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想了解融資、股票、市盈率等看什麼書合適
1.融資
曼昆的《經濟學原理》,克魯格曼的《國際經濟學》,這個建議看上冊國際經濟部分,下冊國際金融部分有點小難,可以以後再看;博迪/凱恩/馬科斯(這是三個人合著的)的《投資學精要》,這個要前看完前面兩本才能看懂。這幾個都是諾貝爾經濟學獎的得主,書都是寫得很不錯的,建議樓主精讀。還有就是普通的教材,戴國強的《商業銀行經營學》、王萍的《財務報表分析》這兩個都是簡單的應懂科目,推薦樓主看看。此外推薦樓主額外閱讀一本本傑明的《心理學導論》,這個書通俗易懂,對金融學尤其是經濟現象的分析有幫助。
微觀經濟學:
《微觀經濟學—現代觀點》瓦里安
囊括了微觀經濟學的大部分內容,初級用書
《微觀經濟學—理論和運用》尼克爾森
連接中級微觀經濟學和高級微觀經濟學的書,沒有數學推導但是大多數論題都直接聯系高微內容
《微觀經濟學—高級教程》瓦里安
那些對金融經濟學有興趣的同學,主要推薦閱讀不確定性孩埂粉忌莠渙瘋惟弗隸和資本市場,時間,一般均衡等幾章。
宏觀經濟學:
《宏觀經濟學—全球視角》薩克斯
包羅萬有,把宏觀經濟學的各派觀點都詳細羅列一遍,要有宏觀經濟學基礎的同學閱讀起來會感到有趣。
《宏觀經濟學》布蘭查德
這本書是我讀過的書里,對總供給總需求講的最清楚最詳細的了。
《高級宏觀經濟學》戴維羅默
高宏教材,經濟增長部分寫的一般,但波動理論部分和投資消費部分非常出彩。
《高級宏觀經濟學》布蘭查德,斯坦利費雪
對蘭姆賽模型有非常詳細的闡述,同時在經濟波動方面,講述大量不同於主流(真實經濟周期)的新觀點:如混沌,太陽黑子等。但本書數學較多,而且對宏觀經濟基礎和直覺要求甚高,建議有所成後進一步閱讀。國際宏觀經濟學
《匯率與國際金融》勞倫斯.科普蘭
大量介紹各種國際宏觀經濟學以及匯率決定理論,特別是對貨幣主義理論,蒙代爾模型,多恩布希超調模型和資產市場模型有詳細討論,而且有大量實例。
2.股票
《以趨勢交易為生》書中闡述上升趨勢給出的絕佳高概率成功買入點。有利於你一眼認出這樣的經典圖形。按圖索驥。或許你聽過135戰法。這個是終極版。135戰法說的太短淺。沒有分辨長期趨勢對趨勢的重要性。
幫你I建立交易系統,《通向金融王國的自由之路》說中統計了頻繁交易過分交易的成本損失。從第一年到很多年 這么點手續費用在逐年增加。列舉了人們錯誤的思想。幫助你建立自己的交易系統。實在是交易聖經類的書籍。強烈建議不看這本書。就不炒股!
《海龜交易法則》書中通過兩個超級交易商的打賭引出一個實驗 ;成功交易員是可以批量培訓出來的。通過海龜法則。一個個平凡人穿鑿驚天財富的神話!
《華爾街45年》江恩的書籍。 現在的東西在好幾百年前就有人在使用了,這世界沒有新的東西——江恩 看看江恩大大的豪言壯語你還等什麼?看看他的九方圖密鑰。股價波動都在大大手裡。
施瓦格是世界著名的交易商,他的著作《市場奇才》《新市場奇才》《金融怪傑》等通過采訪20多位世界頂尖交易商的訪談記錄編結而成。令人驚奇的是,這些偉大的交易商都是在做相同的事情。只不過是大同小異。看看這些天才們和我們的本質區別吧。最喜歡威廉。歐奈爾的強勢股選擇精華。你應該看看這本巨著。對你慘淡的賬戶這是最好的禮物。——改變你的思想吧!
