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指期貨套利步驟
股指期貨進行套利交易基本模式是買股票組合,拋指數或買指數,拋指數,其套利步驟如下:
(1) 計算股指期貨合約的合理價格;
(2) 計算期貨合約無套利區間;
(3) 確定是否存在套利機會;
(4) 確定交易規模,同時進行股指合約與股票(或基金)交易。當股指期貨合約實際交易價格高於或低於股指期貨合約合理價格時,進行套利交易可以盈利。但事實上,交易是需要成本的,這導致正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上移,反向套利的合理價格下移,形成一個區間,在這個區間里套利不但得不到利潤反而會導致虧損,這個區間就是無套利區間。只有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高於區間上界時,正向套利才能進行。反之,當期指實際交易價格低於區間下界時,反向套利才適宜進行。
持有成本定價模型
持有成本定價模型是被廣泛使用的指數期貨定價模型,該模型是在完美市場假設前提下,根據一個無套利組合推導出的。指數期貨和約是一個對應股票指數現貨組合的臨時替代物,該和約不是真實的資產而是買賣雙方之間的協議,雙方同意在未來某個時點進行現貨交易,一方面,該協議簽定時沒有資金轉手,賣方要在以後才交付對應股票現貨並收到現金,這樣必須得到補償未馬上收到現金所帶來的收益。反之,買方要以後才支付現金並收到股票現貨,必須支付使用現金頭寸推遲股票現貨支付的費用,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指數期貨價格要高於現貨價格。另一方面,由於指數期貨對應股票現貨是一個支付現金股息的股票組合,那麼指數期貨合約買方因沒有馬上持有這個股票組合而沒有收到股息,賣方因持有對應股票現貨組合收到了股息,因而減少了其持倉成本。因此,指數期貨價格要向下調整相當於股息的幅度,即有:
指數期貨價格=現貨指數價格+融資成本-股息收益
tS t時點指數現貨價格
TS 到期日T時點指數現貨價格
tF t時點指數期貨價格
TF 到期日T時點指數期貨價格
r無風險利率
D t時點到到期日T期間指數現貨股利在到期日T時點的復利總和
(()
1,
[()]i
n
rTttii
iit
Sdw
De
P
-
=
=×),id為第i只樣本股在it時點發放的每股稅後現金股利,iw為
第i只樣本股在t時刻的指數權重,it為第i只樣本股發放現金股利的時點,Pit為第i只樣本股在時刻t的收盤價
在無套利條件下,t時點買入指數期貨和買入指數現貨成分股投資組合持有到T時點時,
兩種投資方式的凈現金流量應該相等:()/(1)()/(1)TtTt
TtTtSFrSDrS---+=+-+
整理得 (1)Tt
ttFSrD-=×+-
區間定價模型
在實際套利操作中,交易成本往往是不可忽視的,交易成本包括買賣手續費,資金成本和沖擊成本等。將交易成本納入到指數定價模型,利用無套利條件,就推導出指數期貨無套利定價區間,其中交易成本是以指數單位為基礎計算的:
(,)
(,)(,)
tPSFLtPLFSSCCSCC
FSt
BtTBtT
--++
≤≤
PLC為買入現貨指數的成本
PSC為賣空現貨指數的成本
FLC為買入期貨和約的成本
FSC為賣空期貨和約的成本
tS為在t時一單位標的資產的價格
(,)FSt為在到期日T時交割一單位標的資產的期貨和約在t時的價格
(,)BtT為從t時到T時的無風險貼現因子
若再考慮股利因素,且假設股利為非隨機變動情況,則變為:
11
(,)(,)
(,)
(,)(,)
TtTt
tPSFLtPLFSSCCBttdSCCBttd
FSt
BtTBtT
ττ
ττ
ττ
--
==
---+++-+
≤≤
dτ為在τ時支付的現金股利
股指期貨定價模型的缺陷
