分析家。不到兩年,便坐上了銀行統計部門的第一把交椅。費雪正是從這個位置目睹了1929年的股市暴跌。費雪後來跳槽到當地的一家經紀行,工作了一段時間後,便決定開辦自己的投資顧間公司。1931年3月1日,費雪的公司開始招攬顧客。30年代初期,正值股市和經濟蕭條之際,在這個時候開設投資顧問公司似乎不太明智。然而,費雪驚奇的發現他具有兩個有利條件。首先,在股市猛跌後還有錢的投資者,可能對他現在的經紀人不滿意。其次,大蕭條中,商人大都有足夠的時間坐下來和費雪交談。在斯坦福念書的時候,有一門商業課要求學生和教授定期去訪問舊金山地區的公司。教授和公司經理們進行一系列有關他們公司的討論。在開車回斯坦福的途中,費雪和他的教授就他們所訪問的公司和經理們談個沒完。費雪回憶說:「每周的這個時間都進行這種訓練。」正是這些經歷使他相信可以通過下列方式獲得超額利潤:(1)對獲利能力在平均潛力以上的公司投資;(2)和最有能力的管理者合作。為了分離出這些特別的公司,費雪開發了一個通過公司特徵和管理特徵評價公司的「點系統」。
最吸引費雪的公司特徵是公司的銷售額和利潤增長能力一直高於行業平均水平。費雪認為符合這一特徵的公司應該擁有「市場潛力大、並且至少在幾年裡可以使銷售額大幅增長的產品或服務。」費雪不太看重公司一兩年內的銷售額年度增長率,而是從多年的經營狀況來判別公司的成功。他意識到商業周期的變化對銷售額和利潤有實際的影響。費雪看好那些長期以來增長率一直高出平均水平的公司。按照費雪的說法,增長率預期能達到高於平均水平的公司有兩種類型,一種是「走運和有能力的」公司,另一種為「因有能力而走運」的公司。
費雪舉例說,美州鋁業公司是一家「走運和有能力」的公司的例子。說該公司能幹是因為公司的開辦人極有能力。美州鋁業公司的管理者預料到了他們產品的商業價值,於是積極擴大鋁的生產能力、增加銷售額。該公司也很「走運」。因為超出管理者直接控制之外的事情對公司及其市場產生了積極的影響。航空運輸的快速發展極大地增加了鋁的銷售量。由於航空工業的發展,使該公司獲得了遠遠超出管理者所預計的利潤。
費雪認為,杜邦是一家「由於能幹而走運」的公司。如果杜邦停留在生產最初的產品—炸葯粉末,那麼杜邦公司就只能算一個典型的礦業公司了。但由於杜邦公司的管理者吸取了生產火葯的經驗和教訓,於是能不斷開發和生產新產品,比如尼龍、玻璃紙和紐賽特(2一甲基丙烯酸)等等。這些產品形成了新的市場,為杜邦公司帶來了數十億美元的銷售收入。
費雪指出,公司努力做好研究和開發,可以使公司的銷售增長高於平均水平。如果沒有開展研究與開發,美州鋁業公司和杜邦公司顯然不會獲得長期成功。即使是非技術性的公司也需要認真做好研究開發,以便生產出更好的產品和提供更有效率的服務。
巴菲特引用了凱恩斯的話來解釋他的困境:「困難不在於產生新觀念而在於背離老觀念。」巴菲特承認,格雷厄姆教給他的投資哲學及方法對他太有價值了,反而推遲了他的進化。甚至在今天,巴菲特繼續信奉格雷厄姆的基本觀點--一安全空間。「即使在讀到這個理論的四十二年後,我仍然認為安全空間這四個字是正確的。」巴非特從格雷厄姆那兒學到的最有價值的思想是:當公司股票的市場價值明顯低於其內在價值時,購買這類股票就是成功的投資。1984年,巴菲特在哥倫比亞大學紀念《證券分析》一書出版十五周年的集會上發表演講時指出,有相當一部分成功的投資者承認他們共同的投資知識來源於本"格雷厄姆。格雷厄姆提出了安全空間的概念和理論,而格雷厄姆的每一個信奉者在具體應用他的理論時,都發展了一套不同的一方法來確定公司的內在價值。但共同的主旨都是尋找公司股票的內在價值與市場價格之間的差異。對巴菲特最近的投資感到迷惑的人沒有把理論和方法區分開。巴菲特確實信奉格雷厄姆的安全空間理論,但他已經摒棄了格雷厄姆的投資分析方法。按照巴菲特的說法,直接應用格雷厄姆的方法易於賺錢的黃金時期是1973年一1974年。
從費雪那裡,巴非特認識到公司的業務類型、管理能力對公司價值起很大作用。因此,公司管理人員的特性也需要好好研究。費雪建議,為了全面了解一家公司,投資者必須調查公司的方方面面以及它的竟爭對手。從費雪那裡,巴菲特深知「閑話」的價值。經過多年努力,巴菲特創立了,一個廣泛的接觸網路。藉助這個網路,巴菲特能夠對各種不同類型的公司進行評價。
最後,費雪教導巴菲特不要過份強調多元化。費雪認為,投資者被多元化誤導了,他們相信把錢放在幾個籃子里能降低風險。但購買太多股票的害處是不可能去觀察所有籃子中的所有雞蛋。投資者得冒花太少精力在他們熟悉的公司上而花太多精力在他們陌生的公司.上的風險。按費雪的說法,買入大量對其業務不甚了解的公司的股票所承受的風險要比投資了解深刻的有限多元化更大。
