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根据现状分析我国居民储蓄转化为投资的可行性
发展储蓄事业,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客观经济规律所决定的。是我们党和国家的一项重要经济政策。在积累资金、支持生产、回笼货币、平衡信贷收支、调节货币流通、缓和市场供求矛盾、帮助人民群众有计划地安排生产和生活、引导消费等方面都发挥了重要作用。居民储蓄作为国家储蓄的组成部分,对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也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储蓄是社会主义银行信贷资金的重要来源。国家财政拨款、企业存款和居民储蓄,是社会主义银行信贷资金的三个重要来源。通过居民的储蓄,银行把大量闲散的货币资金聚集起来,再把这些资金贷放给各企业和其它经济组织,使其在社会主义生产和经营中发挥作用。这对我国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意义。储蓄是社会主义积累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增加社会主义积累又是加快经济建设和生产发展的物质保证。居民储蓄的实质是推迟消费,将消费转化为投资。
我国居民储蓄的现状是高储蓄率,高储蓄额,这样的现象有一部分原因是缺乏多元化的投资渠道,近年来我国金融市场得到了大力的发展。为推进储蓄转变为其他金融资产创造了条件。但是总体而言,金融市场尚不发达,在以上这些投资品种中,安全性、流动性和盈利性都较好的产品并不多。比如在保险市场上,由于我国的商业保险起步较晚,居民的风险意识不强,2007年全年保险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7036亿元,只占了当年储蓄余额的4.08%。 从债券市场看,债券是国外企业筹集资金的重要途径,我国也于1981年恢复了自1958年后停止了23年的国债发行,1984年起,我国的企业也开始通过社会和企业内部职工来发行企业债券,我国的金融机构也陆续发行金融债券来筹集专项资金。但总体看,债券市场对居民储蓄的分流十分有限,2007年,我国全年发行企业、公司债拳1821亿元,仅占当年储蓄余额的1.06%。从国债来看,目前它是我国债券市场的主体,但是国债发行的幅度受到一国经济发展的制约,一般来说,国债的余额“只能以占财政收入或国民收入的一定比例为度”。而且目前的国债,面对银行、保险公司等市场主力发行的记账式品种多,少量面向个人的凭证式国债发行,每次都引来大批的投资者。国债虽然可以影响到居民储蓄,但国债对居民的影响,几乎等同于高息的储蓄。从股票市场来看,2007年股票成交金额已达到460556.22亿元,从股市的交易额与储蓄增长的变化来看,股市投资收益日益成为影响居民储蓄的因素,股市的财富效应,使储蓄存款向股市迁移。在2000年5•19行情后,股市牛市特征明显,交易额大增,期间储蓄增长则减缓;但自国有股减持消息出台后,股市大跌,上海综指从2200多点到2005年5月跌破1000点,交易额急速下降,同期储蓄增加则十分明显,2005年下半年股市回暖,居民储蓄绝对数额虽然是增加的,但增速却明显放慢。2007年股市下跌,居民储蓄增速又有加快的趋势。从上例中可以看出股市的交易活跃程度虽然影响居民储蓄的行为。但是股市变化比较大,机制尚不成熟,风险大,老百姓不可能将自己的看病钱、养老钱投入其中。因此股市虽然也能分流居民的储蓄但是并不能起到持续的分流。
根据上述材料分析,居民储蓄转为投资可行,但风险比较大
㈡ 目前国内居民可以投资的对象有银行储蓄、国债、企业债券、保险、股票、基金、外汇。请你谈谈选择某种投...
