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利率的变化会对保险有何种影响,保险公司的策略
利率的影响应该只是说是影响保险公司的一个方面
如果你要深刻理解这个题目首先就应该理解保险公司的准备金制度,保险公司的准备金是做什么的,以及保险公司收到的保费应该如何处理,这些都是在保险法上有规定的。(你这里说的利率应该正确的来说的话是央行票据的利率,不是银行的利率,如果保险公司的钱是投资到银行的话肯定是要关门滴,题外话)
保险公司有甚至有三种保险是与利率紧密挂钩的,甚至可以说是十分明显,1投资连结险2分红险3万能险,利率变化对保险公司的赔付是很有影响的,如果利率太低保险公司赔付的钱就会少,因为保险公司收到的保费有一部分是必须买央行票据的,(央行票据的利率是高于银行的一般利率的)这个就相当于保险公司拿着保费去投资稳定的项目,让收益人能拿到钱,甚至可以说是让受益人更容易的拿到钱。
所以利率的降低直接影响保险公司的收益,可以预期的是:在未来1年内,保险公司会采取两种手段避免利差损,一是增加保费,二是调低预定利率。
② 谈谈利率的改变对保险业的影响1000字左右(论文)
据最新公布的5月份数据,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指数(CPI)同比上涨4.4%,与4月份相比,下降0.1%,国家宏观调控政策效果显现。此前,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扬指出,假如消费者物价指数攀升逾5%,即可能需要调高利率,以遏制投资。对于加息的呼声和预期在近来相当强烈,资本市场对加息的预期已作出了重大反应,股指连探新低,债市则阴霾不散。
对保险业而言,加息既有其积极影响,也有其负面影响。利息升高主要体现在对寿险公司的经营上,对产险公司的影响相对较小。加息对寿险公司的好处在于:一是可以逆转一部分利差损,但必须看到,当前环境下的利息升高对利差损的补救也是微乎其微,因为利率不可能升到产生主要利差损的高预定利率即8%左右的高水平;二是可以使寿险公司投资收益提高,加息可提高保险资金在银行协议存款利率、浮动利率债券方面的收益,投资基金、固定利率债券方面的收益可能会降低,由于日前保险资金在银行协议存款方面占有较大比重,加之证券市场已对加息预期作出重大反应,因而加息对投资收益方面的综合影响应是正面的。
加息也有负面影响:一是高利率会使低利率寿险产品吸引力降低,在现在市场激烈竞争条件下,客户会要求寿险公司提供更高回报的产品,寿险公司的新收益空间会迅速失去,如果寿险公司不能迅速使适应这种变化的新产品上市销售,还可能会面临保费增长停滞不前或负增长的局面;二是一些固定利率险种,如多数企业年金类产品,将面临退保风险。
总体来看,加息的负面影响要大于其积极影响。保监会李克穆副主席曾表示,即使加息,保监会可通过一些政策调节来保证保险业的正常发展。保险公司作为保险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应对,未雨绸缪,作好新产品开发、现金流储备和预算等工作实为上策。
③ 保险公司买国债 利率能拿到多少
具体要开国债的发行日期,和发行时的利率,不过保险公司买国债肯定要比个人买的利率要高。
首先,个人买的国债是通过各种渠道来买的,比如银行,基金,这样,银行和基金组织会抽取其中的一部分利率作为发行手续费,而保险公司购买国债是正常,合法的投资手段,是第一手,或者第二手的国债,省了很多中间环节。
④ 利率政策对保险业的影响
利率是金融业中一个至关重要的基础变量。利率通常为正,但金融危机爆发后,随着量化宽松政策的长期化,西方发达经济体利率逐渐走低,并开始出现负利率,进而在全球呈现扩大趋势。负利率的长期实施将给保险业带来深远影响。本文就围绕负利率(本文讨论的负利率就是指名义负利率,即名义基准利率低于零,不考虑通胀或通缩水平),及其对保险业的影响和保险业应对之策进行探讨。
负利率是如何产生的?
实施负利率的初衷。从各国政策实践看,实施负利率主要有两个目的:一是为了达到通胀目标,因为适度通胀有利于促进消费、刺激当期购买,而通缩可能促使人们推迟消费,进而由货币通缩发展到需求收缩乃至经济萎缩;另一个目的是为了防止本币升值,以维持或增强出口竞争力,拉动经济增长。
负利率的演进路径。回顾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西方发达经济体的货币政策,负利率的演进路径相当清晰,即:降息+央行买入国债→货币超发+压低国债收益率→利率下降+通胀抬头(出现实际负利率)→经济复苏乏力→央行加码量化宽松政策,由买入国债扩展到买入高等级抵押担保债券→国债收益率继续下降至接近零的水平(出现名义零利率)→经济复苏迟缓→央行实行名义负利率政策,国债收益率低于零。
负利率的传导工具:第一种是基准利率,往往是商业银行在央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而且可能实行分档或分段利率,即根据金额大小或区分增量和存量实行不同的利率水平。第二种是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联邦基金利率、隔夜存贷款利率)。第三种是通过国债收益率实现传导,因为根据一般的金融理论,私人公司债收益率往往是在国债收益率基础上增加风险溢价构成的。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