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爾康」周傑現狀曝光,為何說他是人生贏家
周傑作為《還珠格格》中最爭論的演員,在「還珠」後路難走,這幾年甚至無法拍攝。周傑現在以什麼活著?周傑先生去做米了。
其實,周傑還是沒有作為演員的興趣。他有時也出演戲劇。現在的周傑基本上很少出現在觀眾的視野里。周傑的生活簡單舒適。在遠離演藝圈的非之地,周傑也不羨慕明星的精彩生活。大家期待周傑的復出嗎?
B. 酒鬼酒是哪裡生產的
湖南省吉首市
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由創建於1956年的湘西州第一家作坊酒廠吉首酒廠發展而成;1985年更名為湘西吉首釀酒總廠;1992年更名為湘西湘泉酒總廠;1996年改制為湖南湘泉集團有限公司,成為湖南省50家最早進行現代企業制度改革的企業之一。
1997年由湘泉集團獨家發起創立酒鬼酒股份有限公司,在深圳證券交易所上市;2007年全面完成改制重組,中皇有限公司成為公司控股股東;2016年,中糧集團有限公司成為公司實際控制人。
(2)大米先生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2008年07月01日,原國家質檢總局批准對「酒鬼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017年,秋季糖酒會期間,酒鬼酒榮獲「新時代文化名酒典範」榮譽稱號。同年,第三屆酒業總裁論道盛會上,酒鬼酒獲「2017中國次高端白酒典範品牌」稱號。
酒鬼酒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范圍湖南省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人民政府《關於劃定湘西酒鬼酒原產地域保護范圍的函》(州政函〔2005〕69號)提出的范圍為准,為湖南省吉首市振武營酒鬼湘泉城現轄行政區域。
C. K線的由來是什麼
k線又被稱為蠟燭圖,k線的由來是源於日本德川幕府時期的本間宗久,當時他在大阪的堂島大米會所進行大米的期貨交易。他深入研究了大米價格的歷史記錄,憑借過人天賦,很快積累了大量的財富,後人根據他的交易心得以及記錄價格的方式,慢慢地將價格圖表演進成蠟燭圖,而他所進行交易的方法,就被稱為酒田戰法。
這一起源於18世紀日本米市用來表示米價變動的分析方法,後被引用到證券市場,成為股票技術分析的一種理論。k線是一條柱狀的線條,由影線和實體組成。影線在實體上方的部分叫做上影線,下方的部分叫做下影線。實體分為陽線和陰線。
一根k線記錄的是股票在一天內價格變動的情況。將每天的k線按時間順序排列在一起,就組成了股票價格的歷史變動情況,叫做k線圖。k線由開盤價、收盤價、最高價、最低價四個價位組成。開盤價低於收盤價稱為陽線,反之叫做陰線。中間的矩形稱為實體,實體以上細線叫上影線,實體以下細線叫下影線。k線可以分為日k線、周k線、月k線,在動態股票分析軟體中還常常用到分鍾線和小時線。k線是一種特殊的市場語言,不同的形態有著不同的含義。
D. 關於諧音的笑話和謎語 關於諧音的笑話,字謎
朋友,我在做任務,如果回答對你有幫助,麻煩給個最佳答案鼓勵一下,謝謝!
清朝末年 一個法國傳教士到中國農村傳教 看到一個小女孩 就上去問:小盆油,你戲嚼嗎?
小女孩說:洗腳?我天天洗啊,你問這個幹嘛啊?
傳教士明白小女孩誤會了,就解釋:不是細嚼,是姓焦。
小女孩:啊,我不姓焦,我姓王。
傳教士耐不住了,說道:不是說姓什麼,我是要你姓焦,快姓焦,快姓焦!
傳教士由於太激動,聲音又大,嚇哭了小女孩,也驚動了村民。村民一聽,這還得了,這傳教士是個流氓啊,就把他打跑了。
傳教士回到主教那裡,就說:(法語)我叫他們信教,他們不願意信,還打我。
一
東不管,西不管,酒管;
興也罷,衰也罷,喝罷。
清代江南一酒館生意蕭條,有書生為題此聯,生意漸好。「管」諧「館」,「罷」諧「吧」
二
閔子牽白牛,過王子店;
白公騎烏馬,趕公冶場。
某學童集孔門弟子戲對。「閔子牽」諧「閔子騫」,「白牛」諧「[冉]伯牛」,「白公騎」諧「百公琦」,「公冶場」諧「公冶長」
三
上海秀才下第,只為落書;
華亭百姓受災,皆因孽報。
明上海知縣鄭洛書、華亭知縣聶豹戲對。「落書」諧「洛書」,「孽報」諧「聶豹」
四
順風帆逆風帆,帆遲帆快;
漲潮櫓退潮櫓,櫓直櫓扳。
祝允明對某友。「帆遲」諧「樊遲」,孔子弟子;「帆快」諧「樊噲」,漢初大將;「櫓直」諧「魯直」,宋黃庭堅字;「櫓扳」諧「魯班」,古代巧匠
五
船尾拔釘,孔子生於舟末;
雲間閃電,霍光出自漢中。
解縉對某友。「舟」諧「周」,「霍光」諧「火光」
六
貓兒竹下乘涼,全無暑氣;
蝴蝶花間向日,更有風來。
「暑」諧「鼠」,「風」諧「蜂」
七
披衣靸鞋而走,急事急事;
棄甲曳兵而走,常輸常輸。
兵部尚書夏元吉、給事中周大有戲對。「急事」諧「給事」,「常輸」諧「尚書」
八
解衣脫冕而行,舍人給事;
棄甲曳兵而走,宣撫尚書。
趙九齡對張燾。「給事」諧「急事」,「尚書」諧「常輸」
八
木屐為鞋,足下果然無履;
椰瓢作盞,尊前委的不鍾。
明胡唯庸、袁柳庄戲對。「無履」諧「無禮」,「不鍾」諧「不忠」
九
立湖石於江心,豈非假島;
蒙虎皮於馬背,謂是斑彪。
文徵明對徐禎卿。「假島」諧「賈島」,「斑彪」諧「班彪」
十
雨打儒冠,好似盛油木杓;
雪飄僧頂,猶如舂粉擂槌。
尤秀才對雷和尚。「油」諧「尤」,「擂」諧「雷」
編輯本段
諧音歇後語
1.矮子過河——安(淹)心
2.庵廟里的尼姑——沒福(夫)
3.熬盡了燈油——燒心(芯)
4.白菜葉子炒大蔥--親(青)上加親(青)
5.打架揪鬍子--謙(牽)虛(須)
6.大船載太陽--勉強度(渡)日
7.大糞池裡游泳--不怕死(屎)
諧音笑話
1、見雞而作
從前有一個地主,很愛吃雞,佃戶租種他家的田,光交租不行,
還得先送一隻雞給他。
有一個叫張三的佃戶,年終去給地主交租,並佃第二年的田。
去時,他把一隻雞裝在袋子里,交完租,便向地主說起第二年佃田
的事,地主見他兩手空空,便兩眼朝天地說:「此田不予張三種。」
張三明白這句話的意思,立刻從袋子里把雞拿了出來。地主見
了雞,馬上改口說:「不予張三卻予誰?」
張三說:「你的話變得好快呵!」
地主答道:「方才那句話是『無稽(雞)之談』,此刻這句話是『見
機(雞)而作』。」
2、耳朵在此
新上任的知縣是山東人,因為要掛帳子,他對師爺說:「你給我
去買兩根竹竿來。」
師爺把山東腔的「竹竿」聽成了「豬肝」,連忙答應著,急急地跑
到肉店去,對店主說:「新來的縣太爺要買兩個豬肝,你是明白人,
心裡該有數吧!」
店主是個聰明人,一聽就懂了,馬上割了兩個豬肝,另外奉送
了一副豬耳朵。
離開肉鋪後,師爺心想:「老爺叫我買的是豬肝,這豬耳朵當然
是我的了……」於是便將豬耳包好,塞進口袋裡。回到縣衙,向知縣
稟道:「回稟太爺,豬肝買來了!」
知縣見師爺買回的是豬肝,生氣道:「你的耳朵哪裡去了!」
師爺一聽,嚇得面如土色,慌忙答道:
「耳……耳朵……在此……在我……我的口袋裡!」
3、諧音救人
某貴官請宴。廚子因所煎的餅子夾生,被貴官打入獄中。
隔日,貴官重新辦酒設宴。有兩人想救廚子,一人扮作算命先生,另一人扮
