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债是国家政府发行的为了弥补财政赤字,平衡财政收支而发行的一种债券。
国家发行债券在现代经济中,主要作为一种财政政策,起到调节经济的作用。
国债一般期限较长,又有很高的安全性和获利性,利率要高于同期定期储蓄,有很强的投资性和流通性,所以要发展国债市场,是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便于国家筹集资本。
国债的功能与作用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国债除具有弥补财政赤字、筹集建设资金等基本功能之外,还具有以下几方面重要作用:
1.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利率是整个金融市场的核心价格,对股票市场、期货市场、外汇市场等市场上金融工具的定价均产生重要影响。国债是一种收入稳定、风险极低的投资工具,这一特性使得国债利率处于整个利率体系的核心环节,成为其他金融工具定价的基础。国债的发行与交易有助于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国债的发行将影响金融市场上的资金供求状况,从而引起利率的升降。在国债市场充分发展的条件下,某种期限国债发行时的票面利率就代表了当时市场利率的预期水平,而国债在二级市场上交易价格的变化又能够及时地反映出市场对未来利率预期的变化。
2.作为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配合的结合点:
首先,扩大国债的发行规模是国家实施积极财政政策的主要手段,1998年8月为保证经济增长率达到8%而增发2700亿元特种国债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其次,国债,特别是短期国债是央行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唯一合适的工具。国债的总量、结构对公开市场操作的效果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国债规模过小,央行在公开市场上的操作对货币供应量的控制能力就非常有限,不足以使利率水平的变化达到央行的要求;如果国债品种单一,持有者结构不合理,中小投资者持有国债比例过大,公开市场操作就很难进行。
3.作为机构投资者短期融资的工具:
国债的信用风险极低,机构投资者之间可以利用国债这种信誉度最高的标准化证券进行回购交易来达到调节短期资金的余缺、套期保值和加强资产管理的目的
❷ 国际上债券发行应考虑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一般来说,国际上债券发行应考虑下列因素: (1)发行金额。债券的发行额是根据发行人所需资金的数量、资金市场供给情况、发行人的偿债能力和信昔、债券的种类以及该种债券对市场的吸引力等方面的因素来确定的。 (2)期限。债券的期限是根据发行人的资金需求的性质、未来市场利率水平的发展趋势、流通市场的发达程度、物价的变动趋势、债券市场上其他债券的期限构成以及投资者的投资偏好这些因素来确定的。 (3)债券的偿还方式,债券偿还方式直接影响到债券的收益率高低和风险大小,在偿还方式中,要规定偿还金额、偿还的具体日期以及偿还形式等。 (4)票面利率。票面利率直接影响着发行者的筹资成本。在确定票面利率时,一般要考虑以下几个因素,如债券期限的长短,市场利率的高低,债券的信用等级、利率支付方式以及证券管理部门对票面利率的管理和指导。 (5)付息方式。发行者在选择债券付息方式时,应把降低筹资成本与增加债券对投资者的吸引力结合起来。 (6)债券发行价格。债券发行价格可分为面值发行和折价发行。发行人在确定发行价格时,应综合考虑利率,期限、发行额等因素。 (7)债券的税收效应。债券的税收效应主要是指对债券的收益是否征税。债券的税收效应直接影响债券的收益率,发行时必须考虑此因素。 (8)发行费用。发行费用是指支付给有关中介机构的各种费用。债券发行人应尽量减少发行费用。 (9)有无担保。发行债券是否需要担保,也是应当考虑的因素之一。有信誉卓著的第三者担保或用发行者的财产作抵押,有助于增加债券的安全性,保证债券的发行。
❸ 请问:国债发行的目的是什么啊影响国债发行额的因素有哪些
国债发行的是国家为了维持国家的经济的稳定的一种方式。分为好几种 比如说 建设国债是用来基础建设的 还有的国债是为了弥补财政赤字 还有 战争需要发行的国债。。。影响发行额的因素我想还是根据国家本身的经济情况,由财政部发改委来定。。。
