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债券融资 > 推进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推进债券市场平稳运行

发布时间:2021-07-20 09:51:44

债券市场是怎么运行的

一 甲发行债券,以买下债券,甲付给乙利息。

二 乙买下债券以后,丙也想要,于是向乙出价,乙同意后双方成交。

❷ 关于2009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现状的文章(一千字左右)

有2008年的分析文章,可供参考
2008年我国金融市场发展的主要特点

金融市场规模持续增长,达到历史最高水平

2008年,尽管面临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复杂多变等诸多不利因素的挑战,我国金融市场仍然保持了迅猛的发展势头,在2007年快速扩张的基础上,2008年的金融市场规模得到继续拓展和壮大。除股票市场以外,其他各子市场成交量同比均有较大增长。截至11月底,我国金融市场累计成交198.99万亿元(含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股票市场和期货市场),较2007年同期增长31%,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见图1)。其中,黄金市场和银行间债券市场的增长最为迅猛,分别比2007年同期增长181.24%和143.9%。金融市场规模的迅速壮大和拓展,推动了金融市场在我国经济金融体系中的地位进一步提升。

金融市场价格波动剧烈,总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

与年初相比,2008年各市场价格总体呈现震荡下跌走势,且波动明显加剧。其中,货币市场利率下降较多,主要是因为随着国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货币信贷政策从"紧缩"调整为"适度宽松",中央银行多次下调银行存贷款利率,带动利率水平整体下移,9月份以后货币市场利率持续走低;股票市场出现了64.15%的跌幅和71.9%的振幅;受次贷危机蔓延影响,全球商品期货市场剧烈动荡,国内期货市场随之出现大幅下跌。

投资者避险需求强烈,金融市场功能得到充分发掘

2008年,沪深股票市场指数深度下跌,股市与债市的"跷跷板效应"充分显现,股票市场的大幅下挫和风险的加大也促使保险、基金等机构加大了对债券市场的投资力度,推动了债券市场指数持续走高,债券市场对股票市场起到了很好的替代性作用,为投资者提供了多样化选择,也对企业融资开辟了另一条有效途径;期货市场上,投资者利用期货对冲机制进行套期保值和风险管理,期货市场功能得到逐步发挥;在国际经济、金融形势发生动荡的背景下,黄金市场的避险功能进一步凸显,黄金得到众多投资者的青睐,黄金市场交易量大幅跃升;在金融市场不确定性增加、市场对未来预期判断分化的情况下,衍生产品交易空前活跃,2008年1~11月,债券远期累计成交4827亿元,增长同比110.9%,利率互换累计成交3970亿元,同比增长90.1%,人民币外汇掉期累计达成交易4021亿美元,同比增长40.4%;受股票市场持续低迷影响,社会资金对票据类理财产品需求也较大,票据理财产品市场呈现供销两旺的格局。

金融市场监管力度加大,制度建设稳步推进

2008年,市场监管部门采取多项措施加强市场监管,防范和处置市场风险,金融市场制度建设稳步推进。债券市场上,为进一步完善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促进非金融企业直接债务融资发展,中国人民银行发布《银行间债券市场非金融企业债务融资工具管理办法》,该办法突出了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标志着银行间债券市场管理方式上的重大转变。股票市场上,进一步完善对证券公司的监管体系,发布《证券公司监督管理条例》和《证券公司风险处置条例》。完善创业板管理制度,推动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建设。针对股票市场的深度下跌,管理层不断出台维稳措施,包括完善分红制度、提高再融资标准、发行可交换公司债券、暂缓新股发行、银行间市场重新恢复中期票据发行、研究适时推出融资融券等,为控制市场风险、减缓市场下跌、增强市场信心起到了较大作用。期货市场上,为控制商品期货价格大幅波动所带来的市场风险和防范风险的扩散,管理层对异常市场行为给予了积极干预,市场风险得到及时化解。中国证监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商品期货实物交割监管工作的通知》,禁止任何境外期货交易所及其他机构在境内指定或设立商品期货交割仓库以及从事其他与商品期货交割业务相关的活动,以确保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的平稳运行。

