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美元指數受哪些因素影響2017年美元走勢將如何
影響因素
經濟增長狀況
經濟增長良好的話,能吸引國際資金流入美國,並且獲得不錯的投資收益,金融市場對美元的需求就會增強,促使美元相對於其他貨幣升值,美元指數得以上升。數據分析顯示,當美國GDP增長良好的時候,表明經濟狀況很好,此時的美元指數都是上漲。
第一次經濟繁榮發生在1983年至1985年,當時里根政府奉行供給學派的經濟理念,其間美國GDP年均增長率為5.37%,這段時間是美元指數的上漲期。第二次繁榮發生在1991年至1999年,當時互聯網經濟正繁榮發展,美國經濟持續增長120多個月,GDP年均增速為3.84%,而CPI同比均值僅為2.81%,在這段時間里,美元二次走強。
財政赤字
美國財政赤字是從2008年開始大幅攀升的,主要是受到次貸危機的影響。但2010年後財政赤字很快就下降了。美元指數上漲階段,通常財政赤字都很小。通常而言,財政赤字通過這三條線來影響美元指數。第一,財政赤字往往會導致通貨膨脹,由於貨幣發行泛濫,美元供給增加,導致商品價格水平提高,相對於其他貨幣,美元貶值。第二,財政赤字易導致經常項目赤字。
在國內供給無法滿足需求的情況下,勢必增加對外國商品與勞務的購買,這將擴大經常項目赤字。第三,政府要想減少財政赤字,會藉助增加稅收、借債和發行貨幣等方式,可是這些方式都會使美元指數下降:加稅會增加投資成本,限制了國際資本的流入;借債輕則財政赤字缺口加大,重則產生財務危機;發行貨幣的結果則往往是通貨膨脹。
通貨膨脹
在其他情況不變的前提下,通貨膨脹相當於本幣供給增加,單位貨幣所包含的價值量就會相對減少,本幣需求減少,外幣需求增加,於是本幣就相對於外幣貶值了。也就是說,不管美國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只要美元相對於6種貨幣尤其是對佔有57.6%權重的歐元而言,發生通貨膨脹了,美元指數應該會有所下降,反之亦然。
當美歐之間的CPI差相對上升時,美元指數相對下降;當美歐之間的CPI差相對下降時,美元指數相對上升。如果只跟自身比較的話,也可以看出,美國CPI走強的同時美元指數走弱,而CPI走弱的同時美元指數走強。可以看出,「通貨膨脹上升—貨幣對內貶值 —貨幣對外貶值」這一鏈條在理論與實證兩方面相互印證。
避險需求
1980年至1985年美元指數走強,美聯儲大幅提高基準利率來對抗石油危機造成的通脹,高利率促使美元快速升值,但卻引來了拉美危機,而拉美危機的發生又引起人們的恐慌情緒,將美元作為避險資產,使美元得以進一步的升值。在美元指數於1995年5月至2001年6月的上漲行情中,發生了亞洲金融危機和歐洲的科索沃戰爭,同樣促使國際資金迴流美國,直至互聯網泡沫破滅後才逃離。
在2008年席捲全球的次貸危機和2009年的歐債危機發生時,美元同樣作為避險資產持有,在這兩段時間美元指數有小幅上升。從拉美危機、亞洲金融危機、科索沃戰爭、全球次貸危機到歐債危機,美元總是作為全球優質的避險品種來持有,這一特點是由美國的經濟政治地位所決定的,這也導致了每當發生局部危機的時候,美元指數總會有所上漲。
未來走勢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經濟增長是影響美元指數的關鍵因素,GDP增速提升的話,才會引起經濟過熱,提高美聯儲加息的可能性和次數,經濟向好的話,國際資本才會主動流進來進行投資,當然,在美國GDP增速與其他國家經濟下行的強烈對比下,資金處於保值的需求,也會流向美國,從而推動美元指數上漲。
展望未來,首先,我們從美國經濟基本面來看,2016年四季度美國GDP為1.9%,雖然低於預期,但經濟數據表現靚麗。2016年12月議息會議預期2017年加息三次,美聯儲耶倫明確表態到2019年聯邦基金目標利率將接近3%。今年年初歐洲的GDP、通脹、製造業等數據都表明了歐洲經濟有所回升,歐洲央行1月議息會議上繼續選擇按兵不動。
