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利率问题是金融市场最基础,最核心的问题之一,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都与之有着联系。我国国债市场在金融市场上占有着重要地位,国债利率是影响国债交易的最主要因素。国债收益率及其收益率曲线的形状和变动对债券市场乃至整个金融市场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就是从国债市场入手,从利率期限结构的角度出发,对国债市场上的利率期限结构进行研究。在假定风险,税收等因素都相同的情况下,探求国债利率与到期期限之间的关系,以期能够对国债投资者与债券发行者提供有益的建议。 在一些发达市场经济国家,有关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已经进入随机过程时代。因为这些国家国债市场利率早已经市场化,而且国债市场非常发达,在同一时间往往有好几百个国债品种同时上市交易,利用相关的统计技术,很容易就可以得出我们想要的利率曲线。目前其研究兴趣主要集中在利率的行为模式和利率衍生产品的定价方面。 由于我国目前利率还没有市场化,利率衍生产品非常少,还无法进行类似的研究。从应用的角度出发,目前最主要的还是对利率收益曲线的研究。事实上,国内也有不少人做过这一方面的研究,但是研究得不够深入。有只研究了银行存款利率;有研究国债收益率的,但都集中在到期收益率上,很少有人想到使用即期收益率。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国债品种较少,几乎没有办法直接估计出相应的国债即期利率,从而使得许多研究者和从业人员只得退而求其次,使用到期收益率。但是,到期收益率假定投资者对同一国债品种在不同期限的现金流要求同样的收益率,这显然是不合理的。 传统的利率期限结构理论以研究中长期利率走势为主,收益率曲线是其主要工具。目前,国内对利率期限结构模型的研究还停留在简单介绍和定性分析的层次。特别是对于国际上先进的理论和实证方法在中国的应用与改进的研究,国内几乎完全处于空白。 本文试图通过分析国内外理论界对利率期限结构研究方法的差异,探索使用自己的方法对我国国债利率期限结构进行实证分析,以使先进的理论方法与中国的实际相接轨,探索适合我国国债收益率的建模方法。 在论文的结构安排上,本文分为引言和八个章节: 引言部分对利率在金融市场的重要性以及本人研究的范围和角度作了一个简单的说明。 第一章对我国国债市场的现状进行了分析。主要集中在几个部分,国债本身的界定,国债所具有的特征,分类。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过程,以及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要考虑的因素,国债市场存在的问题。本章主要内容集中在国债本身的界定以及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要考虑的因素。在我国,对国债含义的解释比较混乱,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理论解释与现实生活中的涵义不相一致。对“国家公债,亦简称国债。国家以信用方式,按照一定程序从个人、团体和国外筹措资金的一种方式,可分为中央财政发行的国家公债和地方政府发行的地方公债”这种认识进行了纠正。指出我国的国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代表中央政府发行,债务资金由中央财政掌握使用的国家公债,包括内债与外债,是公债的一种。同时对于国债市场利率期限结构中要考虑的因素进行了总结、归纳,对以后国债的发行需要考虑的因素,提出自己的建议。 第二章对利率期限结构的定义与研究的动机进行了探讨。指出利率期限结构(Term Structure of Interest Rates)是指在相同的风险水平下,不同期限的即期收益率之间的数量关系。一般来说,在风险、流动性、税收特征等方面相同的债券,由于期限不同,利率也会有所不同,利率期限结构常常用坐标图形的形式来表达,在二维平面图上债券的到期期限与其收益率形成一一对应的关系,因此描述利率期限结构的重要工具是不同形状的收益率曲线。收益率曲线的基本形状大致有以下五种,即向上倾斜的、向下倾斜的、平坦直线形的以及两种驼峰形的。随后探讨了利率期限结构的动机,以及对与利率期限结构研究的必要性。 第三章对传统的四种利率期限结构理论进行了介绍,并指出其缺点。