上面公式給出的是在前面假設條件下的指數期貨合約的理論價格。在現實交易中要全部滿足上述假設存在一定的困難。因為首先,在現實交易中再高明的投資者要想構造一個完全與股市指數結構一致的投資組合幾乎是不可能的;其二,在短期內進行股票現貨交易,往往使得交易成本較大;第三,由於各國市場交易機制存在著差異,如在我國目前就不允許賣空股票,這在一定程度上會影響到指數期貨交易的效率;第四,股息收益率在實際市場上是很難得到的,因為不同的公司,不同的市場在股息政策上(如發放股息的時機,方式等)都會不同,並且股票指數中的每隻股票發放股利的數量和時間也是不確定的,這必然影響到正確判定指數期貨合約的價格。
② 股指期貨套利是什麼
對股指期貨與股指現貨之間、股指期貨不同合約之間的不合理關系進行套利的交易行為。股指期貨合約是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和約,期貨指數與現貨指數(滬深300)維持一定的動態聯系。但是,有時期貨指數與現貨指數會產生偏離,當這種偏離超出一定的范圍時(無套利定價區間的上限和下限),就會產生套利機會。
利用期指與現指之間的不合理關系進行套利的交易行為叫無風險套利(Arbitrage)
利用期貨合約價格之間不合理關系進行套利交易的稱為價差交易(Spread Trading)
二、無風險套利
指投資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和相對應的一攬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謀求從期貨、現貨市場同一組股票存在的價格差異中獲取利潤。
1、當期貨實際價格大於理論價格時,賣出股指期貨合約,買入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
2、當期貨實際價格低於理論價格時,買入股指期貨合約,賣出指數中的成分股組合,以此獲得無風險套利收益。
三、價差交易
套利是在期貨和現貨兩個市場進行交易,而價差交易都在期貨市場上進行。
跨期套利:利用股指期貨不同月份合約之間的價格差價進行相反交易,從中獲利。
跨市套利:套利者在兩個交易所對兩種類似的期貨合約同時進行方向相反的交易。
跨品種套利:利用兩種不同、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到同一供求因素影響的品種之間的價差進行套利交易。
③ 股指期貨套利的簡介
總體上看,股指期貨套利和商品套利都是期貨套利交易的一種類型,其原理都是在市場價格關系處於不正常狀態下進行雙邊交易以獲取低風險差價。股指期貨套利和商品期貨套利的主要區別在於期貨合約標的屬性不同。商品期貨合約的標的是有形商品,有形商品就涉及到商品的規格,性能,等級,耐久性,以及倉儲,運輸和交割等等,從而會對套利產生重要影響。股指期貨的標的是股票指數,指數只是一個無形的概念,不存在有形商品的相關限制,同時股指期貨的交割採用現金交割,因此在交割和套利上都有很大的便利性。此外,股指期貨由於成份股分紅不規律,融資成本不一以及現貨指數設計等原因,其理論價格相對商品期貨更難准確定價。這些區別是造成股指期貨套利和商品期貨套利在具體類別上差異的主要原因。
④ 如何把握股指期貨結算日套利機會
其他市場「到期日效應」:海外市場上股指期貨到期日交割價產生方式主要有兩種情況:一是按照股票現貨市場某一時點的價格即收盤價或開盤價進行交割;另一是按照某個時段內的平均價格交割。兩種市場上在股指期貨到期日基本上都會出現股票現貨交易量的顯著變化,而按時點價格交割的市場上股票現貨的波動更為明顯,相對平均價格的最大偏離程度接近交易成本。 到期日套利策略:將 ETF 交易的申購贖回機制應用到股指期貨到期日,可以規避因為股票現貨的T+0 交割制度對把握到期日的套利機會的限制,通過買進ETF 轉換成一籃子股票同時賣出股指期貨能夠獲取股指期貨相對股票現貨較大幅度的升水收益,而將已經持有的股票現貨賣出並買進股指期貨能夠獲取股指期貨相對股票現貨較大幅度的貼水收益。 