❹ 国债利率影响因素有哪些
国债利率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国债利率必须依据金融市场上各种证券的平均利率水平而定。证券利率水平提高,国债利率也应提高,否则国债发行会遇到困难;金融市场平均利率下降时,国债利率水平也应下调,否则政府会蒙受损失。
2、银行储蓄利率。一般说来,公债利率以银行利率为基准,一般要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息,以利于投资者购买国债。但不要过高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否则形成存款“大搬家”。
3、政府的信用状况。一般情况下,由于政府信誉高于证券市场私人买卖证券信誉,所以在政府信誉高的情况下,国债利率适当低于金融市场平均利率水平。但如果政府信誉不佳,就必须提高国债利率,才能保证国债顺利发行。
4、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当社会资金供应充足,国债利率即可降低;当社会资金供应紧张,国债利率必须相应提高。否则,前者可能导致国家额外的利息支付;后者可能导致国债发行不顺利。
国债利率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市场利率、银行利率和经济条件。
❺ 影响国债的负担因素有哪些
国债的适度规模客观存在,但在具体实践中,却往往很难把握其具体数量界限。某些国家现行的关于国债规模的警戒性指标,诸如国债负担率(国债余额/GDP)不超过60%;国债依存度(当年债务收入/当年财政支出)不超过20%;国债偿债率(当年债务偿还额/当年财政收入)不超过10%;当年财政赤字/GDP比例不超过3%,等等,只是起警戒作用的一般性经验指标,并不一定与其他各国的具体情况吻合,特别是难以适应对各国某个特定时期国债适度规模的判断。这就需要从国债规模的影响因素出发来进行必要的分析探讨,以求科学认识国债发行的需要和可能,进而讨论和决定较为适宜的国债规模。
在现实经济中,影响或决定国债规模的因素是多层次、多方面的。从宏观经济来看,诸如经济的发达程度、当时的经济周期区位、经济的增长率和效益指标、居民收入分配和消费水平、全社会投资规模和结构合理性程度、财政收支状况和金融深化程度等等因素,都会影响国债适度规模的大小。从国债自身的运作来看,国债的管理水平与结构状况,诸如筹资成本、期限安排、品种搭配、偿还方式和国债资金的使用方向与使用效益,均会构成决定国债适度规模大小的因素。
促进经济的均衡发展
财政是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因此国债政策措施应首先注重促进宏观经济的均衡发展。从我国现阶段情况看,与国债规模相关的首先是赤字问题,在赤字完全以债务弥补的情况下,政府赤字债务规模的合理确定就成为合理确定国债规模的关键。从理论上说,只有当年赤字债务额与当年净储蓄额相等时,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宏观均衡,才是最佳的赤字债务额。当然,这是从静态的角度分析的,如果再考虑政府赤字开支的扩张效应(即带动相关社会投资的增加),那么实际的赤字债务额要小于静态的社会净储蓄额。具体情况如何,则要视赤字开支扩张效应的大小而定。如果当年赤字债务额超过社会净储蓄,那么可能会产生两种后果,即或者成为通货膨胀的直接动因,或者对社会有效投资产生明显的“挤出效应”。从长期来看,这些后果均会对社会资源配置产生不良影响,而且徒增国家财政的未来负担。反之,若当年赤字债务额远远小于社会净储蓄,又未能够有效调动社会储蓄转化为有效投资,那么会造成社会资源的利用不足(即未达到充分就业状态),减缓经济增长的速度,也会阻滞财政收入的增长。
纠正社会投资的偏离度
另外,如果社会投资在总量上达到一定规模,但在结构上存在着不合理的现象,那么就必然和理论上所说的社会有效投资规模存在着相应的偏离度。在这种情况下,政府的债务筹资存在的必要性之一,是纠正社会投资的偏离度。我国一直存在、而且目前依然存在着的低水平重复建设,实际上体现着社会有效投资的不足,从而使得政府不得不采取国债筹资的形式来形成有效投资以矫正投资的偏离度。当然,政府行为是否能够达到这一点,则取决于政府的效率和经济预测、决策、管理水平的高低。政府对投资偏离度的矫正方式及效率不同(如政府直接投资或举债贴息引导投资等),也同样会影响因此而引发的国债规模。政府究竟应采取何种方式或方式组合,要视当时的具体经济环境和诸种影响制约因素,以效率为基点而定。