作老人請算八字,在酒席旁算命。
算命先生:「尊老庚甲為哪一年?」
老人故意大聲說:「丙子生。」
算命先生連連大聲叫:「不好不好。」
老人裝作不樂,問:「才說一個年頭,又無時日,怎麼就已說不好?」
算命先生說:「昨日甲子生的還在獄中未放,何況你是丙子生(諧音「餅子生」)的?」
坐客都大笑起來。貴官領悟其意,於是釋放了廚子。
E. 朱的的朱的
朱的(1930年11月17日—2010年9月6日),又名朱鎮琳,廣東省豐順縣留隍鎮口鋪村篤慶堂人,是一名優秀的老游擊戰士、革命老軍人,
改革開放以來,朱的先生以獨到的眼光,乘借改革開放的東風,先後創建了韓江建築隊、韓江建築安裝工程公司和韓江電力有限公司,果敢率領公司在珠三角地區開闢建築行業市場,將事業擴展到內地和港澳地區。在他的帶領下,朱氏家族30年間創辦了新南方集團、珠江投資集團、合生創展、珠光集團,成為地產界的「航空母艦」。更令人欽佩和敬重的是,他在事業扶搖直上之時,肩負社會責任,主動回報社會,全力造福鄉邦,成為社會慈善事業的一面旗幟。據不完全統計,他率領家族企業先後無償捐資社會公益事業多達數十億元,資助家鄉經濟發展項目50多項金額超5億多元。
人生最高的境界,莫過於「真善美」。朱的先生將他的生命與熱心公益事業融為一體,始終把奉獻慈善事業作為人生最高的價值追求,用實際行動詮釋了「真善美」的真諦,譜寫了大愛人生的華章。
「真」是的先生心懷桑梓的寫照。他率領家族企業鋪橋築路,興辦實業,把回報家鄉當成一種作為豐順兒女應有的責任,用實際行動積極履行。先後捐資300萬元修通了阝留 隍至赤鳳段的水泥公路,捐資70多萬元修建口鋪至居林村道、豐有村道等7條水泥公路;先後捐建了豐順縣會展中心,修建了部分縣、鎮辦公設施;2009年,捐資3600萬元支持東阝留 大堤建設;投資興建了鳳凰水系四、五級電站,創辦了建築總部企業,每年為家鄉豐順帶來8000多萬元的稅收收入,有力地推動了家鄉經濟的更快發展。
「善」是朱的先生熱衷公益的概括。他率領家族企業慷慨解囊,扶貧濟困。為讓家鄉老人老有所養、安享晚年,除在家鄉大力興建敬老院外,2007年以來,堅持每年為近7000名家鄉老人贈送春節慰問金,慰問金額累計達300多萬元;2010年8月,捐資2億元成立了豐順縣紫琳慈善基金會,用於阝留 隍等鎮貧困家庭60周歲以上老人躉交農村社會養老保險和豐順縣第二人民醫院建設。為了解決疾病患者的痛苦,捐資邀請廣東省人民醫院的專家免費為豐順縣白內障患者做復明手術。在1997年阝留 隍堤圍出險時,捐資幫助當地政府及時修復堤圍,解除險情;在2006年和2007年留隍等地發生罕見水災時,先後共捐贈了800多萬元資金及大米等物資一批;在1998年長江、嫩江等地引發大洪災時,捐資170多萬元支持災區抗洪救災;在2003年 「非典」期間,捐資1500萬元支持各地抗擊疫情;2005年,向惠州慈善總會捐款500萬元;2008年,為汶川大地震災區捐款捐物共計1.3億元,等等。2007年他被廣東省人民政府授予「南粵慈善家」的光榮稱號。
「美」是朱的先生情系教育的體現。他率領家族企業出錢出力,助學建校。1996年,捐資60萬元新建東阝留 中心小學;1997年,捐資40多萬元新建清溪小學;1998年,捐資1200萬元新建東阝留 中學;2002年,捐資400萬元建設豐順中學綜合辦公大樓;2008年,捐資1200萬元新建阝留 隍鎮中心小學;2005年至2009年,先後捐資1100萬元和500萬元,分別作為豐順縣朱的劉惠英教育助學基金和豐順縣阝留 隍鎮朱的劉惠英慈善教育基金,已資助614名特困大學生、1394名高中貧困學生繼續完成學業,資助金額達577.15萬元;2009年,捐資600萬元資助阝留 隍鎮困難老人和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除資助家鄉教育事業外,2002年,捐資興建中山大學外語大樓,為華師大附中捐贈助學金100多萬元;2003年,向廣州市教育基金會捐贈50萬元,向華南理工大學捐款100萬元,向華師附中番禺小學捐贈50萬元;2004年,向天津市寶坻區捐贈200萬元作助學基金;2005—2009年,先後斥資十多億元,創辦北京科技大學天津學院、天津財經大學珠江學院、中山大學南方學院;捐資8000多萬元興建梅州東山中學劍英校區和劍英圖書館;捐資500多萬元作梅州市興寧一中教育資金等等。同時,他也熱心於革命教育事業, 率領家族成員緬懷先烈,繼承傳統。1998年,在原邊縱四支獨立隊開展革命活動的鹽坪村,捐資新建革命烈士紀念碑和「追思亭」,以此紀念在解放戰爭中鳳凰山一帶為革命犧牲的潮州、澄海、饒平、豐順邊縱四支隊的39位烈士;隨後,又捐資200萬元支持豐順縣修建華夏女傑李堅真紀念館;2006年,向中國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人民幣;2008年,向廣州軍區的子弟兵捐贈「鄧老涼茶」10000箱、慰問金100萬元。
在80多年的人生歷程中,朱的先生始終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為人和善,生活簡朴,治家有道,教子有方,處世低調,樂善好施。在他彌留之際,還遺托家屬將其個人名下的現金、存款、股票的80%摺合人民幣9600萬元作為豐順縣紫琳慈善基金,用於發展教育事業,資助貧困學生,獎勵優秀學子,讓人為之動容。
朱的先生雖然離我們而去了,但持之以恆播灑人間大愛,濟貧恤孤,安老扶幼,情系藍盾,關愛杏林,鋪設路橋,慷慨賑濟,熱心教育的博愛精神和高貴品質,永遠閃耀著人性的光芒,永遠值得我們學習、敬仰和銘記。
(作者姚森隆 系原中共豐順縣委書記、縣人大常委會主任,現任廣州市社工委專職副主任)
F. 和欣喜若狂配合用的是哪一個股票指標
漢字有六個方面的特點,這些特點,有的是優點,有的是缺點。(一)漢字和漢語基本適應。漢字和漢語相適應,主要是漢字的單音節形式和漢語的語素的單音節形式比較一致,用漢字記錄漢語語素往往有一種對應的關系。漢字和漢語基本上相適應,具體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領會:第一,一個漢字代表音節,一個語素基本上也是一個音節,因此漢字和語素是相對應的,用漢字記錄漢語語素非常合適。不過,漢字同語素對應,並不是說漢字與語素相等,仔細分析一下,其實漢字和語素之間的關系也是比較復雜的,畢竟漢字是文字單位,而語素是語言單位。漢字和語素間的復雜關系表現在,一個漢字可能表示幾個不同的語素,如「米」表示大米的米和表示長度單位的米,「站」表示「站立」或「車站」的意義;也可能是幾個漢字表示一個語素,像外來詞「沙發、吉它、馬來西亞」等是受外來詞讀音的影響用漢字轉寫,其中的漢字沒有獨立的意義,這樣的詞語可以不考慮,漢語傳統中還有一些聯綿字,都是幾個漢字記錄一個語素的,如「窈窕、鞦韆、琵琶、蜘蛛、猶豫、躊躇」等。當然,大部分漢字是一個漢字表示一個語素的,如「山、河、燈、人、看」等。第二,漢語是沒有形態變化的語言,語法意義、語法關系主要通過詞序和虛詞表示,而不像印歐語那樣要用音素表示形態變化,所以漢語的特點決定了它用漢字記錄是合適的。