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人說濟濟危機是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脫節引起的.請問虛擬經濟與經濟危機有什麼關系
虛擬經濟的產生與發展 虛擬經濟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詞語,其釋義紛雜不一,大體上有三種范疇。一是指證券、期貨、期權等虛擬資本的交易活動(Fictitious Economy);二是指以信息技術為工具所進行的的經濟活動(Virtual Economy),也有人稱之為數字經濟或信息經濟;三是指用計算機模擬的可視化經濟活動(Visual Economy)。這三種范疇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本文中主要討論第一種范疇。 虛擬資本(Fictitious Capital)這一概念是馬克思首先提出的,他在《資本論》第三卷第五篇中,以及在論述信用和虛擬資本的第25章及其後,對虛擬資本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他認為虛擬資本是在借貸資本(生息資本)和銀行信用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的,包括股票、債券、不動產抵押單等。虛擬資本本身並不具有價值,這是它和實際資本的不同之處,但是它卻可以通過循環運動產生利潤(某種形式的剩餘價值),這是它與實際資本的同之處。盡管經過一百多年以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事物(例如期貨、期權及各種金融衍生物等)和新情況(例如貨幣脫離了金本位、經濟全球化等),但馬克思對虛擬資本的分析在當前關於虛擬經濟的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 根據筆者個人的理解,所謂虛擬經濟是指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託的循環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簡單地說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其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間的商務借貸行為,例如某甲急需購買某種原料或貨物,但他本人並沒有足夠的資金,而某乙手頭正好有一筆錢閑置未用,於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數額的錢,許諾在一定時期內還本付息。通過這一活動某甲取得了對這筆錢的使用權,可以用其作為支付手段的功能通過實際的經濟活動取得贏利,,而某乙則以借據為憑證保持了對這筆錢的所有權,以及到期可向某甲討還本息的權利。這時某乙手中的借據就是虛擬資本的一種雛形,它通過借還循環運動而取得增值。這時某乙並未從事實際的經濟活動,只是通過一種虛擬的經濟活動來賺錢。 由此可見,虛擬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閑置貨幣的資本化,即人們手中的閑置貨幣變成了可以產生利息的資本。第二個階段則是生息資本的會化,即由銀行作為中介機構將人們手中閑置的貨幣借入,再轉貸出去生息,人們還可用手中的閑置貨幣購買各種有價證券來生息,這時人們手中的存款憑證和有價證券也就是虛擬資本。生息資本的會化可以引導資金從不能用於生產、流通等實際經濟活動的人們的手中轉移到能將其用於實際經濟活動的人們手中,並可以將分散在各人手中的資金集中起來進行較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 虛擬經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有價證券的市場化,即有價證券可以根據其預期的收益而自由買賣,從而產生了進行虛擬資本交易的金融市場(例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有價證券的市場化能引導資金向預期收益較好的產業流動,從而可進一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1898年還出現了農產品的期貨交易方式,以後逐漸擴及有色金屬、石油等工業原材料,這是虛擬資本的一種新形式。 虛擬經濟發展的第四個階段是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即虛擬資本可以跨國進行交易。這一過程雖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債務國和鐵路公司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的金融市場上發行固定利率的債券,但從本世紀20年代開始才有比較大規模的跨國證券投資,而直到第二次世界界大戰之後,在《布雷頓森林協議》及《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的推動下,才逐漸形成了規模巨大的國際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的國際化能在國際范圍內引導資金向收益較好的產業流動,從而可以大大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同時還形成了一種新的金融市場-外匯市場。期貨交易也日益虛擬化,即將購買期貨作為一種投機的手段。60年代以來,股票、債券、外匯等金融商品的交易陸續出現期貨交易方式,1973年還出現了期權交易。 虛擬經濟發展的第五個階段是國際金融的集成化,即各國國內的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相互間的影響也日益增大。隨著因美元脫離金本位而導致浮動匯率制的形成,金融創新的增強,信息技術的迅速進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增大,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虛擬資本在金融市場中的流動速度越來越快,流量也越來越大,從而使得虛擬經濟的規模不斷增大。 據報導,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平均年增長率為3%左右,國際貿易平均年增長率為5%左右,但國際資本流動增加了25%,全球股票的總價增加了250%。1997年全世界虛擬經濟的總量已達140萬億美元,約為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總和(28.2萬億美元)的4倍。全世界虛擬資本每天的平均流動量已高達1.5萬億美元以上,約為世界日平均實際貿易額的50倍。可以預計,隨著電子商務和電子貨幣的發展,虛擬經濟的規模還會膨脹。 虛擬經濟系統的特性 按照系統科學的觀點,可以將虛擬經濟看作是一個系統,從而可以從系統內部的結構及系統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來考察這一系統的特性,以便揭示系統演化的規律。筆者認為,虛擬經濟系統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特點。 1.復雜性: 復雜系統一般的特徵是規模巨大、耦合度高、透明度低、動態而且開放,但其最本質的特徵是其組分具有某種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處的環境,預測其變化,並按預定目標採取的能力。這也就是生物進化、技術革新、經濟發展、會進步的內在原因。虛擬經濟系統是一種復雜系統,其主要組分是自然人和法人(投資者、受資者,以及金融中介者),他們按照一定的規則在金融市場中進行虛擬的經濟活動。雖然每個人都有按照他自己對環境及其發展前景的了解,以及其預定目標來獨立進行決策的自由,但每個人的決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人的決策的影響。雖然在系統中由於組分之間的非線性作用而容易產生混沌現象,但由於系統的自組織作用而可以呈現一定的有序性和穩定性。 2.介穩性: 所謂介穩系統是指遠離平衡狀態、但卻能通過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維持相對穩定的系統,在系統科學中稱之為具有耗散結構的系統。這種系統雖能通過自組織作用而達到穩定,但其穩定性很容易被外界的微小擾動所破壞。系統的穩定性被破壞後可能在一定的范圍內動,交替地進入穩定和動的狀態,從宏觀上看來可以認為此系統是穩定在一定范圍內,即具有區域穩定性。但有時系統失穩後也可能會產生急劇的變化,甚至造成系統的崩潰。系統崩潰後有可能通過深度的結構調整而恢復介穩狀態,也可能走向消亡。一般說來,系統的慣性越大,其崩潰的可能性就越小。 虛擬經濟系統是一種介穩系統,必須要靠與外界進行資金交換才能維持相對的穩定。造成其介穩性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虛擬資本的內在不穩定性。 虛擬資本的內在不穩定性來自其本身的虛擬性,例如有價證券本身並不具有真正的價值,只是代表獲得收入的權利,是一種所有權證書,使其持有者在法律上有權索取其購買有價證券時所付出的資本所應獲得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當有價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進行買賣後,由於其本身並沒有價值,故其價格的確定不是按照客觀的價值規律,而是按照人們對其未來價格的主觀預測,還要受到其供求狀況的影響,這就使其價格更加脫離了實際經濟活動的效益。