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可转换债券筹资
1、筹资成本低;
2、便于筹集资金;
3、有利于稳定股票价格和减少对每股收益的稀释;
4、减少筹资中的利益冲突
风险绝对小于股票投资
可转债是具有转股权的债券。如果没有强制转股条款的话, 持有人只要未将它转为股票,都可以在债券到期时要求公司还本付息。因此,可转债的持有人本金所面临的风险要远远小于股票持有人。
证监会在去年4月颁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对发行可转债的筹资行为作出了详尽的规定。有重大违规、信息披露存在虚假等行为的公司都被排除在外。目前正在市场上流通的机场转债、茂炼转债的发行人均属规模较大、实力较强、行业地位较高的企业,且大股东均为可转债提供了担保,因此违约风险较小。(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正因如此,在去年的行情中整个可转债板块表现了很强的抗跌性。2001 年上证指数从最高2245点一路下跌,12月31日收于1639点,与最高点相比,跌幅高达28 %。而相比之下,当时市场上的三只流通可转债中,跌幅最大的鞍钢转债跌20.68%,茂炼转债跌16.67%,机场转债跌幅最小,为9.34%。
稳定收益源自多重保障
可转债股的收益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债券收益, 这主要取决于其市场价格、票面利率、期限等因素。二是资本收益,这主要取决于公司股票价格、 转股比率等因素。
对于债券收益来说, 目前在市场上流通的可转债均采取实行票面利率加回售率的做法,即每年按约定的利率付息,在满足一定条件后转债持有人可按约定的回售率将可转债回售给发行公司。根据约定利率和回售利率, 我们可以很容易地计算出一只可转债股的收益率。以1月25日的收盘价为准,机场转债的内部收益率为4.37%、茂炼转债为2.94%。考虑到利息税的因素,茂炼转债的内部收益率降为0.88%,而机场转债的内部收益率仍高达3.68%。而在市场顶峰之时,机场转债年内最高价是107. 3元,当时的内部收益率为0.64%;茂炼转债的收益率是负数,即,如果投资者以当时价格介入的话,一直持有到约定的回售期(如果公司没有能够发行股票的话),其所得利息和回售收入不能收回起初投入。可见,经过此次调整以后,可转债已经进入其投资价值区域,尤其是机场转债收益率甚至高于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企业债券。 一旦人民银行降低利率,对转债将构成实质性利好。
可转债的另一个价值组成来自于其转股权。从理论上讲, 在股价高于转股价格的情况下,股价每变动一个百分点都会带来转债的同向同比例变动。因此,可转债的持有人与一般债券持有人不同,在股市低迷时可以获取稳定的利息收入,而一旦牛市来临,还可以分享股票上涨的好处。此外,已经在市场上露面的可转债在品种设计中大都设有股价调整条款,即在一定时期内公司平均股价低于转股价格一定比例时,公司有可能向下调整转股价格。因此,股价的下跌对于转债来说不一定就是利空。 如机场转债转股价格为10元,其设定的调整条件为转股价格的80%,即, 如果在连续一个月上海机场(600009)平均收盘价低于8元,公司就有可能向下调整其转股价格。目前上海机场的股价已接近其转股价格10元的80%,一旦条件成立,并且公司下调其转股价格,那么将对转债构成利好。
流动性障碍可望解决
目前,转债市场所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流动性问题。以机场转债为例,2001年全年平均日成交量4164手,日成交金额不足500万元。与国债市场相比可谓是“门前冷落鞍马稀”。
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有两个,一是可转债不能用于回购,降低了其流动性。但更主要的原因是目前可转债市场品种少。去年11月26日鞍钢转债停止交易以来, 目前仍在市场上流通的只有茂炼转债和机场转债两只,难以引起投资者的注意。 但这也正说明了可转债的内在价值并未得到市场的充分认识,所以造成其价值被低估。 我们认为,这种情况不会持续很久。去年4月, 证监会颁布了《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实施办法》之后,就有稀土高科、 深万科等数十家公司申请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曾成功发行并运作可转债的丝绸股份也提出再次发债申请。尽管目前尚无一家公司获得管理层的批准, 但我们应看到可转债成为新融资投资工具的趋势已经形成,一旦这些公司获准发行,那么市场上可转债作为一个新的热点板块将逐渐浮出水面,随着对可转债价值发掘的不断深化,可转债的流动性将会得到改善。