關於成交量的巨著。《超級黑馬股——奧德量》美國交易大賽名列前五的奧德先生自己研究發明的奧德量系統對以辨別走勢的真突破和假突破給出了絕佳的買點。均量這個概念就是由此而來。
歐奈爾的《股票買賣原則》對於選擇強勢股給出了最好的答案。其人是美國著名的交易機構經理長達十幾年的交易經驗。自己獨特的交易系統。給你點亮明燈。
3.市盈率
《證券分析》是巴菲特親筆作序推薦圖書,內容在1940年經典版本基礎上,增加華爾街10位金融大家全新導讀,使得經典投資理念與當今市場環境完美結合,讓證券分析在新的時代再次煥發出耀眼光彩。
作者格雷厄姆被譽為「現代證券分析之父」「華爾街教父」,價值投資理論奠基人,其在投資界的地位,相當於物理學界的愛因斯坦,生物學界的達爾文。其投資哲學為「股神」巴菲特、「市盈率鼻祖」約翰•內夫、「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等一大批投資大師所推崇,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資產規模上億的投資管理人都自稱為他的信徒。
Ⅱ 巴菲特最愛的指數基金,到底是個啥
指數基金(Index Fund),顧名思義就是以特定指數(如滬深300指數、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100指數、日經225指數等)為標的指數,並以該指數的成份股為投資對象,通過購買該指數的全部或部分成份股構建投資組合,以追蹤標的指數表現的基金產品。
通常而言,指數基金以減小跟蹤誤差為目的,使投資組合的變動趨勢與標的指數相一致,以取得與標的指數大致相同的收益率。
說到指數基金,在市場里摸爬滾打過的朋友大都會提到股神巴菲特。
那我們今天就先說說巴菲特和指數基金難分難解的故事。股神有個戒律,一般不推薦任何股票和任何基金,但只有一個例外,那就是對指數基金的推崇。
2008年股神用100萬打賭,如果長期投資一隻標准普爾500指數「1」基金,那麼在未來10年內,這只指數基金的收益將會跑贏專業公司精心挑選的5隻對沖基金。
股神是不是吹牛不腰疼?不是噠,人家說話還是有「大數據」支撐的!
20世紀的時候,美國經濟持續增長128倍,道瓊斯工業指數從66點上升到11497點,翻了173倍。即使在過去40、50年裡,標准普爾500指數在70%左右的年份里是上漲的。從歷史數據來看,指數基金確實能賺錢。
除此以外,「指數基金教父」博格的研究指出,1970年美國有335隻共同基金,2005年有223隻基金倒閉清算,然而,在存貨的基金中,只有3隻能夠持續保持超越指數2個百分點以上的年收益率,這意味著36年間,有99%的基金輸給了指數。
所以,看完這段故事,內心發財的戲份又上演了對不~趕著去買指數基金?
別急啊!
中國和外國情況能一樣么!要買也得先搞明白為啥要買,隨大流和人雲亦雲,賺錢都是太好運。
指數基金的出生理由……可不是充話費送的~
指數基金存在的理論基礎是「有效市場假說」。這個理論認為市場是有效的,證券的價格反映了所有的信息,因而認為通過主動管理希望獲得超過市場平均收益的努力是徒勞的,因而復制市場指數的指數基金是投資的最佳選擇,國外的大量數據統計也部分支持了這樣的觀點。
但,我國是這樣的么?
1999年,我國首次推出了普豐、興和、景福 3隻封閉式指數基金;2002年推出了第一隻開放式指數基金——華安上證180,拉開了我國指數基金發展的序幕,到今天,市場上有200多隻指數基金。
那麼指數基金的業績牛嗎?