當虛擬資本的價格遠離其合理預期時,就會形成"經濟泡沫",要靠外界不斷注入資金來維持其穩定,但這只是一種虛假的、極易破滅的穩定。 虛擬資本的不穩定性也來自貨幣的虛擬化,即貨幣並不真正具有價值。自從貨幣與金本位及金匯兌本位脫鉤之後,雖然還具有其作為支付手段的使用價值,但已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種實物來衡量的價值了。這時貨幣的價值只能用其購買力來衡量,而貨幣的購買力又要受到貨幣發行量、利率、匯率、人們的消費行為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貨幣的虛擬化就會增強虛擬經濟的不穩定性。 虛擬資本的不穩定性還來自虛擬經濟系統中存在的正反饋作用。例如購買某種股票的人越多,就會促使更多的人購買這種股票。人們之間的這種相互影響就是正反饋作用,它會造成放大效應,使虛擬資本的價格大起大落。 3.高風險性: 在經濟活動中所謂的風險是指人們預期的收益與實際收益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既來自客觀世界的不確定性,也來自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的局限性。虛擬經濟在具有高風險性的同時,也有帶來高收益的可能性。 虛擬經濟系統的高風險性來自其本身的復雜性與介穩性,首先是虛擬資本的內在不穩定性導致其價格變幻無常,而金融市場交易規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種的增多使其變得更為復雜;其次是人們對市場及環境變化的預測能力不足,對預期收益至今也沒有找到較好的預測方法,從而較易導致決策的錯誤;再次是不少人承受風險的能力有限,在面臨巨大的風險時會無所適從,甚至會因正反饋作用而使風險放大;最後是許多人因為追求高收益而甘冒高風險,從而促使各種高風險、高回報的金融創新不斷出現,例如利率期貨、股票指數期貨、物價指數期貨、期權等。 4.寄生性: 虛擬經濟系統與實體經濟系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虛擬經濟系統是由實體經濟系統中產生,又依附於實體經濟系統的。實體經濟系統包括物質資料的生產及與其相關的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可將其看成是資本的循環運動。例如生產領域的資本家在由金融市場取得資金後,就會將其作為資本來購買設備、原材料和勞動力來投入生產過程,然後將其產品銷售出去變成資金,從而構成了資本的循環。資本家用此部分資金及通過這一過程取得的剩餘價值來按合同歸還本息,從而也完成了虛擬資本的循環。 由於虛擬與實體這兩種經濟系統之間聯系緊密,在實體經濟系統中產生的風險,例如產品積壓、企業破產等,都會傳遞到虛擬經濟系統中,導致其失穩。而虛擬經濟系統中的風險,例如股票指數大落、房地產價格猛跌、銀行呆帳劇增、貨幣大幅貶值等,也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在金融已成為經濟核心的今天,實體經濟已不可能脫離虛擬經濟系統而運行。因此,如果將實體經濟系統看成是經濟系統中的硬體,則可認為虛擬經濟系統是經濟系統中的軟體。 5.周期性: 虛擬經濟系統的演化大體上呈現周期性的特徵,一般包括實體經濟加速增長、經濟泡沫開始形成、貨幣與信用逐步膨脹、各種資產價格普遍上揚、樂觀情緒四處洋溢、股價與房地產價格不斷上升、外部擾動造成經濟泡沫破滅、各種金融指標急劇下降、人們紛紛拋售實際資產及金融資產、實體經濟減速或負增長等階段。但是這種周期性並不是簡單的循環往復,而是螺旋式地向前推進的。 金融危機-虛擬經濟系統的崩潰 金融危機是指利率、匯率、股價等金融指標全部或大部突然而急劇地惡化的現象,這時人們紛紛拋售其實際資產並變現其虛擬資本,導致經濟及會的動盪。例如1982年發的拉美金融危機、1995年發的墨西哥金融危機,以及這次東亞金融危機等。盡管這些危機的誘因和規模各不相同,但都對有關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關於這次東亞金融危機的成因,國際學術界有以下三種主要的理論。 經濟基礎論:這一理論主要是由柯賽提(G. Corseti)、克魯格曼(P. Krugman)、畢贊提(P. Pesenti)、羅貝尼(N. Roubuni)等人提出的。他們認為"東亞經濟奇跡"實際上是問題百出的,這些經濟奇跡的背後是東亞各國及地區的經濟基礎不穩固,經濟基本要素的發展不協調,以及各國宏觀經濟策的失誤。 由於東亞這些國家的基本經濟要素出了問題, 經濟危機是不可避免的,而金融危機只不過是經濟危機的反映而已。他們將東亞金融危機的形成歸結為貨幣實際估值過高、經常項目赤字過大、投資過度、對銀行的過分支持、以短期借貸來支持長期投資,以及缺乏適當的金融監管體制等6個因素。 金融恐慌論:這一理論主要是由薩克斯(J. Sachs)、瑞德萊特(S. Radelet)等人提出的。他們指出,東亞各國及地區經濟基本要素存在的問題本身不足以構成金融危機,這種危機主要是外來因素造成的。是國際資本流動造成的沖擊,使人們對東亞金融市場及經濟前景產生了一種過分悲觀的預期,而這種預期把個別東亞國家發生的問題看成是整個東亞的通病,因而造成外資突然地大量撤出,導致危機的發生。他們將東亞金融危機的形成歸結為投資者的盲目樂觀情緒、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將流動性危機誤認為清償性危機、國際市場條件的惡化,以及國內金融市場的自由化等5個因素。 資本流動論:這一理論主要是由世界銀行的阿爾巴(P. Alba)等人提出的。他們指出,要弄清東亞金融危機的成因,就應認真分析國際資本流動的狀況。東亞國際資本流動的特點是私人資本流入佔了越來越大的比例,而且已由產業投資為主轉向金融證券投資為主。由於許多東亞國家及地區採取固定匯率制及中性的財策,使國內財赤字穩定,造成國內經濟穩定的一種假象,從而大大有利於外資大量的流入。大量資本流入到一個脆弱的經濟,就有可能引發危機。他們將東亞金融危機的形成歸結為金融機制不健全、企業過分龐大集中、過度鼓勵對外借款,以及宏觀經濟的脆弱性等4個因素。 以上三種主要觀點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著重點的不同,所指出的問題中有一些是大體相似的。 筆者認為,從系統論的角度看來,可以認為金融危機的成因主要是基於是虛擬經濟系統的內在特性,加上來自外界的擾動。形象地說金融危機就像是雪崩,可以將雪山下的岩石看作實體經濟,將覆蓋於其上的雪層看作虛擬經濟,而將雪崩看作虛擬經濟的崩潰。這種說法主要基於虛擬經濟系統的介穩性質,系統內部的耗散結構在外因的觸發下突然崩潰,從而造成滾雪球式的效應。 通過考察虛擬經濟系統的結構與演化規律,可以將金融危機的成因歸結為以下五類。 1.實體經濟系統運行失常: 其主要表現是經濟發展的速度、結構與效益之間的失調,通常的問題是著重追求高速發展而忽視效益,也沒有注意結構的合理化。例如從1990年到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前,韓國5大集團除了LG集團,其它4家都靠銀行貸款進行了大規模多元化擴張。結果,每個集團都擁有涉及十幾個到幾十個行業的30家到80家相關企業,但其資產-負債率一般高達300-500%。而且近年來韓國大企業集團的營業收入收益率(利潤/營業收入)不斷下降。1996年度,進入全球500家最大企業的韓國大企業(13家)營業收入收益率只有0.77%,1997年度(12家)進一步降到0.33% 。又如近二十年來,馬來西亞一直奉行積極干預經濟、主導市場的策,推行"趕超戰略",以高投入刺激經濟高速增長作為發展經濟的首要目標,以主要依靠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經濟來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大量利用國際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來支持國內信貸,忽視了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其出口產品中電子產品占相當大比重,在國際市場需求減少時未能及時進行調整,導致出口銳減,而還在興建許多與國力不相稱的大型建設項目,耗費了大量外匯,使得經常項目赤字居高不下。這些情況都會削弱作為虛擬經濟基礎的實體經濟。但是經濟的快速增長容易造成人們對未來的過於樂觀的預期,而這種預期又導致盲目投資,以及國外資金的盲目流入,從而掩蓋了嚴重的問題。 此外,企業間的相互拖欠、生產能力過剩、原料及產成品庫存積壓、企業虧損及破產、房地產大量閑置等實體經濟運行中的問題,以及企業從事金融投機活動失敗造成的損失等等,最終都會以銀行壞帳的形式沖擊虛擬經濟系統,使其更加難以保持穩定。 2. 宏觀管理失誤: 宏觀管理的失誤對實體經濟運行的影響是人所知的,對虛擬經濟運行的嚴重影響卻往往被忽視。例如東亞各國和地區在金融危機發生前多半實行主要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在美元升值時就會造成本幣高估,再加上實行高利率(例如從1991到1996年,泰國貨幣市場利率與美國聯邦基金市場的利率相差3.15%以上),鼓勵銀行向外借款等措施,使外資大量流入,刺激起盲目投資、開發房地產及購買證券的熱潮。有些國家的出於治需要,極力散布樂觀情緒,對投資者造成誤導。 