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科技新聞資料摘抄
第一台分子機器誕生 法國與德國科學家合作,首次成功研製出可旋轉的「分子輪」,並組裝出真正意義上的第一台分子機器——生物納米機器。這個非常奇特的有機分子包括2個直徑為0.7納米、由三苯甲基分子組成的「車輪」,所有分子機器的化學結構均被固定在銅基上。二、一個原子厚的最薄材料問世3月1日,英德兩國科學家宣布聯手研製出世界最薄材料,厚度只有一根頭發的二十萬分之一,它的問世有望在電子計算機和醫學等領域掀起新的革命。這種膜片由碳原子六邊形連接而成,狀如蜂巢,但只有一個原子厚。這種膜片將主要應用於大幅提高計算機運算速度和研製新葯物,成為更加有效的晶體管。 三、首次合成人造染色體最具爭議的美國「科學怪人」克雷格·文特爾10月6日透露,由他領導的研究小組合成了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人造染色體,並有可能創造出首個永久性生命形式。研究人員通過基因組移植,成功地使一種細菌變成另外一種細菌,且新植入的基因組開始取代原基因組運作。這是人類首次在一個活有機體中一次性移植入其他物種的完整基因組。四、中國發射首顆探月衛星中國首顆探月衛星「嫦娥一號」於10月24日18時05分成功飛天,11月5日進入環月軌道,並陸續發回多幅探月照片和大量探測數據,繞月探測圓滿成功。這是繼人造地球衛星和載人航天衛星之後,中國航天事業取得的又一新的里程碑。五、發現4個誇克組成的復合粒子一國際聯合研究小組利用大型正負電子對撞加速器,發現了一種新的帶電荷粒子。它與已知的由一個誇克和一個反誇克組成的介子不同,極有可能是由4個誇克結合形成的新的復合粒子。這一發現對進一步加深量子色動力學現象的理解具有重要意義。六、成功克隆靈長類動物胚胎美國科學家利用細胞核轉移技術,用靈長類成年成纖維細胞成功克隆出獼猴胚胎,並提取出2個幹細胞系。這是科學家首次成功克隆靈長類動物胚胎,並從來自14隻獼猴的304個卵母細胞中培育出2個胚胎幹細胞系。 七、皮膚幹細胞成功問世美日科研小組11月20日同時發布各自的幹細胞研究新成果:成功地利用人體皮膚細胞「仿製」出具備胚胎幹細胞功能的幹細胞,從而有望避開胚胎幹細胞研究面臨的倫理爭議,並大大推動與幹細胞有關的疾病療法研究。對數以百萬計寄希望於幹細胞療法的患者來說,該項突破是一個重大的科學里程碑。八、培育出能抗癌的實驗鼠美國肯塔基大學通過植入能殺滅多種癌細胞且不會傷害正常細胞的「Par-4」腫瘤抑制基因,成功培育出能抗癌的實驗鼠,對人類抗癌研究具有重要借鑒意義。如果能通過骨髓移植讓「Par-4」作用於人體抗癌,就可以使癌症患者免除化療放療的侵害。 九、克隆出轉基因熒光貓韓國科學技術部12月12日宣布,韓國國立慶尚大學通過對母貓的皮膚細胞進行基因改造,用轉熒光蛋白基因技術克隆出其皮膚能在黑暗中發出紅光的貓,標志著全球首次克隆出帶紅色熒光蛋白基因的貓。該成果可利用它培育出與人類有同樣疾病的其它克隆動物,幫助更好地研究治療遺傳性疾病。 十、「巴厘島路線圖」最終簽訂12月16日,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在比原定閉幕時間推遲了一天之後,終於最後簽訂了「巴厘島路線圖」,決定在2009年前,就應對氣候變化問題的新安排舉行談判,以保證《京都議定書》第一承諾期在2012年到期後,人類減排溫室氣體的努力不會中斷
②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有哪些
兵器裝備集團的8家上市公司股票如下:
西儀股份(股票代碼:002265)、長安汽車(股票代碼:000625)、利達光電(股票代碼:002189)、湖南天雁(股票代碼:600698)。
ST嘉陵(股票代碼:600877)、中原特鋼(股票代碼:002423)、東安動力(股票代碼:600178)、保變電氣(股票代碼:600550)、江鈴汽車(股票代碼:000550)。
兵裝集團概念一共有9家上市公司,其中4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5家兵裝集團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集團公司現擁有60多家企業和研發機構,培育出了「長安」「建設」等一批具有廣泛社會影響的知名品牌。作為國防科技工業骨幹力量,目前已形成了末端防禦、輕武器、機動突擊、先進彈葯、信息光電、反恐處突等裝備體系。
裝備廣泛服務於我國陸、海、空、火箭軍及公安、武警等國家所有武裝力量,對我國國防和安全起著重要的基礎性和戰略性作用。汽車形成了以轎車、微車、客車、卡車、專用車為主的產品譜系。
在全國擁有10大生產基地,31個整車及發動機工廠,年產能超過300萬輛,正朝著世界一流車企邁進。輸變電產業瞄準高端產品領域不斷深化自主創新,由下屬企業保變電氣參與的「特高壓交流輸電關鍵技術、成套設備及工程應用」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特等獎。
以該項技術為支撐研製的世界首台1000MVA/1000KV特高壓交流變壓器,創造了電壓等級最高、單相容量最大等世界紀錄。在光電信息、醫葯健康、金融服務等領域擁有多個「隱形冠軍」企業。
(2)邁譜數據股票代碼及上市基本資料擴展閱讀
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積極應對經濟全球化,大力實施擴大開放戰略。與美國福特、日本鈴木、馬自達、雅馬哈等國際知名企業建立了戰略合作關系,組建長安福特、長安鈴木、建設雅馬哈、北方易初等50多家合資企業。
在全球建立了30多個生產基地或營銷機構。根據黨的十六大關於本世紀頭20年是一個必須緊緊抓住並且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的科學判斷,著眼於中國特色新軍事變革需要,中國兵器裝備集團公司將立足科學發展。
著力自主創新,以「保軍報國、強企富民」為使命,以「能力提升、整體跨越」為工作方針,大力推進「六年兩步走翻兩番」戰略,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集團,為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為人類的和平與發展作出新的更大的貢獻。
③ 請問有科技小報的資料嗎急需!!!
勝利油田鑽井院承擔的國家863課題「旋轉導向鑽井系統關鍵技術研究」,經過近3年的攻關,9月底在勝利油田進行了現場測試並取得成功,標志著該項研究取得突破性進展。
旋轉導向鑽井技術是上世紀末發展起來的一項自動化鑽井新技術,是降低油氣開發成本、提高油氣採收率的有效技術,被稱為代表了目前鑽井技術最高水平。國際上從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進行旋轉導向鑽井技術的研究開發,先後有20多家公司涉足該技術的研究開發,至今只有3家世界上最大的技術服務公司形成了現場應用能力。
為了適應油氣開發形勢需要、提高國內鑽井技術水平和參與世界范圍內鑽井市場競爭,勝利鑽井院1998年開始進行旋轉導向鑽井技術的前期研究,2002年進入旋轉導向鑽井系統關鍵技術研究和樣機開發階段。鑽井院旋轉導向項目組與西安石油大學建立了聯合開發項目組,實現了技術上的優勢互補。鑽井院與西安石油大學聯手先後進行了上百次的設計更改、幾十次的關鍵單元室內模擬試驗,研究開發了3套旋轉導向鑽井井下工具系統樣機、開展了4輪20多次的地面測試,於2006年8月22日~23日在營12-斜225井上進行了包括旋轉導向鑽井井下工具系統、MWD隨鑽測量系統、信息上傳系統和地面監控系統在內的整個旋轉導向鑽井系統的聯合現場試驗,目的是試驗其在斜井眼中保持原方位實現造斜的功能,試驗實現造斜時的「測、控、儲」以及測試機械結構綜合性能。
據了解,勝利油田鑽井院下一步將完善技術,為旋轉導向鑽井系統的商業化應用奠定基礎。
2005年12月24日,由中國科學院電工研究所承擔的「863」計劃電動汽車重大專項--「電動汽車網路、匯流排、通訊協議研究」課題在北京順利通過了科技部863計劃能源技術領域辦公室組織的驗收。
「電動汽車網路、匯流排、通訊協議研究」課題的主要目標是進行電動汽車網路匯流排的共性技術研究,為電動汽車專項內部各單位提供匯流排及相關技術支撐,促進電動汽車通訊協議的規范化和標准化,為國內電動汽車的產業化打下基礎。
經過該所研究人員的不懈努力,圓滿完成課題任務。建立了比較完整的電動汽車通訊協議資料庫體系,制定了電動汽車CAN匯流排通訊協議的專項內部推薦稿,能夠適用於專項內部的純電動、混合動力和燃料電池等各種類型電動汽車,向電動汽車通訊協議的標准化邁出了重要一步。對電動汽車匯流排測試規范進行了修訂,使其更適用於電動車輛匯流排系統實際應用。建立了動力系統高速匯流排、車身網路低速CAN匯流排與LIN匯流排的公共平台,能夠開展電動汽車用各種匯流排及通訊協議的開發工作。開展電磁兼容性研究,初步建立了電動汽車匯流排系統EMC測試平台。同時,汽車電子組還對TTCAN和LIN等其它先進車用匯流排技術進行了深入研究,對FLEXRAY匯流排進行了理論探討,為匯流排技術的後續發展進行了充分的技術儲備。
驗收會上,專家組高度評價了電工所的工作,一致同意該課題通過驗收,並建議進一步加強與整車單位合作,完善協議內容,使其成為國家標准;完善電動汽車通訊網路的公共測試平台,深入研究關鍵技術,促進我國車用匯流排技術的發展。