比如英語的動詞do(打)有doing、did、done等形態變化,一個詞(尤其是動詞)的詞形在不同的句子中是不一樣的,其音素要發生變化,這樣的語言用音素文字記錄比較合適,而動詞類似的含義,漢語是用一個個獨立的語素(詞)「正在、曾經、已經」等表示的,這種變化用寫法固定的漢字記錄就比較合適。又如英語的復數要在名詞後加詞尾s表示,這個語素也是在詞內部增加音素(即內部屈折)顯示出來的,而漢語,復數是增加一個語素「們」表示,非表人名詞主要在前面加數量詞體現,不是在詞內部發生變化,這種情況用一個獨立的漢字表示就非常方便,而把漢字用來表示類似英語那樣的形態變化,就會困難重重。漢字與漢語相適用,我們可以通過漢字借用來記錄朝鮮語、日語的情況反證。日本、朝鮮曾經先後借用漢字記錄自己的語言,但是由於這兩種語言與漢語在語法規則上有很大的差別,所以漢字只能記錄它們中的固定的部分,而對於有形態變化的部分,寫法固定,不能分解的漢字簡直一籌莫展,所以日語、朝鮮語用漢字記錄不完全合適,需要用字母表示形態變化的部分,正因為如此,朝鮮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諺文,日本在漢字的基礎上創造了假名。而且歷史上,漢字曾經被周邊的少數民族借用,但是並沒有被直接借用來記錄本民族語言,而是在其基礎上加以改造,使之適合自己民族語言的需要,例如契丹文、西夏文、女真文等。第三,漢字記錄漢語可以非常有效地區別同音詞。漢語音節結構簡單,聲韻母配合只有400來個音節,聲韻調配合只有1200多個音節,加之詞形簡短,以雙音節詞為主,單音節詞依然十分活躍,可以說是漢語語匯的基礎,這樣同音語素和同音詞就非常多,很容易混同,而形態各異的漢字就起到了分化同音詞的作用,所以漢語同音詞雖然很多,但用漢字記錄,在書面上就把同音詞巧妙地區別開了,這是拼音文字所做不到的,例如「公式-公事-攻勢-宮室-工事」、「形式-形勢-行事」、 「國是-國事-國勢」、「期中-期終」等同音詞,口頭上說出來,語音完全一樣,很容易混同,可是書面上用漢字記錄下來,形體各異的漢字很自然就把它們區別開來,根本就沒有混同的可能了。下面我們看幾組讀音完全相同而字形各異的漢字,對漢字的這種區分同音詞的作用就一目瞭然了:ju(陰平):居、鞠、拘、狙、疽、駒、苴、掬、琚、趄shi(去聲):是、市、式、事、示、視、世、勢、適、試、室、蝕、誓、逝、柿li(去聲):力、立、瀝、嚦、例、利、里、粒、勵、笠、歷、莉、荔、栗、麗、隸yi(去聲):意、義、藝、易、翼、異、奕、翳、億、抑、屹、役、逸、肄、臆、誼上面4組漢字,每組聲韻調完全相同,可是漢字字形差別非常大,這樣就非常方便地把不同的語素區別開來了。我國著名語言學家趙元任先生曾經利用漢字的這個區別功能,用聲韻完全相同的漢字編寫了一個《施氏食獅史》的故事,抄錄在這里供大家欣賞:石室詩士施氏,嗜獅,誓食十獅。氏時時適市視獅。十時,適十獅適市。是時,適施氏適市。氏視是十獅,恃矢勢,使是十獅逝世。氏拾是十獅屍,適石室。石室濕,氏使侍拭石室。石室拭,氏始試食是十獅屍。食時,始識是十獅屍,實十石獅屍。試釋是事。假如用拼音文字記錄這些語素,按拼音文字的規則,讀音相同的語素,其字形也應該相同,那這些語素就根本無法從字形上區別開來。漢字從古代的表意字發展到形聲字,為什麼沒有再進一步跨進拼音文字的行列,這同漢字的這個有效區別同音詞的功能不無關系,而且這也是不少人反對漢字改革,反對漢字拼音化的一個重要的理由。的確,拼音文字從目前看是無法解決漢語同音詞問題的。第四,現代漢語方言眾多,語音上的差別很大,但是由於各個方言的語法系統和詞彙系統一致性比較突出,用漢字記錄漢語,書面上起到了溝通方言的作用,同樣的詞語,雖然各地發音不同,但大都用同一個漢字記錄,所以大家都看得明白清楚,所以漢字具有很好的溝通方言的作用,而拼音文字就難以適應漢語方言分歧的特點。漢字在維護漢語的統一,避免漢語分裂成不同語言方面,可以說功勞赫赫。在歐洲,許多不同的語言,互相之間的差別比漢語方言之間的差別要小得多,但它們是不同的語言,而漢語各地方言,雖然差別較大,但是用統一的漢字記錄,才沒有進一步分裂,而且也因為漢字的維系作用,誰也不會認為漢語的方言是不同的語言,雖然西方一些語言學家把漢語的一些方言看作是不同語言(參見哈特曼、斯托克《語言學與語言學詞典》),但這種觀點不可能得到我們的認同。(二)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因為漢字所記錄的是語素,而語素是音義的統一體,每個語素既有聲音又有意義,加上漢字的形體,所以漢字是形音義的統一體。一個漢字,它可能代表好幾個語素,可能表示好幾個音節,但是獨立地看,每個漢字必定是表示一個音節的,必定是表示一個語素的,而且必定是有形的,所以漢字是形音義三位一體的,是形音義的統一體,三者之間密不可分。這一點與音素文字和音節文字是很不相同的,例如英文的字母a、b、c、d、e等,日文的あ、い、う、え、お等,它們有形體,有自己的讀音,但是沒有意義,因此不是形音義的統一體,因為它們記錄的是語言中的音素、音節,沒有獨立地和語素對應,因此單獨看都是沒有意義的。正因為漢字的這個特點,所以我們初學漢字有一定困難,但是如果學習了一定數量的漢字以後,進而學習詞就不困難了,例如我們學習了「電」字,可以和別的有意義的漢字組成「電話、電燈、電線、電視、電影、電流、電機、電表、電動」,而對這些個新詞,我們基本上不用重新學習記憶,很容易理解掌握,因為我們學會了一個一個的漢字,實際上就等於學會了一個一個的構成詞的語素,掌握了這些構詞成分的形、音、義,再來學習理解這些個詞語,自然就非常容易了。反觀音素文字,人們在學習字的時候非常容易,比如像英文,只有26個字母,幾節課就可以學會,日文有50音圖,初學也很容易,但到了學習詞的階段,就比較困難了,因為每個詞都有不同的拼寫形體,記憶起來也並非易事。(三)漢字有較強超時空性。漢字的超時空性,可以從兩個方面來認識:一是古今一致性比較強,二是具有溝通方言的特殊作用。漢字的超時代性,就是古今可通,上千年前的文獻中的漢字,今天我們照樣認識,其中看不懂的,不是漢字本身,而是古今語素意義的變化。雖然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但是由於古今漢字結構方式、結構體系在本質上是一致的,同語言中的基本單位的對應關系相同,即都是記錄語素(在古代同時又是詞),沒有發生本質的變化,所以就具有了通貫古今的特殊作用了。比如我國歷史上宋、元、明、清時代的小說,我們今天閱讀起來基本上沒有太大的困難,而同時代的用拼音文字記錄的文獻,今天一般人就很難看懂了,只有專家才能看懂,因為拼音文字要隨詞語讀音的變化調整自己的拼寫(當然不是絕對一致,比如英語單詞know中的k今天就不發音了,但拼寫沒有調整)。漢字的超空間的特性,就是具有特殊的溝通方言的作用。漢語方言復雜,有七大方言,如果細分,方言更多,而且各方言間的差別特別大。口頭上,不同方言區的人根本不能進行交談,如果談話,就好像是在同外國人說話,互相不知所雲,除非用雙方共通的中介語(如普通話),否則就不能進行溝通。可是書面上用漢字筆談,就出現了非常奇妙的情況:無論你是上海人、廣東人,還是湖南人、福建人,互相之間毫無障礙。假如沒有漢字,不同方言間的交往怎樣進行真是令人難以想像!