除了成為巴菲特思維框架的安全空間理論外,格雷厄姆還幫助巴菲特認識到了跟蹤股市波動的愚蠢性。格雷厄姆曾教導巴菲特說,股票既有投資特徵也有投機特徵。安全空間有助於解釋股票的投資特徵。股票的投機特徵是人們恐懼和貪婪的結果。這些存在於大多數投資者中的情緒往往導致股價過份偏離股票的內在價值。如果能絕緣於股市的情緒旋風之外,就有機會利用那些基於感情而不基於邏輯分析的投資者的非理性行為。巴菲特從格雷厄姆那裡學會了如何獨立思考。如果你基於正確的判斷得出了一個合乎邏輯的結論,那麼,不要僅僅因為別人不同意而輕易放棄。「別人不同意你,並不能說明你對或錯,」格雷厄姆寫道,「你之所以正確,是因為你的數據和推理正確。」
————資料來源於網路和自我學習!一名名國際金融專業學生!
Ⅲ 我想了解一下分級指數基金的內容,請問有什麼好的推薦網站和書籍么
一、對沖基金風雲錄和富達基金,都是國外的書,可以參考下。
國內的私募股權目前雖熱但尚處初級階段,無系統性書籍,基本都是復制國外的居多。
如果看交易結構與產品架構的話,多參考下過去的成功案例,再略加修改好了。
二、1、《巴菲特致股東的信——股份公司教程》勞倫斯。坎寧安著nbsp;nbsp;機械工業出版社
2,《沃倫。巴菲特傳——一個美國資本家的成長》羅傑。洛文斯坦著nbsp;nbsp;海南出版社
3,《向格雷厄姆學思考nbsp;向巴菲特學投資》勞倫斯。克尼厄姆著nbsp;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
4,《沃倫。巴菲特傳》詹姆斯。奧洛克林著nbsp;中國青年出版社
5,《證券分析》本傑明。格雷厄姆nbsp;nbsp;戴維。多德著nbsp;nbsp;海南出版社
6,《格雷厄姆傳》我在網上下載看的,出版社不詳
7,《怎樣選擇成長股》菲利普。A。費舍著nbsp;地震出版社(哈哈,地震出版社都出這種書)
8,《投資聖經》安迪。基爾帕特里克著nbsp;nbsp;機械工業出版社(有全本和簡本兩種,全本比較好)nbsp;有關索羅斯
9,《金融煉金術》nbsp;喬治。索羅斯著nbsp;海南出版社
10,《走在股市曲線前面的人》喬治。索羅斯nbsp;及另兩人著nbsp;nbsp;海南出版社11,《哈耶克文選》[英]弗里德里希。馮。哈耶克著nbsp;nbsp;江蘇人民出版社nbsp;鳳凰出版nbsp;有關彼得。林奇
12,《彼得。林奇的成功投資》彼得。林奇nbsp;約翰。羅瑟查爾德著nbsp;機械工業出版社
13,《戰勝華爾街》彼得。林奇nbsp;約翰。羅瑟查爾德著nbsp;機械工業出版社nbsp;有關羅傑斯
14,《投資騎士》吉姆。羅傑斯nbsp;中信出版社
15,《熱門商品投資》吉姆。羅傑斯nbsp;中信出版社nbsp;其他
16,《股票作手回憶錄》埃德文。拉斐爾著nbsp;nbsp;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7,《至高無上——來自最偉大證券交易者的經驗》約翰。波伊克著nbsp;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主要寫交易型股票作手,書里涉及的幾個人,作者也都開出了有關於他們的書單,比如威廉。奧尼爾的)
18,《1929年大崩盤》約翰。肯尼斯。加爾布雷斯著nbsp;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19,《市場,群氓和暴亂——對群體狂熱的現代觀點》羅伯特。門斯切nbsp;nbsp;nbsp;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0,《貪婪的智慧》查爾斯。R。蓋斯特nbsp;上海財經大學出版社
21,《對沖基金風雲錄》巴頓。比格斯著nbsp;nbsp;中信出版社
22,《即將來臨的經濟崩潰》斯蒂芬。李柏等著nbsp;東方出版社
23,《沙漠黃昏》馬修。R。西蒙斯著nbsp;華東師范大學出版社。
Ⅳ 格雷厄姆的投資原則之分散投資是怎麼回事
在投資有一個很著名的話,叫做「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里」,這也正是說明需要通過多渠道多方面的投資來分散風險。我們主要的投資方式有股票、基金、債券,首先你需要看自己是屬於風險的偏好者還是風險的規避者,即你能承受多大的風險,然後從中設置您的投資比例。眾所周知,股票是風險最大的,然後是基金,到債券。如果你對股票市場較為熟悉的話,可以將一部分資金用來購買股票獲取經濟增長的收益。然後剩下的較大部分錢,用來投資一些風險較少有一定收益的理財產品,如基金。不過基金也有分股票型,混合型,債券型,貨幣型的。如果是為了保值的話建議買債券型或者貨幣型,比銀行存款利率高,並且風險較小。您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先購買一些風險較大的產品,如股票、股票型基金等,從中獲取經濟增長收益。並且同時,購買一些風險較小的產品,以免市場出現問題影響到您的資金總額。
Ⅳ 根據格雷厄姆投資理念 中國有哪些好的指數基金
建議還是按照我們A股的狀況來選擇指數基金吧。