日前,由哈爾濱量具刃具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十五」863計劃「面向復雜曲面、葉片加工並聯加工中心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通過了機器人技術主題組織的驗收。
「面向復雜曲面、葉片加工並聯加工中心關鍵技術研究及應用」課題對並聯機床結構、數字伺服系統開發、CAD/CAM應用、復雜曲面加工、並聯結構加工誤差與精度分析、機構結構參數標定及機床剛度的提高等技術進行了深入的研究,攻克了機床總體布局並聯結構設計、七軸聯動並聯機床數控系統、並聯加工中心精度保障等關鍵技術,並在並聯機床的結構參數檢測和機床標定方面有所創新,獲得實用新型專利授權4項,發表學術論文9篇。
課題組按合同要求研製出了適合於復雜曲面葉片加工用並聯加工中心商品化樣機1台,不僅主要技術指標達到了課題任務書規定的要求,而且已有4台產品投入哈爾濱汽輪機廠的實際生產中,用於加工中、小型的動葉片和導葉片,加工精度與加工效率已與進口機床相當,較好地滿足了用戶的生產及工藝要求。
美國機器人元老 英格伯格,1925年7月出生於美國的布魯克林。畢業於哥倫比亞大學。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一家公司工作。1956年以後,他開始與德沃爾密切合作,共同設計了一台工業機器人。他們籌集了足夠的資金,1959年開始製造,終於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工業機器人,名叫「尤尼梅特」,意思是「萬能自動」。
英格伯格和德沃爾籌辦了「尤尼梅特」公司,這是世界上第一家專門生產機器人的工廠。
為了推廣機器人,英格伯格於1967年到日本宣傳介紹機器人。日本600多人聽了他的演講。從此,英格伯格被人們譽為「美國機器人的元老」。
宇宙是如何誕生並且演化到今天的?其未來又將走向何方?這個科學命題——或者說哲學命題,數千年來一直困擾著人類。
大約14年前,人們一度以為有了完美的答案:通過對於宇宙背景微波輻射的觀測,天文學家最終驗證了1929年愛德文哈勃(Edwin Hubble)的猜想,即宇宙誕生於大約137億年前的大爆炸(Big Bang)。之後,隨著宇宙的演化,銀河系、太陽系、地球,乃至我們人類自身,都陸續登場。
2006年10月,正是憑借這一重要成就,美國科學家喬治斯穆特(George F Smoot)、約翰馬瑟(John C Mather)分享了該年度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我們對宇宙的了解,顯然也還剛剛開始。就在此一個月後,美國航空航天局(NASA)公布的最新研究結果表明:至少在90億年前,一種被稱為「暗能量」(dark energy)的神秘力量已經存在。
也就是說,在整個宇宙誕生後不到50億年時,就開始受到暗能量影響。而此前,科學家普遍認為,在宇宙的早期,或許這種力量並不存在,因為那個時候主宰一切的還是我們熟悉的引力。
盡管這一結果仍不能確定地告訴我們宇宙的未來是怎樣的,但顯然,它為我們徹底理解宇宙的運行規律帶來了新的曙光。相關的論文也將發表在2007年2月美國《天體物理學報》(The Astrophysical Journal)上。
這一研究小組的負責人、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John Hopkins)教授阿德姆瑞斯(Adam Riess)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表示:「我們距離真正了解暗能量仍然很遠。但很顯然,這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因為它給出了更多的『線索』(clue)。」
宇宙為什麼加速膨脹?
暗能量的發現過程極富戲劇性。
按照宇宙大爆炸理論,在大爆炸發生之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宇宙的膨脹速度將因為物質之間的引力作用而逐漸減慢,就像緩慢踩了剎車的汽車一樣。也就是說,距離地球相對遙遠的星系,其膨脹速度應該比那些近的星系慢一些。
但1998年,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UC Berkeley)物理學教授、勞倫斯伯克利國家實驗室(LBNL)高級科學家索爾皮爾姆特(Saul Perlmutter),以及澳大利亞國立大學布賴恩施密特(Brian Schmidt)分別領導的兩個小組,通過觀測發現,那些遙遠的星系正在以越來越快的速度遠離我們。
換句話說,宇宙是在加速膨脹,彷彿一輛不斷踩油門的汽車,而不是像此前科學家所預測的那樣處於減速膨脹狀態。
這樣一個完全出乎意料的觀測結果,從根本上動搖了對宇宙的傳統理解。那麼到底是什麼樣的力量,在促使所有的星系或者其他物質加速遠離呢?
科學家們將這種與引力相反的斥力來源,稱為「暗能量」。但「暗能量」到底意味著什麼?至今我們能夠給出的,只是一個十分粗略的宇宙結構「金字塔圖景」:
我們所熟悉的世界,即由普通的原子構成的一草一木、山河星月,僅占整個宇宙的4%,相當於金字塔頂的那一塊。
下面的22%,則為暗物質。這種物質由仍然未知的粒子構成,它們不參與電磁作用,無法用肉眼看到。但其和普通物質一樣,參與引力作用,因此仍可能探測到。
作為塔基的74%,則由最為神秘的暗能量構成。它無處不在,無時不在,由於我們對其性質知之甚少,所以科學家還不清楚如何在實驗室中驗證其存在。惟一的手段,仍然是通過天文觀測這種間接手段來了解其奧秘。
對Ia類型超新星(supernova)的爆發進行觀測,則是目前最主要觀測手段。這種超新星是由雙星系統中的白矮星(white dwarf)爆炸形成的,亮度幾乎恆定。這樣,通過測量其亮度,就可以知道其和地球之間的距離,進而了解其速度。
藉助哈勃這樣靈敏的天文儀器的幫助,我們至少可以觀測到90億光年之外,即了解宇宙在90億年前的信息。
霍普金斯大學教授阿德姆瑞斯給我們展示的最新「暗能量」場景如下:
在大爆炸後的初期,宇宙經歷了一個急速膨脹階段。此後,由於暗物質以及物質之間的距離非常接近,在引力作用下,宇宙的膨脹速度開始減速。
然而,至少在90億年前,宇宙中另外一種力量——表現為排斥力量的暗能量已經出現,並且開始逐步抵消引力作用。
隨著宇宙的膨脹,不斷增長的暗能量終於在大約50億至60億年前超越引力。此後,宇宙從減速膨脹,轉變為加速膨脹狀態,並且一直持續至今。
愛因斯坦的遺產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教授李淼曾經半開玩笑地表示:「有多少暗能量專家,就有多少暗能量模型。」也許這種說法不無誇張之處,但暗能量在理論方面的混沌狀況,從中也可見一斑。
其中,最具戲劇性的理論,則是復活愛因斯坦當年提出的「宇宙常數」(cosmological constant)。1917年,被認為是整個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阿爾伯特愛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為了建立一個穩態宇宙模型,最早提出了這個概念。不過,後來就連他本人也承認,「宇宙常數」只是一個錯誤的概念。
但暗能量的存在,則為宇宙常數提供了新的可能性。如果暗能量就是這個宇宙常數的話,那麼它的力量強弱將只和宇宙的大小有關。隨著宇宙的膨脹,其體積逐漸增大,因而暗能量也將逐漸增大。最終,它會達到一個臨界點,使得宇宙從減速狀態變成加速狀態,並且一直加速下去。
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新民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迄今為止的觀測結果,包括瑞斯最新的結果在內,與愛因斯坦的宇宙常數理論「都很符合」。
但是,宇宙常數距離成為一種確定性的暗能量理論還差得很遠。一些科學家半開玩笑地說,按照這種模型,宇宙將一成不變地加速膨脹下去,未免太「枯燥」(boring)了一些。
當然,最為致命的是,按照量子場論計算出來的宇宙常數,比天文觀測獲得的上限至少也要高出10的120次方倍。
一個最為詭異但不乏科學依據的解釋,是「多宇宙論」。觀測和理論或許都沒有錯,事實上,在我們生存的宇宙之外,還存在多到無法計數的其他的宇宙。科學家們可以想像到的宇宙數量不是以萬或者億來計算的,很可能多到10的1000次方個。
每個宇宙都有不同的宇宙常數,而我們恰恰生存在一個宇宙常數很小的宇宙中。彷彿冥冥之中有一個「上帝之手」,把一個適合智慧生命生存的宇宙呈現在我們面前。
但對於這種寄希望多宇宙存在的「人擇原理」(anthropic principle),在天文學家和物理學家中間都存在很大的爭議。中國科學院高能物理所研究員張新民對《財經》記者說,很多人認為這僅僅是一種猜想而已,還遠遠談不上「原理」。
更為尖銳的批評,則認為這種解釋與其說是一種科學理論,倒不如說更像一種宗教信仰。
為避免這種沖突,科學家們提出個各種暗能量理論,來代替宇宙常數模型。其中比較有代表性的包括精質(quintessence)模型、幽靈(phantom)模型等,張新民和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物理學教授李淼也分別提出了精靈(quintom)和全息(holographic)模型。
宇宙的未來
如果這些替代的暗能量理論能夠成立,它們所指向的將是截然不同的宇宙未來:
根據精質等動力學標量場(scalar field)模型,宇宙的未來將復雜得多;也許將繼續加速膨脹下去,也許會減緩膨脹的速度,甚至走向收縮,導致宇宙最終以與大爆炸相反的「大坍縮」(big crunch)收場。
而根據幽靈模型,暗能量將不斷增大,導致宇宙以越來越快的加速度膨脹。最終,宇宙將走向「大撕裂」(big rip)。
精靈模型則給出了一個「振盪的未來」。張新民對《財經》表示,根據他提出的這一理論,整個宇宙將在加速膨脹和減速膨脹之間反復演繹,「大坍縮」和「大撕裂」這兩種極端的情況都不會出現。
最大的困難,在於迄今為止,我們能夠研究暗能量的手段仍然十分有限。目前,最主流的仍然是藉助超新星的觀測。但有些人擔心,特別是在宇宙早期,可能超新星的亮度也不是恆定的,它也有自己的演化過程。
即使這種擔心可以排除,鑒於這些超新星距離地球非常非常遙遠,觀測它們的難度,在瑞斯看來就像在兩個月球的距離之外觀測一個60瓦的燈泡。即使哈勃望遠鏡具有非常高的敏感度,也存在難以消除的系統誤差。
通過對大尺度宇宙結構(比如星系團等)的研究,或許能為暗能量提供新的線索。一旦暗能量存在的話,星系團的形成過程可能要更慢一些,因為引力需要先克服這種斥力。
目前,一個空間探測計劃斯隆數字巡天(SDSS)已經完成了第一階段為期五年的運行,一旦全部完成之後,這一足以覆蓋四分之一的天空的精細光學成像設備,無疑將披露更多的細節。
據悉,目前中國科學家也正在試圖利用北京附近新上馬的LAMOST(大天區面積多目標光纖光譜望遠鏡)來觀測超新星,從而探索在中國首次進行暗能量實驗研究的可能性。而利用伽馬暴(超大質量星體爆發而形成的宇宙高能輻射),也許將為進一步研究更早期的暗能量提供間接手段。
北京師范大學物理學教授朱宗宏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指出,目前對於伽馬暴天文學的探索還處在初級階段,有點類似於1998年暗能量剛被發現時的超新星天文學,但其某些性質,從長期來看仍然有可能用來研究暗能量。
那麼,是否有可能利用實驗室來直接研究暗能量呢?一些人已經宣稱,可以利用納米技術來實現這一目標。瑞斯在接受《財經》采訪時表示,一些科學家也希望利用短距離(short-range)的引力實驗,發現暗能量的線索。
美國加州理工學院(CIT)的物理學家西恩卡羅爾(Sean Carroll)也對《財經》記者強調,要找到一個更具確定性的模型,不僅需要天文學上的數據,可能更需要來自粒子物理學的證據。尤其是2007年即將在歐洲投入運行的大型強子對撞機(LHC),或許「我們可以期待」。
不過,由於對暗能量的性質、包括與其他物質的反應機理還不清楚,很多科學家認為,短期之內還無法對實驗室內的工作寄予太大希望;更為現實的渠道,或許仍來自天文觀測。
如果不出意外,普朗克(PLANCK)探測器將於2007年一季度正式升空,它將對天空進行更加精密的探測。在接受《財經》記者采訪時,皮爾姆特也表示,由它所在的實驗室負責設計的超新星加速探測器(SNAP),按照計劃將於2013年或者2014年升空。
「在未來五到十年中,我們對於暗能量的性質或許將有更加清晰的了解。」英國諾丁漢大學物理與天文學院教授克里斯托弗康瑟利斯(Christopher Conselice)對《財經》記者說。
幾乎沒有人否認,暗能量對於整個宇宙學乃至物理學而言,都不啻是一場革命。197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斯蒂芬溫伯格(Steven Weinberg)曾明確表示,「如果不解決暗能量這個『路障』,我們就無法全面理解基礎物理學。」著名華裔物理學家、1957年諾貝爾物理
④ 中國的最早股票交易所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深交所,成立於1990年12月1日,是為證券集中交易提供場所和設施,組織和監督證券交易,實行自律管理的法人,由中國證監會直接監督管理。深交所致力於多層次證券市場的建設,努力創造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本所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和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中國證監會許可的其他職能。
作為中國大陸兩大證券交易所之一,深交所與中國證券市場共同成長。16年來,深交所藉助現代技術條件,成功地在一個新興城市建成了輻射全國的證券市場。15年間,深交所累計為國民經濟籌資4000多億元,對建立現代企業制度、推動經濟結構調整、優化資源配置、傳播市場經濟知識,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經國務院同意,中國證監會批准,2004年5月起深交所在主板市場內設立中小企業板塊。設立中小企業板塊,是分步推進創業板市場建設邁出的一個重要步驟,是黨中央、國務院從促進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促進經濟結構調整的大局出發做出的重要決策,也是貫徹落實十六屆三中全會以及《國務院關於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和穩定發展的若干意見》精神的一項具體部署。深交所將在中國證監會的領導下,在各級領導的關懷下,在社會各界的大力支持和幫助下,牢牢把握「監管、創新、培育、服務」八字方針,開拓努力拚搏,銳意創新,把中小企業板塊建設好,為開辟中國多層次資本市場譜寫新篇章!
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於1990年11月26日,同年12月19日開業,為不以營利為目的的法人,歸屬中國證監會直接管理。秉承「法制、監管、自律、規范」的八字方針,上海證券交易所致力於創造透明、開放、安全、高效的市場環境,切實保護投資者權益,其主要職能包括:提供證券交易的場所和設施;制定證券交易所的業務規則;接受上市申請,安排證券上市;組織、監督證券交易;對會員、上市公司進行監管;管理和公布市場信息。
上證所下設辦公室、人事(組織)部、黨辦紀檢辦、交易管理部、上市公司部、會員部、債券基金部、國際發展部、產品開發部、市場監察部、法律部、投資者教育部、技術中心、信息中心、研究中心、財務部、稽核部、行政服務中心等十八個部門,以及兩個子公司上海證券通信有限責任公司、上證所信息網路有限公司,通過它們的合理分工和協調運作,有效地擔當起證券市場組織者的角色。
上證所市場交易採用電子競價交易方式,所有上市交易證券的買賣均須通過電腦主機進行公開申報競價,由主機按照價格優先、時間優先的原則自動撮合成交。目前交易主機日處理能力為委託2900萬筆,成交6000萬筆,每秒可完成16000筆交易。
經過多年的持續發展,上海證券市場已成為中國內地首屈一指的市場,上市公司數、上市股票數、市價總值、流通市值、證券成交總額、股票成交金額和國債成交金額等各項指標均居首位。至2007年12月底,上證所擁有860家上市公司,上市證券數1125個,股票市價總值269839億元。一大批國民經濟支柱企業、重點企業、基礎行業企業和高新科技企業通過上市,既籌集了發展資金,又轉換了經營機制。
邁入新世紀後,上證所肩負著規范發展市場的艱巨任務,也面臨著進一步推進市場各項建設的良好機遇。憑借一流的硬體設施和浦東優越的區位優勢與強大輻射力,憑借上海經濟良好發展勢頭和特有的龍頭效應,憑借國企改革和金融中心建設對上海資本市場的積極推動,上證所將按照堅定信心、加強監管、保持穩定、規范發展的思路,在技術、監管、人才、服務等方面多管齊下,為建設一個規范透明、高效開放、充滿生機活力的世界一流交易所開啟新的篇章。
⑤ 神舟七號的資料
神州七號是中國航天的重要階段,現在神舟七號運載火箭已經開始研製,按照計劃是在2008年實現發射。屆時,神舟七號將重點突破航天員出艙活動(太空行走)技術。
原訂2007年發射,但由於部件的技術問題被推遲了半年,計劃2008年發射。
發射神舟七號飛船的仍然是長征二號F型運載火箭,此前這種火箭已經成功地將六艘神舟飛船送入太空,具有成熟的技術基礎。目前新一枚運載火箭元器件的采購與生產已經展開。載人航天工程運載火箭系統總設計師荊木春說,這一次他們將採用質量更高的元器件。針對前幾枚火箭的飛行情況,科研人員還將對這枚火箭進行局部改進,來進一步提高火箭的可靠性。此外,他們還考慮在火箭上增加一些攝像頭,使火箭的工作狀態更直觀。
從神舟七號開始,我國進入載人航天二期工程。在這一階段里,將陸續實現航天員出艙行走、空間交會對接等科學目標。整個二期工程的所有發射任務全部由長征二號F型火箭擔任。荊木春表示,十一五期間,他們要把載人航天二期工作基本完成,最後完成有人的交會對接工作,預計還有五六枚火箭的發射任務。
與神五、神六不同的是,「神舟」七號火箭在研製上的關鍵點是宇航服和氣門閘。因為「神舟」七號將實現太空行走,航天員能否從艙內氣壓驟然適應真空環境,氣門閘和宇航服扮演了重要角色。
「目前,『神舟』七號的其他部件都差不多了,只有宇航服還要攻關,宇航服的研究進度決定了神七進度。」黃春平又補充說,「不過,中國完全有能力解決。」
為了適應真空的環境,「神舟」七號宇航服從氣密、通信、排泄、通訊、電源、活動關節等各方面,都要比神六有較大提高。
⑥ 簡介中國股票歷史
中國證券市場經歷了十幾年的發展歷程,已經初具規模。在這十幾年發展過程中,最讓投資者興奮的莫過於大幅飆升的牛市行情。近期,股市出現連續上漲的走勢,受此影響,許多人都在高唱牛市到來了。而面對漲聲四起的牛市論,仍有些投資者不敢踏入股市這個「雷池」,繼續悲觀地看待現在的市場。