到期日套利影響因素:由於到期日內套利策略的特殊性,實際套利過程中需要考慮的各種可能影響因素更多,主要包括:顯性交易成本、ETF 交易沖擊成本、ETF 升貼水、ETF最小申購贖回單位、股票現貨交易沖擊成本、股票訂單執行速度等。 正文套利機會成因滬深300 指數期貨結算制度根據海外市場經驗,股指期貨結算日會出現到期日效應,即股指期貨合約到期日或臨近到期時由於交易中買賣失衡而導致現貨價格交易量及波動性出現異常變化的現象。一般認為到期日效應主要由於套利者的交易行為引起。套利者在股指期貨合約與股票現貨相對定價出現一定程度偏差且足以彌補各種成本時將會同市介入股票現貨市場和股指期貨市場,分別建倉構成套利組合,然後維持套利組合至期貨到期日再平倉結束套利。而根據股指期貨結算規則,期貨合約到期交割使用現金而非股票現貨進行交割,因此在到期日將會出現大量套利者在集中的時段內需要賣出或買進大量股票現貨,顯然這樣會影響市場的流動性產生較大的沖擊成本,股票現貨價格出現異常變化也就容易理解了。 一些對股票價格的操縱行為也可能導致到期日效應,研究顯示股指期貨到期日的股票價格操縱行為的目的包括兩個方面:直接的是要在到期日當天就到期結束的套利組合上獲取更多收益,間接的是希望在尚未了結且將維持下去的套利倉位上獲取收益。直接獲取收益的方式表現為一些套利者在到期日之前已將股票現貨倉位平倉,到期日通過操縱股票現貨價格能夠獲得更有利的期貨結算價格從而獲取收益。間接獲益的方式表現在一些市場參與者利用到期日效應通過有意為之的交易影響價格朝自身希望的方向加劇變化,從而在後續合約上建立套利組合所定更大價差。 從海外市場經驗來看,一些到期日效應比較明顯的市場上,股票現貨價格偏離均衡水平能夠達到相當的幅度,基本能夠覆蓋一般投資者的交易成本。 根據中國金融期貨交易所對滬深300 指數期貨的交易細則的規定:股指期貨交割結算價為最後交易日標的指數最後2 小時的算術平均價。顯然在這樣一種在某個時段內產生結算價,並且實行現金結算的結算方式下,出現到期日效應是可以預期的。而國內股指期貨的結算價既不同於美國、日本等市場的某個時點價格,也不同於香港、澳大利亞等市場某個較長時段內的平均價,加之國內證券市場投機交易較為普遍的特點,我們認為未來國內市場股指期貨推出之後在到期日當天現貨價格存在較大幅度的波動在所難免,這就為套利機會的出現墊定基礎。 傳統套利力量的缺失國內股票交易的T+1 日交割機制使得傳統股指期貨套利力量無法在到期日實施套利行為。當股指期貨價格在到期日價格相對現貨價格升水幅度超過交易成本時,按照標準的套利交易可以賣出股指期貨買進股票現貨所訂價差,由於是到期日需要在當天按期貨結算價賣出所買股票,而T+1 的交割機制下當天買進的股票不可以再賣出,因此這樣的套利活動就無法實施。另外基於目前的態勢,未來國內股指期貨推出時市場上即使已經推出融資融券業務,但較為普遍的個股賣空交易難以有所作為,從而股指期貨相對股票現貨貼水時無法通過買入股指期貨賣空股票現貨的方式建立套利倉位。套利力量的缺失加之前述我們認為到期日當天現貨價格將會有較大幅度偏離均衡水平的表現,從而結算日股指期貨結算之前股指期貨與股票現貨之間出現較大幅度的偏差也就難以避免,而兩者間大幅的偏差意味著套利機會的出現。 其他市場到期日效應 股指期貨在海外市場經歷了較長時期的發展,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一直是很多研究者及業內人士關注的一個焦點。根據結算價格產生方式的不同可以區分兩類市場考察。 美國、日本等最早的股指期貨是美國市場在1982 年2 月16 日由堪薩斯期貨交易所推出的價值型指數期貨(VLF),目前交易最為活躍的是1982 年4 月芝加哥商品交易所上市的S&P500 指數期貨合約,該合約在1987 年6 月之前的交割價為到期日當天成份股收盤價格加權平均數,之後調整為按到期日當天成份股開盤價格加權平均數。