比如華夏上證50,易方達深100,嘉實滬深300,華安上證180,博時超大盤等
Ⅵ 為什麼要把大部分資金投入指數基金,而不是股票
一、你該如何選股票?
格雷厄姆建議,防禦型投資者直接購買低成本的指數基金就行了,這些指數基金實際上就持有值得你擁有的股票。當然,如果你希望獲得娛樂、或者享受智力挑戰,那麼你可以把大部分自己投入指數基金,再拿出10%資金用於「挑選股票」這個挑戰。
這些指標將排除以下這些公司:規模太小的、財務實力相對較弱的、過去10年有赤字記錄的、沒有連續支付股息歷史的等等。
另外,還需要查看公司的季度報告、年度報告(至少5年),對比5年的財務狀況,查閱公司的相關信息,包括公司的股票是否被過多的機構所持有---過多機構持有,它們的一致行為可能引發災難,除非是以投資為目的持有的,這些機構看好公司的長期增值。如果不願意做這些,那就去買指數基金吧。
二、防禦型投資者的選擇:
很多人可能會問,分析師會否比我們更靠譜,因為他們使用這些簡單法則會更加容易。但實際上卻不是這樣子,試想:如果每個分析師的分析、觀點都一樣,短時間內價格迅速上升,這樣就不會存在嚴重的價格扭曲,也就不會有多少大家都盈利的機會。正如一個笑話講的,當一位教授看到地面上有張百元大鈔,他想去撿,然後另外一位教授拉住他的手臂說,「不必這樣,如果真是百元大鈔,早被人撿走了」。
實際上,每個分析師都有自己的偏好和預期,在分析過程中,他們有人重視這一因素、有人重視那一因素,導致結果千差萬別。我們總結了下,一般來講主要分兩大類分析方法:
1.預測法(項目法):根據未來預期來判斷價值。
此種方法下,需要努力預測未來幾年公司會有多大成就。比如利潤的顯著、持續增長。可以根據對行業供求的預測,也可以根據歷史業務增長數據來進行推測。如果確認公司未來有前途,就會鼓動投資者去買,而不會太關注現在的估計是否合適。
因此,此種方法也被稱為「定性法」,因為它強調未來前景、企業管理狀況、以及其他不可計量但卻很重要的定性因素(無形資產、人力因素等)。
2.保護法:根據已知事實來判斷價值
此種方法則更看中當期股價,他們要努力確保「股價低於公司的實際價值」,這一差額足以吸納未來可能的不確定性因素。這樣,這種投資就不需要去過多關注公司未來的長期前景,而只要公司能持續經營下去就好了,它的價值回歸是遲早的事,到時自然就賺錢了。
因此,此種方法也被稱為「定量法」或「統計法」,它更強調的是:股價與利潤、資產和股息等因素之間存在的可計量的關系。
毫無意外,格雷厄姆更喜歡第二種即「定量法」,要從投資一開始----就能確保這樣投資是有價值的,而不是靠未來的預期預測----來彌補當前價值的營養不良。
選擇股票的方式哪個最優,是個極大爭議的問題。對於廣大防禦型投資者來說,更重要的是----要重視股票的分散化,而不是個股的選擇!另外,分散化並非僅僅為了降低風險和失誤,它還能增加你正確選擇的機會。如果整個山谷有金礦,為什麼要押注某一座小山,而不去直接買整座山谷?尤其是作為防禦型投資者,你發現這座含金礦小山的概率非常之低的情況下,這不是一種很不理智的行為么~
免責聲明:文章內容僅供參考,不構成投資建議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Ⅶ 基金經理人的美國十大
1、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公認的「股神」,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1941年,11歲的巴菲特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拜師於著名投資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他的股票在30年間上漲了2000倍,而標准普爾500家指數內的股票平均才上漲了近50倍。多年來,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穩居前三名。
2、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資界的超級巨星
彼得·林奇(PeterLynch)美國人,生於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他是富達公司的副主席,富達基金託管人董事會成員之一,現居波士頓。