其實,一輪牛市的產生需要多方面因素的支持和配合,這里我們把中國證券歷史上牛市特徵和歷史背景做一個分析,給廣大投資者以參考。
1994
2個月漲2倍多不是牛市勝似牛市
1994年8月的行情驚心動魄,人稱解放軍叔叔救市行情,其實並非解放軍出面救市,只是行情在8月1日建軍節啟動而已。
在這之前,股市一路陰跌,在跌破777點鐵底後一路下滑到325點,其間沒有稱得上反彈的上漲。就在投資者一片絕望之中,管理層出台三大利好救市:停發新股、允許券商融資、引進國外投資者。1994年7月29日,上證指數(資訊 行情 論壇)收盤333點。
1997年8月1日星期一,投資者眼睜睜地看著股市在394點開盤,漲幅接近20%,所有人都傻了。由於對以前反彈過後更大下跌的恐懼,大量投資者開始賣出股票,股指開始回落,很快屏幕上顯示出378點。正當賣出股票的人沾沾自喜的時候,股指再次被強大的買盤托起,並一路上揚,收盤報445.64點,比前日上漲33%,山東渤海更是漲幅高達108%,兩市沒有下跌的股票。上海股市成交量超過30億元,為前一個交易日的6倍。
隨後股市直線上揚,到8月8日星期五,上證指數收盤683.04點,比一周前上漲105%,連境外投資者都大呼看不懂,行情非常凌厲,僅僅一個半月便達到了巔峰1052點。這次行情可以說是斜率最大的行情,起因為政策利好,但由於時間較短,業內人士並不願意將這波上漲歸結為牛市,而更願意說是一次反彈,但2倍多的漲幅,即使不是牛市,也讓投資者過足了癮,不是牛市勝似牛市。
1996
十三道金牌方能鎮壓的最強牛市
經過連續的下跌,1996年1月股市終於開始走穩,最低點已經探明512點,新股再次發行困難,管理層被迫停發了新股。而政策也開始偏暖,券商資金面開始寬裕,各路資金也開始對優質股票進行井井有條的建倉。
什麼是優質股票?還是那句老話,散戶不要的股票就是好股票,當時新發行的股票肯定沒人要,湖北興化這個大牛股就出現在這個群體。四川長虹(資訊 行情 論壇)因轉配股的紅股上市的丑聞,復牌後也遭到散戶的拋售,成為了沒人要的股票,它也是這次牛市的主要牛股。另外,由於當時投資者偏愛上海的股票,深圳的普遍沒人要,為首的深發展(資訊 行情 論壇)由於流通盤偏大,自然成為散戶拋售的主要對象,而它也成為了整個牛市的領頭羊。
牛市來了,什麼都敢炒,瘋狂程度讓局外人不可想像,1996年4月23日,深科技(資訊 行情 論壇)拔地而起,6天時間從4.9元上漲到20.99元,20.99元買入的投資者會不會像現在的投資者一樣永遠套牢呢?不會,1997年的5月,深科技達到70元,20.99元買入的投資者仍有2.5倍的盈利,這就是牛市。
牛市生命是頑強的,1996年12月12日《人民日報》發表社論,認為當時的股市出現了泡沫,股市連遭打壓,幾乎是3個跌停板,而就在這期間,交易制度也發生了改變,實行了漲跌停板和T+1。
1997年2月20日,偉人鄧小平與世長辭,股市也以階段性低點870點開盤,經過30分鍾的默哀,股市再次被資金推起。有傳言說,當天管理層要求各證券公司:不管買什麼,只給你們30分鍾時間,所有券商必須建滿倉。牛市再次一發不可收拾,3個月後,上證指數達到1510點。一路上管理層連發13道金牌打壓牛市,1997年新增300億新股發行額度的消息終於讓牛市低下了高昂的頭。
牛市,偉大的牛市終於結束。
1999
轟轟烈烈的5·19行情
1999年的5·19行情是在特定的背景下爆發的一波單邊急升走勢,中間經歷了諸多利好傳聞和消息的推動,場外資金不顧一切地接力買進,造成了32個交易日的輝煌,讓人至今難以忘懷。
在行情啟動前,我國駐南聯盟大使館遭美國導彈襲擊,同時也炸出了中國股市著名的「導彈缺口」。隨後深滬股指連創新低,上證指數跌破1100點。在此危難時刻,證監會先後向國務院提交利好政策:改革股票發行體制、保險資金入市、逐步解決證券公司合法融資渠道、允許部分具備條件的證券公司發行融資債券、擴大證券投資基金試點規模、搞活B股市場、允許部分B股H股公司進行回購股票的試點等六項政策建議獲批,這一系列「政策利好」也成為了奠定5·19行情的基石。
行情正式發動的當天,上午還顯得相當平靜,真正的變化發生在下午,大量湧入的場外資金不斷推高指數,成交量猛烈放大,市場開始驟然升溫。此後連續3天,市場量能梯次推進,從75億元到102億元到145億元。市場的做多信心迅速膨脹,場外資金繼續蜂擁入場,直到放出滬市單日445億的天量,指數上攻至最高1756.18點才戛然而止。
本輪行情的發展過程中,經歷了有線電視網路股、高科技股、銀行股板塊、除權股板塊、權重股板塊、績優股板塊和標購股板塊等多個熱點的猛烈炒作,幾乎整個市場95%以上的股票都上漲超過50%,體現出十足的牛市特徵。這與後來出現的二八現象的局部牛市有著本質的區別,也是5·19被投資者念念不忘的主要原因。
2000
至今無法逾越的2245點
5·19行情力度之強史上罕見,但在見到階段高點後,隨之而來的持續半年的大調整,在1999年的最後幾天,一輪新的牛市在一片觀望中突然爆發。
這波由網路科技股引領的行情,無論在持續時間上,還是個股漲幅上都到了近乎瘋狂的地步。上證指數從1999年12月28日起步,到2001年6月14日上證指數創出了2245.43點的歷史新高,經過1年半的上揚,滬指創造了至今仍無法超越的歷史高點。
2000年初政策利好接踵而來,先是允許券商股票質押貸款,之後實施新股二級市場配售,滬深大盤應聲而起。大盤上漲的過程中,雖然有轉配股流通上市,新股增發定製框架,寶鋼等新股擴容等利空因素出現,但在開放式基金、保險機構、社保機構等增量資金大量入市的背景下,滬深股市大漲小回,一路創造出歷史新高。
2001年,兩市繼續演澤著牛市的行情,但有所不同的是,大盤指數的震盪幅度明顯加劇,「牛勁」已大不如前。滬深指數的綜指也僅從年初的2077點至最高2245點,漲幅僅約8%,而成交量相對2000年已有所萎縮。
2002年中期,「中科系事件」、「億安丑聞」、「基金黑幕」等一系列惡性事件相繼曝光,銀廣夏、三九醫葯(資訊 行情 論壇)、麥科特、藍田股份等一大批上市公司違規遭到立案稽查,投資者信心崩潰,滬深指數反轉向下,一輪牛市宣告結束。
⑦ 在百度百科中查的資料怎麼寫「參考文獻」一欄
順序編碼制的具體編排方式。參考文獻按照其在正文中出現的先後以阿拉伯數字連續編碼,序號置於方括弧內。一種文獻被反復引用者,在正文中用同一序號標示。一般來說,引用一次的文獻的頁碼(或頁碼范圍)在文後參考文獻中列出。格式為著作的「出版年」或期刊的「年,卷(期)」等+「:頁碼(或頁碼范圍).」。
多次引用的文獻,每處的頁碼或頁碼范圍(有的刊物也將能指示引用文獻位置的信息視為頁碼)分別列於每處參考文獻的序號標注處,置於方括弧後(僅列數字,不加「p」或「頁」等前後文字、字元;頁碼范圍中間的連線為半字線)並作上標。作為正文出現的參考文獻序號後需加頁碼或頁碼范圍的,該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作上標。
作者和編輯需要仔細核對順序編碼制下的參考文獻序號,做到序號與其所指示的文獻同文後參考文獻列表一致。另外,參考文獻頁碼或頁碼范圍也要准確無誤。
文獻類型:
參考文獻類型:專著[M],論文集[C],報紙文章[N],期刊文章[J],學位論文[D],報告[R],標准[S],專利[P],論文集中的析出文獻[A]
電子文獻類型:資料庫[DB],計算機[CP],電子公告[EB]
電子文獻的載體類型:互聯網[OL],光碟[CD],磁帶[MT],磁碟[DK]
A. 專著、論文集、學位論文、報告
[序號]主要責任者.文獻題名[文獻類型標識].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頁碼(可選)
[1]劉國鈞,陳紹業.圖書館目錄[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57.15-18.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參考文獻
⑧ 波音747資料
波音747飛機是波音公司生產的四發(動機)遠程寬機身運輸機。是一種研製與銷售都很成功的寬機身客機。1965年8月開始研製,1969年2月原型機試飛,1970年1月首架747交付給泛美航空公司投入航線運營,開創了寬體客機航線服務的新紀元。它的雙層客艙及獨特外形成為最易辨認的亞音速民航客機。自波音747飛機投入運營以來,一直壟斷著大型運輸機的市場,這種情況直到競爭對手空中客車A380大型客機的出現。
1990年5月起,除747-400型外,其他型號均已停產。
波音747系列主要型號:
B747-100系列:波音747基本型。1969年2月9日首飛,1970年1月由波音747項目發起用戶美國泛美航空公司投入商業運營。747-100系列共生產205架,1986年停產。
具體型號有:
B747-100:最初生產型號
B747-100B:引入200型的設計方案,提高了商務載重,增加了航程。
B747-100F(Freighter):全貨運型
B747-100C(Convertible):客貨可轉換多用型,在左翼後部可選裝一個大型側壁貨艙門,航空公司可以按不同的市場變化周期與包機要求調整內部配置,在全客機、客貨混合、全貨機之間轉換;
B747SR(Short Range):是為日本國內短航程高客流量航線設計,其中交付給日本航空的747SR對上層客艙進行了加長,外形上類似-300型,B747SR共生產24架。
B747-200系列:有別稱為747B型,100型的改進型,提高了商務載重,增加了航程,1971年26月投入使用,747-100系列共生產384架,1990年停產。
具體型號有:
B747-200:標准全客型號