通過各種指標的實證研究,我們很難得到與國外相似的答案,在中國,指數基金的業績表現並不像想像中那麼好,反而股票型基金的業績要好些。
究其原因,先來看指數基金的發展根源——有效市場理論。國外的資本市場經過了較長時間的發展尚且不能說自己是有效的,我國的市場情況更不能是完全有效的,證券的價格不能反應全面的信息,也存在滯後的情況,這給主動管理提供了可行基礎。
在主動管理可行的基礎上,隨著我國資本市場的發展,越來越多優秀的基金經理在操作股票型基金上的策略和經驗愈加豐富,股票型基金的業績表現也更加可圈可點。
好吧,那我就不買指數基金了!
別,別,別,以偏概全可不好……
來說說指數基金也是可以投資的,指數型基金的特性決定其在不同的市場環境及不同的階段內會有不同的業績表現。一般來說,在以牛市為主基調以及階段性反彈的行情下,指數型基金的投資價值突出些,而在熊市以及寬幅震盪行情中,指數型基金都可投資價值不天高。
如果時間選准了,如何挑選指數基金呢?
1、找准跟蹤標的
指數基金的投資目標就是要獲得與跟蹤指數一致的收益,所以,挑選一個合適的指數是投資指數基金的關鍵。
2、找跟蹤誤差較小的
跟蹤誤差越小,基金經理的管理能力越強,這樣才更符合指數基金的本質。
3、選公司實力強的
指數型基金是被動式投資,跟蹤的基準指數分析和研究是個復雜的過程,需要精密的計算和嚴謹的操作流程。基金公司實力越強,付諸投研的成本就越高,投資水準更高。
4、找費率低的
指數型基金的費率相較於其他主動型的基金費率低。追蹤同一個目標指數的指數基金,在業績上很難拉開差距,如果長期投資,那麼選個費率低的無異於多賺了。
Ⅲ 論金錢和幸福的關系
我們當然應該積累足夠的財富,來達到較高的生活標准。
畢竟,擁有足夠的財富能夠讓自己生活達到合理、愉悅生活水平,或者有足夠的財務技能讓自己退休的時候取得足夠的財富---這樣的生活,人人嚮往。
當下,大部分人依然深陷各自的生活困境,這個時候,渴求金錢、通過奮斗贏得金錢再正當不過。而且我想在這里提醒一下,永遠記住錢是可以生錢的。領悟到通過理財、投資方式可以滾雪球一樣積累金錢,是一項十分重要的觀念。
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寫了一本書叫《enough》,他給出了投資的幾個建議:
1. 節約(通常早期並定期)是財富積累的關鍵,也就是強調第一桶本金的重要性;
2. 投資而非投機,投機本質上是租賃而不是擁有股票,它是對預期數字和可得回報進行投注的賭博行為;
3. 掌管好自己的投資成本,基礎原則是持有低成本的指數基金。
其次,我們如何看待幸福?
心理學家已經非常准確的描述了決定人類幸福的三個主要因素。
《美國心理學家》稱,決定幸福的是下面三個因素的某種組合:
(1)自主權,即在某種程度上,我們能夠控制自己的人生,做我們自己的事情;
(2)保持與他人聯系,這體現在與家人之間的愛、與朋友和同事間的愉悅關系以及與我們遇到的各行各業人士間的真誠和開放的心態;
(3)發揮能力,即利用好上帝賦予的以及自我激發的各種才智,去激勵自我並努力學習。
最後,金錢和幸福是什麼關系?