政府管理水平及信誉
再有,从社会经济总量方面对国债适度规模进行的探讨,还必须结合政府管理与财政实际运行状况。这是因为政府或财政作为国债的负债主体,其本身的管理水平和信用状况也制约着国债规模的扩展。政府因信息不全或自身的行为缺陷,往往导致对社会经济形势预测不准、决策时滞大,乃至于决策失误,不但影响国民经济的均衡发展,而且有时也会加重政府的债务负担,并影响政府信誉。总的说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举债所取得的经济效益是以宏观的、社会综合的效益为主,而不是具体的微观经济效益的简单加总。这使得政府债务资金的支出效益往往反映在国民生产总值的增加(或未来增加的潜力与后劲)、社会人均收入的提高(或形成未来提高的空间)、社会基础设施的扩大、生态环境的保护、公共服务的改进等方面。问题在于,政府决策者的行为并不总是直接体现为社会效益与国家利益的最大化。这里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但确实决定着政府信誉的有限性(尽管我们常常认为政府的信誉是最高的),而且,就应债主体来看,仍然存在着私利和公利的协调配比问题,以及对政府的认知和评价问题。这样,即使在国债资金运用较为合理的条件下,国债的依存度和国债的负担率的评估仍然联系着社会对政府信誉的主观评估,也同样体现为国与国之间政府信誉的相互评估指标。国债规模的警戒性经验指标实际上反映了对政府经济行为的信任度指标,也是在一定程度上规制政府行为的指标。云掌财经为您解答
❻ 影响债券发行价格的因素有() 此题为多选
以下是2中不同的看法,希望对你有帮助,只是我觉的他们之中其实也有一些是大同小异的,你看一下吧,呵呵……
一、从债券投资收益率的计算公式R=[M(1+rN)—P]/Pn
可得债券价格P的计算公式P=M(1+rN)/(1+Rn)
其中M是债券的面值,r为债券的票面利率,N为债券的期限,n为待偿期,R为买方的获利预期收益,其中M和N是常数。那么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就是待偿期、票面利率、转让时的收益率。
1.待偿期(期限因素)。债券的待偿期愈短,债券的价格就愈接近其终值(兑换价格)M(1+rN),所以债券的待偿期愈长,其价格就愈低。另外,待偿期愈长,发债企业所要遭受的各种风险就可能愈大,所以债券的价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债券的名义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债券的售价也就愈高。
3.投资者的获利预期(投资收益率R)。债券投资者的获利预期是跟随市场利率而发生变化的,若市场利率高调,则投资者的获利预期R也高涨,债券的价格就下跌;若市场的利率调低,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这一点表现在债券发行时最为明显。
一般是债券印制完毕离发行有一段间隔,若此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动,即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就会与市场的实际利息率出现差距,此时要重新调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为了使债券的利率和市场的现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了。
4.企业的资信程度。发债者资信程度高的,其债券的风险就小,因而其价格就高;而资信程度低的,其债券价格就低。所以在债券市场上,对于其他条件相同的债券,国债的价格一般要高于金融债券,而金融债券的价格一般又要高于企业债券。