在鼓勵及投資者盲目樂觀情緒的支持下,必然會導致虛擬經濟的不斷膨脹,經濟泡沫也隨之增多。大量外資的流入不但掩蓋了實體經濟效益低下的問題,而且還為維持虛擬經濟系統的耗散結構提供了能量。由於經濟前景看好,對本幣的需求旺盛,股市及房地產業生氣蓬勃,靠借新債來還舊債似乎不成問題,使得銀行敢於放膽借債及放貸,致使虛擬經濟過度膨脹,加劇了其內在的不穩定性。 3.金融系統稚嫩脆弱: 許多東亞國家的金融系統建設未能與經濟的高速發展保持同步,其金融系統既不成熟又不健全,在面臨外來沖擊和巨大風險時表現脆弱。由於資本市場的不發達,使有些東亞國家和地區以銀行為主要的融資中介,用短期的借貸來支持長期的投資。由於缺乏其它融資手段,不斷地借新債還舊債成為銀行用以彌補投資收益低下和滯後的救草,而一旦借不到新債就會引起嚴重問題。但是由於對銀行的過度支持,使銀行產生一種只顧逐利、不承擔風險的所謂的道德危機(Moral Hard),再加上銀行與企業的關系過於密切,容易導致過度借貸行為。而金融機構的不健全,以及缺乏適當的監管機制又進一步助長了這種道德危機。 有些東亞國家在金融系統還很不健全時就貿然實行金融自由化,弱化或放鬆金融監管,讓大量的國外資自由進出,甚至聽任國際投機資本在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成為產生金融危機的誘因。例如,印尼銀行機構在1988年只有74家,而6年以後(1994年)就增加到206家。金融機構雖飛快膨脹,但管理監督跟不上,造成失控。在此情況下短期積累的大量的外債進入了這樣脆弱的金融系統,必然導致危機。有些國家雖對金融機構有所監管,但由於員的,與金融機構相互勾結,使這種監管流於形式,直到產生嚴重問題時才暴露出來。例如1998年日本大省有數名在職員因受賄而被捕,有25名前金融檢查在23家地方銀行擔任理事以上職務,很難令人相信他們會對銀行實行嚴格的監管。 4. 投資人群信心動搖: 在每個國家的金融市場上都有成千上萬個國內外投資者從事虛擬經濟活動。可以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遵循一種理性行為,即按照其對市場情勢的判斷來決定是繼續投資還是撤資。由於東亞經濟連續快速地增長,加上不少東亞國家及地區採取各種措施積極吸引外資,使得投資者對東亞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都預期能得到較高的收益,在沒有冷靜地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之前就迅速大量地投入資金。但一旦出現問題時,市場卻會在由於投資者這種樂觀情緒的破滅及信息的不對稱而在總體上出現了一種過度的恐慌,匆忙地迅速撤走資金,導致了資本逆流。按理說,有償還能力但缺乏流動性的借款人應當能在資本市場上借到現金以償還債務,他們之所以借不到錢是因為每一個貸放者都假定其它的貸放者不會對這些借款人貸款。這時虛擬經濟系統的耗散結構在沒有新的資金注入時就難以維持穩定。 5.投機資本興風作浪: 在金融創新與國際金融一體化的同時,也產生了以各種對沖基金為主的一批國際投機資本。目前美國至少有4200家對沖基金,資本總額超過3000億美元。其資金杠桿率高達1:300之多。這些金融投機者無時不在窺測方向,製造風波,追逐高額利潤。他們的嗅覺非常靈敏,一旦有套利的機會就會聞風而至,無利可圖時就會迅速撤離。這次東亞金融危機就是以國際投機資本沖擊泰國金融市場為導火線而產生的,但是這種外部的擾動只有通過虛擬經濟系統內部的耗散結構才能發揮作用。 虛擬經濟是市場經濟與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必然結果,經濟的虛擬化是經濟會化深入發展的必由之路。虛擬經濟是一把兩刃劍,它既能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又會給實體經濟帶來損害。它最大的危害是會造成金融危機,並有可能引發經濟和治危機,導致會動盪。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日益增強的今天,我們對虛擬經濟的迅速發展決不能採取視而不見或全盤否定的態度,而是應當認真研究其運動和發展的規律,以盡量防範並消除其消極影響。
B. 深交所 中小板上市公司名單
截至2019年10月11日深交所中小板上市公司共有940家,分別為浙江新和成股份有限公司、鴻達興業股份有限公司、浙江偉星實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華邦生命健康股份有限公司、安徽德豪潤達電氣股份有限公司等等。
具體的940家中小板上市公司名單可通過如下方式進行查詢獲得:
1、網路搜索深交所,找到其官方網站以後點擊打開該網站。
C. 12月28日新上市股票
ST零七(000007)2012年1月13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修改公司〈章程〉第二章第十三條「公司經營范圍」增加經營范圍及進行礦業投資的議案》、《關於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廣眾投資有限公司與香港廣新中非資源投資有限公司簽訂鈦礦產品總包銷合同暨重大關聯交易的議案》、《關於為全資子公司深圳市廣眾投資有限公司開展新業務向金融機構申請2億元授信額度提供擔保的議案》。
長城開發(000021)公布為電表項目提供履約保函擔保的進展公告。
飛亞達A(000026)(000026,200026)2012年1月4日召開201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關於提名章順文先生為公司獨立董事候選人的議案》、《關於深圳市亨吉利世界名表中心有限公司收購遼寧亨達銳商貿有限公司股權的議案》。
泛海建設(000046)(000046,112015)公布第七屆董事會第十一次臨時會議決議。
農 產 品(000061,1181203)公布轉讓青島青聯股份有限公司股份的進展公告。
中興通訊(000063)(000063,00763,115003)公布第一期股權激勵計劃第二次授予的標的股票第二次解除限售完成公告。
中成股份(000151)公布第五屆董事會第五次會議決議。
*ST 嘉瑞(000156)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聘請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
勝利股份(000407)公布2011年第二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
興業礦業(000426)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關於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關於審議<內蒙古興業礦業股份有限公司防範大股東及關聯方資金佔用專項制度>的議案》等。
穗恆運A(000531)公布第七屆董事會第六次會議決議。
力合股份(000532)公布第七屆董事會第九次會議決議。
*ST廣夏(000557)公布權益變動執行情況。
昆百大A(000560)2012年1月17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收購華夏西部所持北京百大投資有限公司47.5%股權的議案》、《關於修改<公司章程>的議案》。
海南海葯(000566)2012年1月16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公司符合發行公司債券條件的議案》、《關於發行公司債券的議案》。
匯源通信(000586)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焦作萬方(000612)(000612,112037)公布董事會五屆二十六次會議決議。
石油濟柴(000617)2012年1月17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關於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關於獨立董事津貼的議案》。
長安汽車(000625)(000625,200625)公布第五屆董事會第二十五次會議決議。
如意集團(000626)公布公司控股股東股權結構可能變動的提示公告。
攀鋼釩鈦(000629)(000629,115001)公布重大資產置換暨關聯交易報告書(修訂稿)。
泰達股份(000652)(000652,112003)股價異常波動。
金科股份(000656)公布公司股東所持公司股份質押公告。
ST海龍(000677)(000677,1181180)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1年第六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山東海龍博萊特化纖有限責任公司關於為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向工商銀行(601398)寒亭支行申請融資19,260萬元人民幣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的議案》、《山東海龍博萊特化纖有限責任公司關於為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向寒亭農信聯社申請融資5,900萬元人民幣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的議案》、《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為濰坊特鋼集團有限公司向民生銀行(600016)濰坊分行申請3,000萬元人民幣貸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的議案》、《山東海龍股份有限公司關於為山東海龍博萊特化纖有限責任公司向進出口銀行青島分行申請3,000萬元人民幣貸款提供連帶責任擔保的議案》。