的確,金錢能夠提供幸福,但隨著我們很快習慣了更高層次的物質財富,這種幸福也變得轉瞬即逝。正如上文所述,決定幸福的三個因素當中,並沒有金錢的直接作用。
亨利·路易斯·門肯曾經指出:「金錢的主要價值源於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對它的高估。」
能最好的平衡金錢和幸福關系的訣竅,是知足。我們應該懂的知足,永遠不要產生過度的自我滿足和自我放縱。
在金錢層面,對財富的追求不應該是我們人生的全部。就像邊際效應所揭示的原理那樣,無止境的追逐金錢,它帶來的幸福感是逐漸降低的。
在獲得幸福感方面,那些能夠計量、衡量和消耗的,只是其中的一點點內容而已。我們應該理解,在更廣闊意義上,盡管人生中的許多其他事情是無法計量的,但它們是十分重要的。
Ⅳ 什麼是共同基金常識
◎約翰•博格是全球最大兩家共同基金組織之一先鋒集團的締造者。在共同基金領域,他的地位甚至比巴菲特在股票投資領域還要顯赫。◎「巴菲特不可能使你成為沃倫•巴菲特,然而,約翰•博格卻能幫助每一個人成為精明的投資者。」經濟學泰斗,保羅•薩繆爾森如是說。本書是指數基金教父博格先生的心血之作《共同基金常識》,歷經市場十年洗禮之後的升級版,堪稱投資界的經典必讀書。在如今越發復雜的市場環境中,這部重要的著作恰如海中燈塔,一方面傳遞著最為簡單、有效、持久的投資策略,另一方面也考察著共同基金業的行業法則和道德底線。在本書中,博格先生將其一生在投資領域中沉澱的精華悉數呈現,用大量翔實的數據和事實詮釋了簡單和常識必然會勝過代價高昂且復雜的投資方法;低成本和廣泛分散化的投資組合,仍然是以最低的成本和風險實現財富累計的最優選擇,並且,這一投資的業績也將一直優於昂貴的積極管理型基金。根據在投資工具和市場表現方面的新近變化,本書在原版數據的基礎上更新了圖表、增添了新的評論和分析,這些都提供了及時而可靠的投資指引。作為原書的10周年紀念版,本書保留了原版的完整內容,同時對1999—2009年以來的美國基金業的最新進展進行了全面的更新。作者用這10年的數據和事實,對原版書中提出的觀點進行了坦率的驗證,這些後驗的歷史事實愈加凸顯了原版書中絕大多數觀點的參考價值。
Ⅳ 全球第一隻指數基金是哪家公司首先推出的
世界上第一隻指數基金於1971年出現於美國,它是威弗銀行向機構投資者推出的基金產品,以標准普爾500為追蹤標的。指數基金的理論起源於1952年諾貝爾獎獲得者H.Markowitz提出的現代投資組合理論,他指出,一個風險分散的組合,可在風險與回報之間提供最佳的平衡。1964年,另一位諾貝爾獎獲得者W.Sharpe提出了資本資產定價模式,指出市場組合就是最佳的風險分散組合。這些都為指數基金的誕生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
Ⅵ 和索羅斯,巴菲特齊名的都有誰
與巴菲特齊名的投資家:基本面指數創始人羅伯特·阿諾德
Ⅶ 基金經理人的美國十大
1、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沃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1930年8月30日— ) ,全球公認的「股神」,生於美國內布拉斯加州的奧馬哈市。他從小就極具投資意識,1941年,11歲的巴菲特購買了平生第一張股票。拜師於著名投資理論學家本傑明·格雷厄姆。在格雷厄姆門下......他的股票在30年間上漲了2000倍,而標准普爾500家指數內的股票平均才上漲了近50倍。多年來,在《福布斯》一年一度的全球富豪榜上,巴菲特一直穩居前三名。
2、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資界的超級巨星
彼得·林奇(PeterLynch)美國人,生於1944年1月19日,是一位卓越的股票投資家和證券投資基金經理。他是富達公司的副主席,富達基金託管人董事會成員之一,現居波士頓。
3、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資之父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全球投資之父 、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鄧普頓爵士是鄧普頓集團的創始人,一直被譽為全球最具智慧以及最受尊崇的投資者之一。福布斯資本家雜志稱他為全球投資之父及歷史上最成功的基金經理之一。2006年,他被美國《紐約時報》評選為「20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