5.供求关系。债券的市场价格还决定于资金和债券供给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时,企业一般要增加设备投资,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资金而抛出债券,另一方面它会从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公司债,这样就会使市场的资金趋紧而债券的供给量增大,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生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有所下降,金融机构则会因贷款减少而出现资金剩余,从而增加对债券的投入,引起债券价格的上涨。而当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也往往会引起市场资金供给量的变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汇率跟随变化,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涨跌。
6.物价波动(通货膨胀)。当物价上涨的速度轻快或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人们出于保值的考虑,一般会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黄金、外汇等可以保值的领域,从而引起资金供应的不足,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当人们认为政治形式的变化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时,比如说在政府换届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规划将会有大的变动,从而促使债券的持有人作出买卖政策。
8.投机因素。在债券交易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赚取价差,而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机构大户就会利用手中的资金或债券进行技术操作,如拉抬或打压债券价格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动。
二、影响债券投资价值的内部因素
内部因素是指债券本身相关的因素,债券自身有六个方面的基本特性影响着其定价:
1.期限。一般来说,债券的期限越长,其市场变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其价格的易变性也就越大,投资价值越低。
2.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越低,债券价格的易变性也就越大。在市场利率提高的时候,票面利率较低的债券的价格下降较快。但是,当市场利率下降时,它们增值的潜力也较大。
3.提前赎回条款。提前赎回条款是债券发行人所拥有的一种选择权,它允许债券发行人在债券发行一段时间以后,按约定的赎回价格在债券到期前部分或全部偿还债务。这种规定在财务上对发行人是有利的,因为发行人可以发行较低利率的债券取代那些利率较高的被赎回的债券,从而减少融资成本。而对于投资者来说,他的再投资机会受到限制,再投资利率也较低,这种风险是要补偿的。因此,具有较高提前赎回可能性的债券应具有较高的票面利率,也应具有较高的到期收益率,其内在价值也就较低。
4.税收待遇。一般来说,免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比类似的应纳税债券的到期收益率低。此外,税收还以其他方式影响着债券的价格和收益率。例如,任何一种按折扣方式出售的低利率附息债券提供的收益有两种形式:息票利息和资本收益。在美国,这两种收入都被当作普通收入进行征税,但是对于后者的征税可以迟到债券出售或到期时才进行。这种推迟就表明大额折价债券具有一定的税收利益。在其他条件相同的情况下,这种债券的税前收益率必然略低于高利附息债券,也就是说,低利附息债券比高利附息债券的内在价值要高。
5.流通性。流通性是指债券可以迅速出售而不会发生实际价格损失的能力。如果某种债券按市价卖出很困难,持有者会因该债券的市场性差而遭受损失,这种损失包括较高的交易成本以及资本损失,这种风险也必须在债券的定价中得到补偿。因此,流通性好的债券与流通性差的债券相比,具有较高的内在价值。
6.债券的信用等级。债券的信用等级是指债券发行人按期履行合约规定的义务、足额支付利息和本金的可靠性程度,又称信用风险或违约风险。一般来说,除政府债券以外,一般债券都有信用风险,只不过风险大小有所不同而已。信用越低的债券,投资者要求的到期收益率就越高,债券的内在价值也就越低
影响债券投资价值的外部因素