日本本土市場最早推出的股指期貨是1987 年6 月開始交易的50 種股票期貨合約,由於當時日本證券交易法禁止現金交割,因此50 種股票期貨合約採取現貨交割。至1988 年5 月,修改後的日本證券交易法才允許股票指數和期權進行現金交割,1988 年年9 月,大阪證券交易所開始日經225 指數期貨交易。日經225 指數期貨的交割價為到期日當天早上的開盤價。 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在美國市場較為明顯,眾所周知的「三巫聚首」時段即是對每個季度的第三個星期五最後一小時交易時間的刻畫,當天股指期貨、股指期權、股票期權同時到期。 從S&P500 指數期貨的到期日效應來看,由於其交割價按某個時點成份股加權價格決定,因此會出現大量股票現貨集中在交割時點賣出的現象,針對S&P500 指數期貨的研究就發現按收盤價交割時有大量套利者發出以收盤價為目標價的市價委託單(MARKET-ON-CLOSEOders)。顯然在一個時點有大量市價單集中出現,很容易導致的結果是沒有對手盤,價格扭曲在所難免。從統計數據還可以看出,因為交割價產生時間從收盤時間改變為開盤時間導致到期日效應從收盤時轉移至開盤時。 從S&P500 指數期貨到期日效應研究中的統計數據來看,到期之後價格回復比例為0.366%,而做市商能夠提供足夠流動性的最小報價差為0.417%左右,即到期日對價格的影響基本接近成本,再考慮到做市商的成本優勢,顯然對於某些機構來說到期日當天存在套利機會。針對日本市場日經225 指數期貨的研究也顯示到期日當天股票現貨交易量顯著增加而價格反轉程度不明顯即變動不足以覆蓋交易成本。Karolyi 對在1988 年5 月之1991 年11 月期間日經225 指數期貨到期日當天股票現貨市場的交易量和價格數據進行統計檢驗發現交易量有異常變化而價格反轉僅為0.2%左右。 香港、澳大利亞等香港市場1986 年5 月推出恆生指數期貨,其到期日交割價為到期日當天恆生指數每五分鍾所報指數點的平均值;澳大利亞市場於1983 年即推出以AOI 指數為標的指數的SPI 指數期貨,其到期日交割價經過一次變革,在1997 年3 月之前交割價為到期日當天AOI 指數的收盤價,之後改為按股票現貨市場收盤15 分鍾之後在一個特別叫價市場決定的價格進行交割,這樣的結算價產生方式下,到期日當天現貨市場上的所有信息基本都能夠得到反映,因此類似於按全天指數平均價計算。 香港市場上股指期貨到期日效應不明顯。在Bollen 和Whaley 的研究中發現早期由於程序化交易的缺乏在到期日交易量的增長低於非到期日,而隨著程序化交易的引入,才出現到期日交易量的相對異常變化的現象;他們的研究還發現恆生指數期貨到期日現貨收益率較非到期日低但統計檢驗不明顯。 從以上兩類結算價產生方式不同的市場上股指期貨到期日現貨交易量及價格回復的統計數據來看,無論採取時點價格還是時段均價作為期貨結算價,在到期日交易量都有較為明顯的變化,現貨價格在期貨到期之後回復到均值水平的幅度也均不足以覆蓋交易成本,但按時點價格結算的市場上價格變化更接近一般交易成本,主要原因在於按時點價格結算時,套利者在現貨倉位上的平倉交易大多需要集中在結算價格產生的時點左右平倉,大量現貨在短時間內交易產生較高的沖擊成本也是必然的市場表現;按照某一時段內的平均價格或是在收盤後能夠反映之前一個時段內信息的價格進行結算,套利者不必集中在個別時刻平倉,另外相對操縱時段內價格走勢要遠比操縱時點價格更難,因此現貨市場上的表現不容易出現明顯的異常變化。 到期日不同類型交易者行為的影響從投資者參與市場的目標來劃分,我們把參與股指期貨和股票現貨的交易者劃分為三類:套利者、套保者及投機者。套利者力圖從股指期貨和股票現貨兩者之間或各自內部的定價偏差中尋找機會,相對偏差是其關注重點;套保者運用股指期貨為其持有的股票現貨對沖風險,兩者之間價格吻合更符合其交易需求;投機者根據趨勢決定交易行為,影響趨勢朝向自身有利方向變化能夠獲取更多利益。 如前所述,股指期貨到期日由於套利者的交易行為將會使得股票現貨市場出現異常變動,實際上到期日三種不同類型的交易者會在股票現貨和股指期貨兩個市場上分別進行各種交易活動,而不同類型的交易者各自基於不同的預期做出決策,因此股票現貨和股指期貨兩個市場受不同類型交易者的影響也不盡相同。需要說明的是我們認為未來國內股指期貨推出時即使已經推出融資融券業務,但包括高額成本、規模有限等在內的苛刻限制條件將使得日常股指期貨期現套利交易主要是賣出股指期貨買進股票現貨的正向套利交易。