3、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資之父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全球投資之父 、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鄧普頓爵士是鄧普頓集團的創始人,一直被譽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資者之一。福布斯資本家雜志稱他為全球投資之父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2006年,他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20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
4、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維·多德(David Dodd) —— 價值投資之父
股市向來被人視為精英聚集之地,華爾街則是衡量一個人智慧與膽識的決定性場所。本傑明·格雷厄姆作為一代宗師,他的金融分析學說和思想在投資領域產生了極為巨大的震動,影響了幾乎三代重要的投資者,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上億的投資管理人都自稱為格雷厄姆的信徒,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講述了他的人生事跡以及初入股市的辛酸過程。
5、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喬治·索羅斯: 1930年出生於匈牙利,猶太人,1968年創立「第一老鷹基金」,1993年登上華爾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擊英鎊勁賺20億美元,1997年狙擊泰銖,掀起亞洲金融風暴。 索羅斯是LCC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確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內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歷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6、約翰‧內夫(John Neff)——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內夫
約翰·內夫(JohnNeff)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金融界專家會選哪一位資金管理人來管理他們的錢呢?一個很好的答案是:約翰‧內夫,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見經傳的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理財專家。他在投資界以外幾乎是默默無聞,因為他處世低調而且毫不引人注目。但他確實是美國最負盛名的金融界人物,實際上,幾個民意測驗表明,他是資金管理人管理他們自己的錢的首選經理人。
7、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指數基金教父
先鋒集團(VanguardGroup)的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博格爾(JohnBogle)固執地認為,基金管理人辛苦找尋的股市「鑽石」,恰恰就是人所共知的市場指數。
8、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 Price) ——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
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Price)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是美國價值型基金經理人中的傳奇人物,1975年加入海涅證券(HeineSecurities),跟著海涅(MaxHeine)學習基金經理實務,1976年開始成為共同股份基金(MutualSharesFund)的基金經理人
9、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 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縱橫全球金融市場的老虎管理基金以選股精準著稱。1980年,羅伯遜以800萬美元創立老虎基金,1998年前的平均每年回報為32%,因而被視為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老虎基金是最著名的宏觀對沖基金之一,與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可謂並駕齊驅。