1. 基础利率。基础利率是债券定价过程中必须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在证券的投资价值分析中,基础利率一般是指无风险债券利率。政府债券可以看作是现实中的无风险债券,它风险最小,收益率也最低。一般来说,银行利率应用广泛,债券的收益率也可参照银行存款利率来确定。
2.市场利率。市场利率风险是各种债券都面临的风险。在市场总体利率水平上升时,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也应上升,从而使债券的内在价值降低;反之,在市场总体利率水平下降时,债券的收益率水平也应下降,从而使债券的内在价值增加。并且,市场利率风险与债券的期限相关,债券的期限越长,其价格的利率敏感度也就越大。
3.其他因素。影响债券定价的外部因素还有通货膨胀水平以及外汇汇率风险等。通货膨胀的存在可能会使投资者从债券投资中实现的收益不足以抵补由于通货膨胀而造成的购买力损失。当投资者投资于某种外币债券时,汇率的变化会使投资者的未来本币收入受到贬值损失。这些损失的可能性也都必须在债券的定价中得到体现,使其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增加,债券的内在价值降低。
内部因素和债券投资价值相关关系
内部因素 因素变化 对债券投资价值的影响
期限长短 期限越长 市场价格变动的可能性越大
票面利率 票面利率越低 市场价格易变性越大
提前赎回规定 提前赎回可能性越高 内在价值越低
税收待遇 具有税收待遇 内在价值越高
流通性 流通性越高 内在价值越高
发债主体的信用 发债主体信用越高 内在价值越高
外部因素和债券投资价值相关关系
外部因素 因素变化 对债券投资价值的影响
基础利率 上升 内在价值下降
市场利率风险 上升 内在价值下降
通货膨胀水平 上升 内在价值下降
外汇汇率风险 所投资债券的币种币值下降 内在价值下降
你好
❼ 影响债券价格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债券价格是指债券发行时的价格。理论上,债券的面值就是它的价格。但实际上,由于发行者的种种考虑或资金市场上供求关系、利息率的变化,债券的市场价格常常脱离它的面值,有时高于面值,有时低于面值。也就是说,债券的面值是固定的,但它的价格却是经常变化的。发行者计息还本,是以债券的面值为依据,而不是以其价格为依据的。债券价格主要分为发行价格和交易价格。
影响因素:
1、待偿期。债券的待偿期愈短,债券的价格就愈接近其终值(兑换价格)M(1+rN),所以债券的待偿期愈长,其价格就愈低。另外,待偿期愈长,发债企业所要遭受的各种风险就可能愈大,所以债券的价格也就愈低。
2、票面利率。债券的票面利率也就是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债券的名义利率愈高,到期的收益就愈大,所以债券的售价也就愈高。
3、投资者的获利预期。债券投资者的获利预期(投资收益率R)是跟随市场利率而发生变化的,若市场利率高调,则投资者的获利预期R也高涨,债券的价格就下跌;若市场的利率调低,则债券的价格就会上涨。这一点表现在债券发行时最为明显。
一般是债券印制完毕离发行有一段间隔,若此时市场利率发生变动,即债券的名义利息率就会与市场的实际利息率出现差距,此时要重新调整已印好的票面利息已不可能,而为了使债券的利率和市场的现行利率相一致,就只能就债券溢价或折价发行了。
4、企业的资信程度。发债者资信程度高的,其债券的风险就小,因而其价格就高;而资信程度低的,其债券价格就低。所以在债券市场上,对于其他条件相同的债券,国债的价格一般要高于金融债券,而金融债券的价格一般又要高于企业债券。
5、供求关系。债券的市场价格还决定于资金和债券供给间的关系。在经济发展呈上升趋势时,企业一般要增加设备投资,所以它一方面因急需资金而抛出债券,另一方面它会从金融机构借款或发行公司债,这样就会使市场的资金趋紧而债券的供给量增大,从而引起债券价格下跌。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生产企业对资金的需求将有所下降,金融机构则会因贷款减少而出现资金剩余,从而增加对债券的投入,引起债券价格的上涨。而当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外汇管理部门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时也往往会引起市场资金供给量的变化,其反映一般是利率、汇率跟随变化,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涨跌。