⑤ 股指期貨套利的業內觀點
內地一名期貨業內人士正與香港某上市金融集團洽購旗下持牌期貨公司,欲用數百萬資金買下其上市公司資產,目的在於利用香港的期貨市場對即將展開的A股股指期貨進行套利交易布局。
收市時間差造就套利機會據了解,被收購的香港期貨公司是香港期貨交易所的參與者,目前持有香港證監會第二類「期貨合約交易」和第五類「就期貨合約提供意見」的牌照,可提供香港及海外期貨產品的經紀服務。而據接近該交易的人士轉述收購方的觀點認為,因為香港期貨市場和內地開市存在時間差,一旦國內股指期貨推出,便為可同時在香港和內地進行期貨交易的人士提供套利機會。所謂交易時段差別是指香港期貨市場收市時間是下午4:15,而內地是下午3:15,理論上而言,A股股指期貨和恆指期貨由於存在相關性,投資者可以利用收市時間差造成的差價同時買進和賣出相同交割月的兩種合約,進行套利。據接近收購方的人士稱,「買方認為,這兩種期貨合約的價格變動趨勢相關性很大,如果A股股指期貨某天受利好消息價格上升,等到收市時港股期貨市場還有一個小時的交易時間,完全有可能繼續上漲。當A股股指期貨與恆指期貨比價關系出現反常的時候,他完全可以買入A股合約,賣出恆指合約,然後等價格關系恢復正常水平時平倉套現。」這位買家聯想到的是國內銅期貨的交易手段,但是銅市一年出現不了幾次價格反常的機會,而內地與香港一個小時的交易時間差卻是天天都有,這正是買家下定決心收購一家香港期貨公司、由自己親身打造套利平台的原因。據了解,倫敦金屬交易所(LME)與上海期貨交易所(SHFE)在陰極銅期貨交易方面也存在類似的套利機會。例如當LME銅價低於SHFE時,交易者可以在買入LME銅合約的同時,賣出SHFE的銅合約,再待合適時機將買賣合約對沖平倉,反之亦然。借海外收購布局套利交易如果監管部門足夠重視到這個問題,應該針對這種套利模式考慮推出與A股股指期貨掛鉤的產品。不然,香港有100多家持牌期貨公司,很多公司的價格並不貴,像這宗買賣只需區區數百萬,國內會有很多機構或個人開始打這個主意。2007年以來,已有格林期貨、永安期貨、廣發期貨、金瑞期貨、中國國際期貨和南華期貨等內地期貨公司獲批進駐香港,但由於兩地尚未實現全流通,上述套利交易不可能光明正大地在這些期貨公司中開展。而且,新成立公司在申請牌照方面存在金錢和時間兩項成本的負擔。這樣,機構或個人繞道國家監管部門,開始採取買下現成部分或全部資產的方式,或會引發潮流。實踐操作中套利空間有限與此同時,懷疑態度也普遍存在於國內業界。這種操作成功的可能性並不大,因為股指期貨合約價格受現貨指數影響,現貨指數又受滬深300權重股的權重大小和變動幅度影響,每一層影響都會使兩地股指期貨的關聯度削弱。恆指期貨要通過影響香港現貨市場,再影響國內現貨市場,進而影響到A股期貨,而中間充當橋梁作用的是紅籌股,兩邊一共隔了五層,這還沒有把紅籌股在兩邊指數中的覆蓋率計算在內。除了關聯系數較低,因為內地股指期貨交易目前只用滬深300股指作為單一標的,A股市場對於A股股指期貨有充分的定價權,這與銅期貨的定價權在LME手中不同。既然國內有定價權,因為收市早而與恆指期貨出現的價格差對於第二天A股股指期貨的影響也會被削弱。此外,夏錦良還說,國內交易所對於A股股指期貨保證金比例和持倉部位的要求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投資風險。
⑥ 進行股指期貨套利,需要研究以下哪些問題
1.正向套利。