2009年金融市场发展展望

当前,金融市场发展正处于最重要的机遇期,同时面临国际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逐渐蔓延、国内经济增长趋缓等外部环境变化带来的挑战。2009年,应进一步强化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监管,积极稳妥推动金融市场创新,防范金融风险,确保金融市场安全运行,促进金融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金融市场规模将继续保持平衡快速增长

近几年来,伴随着金融市场交易量和市场规模的不断壮大,金融市场已经成为各个市场主体进行资金余缺管理,投资融资以及财富管理的重要平台,在经济发展和金融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在外部需求下降、经济增长趋缓、金融风险加大的情况下,同业拆借市场、债券市场、黄金市场、期货市场等交易量都保持了持续增长,市场注重了安全运行的理念,防范风险意识和抵御风险能力逐步提高。目前,金融市场已经步入了新的发展阶段,2009年在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的作用下,债券市场尤其是信用债券发行将大幅增加,债券市场融资功能将得到极大拓展,期货市场在促进现货市场流动秩序建立,推动农业结构调整以及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等方面也将发挥更积极的作用。各个金融子市场交易量仍将保持稳定增长,金融市场主体的参与度和活跃度将不断增强。

金融市场创新继续成为市场发展的原动力

我国的金融创新不足,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了金融体系的运作效率。一方面实体经济有大量的资金需求难以满足,另一方面却有大量的资金低效运转。目前既有的金融衍生品也处于初级阶段,难以满足国内投资者多层次的投资需求。我们要通过金融创新来提升传统产业的竞争力,在信用与杠杆放大风险可控的状态下,大力发展多种类金融产品,形成多种产品并存与结构合理的布局,丰富金融市场的选择。但未来我国的金融创新仍应该以传统及基础金融产品为主,那些组合过于复杂、销售链条过长、定价过于困难的衍生产品则应该审慎推出,避免过度创新和沦为投机的工具。推动金融创新必须注重加强风险管控机制的配套建设,在制定各种政策时,严格控制杠杆交易的上限,避免利用杠杆效应过度,避免单一市场风险向其他市场传染。未来,金融市场产品体系将进一步丰富,继续推动货币市场工具创新,积极推动风险与收益匹配的债券品种创新。进一步优化融资结构,为非金融企业融资提供更多工具。逐步引入更多的利率、汇率和信用衍生产品,为市场参与者管理风险提供便利。

跨部门金融市场监管和合作日益加强

在金融市场全球化、金融创新和金融衍生产品日益复杂的今天,传统金融市场之间的界限日益模糊,跨部门的监管协调和监管合作显得日趋重要。审慎有效的市场监管显然成为我国金融市场增强抗风险能力、有效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保障。当前,我们要从防范风险的角度出发,加强金融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监管,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和国家金融安全。借鉴国际经验与教训,确立新的监管理念、方式、目标及评价标准,逐步建立起统一、高效、全方位的市场监管体制,不断完善金融监管措施和手段,更好地体现金融监管的动态效率和灵活性;加强监管协调,防止出现监管重叠、监管遗漏或空缺现象,确保金融体系和金融市场安全稳定运行。同时,努力营造金融创新的良好环境,使金融市场的制度建设和监管水平适应金融创新的步伐,使创新产品的收益和风险保障得到保证;要注重培育和发展能够承担特定风险的机构投资者;要加强对信用评级机构等中介机构的监管,增强信用评级机构的透明度和评级水平,为提供金融衍生品的公允价格创造条件。

金融市场开放领域会有所拓宽

当前,我国已深深地融入国际化进程,对世界市场依存度较高,国际金融危机势必会对我国对外开放产生一定的冲击,但我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的战略仍然没有改变。而且从这场金融危机中,我们可以更进一步了解海外金融市场的监管与创新,为我国的金融市场建设和对外开放积累经验、吸取教训。可以在全面开展对外开放政策成效的分析和评估的基础上,在加大短期跨境资本流动监测力度的基础上,完善并有效实施金融市场对外开放战略,有序、审慎推进市场对外开放。逐步拓宽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金融市场的融资渠道和投资准入,并支持有条件的境内机构"走出去"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活动,但对外投资必须审慎,监管必须强化,制度必须完备。资本市场也应该有次序、渐进地引进长期资本,而非短期投机资本。随着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金融市场将进一步国际化。(周荣芳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银行上海总部)