B747-200B:增加起飛重量和航程
B747-200C(Convertible):200型的客貨可轉換型,可在全客機、客貨混合、全貨機之間任意轉換,在標准型基礎上增加了可開啟的機鼻貨艙門、此外左機身後側選裝大型貨艙門;
B747-200M Combi:200型的客貨混合型,左機身後側安裝大型貨艙門;可在全客機、客貨混合之間進行轉換
B747-200F:200型的全貨運型,可載貨90噸,是目前最常見的大型貨機。
B747-SP:
B747SP(Special Performance特殊性能)為100型的縮短型,機身縮短14.2米,後機身被徹底壓縮,加大了航程,用於低密度遠航程航線,可載客300~320人。與道格拉斯DC-10及洛克希德L1011飛機競爭,1976年3月投入使用。不過,由於在實際運作中航程仍無法滿足用戶的需求,因此,銷售狀況不理想,至1982年停產(1989年曾為阿聯酋特別製造一架豪華型747SP),只生產45架,多數改裝為專機使用。
B747-300系列:200型的改進型,設計理念來源於並不成功的B747SP,波音公司發現合適的機首上層結構將有利於穩定氣流降低阻力進而減少油耗,按此理念,在1980年6月12日正式發起B747SUD(Stretched Upper Deck加長上層機艙)項目,而後型號又更改為B747EUD(Extended Upper Deck延長上層機艙),應客戶要求,也為個別B747-100/200型進行延長上層艙的改裝,1982年10月5日,B747EUD首飛時正式定名為B747-300,300型在200型的基礎上將上層客艙加長7.11米,並增設一艙門,1983年4月開始交付使用。瑞士航空公司是首家用戶,747-300系列共生產81架,1990年停產。
具體型號有:
B747-300:標准全客型號
B747-300SR:為日本國內短航程高客流量航線設計,增加了載客量
B747-300 Combi:300型的客貨混合型,可在全客機、客貨混合之間進行轉換;
B747-400系列:在300型的基礎上進行了較大的改進,屬於第二代B747,在1985年正式啟動B747-400計劃,安裝了新型電子儀表設備,只需兩位飛行員駕駛,數字化駕駛艙配備了六台大型CRT顯示屏取代了傳統的儀表盤。外形上翼尖處加裝翼梢小翼,減少阻力,可增大航程3%,翼梢小翼也是其外形上與300型的一個明顯區別。使用先進鋁合金,使機翼和起落架共減重3.5噸,在水平安定面增設油箱。1988年4月29日首飛,1989年2月9日交付美國西北航空公司投入使用。B747-400系列是747系列中最受歡迎的型號,1990年5月後是唯一在生產的747型號。
具體型號有:
B747-400:最常見的標准型號。
B747-400D(Domestic):400型的高客容量型,客艙可載客568名,此機型是特別為日本國內航線設計。該型機沒有一般400型都有的翼梢小翼,上層客艙每側各增加5個舷窗。1991年10月獲適航證書,共交付19架。
B747-400 Combi:400型的客貨混合型,可在全客機、客貨混合之間進行轉換;
B747-400F:400型的全貨機型,縮短了上層客艙,與B747-200F類似。
B747-400ER:在獲得澳大利亞快達航空(Qantas)6架訂單後在2000年11月28日正式啟動,2002年7月31日首飛,B747-400ER與現有的B747-400外形尺寸相同,增加了油箱容量,加強了機身和起落架強度,增加了航程和起飛重量。
B747-400ERF:B747-400ER的全貨運型
B747-400BCF(Boeing Converted Freighter):又稱為B747-400SF(Special Freighter)。是針對不斷增加的空運需求,對B747-400客機改裝為全貨機構型,波音在獲得國泰航空6架確認訂單後,在2004年1月27日啟動該計劃,並授權廈門太古飛機工程公司進行改裝任務。首架B747-400BCF於2005年12月19日正式交付國泰航空。
B747LCF(Large Cargo Freighter):超大型貨機型,波音考慮到將波音787組件從全球合作夥伴的工廠運往華盛頓州埃弗雷特的787總裝廠,在2003年10月發起該項目,利用B747-400客機進行改裝,在外形上,類似空客A300-600ST(白鯨),機身有大的隆起部分,使貨艙空間增大,適合運載大部件,授權台灣長榮航太科技負責改裝任務,波音已確認購買3架B747-400進行改裝,並在2005年12月15日宣布選擇美國常青航空(EIA:Evergreen International Airlines)運營這三架B747LCF。首架B747LCF2006年中改裝完成。
B747-8:作為對競爭對手空中客車A380大型客機的回應,在2005年11月14日,波音公司正式啟動了新型波音747-8項目,型號定為747-8是因為它和787所使用的多項技術聯系緊密,這些技術都將融入這款新飛機。747-8項目包括747-8客機和747-8貨機。
波音747-8將採用787夢想飛機的技術,以加強747的載客和載貨能力,將裝備787所使用的通用電氣GEnx發動機,提高燃油效率,改進運營經濟性,與747-400相比,747-8客機機身加長了3.6米,典型三級客艙布局下可多容納34個座位。747-8貨機機身則加長了5.6米,載貨能力達到140噸。已獲得盧森堡的Cargolux和日本貨運航空公司18架747-8貨機的確認訂單。預計2009年第三季度開始交付。
此外,還有幾種特殊型號
E-4型: 由B747-200B所改裝的空中指揮所型,供美國空軍使用,共改裝4架。
美國總統專機空軍一號:由B747-200B改裝而成,共生產兩架。空軍代號VC-25。
波音747-400的基本數據:
翼展:64.4米
機長:70.6米
三級座艙布局載客:416人
貨艙容積:170立方米
最大油箱容量:216840升
最大商載:65噸
最大起飛總重:362~395噸
最大航程:13570公里
動力裝置:四台渦扇發動機
可選發動機型號:
☆普惠公司4000系列
PW4062(最大推力:63300磅)
☆通用電氣公司CF6-80系列
CF6-80C2B5F(最大推力:62100磅)
☆羅爾斯-羅伊斯公司RB211系列
RB211-524H(最大推力:59500磅)
波音747系列在中國:
截止2006年3月底
中國大陸地區的航空公司共運營著20架波音747系列。
中國國際航空公司18架,其中B747-200F型4架,B747-400C型8架,B747-400型4架,B747-400F型2架;已將B747-SP全部賣出;將200C型改裝為200F型貨機;減少了400型全客型數量。
中國南方航空公司擁有2架波音747-400F型
此外,中國貨運航空公司也有濕租B747貨機運營。
中國香港地區航空公司共運營著41架波音747:
國泰航空公司(CATHAY PACIFIC)目前運營著36架波音747。其中B747-200F型7架,B747-400型22架,B747-400F型7架(含1架B747-400BCF);
港龍航空公司(DRAGONAIR)運營著5架B747-200/300/400F;
中國台灣地區航空公司共運營著41架波音747:
中華航空公司(CHINA AIRLINES)目前運營著33架波音747。其中B747-400型15架,B747-400F型18架,
長榮航空公司(EVA AIR)目前運營著18架波音747。其中B747-400型15架,B747-400F型3架;
卓爾不凡的波音747
英國與法國在1962年簽署協議共同研製協和飛機,1965蘇聯公布「圖-144」的設計,1966年,美國的聯邦航空協會選定波音公司研製SST飛機,1971年美國人和波音公司宣布放棄SST計劃。�
1974年6月17日,法航的一架協和飛機從波士頓飛往巴黎,與此同時,一架波音747從巴黎飛往波士頓。協和到達巴黎,在機場停留1小時,之後再返回波士頓,它依舊比那架747早到達11分鍾。�
然而,航空專家認為:「波音747客機是航空史上卓爾不凡的成就,它不是最大的飛機,也不見得是最先進的飛機,747是60年代的設計,盡管歷經一再改進,最新型的747在結構和空氣動力學設計上仍然和747原型機相去不遠。可是在航空史上,很難找到有一種飛機曾經對人類的生活造成如此大的影響。」�60年代初,美國空軍提出高負載運輸機計劃,要求製造一架能夠運載750名士兵或者兩輛主力戰車飛越大西洋的巨型運輸機。波音在競標中輸給洛克希德公司,他們已在研究把巨無霸運輸機和高性能引擎民用化的可能。�
當時民航業的老大——泛美航空公司,眼見載客人數年年增長15%,認為波音707已經滿足不了要求。道格拉斯的DC-8-60客機威脅波音的地位,它的載客量為270人,航程為4700英里。此種情況下,波音不得不開發新一代大型客機。1965年12月,波音接到了泛美的需求:一架能運載400人、飛行5000英里的飛機。�
747對波音和泛美來說都是一場豪賭,當時泛美董事長崔普對波音總裁艾倫說:「只要你造我就買。」艾倫的回答是:「只要你買我就造。」結果這場豪賭造就了波音的輝煌,而泛美是衰亡的開始。�
在747前,所有客機都是窄體設計,只有單個過道,每排最多6人。波音747一開始就准備雙過道的寬體設計以縮短機身長度。波音共考慮了50個方案,泛美要求有全通式的大甲板以方便載貨,他們預計未來的空中旅行將是超音速客機的天下,747又大又慢,隨時能當作貨機。�
1966年4月,泛美航空正式訂購25架747,總值5.2億美元,1969年底交貨。波音在西雅圖興建了一座佔地43英畝的廠房,它歷經擴建,至今仍是世界上佔地最廣的單一建築物。當1969年2月,747一號機飛上天空,波音在747上的開發與生產成本超過10億美元,超過公司本身凈值。然而,已有26家航空公司下單訂購了150架波音747,每架飛機價值2500萬美元(如今一架全新的747—400的價格是1.5億美元)。�
沒過多久,許多航空公司就發覺波音747太大了,大到沒有多少航線能夠填飽這架飛機。更糟的是,1973年石油危機爆發,預期的乘客增長成為泡影,航空燃料價格更在數月間漲了10倍。泛美航空公司手中的現金跟著一架又一架747交機、一班又一班空著的747飛上天空而付諸東流,終於日後的經營不善使之一蹶不振。�
石油危機也讓波音公司受損,從1972年到1976年,波音每年接到的747訂單只有20架上下。在747服務運營的頭10年,不少航空公司利用其內部空間設置酒吧、休息室或餐廳等豪華設施,但隨著乘客數量的增加,空中旅行走向「公車化」。波音747的優點是它能裝人,1991年,以色列「所羅門行動」,將埃塞俄亞的猶太人救出即將被叛軍攻陷的亞迪斯亞貝巴,一架747—200C裝載了超過1200人。當然,最大單機空難的紀錄也在747名下,1985年8月12日,日航的一架747SR失事,全機524人僅有4人生還。�
波音747投入商業運營的1970年,油價為每桶1.67美元,1976年,協和飛機投入運營,油價已升至每桶11.51美元。波音747可以載著4倍於協和乘客的人數,以協和一半的維修成本及燃油成本飛行。747已售出超過1000架,協和生產了16架就不得不停產,顯然波音取得了更大的商業成功。
⑨ 周傑倫詳細資料
周傑倫(Jay Chou),1979年1月18日出生於台灣省新北市,中國台灣流行樂男歌手,音樂人,演員,導演,編劇,監制,商人。別名:周董,國籍:中國,民族:漢族,星座:摩羯座,血型:O型,身高:175cm,畢業院校:淡江中學,經紀公司:傑威爾音樂有限公司。
2000年發行首張個人專輯《Jay》。2001年發行的專輯《范特西》奠定其融合中西方音樂的風格 。2002年舉行The One世界巡迴演唱會 。2003年成為美國《時代周刊》封面人物。
2004年獲得世界音樂大獎中國區最暢銷藝人獎。2005年憑借動作片《頭文字D》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新人獎。2007年自編自導的文藝片《不能說的秘密》獲得台灣電影金馬獎年度台灣傑出電影獎。
2008年憑借歌曲《青花瓷》獲得第19屆金曲獎最佳作曲人獎。2009年入選美國CNN評出的25位亞洲最具影響力的人物。同年憑借專輯《魔傑座》獲得第20屆金曲獎最佳國語男歌手獎。2014年11月17日,周傑倫正式公開了與昆凌的戀情。2015年1月17日,周傑倫與昆凌在英國舉行婚禮。2018年舉行地表最強2世界巡迴演唱會。
(9)邁譜數據股票代碼及上市基本資料擴展閱讀
周傑倫主要作品:
1,《頭文字D》,飾演:藤原拓海,導演:劉偉強, 麥兆輝。
2,《自行我路》,飾演:阿倫,導演:杜琪峰。
3,《尋找周傑倫》,飾演:周傑倫,導演:林愛華。
4,《不能說的秘密》,飾演:葉湘倫,導演:周傑倫。
5,《滿城盡帶黃金甲》,飾演:元傑,導演:張藝謀。
⑩ 中國航天的資料
簡稱CASC,全稱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一家公司,詳見「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華人民共和國的航天事業起始於1956年。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宗旨是:探索外太空,擴展對地球和宇宙的認識;和平利用外太空,促進人類文明和社會進步,造福全人類;滿足經濟建設、科技發展、國家安全和社會進步等方面的需求,提高全民科學素質,維護國家權益,增強綜合國力。中國發展航天事業貫徹國家科技事業發展的指導方針,即自主創新、重點跨越、支撐發展、引領未來。
1基本介紹
主管單位: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中國航天機電集團公司
主辦單位:航天信息中心
編輯:《中國航天》編輯部
中國刊號:CN11-3630/V
介紹中國航天科技的取得的舉世矚目的輝煌成就和中國航天發展的廣闊前景。
中國航天事業自1956年創建以來,經歷了艱苦創業、配套發展、改革振興和走向世界等幾個重要時期,才達到相當規模和水平:形成了完整配套的研究、設計、生產和試驗體系;建立了能發射各類衛星和載人飛船的航天器發射中心和由國內各地面站、遠程跟蹤測量船組成的測控網;建立了多種衛星應用系統,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空間科學研究系統,取得了多項創新成果;培育了一支素質好、技術水平高的航天科技隊伍。
中國航天事業是在基礎工業比較薄弱、科技水平相對落後和特殊的國情、特定的歷史條件下發展起來的。中國獨立自主地進行航天活動,以較少的投入,在較短的時間里,走出了一條適合本國國情和有自身特色的發展道路,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中國在衛星回收、一箭多星、低溫燃料火箭技術、捆綁火箭技術以及靜止軌道衛星發射與測控等許多重要技術領域已躋身世界先進行列;在遙感衛星研製及其應用、通信衛星研製及其應用、載人飛船試驗以及空間微重力實驗等方面均取得重大成果。
2簡史
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發射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見「東方紅」1號),是繼蘇聯、美國、法國、日本之後世界上第5個能獨立發射人造衛星的國家。截至 1984年底,共發射了16顆人造地球衛星。
發展進程
1956年國務院總理周恩來主持制定中國12年科學發展規劃,把噴氣推進和火箭技術列為國家的重點發展項目。在國務院副總理聶榮臻的領導下,於1956年 10月8日建立了中國第一個火箭導彈研究機構──國防部第五研究院。根據1957年中蘇兩國政府簽訂的新技術協定,1960年前,蘇聯曾對中國建立火箭導彈研究、試驗機構和仿製蘇制導彈提供援助。之後,國防部第五研究院即開始獨立研製各類導彈和火箭。
1958年8月,國務院科學規劃委員會根據同年5月毛澤東主席的提議把發射人造衛星列入科學發展規劃。中國科學院成立了「中國科學院 581組」和上海機電設計院,以開展空間物理研究和探空火箭研製工作。此後,中國科學院成立星際航行委員會,開展了航天技術的規劃工作和學術活動,著手建設空間環境模擬試驗室,研究人造衛星跟蹤測量技術。
1965年1月,第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決定在國防部第五研究院的基礎上成立中華人民共和國第七機械工業部,統一管理火箭導彈的研究、設計、試制、生產和基本建設。1965年8月,中共中央批准《關於發展我國人造衛星工作的規劃方案建議》,決定由中國科學院、第七機械工業部、第四機械工業部分別負責衛星本體、運載火箭和地面觀測、跟蹤、遙控系統的研製工作。同年12月,中國科學院成立衛星設計院,開始進行中國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的方案設計和各系統的研製。1968年2月20日,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成立,把分散在各部門的衛星研究、設計、試制、試驗機構統一組織起來,加速了各類人造衛星的研製工作。1970年5月,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劃歸第七機械工業部領導。1982年5月,第七機械工業部改名為航天工業部。與此同時,航天器發射場、航天測控中心和觀測台、站陸續建成和完善,形成了完整的航天工程體系。1970年中國研製成功第一枚運載火箭和發射自己的第一顆人造衛星後,開始發射小型科學衛星。1975年研製成功兩種大推力運載火箭,並開始發射返回型遙感衛星(又稱科學探測和技術試驗衛星)。1981年 9月20日成功地用一枚火箭發射三顆空間物理探測衛星。1984年4月,中國第一顆地球靜止軌道的試驗通信衛星發射成功。
探空火箭和運載火箭
中國先後發射三種探空火箭:①單級液體火箭,有效載荷重10公斤,飛行高度70公里;②兩級探空火箭,第一級是固體火箭,第二級是液體
火箭,直徑460毫米,有效載荷重60~150公斤,飛行高度60~200公里;③兩級固體火箭,總重量330公斤,有效載荷重30公斤,飛行高度70公里(見「和平」號探空火箭、T-7探空火箭)。
中國充分利用彈道導彈的研究成果和技術基礎,成功地研製與使用了4種運載火箭:①「長征」1號三級火箭,第一、二級採用液體火箭發動機,第三級採用固體火箭發動機,可將約300公斤的人造衛星送入近
地軌道;②「風暴」1 號兩級液體火箭,可將約1200公斤的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③「長征」2號兩級液體火箭,可將約2000公斤的人造衛星送入近地軌道;④「長征」3 號三級液體火箭,用於發射地球靜止軌道衛星或近地軌道的大型航天器(見「長征」號運載火箭)。
人造地球衛星
中國成功研製、發射的人造衛星主要有三種類型:科學和技術試驗衛星、返回型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先後共發射16顆。
其他設施
發射設備和地面測控設備
中國航天器發射場具有發射不同類型衛星的發射設施,並設有光測、遙測、雷達等跟蹤測量設備。衛星地面觀測網的控制中心和若乾地面台、站,配備有中國研製的計算機以及遙測、遙控、跟蹤、數據傳輸和通信設備,遠洋跟蹤測量船配備有對地球靜止衛星入軌段測軌、測速等設備。