當然,漢字的這種溝通方言的作用,根本之處在於漢字記錄的是漢語,雖然漢語方言眾多,但各個方言的語法結構特點(詞的特點、句子的特點)是一致的,語素意義差別小,不然,同樣也是看不懂的。用漢字記錄的日語,雖然每個字都認識,但是卻不能看懂其內容,有人誇張地說學習日語的人往往「笑著進去,哭著出來」,就是這個道理,而學習漢語方言,是不會出現這種情況的。從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學習漢字,需要我們認識漢字的超時空作用,也要注意到,漢字這個特點的根源還是漢語的語法、詞彙系統古今、方圓方面的共通性,漢字的這個溝通古今和溝通方言的作用,其實仍然是漢字基本上適應漢語這個特點的反映。(四)漢字字數繁多,結構復雜,缺少完備的表音系統。漢字系統的字數,數量之多是非常驚人的。從古到今,漢字的總字數已達到8萬多個,據資料統計,現代漢語用字在1萬左右,國家公布的《現代漢語通用字表》收錄漢字7千個,《現代漢語常用字表》收錄漢字3千5百個。漢字字數眾多的根源在於漢語的特點。由於漢語的音節結構比較簡單,音節數量比較少,和語言中的語素的數量相比較,簡直不成比例。比如現代漢語聲母和韻母拼合組成的基本音節只有4百來個,再配上四個聲調也只有1千2百多個,而現代漢語語匯系統中的語素,多達數千個,在這種情況下,讀音相同的語素就非常多,加之含此詞形簡短,以雙音節此為主,但因藉此也非常多,而且往往是常用詞,假如書面上不用形體各異的漢字把這些同音的語素和詞區別開來,就會造成混淆,造成使用上的混亂,影響交際使用,影響人際溝通,嚴重的甚至有可能早引起誤會,造成損失。漢字字形分化字義的作用,我們可以從一些漢字的分化過程看出來。比如「雲」,本意就是雲彩的雲,後來增加「說話」的意義,為了區別,便另外造了一個「雲」來區別;「其」本來就是簸箕的意思,後來產生了表示第三人稱的意義,於是人們便在院子基礎上增加一個竹字頭,構成「箕」;「莫」,從構形上看是太陽淹沒在草叢中,就是傍晚黃昏的意思,後來引申出否定的意義,表示沒有人,為了區別,於是在原字形的基礎上另加一個「日」來區別,這就是「暮」字。類似的例子很多,例如「昏-婚」、「然-燃」、「止-趾」、「采-采」、「益-溢」等等。可見,漢字字數繁雜,有其不便於學習掌握的一面,但也有其便於區別意義的一面。漢字的結構復雜,可以從幾個方面來看,一方面,漢字筆畫很多,以7千個通用漢字為例,筆畫在7畫至15畫的多達5千以上,最多的一個漢字筆畫多達36畫;另一方面,漢字的結構單位筆畫和部件,在組合成子是不是按照統一的方向排列組合的,而是上下左右全方位展開,多向行進,具有平面型特點,而且結構單位的組合模式也是多種多樣的,筆畫組合有相離、相接、相交幾種,部件組合有左右結構、上下結構、包圍結構、框架結構等,而且很多子往往是幾種方式的總和,結構就更復雜了。漢字不像拼音文字那樣是按一個方向行進的。所以學習漢字,只知道筆畫部件,不知道結構方式,依然無法把一個字寫出來。而且漢字結構中可以說是沒有表音成分,雖然漢字系統中有數量眾多的形聲子,但是形聲字的音符並不是專門的表音符號,很多依然是獨立成字的,更主要的事,現代漢字形聲字的音符絕大部分已經失去了表音作用,有的音符在一個字中可以表音,在另外一個字中不能表音,這種種情況夾雜在一起,很難判斷,例如「台」在「抬胎邰」中是表音的,在「殆怠迨治冶」中是不表音的。根據現代形聲字音符的表音情況,如果用音符去推斷一個不認識的字的讀音,大部分都有可能出錯。而人們在使用漢字時,往往有這樣一種錯覺,認為漢字既然實行繩子,那麼就可以利用其音符來推斷字音,結果常常推斷錯誤,鬧出笑話來。例如下面這些漢字,之所以讀錯,就是人們盲目使用音符推斷造成的結果:「詣、愎、菅、齲、嚙、酵、涸、燁、酗」。人們常說,漢字難讀,這同漢字結構上不能表音不無關系。(五)漢字用於機械處理和信息處理比較困難。漢字用於機械化和信息化處理比較困難,我們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認識。首先,漢字數量多,現代漢語通用字有7千個,如果涉及到專業領域的用字,數量更多,這樣多的漢字機械處理當然就比較困難。其次,漢字結構復雜,大多數漢字筆畫在10畫左右,多的有好幾十畫,而且漢字筆畫和部件組合的模式也非常復雜,隨人我們可以給這些漢字的構造單位的組合方式歸類,但一字一字觀察比較,可以說是一個字有一個字的構造模式,有些字,例如「董、麝、爨、齉、冀」等,信息處理就非常困難。相比較而言,拼音的音素文字由於數量有限,機械處理就沒有障礙,比如引文用拉丁字母,只有26個,加上大寫字母也只有52個,加上其它字元(例如標點符號等),總量不超過100個。所以英文的字元可以全部搬上鍵盤,而把7000個漢字照搬上鍵盤,那簡直是不可想像的。所以在我國,打字成為一門技術,需要專門學習。我們可以用英文和漢字做個比較,這種差異就看出來了。現在電腦處理文字信息,一般使用點陣表示,即用電子方陣來表示一個字元,每個方陣有若干個格子,其中有筆畫的點亮,每有筆畫的點暗,這樣就實現了文字自負的顯示。顯示英文,最低要用7×9點表示一個字元(一般要使用9×12點),顯示漢子,最低要使用16×16點表示一個字元(一般要用24×24點)。英文的字元我們算100個,漢字的字元只算7000個,那麼所佔的點是:英文:7×9×100=6300點漢字:16×16×7000=1792000點漢字字形存儲量在電腦中所佔的空間,是英文的284倍。差距之大是驚人的。漢字的機械化處理以前之所以落後於其他文字,因為7千個漢字字元需儲存1750k位,而英文不到10k位,在計算機發展之初,根本就沒有那樣大內存。據資料載,美國IBM公司60年代末期生產的最先進的一種型號的電子計算機,內存為4096-131072,可以裝入漢字,但是價格高得驚人,根本不可能推向市場,而其他型號的計算機,則不能裝進漢字。這還是普通型漢字點陣,如果是精密型漢字點陣,比如是32×32點,或者100×100點,處理1萬個字元,那所佔的空間更是驚人。當然,在電子計算機儲存量急速擴大的今天,這個問題已經得到順利解決,但比較拉丁字母,漢字的局限仍然是明顯的,所以有的學者認為,從長遠看,漢字只有拼音化才能便於信息處理。(六)漢字用於國際文化交流比較困難。漢字用於國際交流比較困難,首先是因為漢字結構復雜,其次是漢字是不表音的,不便於學習使用,而拉丁字母在國際上使用非常廣泛,可以說是國際化的文字,比較而言,漢字就顯得十分孤獨,雖然隨著我國經濟文化的發展,隨著我國在國際上的地位的日益提高,將有越來越多的人學習和使用漢字,甚至研究漢字,但那和漢字的國際化是兩回事。所以有人說漢字是國際性的文字,說21世紀是漢字的時代,從熱愛漢字,熱愛漢民族文化的角度來看,是可以理解的,但以科學的實事求是的態度看,漢字作為國際交流的工具是有其局限的。漢字已經有數千年的歷史,為什麼能這樣長用不衰,根本原因在於它適應漢語的特點。所以我們學習漢字,研究漢字,既要看到漢字的優點,也要看到漢字的不足,在對待漢字的問題上,既不狂妄自大,也不妄自菲薄。
G. 中南大學走出過哪些名人
1、左鐵鏞
1936年出生於北京,材料科學家、循環經濟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導。
左鐵鏞主要從事難熔金屬材料、稀土功能材料、鋁鎂材料及其加工科技方面的教學和科研工作。