其次,從地緣政治方面來看,英國啟動退歐進程,但仍希望與歐盟達成全面的自由貿易協定。最後,從法國大選方面來看,兩名執政觀念截然不同的候選人意味著法國的未來將面臨很大的不確定性,作為右翼政黨領導人,勒龐希望法國退出歐盟,採取措施保護國內就業。
Ⅱ 美元貶值 對美債影響
美元貶值並不能緩解美債
首先,美元貶值對提振美國出口和經濟效果有限。上世紀中後期,美國擁有以工業資本為支撐的經濟霸權,依靠美元貶值促進出口是經濟增長的動力源泉之一。然而自上世紀末以來,美國逐步從工業立國轉向金融立國,金融服務成為美國經濟增長的主體,傳統製造業已不是美國經濟最重要增長點。近兩年美元指數雖然一路走低,奧巴馬總統提出的出口倍增卻仍無明顯效果。美元貶值非但不能提振美國經濟、改善債務質量,反而加重民眾負擔。
其次,美元發行機制已經發生轉變。美元發行機制已由傳統的「對外投資渠道投放,國際貿易渠道回收」,轉為美國進口商品和服務投放美元,發行債務、提供信用保證等渠道回收。這意味著世界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在「出口創匯」後,將多數美元用於購買美國國債及其他美元標價金融產品。因此,美元愈貶值,美國總債務規模反而愈大,美國國債占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也水漲船高。
其三,美元貶值只會引發國際貨幣貶值競賽。歐元之父蒙代爾曾指出,只要人類經濟體系在運行,各國就不可能不尋求匯率相對穩定。在浮動匯率制下,每當美元出現大幅波動,其他貨幣必然「隨波逐流」,政府通過干預匯率,保護本國經濟。「廣場協議」重創日本經濟後,越來越多的國家將干預匯市列為重要的政策選項。一旦政府幹預充斥市場,各國貨幣競相貶值,無疑將使國際經濟金融活動扭曲。國際貨幣體系將陷入美元貶值—其他貨幣貶值—美元規模膨脹的惡性循環。屆時,各國將更急於將手中美元轉換為美元標價的債權、股權等各種資產,最終將使美國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私人、國家債台雙高困局難以緩解。
最後,美元貶值將造成美國信用的實際貶值。目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下,美元兌主要貨幣匯率成為美國主權信用的間接標示。因此,美國安排美元有序貶值猶如在標普調降美國主權債務評級後,自己又在為其信用降級作「背書」。當前的國際貨幣體系中雖仍難尋得美元的替代品,但在信用經濟時代,一旦美國信用因美元持續貶值而難以為繼時,很可能會有新型國際儲備貨幣取而代之。到那時,美國的債務沉痾必將不可持續。
Ⅲ 美國10年國債收益與美元匯率的關系
首先把這個問題簡化一下,匯率反應出來的就是美元升值或貶值,加息降息對匯率有直接的影響,反映出來的也是美元升值或貶值,因此可以把國債收益率與匯率的關系簡化為國債收益率與加息降息的關系,加息降息與匯率的關系這兩個部分來理解。而加息降息與匯率的關系是比較直白的,加息美元升值,匯率升;降息美元貶值,匯率降。老兄這里說的匯率應該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對吧,我就理解的是美元兌人民幣匯率了。那麼剩下的就是解決前一個問題:國債收益率與加息降息的關系。或者再簡化一點:國債收益率與加息的關系。寫到這不知道題主能否認同我這個簡化思路呢?接下來我來回答國債收益率與加息的關系這個問題了。先從美國的發債和印錢機制說起。
通俗來說是這樣一個故事:在美國與經濟密切相關的機構有財政部、美聯儲、國會三個地方。財政部屬於政府部門,歸白宮管;美聯儲就是央行,獨立於國會和白宮,但是又跟這兩個地方關系很緊密;國會與白宮互相獨立,也就是常說的三權分立,國會管立法,白宮管行政。財政部是不能自己印錢的,他的錢花完了,只能去借錢,打的借條就是國債。借條的利息就是國債票面利率,用財政部每年的稅收收入來還這筆利息。財政部能找任何人借錢,誰買了國債相當於借錢給財政部了。只是財政部沒賣完的國債,美聯儲必須全買了。美聯儲是印錢的地方,但他也不能隨便印錢,拿到多少國債就可以對應的印多少錢。國會決定了財政部借條的總額度,如果財政部總額度要用完了,需要取得國會的同意才能調。每一張印出來的美元都對應著一份國債,而國債又代表了未來的財政收入會用來還這部分的利息和本金,因此印國債就是向未來借錢。而財政收入代表了美國經濟走勢。美國整體實力強,國家信用好,所以可以一直發債,一直印鈔票。