⑵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成本较低的企业融资方式吗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按照约定的条款,可以转换为公司股票的债券。作为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多重投资特性的派生金融产品,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西方企业十分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目前全球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已突破了1500亿美元,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兴金融品种,从90年代初的试点,到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乃至2001年《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的正式颁布,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新兴的融资、投资方式日益受到监管局、上市公司以及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即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新热点,2001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可转债的发行方案。可转换公司债券同时具有债券股票和期权的特征。
⑶ 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优缺点
优点:
1.低息成本。公司赋予普通股期望值越高,转债利息越低。
2.发行价格高(通常溢价发行)
3.减少股本扩张对公司权益的稀释程度(相对于增发新股而言)
4.不需进行信用评级
5.可在条件有利时强制转换
6.为商业银行和不能购买股票的金融机构提供了一个分享股票增值的机会(通过转债获取股票升值的利益,而不必转换成股票)
7.属于次等信用债券。在清偿顺序上,同普通公司债券、长期负债(银行贷款)等具有同等追索权利,但于公司债券之后。限于可转换优先股、优先股、普通股
8.期限灵活性较强
缺点:
牛市时,发行股票进行融资比发行转债更为直接
熊市时,若转债不能强迫转股,公司的还债压力会很大
⑷ 从融资角度看,可分离债券与可转换债券有什么区别
一、性质不同
1、可分离债券:可分离债券,又称附认股权证公司债,它是指上市公司在发行公司债券的同时附有认股权证,是公司债券加上认股权证的组合产品。
2、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是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的债券。
二、优点不同
1、可分离债券:
(1)单笔分离转债的发行规模较大,属于证监会鼓励方式,因此容易得到发审会通过;
(2)通过附带赠送股本权证后,分离转债债券部位的债权融资成本较低,因此可以看到分离债的年限超过一半都是6年;
(3)权证行权价格的溢价幅度相比传统转债普遍较高,唐钢和武钢溢价高达20%,股权融资成本降低,而且公司通过行权比例的控制可以使得最终的股本摊薄比例并不与发行规模直接相关,公司可控制的余地上升;
(4)如果股本权证最后行权,公司相当于实现了两次融资.
2、可转换债券:可转换债券利率一般低于普通公司的债券利率,企业发行可转换债券可以降低筹资成本。可转换债券持有人还享有在一定条件下将债券回售给发行人的权利,发行人在一定条件下拥有强制赎回债券的权利。
(4)可转换债券的融资原理扩展阅读
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的特征,具有以下三个特点:
1、债权性
与其他债券一样,可转换债券也有规定的利率和期限,投资者可以选择持有债券到期,收取本息。
2、股权性
可转换债券在转换成股票之前是纯粹的债券,但转换成股票之后,原债券持有人就由债权人变成了公司的股东,可参与企业的经营决策和红利分配,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公司的股本结构。
3、可转换性
可转换性是可转换债券的重要标志,债券持有人可以按约定的条件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转股权是投资者享有的、一般债券所没有的选择权。
可转换债券在发行时就明确约定,债券持有人可按照发行时约定的价格将债券转换成公司的普通股票。如果债券持有人不想转换,则可以继续持有债券,直到偿还期满时收取本金和利息,或者在流通市场出售变现。
⑸ 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方式有哪些优势
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方式的几大优势分析
