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为什么短期国债的收益率与国民经济状况无关
作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债市场为券商提供了广泛的业务发展空间和获利手段。国债市场是国家财政在资本市场融资的主要手段。因此通常我们谈到国债市场时,总是更多地把它与投资联系起来,忽略了国债市场在券商融资过程中能够发挥的作用。
一、国债市场是券商重要的短期融资场所
券商是资本市场上交易最活跃的主体。券商业务性质决定了券商有大量、不确定未来现金支付需求或者未来投资需求,国债以其高度的流动性,尤其是融资方面的优势就成为应对上述资金需求的理想融资工具。国债回购的融资优势主要体现在:1.国债回购量大、回购利率稳定;2.回购利率与其他融资手段比有成本优势;3.期限灵活;4.操作简便、迅速。
二、国债市场在券商长期融资中也有重要作用
1.国债市场能够促进资本市场发展;2.国债收益率是资本市场的定价基础。
三、债券融资对券商的重要性
1.有助于券商提高资金管理水平,建立合理的公司治理结构;2.降低公司资金成本,提高股东回报率。
我们注意到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发行债券对增强券商竞争实力的重要性,中国证监会正在考虑制定券商发行债券的相关规定。目前我国国债的角色也逐步向资金管理工具靠拢,国债和同期存款利差逐步减小。
据统计,中国政府自1998年开始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共发行了5100亿元长期国债,国债资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技术改造、农林水利设施建设、环境保护以及教育、社会保障等领域。
国债资金所产生的效益分为两类。一类是直接经济效益,例如近年来我国共投资3000多亿元进行农村电网改造,结果使农村电价降低,用电量增加,电力企业效益明显提高,农村市场各种耐用消费品销售趋旺。另一类是间接效益。例如,近年来我国利用国债资金修筑了3000多公里的长江干堤,虽然直接经济效益不明显,但是在1999年遭遇特大洪水袭击时,长江流域比往年节省防汛投入和减少经济损失共300多亿元,发挥了显著的社会效益。
国债资金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初见成效
一九九九年,中国政府决定从新增国债中拿出一部分用于支持企业技术改造。截至今年,国家已下达一千二百一十八个项目,总投资二千八百一十亿元人民币,其中银行贷款一千七百二十一亿元,国债贴息资金二百六十五点四亿元。现在,该项措施初见成效,在推动中国企业技术改造和国民经济发展两方面都发挥了积极作用。
上述项目的顺利实施不仅帮助国有企业实现了三年改革与脱困目标,而且推动了中国工业结构调整和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这些项目对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扩大了内需,带动了整个社会的技改投资增长。国家每一元国债资金可带动十元社会投资、六元银行贷款。政策启动当年完成的技改投资比上年下降两个百分点,启动第二年即变为增长十三个百分点;今年前九个月完成技改投资比去年同期增长了百分之二十四点一,比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和基本建设投资平均增幅分别高出八点三个和十二点四个百分点。
二是推动工业结构调整,促进了产业优化升级。获得国债技改贴息的冶金、有色金属、石化、纺织、机械、电子信息和造纸工业七个重点行业,将于明年基本实现各自既定的标志性目标,中国工业整体水平会由此有新的提高。
三是巩固和扩大了国有企业改革与脱困的成果,使一批行业排头兵提高了核心竞争力。承担了已下达项目一半以上的五百二十户国家重点企业和一百二十户企业集团,改造后的技术装备水平已基本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核心竞争力明显增强。
四是工业主要污染源得到治理,增强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国债技改项目推动了重点行业耗能大户的节能降耗,可再生资源的开发、清洁生产和环保工作取得了积极进展。
国债投资有效扩大了国内需求
中国自1998年以来连续实施的国债增发战略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效。国债投资有效扩大了国内需求,使得中国经济在世界经济普遍出现下滑的情况下保持了较好的发展势头。
截止到2001年底,中国累计发行长期建设国债5100亿元,国债项目直接带动地方、部门、企业投入配套资金和银行安排贷款约100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的发行不仅将部分储蓄迅速转化为投资,发挥了银行部分沉淀资金的作用,而且使国内相对过剩的原材料和机电设备等投资类产品的生产能力得到较好的利用,促进了工业生产稳定增长和企业效益的明显改善。据有关方面测算,1998年国债项目带动经济增长1.5个百分点,1999年带动2个百分点,2000年带动1.7个百分点,2001年带动1.8个百分点左右。2001年,GDP比上年增长7.3%,国内需求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明显增强,预计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左右。
国债项目的建设还有效地改善了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自1998年以来,国家共安排967个城市基础建设项目,项目总投资规模约3300亿元,涉及全国95%的地级市以上以及中西部地区部分县城,有效缓解了一大批省会和地级城市的供水困难,提高了污水和垃圾处理能力,缓解了城市交通拥挤状况,改善了城市空气质量,使得这些城市面貌明显改观,服务功能得到强化。
国债投资还使中国政府有条件集中力量建成一批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办成了一些多年未办成的大事。其中包括大江大河大湖堤防工程、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公路铁路建设、中央储备粮库建设和国企的技术改造与产业升级等。
在安排国债投资时,由于注重了向中西部地区倾斜,因而促进了地区生产力布局的调整和优化,使推动西部大开发迈出了实质性步伐。1998年到2000年,每年安排西部地区的国债投资比例保持在1/3以上,2001年安排西部地区国债投资的比重超过40%。国债投资加快了西部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启动了西部生态环境建设;使得西气东输、西电东送、青藏铁路、青海钾肥等西部地区重大工程进展顺利。
B. 长短期国债利差
其实你的问题里面已经有答案:“长期国债因为期限长会有折价现象既收益率高,所以长期国债收益稳定且收益率高,可以躲避短期风险。”买长期国债就是为了规避短期风险,如果购买了短期国债,很快就到期了,到那时经济出现停滞,到期的资金如何使用既如何规避风险呢?那时再去买长期国债可能不是现在这个价格了,因为买的人越多价格也会慢慢提高,收益率也会降低的,以后买肯定没有现在买划算吧!