濱海能源(000695)公布董事會決議。
豐樂種業(000713)公布非公開發行限售股份上市流通公告。
西飛國際(000768)根據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通知,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將於近日審核公司重大資產重組事宜。根據相關規定,公司股票自2011年12月28日起停牌,待公司公告審核結果後復牌。公司將及時公告並購重組審核委員會的審核結果。
美達股份(000782)公布公司被認定為高新技術企業公告。
中匯醫葯(000809)公司預計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6.3億元-6.4億元。
天音控股(000829)(000829,1182240)公布2011年第三季度報告更正公告。
中國服裝(000902)公布順德中服掛牌轉讓進展公告。
嘉凱城(000918)公布轉讓子公司股權公告。
紫光股份(000938)股票交易異常波動。
新鄉化纖(000949)(000949,041158003)公布獲得財政撥款公告。
華東醫葯(000963)公布公司控股股東股權結構可能變動的提示公告。
ST瓊花(002002)2012年1月18日召開2012年度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修訂<公司章程>的議案》、《關於修訂<公司董事會議事規則>的議案》、《關於向金融機構申請授信額度的議案》、《關於向關聯方采購原輔材料的議案》。
華邦制葯(002004)公布董事辭職公告。
鑫富葯業(002019)2012年1月4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繼續使用部分閑置募集資金暫時補充流動資金的議案》、《關於為控股子公司杭州鑫富節能材料有限公司增加擔保的議案》。
橫店東磁(002056)公布股權質押公告。
江山化工(002061)公司第五屆董事會第十三次會議於2011年12月25日召開,審議通過了《關於調整非公開發行方案的議案》、《關於公開掛牌轉讓內蒙古遠興江山化工有限公司51%股權的議案》、《關於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的議案等議案。公司股票自2011年12月28日開市起復牌。
江蘇宏寶(002071)公布控股子公司江蘇宏寶光伏系統有限公司太陽能屋頂並網發電運行公告。
ST德棉(002072)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選舉公司第四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關於選舉第四屆監事會監事的議案》、《關於修改章程的議案》。
海鷗衛浴(002084)公布股東權益變動提示公告。
新 海 宜(002089)公布控股股東股權質押公告。
潯興股份(002098)2012年1月12日召開公司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之董事選舉、《公司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之獨立董事選舉、《公司監事會換屆選舉的議案》。
沃華醫葯(002107)公布第三屆董事會第十九次會議決議。
三鋼閩光(002110)(002110,112036)公布第四屆董事會第十四次會議決議。
威海廣泰(002111)公布發行短期融資券獲注冊公告。公布公司產品獲得「太陽能光伏產品金太陽認證」公告。
東南網架(002135)公布實際控制人增持公司股份公告。
*ST鈦白(002145)公布破產重整風險提示公告。
東方鋯業(002167)公布股權質押公告。
精誠銅業(002171)公布第二屆董事會第二十三次會議決議。
江特電機(002176)公布第六屆董事會第二十二次會議決議。
路翔股份(002192)公布第四屆董事會第十七次會議決議。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控股股東擬向公司提供財務資助的關聯交易議案》。
奧維通信(002231)公布2011年度非公開發行股票發行情況報告暨上市公告書。
威華股份(002240)(002240,1181260)公布股權解除質押公告。
濱江集團(002244)公布第二屆董事會第四十一次會議決議。
聯化科技(002250)公布控股股東所持公司股權解除質押公告。
桂林三金(002275)公布公司引進新葯公告。公布簽署戰略合作協議公告。
超華科技(002288)公布控股子公司簽署意向性附條件生效的股權轉讓合同公告。
東方園林(002310)(002310,041169005)公布控股股東及管理層增持公司股票公告。
洪濤股份(002325)公布獲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公告。
皖通科技(002331)公布獲得安徽省財政上市費用補貼公告。
格林美(002340)公布子公司獲得財政貼息資金公告。
星網銳捷(002396)公布股東所持公司股權質押公告。
九九久(002411)公布收到政府補貼公告。
興森科技(002436)公布股東所持公司股權質押公告。
康得新(002450)公司第二屆董事會第二次會議於2011年12月27日召開,審議通過了《關於全資子公司簽署資產轉讓協議的議案》、《終止與江陰美達新材料有限公司合作的議案》。
歐菲光(002456)公布募投項目及超募資金投資項目進展公告。
嘉麟傑(002486)公布控股股東一致行動人買入公司股票公告。
銀河電子(002519)公司正在籌劃股權激勵計劃事宜,相關事項正在審議過程中,根據有關規定,為避免公司股價異常波動,保護投資者利益,經公司申請,公司股票自2011年12月28日上午開市起停牌,待2011年12月29日公告相關事項後開市起復牌。
豐東股份(002530)公布首次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上市流通提示公告。
金杯電工(002533)公布公開發行前已發行股份上市流通的提示公告。
傑賽科技(002544)股價異常波動。
千紅制葯(002550)公布獲批組建「江蘇省(千紅)生物創制葯物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公告。
尚榮醫療(002551)公布簽訂合作框架協議書的提示公告。
唐人神(002567)2012年1月18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審議變更會計師事務所的議案》。
聖陽股份(002580)公布2011年度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
圍海股份(002586)公布簽訂重大合同公告。
比亞迪(002594)(002594,01211)公布出售參股公司股權的進展公告。
亞瑪頓(002623)公布取得實用新型專利證書公告。
博彥科技(002649)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中簽及配售結果。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率為0.6995214399%。
加加食品(002650)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率為3.7034186605%。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搖號中簽及配售結果公告。
利君股份(002651)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下搖號中簽及配售結果。公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網上定價發行中簽率為1.48834155%。
探路者(300005)2012年1月16日召開公司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選舉呂冰女士為公司第二屆監事會非職工監事的議案。
吉峰農機(300022)公布2011年第三次臨時股東大會決議。
賽為智能(300044)公布重大合同項目公告。
萬邦達(300055)2012年1月12日召開2012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事項:《關於選舉劉永輝先生為公司第一屆董事會董事的議案》、《關於選舉楊鈞先生為公司第一屆董事會獨立董事的議案》。
國民技術(300077)公布收到政府補貼及退稅事宜。
樂視網(300104)公司預計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凈利潤約12,477.70萬元-13,318.8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78%-90%。
大華農(300186)公司預計2011年1月1日-2011年12月31日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盈利約15,468萬元-16,575萬元,比上年度增長約12%-20%。