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按照约定的条款,可以转换为公司股票的债券。作为兼具债券、股票和期权多重投资特性的派生金融产品,可转换公司债券已经成为西方企业十分重要的直接融资工具,目前全球可转换公司债券市场的发行规模已突破了1500亿美元,在国际资本市场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在我国,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我国资本市场上的新兴金融品种,从90年代初的试点,到1997年《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暂行办法》的出台,乃至2001年《上市公司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管理办法》的正式颁布,可转换公司债券作为新兴的融资、投资方式日益受到监管局、上市公司以及广大投资者的关注。上市公司通过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融资即将成为我国证券市场的一个新热点,2001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提出了可转债的发行方案。可转换公司债券同时具有债券股票和期权的特征。
1、推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背景及过程
进入90年代,随着我国经济体制的改革及证券市场的发展,我国经济出现以下特点:利率水平逐步下降,股票市场的波动性增加;企业改制、资产重组成为国家重要经济政策;利率浮动化趋势和股票融资成本增加;我国企业股权融资比例过高,不利于资本市场完整和多元化。
在这种经济形势下,可转换公司债券以其性质的多重性及操作的灵活性,避免了其他融资工具所遇到的诸如利率设定、价格定位、融资成本等麻烦,可转换公司债券适合我国目前的经济发展需求,能有效调节企业资产结构,这就是我国大力推行可转债券试点的必要性。
90年代初,我国企业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公司债券来寻求成本更合理,能为今后企业上市服务的融资渠道,深宝安、中纺机和深南坡三家上市公司先后在国内外市场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对于探索和发展中国的可转债市场积累了宝贵的经验。2000年,我国可转换债券获得重大突破,上市公司虹桥机场和鞍钢新轧先后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获得成功,使得可转换公司债券成为上市公司融资的重要选择。
2、可转换公司债券的优势
对于规模较大、负债率不太高、流通股比例不大、经营比较稳定,具有一定的成长性的上市公司而言,可转债融资比配股、增发能以更低的成本筹集更多的资金。具体而言,其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适合大资金量的融资需求,并且缓解对现有股权的稀释。
可转债的转股价格明显高于配股价和增发股价。目前我国上市公司在涉及股权融资的项目里,只有可转债的转股价格明确规定应高于原流通a股的股价,按国际惯例溢价率在5-20%之间;上市公司采用配股融资时,配股价格只能是原价的60-80%,增发新股时,新增发股的股价虽与原a股股价有所接近,但大部分仍为原a股股价的90%左右。而可转换公司债券是溢价发行,与增发新股、配股筹得资金相同减少了对股权的稀释。因此,发行数量相等的情况下,转换公司债券筹资的资金量要多。
降低筹资成本。可转债的利率一般比银行存款、普通企业债券低。以发行10亿可转债为例,每年在利息支付上,比发行企业债券减少2500多万元,比银行借款减少近4700万元,差距十分明显。
获得长期稳定的股票价格。在股权融资时机不佳时,发行可转债可以避免进一步降低公司股票市价,同时,可转债转换期较长,对公司股价的不利影响不会像增发新股、配股那样明显或剧烈。
获取长期稳定的资本供给。可转换公司债券转换成股份后,该笔债务因转为股权而消失或减少,股权资本增加,固定偿还的债务本金转为永久性资本投入,降低了公司债务比例,明显减少了公司税后现金流量,因而,可转债能为发行公司提供长期、稳定的资本供给。
改善股权结构和债务结构,延长债务的有效期限。可转换公司债券由于具有债券和股票的双重特征,在转股前,它构成公司负债,而转股后成了公司的资本金,因此,它成为公司股权比重和债务比重的调节器。如果公司控股股东的股权比重过高,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募集资金回购股权以提高每股收益。如果公司的债务比重过大,短期债务过多,可以通过发行可转债来替换短期债务,推迟公司的偿债期限。
⑹ 什么为可转换债券
从发行者的角度看,用可转换债券融资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减少利息费用,但如果债券被转换,公司股东的股权将被稀释。由于可转换债券可转换成股票,它可弥补利率低的不足。如果股票的市价在转券的可转换期内超过其转换价格,债券的持有者可将债券转换成股票而获得较大的收益。影响可转换债券收益的除了转券的利率外,最为关键的就是可转换债券的换股条件,也就是通常所称的换股价格,即转换成一股股票所需的可转换债券的面值。如宝安转券,每张转券的面值为1元,每25张转券才能转换成一股股票,转券的换股价格为25元,而宝安股票的每股净资产最高也未超过4元,所以宝安转券的转股条件是相当高的。当要转换的股票市价达到或超过转券的换股价格后,可转换债券的价格就将与股票的价格联动,当股票的价格高于转券的换股价格后,由于转券的价格和股票的价格联动,在股票上涨时,购买转券与投资股票的收益率是一致的,但在股票价格下跌时,由于转券具有一般债券的保底性质,所以转券的风险性比股票又要小得多。