3空間技術
人造衛星
中國於1970年4月24日成功地研製並發射了第一顆人造地球衛
星「東方紅一號」,成為世界上第五個獨立自主研製和發射人造地球衛星的國家。截至2013年12月,中國共研製並發射了238顆不同類型的人造地球衛星,飛行成功率達95%以上。中國已初步形成了四個衛星系列——返回式遙感衛星系列、「東方紅」通信廣播衛星系列、「風雲」氣象衛星系列和「實踐」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系列,「資源」地球資源衛星系列也即將形成。中國是世界上第三個掌握衛星回收技術的國家,衛星回收成功率達到國際先進水平;中國是世界上第五個獨立研製和發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的國家。中國的氣象衛星、地球資源衛星主要技術指標已達到二十世紀九十年代初期的國際水平。近幾年來,中國研製並發射的22顆通信、地球資源和氣象衛星投入使用後,工作穩定,性能良好,產生了很好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
運載火箭
中國獨立自主地研製了12種不同型號的「長征」系列運載火箭,適用於發射近地軌道、地球靜止軌道和太陽同步軌道衛星。「長征」系列運載火箭近地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9200千克,地球同步轉移軌道最大運載能力達到5400千克,基本能夠滿足不同用戶的需求。自1985年中國政府正式宣布將「長征」系列運載火箭投入國際商業發射市場以來,已將45顆外國製造的衛星成功地送入太空,在國際商業衛星發射服務市場中佔有了一席之地。迄今,「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共實施了188次發射;1996年10月至2009年8月,「長征」系列運載火箭已連續76次發射成功。
航天器發射場
中國已建成酒泉、西昌、太原三個航天器發射場,並圓滿完成了
各種運載火箭的飛行試驗和各類人造衛星、試驗飛船的發射任務。中國航天器發射場既可完成國內發射任務,又具有完成為國際商業發射服務和開展其他國際航天合作的能力。
航天測控
中國已建成完整的航天測控網,包括陸地測控站和海上測控船,圓滿完成了從近地軌道衛星到地球靜止軌道衛星、從衛星到試驗飛船的航天測控任務。中國航天測控網已具備國際聯網共享測控資源的能力,測控技術達到了世界先進水平。
載人航天
中國於1992年開始實施載人飛船航天工程,研製了載人飛船和高可靠運載火箭,開展了航天醫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的工程研究,選拔了預備航天員,研製了一批空間遙感和空間科學試驗裝置。1999年11月20日至21日,中國成功地發射並回收了第一艘「神舟」號無人試驗飛船,標志著中國已突破了載人飛船的基本技術,在載人航天領域邁出了重要步伐。神舟十號在2013年6月11日17時38分搭載三位航天員飛向太空,將在軌飛行15天,並首次開展我國航天員太空授課活動。飛行乘組由男航天員聶海勝、張曉光和女航天員王亞平組成,聶海勝擔任指令長。
4空間應用
中國非常重視研製各種應用衛星和開發衛星應用技術,在衛星
遙感、衛星通信、衛星導航定位等方面取得了長足發展。中國研製和發射的衛星中,遙感衛星和通信衛星約佔71%,這些衛星已廣泛應用於經濟、科技、文化和國防建設的各個領域,取得了顯著的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國家有關部門還積極利用國外各種應用衛星開展應用技術研究,取得了很好的應用效果。
衛星遙感
中國從二十世紀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衛星遙感應用技術的研究、開發和推廣工作,在氣象、地礦、測繪、農林、水利、海洋、地震和城市建設等方面得到了廣泛應用。國家遙感中心、國家衛星氣象中心、中國資源衛星應用中心、衛星海洋應用中心和中國遙感衛星地面接收站等機構,以及國務院有關部委、部分省市和中國科學院的衛星遙感應用研究機構已經建立起來。這些專業機構利用國內外遙感衛星開展了氣象預報、國土普查、作物估產、森林調查、災害監測、環境保護、海洋預報、城市規劃和地圖測繪等多方面、多領域的應用研究工作。特別是衛星氣象地面應用系統的業務化運行,極大地提高了對災害性天氣預報的准確性,使國家和人民群眾的經濟損失有了明顯的減少。
衛星通信
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中期開始利用國內外通信衛星,發展衛星通信技術,以滿足日益增長的通信、廣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需求。在衛星固定通信業務方面,全國建有數十座大中型衛星通信地球站,聯結世界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國際衛星通信話路達2.7萬多條。中國已建成國內衛星公眾通信網,國內衛星通信話路達7萬多條,初步解決了邊遠地區的通信問題。甚小口徑終端(VSAT)通信業務近幾年發展較快,已有國內甚小口徑終端通信業務經營單位30個,服務小站用戶15000個,其中雙向小站用戶超過6300個;同時建立了金融、氣象、交通、石油、水利、民航、電力、衛生和新聞等幾十個部門的80多個專用通信網,甚小口徑終端上萬個。在衛星電視廣播業務方面,中國已建成覆蓋全球的衛星電視廣播系統和覆蓋全國的衛星電視教育系統。中國從1985年開始利用衛星傳送廣播電視節目,已形成了佔用33個通信衛星轉發器的衛星傳輸覆蓋網,負責傳送中央、地方電視節目和教育電視節目共計47套,以及中央32路對內、對外廣播節目和近40套地方廣播節目。衛星教育電視廣播開播十多年來,有3000多萬人接受了大、中專教育與培訓。中國建成了衛星直播試驗平台,通過數字壓縮方式將中央和地方的衛星電視節目傳送到無線廣播電視覆蓋不到的廣大農村地區,使中國廣播電視的覆蓋率有了很大提高。中國現有衛星電視廣播接收站約18.9萬座。在衛星直播試驗平台上,還建立了中國教育衛星寬頻多媒體傳輸網路,面向全國開展遠程教育和信息技術的綜合服務。
衛星導航定位
中國從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國外導航衛星,開展衛星導航定位應用技術開發工作,並在大地測量、船舶導航、飛機導航、地震監測、地質防災監測、森林防火滅火和城市交通管理等許多行業得到了廣泛應用。中國在1992年加入了國際低軌道搜索和營救衛星組織(COSPAS-SARSAT),以後還建立了中國任務控制中心,大大提高了船舶、飛機和車輛遇險的報警服務能力。
5空間科學
中國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探空火箭、探空氣球開展了高層大氣探測。在七十年代初期開始利用「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開展了一系列空間探測和研究,獲得
中國航天了很多寶貴的環境探測資料。開展了空間天氣預報的研究工作及相應的國際合作。從八十年代末開始利用返回型遙感衛星進行了多種空間科學實驗,在晶體和蛋白質生長、細胞培養、作物育種等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中國空間科學在基礎理論研究方面取得了若干創新成果,在空間物理學、微重力科學和空間生命科學等領域建立了具有一定水平的對外開放的國家級實驗室,建立了空間有效載荷應用中心,具有支持進行空間科學實驗的基本能力。利用「實踐」系列科學探測與技術試驗衛星對近地空間環境中的帶電粒子及其效應進行了較為詳細的探測,並首次完成了微重力流體物理兩層流體空間實驗,實現了空間實驗的遙操作。
1.日地空間探測。與歐洲空間局合作實施了「地球空間雙星探測計劃」,協同歐洲空間局的四顆空間探測衛星,首次實現世界上對地球空間的六點同步聯合探測,獲得重要的探測數據。開展了月球和太陽系探測的預先研究。
2.微重力科學實驗和空間天文觀測。利用「神舟」號飛船和返回式衛星,開展了空間生命科學、空間材料科學和微重力科學等領域的多項實驗研究,進行了農作物空間誘變育種探索和高能空間天文觀測,取得重要成果。
3.空間環境研究。開展了對空間環境監測和預報研究;在空間碎片的觀測、減緩和預報方面取得重要進展;初步具備對空間環境試驗性的預報能力。
三、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與主要任務
2006年,中國政府制定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將發展航天事業置於重要地位。根據上述兩個規劃綱要,中國政府制定了新的航天事業發展規劃,明確了未來五年及稍長一段時期的發展目標和主要任務。按照這一發展規劃,國家將啟動並繼續實施載人航天、月球探測、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新一代運載火箭等重大航天科技工程,以及一批重點領域的優先項目,加強基礎研究,超前部署和發展航天領域的若干前沿技術,加快航天科技的進步和創新。
6發展意義