2、陳志武
生於1962年7月。華人著名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終身金融學教授,香港大學經濟學講席教授。曾獲得過墨頓·米勒獎學金。早年專業領域為股票、債券、期貨和期權市場以及宏觀經濟。後專注於經濟史與中國經濟研究。
3、黃友岐
黃友岐教授1907年2月出生於福建省福州市。1935年畢業於湘雅醫學院,一級教授,博士生導師。
中國著名的老一輩神經精神病學家、臨床醫學教育家黃友岐教授,因病醫治無效,於1993年10月5日上午10時10分在長沙逝世,享年86歲。
4、王淀佐
遼寧省錦縣人,中國礦物工程專家,現代浮選葯劑分子設計理論創始人,中南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
1961年畢業於中南工業大學(今中南大學);1985年晉升為中南工業大學校長;1991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1994年,當選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
5、鄧起東
湖南省雙峰人。生於湖南雙峰。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研究員。中國地震局科學技術委員會副主任。曾任中國地震局地質研究所副所長。
1961年畢業於中南礦冶學院地質系。2003年當選為中國科學院院士。2018年11月6日,鄧起東因病逝世,享年81歲。
H. 哪些演員的副業比演戲還賺錢
陳赫最厲害的副業應該就是他開的火鍋店,很多明星們似乎對火鍋有著特殊的熱愛,這種熱愛不僅延伸到每天吃飯,而且使它變成了自己的生意。 但火鍋店也很難開業,除了需要強大的人力物力外,最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聲譽。 與胡歌甜品店相比,幾百一套餐,與天價黃喉事件,陳赫很接地氣,兩個人一頓飯只有100多元。
周傑的水稻基地位於東北,他認為中國最好的大米種植區域和技術就是在東北。 “周先生”大米分為兩種價格,一種是68元一斤,另一種是128元一斤,500斤起售。 這對普通人來說確實有點奢侈.. 連周傑自己都直言:“太貴了!! 一般人買不起它。關鍵是錢不一定可以買到。 “周先生”大米目前只是特別提供的,為了防止偽造,只能通過周傑本人購買。
I. 歇後語,字謎,有關字的笑話
泥人吃餃子——難言(咽)
泥人的肚腹——毫無心肝
泥人兒掉在河裡——沒人樣了
泥人經不起風雨——本質太差
泥水溝里游泳——施展不開
泥水匠拜佛——心裡明白
泥水匠的瓦刀——光圖(塗)表面
泥瓦匠出身——和稀泥
泥瓦匠砌牆——兩面三刀
泥蒸的饅頭——土腥味
泥做的菩薩——全靠貼金
你吃雞鴨肉,我啃窩窩頭——各人享各人福
你打我一拳,我踢你一腳——誰也不讓誰
你賣門神我賣鬼——同行
你去南極我去北極——各走一端
你有秤桿我有砣——配得起你
你有駿馬我有金鞍——配得起你
你做生意我教書——人各有志
逆水行船——不阻力;不進則退
年畫上的魚——中看不中吃
年三十晚上打兔子——有它過年,沒它也過年
攆走狐狸住上狼——一夥比一夥凶
碾子磨——實(石)對實(石)
念完了經打和尚——沒良心;有用是親,無用是仇
娘不正經——熱(爹)多
娘娘養侄女——兩耽擱
鳥兒搬家——遠走高飛
鳥見樹不落——要飛了
鳥類吃食——不得不低頭
鳥槍換炮——抖起來了
鳥字寫成烏——還差一點
尿鱉子打酒——滿不在乎(壺)
尿壺掉井裡——吞吞吐吐
尿壺沒底——下流
捏鼻子吃蔥——忍氣吞聲(生)
捏鼻子吹螺號——忍氣吞聲
捏鼻子捂嘴巴——不聞不問
捏死手中鳥——輕而易舉,容易得很
捏住鼻子過日子——不聞香臭
捏著鼻尖兒做夢——不成
捏著鼻子唱戲——悶腔
捏著拳頭過日子——心裡憋氣
捏著一分錢能攥出汗來——會過日子
牛背上放馬鞍——亂套了
牛鼻子上的跳蚤——自高自大
牛吃趕車人——無法無天
牛打架——死頂
牛犢拉車——亂套
牛犢子撲蝴蝶——看著容易做著難
牛糞堆上的蘑菇——好看不好吃
牛給羊抵頭——仗著臉上
牛角尖對牛角尖——對奸(尖)
牛角上掛稻草——輕巧
牛角上爬螞蟻——不顯眼
牛龕里的蟲——硬鑽
牛拉汽車——怪事一樁
牛欄里關豬——靠不住
牛欄里伸進張馬嘴——沒你開口的份兒
牛郎約織女——後會有期
牛郎織女相會——一年一次
牛奶里摻墨汁——黑白混淆
牛皮襖子反穿——逗虱子走彎路
牛皮鼓,青銅鑼——不打不響
牛皮鼓——聲大肚子空
牛皮鼓濕水——不響
牛屁股縫里的牛蛇蟲——又會鑽空子,又會吸血
牛屁股後的蒼蠅——一鬨而散;盯(叮)上不放
牛屁股後面念祭文——說空話
牛身上拔根毛——不在乎;無傷大體
牛死日也落——禍不單行
牛蹄子兩瓣——合不攏
牛蹄子上供——就顯你角(腳)大
牛王爺不管驢的事——各管各的
牛眼看人——高瞧了你
農村的老黃牛——苦了一輩子
膿胞破了頂——爛透了
女兒國辦婚事——難得有一回
女兒國招附馬——一廂情願
女鬼偷漢——死不要臉
女子走鋼絲——膽大心細
偶像面前磕頭——畢恭畢敬
藕絲炒黃豆芽——勾勾搭搭
爬竿比賽——看誰上得快
爬樓梯跌跤——爬得越高摔得越重
爬山虎的本領——會己結
爬上馬背想飛天——好高鶩遠
拍大腿嚇老虎——一點沒用
拍馬屁拍到馬嘴上——會咬一口
拍馬屁拍到蹄子上——倒挨一腳
拍拍屁股就走——不管了
排筆繪畫——線條太粗
排隊梳辮子——一個一個來
排骨燒豆腐——有硬有軟
牌樓下躲雨——暫避一時
潘金蓮熬葯——暗地裡放毒
潘金蓮給武松敬酒——不懷好意
潘金蓮敬酒——丑話說在前
盤山公路上開車——要善於轉彎
判官辦案——嚇死人
判官演魔木——盡耍鬼把戲
盼望出太陽的姑娘——熱情(晴)人
螃蟹教子——不定正道
螃蟹拉車——不走正道;使橫勁
螃蟹娶親——盡是王八
螃蟹吐沫——沒完沒了
胖大海掉進黃連水——苦水裡泡大的
胖婆娘過窄門——門當(擋)戶對
胖子穿小褂——不合身
拋球招親——未必如意
跑步比賽——你追我趕
跑了蝦公捉到鯉魚——理更好
跑了羊修圈——防備後來
跑馬使絆子——存心害人
泡泡糖粘住糯米飯——扯也扯不開
泡軟了的豆子——不幹脆
泡透的土牆——不久長
噴火器的脾氣——張口就發火
盆子里擺雞蛋——不數的幾個
盆子里擺山水——假景
膨脹的皮球——一肚子氣
捧著金碗當乞丐——高興得發傻,何必求人
捧著金碗要飯吃——裝窮叫苦
捧著泥鰍——耍滑頭
披麻救火——自討苦吃
披蓑衣救人——惹火(禍)上身
砒霜拌薑汁——毒辣
砒霜里浸辣椒——毒辣透頂
皮褲套皮褲——定有緣故
皮籮里洗蝦公——一個也跑不了
皮球擦油——又圓又滑
皮球掉在油缸里——又圓又滑
皮球落水——浮在表面
皮球上戳了一刀——泄了氣
皮球上磨刀——泄氣
皮軟骨頭硬——表面和氣
皮條打人——該收拾
皮娃娃砸狗——招你不當人
皮鞋打蠟——一時光
皮影戲——一牽就走
屁股底下安彈簧——一蹦老高
屁股上插針——越隱越深
屁股上持鋸子——截斷後路
屁股上打花臉——哪有人樣
屁股上畫眉眼——好大的面子
屁股坐在雞蛋上——一塌糊塗
騙子賭錢——耍手腕
拚死吃河豚——一命搏一命
貧血病人——臉上無光
平地里起墳堆——無中生有
平光鏡——八面光
屏風上貼門神——話(畫)中有話
瓶口封蠟——滴水不漏
瓶子里的蒼蠅——沒有出路