當存在期價高估時,交易者可通過賣空股指期貨同時買入對應的現貨股票進行套利交易,這種操作稱為「正向套利」。
2 反向套利
當存在期價低估時,交易者可通過買入股指期貨的同時賣出對應的現貨股票進行套利交易,這種操作稱為「反向套利」。
由於套利是在期、現兩個市場同時反向操作,將利潤鎖定,不論價格漲跌,都不會因此而產生風險,故常將期現套利稱為「無風險套利」,相應的利潤稱為「無風險利潤」。從理論上講,這種套利交易時不需資本的,因為所需資金都是借來的,所需支付的利息已經在套利過程中考慮了,故套利利潤實際上是已扣除機會成本後的凈利潤。當然,在以上分析中,略去了一些因素,例如交易費用以及融券問題、利率問題等於實際情況是否吻合等,這回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套利操作效果。
⑦ 股指期貨的期現套利與跨期套利都有什麼特點
期現套利是指某種期貨合約,當期貨市場與現貨市場在價格上出現差距,從而利用兩個市場的價格差距,低買高賣而獲利。理論上,期貨價格是商品未來的價格,現貨價格是商品目前的價格,按照經濟學上的同一價格理論,兩者間的差距。
即「基差」(基差=現貨價格-期貨價格)應該等於該商品的持有成本。一旦基差與持有成本偏離較大,就出現了期現套利的機會。
期貨價格要高出現貨價格,並且超過用於交割的各項成本,如運輸成本、質檢成本、倉儲成本、開具發票所增加的成本等等。 期現套利主要包括正向買進期現套利和反向買進期現套利兩種。
(7)股指期貨定價與套利研究擴展閱讀:
期現套利交易不僅面臨著風險,而且有時風險甚至很大。主要的風險包括:
(1)現貨組合的跟蹤誤差風險;
(2)現貨頭寸和期貨頭寸的構建與平倉面臨著流動性風險;
(3)追加保證金的風險;
(4)股利不確定性和股指期貨定價模型是否有效的風險。
由於面臨這些風險,在考慮風險之後的套利收益率如果高於其他投資交易機會,那麼期現套利活動才可能發生。因此,套利所面臨的風險和預期收益率將影響套利活動的效率和期現價差的偏離程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期現套利
⑧ 股指期貨套利持有成本怎麼計算
一、定義
套利(Arbitrage)是金融市場中極為常見的名詞,它是一種同時在相同或不同的市場中進行不具任何風險、而且可以預見確定報酬的交易行為,為一種無風險且獲利在交易之初便確知的交易行為。
最簡單的一種套利,便是在相同或不同的市場中,與不同的交易對手查詢同一種商品的價格,如果出現不同的報價,且此一價格差異足夠彌補交易成本,便可以買進價格被低估的商品,並且賣出價格被高估的商品,毫無風險地進場賺取一筆已知的利潤。
指數期貨套利:同樣的套利機會,也存在期貨與其標的股票之間。簡單來說,指數期貨套利就是利用期貨指數低於(高於)合理水準,一面買進(賣出)指數期貨,一面賣出(買進)可以代表指數現貨的個股組合,並利用在合約到期時,期貨和現貨指數將合而為一的原理,買進(賣出)持股且賣出(回補)期貨部位,獲得無風險的利潤。
二、持有成本理論
欲了解期貨的交易策略及掌握市場的動態,期貨的定價原理基本且必要的基礎。在推算期貨合理的價格的眾多研究中,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便是持有成本理論(costofcarrymodel),只是一種利用期貨與現貨的套利關系為基礎所發展出來的定價模式,藉由期貨與現貨間的持有的持有成本概念,期貨市場價格與現貨市場價格間的關系可被明確界定,並可用決定期貨的合理價位。
本文將以持有成本合理為出發點,推導期貨價格的訂定,再以此為基礎,了解股價指數期貨的定價方式,推演出指數期貨的套利交易策略。
(一)持有成本定價模式
持有成本定價模式解釋了現貨與期貨市場價格間的關系。為了降低此一模型的復雜性,先建立以下假設:
1.無任何交易成本
2.無任何交易策略限制
3.市場為一強勢效率市場