10、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
馬克·默比烏斯(Mark Mobius,又譯墨比爾斯),現任鄧普頓資產管理公司主席,他管理了約200億美元的新興市場股票資產。默比烏斯於1987年加入鄧普頓,當時的職位是鄧普頓新興市場基金總裁。
Ⅷ 基金定投到底要如何做
1、基金定投,選對時機很重要。雖然這句話更適用於普通買入基金,但是定投如果時機正確也更容易獲得高收益。如你所見,我2011年末開始定投,當時上證指數2100點附近,股市處於低迷的熊市時期,堅持定投,能獲取更多的低位籌碼,一旦行情啟動,收益立馬就能體現。
2、一定要堅持。基金定投不同於買股票,也不像一次性買入基金,它需要一定時間才能獲得可觀的收入。在我看來,一份定投計劃,至少要堅持3年左右才能顯示出定投的價值。
3、要選波動較大的基金品種來定投。基金有很多種,最適合做定投的是股票型基金。因為股票型基金波動大,長期定額投資,可以分攤成本,行情啟動時收益也會更大。我曾在2012年的有幾個月將股票型換成了債券型基金來定投,後來好長時間沒有波動我就贖回了。風險與收益成正比,股票型基金波動大,收益也會更高。
4、定投之前先做好准備工作。我說的這個准備工作,一是要弄清楚基金定投是什麼(見文章開頭),怎麼做,在哪裡做;二是要篩選要投資的品種。基金定投按月也可以按周,但一般都建議按月,對上班族來說,最好選發工資後的日期按月扣款。目前我知道可以定投的平台有銀行、證券公司、基金公司官網還有一些專門的第三方基金網站。選擇的原則就是怎麼省錢(手續費優惠)怎麼安全方便怎麼來。
關於篩選投資品種,推薦指數基金。股神巴菲特在公開場合多次推薦過指數基金。大多數普通投資者都適合投指數基金。因為指數基金可以永續存在,而且指數基金反映的是一個國家的整體經濟走勢,有長期上漲的優勢。這也是我後來經過學習和研究才明白的,所以今年改投了指數基金。
5、定投過程中要不斷總結和調整。比如你選了一隻看好的基金去定投,中間遇到市場大幅調整,這個時候就不必嚴格按照規定的時間去買,可以追加買入降低成本;而漲幅過大時也可以減少買入鎖定利潤。具體而言,可以利用盈利收益率來判斷是該追加還是減少買入份額。
盈利收益率由著名的價值投資大師——格雷厄姆提出,他使用盈利收益率來判斷股票的價值,盈利收益率=公司盈利/公司總市值,如果把股票看做一種特殊的理財產品,盈利收益率就是這個理財產品的收益率,它可以量化指數基金的收益情況。
使用盈利收益率的限制是必須是投資大公司的指數基金才能用,因為盈利越穩定越有效。在盈利收益率高的時候定投,在盈利收益率低的時候停止定投,會比一般的定投收益高很多。
6、及時止盈。雖然定投要堅持一定時間,但是如果遇到一輪牛市,你也可以選擇提前止盈。比如我2011年開始的定投,如果當時不是因為用錢,合適的止盈時間應該是在2015年上半年。你會問如何判斷何時該止盈呢?盈利收益率小於6.4%的話就可以考慮止盈了。
Ⅸ 我想學習基金,有沒有朋友推薦通俗易懂的網上視頻教學會書籍
你這樣是舍近求遠了。我給你講講,然後清明後你拿1000元買個基金,你就清楚了。 希望採納。
1. 什麼是基金?
一個公司向證監會申請牌照,然後向大眾集資(無牌照的就是非法集資)。 集資額達到預定目標後,比如20億,宣布基金成立,然後開始拿這些錢去搞證券投資。所以說基金公司就是做錢的生意, 和銀行差不多。因此一般基金公司都是國有控股。
2. 如何買基金
買基金很多渠道,銀行,券商營業部,基金公司的網上直銷,合作網站等等。一般通過銀行網銀買入比較方便。
3. 買基金要交什麼費用?
一般基金買入要交申購費,贖回的時候交贖回費。運營期間,基金公司每天提取管理費,託管費,銷售服務費等。不同基金公司,基金品種,費率不同。你可以參考你關注的基金的具體信息。
4. 基金一定賺錢嗎?
應該說,基金公司一定賺錢。因為操作的基金是否賺錢,與他們沒有關系,他們只是每天按照基金規模大小提取費用,規模越大他們越受益。 基金虧損,則由全體基民承擔。 比如20億,他們操作虧了50%, 變成只有10億資產了,那麼你的每份基金就只有0.5元了(剛成立為1元)
5. 基金品種
按照基金投資方向的不同,基金分很多品種。常見的基金,風險從低到高依次為貨幣基金,債券基金,混合式基金,股票基金等。所以你要根據自己的風險偏好來買基金。 總之,預期收益越高則風險越大。
6. 其它基金
還有一些衍生出來的其它基金,如指數基金,封閉基金,LOF,ETF等,等你買了一般基金,操作一回,後來也慢慢就懂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