和晶科技(300279)首次公開發行股票12月29日在創業板上市。
匯冠股份(300282)首次公開發行股票12月29日在創業板上市。
D. 小李子的經典電影有哪些在電影中的表現如何
截止2019年底有《荒野獵人》、《不一樣的天空》、《羅密歐與朱麗葉》、《飛行家》、《華爾街之狼》、《泰坦尼克號》、《逍遙法外》等。
《荒野獵人》
是由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湯姆·哈迪、威爾·保爾特 、多姆納爾·格利森、保羅·安德森等主演。片中的每一位演員都應該獲得奧斯卡提名。
(4)銳萊特股票代碼擴展閱讀:
《飛行家》
是由馬丁·斯科塞斯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布蘭切特、凱特·貝金賽爾等人主演的劇情片,講述了霍華德·休斯成為好萊塢製片人,並且主持了藍雲杉飛機的發明和改進的故事。
《華爾街之狼》是馬丁·斯科塞斯執導的一部喜劇片,講述的是華爾街傳奇人物喬丹·貝爾福特的故事,這位股票經紀人曾在三分鍾內賺取1200萬美元,31歲時就擁有億萬家產。影片根據喬丹的個人回憶錄改編,講述了他遊走在法律邊緣的發家生涯以及迷失於性和毒品的沉淪生活。
《泰坦尼克號》
是美國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派拉蒙影業公司出品愛情片,由詹姆斯·卡梅隆執導,萊昂納多·迪卡普里奧、凱特·溫斯萊特領銜主演。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了露絲的感人故事。
E. 二極體晶元生產廠家怎麼找,我要買
你好,感謝你的提問
,首先你去下載一個阿里巴巴的app,
這裡面有大量的二極體生產廠家
。你去和他們聯系就可以啦。
F. HP是哪個國家的總部在什麼地方
1939年,在美國加州帕洛阿爾托市(Palo Alto)愛迪生大街367號的一間狹窄車庫里,兩位年輕的發明家比爾.休利特(Bill Hewlett)和戴維.帕卡德(David Packard),懷著對未來技術發展的美好憧憬和發明創造的激情創建了HP公司,開始了矽谷的創新之路。
六十多年來,HP從未停止過創新和變革的步伐。這種精神使HP從一家年收入4000美元的公司,發展成為今天在全球擁有145,000名員工、分支機構遍及170個國家和地區、2005財年營業收入達867億美元的信息產業巨擎,業務范圍涵蓋IT基礎設施、全球服務、商用和家用計算以及列印和成像等領域。目前全世界有超過十億人正在使用HP技術。如今的HP,作為全球領先的高科技公司,在美國財富500強中名列第12,在全球財富500強中名列第28,並在美國《商業周刊》"全球最具價值品牌"中排名第13位。HP當年創業的車庫也被美國政府確立為矽谷誕生地。HP的創新精神更是激發了千千萬萬矽穀人的創業激情。
基於多年服務全球各類用戶的豐富經驗、業界無與倫比的人才資源、日臻完善的服務與支持體系以及強大的合作夥伴關系,HP致力於幫助人們在商業活動、社會活動和個人生活中更加靈活地應用科技,成就夢想。
所有這一切都始於"汽車庫"和餅店
HP 由斯坦福大學學生 Bill Hewlett 和 Dave Packard 於 1939 年創建。 該公司建在矽谷的一間汽車庫里,第一個產品是聲頻振盪器,是音響師使用的電子測試儀器。 HP 的第一個客戶是 Walt Disney Studios,該公司購買了 8 台音頻振盪器為電影《Fantasia》開發和測試具有創新意義的音響系統。
Compaq 計算機公司是 1982 年在美國德州休斯頓的一家餅店裡成立的。 總之,新 HP 的員工正分享著一種令客戶滿意的激情、一種高效而又靈活的團隊合作精神、以及一種信任和尊重他人的承諾。
不斷創新
為了更好地為客戶服務,不斷開拓新的市場,HP每年在研發方面的投入達40億美元,用於開發產品、解決方案和新技術。HP發明、設計和提供推動商業價值、創造社會價值、以及改善客戶生活的技術解決方案,並在以下多個領域占據領先地位:
噴墨列印機、多功能一體機和單功能列印機、黑白和彩色激光列印機、大幅面列印機、掃描儀、列印伺服器、噴墨列印機和激光列印機耗材位居全球第一*
x86*、Windows®*、Linux®*、UNIX*和刀片式伺服器**位居全球第一
磁碟及存儲系統位居全球第一*
筆記本電腦位居全球第二*
掌上電腦位居全球第一*
客戶支持位居第一**
Proliant伺服器的客戶忠誠度位居第一***
G. 名人發明創造的故事
轉:指南針
在發明指南針之前人類在茫茫大海中航行,常常會迷失方向,造成不可想像的後果,是中國人發明了指南針,使人類航行有了方向。指南針是用以判別方位的一種簡單儀器。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主要組成部分是一根裝在軸上可以自由轉動的磁針。磁針在地磁場作用下能保持在磁子午線的切線方向上。磁針的北極指向地理的南極,利用這一性能可以辨別方向。常用於航海、大地測量、旅行及軍事等方面。
指南針的發明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實踐中對物體磁性認識的結果。由於生產勞動,人們接觸了磁鐵礦,開始了對磁性質的了解。人們首先發現了磁石引鐵的性質。後來又發現了磁石的指向性。經過多方的實驗和研究,終於發明了可以實用的指南針。
磁現象的發現
先秦時代我們的先人已經積累了許多這方面的認識,在探尋鐵礦時常會遇到磁鐵礦,即磁石(主要成分是四氧化三鐵)。這些發現很早就被記載下來了。《管子》的數篇中最早記載了這些發現:「山上有磁石者,其下有金銅。」其他古籍如《山海經》中也有類似的記載。磁石的吸鐵特性很早就被人發現,《呂氏春秋》九卷精通篇就有:「慈招鐵,或引之也。」那時的人稱「磁」為「慈」他們把磁石吸引鐵看作慈母對子女的吸引。並認為:「石是鐵的母親,但石有慈和不慈兩種,慈愛的石頭能吸引他的子女,不慈的石頭就不能吸引了。」
漢以前人們把磁石寫做「慈石」,是慈愛石頭的意思。
既然磁石能吸引鐵,那麼是否還可以吸引其他金屬呢?我們的先民做了許多嘗試,發現磁石不僅不能吸引金、銀、銅等金屬,也不能吸引磚瓦之類的物品。西漢的時候人們已經認識到磁石只能吸引鐵,而不能吸引其他物品。
當把兩塊磁鐵放在一起相互靠近時,有時候互相吸引,有時候相互排斥。現在人們都知道磁體有兩個極,一個稱N極,一個稱S極。同性極相互排斥,異性極相互吸引。那時的人們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但對這個現象還是能夠察覺到的。
到了西漢,有一個名叫欒大的方士,他利用磁石的這個性質做了兩個棋子般的東西,通過調整兩個棋子極性的相互位置,有時兩個棋子相互吸引,有時相互排斥。欒大稱其為「斗棋」。他把這個新奇的玩意獻給漢武帝,並當場演示。漢武帝驚奇不已,龍心大悅,竟封欒大為「五利將軍」。欒大利用磁石的性質,製作了新奇的玩意蒙騙了漢武帝。
地球也是一個大磁體,它的兩個極分別在接近地理南極和地理北極的地方。因此地球表面的磁體,可以自由轉動時,就會因磁體同性相斥,異性相吸的性質指示南北。這個道理古人不夠明白,但這類現象他們很清楚。
指南針的始祖——司南
指南針的始祖大約出現在戰國時期。它是用天然磁石製成的。樣子象一把湯勺,圓底,可以放在平滑的「地盤」上並保持平衡,且可以自由旋轉。當它靜止的時候,勺柄就會指向南方。古人稱它為「司南」,當時的著作《韓非子》中就有:「先王立司南以端朝夕。」「端朝夕」就是正四方、定方位的意思。《鬼穀子》中記載了司南的應用,鄭國人采玉時就帶了司南以確保不迷失方向。
春秋時代,人們已經能夠將硬度5度至7度的軟玉和硬玉琢磨成各種形狀的器具,因此也能將硬度只有5.5度至6.5度的天然磁石製成司南。東漢時的王充在他的著作《論衡》中對司南的形狀和用法做了明確的記錄。司南是用整塊天然磁石經過琢磨製成勺型,勺柄指南極,並使整個勺的重心恰好落到勺底的正中,勺置於光滑的地盤之中,地盤外方內圓,四周刻有干支四維,合成二十四向。這樣的設計是古人認真觀察了許多自然界有關磁的現象,積累了大量的知識和經驗,經過長期的研究才完成的。司南的出現是人們對磁體指極性認識的實際應用。 但司南也有許多缺陷,天然磁體不易找到,在加工時容易因打擊、受熱而失磁。所以司南的磁性比較弱,而且它與地盤接觸處要非常光滑,否則會因轉動摩擦阻力過大,而難於旋轉,無法達到預期的指南效果。而且司南有一定的體積和重量,攜帶很不方便,這可能是司南長期未得到廣泛應用的主要原因。
司南由青銅盤和天然磁體製成的磁勺組成,青銅盤上刻有二十四向,置磁勺於盤中心圓面上,靜止時,勺尾指向為南。
指南針的發明
古代民間常用薄鐵葉剪裁成魚形,魚的腹部略下凹,像一隻小船,磁化後浮在水面,就能指南北。當時以此做為一種游戲。東晉的崔豹在《古今注》中曾提到這種「指南魚」。
北宋時,曾公亮在《武經總要》載有製作和使用指南魚的的方法:「用薄鐵葉剪裁,長二寸,闊五分,首尾銳如魚型,置炭火中燒之,侯通赤,以鐵鈐鈐魚首出火,以尾正對子位,蘸水盆中,沒尾數分則止,以密器收之。用時,置水碗於無風處平放,魚在水面,令浮,其首常向午也。」這是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它利用地球磁場使鐵片磁化。即把燒紅的鐵片放置在子午線的方向上。燒紅的鐵片內部分子處於比較活動的狀態,使鐵分子順著地球磁場方向排列,達到磁化的目的。蘸入水中,可把這種排列較快地固定下來,而魚尾略向下傾斜可增大磁化程度。人工磁化方法的發明,對指南針的應用和發展起了巨大的作用。在磁學和地磁學的發展史上也是一件大事。北宋的沈括在《夢溪筆談》中提到另一種人工磁化的方法:「方家以磁石摩針鋒,則能指南。」按沈括的說法,當時的技術人員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就能使針帶上磁性。從現在的觀點來看,這是一種利用天然磁石的磁場作用,使鋼針內部磁疇的排列趨於某一方向,從而使鋼針顯示出磁性的方法。這種方法比地磁法簡單,而且磁化效果比地磁法好,摩擦法的發明不但世界最早,而且為有實用價值的磁指向器的出現,創造了條件。