银行储蓄分活期跟定期,没有风险,活期根本没有利润可言,定期如果利息敢不上通知胀,虽然帐面上的数字是增加了,实质是在亏钱。国债,在银行可以购买到,是定期发型的,风险小利润比较可观。股票,行情好做收益可观
㈢ 储蓄国债的存在问题
凭证式国债的利率设计不合理。
目前我国凭证式国债的利率采取固定利率,按照单利计息,通常以相同期限的银行储蓄存款利率为基准。①如果期限较长,固定利率债券在利率大幅度变化的情况下将产生严重问题:利率上升导致投资者大量提前兑取,财政部(目前是承销银行)将面临着巨大的提前支付大量资金的压力,给财政资金管理带来很大的困难。利率下降时,财政部则无法降低借债成本。另外,投资于期限较长的固定利率债券的投资者,面临着巨大的通货膨胀风险,如果规定的利率过低,投资者就不会认购,而利率太高,财政部又承担了不必要的高成本。近些年我国凭证式国债要么热销、要么滞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凭证式国债采用了固定利率。必须看到,我国目前的凭证式国债期限比较短,上述问题并不是很严重。如果将来发行期限长的储蓄国债,上述问题就会非常严重。采用市场力量决定的浮动利率、实行通货膨胀指数化将是储蓄国债的必然选择。 目前我国凭证式国债都以单利形式计息,到期或提前兑取时根据投
资者实际持有时间和相应的利率一次性还本付息。这种付息方式只适合于以长期价值增值为目标的投资者。还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购买国债是为了定期(如每年)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用于将来定期支出。例如,一些人为了养老而投资储蓄国债,希望将来能每年获得稳定的利息收入以支付日常生活开销。可是,这类按期支付利息的收入型储蓄债券在我国尚付阙如。总之,投资者对于储蓄债券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而我国目前的储蓄债券品种单一,无法有效满足投资者多元化投资需求。
㈣ 储蓄国债的政策建议
合理地设计储蓄国债的品种。理论分析表明,财政部发行储蓄国债的主要目的是满足个人投资者长期储蓄的需要,同时储蓄国债也是财政部可以灵活设计的融资工具。为此,应该对我国目前的凭证式储蓄国债的期限、利率设计以及付息方式进行改进。
(1)我国今后应该更多地发行长期储蓄国债。按照过去的一般经验来看,凭证式国债到期兑付资金有相当部分要转购新的凭证式国债,这说明我国储蓄国债的投资者倾向于投资长期限的储蓄国债,另一方面也说明目前的储蓄国债期限过短。今后,我国应该多发行10—30年期的长期储蓄国债。当然,为了保持储蓄国债期限的连续性,在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也应该发行一些5—10年期的中期储蓄国债。使储蓄国债真正成为我国居民和家庭投资者的中、长期储蓄的工具。
(2)储蓄国债采用浮动利率或对利率进行通货膨胀指数化处理。如果发行长期储蓄国债,那么采用浮动利率或对利率进行通货膨胀指数化处理就是必然选择。因为债券期限越长,利率风险和通货膨胀风险就越大,确定准确反映其风险水平的固定利率水平也就越困难。
储蓄国债采用浮动利率可以有效地解决上述问题。储蓄国债的利率可以以某种市场利率为基准定期进行调整。例如美国EE类储蓄国债的利率每半年调整一次,即每年5月和11月宣布新的利率。利率等于过去的半年内5年期流通国债平均收益率的90%.我国的利率还没有完全市场化,同时,银行存款目前仍然是储蓄国债的最主要竞争对手。因此,在确定我国储蓄国债的利率时,应该以银行存款利率和可流通国债的收益率的某种加权平均数作为基准,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进行一定幅度的调整。
为了保护投资者的实际购买力不受通货膨胀的侵蚀,财政部可以发行通货膨胀指数化证券。这种债券的利率由两部分构成:规定的固定利率和通货膨胀率。其中,规定的固定利率在债券整个期限内都有效,通货膨胀率的指标应该采取消费价格指数(CPI)。例如,规定通货膨胀指数化储蓄国债的年固定利率为 2.3%,那么,该债券每年的利率=2.3%+当年的通货膨胀率。
储蓄国债可以采用多种利息支付方式,可以到期一次性偿还本金和利息以满足追求价值增值的投资者的需要,也可以定期支付利息以满足追求稳定收入的投资者需要。
为了鼓励投资者长期持有储蓄国债,减轻财政部提前兑取的压力,应该对提前兑取设置一些约束条件。例如,可以规定必须持有一定时期(如1年)以后才能提前兑取,持有期限不足一定时间(如5年)而提前兑取要遭受某种惩罚,如扣掉3个月的利息收入。
最后需要指出的是,任何改革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投资者对上述新型储蓄国债的接受可能需要一段时间。为了实现平稳过渡,维持储蓄国债市场稳定性和延续性,在一定时期内仍可以发行一定量的短期、中期储蓄国债,利率仍可采用固定利率。
㈤ 调查有关"国债"在的发行情况,"国债"是否缴税
国债发行情况可以在中国债券信息网上进行查询,国债是不交税的,属于免税收入。
1992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库券条例》(国务院令第95 号)第十二条规定,国库券的利息收入享受免税待遇。
国债购买方式如下:
(1)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无记名式国债的购买对象主要是各种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无记名式实物券国债的购买是最简单的。投资者可在发行期内到销售无记名式国债的各大银行和证券机构的各个网点,持款填单购买。
(2)凭证式国债的购买:凭证式国债主要面向个人投资者发行。其发售和兑付是通过各大银行的储蓄网点、邮政储蓄部门的网点以及财政部门的国债服务部办理。其网点遍布全国城乡,能够最大限度满足群众购买、兑取需要。
(3)记账式国债的购买:购买记账式国债可以到证券公司和试点商业银行柜台买卖。试点商业银行包括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招商银行、北京银行和南京银行在全国已经开通国债柜台交易系统的分支机构。
(5)居民投资储蓄国债情况的调查扩展阅读:
中国最早是从清朝末期开始发行国内公债并大量举借丧权辱国的外债。
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红色政权在新民主主义时期也曾多次发行公债,如1932年江西中央革命根据地曾分2期发行总额为180万元的“革命战争短期公债”。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国债发行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新中国刚刚建立的1950年,当时为了保证仍在进行的革命战争的供给和恢复国民经济,发行了总价值约为302亿元的“人民胜利折实公债”。
第二阶段是1954-1958年,为了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分5次发行了总额为35.46亿元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第三阶段是1979年以后,为了克服财政困难和筹集重点建设资金,中国从1981年起重新开始发行国债。截止到1995年,共发行了8种内债,有国库券、国家重点建设债券、财政债券、特种债券、定向债券、保值债券、转换债券等,累计余额达3300亿元。
㈥ 储蓄国债的基本介绍
储蓄国债是指财政部在国内发行、通过商业银行面向个人投资者销售的、以电子方式记录债权的、不可流通的人民币债券,是以满足长期储蓄性投资需求,较多偏重储蓄功能而设计发行的一种债务品种。
通俗来说,就相当于到银行去开一个专用存折,只不过里面记载的不是存款,而是储 蓄国债的买卖和利息收入记录。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行之后,相信将会取代现在的国债形式,成为国债的最主要发行方式。 储蓄国债主要向个人投资者发行,不向机构发行,产品主要考虑个人投资储蓄与投资的偏好特点设计。由于其不可交易性,便不存在当市场利率上升时在二级市场受到资本损失问题,也决定了任何时候不会有资本利得,这也是不少中小投资者视为政府债券的优点。而这一点与现有的凭证式国债相同,主要是鼓励投资者持有到期。不过考虑到投资者有流动性需求,所以仍设有提前兑取条件,但由于有最低持有期限制,若提前兑付要扣除一定的利息。
储蓄国债虽然不是政府债券发行的主体,但由于这种不流通债券的出现满足了广大储蓄类个人投资者的需要,因而在长期看它具有较强生命力。 我国居民储蓄存款呈现出历年走高的趋势已是众所周知的事实(见图表2),关于“储蓄目的”的调查显示,居民储蓄的目的依次是“攒教育费”、“养老”、“买房装修”;同时,国民倾向于高储蓄其实也是“无奈之举”,投资渠道太窄、投资品种有限就是原因之一。
事实上,居民对于投资渠道的选择还是具有很强烈的需求的。
从上述关于储蓄国债的特点、居民储蓄存款增长的势头和原因、以及居民对于投资渠道的意愿等情况的分析可以看出,购买国债在很大程度上由于储蓄存款的递增而递增,只不过基于国债发行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利息收益相对并不算高的国债依然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的本质原因,也是储蓄国债具有巨大潜力的真正源泉。
但从家庭理财的角度来看,国债并非越多越好,而要根据家庭财务状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平衡和选择。
定义的投资类型一方面是根据个人的投资风格,另一方面是根据资金实力,比如:资金实力小的家庭一般都属于保守型,虽然50%归于储蓄存款,但实际上储蓄存款绝对额并不高;而对于资金实力雄厚的家庭,大都比较进取,其储蓄存款比例10%虽然不高,但其绝对数可能并不小,可以满足家庭最基本的资金储备之需。同时,其中关于房地产的投资不包含自住所需的房产购买,另一方面,从实际经验来看,炒股与炒楼的投资者之间的重叠性很小,因此炒股与炒楼投资作为不兼顾的项目存在。
㈦ 先调查一下储蓄存款和国债的利率,然后按1万元存期6年为例设计一种理财方案
我不说它们的利率
你存定期在银行就只能看着你的钱贬值
还不如把多余的钱拿给一些会做生意的人投资
看起来放在银行也是一种投资
但是你去买定期他们赚得多
你挣的是赶不上物价上涨的
㈧ 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全国50个大、中、小城市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第二季度,居民储蓄
答案B
根据国债发行的基本目的,应选B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