潑婦搽粉——只圖臉上好看
婆婆一個說了算——沒公理
婆婆嘴吃西瓜——滴水不漏
婆媳吵架兒子勸——左右為難
迫擊炮打蚊子——小題大作
迫擊炮對機關槍——半晌回一句
破被子包珍珠——好的在裡面
破表——沒准兒
破茶壺掉進水裡——幾頭進水
破大褂——沒理(里)
破罐子——甩了
破夾襖上綉牡丹——圖表面好看
破餃子——溜邊了
破喇叭——別吹了
破梁做根燒火棍——大材小用
破麻袋裝著爛套子——不是好貨
破棉襖套綢衫——裝面子
破皮球,爛輪胎——到處泄氣
破皮球縫帽子——不成器(盛氣)
破琵琶——不好談(彈)
破網打魚——瞎張羅
破網撈蝦——落空
破屋門——老得用棍兒頂著
破蒸籠蒸饅頭——渾身出氣
剖腹藏珍珠——愛財不愛命
剖腹藏珠——要錢不要命
剖腹獻肝膽——死盡忠心
剖開墨魚肚——一付黑心腸
剖魚得珠——喜出望外
菩薩的長蟲——佛口蛇心
菩薩的胡須——人造的
菩薩的鬍子——人安的
菩薩的心腸——軟的
菩薩掉大河裡——留(流)神
菩薩坐冷廟——孤苦伶仃
葡萄架下乘涼——舒適
葡萄汁充花露水——不是哪塊香料
七八月的南瓜——皮老心不老
七尺漢子六尺門——不得不低頭
七擒孟獲——叫他口服心服
七石缸里撈芝麻——費功夫
七仙女嫁董永——採取主動
齊桓公用董仲——不記前仇
騎老牛追快馬——望塵莫及
騎樓下躲雨——暫避一時
騎驢看唱本——看多少算多少
騎驢拿拐杖——多此一舉
騎驢望著坐轎的——比上不足,比下有餘
騎馬背包袱——全在馬身上
騎馬不帶鞭子——拍馬屁
騎馬過獨木橋——回頭難
騎馬過鬧市——豈有此理
騎馬上獨木橋——回不得頭
騎馬上天山——回頭見高低
騎馬時間少,擦鐙時間多——本末顛倒
騎毛驢不用趕——道熟
騎毛驢有用趕——道兒良好
騎牛找牛——老糊塗
騎牛追馬——望塵莫及
騎著駱駝吃包子——樂顛了餡兒
騎著駱駝趕的雞——不識高低
棋盤里的老將——出不了格
棋盤上的士象——不離將
棋盤中的子兒——捻一下,動一步
旗桿頂上拉胡琴——唱高調兒
旗桿上的燈籠——高明
旗桿上掛地雷——空想(響)
乞丐吃醋——一副窮酸樣
乞丐吃梅子——窮酸
乞丐打鈴——窮得叮當響
乞丐的衣服——破綻多
乞丐過日子——全靠別人施捨
乞丐進發廊——沒人理
乞丐扭秧歌——窮快活
乞丐說相聲——耍貧嘴
乞丐跳舞——窮快活
乞丐養豬——沒料兒
起重機吊燈草——不值一提
起重機吊雞毛——不值一提,大材小用
氣象大學畢業的——聽見就是雨,見閃就是雷
汽車死了火——要人推
汽球上天——吹起來了
砌牆的磚頭——後來居上
千斤頂幹活——不怕壓力大
千斤頂伸頭——壓上勁了
千里搭長棚——沒有不散的筵席
千里送鵝毛——禮輕情意重
千里送客——總有一別
千里行軍才起步——路長著呢
千年的大樹——根深時茂
千年的狐狸精——古怪
千年的銅器——老古董
千年的銅鍾——經得起打擊
千年的野豬——老虎的食
牽牛過獨木橋——難過
牽牛花兒當喇叭吹——鬧著玩
牽牛花討好——順桿爬
牽瘸驢上窟窿橋——錐戳不動
牽只羊全家動手——人浮於事
牽著駱駝數著雞——高的高來低的低
牽著羊進照相館——出洋(羊)相
前面是狼後面是虎——一個比一個凶
前面是死胡同——行不通
前妻的孩子哄後娘——盡說瞎話
前藤子上上吊——難死人
前有強敵後有追兵——進退兩難
錢串子腦袋——見窟窿就鑽
錢塘江漲潮——大起大落
錢眼裡睡覺——細人
潛水運動——要沉住氣
淺灘上放木排——一拖再拖
欠債不還——放賴
欠債還錢——理所當然
強盜發善心——難得一回
強盜碰著賊爺爺——黑吃黑
強盜照鏡子——賊頭賊腦
強盜走了扛出槍來了——假充勇敢
強盜做夢——想著偷
強拉媳婦成親——人在心不在
牆縫里的堅強不屈蟻——自有路數
牆縫里的螞蟻——不愁沒出路
牆縫里的蠍子——暗中傷人
牆上的麥子——野種
牆頭上的種白菜——難澆(交)
牆頭上睡覺——難得翻身
牆頭上種菜——沒緣(園)
搶吃弄破碗——欲速則不達
敲鍋蓋賣大餅——好大的牌子
敲開的木魚——合不攏嘴
敲鑼賣糖——各干一行
敲鑼攆兔子——起鬨
敲鑼碰到放炮的——想(響)到一點子上
敲鑼捉麻雀——一個逮不了
敲著空米缸唱戲——窮開心
蕎麥地里藏禿子——沒有看出你來
蕎麥地里抓王八——十拿九穩
蕎麥捏的——沒有骨頭
蕎麥皮打漿糊——粘不到一起
蕎麥皮里擠油——死摳
蕎麥皮榨油——無中生有
橋頂上蓋摟——上下空
橋孔里插扁擔——擔不起
橋孔里伸扁擔——擔當不起
橋是橋,路是路——一清二楚
巧他爹打巧他娘——巧上加巧
巧媳婦——難做無米之炊
俏大姐的頭發——波濤滾滾
俏大姐擇眉毛——連根拔
俏媚眼給盲佬看——傳錯情
俏媳婦戴鳳冠——好上加好
翹辮子不叫翹辮子——死了
切菜刀剃頭——真玄
茄子開黃花——變了種
秦檜的後代——奸小子
秦檜殺岳飛的罪名——莫須有
秦檜殺岳飛——罪名莫須有
秦檜要負擔——沒給的
秦始皇的奶奶——有年紀啦
秦始皇收兵器——高枕無憂
秦叔寶的黃騾馬——來頭不小
青菜煮豆腐——沒什麼油水
青草喂牛——有嫩的咬了
青面虎下山——小打扮
青皮菠蘿——還不成熟
青染缸里洗澡——一身輕(青)
青石扳上炒豆子——熟一個,蹦一個
青石板上的青苔——扎不下根
青石板上摔鳥龜——硬碰硬
青桐木作杠子——硬邦邦
青蛙唱歌兒——呱呱叫
青蛙吃黃蜂——倒挨了一錐子
青蛙過冬——呆著不動
青蛙爬在腳上——不咬人,嚇一跳
青蛙求偶——大聲叫喊
青蛙拴在鞭梢上——不值摔打
青蛙談戀愛——吵鬧不休
青蛙望玉兔——有天地之別
青蛙笑蝌蚪——忘了自己從哪來了
青蛙鑽蛇洞——自尋死路
青竹竿掏茅坑——越掏越臭
青竹蛇,黃蜂尾上針——最毒
傾巢的黃蜂——一轟而散
清明後的妻子——一夜一節子
清明時節黃梅雨——年年如此
清水潭裡扔石頭——一眼望到底
清油炒菜——各有所愛
清蒸鴨子——渾身稀爛嘴巴硬
蜻蜒吃尾巴——自咬自
蜻蜒點水——東一下,西一下
蜻蜒點水魚打花——沒有用
蜻蜒點水——只接觸表面
蜻蜒撞著蜂蛛網——有翅難飛
請個猴子去摘桃——到不了你肚裡
請來閻王壓判官——以大欺小
請狼來做客——活得不耐煩
請瓦匠上房頂——查漏洞
請小姨子做伴——不安好心眼
窮大奶奶逛廟會——要人沒人,要錢沒錢
窮風流,餓快活——苦中作樂
窮寡婦趕集——要人沒人,要錢沒錢
窮寡歸回娘家——苦衷難訴
窮漢下館子——肚裡空,兜里光
窮皮匠的家當——破鞋
窮人打官司——屁股上前
窮人掉雪窟——又冷又餓
窮人買米——只要一聲(升)
窮人賣女兒——迫不得已
窮人賣仔——逼不得已
窮秀才娶親——將就著辦,一切從簡
窮債戶過年——躲躲閃閃
窮嘴惡舌頭——招人討厭
秋風掃落葉——一吹一大片
秋後拔蘿卜——再硬也要碰
秋後蟬鳴——聲嘶力竭
秋後的棒子地——好硬的碴子
秋後的瓜棚——空架子
秋後的蟈蟈——沒幾天吱吱頭了
秋後的狐狸——變了樣
秋後的黃蜂——欲凶無力
秋後的黃瓜——無前勁兒,沒後勁兒;蔫了
秋後的螞蚱——蹦達不了幾天
秋後的扇子——無人過問
秋後的樹葉——黃了
秋後的絲瓜——一肚子私(絲)
秋後的蚊子——沒幾天嗡嗡頭了
秋後的蚊子——又歡起來了
秋後高梁——從頭紅到腳
秋後刮西風——一天涼過一天
鞦韆打成一字平——大動盪
秋天剝黃麻——凈是扯皮事
秋天的柿子——越老越紅
蚯蚓戴帽子——土裡土氣
蚯蚓鉤鯉魚——以小引大
蚯蚓刨地——費力不小,收獲不大
球場上的足球——被人踢來踢去
球場上跑步——盡兜圈子
去北極考察——任重道遠
全身癱瘓——動彈不得
全世界只有一個月亮——爭也沒用
泉水裡看石頭——一清二楚