4、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維·多德(David Dodd) —— 價值投資之父
股市向來被人視為精英聚集之地,華爾街則是衡量一個人智慧與膽識的決定性場所。本傑明·格雷厄姆作為一代宗師,他的金融分析學說和思想在投資領域產生了極為巨大的震動,影響了幾乎三代重要的投資者,如今活躍在華爾街的數十位上億的投資管理人都自稱為格雷厄姆的信徒,享有「華爾街教父」的美譽。講述了他的人生事跡以及初入股市的辛酸過程。
5、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喬治·索羅斯: 1930年出生於匈牙利,猶太人,1968年創立「第一老鷹基金」,1993年登上華爾街百大富豪榜首,1992年狙擊英鎊勁賺20億美元,1997年狙擊泰銖,掀起亞洲金融風暴。 索羅斯是LCC索羅斯基金董事會的主席,民間投資管理處確認它作為量子基金集團的顧問。量子基金在量子集團內是最老和最大的基金,普遍認為在其28年歷史中在全世界的任何投資基金中具有最好的業績。
6、約翰‧內夫(John Neff)——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內夫
約翰·內夫(JohnNeff)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金融界專家會選哪一位資金管理人來管理他們的錢呢?一個很好的答案是:約翰‧內夫,這位在非金融界名不見經傳的來自賓夕法尼亞州的理財專家。他在投資界以外幾乎是默默無聞,因為他處世低調而且毫不引人注目。但他確實是美國最負盛名的金融界人物,實際上,幾個民意測驗表明,他是資金管理人管理他們自己的錢的首選經理人。
7、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指數基金教父
先鋒集團(VanguardGroup)的創始人、前首席執行官約翰·博格爾(JohnBogle)固執地認為,基金管理人辛苦找尋的股市「鑽石」,恰恰就是人所共知的市場指數。
8、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 Price) ——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
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Price)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是美國價值型基金經理人中的傳奇人物,1975年加入海涅證券(HeineSecurities),跟著海涅(MaxHeine)學習基金經理實務,1976年開始成為共同股份基金(MutualSharesFund)的基金經理人
9、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 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縱橫全球金融市場的老虎管理基金以選股精準著稱。1980年,羅伯遜以800萬美元創立老虎基金,1998年前的平均每年回報為32%,因而被視為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老虎基金是最著名的宏觀對沖基金之一,與索羅斯的量子基金可謂並駕齊驅。
10、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
馬克·默比烏斯(Mark Mobius,又譯墨比爾斯),現任鄧普頓資產管理公司主席,他管理了約200億美元的新興市場股票資產。默比烏斯於1987年加入鄧普頓,當時的職位是鄧普頓新興市場基金總裁。
Ⅷ 20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的排名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資界的超級巨星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資之父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維·多德(David Dodd) —— 價值投資之父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約翰‧內夫(John Neff)—— 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指數基金教父
