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計算養老金時,是個人帳戶余額重要還是繳費年限重要
養老金計算哪一個因素更重要一些呢?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問題。不過,我們首先要了解,究竟有哪些因素是影響養老金的呢?
過渡性養老金的計算公式,各省市並不相同。但是相應的計算公式,一般綜合了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部分,使用社會平均工資和平均繳費指數的因素計算。一般1998年以後參保的企業人員、2014年10月以後參加工作的機關事業單位工作人員不會有過渡性養老金了。
養老金計算是哪一部分重要?其實,通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繳費年限最重要,第二重要的就是繳費基數。另外,還有社平工資、退休年齡、記賬利率、過渡性養老金計算公式等等因素。但是對於職工來說,可以自由做主的還是繳費年限和繳費基數,如果我們追求怎樣最劃算?在相同付出錢數情況下,繳費年限越長越劃算。這就是養老金公式得出來的結論。
『貳』 月工資平均1300左右怎麼理財
理財是要有一定的經濟基礎的,你的收入太少了,支出卻不少,戒煙吧。
『叄』 個人參保繳費基數對退休後月基本養老金有哪些影響
老金計發辦法的主要內容
這次計發辦法改革,是以參保繳費年限為基礎,以計發基數、計發比例和計發月數調整為重點,以建立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為出發點,以保障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權益為目標。
新的養老金計發辦法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基礎養老金以本人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不足1年的繳費月數折算為年)發給1%。也就意味著,參保人員每多繳一年增發一個百分點,上不封頂,有利於形成「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約束機制,更加符合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年限的實際情況。
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本人個人賬戶的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確定(最低為56,最高為233)。參保人員年滿40周歲及以下年齡退休的,其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統一按233個月確定;參保人員年齡70周歲及以上年齡退休的,其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統一按56個月確定。
參保人員1995年12月31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在新的計發辦法實施後退休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照參保人員1995年底前的繳費工資和繳費年限,推算出1995年前全部繳費年限的儲存額,再除以120按月計發。
這次新的政策與現行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相比,主要進行了以下三個方面改革:
(一)基礎養老金計算基數與個人的繳費指數建立了聯系。繳費指數高,則基數大,否則,就小。而現有辦法只要在同一年退休,基數一樣,與體現繳費水平的繳費指數無關。
(二)基礎養老金計算的比例與本人繳費年限的長短建立了聯系。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每增加一年,計發的比例增加一個百分點。現有辦法則是不論繳費年限多少,都是省和市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
(三)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除數與本人的退休時間相聯系。退休年齡越小,對應的計發月數越大,賬戶養老金就越少。新辦法在激勵職工繳費,抑制提前退休方面明顯優於原計發辦法,強化了激勵約束機制。現有計發辦法繳費滿15年以上的,不管多長時間,一律按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計發。
總的來說交的基數越高年限越長最後拿的養老金也越多,但並不是繳納基數相差有三倍,退休金也相差三倍!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未來養老機制不一定不改變,按最低基數繳納,結合相應的理財保險會勝過完全按高基數繳納保險劃算!
『肆』 自己理財能達到多少收益率算是正常
如果想做理財,先考慮好自己資金的流動性和收益的比較,如果你想保證隨時能用錢,和你三五年一分錢不動,那是完全不同的。
如果五年之內不動錢,建議五年定期存款。
先說風險,基金不是定投就安全,貨幣基金是安全的,收益比較普通,不要指望額外收益,但是流動性還是比較高的,債券和股票、混合型基金就慢慢研究吧,有些風險。
股票、期貨這類東西,如果你剛剛接觸理財,最好先學習,「會爬了再走,會走了也不要輕易跑」
個人建議,余額寶之類的網上金融理財,信譽度較高的,最為資金靈活的首選,收益5%左右。
存一些好的貨幣基金,廣發有不錯的,可以去了解。
短期的銀行理財也可以適當做一些。
小額貸款,網上個人P2P建議先不要做,風險你可能暫時控制不了。
『伍』 自由職業者交養老保險劃算嗎
與單位繳納社保相比,自己繳納靈活就業社保的,社保費全額自己承擔,好像是有點不劃算。
但是,只要退休後能領取五年以上養老金,就是劃算的!
為什麼這么說呢?
下面由晶說社保為您深度解析「為什麼跟企業社保比看上去不劃算?」 和「只要退休後領取五年以上就劃算」:
001 為什麼有人認為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不劃算?
一、繳費金額太高,全額自己承擔
與企業社保相比:
1、企業社保是由單位承擔30%左右的繳費,個人只承擔10%左右的繳費。
2、而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費用全部由自己承擔,養老保險20%醫療保險11%。
3、雖然靈活就業社保養老保險繳費比例比企業社保低了4%,只需要交20%,但是費用仍然較高,負擔較重。
4、以2019年青島市最低繳費基數為例,個人需要承擔:
養老保險3269×20%=653.80 醫療保險3269×10.8%=353.05 合計:1006.85元
二、只有40%進入個人賬戶,其餘60%納入社會統籌。
1、 企業繳納社保是單位繳納部分納入社會統籌,個人繳納部分進入個人賬戶。
2、靈活就業社保,雖然全額由個人繳納,但是只有40%進入個人賬戶,其餘60%納入社會統籌。
3、以青島市2019年最低繳費基數為例,保險每月繳納653.80元,但是只有,653.8*0.4=261.52元進入個人賬戶了,其餘653.8-261.52=392.28元納入社會統籌了。
小結:與企業繳納社保相比,個人繳納靈活就業社保,繳費高負擔重,且有60%的繳費納入社會統籌,只有40%進入個人賬戶,所以看上去是非常吃虧的。
002 為什麼說退休後能領五年以上就是劃算的?