持有成本模式顯示一個以借貸的資金,在現貨市場上買進與期貨合約中數量
相同的自此或商品,並持有該資產至期貨契約的到期日,再將該資產與期貨的買方進行交割,這一連串動作中的成本及所有發生費用的加總,等於期貨合約的合理價格。
持有成本公式:
合理期貨價格=標的物現貨價格×(1+持有成本)
=標的物現貨價格×(1+i)t/360+C
其中,i:資金成本
t:距期貨契約到期日所余天數
C:資金成本以外項目,包括倉儲費、保險費等。
在正常的狀況下,期貨的價格應該等於(或近乎於)由該模型推導出的合理價位,若此,則市場上無套利機會:反之,則意味著期貨契約因受到其他因素的影響,致使脫離了期貨本身原有價格,若此價差能夠涵蓋交易成本,則套利機會空間出現!換言之,當持有成本不等於基差(為現貨減去期貨的值),則持有成本與基差間的價差既有套利空間。
(二)持有成本理論在股價指數上的應用
1.指數期貨的合理價格
股價指數期貨之標的物事根據特定股票投資組合計算出來的股價指數。根據持有成本模式,可推導出指數投資組合與指數期貨價格間的關系如下:
股價指數期貨合理價格=現貨指數×(1+i)t/360-D
其中,i:資金成本
t:距期貨契約到期日所余天數
D:指持有與該指數相同的投資組合所預期應得高的股利收益。
這個公式與最基本的持有成本模式並無太大不同,唯一不同之處為股利的計算,原因在於股價指數期貨的定價必須考慮不到股利這項因素,因為持有現貨指數的投資組合是可以享有股利收入,而股價指數期貨契約的持有人則否,古於期貨定價時必須將股利排除在真實價值之外,予以扣除。
2.套利空間:
依據前述之持有成本理論,期貨價格與現貨價格間的價差,應維持在理論的合理區間之內,在加計所有交易成本後,若期貨價格偏離此區間,便將出現套利機會。
當期貨指數低於(高於)理論價格並足以涵蓋所有交易成本及預期報酬率,即可進行套利,當期貨指數回到(高過)理論價格,即可反向沖銷獲利。
⑨ 請教高手,要做股指期貨期現套利研究,用上證50ETF,上證180ETF,深證100ETF復制滬深300指數,應該用哪些數據呢
我做過類似的套利模型,用75%上證180etf和25%深證100etf和股指期貨做對沖
但是跟蹤誤差一直很大,不是很理想最後放棄
推出300etf的目的就在於此
如果要寫論文的話,你可以導出每天的50,180,100,300
然後 50*x+180*y+100*z=300
用每天的值,得出x,y,z相對合理的配置比例
⑩ 股指期貨套利要考慮哪些因素
股指期貨要考慮成分股紅利的因素、借貸資金成本差異的因素、交易成 本的因素等。這些會造成股指期貨價格圍繞著股票指數存在一個無套利 帶,也就是只有當股指期貨價格突破這個無套利帶的時候才能進行套利 操作。即使是真的突破了無套利帶,還需要考慮一些其他因素。例如要套 利的話,需要買賣一籃子指數對應的成分股,如果成分股數量較多,一般採用一個較小籃子的股票來降低交易成本,但這也會帶來跟蹤誤差的 問題。如果期貨低估時,要賣空現貨成本較高。
期貨買賣需要支付保證 金,特別是價格不利變動時需要追加保證金等。因此在實踐中,股指期 貨套利是機構的專利,一般個人投資者很難去直接套利。對股指期貨與股指現貨之間、股指期貨不同合約之間的不合理關系進行套利的交易行為。股指期貨合約是以股票價格指數作為標的物的金融期貨和約,期貨指數與現貨指數(滬深300)維持一定的動態聯系。但是,有時期貨指數與現貨指數會產生偏離,當這種偏離超出一定的范圍時(無套利定價區間的上限和下限),就會產生套利機會。投資股票指數期貨合約和相對應的一攬子股票的交易策略,以謀求從期貨、現貨市場同一組股票存在的價格差異中獲取利潤。跨期套利:利用股指期貨不同月份合約之間的價格差價進行相反交易,從中獲利。跨市套利:套利者在兩個交易所對兩種類似的期貨合約同時進行方向相反的交易。跨品種套利:利用兩種不同、具有相互替代性或受到同一供求因素影響的品種之間的價差進行套利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