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 Price) ——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
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
Ⅸ 演化分析的各種投資理論比較
1965年,美國芝加哥大學金融學教授尤金·法瑪(Eugene Fama),發表了一篇題為《股票市場價格行為》的論文,於1970年對該理論進行了深化,並提出有效市場假說(Efficient Markets Hypothesis,簡稱EMH)。有效市場假說有一個頗受質疑的前提假設,即參與市場的投資者有足夠的理性,並且能夠迅速對所有市場信息作出合理反應。該理論認為,在法律健全、功能良好、透明度高、競爭充分的股票市場,一切有價值的信息已經及時、准確、充分地反映在股價走勢當中,其中包括企業當前和未來的價值,除非存在市場操縱,否則投資者不可能通過分析以往價格獲得高於市場平均水平的超額利潤。
歸納起來,EMH對於投資者的意義是:若市場弱式有效,則技術分析是無用的;若市場半強式有效,則基本分析也是無用的;當市場完全有效時,市場組合(Market portfolio)是最優投資組合,意味著組合的被動管理是有效的。
有效市場假說提出後,便成為證券市場實證研究的熱門課題,支持和反對的證據都很多,是目前最具爭議的投資理論之一。盡管如此,在現代金融市場主流理論的基本框架中,該假說仍然占據重要地位。
2013年10月14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授予美國經濟學家尤金·法瑪、拉爾斯·皮特·漢森以及羅伯特·J·席勒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他們在研究資產市場的發展趨勢採用了新方法。
瑞典皇家科學院指出,三名經濟學家「為資產價值的認知奠定了基礎」。幾乎沒什麼方法能准確預測未來幾天或幾周股市債市的走向,但可以通過研究對三年以上的價格進行預測。
「這些看起來令人驚訝且矛盾的發現,正是今年諾獎得主分析作出的工作」,瑞典皇家科學院說。
值得一提的是,尤金·法瑪和羅伯特·席勒持有完全不同的學術觀點,前者認為市場是有效的,而後者則堅信市場存在缺陷,這也從另一個側面證明,至今為止人類對資產價格波動邏輯的認知,還是相當膚淺的,與我們真正把握其內在規律的距離,仍然非常遙遠! 1979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的心理學教授丹尼爾·卡納曼(Daniel Kahneman)等人發表了題為《期望理論:風險狀態下的決策分析》的文章,建立了人類風險決策過程的心理學理論,成為行為金融學發展史上的一個里程碑。
行為金融學(Behavioral Finance,簡稱BF)是金融學、心理學、人類學等有機結合的綜合理論,力圖揭示金融市場的非理性行為和決策規律。該理論認為,股票價格並非只由企業的內在價值所決定,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投資者主體行為的影響,即投資者心理與行為對證券市場的價格決定及其變動具有重大影響。它是和有效市場假說相對應的一種學說,主要內容可分為套利限制和心理學兩部分。
由於卡納曼等人開創了「展望理論」(Prospect Theory)的分析範式,成為二十世紀80年代之後行為金融學的早期開拓者,瑞典皇家科學院在2002年10月宣布,授予丹尼爾·卡納曼等人該年度諾貝爾經濟學獎,以表彰其綜合運用經濟學和心理學理論,探索投資決策行為方面所做出的突出貢獻,從此開啟了經濟學與其它學科大融合的新時代。
現今成型的行為金融學模型還不多,研究的重點還停留在對市場異常和認知偏差的定性描述和歷史觀察上,以及鑒別可能對金融市場行為有系統影響的行為決策屬性。
究其原因,也許就像指數基金教父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所說的那樣:「在這個行業里摸爬滾打了55年,我依然對如何預測投資者的心理一無所知。」
大致可以認為,到1980年,經典投資理論的大廈已基本完成。在此之後,世界各國學者所做的只是一些修補和改進工作。例如,對影響證券收益率的因素進行進一步研究,對各種市場「異相」進行實證和理論分析,將期權定價的假設進行修改等等。 2010年,中國演化分析專家吳家俊等人在《股市真面目》及一系列研究成果中,創造性提出股票市場是「基於人性與進化法則的復雜自適應系統」理論體系,首次建立了演化證券學的基本框架和演化分析的理論內涵,為股市演化分析奠定了方法論的基礎。該學說綜合運用生命科學原理和生物進化思想,以生物學範式(Biological Paradigm)全面、系統闡釋股市運行的內在動力機制,為解釋股市波動的各種復雜現象,構建科學合理的投資決策框架,提供了令人信服的依據。