6、物价波动。当物价上涨的速度轻快或通货膨胀率较高时,人们出于保值的考虑,一般会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黄金、外汇等可以保值的领域,从而引起资金供应的不足,导致债券价格的下跌。
7、政治因素。政治是经济的集中反映,并反作用于经济的发展。当人们认为政治形式的变化将会影响到经济的发展时,比如说在政府换届时,国家的经济政策和规划将会有大的变动,从而促使债券的持有人作出买卖政策。
8、投机因素。在债券交易中,人们总是想方设法地赚取价差,而一些实力较为雄厚的机构大户就会利用手中的资金或债券进行技术操作,如拉抬或打压债券价格从而引起债券价格的变动。
应答时间:2021-02-0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❽ 影响国债期货走势的因素有哪些
国债期货价格的影响因素有哪些?国债价格总的来说,是随着国债市场供求状况的变化而变化的,市场的供求关系对国债价格的变动有着直接的影响。当市场上的国债供过于求时,国债价格下跌,反之,国债价格则上涨。因此,分析国债价格变动的因素,可以从影响国债供求关系的因素中找到答案,接下来由法律快车编辑在本文为您介绍。
1、经济发展状况
经济是否景气,对国债市场行情影响很大。当经济处于衰退时,市场利率下降,资金纷纷转向国债投资,国债价格也随之上升。
2、利率水平
债券是一种典型的利率商品,货币市场利率水平的高低与债券价格的涨跌有密切关系。当市场利率上升时,信贷紧缩,投资于国债的资金就减少,于是国债市价下跌。当市场利率下降时,信贷放宽,流入国债市场的资金就增加,需求增加,国债市价上升。国债的价格与市场利率之间的关系成反比。
3、物价水平
物价的涨跌也会引起国债价格的变动。当物价上涨时,出于保值的考虑,人们会将资金投资于房地产或其他可认为保值的物品,国债供过于求,从而引起国债价格下跌。另外,物价上涨会阻碍经济的正常发展,这时,中央银行会采取提高再贴现率等金融控制措施来平抑物价。这样,随着利息的上升,国债的收益率也会提高,而国债市价则随之下降。同样,在物价下跌时,预计利息下降,使国债的收益率降低,造成国债市价上涨。
4、新发国债的发行量
对市场来说,新发行的国债构成了提拱金融商品的一个要素。如果随着发行量达到一定程度,金融资产相应增加了,就不会给市场造成压力。然而,当新发国债的发行量超过一定限度时,就会打破国债市场供求平衡,使国债价格下跌。
5、财政收支状况
财政在整个年度内,有一直是盈余的情况,也有出现收不抵支的情况。当出现结余时,财政可以把结余资金存在银行;当财政处于赤字或短暂性的收不抵支时,可以依靠向社会发行公债而取得收支平衡。前一种情况使国债市价趋涨,后一种情况则使国债市价趋跌。
6、汇率
汇率变动对国债市价行情也有较大影响。当某种外汇升值时,就会吸引投资者购买以该种外汇标值的债券,使债券市价上涨;反之,当某种外汇贬值时,人们则抛出以该种外汇标值债券,债券市价下跌。
7、国债的期限长短
期限长短与票面利率同向变动,它通过影响票面利率直接影响着国债的发行价格。期限长本身就意味着不可测度的风险,只有以较低的价格出售,才能保证投资者有较大的收益。
8、金融政策
随着金融市场的完善和中央银行宏观调控力量的加强,中央银行的金融政策工具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国债市场行情。为调节货币供应量,中央银行于信用扩张时,在市场上抛售债券,债券价格就会下跌;当信用紧缩时,中央银行又从市场上买进债券,这时债券价格会上涨。
9、投机操纵
在债券包括国债交易中,人为的投机操纵会造成债券行情的波动。特别是证券市场刚建立的国家,由于市场规模小,人们对债券投资缺乏正确认识,加之法规不健全,因而使一些不法投机者有机可乘,以哄抬或压低价格的方式来操纵债券价格的涨跌。
10、债券的市场性
债券的市场性通常用买卖金额、交易次数、价格的稳定性来表示。市场性高的债券,其投资者资金比较安全,在投资者需要现金时也容易脱手转卖,这种债券可以把利率定得低一些,价格可高一些。市场性低的债券则应把发行价格定得低一些。
11、利息支付方式
利息支付方式通常有一次性付息和分次付息两种,分次付息相当于复利计息,一次性付息则有单利计息和复利计息两种。计息方式不同,债券的票面利率及发行价格也不相同。通常复利计息债券的发行价格应定得高一些,单利计息的发行价格应定得低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