Ⅳ 美國國債和美元的關系
1,對美元指數影響不大,或者說短期偏正面。再說美聯儲收購國債,同樣會把放出的錢收回來,即財政部或者救助的金融機構會把錢從新存回美聯儲,只是改變資產負債表的位置而已,基本是平衡的。
2,沒有關系;財政部發行國債跟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是兩個概念。發行國債不增加和減少基礎貨幣;跟銀行儲蓄存款一個道理,集合閑散資金用於貸款。
補充:
放緩的確是對經濟狀況比較滿意;沒有打壓美元,美元浮動是市場決定的,美聯儲不操縱匯率,或者說表面上明顯動用貨幣工具。因為美元是世界貨幣;不是日本。只保持貨幣自由流動、貨幣政策獨立性,放棄匯率。
美元升值與否取決於投資者未來預期,不是短期的債券的交易量;更看重失業率、房屋空置率和開工率、石油儲備、消費和零售等...
對樓下異議補充:
關於發行國債減少貨幣流動性?那麼發行國債得來的錢用來做什麼,銷毀掉嗎?這個錢又來自哪裡?第二點你不是說「發行國債為了彌補財政赤字」,既然用出去了彌補赤字了,那麼如何減少流動性了?
只有美聯儲在印刷鈔票的情況下去買,才會增加基礎貨幣,形成放大效應,增加流動性;但是美聯儲並沒有這么做,仔細看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就知道。他放出去的錢都是必須收回的,不然會引發市場對美元的信心,那麼美國政府如何再發行國債。
關於問題的實質:美聯儲為了預防通脹,收回部分量化寬松工具;因為經濟偏好,一些金融機構恢復狀態無需再向美聯儲借錢和融資,對美元來說沒有什麼聯系,最多就是短期偏好。反正美聯儲已經手握大把的國債和垃圾債,對美元來說已經這樣了。
Ⅳ 美元指數會受哪些因素影響
一、美國聯邦基準利率
在一般情況下,美國利率下跌,美元的走勢就疲軟;美國利率上升,美元走勢偏好。20世紀80年代前半期,美國在存在著大量的貿易逆差和巨額的財政赤字的情況下,美元依然堅挺,就是美國實行高利率政策,促使大量資本從日本和西歐流入美國的結果。美元的走勢,受利率因素的影響很大。如果一國的利率水平高於其他國家,就會吸引大量的資本流入,本國資金流出減少,導致國際市場上搶購這種貨幣;同時資本賬戶收支得到改善,本國貨幣匯價得到提高。反之,如果一國松動信貸時,利率下降,如果利率水平低於其他國家,則會造成資本大量流出,外國資本流入減少,資本賬戶收支惡化,同時外匯交易市場上就會拋售這種貨幣,引起匯率下跌。
二、貼現率(Discount Rate)
貼現率,是商業銀行因儲備金等緊急情況向Fed申請貸款,Fed收取的利率。盡管這是個象徵性的利率指標,但是其變化也會表達強烈的政策信號。貼現率一般都小於聯邦資金利率。
三、30年期國庫券(30-year Treasury Bond)
30年期國庫券,也叫長期債券,是市場衡量通貨膨脹情況的最為重要的指標。市場多數情況下,都是用債券的收益率而不是價格來衡量債券的等級。和所有的債權相同,30年期的國庫券和價格呈負相關。長期債券和美元匯率之間沒有明確的聯系,但是,一般會有如下的聯系:因為考慮到通貨膨脹的原因導致的債券價格下跌,即收益率上升,可能會使美元受壓。這些考慮可能由於一些經濟數據引起。
四、經濟數據(Economic Data)
美國公布的經濟數據中,最為重要的包括:勞動力報告(薪酬水平,失業率和平均小時收入),CPI(Consumer Price Index 消費者價格指數),PPI(生產者物價指數),GDP(gross domestic proct,國內生產總值),國際貿易水平,工業生產,房屋開工,房屋許可和消費信心。