沈括還在《夢溪筆談》的補筆談中談到了摩擦法磁化時產生的各種現象:「以磁石摩針鋒,則銳處常指南,亦有指北者,恐石性亦不……,南北相反,理應有異,未深考耳。」這是說,用磁石去摩擦縫衣針後,針鋒有時指南,也有時指北。從現在的觀點來看,磁石都有N和S兩個極,磁化時縫衣針針鋒的方位不同,則磁化後的指向也就不同。但沈括並不知道這個道理,他真實的記錄了這個現象並坦白承認自己沒有做深入思考。以期望後人能進一步探討。
關於磁針的裝置方法,沈括介紹了四種方法:
1.水浮法——將磁針上穿幾根燈心草浮在水面,就可以指示方向。
2.碗唇旋定法——將磁針擱在碗口邊緣,磁針可以旋轉,指示方向。
3.指甲旋定法——把磁針擱在手指甲上面由於指甲面光滑,磁針可以旋轉自如,指示方向。
4.縷懸法——在磁針中部塗一些蠟,粘一根蠶絲,掛在沒有風的地方,就可以指示方向了。
沈括還對四種方法做了比較,他指出,水浮法的最大缺點,水面容易晃動影響測量結果。碗唇旋定法和指甲旋定法,由於摩擦力小,轉動很靈活,但容易掉落。沈括比較推重的是縷懸法,他認為這是比較理想而又切實可行的方法。事實上沈括指出的四種方法已經歸納了迄今為止指南針裝置的兩大體系——水針和旱針。
《夢溪筆談》是沈括(1031—1095年)所著的有關我國古代科學技術的著作,書中談到磁學和指南針的一些問題。
南宋陳元靚在《事林廣記》中介紹了另一類指南魚和指南龜的製作方法。這種指南魚與《武經總要》一書記載的不一樣,是用木頭刻成魚形,有手指那麼大,木魚腹中置入一塊天然磁鐵,磁鐵的S極指向魚頭,用蠟封好後,從魚口插入一根針,就成為指南魚。將其浮於水面,魚頭指南,這也是水針的一類。
指南龜是當時流行的一種新裝置,將一塊天然磁石放置在木刻龜的腹內,在木龜腹下方挖一光滑的小孔,對准並放置在直立於木板上的頂端尖滑的竹釘上,這樣木龜就被放置在一個固定的、可以自由旋轉的支點上了。由於支點處摩擦力很小,木龜可以自由轉動指南。當時它並沒有用於航海指向,而用於幻術。但是這就是後來出現的旱羅盤的先聲。
指南龜發明年代不晚於1325年。木塊刻成龜型,龜腹部中心嵌以磁體,木龜安放在尖狀立拄上,靜止時首尾分指南北。
羅盤定位
要確定方向除了指南針之外,還需要有方位盤相配合。最初使用指南針時,可能沒有固定的方位盤,隨著測方位的需要,出現了磁針和方位盤一體的羅盤。羅盤有堪輿用的羅經盤和水羅盤、旱羅盤。
方位盤仍是二十四向,但是盤式已經由方形演變成圓形。這樣一來只要看一看磁針在方位盤上的位置,就能斷定出方位來。南宋時,曾三異在《因話錄》中記載了有關這方面的文獻:「地螺或有子午正針,或用子午丙壬間縫針。」這是有關羅經盤最早的文獻記載。文獻中所說的「地螺」,就是地羅,也就是羅經盤。文獻中已經把磁偏角的知識應用到羅盤上。這種羅盤不僅有子午針(確定地磁場南北極方向的磁針),還有子午丙壬間縫針(用日影確定的地理南北極方向)這兩個方向之間的夾角,就是磁偏角。
盤面周圍刻二十四方位,內中盛水,磁針橫穿燈草,浮於水面。
現在人們已經知道,地球的兩個磁極和地理的南北極只是接近,並不重合。磁針指向的是地球磁極而不是地理的南北極,這樣磁針指的就不是正南、正北方向而略有偏差,這個角度就叫磁偏角。又因為地球近似球形,所以磁針指向磁極時必向下傾斜,和水平方向有一個夾角,這個夾角稱為磁傾角。不同地點的磁偏角和磁傾角都不相同。成書於北宋的《武經總要》在談到用地磁法製造指南針時,就注意利用了磁傾角。沈括在《夢溪筆談》談到指南針不全指南,常微偏東。指出了磁偏角的存在。磁偏角和磁傾角的發現使指南針的指向更加准確。
磁性質的應用
指南針一經發明很快就被應用到軍事、生產、日常生活、地形測量等方面,特別是航海上。指南針在航海上的應用有一個逐漸發展過程。成書年代略晚於《夢溪筆談》的《萍洲可談》中記有:「舟師識地理,夜則觀星,晝則觀日,陰晦則觀指南針。」這是世界航海史上最早使用指南針的記載。文中指出,當時只在日月星辰見不到的時候才使用指南針,可見指南針剛開始使用時,使用還不熟練。二十幾年後,許兢的《宣和奉使高麗圖經》也有類似的記載:「惟視星斗前邁,若晦冥則用指南浮針,以揆南北。」到了元代,指南針一躍而成海上指航的最重要的儀器了。不論晝夜晴陰都用指南針導航了。而且還編制出使用羅盤導航,在不同航行地點指南針針位的連線圖,叫做「針路」。船行到某處,採用何針位方向,一路航線都一一標識明白,作為航行的依據。
指南針的發明是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結果。古代先民對磁現象的觀察和研究的過程中,進一步了解了磁的性質,並試圖更多地應用這些性質。傳說秦始皇修建阿房宮時,有一宮門是用磁鐵製造的。如果刺客帶劍而過,立刻會被吸住,被衛兵當場捕獲。這樣的故事還很多,《晉書.馬隆傳》記載馬隆率兵西進甘、陝一帶,在敵人必經的狹窄道路兩旁,堆放磁石。穿著鐵甲的敵兵路過時,被牢牢吸住,不能動彈了。馬隆的士兵穿犀甲,磁石對他們沒有什麼作用,可自由行動。敵人以為神兵,不戰而退。東漢的《異物志》記載了在南海諸島周圍有一些暗礁淺灘含有磁石,磁石經常把「以鐵葉錮之」的船吸住,使其難以脫身。
魏晉南北朝時,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已有了很多認識。就連當時的詩人曹植在矯志詩中也用了「磁石引鐵,於金不連。」的句子。可見他也了解磁石的性質。南北朝梁代的陶弘景在《名醫別錄》中提出了磁力測量的方法,他指出:優良磁石出產在南方,磁性很強,能吸引三、四根鐵針,使幾根針首尾相連掛在磁石上。磁性更強的磁石,能吸引十多根鐵針,甚至能吸住一、二斤刀器。陶弘景不僅提出了磁性有強弱之分,而且指出了測量方法。這可能是世界上有關磁力測量的最早記載。
我國先民對磁石的性質的研究和認識是指南針發明和發展的基礎。
中國在北宋時期就發明了人工磁化的兩種方法:一種是沈括所說的用天然磁石摩擦鋼針的方法,另一種是利用地球磁場的作用使鋼鐵磁化。
人們把經過磁化的鋼針,穿過幾根燈草,放在一個乘滿水的碗里,它就能浮在水上為航船指明方向,這就是世界上最早用來指示方向的儀器--指南針。而許多動物已經在我們之前就學會了利用地球磁場來辨別方向。
火葯
火葯是我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因為是用硝石、硫黃和木炭這三種物質混和製成的,而當時人們都把這三種東西作為治病的葯物,所以取名「火葯」,意思是「著火的葯」。
自秦漢以後,煉丹家用硫黃、硝石等物煉丹,從偶然發生爆炸的現象中得到啟示,再經過多次實踐,找到了火葯的配方。三國時有個聰明的技師馬鈞,用紙包火葯的方法做出了娛樂用的「爆仗」,開創了火葯應用的先河。
唐朝末年,火葯開始應用到軍事上。人們利用拋射石頭的拋石機,把火葯包點著以後,拋射出去,燒傷敵人,這是最原始的火炮。後來人們將球狀火葯包紮在箭桿頭附近,點著引線以以後,用弓箭將火葯射出去燒傷敵人。還有把火葯、毒葯,再加上一些瀝清、桐油等,搗在一起做成毒球,點著以後,用弓箭射出,殺傷敵人是後來的「萬人敵」。到了宋朝,人們將火葯裝填在竹筒里,火葯背後扎有細小的「定向棒」,點燃火管上的火硝,引起筒里的火葯迅速燃燒,產生向前的推力,使之飛向敵陣爆炸,這是世界上第一種火葯火箭。以後又發明了火槍和槍,這些都是用竹管製成的原始管形火器,是近代代槍炮的老祖宗。
造紙術
造紙技術的發明,是中華民族對世界文明出貢獻之一。
大約在3500多年前的商朝,我國就有了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文字,稱為甲骨文。到了春秋時,用竹片和木片替代龜甲和獸骨,稱為竹簡和木牘。甲骨和簡牘都很笨重,戰國時思想家惠施外出講學,帶的書簡就裝了五車,所以有學富五車的典故。西漢時在宮廷貴族中又用縑帛或綿紙寫字。縑是細絹、帛是絲織品的總稱吏一方縑帛上寫字時,便於書寫,不但比簡牘寫得多,而且還可以在上面作畫,但是價格昂貴,只能供少數王宮貴族使用。公元前2世紀西漢初期已經有了紙。
發明人
東漢和帝元興元年(公元105年),蔡倫在總結前人製造絲織晶的經驗的基礎上,發明了用樹皮、破漁網、破布、麻頭等作原料,製造成了適合書寫的植物纖維紙,才使紙成為普遍使用的書寫材料。被稱為「蔡侯紙」。
蔡倫只是改進造紙術,而不是紙的發明人。
造紙術在7世紀經朝鮮傳到日本。8世紀中葉傳到阿拉伯聯合大公國。到12世紀,歐洲才仿效中國的方法開始設廠造紙。
發明地點
洛陽
活字印刷術
印刷術是中國古代四大發明之一。它開始於隋朝的雕版印刷,經宋仁宗時的畢升發展、完善,產生了活字印刷,並由蒙古人傳至了歐洲,所以後人稱畢升為印刷術的始祖。中國的印刷術是人類近代文明的先導,為知識的廣泛傳播、交流創造了條件。
雕版印刷是用刀在一塊塊木板上雕刻成凸出來的反寫字,然後再上墨,印到紙上。每印一種新書,木板就得從頭雕起,速度很慢。如果刻版出了差錯,又要重新刻起,勞作之辛苦,可想而知。
北宋刻字工人畢升在公元1004年至1048年間,用質細且帶有粘性的膠泥,做成一個個四方形的長柱體,在上面刻上反寫的單字,一個字一個印,放在土窯里用火燒硬,形成活字。然後按文章內容,將字依順序排好,放在一個個鐵框上做成印版,再在火上加熱壓平,就可以印刷了。印刷結束後把活字取下,下次還可再用。這種改進之後的印刷術叫做活板印刷術。
這種印刷方法雖然原始簡單,卻與現代鉛字排印原理相同,使印刷技術進入了一個新時代。
後來,元代著名農學家與機械學家王楨發明了木活字,並創造出比較簡捷的適於漢字復雜特點的轉盤排字方法,後來又發明了金屬活字,使活字印刷得到了改進。唐代的雕刻印本傳到日本,8世紀後期日本完成了木板《陀羅尼經》以後又傳到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阿拉伯聯合大公國一帶和東歐。15世紀,德國人學會了用合金鑄宇,從此畢升首創的活字印刷在歐洲各地推廣開來。
北宋科學家、政治家沈括曾在《夢溪筆談》中有一篇文章叫《活板》,其中詳細介紹了活板印刷術的全過程,通俗易懂,非常詳細。
H. 名人發明東西的故事
1、魯班發明刨子的故事