自從前蘇聯在1957年將人類帶入航天時代,隨後的四十年間,人們目睹了前蘇聯宇航員加加林首先實現人類的太空夢,美國的阿波羅工程六次拜訪月宮的壯舉,人類一次次地實現著幾千年來的飛天之夢。載人航天技術使得我們的活動空間從陸地、海洋拓展到了大氣層外的宇宙空間,我們終於可以親自看到孕育人類的地球是怎樣一個美麗的藍色寶石。一項項的成就和輝煌曾經讓我們擁有太多的振奮和憧憬,而一次次的失敗和犧牲又讓我們承受了怎樣的痛苦和傷悲。高昂的代價讓人們充分認識到了載人航天事業的艱巨性、復雜性和冒險性,但是對於太空的嚮往和執著使我們從未停止過邁向宇宙的步伐,而這皆因為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對於國家、民族乃至全人類都具有極為重要的意義。中國同樣願意為人類這一共同的主題貢獻我們的一份力量。
集中來說,在中國發展載人航天事業的意義有如下幾個方面:
1.載人航天事業是人類歷史上最為復雜的系統工程之一,它的發展取決於整個科技水平的發展。同時,它也影響這整個現代科學技術領域的發展,同時對於現代科學技術的各個領域提出了新的發展要求,從而可促進和推動整個科學技術的發展。一個國家載人航天技術的發展,可以反映出這個國家的整體科學技術和高科技產業水平,如系統工程、自動控制技術、計算機系統、推進能力、環控生保技術、通信、遙感以及測試技術等諸多方面。它也能體現這個國家近代力學、天文學、地球科學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水平。沒有航天醫學工程的研究與發展,要想把人送進太空並安全、健康而有效地生活和工作是不可能的。美國赫赫有名的"阿波羅"計劃從1961年開始實施至1972年結束,共花費240億美元,先後完成6次登月飛行,把12人送上月球並安全返回地面。它不僅實現了美國趕超蘇聯的政治目的,同時也帶動了美國科學技術特別是推進、制導、結構材料、電子學和管理科學的發展。在中國綜合國力不斷增強的今天,載人航天事業的發展能在極大程度上實現中國科技力量的跨越式發展。
2.發展載人航天是當今各國綜合國力的直接體現。各發達國家都在發展戰略上都將增強綜合國力作為首要目標,其核心就是高科技的發展,而載人航天技術就是其主要內容之一。一個國家如果能將自己的宇航員送入太空,不僅僅是國力的體現,而且也將在很大程度上增前民眾的自豪感,提高民族精神,增強凝聚力。特別是「神舟飛船」計劃一旦獲得成功,將如同60年代的「兩彈一星」工程一樣,引起全世界的注視,提高我國的國際地位。
3.毫無疑問,在地球資源日漸枯竭的未來,對太空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就日漸重要。而載人航天技術顯然在其中佔有重要地位。在已知浩瀚的太空是擁有豐富資源的巨大寶庫,載人航天事業就是通向這個寶庫的橋梁。「太空工廠」可以幾乎像是在變魔術一般,在微重力、真空和無對流的條件下,製造出地球上難以形成的合金材料和其它的相關產品,可以想像如果說前三次工業革命給人類帶來了巨大的財富,那麼這次由太空技術引發的「新工業革命」最終將改變整個人類社會的現有模式,「Made In Space」的字樣將充滿整個市場的各個角落。中國要想在未來市場中占據一席之地,離不開開發太空資源的基礎——載人航天技術。
除了以上幾點,載人航天事業的從分發展將標志著人類的發展進入到一個新的階段的開始。以往只有在科幻電影中才能見到的鏡頭,將一步步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實現。人類轉移到其他星球上居住和生活將不再是幻想,完全可以開發出更加美好的生活空間,來解決生活空間越來越擁擠的現狀,特別對於中國。到了那個時候,人類又將面臨著更多新的考驗和抉擇。
7發展目標
運載火箭進入空間能力和可靠性水平明顯提高;建立長期穩定運行的衛星對地觀測體系、協調配套的全國衛星遙感應用體系;建立較完善的衛星通信廣播系統,衛星通信廣播產業規模和效益顯著提高;分步建立滿足應用需求的衛星導航定位系統,初步形成衛星導航定位應用產業;初步實現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由試驗應用型向業務服務型轉變。
實現航天員出艙活動及航天器交會對接;實現繞月探測;空間科學研究取得重要原創性成果。
8任務
——研製新一代無毒、無污染、高性能、低成本和大推力的運載火箭,最終實現近地軌道運載能力達到25噸,地球同步轉移軌道運載能力達到14噸;全面完成120噸級推力的液氧/煤油發動機和50噸級推力的氫氧發動機的研製工作;提高現有「長征」系列運載火箭的可靠性和發射適應性。
——啟動並實施高解析度對地觀測系統工程;研製、發射新型極軌和靜止軌道氣象衛星、海洋衛星、地球資源衛星、環境與災害監測預報小衛星;開展立體測圖衛星等新型遙感衛星關鍵技術研究。初步形成全天候、全天時、多譜段、不同解析度、穩定運行的對地觀測體系,實現對陸地、大氣、海洋的立體觀測和動態監測。
——統籌發展衛星遙感地面系統和業務應用系統;整合並完善現有遙感衛星地面系統,建立和完善國家級的遙感衛星數據中心,建設和完善遙感衛星輻射校正場等定量化應用的支撐設施,初步實現社會公益服務領域的遙感數據共享;建立衛星環境應用機構和衛星減災應用機構,形成若乾重要業務應用系統;在衛星遙感主要應用領域取得突破性進展。
——研製並發射長壽命、高可靠、大容量的地球靜止軌道通信衛星和電視直播衛星;發展衛星直播、寬頻多媒體、衛星應急通信、公益性通信廣播等技術。繼續發展和完善衛星通信廣播的普遍服務功能,增加衛星通信領域的增值服務業務。積極推進衛星通信廣播的商業化進程,擴大通信廣播衛星及應用的產業規模。
——完善「北斗」導航試驗衛星系統,啟動並實施「北斗」衛星導航系統計劃。發展衛星導航、定位與授時的自主應用技術和產品,建立規范的、與衛星導航定位相關的位置服務支撐系統、大眾化應用系列終端,擴展應用領域和市場。
——研製並發射新技術試驗衛星,加強新技術、新材料、新器件、新設備的空間飛行驗證,提高自主研發水平,提高產品質量與可靠性。
——研製並發射「育種」衛星,推進空間技術與農業育種技術的結合,擴大空間技術在農業科研領域的應用。
四、發展政策與措施
中國政府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統籌規劃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三個領域,推動航天科技自主創新,促進航天活動發揮更大的經濟和社會效益,保證航天活動有序、規范、健康發展,實現既定的發展目標。
當前及今後一個時期中國發展航天事業的主要政策與措施包括:
——統籌規劃、合理部署各種航天活動。優先安排應用衛星和衛星應用的發展,適度發展載人航天和深空探測,積極支持空間科學探索。
——集中力量實施重大航天科技工程,加強基礎研究,超前部署前沿技術。集中優勢力量,通過核心技術突破和資源集成,實現航天科技的重點跨越。通過加強航天領域的基礎研究和若干前沿技術的超前研究,提高航天科技的持續創新能力。
——加強空間應用,推進航天產業化進程。加強空間應用技術的開發,推進資源共享,擴大業務應用。以通信衛星和衛星通信、衛星遙感、衛星導航、運載火箭為重點,積極構建衛星製造、發射服務、地面設備製造、運營服務的航天產業鏈。加強空間技術的推廣轉移和二次開發,改造和提升傳統產業。
——重視航天科技工業基礎能力建設。加強航天器、運載火箭研製、生產、試驗的基礎設施建設。支持航天科技重點實驗室和工程研究中心建設,加強信息化工作、知識產權工作和航天標准化工作。
——推進航天技術創新體系建設。引導航天科技工業改革調整和轉型升級,加快形成國際一流的大型宇航企業。積極構建以航天科技企業和國家科研機構為主,產學研相結合的航天技術創新體系。
——加強航天活動的科學管理。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積極創新科學管理的體制機制,強化質量、效益觀念,運用系統工程等現代化管理手段,加強科學管理,提高系統質量,降低系統風險,提高綜合效益。
——加強政策法規建設。研究制定航天活動管理的法律法規和航天產業政策,指導和規范各項航天活動,提高依法行政水平,營造有利於航天事業發展的政策法規環境。
五、國際交流與合作
中國政府認為,外層空間是全人類的共同財富,世界各國都享有自由探索、開發和利用外層空間及其天體的平等權利;世界各國開展外空活動,應有助於各國經濟發展和社會進步,應有助於人類的安全、生存與發展,應有助於各國人民友好合作。
國際空間合作應遵循聯合國《關於開展探索和利用外層空間的國際合作,促進所有國家的福利和利益,並特別要考慮到發展中國家的需求的宣言》(《國際空間合作宣言》)中提出的基本原則。中國主張在平等互利、和平利用、共同發展的原則基礎上,加強空間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
9基本政策
中國政府在開展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中,採取以下基本政策:
——堅持獨立自主的方針,根據國家現代化建設的需要,統籌考慮合理利用國內外兩個市場和兩種資源,開展積極、務實的國際合作。
——支持聯合國系統內開展和平利用外層空間的各項活動;支持政府間或非政府間空間組織為促進空間技術、空間應用和空間科學的發展所開展的各項活動。
——重視亞太地區的區域性空間合作,支持世界其他區域性空間合作。
——加強與發展中國家的空間合作,重視與發達國家的空間合作。
——鼓勵和支持國內科研機構、工業企業、高等院校和社會團體,在國家有關政策和法規的指導下,開展多層次、多形式的國際空間交流與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