五、股市(Stock Market)
3種主要的股票指數為:Dow Jones Instrials Index(Dow,道瓊斯工業指數), S&P 500(標准普爾500種指數)和NASDAQ(納斯達克指數)。其中,道瓊斯工業指數對美元匯率影響最大。從20世紀90年代中以來,道瓊斯工業指數和美元匯率有著極大的正關聯性(因為外國投資者購買美國資產的緣故)。影響道瓊斯工業指數的3個主要因素為:1)公司收入,包括預期和實際收入;2)利率水平預期;3)全球政經狀況。
六、商品價格
國際商品市場上商品大多以美元計價,所以商品價格與美元指數成較為明顯的負相關。
七、歐元匯率
美元指數根本上來講還是一系列匯率的一個加權指數,所以最終還是反映到美國與其主要貿易貨幣的自由兌換貨幣的強弱上。在美元指數構成的一攬子貨幣上,歐元是權重最重的一個貨幣,歐元的走勢自然也成為與美元指數的重要影響因素。
八、全球政治格局動盪
其他地區越動盪,那麼避險資金就越回歸美國,從而推動美元指數上漲;
Ⅵ 美國國債與美元指數的關系
國債有很多種,最為重要的是30年期的美國國債。美國正在實行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國債維持在一個很低的利率。
美元指數是過計算美元和對選定的一籃子貨幣的綜合變化率,來衡量美元的強弱程度。美元指數主要由主要的非美貨幣決定,其中最主要的是歐元。
美元指數取決於各主要國家的經濟狀況和貨幣政策。現在各國都在實行極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所以美國國債對外匯市場幾乎沒有影響。
Ⅶ 美國國債收益率對美元指數有何影響
國債收益率反應的是利率,一般來說利率越高,美元就越有吸引力,也就是美元指數越高
Ⅷ 美債利率跟美元指數有什麼關系
美債利率跟美元指數成正相關。
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美國國債價格下降,表明買美債的人少,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多,美元指數下跌,收益率下降。
美國國債價格上升,表明買美債的人多,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少,美元指數上漲。國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呈反向關系。
當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減少,美元指數上升。美國國債收益率上升,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減少,美元指數上升。
當美國國債收益率下降,投向非美貨幣和風險資產的資金增加,美元指數下降。國債收益率與美元指數呈同向關系。
(8)美元指數如何影響對國債收益率擴展閱讀:
美元指數與黃金價格的關系:
美元指數跌的時候黃金在漲,而黃金跌的時候美元指數則往往處於上升途中,黃金與美元在全年的大部分時間內呈負相關。為何美元能如此強的影響金價呢?
美元是當前國際貨幣體系的柱石,美元和黃金同為最重要的儲備資產,美元的堅挺和穩定就消弱了黃金作為儲備資產和保值功能的地位。
美國對外貿易總額世界第一,世界經濟深受其影響,而黃金價格一般與世界經濟好壞成反比例關系。
世界黃金市場一般都以美元標價,這樣美元貶值勢必導致金價上漲。比如,20世紀末金價走入低谷,人們紛紛拋出黃金,就與美國經濟連續100個月保持增長,美元堅挺關系密切。
美元的強弱始終影響著國際油價的走勢。作為石油的定價貨幣,美元升值意味著石油更加便宜;美元貶值意味著石油越來越昂貴。
而美元指數是用來衡量美元對一攬子貨幣的匯率變化程度,它直接反映了美元的相對強弱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