魯班是個木匠,整天和木頭打交道。他的技術很高,特別善於用斧頭,能幾下子就把木料砍成需要的樣子。但是,用斧子把木料砍得光光滑滑,魯班卻辦不到。
特別是碰到木紋粗和疤節多的木料時,就更難了。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魯班白天琢磨,夜裡想,他先是做了一把薄的斧頭,磨得很快,砍起來比以前是好多了,可還是不理想。
於是,魯班又磨了一把小小的薄薄的斧頭,上面蓋了塊鐵片,只讓斧頭露出一條窄刃。這回,魯班不砍了。他用這窄刃在木料上推。一推,木料推下來薄薄一層木片。
推了十幾次,木料的表面又平整又光滑,比過去用斧子砍可強多了。可這東西拿在手裡推時既卡手又使不上勁。魯班又做了一個木座,把它裝在裡面。刨子,就這樣誕生了。
I. "有人說實體經濟難,虛擬經濟就不難嗎
虛擬經濟的產生與發展虛擬經濟是近年來出現的一個新詞語,其釋義紛雜不一,大體上有三種范疇。一是指證券、期貨、期權等虛擬資本的交易活動(FictitiousEconomy);二是指以信息技術為工具所進行的的經濟活動(VirtualEconomy),也有人稱之為數字經濟或信息經濟;三是指用計算機模擬的可視化經濟活動(VisualEconomy)。這三種范疇之間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在本文中主要討論第一種范疇。虛擬資本(FictitiousCapital)這一概念是馬克思首先提出的,他在《資本論》第三卷第五篇中,以及在論述信用和虛擬資本的第25章及其後,對虛擬資本進行了詳盡的分析。他認為虛擬資本是在借貸資本(生息資本)和銀行信用制度的基礎上產生的,包括股票、債券、不動產抵押單等。虛擬資本本身並不具有價值,這是它和實際資本的不同之處,但是它卻可以通過循環運動產生利潤(某種形式的剩餘價值),這是它與實際資本的同之處。盡管經過一百多年以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出現了許多新事物(例如期貨、期權及各種金融衍生物等)和新情況(例如貨幣脫離了金本位、經濟全球化等),但馬克思對虛擬資本的分析在當前關於虛擬經濟的研究中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根據筆者個人的理解,所謂虛擬經濟是指與虛擬資本以金融系統為主要依託的循環運動有關的經濟活動,簡單地說就是直接以錢生錢的活動。其最早的起源可以追溯到私人間的商務借貸行為,例如某甲急需購買某種原料或貨物,但他本人並沒有足夠的資金,而某乙手頭正好有一筆錢閑置未用,於是某甲便向某乙借一定數額的錢,許諾在一定時期內還本付息。通過這一活動某甲取得了對這筆錢的使用權,可以用其作為支付手段的功能通過實際的經濟活動取得贏利,,而某乙則以借據為憑證保持了對這筆錢的所有權,以及到期可向某甲討還本息的權利。這時某乙手中的借據就是虛擬資本的一種雛形,它通過借還循環運動而取得增值。這時某乙並未從事實際的經濟活動,只是通過一種虛擬的經濟活動來賺錢。由此可見,虛擬經濟發展的第一個階段是閑置貨幣的資本化,即人們手中的閑置貨幣變成了可以產生利息的資本。第二個階段則是生息資本的會化,即由銀行作為中介機構將人們手中閑置的貨幣借入,再轉貸出去生息,人們還可用手中的閑置貨幣購買各種有價證券來生息,這時人們手中的存款憑證和有價證券也就是虛擬資本。生息資本的會化可以引導資金從不能用於生產、流通等實際經濟活動的人們的手中轉移到能將其用於實際經濟活動的人們手中,並可以將分散在各人手中的資金集中起來進行較大規模的經濟活動,從而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虛擬經濟發展的第三個階段是有價證券的市場化,即有價證券可以根據其預期的收益而自由買賣,從而產生了進行虛擬資本交易的金融市場(例如股票市場、債券市場等)。有價證券的市場化能引導資金向預期收益較好的產業流動,從而可進一步提高資金的使用效率。1898年還出現了農產品的期貨交易方式,以後逐漸擴及有色金屬、石油等工業原材料,這是虛擬資本的一種新形式。虛擬經濟發展的第四個階段是金融市場的國際化,即虛擬資本可以跨國進行交易。這一過程雖可以追溯到19世紀中葉債務國和鐵路公司在英國、法國和德國的金融市場上發行固定利率的債券,但從本世紀20年代開始才有比較大規模的跨國證券投資,而直到第二次世界界大戰之後,在《布雷頓森林協議》及《關稅和貿易總協定》的推動下,才逐漸形成了規模巨大的國際金融市場。金融市場的國際化能在國際范圍內引導資金向收益較好的產業流動,從而可以大大提高資金的利用效率,同時還形成了一種新的金融市場-外匯市場。期貨交易也日益虛擬化,即將購買期貨作為一種投機的手段。60年代以來,股票、債券、外匯等金融商品的交易陸續出現期貨交易方式,1973年還出現了期權交易。虛擬經濟發展的第五個階段是國際金融的集成化,即各國國內的金融市場與國際金融市場之間的聯系更加緊密,相互間的影響也日益增大。隨著因美元脫離金本位而導致浮動匯率制的形成,金融創新的增強,信息技術的迅速進步,金融自由化程度的增大,以及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虛擬資本在金融市場中的流動速度越來越快,流量也越來越大,從而使得虛擬經濟的規模不斷增大。據報導,80年代以來,世界經濟平均年增長率為3%左右,國際貿易平均年增長率為5%左右,但國際資本流動增加了25%,全球股票的總價增加了250%。1997年全世界虛擬經濟的總量已達140萬億美元,約為世界各國國內生產總值總和(28.2萬億美元)的4倍。全世界虛擬資本每天的平均流動量已高達1.5萬億美元以上,約為世界日平均實際貿易額的50倍。可以預計,隨著電子商務和電子貨幣的發展,虛擬經濟的規模還會膨脹。虛擬經濟系統的特性按照系統科學的觀點,可以將虛擬經濟看作是一個系統,從而可以從系統內部的結構及系統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來考察這一系統的特性,以便揭示系統演化的規律。筆者認為,虛擬經濟系統具有以下幾個主要的特點。1.復雜性:復雜系統一般的特徵是規模巨大、耦合度高、透明度低、動態而且開放,但其最本質的特徵是其組分具有某種程度的智能,即具有了解其所處的環境,預測其變化,並按預定目標採取的能力。這也就是生物進化、技術革新、經濟發展、會進步的內在原因。虛擬經濟系統是一種復雜系統,其主要組分是自然人和法人(投資者、受資者,以及金融中介者),他們按照一定的規則在金融市場中進行虛擬的經濟活動。雖然每個人都有按照他自己對環境及其發展前景的了解,以及其預定目標來獨立進行決策的自由,但每個人的決策又不能不受到其他人的決策的影響。雖然在系統中由於組分之間的非線性作用而容易產生混沌現象,但由於系統的自組織作用而可以呈現一定的有序性和穩定性。2.介穩性:所謂介穩系統是指遠離平衡狀態、但卻能通過與外界進行物質和能量的交換而維持相對穩定的系統,在系統科學中稱之為具有耗散結構的系統。這種系統雖能通過自組織作用而達到穩定,但其穩定性很容易被外界的微小擾動所破壞。系統的穩定性被破壞後可能在一定的范圍內動,交替地進入穩定和動的狀態,從宏觀上看來可以認為此系統是穩定在一定范圍內,即具有區域穩定性。但有時系統失穩後也可能會產生急劇的變化,甚至造成系統的崩潰。系統崩潰後有可能通過深度的結構調整而恢復介穩狀態,也可能走向消亡。一般說來,系統的慣性越大,其崩潰的可能性就越小。虛擬經濟系統是一種介穩系統,必須要靠與外界進行資金交換才能維持相對的穩定。造成其介穩性的原因很多,但最根本的原因是虛擬資本的內在不穩定性。虛擬資本的內在不穩定性來自其本身的虛擬性,例如有價證券本身並不具有真正的價值,只是代表獲得收入的權利,是一種所有權證書,使其持有者在法律上有權索取其購買有價證券時所付出的資本所應獲得的那一部分剩餘價值。當有價證券可以在證券市場上進行買賣後,由於其本身並沒有價值,故其價格的確定不是按照客觀的價值規律,而是按照人們對其未來價格的主觀預測,還要受到其供求狀況的影響,這就使其價格更加脫離了實際經濟活動的效益。當虛擬資本的價格遠離其合理預期時,就會形成"經濟泡沫",要靠外界不斷注入資金來維持其穩定,但這只是一種虛假的、極易破滅的穩定。虛擬資本的不穩定性也來自貨幣的虛擬化,即貨幣並不真正具有價值。自從貨幣與金本位及金匯兌本位脫鉤之後,雖然還具有其作為支付手段的使用價值,但已不再具有真正能以某種實物來衡量的價值了。這時貨幣的價值只能用其購買力來衡量,而貨幣的購買力又要受到貨幣發行量、利率、匯率、人們的消費行為等因素的影響,因此貨幣的虛擬化就會增強虛擬經濟的不穩定性。虛擬資本的不穩定性還來自虛擬經濟系統中存在的正反饋作用。例如購買某種股票的人越多,就會促使的人購買這種股票。人們之間的這種相互影響就是正反饋作用,它會造成放大效應,使虛擬資本的價格大起大落。3.高風險性:在經濟活動中所謂的風險是指人們預期的收益與實際收益之間的差異,這種差異既來自客觀世界的不確定性,也來自人們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的局限性。虛擬經濟在具有高風險性的同時,也有帶來高收益的可能性。虛擬經濟系統的高風險性來自其本身的復雜性與介穩性,首先是虛擬資本的內在不穩定性導致其價格變幻無常,而金融市場交易規模的增大和交易品種的增多使其變得更為復雜;其次是人們對市場及環境變化的預測能力不足,對預期收益至今也沒有找到較好的預測方法,從而較易導致決策的錯誤;再次是不少人承受風險的能力有限,在面臨巨大的風險時會無所適從,甚至會因正反饋作用而使風險放大;最後是許多人因為追求高收益而甘冒高風險,從而促使各種高風險、高回報的金融創新不斷出現,例如利率期貨、股票指數期貨、物價指數期貨、期權等。4.寄生性:虛擬經濟系統與實體經濟系統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虛擬經濟系統是由實體經濟系統中產生,又依附於實體經濟系統的。實體經濟系統包括物質資料的生產及與其相關的分配、交換、消費等經濟活動,可將其看成是資本的循環運動。