拳擊比賽——你不打他他也打你
拳頭捶辣椒——辣手
拳頭打跳蚤——吃虧的是自己
拳頭上跑馬——能人兒
勸牛不吃草——白費口舌
缺根竹子照樣扎竹排——不希罕你
缺尾巴蝦——掀不起大浪
缺牙啃西瓜——道道多
瘸驢的屈股——邪(斜)門歪道
瘸驢配破磨——兩將就
瘸腿跟著瞎子走——取長補短
瘸子踩高蹺——早晚有他的好看
瘸子穿大衫——抖起來了
瘸子放屁——一股邪氣
瘸子靠著瞎子走——取長補短
瘸子騎瞎驢——互相照應,各顯所長
瘸子駝背——卑躬(背弓)屈膝
瘸子攜瞎子——高低跟著走
瘸子追小偷——越喊越遠
瘸子走山路——東倒西歪
鵲橋相會——一年一度
人上屋頂——坐不穩了;坐不住
扔出去的手榴彈——沒人敢要
三尺長的吹火筒——只有一個心眼
砂鍋里的火葯——容不得半點火星
隼鳥打獵——幫凶
吞了火炭——啞了口
娃娃當司令——小人得志
娃娃逗妹妹——嘻嘻哈哈
娃娃看魔術——莫明其妙
娃娃騎木馬——不進不退
娃娃上街——哪裡熱鬧到哪裡
娃娃玩火——萬萬不可
娃娃下棋——胸無全局
娃娃魚的嘴——好吃
娃娃魚爬上樹——左看右看不是人
挖地坑溝找豆包吃——沒出息
挖井碰上自流泉——正合心意
挖了眼當判官——瞎到底了
瓦石榴——看得吃不得
襪子改長褲——高升
歪脖子掛項鏈——不見得美
歪脖子看錶——觀點不正
歪脖子說話——嘴不對心
歪戴帽子歪穿襖——不成體統
歪鍋配扁灶——一套配一套
歪頭看戲怪台斜——無理取鬧
歪嘴吃石榴——盡出歪點子
歪嘴吹燈——滿口邪(斜)氣
歪嘴吹笛子——對不上眼
歪嘴吹海螺——兩將就
歪嘴吹喇叭——一股邪(斜)氣
歪嘴戴口罩——看不出毛病
歪嘴當騎兵——馬上丟丑
歪嘴和尚吃螺螄——以歪就歪
歪嘴和尚吹燈——一股斜氣
歪嘴和尚——沒正經
歪嘴和尚念經——說不出一句正經話
歪嘴佬吹喇叭——調子不正
歪嘴婆娘跌跤——上錯下也錯
歪嘴婆婆喝湯——左喝右喝
外公死兒——沒救(舅)
外貿商品不合格——難出口
外婆得了個小兒子——有救了
外甥打阿舅——公事公辦
外甥披孝——無救(舅)
外頭拾塊鋪襯,屋裡丟件皮襖——得不償失
外屋裡的灶王爺——獨座幾
彎刀遇見瓢切菜——正合適
彎腰樹——直不起來
晚上趕集——散了
萬歲他掉在井裡——不敢勞(撈)你的大駕
萬歲爺的茅廁——沒有你的份(糞)
萬丈懸崖上的鮮桃——沒人睬(采)
亡羊補牢——為期不晚
王安石畫圓圈——留下一個尾巴
王八吃秤砣——鐵了心
王八吃西瓜——滾的滾,爬的爬;連滾帶爬
王八的屁股——規定(龜腚)
王八肚上插雞毛——龜(歸)心似箭
王八扛叉——自覺有光
王八心腸——直腸直肚;裝不住啥
王八咬手指——死不鬆口
王八作報告——憋(鱉)聲憋(鱉)氣
王寶釵愛上叫化子——有遠見
王道士畫符——自己明白
王老道求雨——早晚在今年
王麻子吃核桃——里外出點子
王母娘的蟠桃——再好也吃不到
王母娘娘的棒槌石——經過大陣勢
王母娘娘伸手——要風得風,要雨得雨
王婆賣瓜——自賣自誇
王七的兄弟——王八
王悄斗石崇——甘拜下風
王小二過年———年不如一年
王小二敲鑼打鼓——窮得叮當響
王佐斷臂——留一手
網里的魚,籠中的鳥——跑不了
望風撲影——一場空
望鄉台上看牡丹——做鬼也風流
望遠鏡看風景——近在眼前
圍棋盤內下象棋——不對路數
圍著火爐吃西瓜——心上甜絲絲,身上暖烘烘
圍著叫化子逗樂——拿窮人開心
2010-12-18 14:32 山海軒 | 十五級
媽媽的眾姐姐 -- 多疑(姨)
戲台上的垛口 -- 不成(布城)
戲台上的鞭子 -- 加碼(假馬)
觀音堂里著火 -- 妙哉(廟災)
孫猴子坐金鑾殿 -- 不象仁(人)君
壽星打靶 -- 老腔(槍)
壽星彈琵琶 -- 老生常談(彈)
麥柴稈吹火 -- 小氣(器)
弄堂里跑馬 -- 題(蹄)難出
扯鬍子過河 -- 謙虛(牽須)過度(渡)
扯鈴扯到半空中 -- 空想(響)
抓蜂吃蜜 -- 恬(甜)不知恥(刺)
護國寺買駱駝 -- 沒那個事(市)
花椒掉進大米里 -- 麻煩(飯)了
蒼蠅飛進牛眼裡 -- 找累(淚)吃
豆渣貼門神 -- 不沾(粘)
豆箕柴著火 -- 著急(箕)
豆腐乾煮肉 -- 有份數(葷素)
豆腐乳做菜 -- 哪還用言(鹽)
兩口子鋤地 -- 不顧(雇)人
兩百錢的花生 -- 有得駁(剝)
兩手捧壽桃 -- 有理(禮)
兩把號吹成一個調 -- 想(響)到一塊來了
旱魅拜夜叉 -- 盡(精)見鬼
園外竹筍 -- 外甥(生)
男人不打老婆 -- 好福氣(夫妻)
秀才做詩 -- 有兩手(首)
禿子脫帽子 -- 頭名(明)
何家姑娘給鄭家 -- 正合適(鄭何氏)
肚子里撐船 -- 內行(航)
龜蓋量米 -- 什麼聲(升)
飯鍋里冒煙 -- 迷(米)糊了
床底下點蚊香 -- 沒下文(蚊)
凍豆腐 -- 難辦(拌)
冷鍋炒熱豆子 -- 越吵(炒)越冷淡
灶神上貼門神 -- 話(畫)中有話(畫)
沙石打青石 -- 實(石)打實(石)
沙灘上行船 -- 擱(起)淺了
沒角的牛 -- 假罵(馬)
沒有趕廟會 -- 莫急(擠)
沒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沒錢買海螺 -- 省些(吸)
懷兒婆過獨木橋 -- 鋌(挺)而(兒)走險
懷里揣馬勺 -- 誠(盛)心
懷里揣棉花 -- 軟(暖)心
懷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窮人買米 -- 一聲(升)頭
窮木匠開張 -- 只有一句(鋸)
補鍋匠栽筋斗 -- 倒貼(鐵)
張天師下海 -- 莫(摸)怪
張天師跪在泥水裡 -- 求情(晴)
張果老的驢 -- 不見奇(騎)
公雞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雞腦袋上磕煙灰 -- 幾(雞)頭受氣
雞啄螞蟻 -- 正合適(食)
納鞋底不用錐子 -- 真(針)好
紙做的欄桿 -- 不能依(倚)靠
紙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紙糊的爐子 -- 過(鍋)來就不行
紙糊的琵琶 -- 談(彈)不得
驢皮貼牆上 -- 不象話(畫)
拐子進醫院 -- 自覺(治腳)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窯 -- 步步倒霉(煤)
拉鬍子過大街 -- 謙虛(牽須)
畫上的馬 -- 不奇(騎)
棗核截板 -- 沒幾句(鋸)
賣布不帶尺 -- 存心不良(量)
賣蝦米不拿秤 -- 抓瞎(蝦)
營火蟲的屁股 -- 沒大量(亮)
和尚打傘 -- 無法(發)無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沒事(寺)
和尚拖木頭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廟)
和尚的腦殼 -- 沒法(發)
斧子破毛竹 -- 著急(斫節)
魚池裡下網 -- 多餘(魚)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騎老虎 -- 狐假(駕)虎威
狗長犄角 -- 洋(羊)氣
狗吃豆腐腦 -- 閑(銜)不著
狗吃青草 -- 裝樣(羊)
狗吃黃瓜 -- 錯了時(食)