C. 为什么美国国债长短期利差扩大将增加资本对于市场中固定资产的投入
利差增大将导致长期国债投资增长,而长期国债主要投资基础设施等固定资产。
D. 什么是债券的期限利差
债券利差是指债券所带来的收益与该项投资的融资成本的差额。利差,顾名思义,就是利率之差。利差倒挂会使一些国际游资(hot money)从原来利率低的国家流动到现在利率高的国家,比如在美联储两次降息后,狂泻近千点的中国股市马上有了积极反应。
E. [转载]为什么可以把长短期国债利差的增减变化当做研判
答案是肯定的。一般地,根据投资者的风险偏好及风险溢价理论,长期国债的收益率要比短期国债的收益率高,因为长期国债的期限相对较长,潜在的不确定性因素就会较多,所以相比短期国债而言,就要有一定的风险溢价补偿。 因为根据过往经验,一般地,在经济扩张期, GDP的增长幅度和通货膨胀的速度都较大,且市场名义利率保持不变或有小幅提高(一般在经济扩张期,利率的提升幅度要小于CPI的增长幅度)。这样一来,一旦投资者意识到经济即将要步入扩张时期的话,他们就会相应地增加短期国债的持仓量而减少长期国债的持仓量,这样一来的结果便是:短期国债由于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自然上涨而收益率下降;长期国债由于受到市场的抛压,价格自然下跌而收益率上升。于是,长短期国债的利差便加大。 同理,根据过往经验,一般地,在经济紧缩期, GDP的增长幅度缓慢, CPI的值也较小或为负,同时市场名义利率保持不变或有小幅下降(一般在经济紧缩期,利率的下降幅度要小于CPI的下降幅度)。这样一来,一旦投资者“嗅到”经济即将步入紧缩期的话,他们就会相应地增加长期国债的持仓量而减少短期国债的持仓量,这样一来的结果便是:长期国债由于受到市场的追捧,价格自然上涨而收益率下降;短期国债由于受到市场的抛压,价格自然下跌而收益率上升。于是,长短期国债的利差便收窄。 总之,长短期国债利差的变化取决于投资者风险偏好的变化。当宏观经济转好(经济扩张)时,通胀预期开始不断增强,投资者通常放弃配置长期债券转而配置短期债券甚至股票之类的高风险资产,此时长短期债券的利差开始不断扩大;当宏观经济恶化(经济紧缩)时,投资者预期未来将面临通缩的局面,投资者通常放弃配置短期债券甚至股票之类高风险资产转而配置长期债券,此时长短期债券的利差开始不断缩小。
F. 长期国债与短期国债哪个收益高些
正常情况下是期限长收益高。
G. 长期国债是什么和普通的国债有什么区别
一、长期国债的概念
国债是指中央政府在国内外发行债券或向外国政府和银行借款所形成的国家债务。在现代经济中,国债既是政府增加收入的一种特殊形式,也是宏观财政管理的一种重要手段。以筹措和发行的期限为标准,国债可分为长期国债、短期国债和中期国债,一般是10年或10年期以上的成为长期国债。最长的期限可达30年。
二、长期国债和短期国债本质区别是发行期限和发行对象的区别。
要说明这个问题,需要从国债发行的历史沿革说起,国债发行经历了非市场化发行和市场化发行时期,在国债的非市场化发行时期,每年国家发行国债,都要层层进行政治动员,甚至还要使用行政摊派的手段。在国债的发行完全市场化之后,人们看到的情况又是,每年的国债发行都引起银行储蓄大搬家,有相当多的人是拿着银行储蓄存单去买国债的。这种现象直接地表明了中国的国债发行是不规范的,是不符合国债性质的。因此现在国债的发行对象出现了较大变化。
1、由主要面向居民发行转为主要面向金融机构发行。
2、由发行与银行储蓄同样品种的债券转为发行与银行储蓄品种不同的债券 。
长期国债就是这样一个品种,期限在10年以上,这是银行储蓄品种中没有的,是国债发行有别于银行储蓄的品种。而这一品种,大多是面向居民个人发行。、
结论:也就是说,同银行储蓄同样品种的债券,基本面向金融机构发行,而银行储蓄没有的品种,如长期国债主要面向居民发行。
H. 国债利弊与国债规模评价
在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几经变迁。上个世纪80年代,采用行政分配的方式,摊派发行国债。到了90年代初,便改为承购包销,主要用于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时至今日,已演变为四种发行方式并存,它们分别是: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发行、招标拍卖发行。直接发行方式,指的是财政部面向全国,直接销售国债。这种发行方式,共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各级财政部门或代理机构销售国债,单位和个人自行认购。第二种情况,也就是80年代的摊派方式,属带有强制性的认购。第三种是所谓的“私募定向方式”,财政部直接对特定投资者发行国债。例如,对银行、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基金等,定向发行特种国债、专项国债等。代销发行与直接发行正好相反,财政部委托代销者负责国债的销售。