例如生產領域的資本家在由金融市場取得資金後,就會將其作為資本來購買設備、原材料和勞動力來投入生產過程,然後將其產品銷售出去變成資金,從而構成了資本的循環。資本家用此部分資金及通過這一過程取得的剩餘價值來按合同歸還本息,從而也完成了虛擬資本的循環。由於虛擬與實體這兩種經濟系統之間聯系緊密,在實體經濟系統中產生的風險,例如產品積壓、企業破產等,都會傳遞到虛擬經濟系統中,導致其失穩。而虛擬經濟系統中的風險,例如股票指數大落、房地產價格猛跌、銀行呆帳劇增、貨幣大幅貶值等,也會對實體經濟造成嚴重的影響。在金融已成為經濟核心的今天,實體經濟已不可能脫離虛擬經濟系統而運行。因此,如果將實體經濟系統看成是經濟系統中的硬體,則可認為虛擬經濟系統是經濟系統中的軟體。5.周期性:虛擬經濟系統的演化大體上呈現周期性的特徵,一般包括實體經濟加速增長、經濟泡沫開始形成、貨幣與信用逐步膨脹、各種資產價格普遍上揚、樂觀情緒四處洋溢、股價與房地產價格不斷上升、外部擾動造成經濟泡沫破滅、各種金融指標急劇下降、人們紛紛拋售實際資產及金融資產、實體經濟減速或負增長等階段。但是這種周期性並不是簡單的循環往復,而是螺旋式地向前推進的。金融危機-虛擬經濟系統的崩潰金融危機是指利率、匯率、股價等金融指標全部或大部突然而急劇地惡化的現象,這時人們紛紛拋售其實際資產並變現其虛擬資本,導致經濟及會的動盪。例如1982年發的拉美金融危機、1995年發的墨西哥金融危機,以及這次東亞金融危機等。盡管這些危機的誘因和規模各不相同,但都對有關國家造成了很大的危害。關於這次東亞金融危機的成因,國際學術界有以下三種主要的理論。經濟基礎論:這一理論主要是由柯賽提(G.Corseti)、克魯格曼(P.Krugman)、畢贊提(P.Pesenti)、羅貝尼(N.Roubuni)等人提出的。他們認為"東亞經濟奇跡"實際上是問題百出的,這些經濟奇跡的背後是東亞各國及地區的經濟基礎不穩固,經濟基本要素的發展不協調,以及各國宏觀經濟策的失誤。由於東亞這些國家的基本經濟要素出了問題,經濟危機是不可避免的,而金融危機只不過是經濟危機的反映而已。他們將東亞金融危機的形成歸結為貨幣實際估值過高、經常項目赤字過大、投資過度、對銀行的過分支持、以短期借貸來支持長期投資,以及缺乏適當的金融監管體制等6個因素。金融恐慌論:這一理論主要是由薩克斯(J.Sachs)、瑞德萊特(S.Radelet)等人提出的。他們指出,東亞各國及地區經濟基本要素存在的問題本身不足以構成金融危機,這種危機主要是外來因素造成的。是國際資本流動造成的沖擊,使人們對東亞金融市場及經濟前景產生了一種過分悲觀的預期,而這種預期把個別東亞國家發生的問題看成是整個東亞的通病,因而造成外資突然地大量撤出,導致危機的發生。他們將東亞金融危機的形成歸結為投資者的盲目樂觀情緒、金融市場的不穩定性、將流動性危機誤認為清償性危機、國際市場條件的惡化,以及國內金融市場的自由化等5個因素。資本流動論:這一理論主要是由世界銀行的阿爾巴(P.Alba)等人提出的。他們指出,要弄清東亞金融危機的成因,就應認真分析國際資本流動的狀況。東亞國際資本流動的特點是私人資本流入佔了越來越大的比例,而且已由產業投資為主轉向金融證券投資為主。由於許多東亞國家及地區採取固定匯率制及中性的財策,使國內財赤字穩定,造成國內經濟穩定的一種假象,從而大大有利於外資大量的流入。大量資本流入到一個脆弱的經濟,就有可能引發危機。他們將東亞金融危機的形成歸結為金融機制不健全、企業過分龐大集中、過度鼓勵對外借款,以及宏觀經濟的脆弱性等4個因素。以上三種主要觀點之間的區別主要在於著重點的不同,所指出的問題中有一些是大體相似的。筆者認為,從系統論的角度看來,可以認為金融危機的成因主要是基於是虛擬經濟系統的內在特性,加上來自外界的擾動。形象地說金融危機就像是雪崩,可以將雪山下的岩石看作實體經濟,將覆蓋於其上的雪層看作虛擬經濟,而將雪崩看作虛擬經濟的崩潰。這種說法主要基於虛擬經濟系統的介穩性質,系統內部的耗散結構在外因的觸發下突然崩潰,從而造成滾雪球式的效應。通過考察虛擬經濟系統的結構與演化規律,可以將金融危機的成因歸結為以下五類。1.實體經濟系統運行失常:其主要表現是經濟發展的速度、結構與效益之間的失調,通常的問題是著重追求高速發展而忽視效益,也沒有注意結構的合理化。例如從1990年到1997年東亞金融危機前,韓國5大集團除了LG集團,其它4家都靠銀行貸款進行了大規模多元化擴張。結果,每個集團都擁有涉及十幾個到幾十個行業的30家到80家相關企業,但其資產-負債率一般高達300-500%。而且近年來韓國大企業集團的營業收入收益率(利潤/營業收入)不斷下降。1996年度,進入全球500家最大企業的韓國大企業(13家)營業收入收益率只有0.77%,1997年度(12家)進一步降到0.33%。又如近二十年來,馬來西亞一直奉行積極干預經濟、主導市場的策,推行"趕超戰略",以高投入刺激經濟高速增長作為發展經濟的首要目標,以主要依靠出口為導向的外向型經濟來帶動整體經濟的發展,大量利用國際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來支持國內信貸,忽視了經濟結構的調整與優化,其出口產品中電子產品占相當大比重,在國際市場需求減少時未能及時進行調整,導致出口銳減,而還在興建許多與國力不相稱的大型建設項目,耗費了大量外匯,使得經常項目赤字居高不下。這些情況都會削弱作為虛擬經濟基礎的實體經濟。但是經濟的快速增長容易造成人們對未來的過於樂觀的預期,而這種預期又導致盲目投資,以及國外資金的盲目流入,從而掩蓋了嚴重的問題。此外,企業間的相互拖欠、生產能力過剩、原料及產成品庫存積壓、企業虧損及破產、房地產大量閑置等實體經濟運行中的問題,以及企業從事金融投機活動失敗造成的損失等等,最終都會以銀行壞帳的形式沖擊虛擬經濟系統,使其更加難以保持穩定。2.宏觀管理失誤:宏觀管理的失誤對實體經濟運行的影響是人所知的,對虛擬經濟運行的嚴重影響卻往往被忽視。例如東亞各國和地區在金融危機發生前多半實行主要盯住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在美元升值時就會造成本幣高估,再加上實行高利率(例如從1991到1996年,泰國貨幣市場利率與美國聯邦基金市場的利率相差3.15%以上),鼓勵銀行向外借款等措施,使外資大量流入,刺激起盲目投資、開發房地產及購買證券的熱潮。有些國家的出於治需要,極力散布樂觀情緒,對投資者造成誤導。在鼓勵及投資者盲目樂觀情緒的支持下,必然會導致虛擬經濟的不斷膨脹,經濟泡沫也隨之增多。大量外資的流入不但掩蓋了實體經濟效益低下的問題,而且還為維持虛擬經濟系統的耗散結構提供了能量。由於經濟前景看好,對本幣的需求旺盛,股市及房地產業生氣蓬勃,靠借新債來還舊債似乎不成問題,使得銀行敢於放膽借債及放貸,致使虛擬經濟過度膨脹,加劇了其內在的不穩定性。3.金融系統稚嫩脆弱:許多東亞國家的金融系統建設未能與經濟的高速發展保持同步,其金融系統既不成熟又不健全,在面臨外來沖擊和巨大風險時表現脆弱。由於資本市場的不發達,使有些東亞國家和地區以銀行為主要的融資中介,用短期的借貸來支持長期的投資。由於缺乏其它融資手段,不斷地借新債還舊債成為銀行用以彌補投資收益低下和滯後的救草,而一旦借不到新債就會引起嚴重問題。但是由於對銀行的過度支持,使銀行產生一種只顧逐利、不承擔風險的所謂的道德危機(MoralHard),再加上銀行與企業的關系過於密切,容易導致過度借貸行為。而金融機構的不健全,以及缺乏適當的監管機制又進一步助長了這種道德危機。有些東亞國家在金融系統還很不健全時就貿然實行金融自由化,弱化或放鬆金融監管,讓大量的國外資自由進出,甚至聽任國際投機資本在金融市場上興風作浪,成為產生金融危機的誘因。例如,印尼銀行機構在1988年只有74家,而6年以後(1994年)就增加到206家。金融機構雖飛快膨脹,但管理監督跟不上,造成失控。在此情況下短期積累的大量的外債進入了這樣脆弱的金融系統,必然導致危機。有些國家雖對金融機構有所監管,但由於員的,與金融機構相互勾結,使這種監管流於形式,直到產生嚴重問題時才暴露出來。例如1998年日本大省有數名在職員因受賄而被捕,有25名前金融檢查在23家地方銀行擔任理事以上職務,很難令人相信他們會對銀行實行嚴格的監管。4.投資人群信心動搖:在每個國家的金融市場上都有成千上萬個國內外投資者從事虛擬經濟活動。可以認為,每一個投資者都遵循一種理性行為,即按照其對市場情勢的判斷來決定是繼續投資還是撤資。由於東亞經濟連續快速地增長,加上不少東亞國家及地區採取各種措施積極吸引外資,使得投資者對東亞經濟的發展產生了盲目樂觀情緒,都預期能得到較高的收益,在沒有冷靜地評估借款人的還款能力之前就迅速大量地投入資金。但一旦出現問題時,市場卻會在由於投資者這種樂觀情緒的破滅及信息的不對稱而在總體上出現了一種過度的恐慌,匆忙地迅速撤走資金,導致了資本逆流。按理說,有償還能力但缺乏流動性的借款人應當能在資本市場上借到現金以償還債務,他們之所以借不到錢是因為每一個貸放者都假定其它的貸放者不會對這些借款人貸款。這時虛擬經濟系統的耗散結構在沒有新的資金注入時就難以維持穩定。5.投機資本興風作浪:在金融創新與國際金融一體化的同時,也產生了以各種對沖基金為主的一批國際投機資本。目前美國至少有4200家對沖基金,資本總額超過3000億美元。其資金杠桿率高達1:300之多。這些金融投機者無時不在窺測方向,製造風波,追逐高額利潤。他們的嗅覺非常靈敏,一旦有套利的機會就會聞風而至,無利可圖時就會迅速撤離。這次東亞金融危機就是以國際投機資本沖擊泰國金融市場為導火線而產生的,但是這種外部的擾動只有通過虛擬經濟系統內部的耗散結構才能發揮作用。虛擬經濟是市場經濟與科學技術高度發達的必然結果,經濟的虛擬化是經濟會化深入發展的必由之路。虛擬經濟是一把兩刃劍,它既能促進實體經濟的發展,又會給實體經濟帶來損害。它最大的危害是會造成金融危機,並有可能引發經濟和治危機,導致會動盪。在世界多極化和經濟全球化日益增強的今天,我們對虛擬經濟的迅速發展決不能採取視而不見或全盤否定的態度,而是應當認真研究其運動和發展的規律,以盡量防範並消除其消極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