这四种理论分别是,纯粹预期理论(Unbiased Expectation Theory),流动性偏好理论(Liquidity Preference Theory),市场分割理论(Market Segmentation Theory)和优先置产理论(Preferred Habit Theory)流动性偏好理论是对纯粹预期理论的修正,长期利率是在短期预期利率的平均值的基础上加上了一个流动性补偿。而市场分割理论完全是另外一个方向,认为长期利率与短期利率是分割的,是两个不同市场参与者分别决定的。优先置产理论是上面三个理论的总和。既考虑了短期利率的预期,也考虑了不同期限市场参与者对利率的偏好影响。 第四章对国外最近对利率期限结构的研究成果进行了介绍,他们分别是均衡模型理论与无套利机会模型理论,并且选择了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模型,进行了介绍,并指出了其优缺点,为下文进行的实证研究提供了理论基础。 第五章对构建收益率曲线所需要的要素进行了分析并探讨计算的方法。这些要素分别是:即期收益率、到期收益率、远期收益率。指出了收益率曲线的几种形状。一般有5种常见的形状。(1)上升型(upward-sloping)曲线向上倾斜,即随着期限的增大,利率逐渐上升。(2)下降型(inverted)曲线向下倾斜,即随着期限的增大利率反而下降。(3)平直型(flat)即利率不随期限的变化而变化。(4)驼峰型(hump-shaped)即利率在期限较长和期限较短的情况下比较小,而当期限为中期时收益率较大。(5)倒驼峰型((inverted hump-shaped)即利率在期限较长和期限较短的情况下比较大,而当期限为中期时收益率较小。 第六章是本文的实证分析章节。本文通过选取2007年3月9日上海证券交易所未到期的国债共53只进行建立模型进行分析。在假设不同期限的国债的收益率只与剩余期限有关的条件下,对53只国债分别求出即期收益率。选用二次多项式函数来拟合贴现函数,进行分归分析。在工具选择上,本文选用微软的Excel软件展开运算获得精确计算结果。同时使用MathType进行正文公式的输入。通过实证分析,发现我国国债收益率曲线,呈倒驼峰形分布。收益率曲线扁平化比较明显,在3年期的国债收益率出现明显的拐点。 第七章通过对收益率曲线的实证研究,最后一章对完善利率期限结构,对国债市场的基准利率的建设提出了政策建议。1.完善期限品种,特别是增加短期国债的数量。2.合并银行间国债市场与证券交易所国债市场,建立统一的国债市场。3.加快利率市场化改革进程,建立以国债利率为基准利率的体系。4.增大国债发行规模,其中可流通的国债要占相当大的比重。5.促使利率期限结构趋于合理。6.财政政策要与货币政策协调配合。7.完善国债市场的利率期限结构,有利于收益率曲线的精确性。8.市场运作要求具有规范性、信息透明性。国债发行应尽量采用公开拍卖制度,根据承销对象的不同选择适当的拍卖方式(公开升序拍卖、第二价格拍卖、公开降序拍卖、第一价格拍卖)。 本文在研究中的几个特色: 1、实证分析过程中数据的选取。本论文选取了2007年3月9号在上海证券交易所交易的所有53只国债,选择的数据较多,实证分析的结果更加精确。 2、在进行回归分析时,不是简单的选择即期收益率,而是处于连续性考虑,选择了二次多项式函数来拟合贴现函数。这样通过回归方程计算出来的即期收益率更加具有连续性,符合实际情况。 3、实证分析的结果表明,收益率曲线呈现上升趋势,长期国债收益率高于短期国债,这与纯预期理论相符合。这一结构表明,现行经济环境造成短期利率已经处于低位,存在升息压力,利率的期限结构应呈上升趋势,也就是存在通货膨胀升水。而根据流动性偏好理论,长期国债的流动性不如中短期国债,必然要获得流动性溢价,因此长期国债收益率高。 收益率曲线扁平化趋势明显。3年起以下的品种明显下移,3年期以上的国债品种利息差在不断的缩小。总体上看2006年,国债收益率曲线呈现总体扁平化趋势。具体来看,收益率曲线变化可大致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一季度的扁平化阶段,这一阶段短期债券价格逐步回落,短期债券收益率有所上升,而长期债券价格不断走高,长期债券收益率逐步下降,收益率曲线呈现扁平化趋势;第二阶段是二季度到三季度中期,由于债券市场整体价格走低,各期限债券到期收益率均有所上升,收益率曲线整体平稳上移;第三阶段是自三季度后期开始至年末小幅下移并进一步平坦化阶段,债券市场价格整体回升,收益率曲线小幅下移,其中长期债券价格上升趋势相对明显,并逐步超过年初长期债券价格水平,收益率曲线进一步平坦化。 本文在以后研究中有待于深一步探讨的方面有: 首先本文采取的是回归分析方法对国债的即期收益率进行拟合,现在国外比较流行的方法都是采用的是随机过程模型进行拟合,本论文下一步有必要进行深化。其次本文虽然选取的数据较多,但是只是限于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交易的国债,对于银行间市场交易的国债没有考虑,回购市场国债没有考虑,但是由于体制的原因,这几个市场间彼此是分离的,等三个市场合并之后,有必要统一进行研究。