我国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运用过这种方式。至于承购包销,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宗机构投资者,先承购国债,只有包销出去以后,才能获利。倘若销售出了问题,那么售不出的部分,只能自己消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承购包销成为我国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事实上,不仅我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 国债发行第四种方式,是招标拍卖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国债认购价格或收益率等,都不是由政府自己说了算,而是在拍卖场上投标竞价确定。在这里,招标有两种具体方式,竞争性招标和非竞争性招标。前者既然冠名为竞争性,自然就暗含了排它意味,在竞争性招标条件下,投标者把认购价格和数量提交招标人,招标人据此开标。决定中标的依据,就是发行价格的高低。投标者认购价格高,招标者受益就大,所以出价高者胜出。而非竞争性招标,乍一看与竞争性招标相似,实则差异巨大。说它们相似,是因为,非竞争性招标沿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开标;说它们不同,是指结果不同。实行竞争性投标,只有出价最高的投资者获得国债发行权。而采取非竞争性招标,却类似于吃大锅饭,参加投标的投资者人人有份。 通过非竞争性的招标拍卖方式发行国债,在中标价格确定上,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招标规则:“荷兰式”招标和“美国式”招标两种。所谓“荷兰式”招标,指的是中标价格为单一价格,这个单一价格通常是投标人报出的最低价,所有投资者按照这个价格,分得各自的国债发行份额。而“美国式”招标,中标价格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举个例子,在一场招标中,有三个投标人A、B、C,他们投标价格分别是85元、80元、75元,那么按照“荷兰式”招标,中标价格为75元。倘若按照“美国式”招标,则A、B、C三者的中标价分别是85元、80元和75元。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竞争机制引入国债发行,而且从2003年起,财政部对国债发行招标规则进行了重大调整,即在原来单一“荷兰式”招标基础上,增加“美国式”招标方式,招标的标的确定为三种,依次是利率、利差和价格。 从国债开始发行那刻起,它就有章可循。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规则的理解各不相同。随着国债发行在各国实践的深入,很多旧的原则不再适用。而有些原则,却经过反复考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以景气发行原则为例,它是指发行国债,要根据社会经济状况,确保经济的景气,也就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就要求国债发行者审时度势,相机抉择。例如,经济萎缩低迷,需要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时,短期国债就要披挂上阵,身先士卒。此中原因,不难理解: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能在较短时间内筹集更多的资金,就如冬天里点燃的一堆堆烈火,有助于经济快速回升。 国债发行过多,规模过大会造成流通性泛滥,也会改变债券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使持有者的债券出现大幅的波动,对长线持有者而言不会影响实际收益。
求采纳
I. 中国的无风险利率是用银行间10年国债预期收益率还是用银行一年期存款利率
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啊,不知你用无风险利率干嘛,但是大致应该跟投资资产或者资金借贷的区间相匹配。在西方投资学中,投资组合理论中的无风险利率,通常都是短期资金的借贷成本,是用美国3个月国债的收益率来近似的。
你提到的中国的无风险利率,如果用银行间10年国债预期收益率,显然是期限太长,显得不合适。一年期存款利率,就接近一些,其实在投资学中,强调的更是资金借贷成本,我国没有实行利率市场化,存款利率和贷款利率有个强制的利差,所以建议你综合考虑,一年期的利率比十年期更好,但是不妨采用更短期的国债收益率。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