你好
⑺ 对可转换债券融资进行评价
虽然从特性上看,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带有衍生性质的金融产品,但就其在中国的产生与发展而言,却很少有这方面的考虑,而从其出现之日起,中国可转换债券就与融资,特别是上市公司再融资渠道的拓宽与完善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因此,要了解可转换债券在中国的出现和发展,上市公司再融资渠道的演变是一个非常好的切入点。
应该说,中国特殊的股票市场发展背景决定了与发达国家相比,中国上市公司的再融资情况颇有些特殊:由于中国股票市场是在“预算软约束”的投融资体制和“投资饥渴”的短缺经济大环境下出现并发展的一种金融制度创新,而且考虑到中国股市发展初期的主体--上市公司几乎都是“国有”背景,在财政收支捉襟见肘,银行贷款财务压力渐趋突出的情况下,上市公司对于“没有还本付息”压力的股权“融资”偏好非常强烈,因此监管当局对再融资作出了明确的规定,且长期以来仅限于配股一途。
⑻ 可转债融资的为什么要发行可转债
可转换债券集股票和债券的双重特征及优点于一体,而回避了股票及债券的某些缺点,在涨势中享受收益,在跌势中则可受息保本,称得上是一种进可攻、退可守,或者说“上不封顶,下有保底”的投资工具。对于发行公司而言,它主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优点: 所谓公司治理结构,是指以一系列合约形式体现的、用来调节公司相关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的一整套制度安排。按照委托代理理论,公司治理结构主要体现为利用各种制度安排的互补性,降低委托人与代理人之间的代理成本,实现公司的经济利益。[4](P112)
由于股权和债权在证券利益和优先性方面存在差异,进而产生了不同的干预倾向。债权人只能获得固定收益和优先资产清算权,而不能分享公司盈利高涨带来的收益,从而一般偏爱低风险的投资;而股东大多偏好高风险投资。因此股东和债权人之间的代理问题一直存在着。可转换债券使得债权人具有向股东转变的选择权,从而在债权人和股东之间架起了一座单向通行桥。[5]当公司经营良好、股价稳定上升时,债权人会适时地将可转换债券转换成股票,以享受公司成长收益。股东收益的减少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股东高风险投资和“逆向选择”的可能性,从而减少了与负债融资相关的代理成本。
同时,所有权和经营权的分离,使得股东和管理者之间同样存在着利益冲突。可转换债券作为一种“处于发行权益产生的消极影响与发行债务可能产生的财务危机的中间地带”[3]的财务工具,同样有利于缓解股东和管理者之间的矛盾。当公司经营不景气、股价下跌时,转债投资者将不会行使转换权,这样,可转换债券就成为实质意义上的普通债券。作为一种具体形式的债权,管理者将面临还本付息的压力。同时,竞争和被接管的危险迫使管理者为维护自己的声誉、威望和实物报酬等利益而努力实施各种有效决策来改善企业的经营状况,降低资本成本,以提高公司市场价值,从而有效地缓和了股东和管理者的矛盾。可见,可转换债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股东和债权人以及股东和管理层之间的代理问题,降低代理成本,进而完善公司的治理结构。 由于可转换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期权的特性,它对公司的资本结构也会产生特殊的影响。当公司经营良好、公司股票价值增值、市场价格超过转换价格时,债券持有人将执行其股票期权,将所持可转换债券转为普通股。这样,公司的资本结构将在投资者的决策过程中得到自然优化。债务资本在公司资本结构中的比例下降,而股权资本的比例将逐渐提高,从而降低了公司的财务风险。同时偿债压力的减轻,可使公司把更多的资金投放到高效益的项目上,以提高公司的经营业绩。
当然,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发行可转换债券对上市公司来说,也并非万无一失的“保险箱”。发行可转换债券的不利之处在于:第一,如果可转换债券持有者不是公司原有股东,可转换债券转股后,公司的控制权可能有所改变;第二,可转换债券通常拥有低票面利率,而这一优点会随着转股的发生而消失;第三,一旦转股失败,公司就面临着巨大的“还本付息”的压力,财务风险增大,轻则资信与形象受损,股价与债务资信下降,导致今后股权或债务筹资成本的增加,重则会被迫出售资产以偿还债务。[7]因此,在利用这种方式融资时,要仔细研究筹资策略,以趋优避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