有人說社保繳納會吃虧,無非是擔心領不回本兒來。
實際上根據我國目前的規定來看,只需要四五年就可以回本。
這是因為,只要繳納了社保,除了可以退休後領取養老金以外,去世後繼承人還可以領取個人賬戶余額、喪葬費、撫恤金等待遇。
一、靈活就業社保繳納15年來的總費用:
以青島市最近15年來歷年最低繳費基數為例:
根據上圖,最低基數繳費15年,養老保險一共繳納66696元,其中返還到個人賬戶26678元。
二、退休後領取的養老金、
以最低繳費基數,繳納15年,2019年退休,來算:
大概能領取養老金850元,一年10200元;
每年取暖費:1700元,合計11900元;
即便是不考慮每年養老金5%~10%的漲幅,假設退休後能領五年,5.9萬多元。
三、去世後待遇:個人賬戶余額、喪葬費及撫恤金
山東省的規定:去世後能領取的喪葬費1000元,撫恤金為10個月上年度社會平均工資,2019年為5449*10=54490元;合計55490元。
合計:即便退休後領取五年養老金,合計從社保能領取的總金額,也高達11.5萬,也遠遠超過了15年的繳費金額。
003 寫在最後的話
靈活就業社保只要退休後能領取五年以上養老金就是劃算的。
根據統計,我國人均壽命已高達76歲,即便以平均年齡計算,假設養老金每年增長5%,領取26年,合計領取養老金52萬!
所以,是否劃算,自己合計吧?
『陸』 理財新華保險。一年交五千元錢,交五年滿。等十五年能拿多少錢
目前政策,退休以後的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個人帳戶養老金組成(養老保險制度改革以前參加工作的,還有過渡性養老金)。
計算方法如下一一
一、基礎養老金=(參保人員退休時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繳費年限×1%。(註: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指數)。
二、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50歲為195、55歲為170、60歲為139)。
因為,目前不知道退休時當地上一年度全省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額和你的平均繳費指數以及養老金個人帳戶上的儲存額,所以無法准確計算退休時能拿多少養老金。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
『柒』 自己買社保買哪個檔最好
哈嘍,大家好,我是棉言麻語,每天都會有不同的精彩資訊分享給你。
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下,社保是國家對於人民的保障,個人購買社保什麼檔次最好?
下面我們來具體說一下。
個人社保可以不交嗎?
當然還有些朋友會說,一個月900多我也覺得貴,能不能不交呢?按道理來講,自由職業者交社保是純粹個人意願,不交也是沒有問題的,但是個人建議,大家還是盡量繳納社保。
個人社保交哪個檔次最劃算?
越高越好,交得越多,交的年限越長,退休時領取的退休金就越多。但是也要結合自身的經濟條件,如果有足夠的錢,還是建議交較高的檔位。在繳費年限相同的情況下,基礎養老金的高低取決於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個人的平均繳費指數就是自己實際的繳費基數與社會平均工資之比的歷年平均值。低限為0.6,高限為3。
『捌』 個人社保退體金怎麼算請舉例說明,如果每年交基數的全額
老金計發辦法的主要內容
這次計發辦法改革,是以參保繳費年限為基礎,以計發基數、計發比例和計發月數調整為重點,以建立參保繳費的激勵約束機制為出發點,以保障參保人員的養老保險權益為目標。
新的養老金計發辦法由基礎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和過渡性養老金三部分組成。
基礎養老金以本人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的平均值為基數,繳費每滿1年(不足1年的繳費月數折算為年)發給1%。也就意味著,參保人員每多繳一年增發一個百分點,上不封頂,有利於形成「多工作、多繳費、多得養老金」的激勵約束機制,更加符合退休人員領取養老金年限的實際情況。
個人賬戶養老金按照本人個人賬戶的累計儲存額除以計發月數確定(最低為56,最高為233)。參保人員年滿40周歲及以下年齡退休的,其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統一按233個月確定;參保人員年齡70周歲及以上年齡退休的,其個人賬戶養老金的計發月數,統一按56個月確定。
參保人員1995年12月31日前參加基本養老保險的,在新的計發辦法實施後退休的,在發給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的基礎上,再發給過渡性養老金。過渡性養老金按照參保人員1995年底前的繳費工資和繳費年限,推算出1995年前全部繳費年限的儲存額,再除以120按月計發。
這次新的政策與現行基本養老金計發辦法相比,主要進行了以下三個方面改革:
(一)基礎養老金計算基數與個人的繳費指數建立了聯系。繳費指數高,則基數大,否則,就小。而現有辦法只要在同一年退休,基數一樣,與體現繳費水平的繳費指數無關。
(二)基礎養老金計算的比例與本人繳費年限的長短建立了聯系。繳費年限在15年以上,每增加一年,計發的比例增加一個百分點。現有辦法則是不論繳費年限多少,都是省和市上一年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的20%。
(三)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的除數與本人的退休時間相聯系。退休年齡越小,對應的計發月數越大,賬戶養老金就越少。新辦法在激勵職工繳費,抑制提前退休方面明顯優於原計發辦法,強化了激勵約束機制。現有計發辦法繳費滿15年以上的,不管多長時間,一律按全省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20%計發。
總的來說交的基數越高年限越長最後拿的養老金也越多,但並不是繳納基數相差有三倍,退休金也相差三倍!有一點需要說明的是未來養老機制不一定不改變,按最低基數繳納,結合相應的理財保險會勝過完全按高基數繳納保險劃算!
擴展閱讀:【保險】怎麼買,哪個好,手把手教你避開保險的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