❷ 市场利率与债券到期收益率
如果理解一个债的利率,债券到期收益率和市场利率应该是一个意思
如果说的是一个市场,那两个应该不等。一般说,市场利率指的是短期的资金利率,比如7天加权回归利率。债券到期收益率就是根据当前的债券的市场价格折算出来的,每个债都不一样。
❸ 以一个必要收益率计算某一债券的现值,债券半年付息一次。在折算本金现值时是否也按半年周转折现。为什么
就像2L说的,把每个周期的利息按照所在周期的利率进行贴现就行了,最后加上面值的贴现,本质上还是付息债权价值评估公式,只是对应的年限和利率变成一般也好,三分之一四分之一也好,就是把公式看活一点,半年一年又有什么区别呢
❹ 中国债券对外吸引力上升是真的吗
是真的。
据中央结算公司和上海清算所数据,截至今年5月底,境外机构投资者在银行间债券市场共持有债券8064亿元,较上年末增加约67亿元。经历年初头两个月的短暂回落之后,境外机构的人民币债券托管数据已连续3个月稳步回升。业内人士指出,今年以来,中外利差水平扩大,且随着人民币汇率贬值预期持续下降,中国债券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强,未来境外投资者可能继续增持人民币债券。
美元弱势可能还没完,这对人民币汇率趋稳是利好。如果美元继续走弱,人民币对美元可能出现阶段性升值,境外投资者对人民币资产的兴趣可能重新上升。
从目前市场环境来看,中国债券对境外投资者的吸引力在逐步增强,尤其是今年中外利差扩大,人民币汇率在经过两年多贬值后可能重新进入升值。随着“债券通”正式启动,进一步丰富境外投资者投资中国债券的渠道,预计今年境外机构持有中国债券的规模将会继续上升。
❺ 3天国债回购能赚多少
交易品种:目前上交所、深交所都有国债回购业务但上交所的交易要活跃得多,我的所有交易都在上交所完成,目前共有1、2、3、4、7、14、28、91、182天9个品种。
品种
代码
1天
204001
2天
204002
3天
204003
4天
204004
7天
204007
14天
204014
28天
204028
91天
204091
182天
204182
交易方法:
1)在证券委托中选择卖出
2)然后在填入品种代码,
3)填入你愿意出借资金的收益率,交易软件上显然的数据就是当时的收益率,比如数据是3.22就表示当时的收益率是3.22%;
4)然后还需要输入回购数量,(回购交易以100元为1手,最低交易数量和递增数量均为1000手即10万元、你有10万现金输入数量就是1000、20万现金输入数量就是2000、50万现金输入数量就是5000,依次类推)
5)填完这些即可发送委托,并可在成交中查询是否成交。
其他
1、回购交易的最小单位是“10万”:你有15万的资金只能做10万的回购、有27万的资金只能做20万的回购,以此类推。
2、交易费用:“10万”单位1天回购费用1元、7天回购费用5元、14天回购费用10元、28天回购费用20元(就1天回购而言年化的费用率是0.36%)。
3、资金回归:回购交易只做卖出委托融出资金、而融出资金的本息是交易所按时自动回归账户不需再做操作非常方便,这里以最活跃的1天与7天回购为例进行说明:
(1)1天回购(204001)每天的交易量达到数百亿非常活跃,在完成交易当天晚上资金本息就回归账户但是处于冻结状态而且第二天仍处于冻结状态,所谓的冻结状态就是不能取现、但可以做其他交易比如继续做回购或申购新股或买入股票等等(不可取但可用)。例如明天有新股准备申购,今天账户有50万那么今天就可以做50万一天的回购并不影响明天的新股申购,可以有效的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7天回购(204007)也是非常活跃的品种,比如星期二做7天回购、那么下个星期一晚上资金本息就会自动回归账户但处于冻结状态而且周二会继续冻结(不可取但可用)、星期三资金解冻(可取可用)。
4、收益率:国债回购的收益率是通过交易所竞价产生的,这点与股票一样,是不断波动、随行就市的。考虑到1天回购的费用率是0.36%(期限越长费用率越低)、目前活期利率是0.5%、所以只要回购收益率到达0.86%以上做回购交易就比持有现金强。收益率波动非常大,特别是月末季末,有时可以做到10%以上,而且周四涉及周末因素204001的收益率一般较高,有的时候做回购交易还要与新股申购及节庆长期等因素结合进行综合考虑,我的策略一般是短中期结合滚动操作,这里记录本月我做的部分交易以做案例:
(1)2011-7-01:“204001”10万,利率4.78%、手续费1元,扣除手续费收益12.28元
(2)2011-7-04:“204004”10万,利率5.36%、手续费4元,扣除手续费收益55.56元
(3)2011-7-08:“204014”10万,利率4.60%、手续费10元,扣除手续费收益168.89元
(4)2011-7-21:“204001”20万,利率8.08%、手续费2元,扣除手续费收益42.89元
我自己做过很多次回购交易,基本能够保证账户上没有闲散现金,就是感觉操作比较频繁有些麻烦但现在无处不网,通过网上交易进行操作还是比较方便。我现在已经将回购交易做为现金管理最重要的工具之一。
❻ 怎么用VaR向量自回归模型分析国债收益率与利率的关系啊
两个向量的是最简单的了,直接在EVIEWS中回归就是了,选中这两上变量,右键里面有吧。
也是一样,选中三个变量,右键创建VAR模型
❼ 违约损失率的预测方法
鉴于历史数据平均值法的局限性,人们开始研究更多的方法来更加准确地估计LGD。这些方法主要包括以下三类:
1、历史数据回归分析法
这种方法是根据违约资产的LGD历史数据和理论因子模型应用统计回归分析和模拟方法建立起预测模型,然后将特定项目相关数据输入预测模型中得出该项目的LGD预测值。最为典型的是穆迪KMV公司的LossCalc模型。该模型利用穆迪公司拥有的美国过去20多年1800多个违约观察数据,覆盖了各个行业中900多个违约上市和非上市企业,对美国债券、贷款和优先股LGD建立了立即违约LGD和1年后违约LGD两种版本的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的理论模型中对LGD的解释变量包括包括4大类(项目、公司、行业和宏观经济)9个因子。据穆迪公司称,该模型的对LGD的预测效果优于传统历史数据平均值法。
2、市场数据隐含分析法
从市场上尚未出现违约的正常债券或贷款的信用升水幅度中隐含的风险信息(包括PD和LGD)分析得出。该方法的理论前提是市场对债券定价是有效的,能够有效及时地反映债券发行企业信用风险的变化。这种变化反映在债券的信用升水中,即具有信用风险的公司债券的收益率与没有信用风险的同期限国债收益率的差额。 由于PD与LGD的乘积反映了债券的预期损失,是债券信用风险的重要内容,因此,反映信用风险的信用升水也同样反映了PD与LGD。在PD可以通过其特定的方法估测出来的情况下,隐含在信用升水中的LGD也就可以求解出来。显然,这种方法要应用复杂的资产定价模型,也需要充足的数据来支持这种复杂的分析。目前该方法在债券定价和信用衍生产品定价中有一定的应用,在银行贷款风险中则应用较少。
3、清收数据贴现法
不同于上述两者方法利用违约的历史数据或债券交易的市场数据,清收数据贴现法是根据通过预测违约了的不良资产在清收过程的现金流,并计算出其贴现值而得出LGD。应用这种方法的关键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对清收现金流的数额及其时间分布的合理估计;二是确定采用与风险水平相应的贴现率。显然,这两个方面都并非容易做到,尤其是对预期现金流贴现率的选用,对于已经违约的资产而言,采用多高的贴现率才能充分而又适当地反映其风险水平是非常困难的,这其中,主观经验判断的应用是不可避免的。由于这种方法不需要市场交易数据,比较适宜于估算银行贷款的LGD。
❽ 利率下降对债券的影响我这样理解有错吗
1楼的回答是从货币时间价值的角度计算,其结果也是正确的。如果从传到过程理解(或者叫通俗角度解释),其过程应该如下:
市场利率下降或经济下行(资金开始寻找更高受益的投资或寻求风险更低的投资);
若债券票面利率高于市场利率或考虑到国债风险较低,资金将涌入债券市场;
任何市场都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债券需求量大时,价格将上升,即债券价格上升;
债券价格上升即是投资成本的提高,如:某一三年期债券,在过去100元的债券票面利率5%,每年付息一次,每次的现金流是5元(可以理解为每次付息赚5块钱)年化收益率即5/100=5%。现在债券价格因为供求关系变成102元的时候,每次付息仍然是5元,收益率就变为5/102≈4.9%,和第一次的计算比较,很明显债券收益率为下降。
长期来看市场会回归平衡,即债券收益率逐渐与市场利率区域平衡,套利行为也会逐渐结束。
总结:任何市场都受供求关系影响,需求旺盛价格上升(价格即代表成本),成本的提高会导致收益率的下降,资金会寻求更好的机会投资,会逐渐撤离。随着需求逐渐降低,价格回归正常。(如有错误欢迎大家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