作為一個以市場生態為重要研究視角的全新認識論和方法論體系,演化證券學(Evolutionary Analysis Theory of Security,簡稱EAS)摒棄證券市場行為分析中普遍流行的數學和物理學範式,突破機械論的線性思維定式和各種理想化假設,重視對「生物本能」和「競爭與適應」的研究,強調人性和市場環境在股市演化中的重要地位;認為在本質意義上,股市波動是生物本能和進化法則共同作用的產物,股市波動既不是傳統經濟學認為的線性的、鍾擺式的「機械運動」,也不是隨機漫步理論認為的「布朗運動」,而是一種特殊的、非線性、復雜多變的「生命運動」,其典型特徵包括:代謝性、趨利性、適應性、可塑性、應激性、變異性、節律性等。這就是為什麼股市波動既有一定規律可循,又難以被定量描述和准確預測的最根本原因。
當前,除了學科內部的縱深發展外,金融學領域的學科交叉與創新發展的趨勢非常明顯。作為證券學、生物學、進化論等有機結合的邊緣交叉學科,演化證券學已成為證券投資界的前沿研究領域,對於揭示股票價格形成機制及其演變規律,推動現代金融理論的多學科融合發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比較常用的演化證券學模型,主要有如下幾種:MGS模型、BGS模型、AGS模型、PGS模型、IGS模型、VGS模型、RGS模型等。
⑴、代謝博弈模型(Metabolism Game Strategies,簡稱MGS)
⑵、趨利博弈模型(Benefit-Pursuing Game Strategies,簡稱BGS)
⑶、適應博弈模型(Adaptation Game Strategies,簡稱AGS)
⑷、可塑博弈模型(Plasticity Game Strategies,簡稱PGS)
⑸、應激博弈模型(IrritabillityGame Strategies,簡稱 IGS)
⑹、變異博弈模型(Variability Game Strategies,簡稱VGS)
⑺、節律博弈模型(Rhythmicity Game Strategies,簡稱RGS)
以上關於股票市場運行規律的理論,基本上都是圍繞著「股市波動的內在邏輯」這個中心命題來展開的。
另外一些經濟學家和市場人士,則進一步從股票交易的技術操作層面,進行了實用性和系統性探索,主要包括道氏理論、波浪理論、江恩理論等。其中:
道氏理論認為,股價表現會充分反映一切值得市場知道的消息,市場價格指數可以解釋和反映市場的大部分行為。市場波動有三種趨勢:主要趨勢、次要趨勢、短暫趨勢。道氏理論是股票市場所有技術分析的基礎。
艾略特波浪理論認為,股市走勢是依據一定的模式發展,股價的漲跌起伏猶如海洋的潮汐波動,有節奏、周期性地重復出現,是有規律可循的。該理論是從道氏理論中繁衍出來的一整套精細的主觀分析工具,為投資者提供了另一種研判股價運動趨勢的分析方法。
江恩理論認為,股票市場里存在著宇宙中的某種自然規則,股票價格運行趨勢並不是雜亂無章的,而是有規律可循的,甚至可以通過數學、幾何學、宗教和天文學的綜合運用來進行預測的。江恩理論認為,市場的波動率或內在周期性因素,來自於時間和價格的倍數關系,當其內在波動頻率與外來推動力頻率恰好形成倍數關系時,便會出現所謂的共振現象,從而對市場走勢產生巨大影響。
Ⅹ 價值投資的代表有哪些
創始人:本傑明·格雷厄姆、大衛·多德
代表人物:沃倫·巴菲特、菲利普·費雪、彼得·林奇、塞思·卡拉曼、約翰·鄧普頓、約翰·涅夫。
從二十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排名就可以發現,其中價值投資者佔了絕大多數。
二十世紀全球十大頂尖基金經理人的排名
沃倫·巴菲特(Warren E. Buffett)—— 股神
彼得·林奇(Peter Lynch)—— 投資界的超級巨星
約翰·鄧普頓(John Templeton)—— 全球投資之父
本傑明·格雷厄姆(Benjamin Graham) 和 戴維·多德(David Dodd) —— 價值投資之父
喬治·索羅斯(George Soros)—— 金融天才
約翰·涅夫(John Neff)—— 市盈率鼻祖、價值發現者、偉大的低本益型基金經理人
約翰·博格爾(John Bogle)——指數基金教父
麥克爾‧普里斯(Michael Price) ——價值型基金傳奇人物
朱利安‧羅伯遜(Julian Robertson)——避險基金界的教父級人物
馬克·墨比爾斯(Mark Mobius) —— 新興市場投資教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