盲人做油條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鏡 -- 聰(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帶鹽)
炒鹹菜放鹽 -- 太閑(咸)了
炕上安鍋 -- 改造(灶)
河邊洗黃蓮 -- 何(河)苦
河裡長菜 -- 不焦(澆)
油澆蠟燭 -- 一條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無灰 -- 專(磚)等著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泥水匠的瓦刀 -- 光圖(塗)表面
泥菩薩身上長草 -- 慌(荒)了神
泥鰍打鼓 -- 亂談(彈)
怯木匠 -- 就是一句(鋸)
空中掛燈籠 -- 玄(懸)了
空梭子補網 -- 沒法治(織)
空棺材出喪 -- 目(木)中無人
空蒸籠上鍋台 -- 爭(蒸)氣
肩膀上放烘籠 -- 惱(腦)火
線板上的針 -- 憋(別)著
春天的果園 -- 有道理(桃李)
春秋望田頭 -- 專門找差(岔)兒
玻璃菩薩 -- 明白人(神)
趙匡胤賣包子 -- 御駕親征(蒸)
趙匡胤流鼻血 -- 正(朕)在紅
挖了眼的判官 -- 瞎管(鬼)
城隍廟的鼓 -- 鬼瞧(敲)
城隍老爺的馬 -- 不見奇(騎)
城隍老爺的胡豆 -- 鬼吵(炒)
城隍老爺戴孝 -- 白跑(袍)
葯店裡的甘草 -- 少不了的一位(味)
葯鋪里開抽屜 -- 找玩(丸)
茶食店裡失火 -- 果然(燃)
茶館里招手 -- 胡(壺)來
草把作燈 -- 粗心(芯)
草泥塘里翻泡 -- 發笑(酵)
草帽子當鑼 -- 想(響)不起來
草灘失火 -- 留情(青)
蕎麥皮打漿糊 -- 兩不沾(粘)
荊條棵上掛鞋底 -- 扯(刺)皮
帶馬桶坐大堂 -- 贓(臟)官
樹小蔭涼少 -- 照應(罩影)不到
樹倒了 -- 沒影(蔭)
鹹肉湯下面 -- 不用言(鹽)
咸鹽吃多了 -- 盡管閑(咸)事
鹹菜燒豆腐 -- 有言(鹽)在先
鹹菜煮豆腐 -- 不必多言(鹽)
鹹菜蘸大醬 -- 太嚴(鹽)重了
歪頭和尚拜懺 -- 不對勁(頸)
面條點燈 -- 犯(飯)不著
灶神上貼門神 -- 話(畫)中有話(畫)
沙石打青石 -- 實(石)打實(石)
沙灘上行船 -- 擱(起)淺了
沒角的牛 -- 假罵(馬)
沒有趕廟會 -- 莫急(擠)
沒有底的棺材 -- 不成(盛)人
沒錢買海螺 -- 省些(吸)
懷兒婆過獨木橋 -- 鋌(挺)而(兒)走險
懷里揣馬勺 -- 誠(盛)心
懷里揣棉花 -- 軟(暖)心
懷里揣蓖子 -- 舒(梳)心
窮人買米 -- 一聲(升)頭
窮木匠開張 -- 只有一句(鋸)
補鍋匠栽筋斗 -- 倒貼(鐵)
張天師下海 -- 莫(摸)怪
張天師跪在泥水裡 -- 求情(晴)
張果老的驢 -- 不見奇(騎)
公雞戴帽子 -- 官(冠)上加官(冠)
雞腦袋上磕煙灰 -- 幾(雞)頭受氣
雞啄螞蟻 -- 正合適(食)
納鞋底不用錐子 -- 真(針)好
紙做的欄桿 -- 不能依(倚)靠
紙糊的凳子 -- 不能做(坐)
紙糊的爐子 -- 過(鍋)來就不行
紙糊的琵琶 -- 談(彈)不得
驢皮貼牆上 -- 不象話(畫)
拐子進醫院 -- 自覺(治腳)
青蛙跳在大鼓上 -- 懂懂(咚咚)
拄拐杖下煤窯 -- 步步倒霉(煤)
拉鬍子過大街 -- 謙虛(牽須)
畫上的馬 -- 不奇(騎)
棗核截板 -- 沒幾句(鋸)
賣布不帶尺 -- 存心不良(量)
賣蝦米不拿秤 -- 抓瞎(蝦)
營火蟲的屁股 -- 沒大量(亮)
和尚打傘 -- 無法(發)無天
和尚分家 -- 多事(寺)
和尚坐岩洞 -- 沒事(寺)
和尚拖木頭 -- 出了事(寺)
和尚的房子 -- 妙(廟)
和尚的腦殼 -- 沒法(發)
斧子破毛竹 -- 著急(斫節)
魚池裡下網 -- 多餘(魚)
狐狸吵架 -- 一派胡(狐)言
狐狸騎老虎 -- 狐假(駕)虎威
狗長犄角 -- 洋(羊)氣
狗吃豆腐腦 -- 閑(銜)不著
狗吃青草 -- 裝樣(羊)
狗吃黃瓜 -- 錯了時(食)
盲人做油條 -- 瞎咋乎(炸糊)
盲人戴眼鏡 -- 聰(充)明
放牛的吃螃蟹 -- 不待言(帶鹽)
炒鹹菜放鹽 -- 太閑(咸)了
炕上安鍋 -- 改造(灶)
河邊洗黃蓮 -- 何(河)苦
河裡長菜 -- 不焦(澆)
油澆蠟燭 -- 一條心(芯)
泥水匠整耗子 -- 敷衍(眼)了事
泥水匠無灰 -- 專(磚)等著
泥水匠招手 -- 要你(泥)
J. 名人小時候的故事有哪些
1 愛因斯坦
愛因斯坦小時候非常喜歡小提琴,他夢想自己能成為像帕格尼尼那樣出色的小提琴演奏家。愛因斯坦只要一有時間,就會練琴,盡管他很勤奮,也很用心,但卻沒什麼進步。愛因斯坦的父母認為他沒有音樂天賦,但為了不傷害孩子的自尊心,一直沒有阻止他學琴。
有一天,愛因斯坦去請教一位小提琴老師,老師對他說:「你先演奏一曲讓我聽聽。」愛因斯坦就演奏了他的偶像帕格尼尼的一首曲子,但卻漏洞百出。曲子拉完後,老師問愛因斯坦:「孩子,你為什麼特別喜歡拉小提琴呢?」
愛因斯坦說:「我想成為帕格尼尼那樣偉大的小提琴演奏家。」老師又問:「那你快樂嗎?」
「我非常快樂。」
老師繼續說:「孩子,你非常快樂,這就說明你已經成功了,難道非要成為帕格尼尼才算成功嗎?我認為,快樂就是成功。」
愛因斯坦聽了老師的話後深有感觸,他明白了快樂比當帕格尼尼更重要。後來,愛因斯坦仍然喜歡拉小提琴,雖然他拉得並不算很好,但他卻在其中收獲了很多快樂。
快樂是世間最容易取得的成功,只有做自己感到快樂的事,才能得到真正的幸福。
2.成龍
成龍6歲的時候,父母把他送到學校讀書,希望他成為一個有學問的人。但成龍天性頑皮好動,經常逃學,帶領一幫小夥伴上樹、爬牆、做游戲,結果,第一個學期的期末考試就有兩門功課不及格,學校勒令他留級。
成龍的父親很生氣。他有個朋友開了一個武術訓練班,那裡的孩子訓練很刻苦,父親就帶成龍去那兒受教育。到了那兒,父親正和朋友說話,一個正在練倒立的孩子突然「咕咚」一聲倒在地上,朋友立即走到那孩子面前,手中的小鞭子清脆地落在孩子的胳膊上,那個孩子馬上又以頭支地,恢復成倒立姿勢。
看到這個場面,父親想趁機教育成龍要認真讀書,沒想到成龍抱住了父親的腿懇求道:「我也要練武,剃光頭!」父親一聽哭笑不得,只好問他:「你不怕苦?」「不怕!」成龍很乾脆地回答。「你不怕師傅打?」「不怕!」成龍堅決地說。看到自己精心安排的計劃落空了,父親只好帶著成龍回家了。
從此,成龍一心想學武,堅決不肯再去學校,父母只好答應讓成龍去練一段時間試試,如果不行,就回來好好讀書。這樣,成龍終於得到了練武的機會,後來練成了一身好武功。
3.周恩來
周恩來五歲的時候,就開始學寫毛筆字。他給自己立了一條規矩:每天完成功課後,還要練習寫一百個毛筆字。 有一次,他和蔣媽媽去串親戚。回來時,天色已經很晚了。好心的蔣媽媽催恩來快睡。當恩來走到床前時,突然大叫起來:「呀,我的大字還沒有寫呢!」說著便又回到書桌跟前。蔣媽媽見了,忙上前說:「算了吧,今天不寫,明天寫二百個不就補上了嗎?」 「不行!」小恩來用懇求的目光望著蔣媽媽說:「不,今天的事情今天做,明天還有明天的事!」恩來說完,便坐在書桌前認真地寫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