❸ 如何促进股票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资本市场的稳定运行和健康发展面临不少新情况、新挑战,主要是: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企业生产经营困难增多,中小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仍然突出;产能过剩、地方债务、影子银行、房地产等领域风险逐步显性化,对资本市场的影响不容忽视;融资融券规模快速增长,截至2014年底,融资余额已超过1万亿元,交易杠杆率显著提高,少数证券公司短借长贷问题突出,面临较大的流动性风险隐患,个别信用交易客户高比例持有单一担保证券,信用风险凸显;股价结构分化严重,有些股票估值过高,2014年末,市盈率超过100倍的达500余家;部分上市公司亏损加大,存在退市隐患等。
要着力抓好以下八项工作。一是促进股票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继续引导长期资金入市,在稳定市场预期的基础上,适时适度增加新股供给,促进资本形成。二是加强多层次股权市场体系建设,壮大主板市场,改革创业板市场,完善“新三板”市场,规范发展区域性股权市场,开展股权众筹融资试点,继续优化并购重组市场环境,为深化国企改革、促进产业整合、推动结构调整和促进创业创新提供有力支持。三是发展证券交易所机构间债券市场,建立覆盖所有公司制法人的公司债券发行制度,缓解各类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题。四是平稳推出原油期货、上证50ETF期权和10年期国债期货等新产品、新工具,推动场外衍生品市场发展,健全市场价格形成机制,支持实体经济风险管理需求。五是积极发展私募市场,健全私募发行制度,推动私募基金规范发展,调动民间投资积极性,促进资本与创业创新对接。六是适时放宽证券期货服务业准入限制,探索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交叉持牌,支持业务产品创新。七是充分认识经济发展新常态对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新要求,以开放促改革,优化沪港通机制,便利境内企业境外发行上市,完善QFII和RQFII制度,运用好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促进“引进来”与“走出去”,更好地服务我国经济参与全球竞争。八是加强风险防范,督促市场参与主体依法合规经营,履行信息披露义务。健全风险预警机制,妥善处置违约事件。
在股票发行注册制初步方案方面, 改革总的目标是建立市场主导、责任到位、披露为本、预期明确、监管有力的股票发行上市制度。要坚持市场导向,放管结合。尊重市场规律,最大限度减少和简化行政审批,明确和稳定市场预期,强化市场内在约束,建立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的新股发行制度安排。同时,加快监管转型,强化事中事后监管。要坚持法治导向,依法治市。健全资本市场法律体系,完善股票发行上市监管制度和投资者保护制度。要坚持披露为本,归位尽责。

要探索建立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肖钢表示,与以事前审批为主的机制相比,事中事后监管新机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活力激发型监管。要大幅精简行政审批备案事项,市场准入放宽,对市场主体微观活动的干预大幅减少,让更多市场主体有机会参与公平竞争,自主创新活力可以充分发挥。二是信息驱动型监管。监管工作将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健全中央监管信息平台,实现信息共享。三是智力密集型监管。监管执法人员必须不断改进知识结构,持续提高专业化水平和沟通协调能力。四是成本节约型监管。需要更有效地配置监管资源,提高监管效率,争取以较低的成本实现最佳的效果。

❹ 我国债券市场目前 存在的主要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

问题之一: 市场规模小,交易不活跃 在中国,债券市场本身就并不发达,而企业债券市场相对国债和金融债的发展更加缓慢,在美国,企业债券余额则基本保持在整个债券市场的20%的份额。 交易不活跃是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发展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债券的流通与转让只能在交易所进行,而交易所的上市规则存在诸多限制性条款,按规定只有企业债券中信誉较高的才可获准上市流通,致使大多数企业债券无法在交易所上市转让,交易对象减少,市场交投不活,交易市场发展缓慢。二级市场的滞后,必然反过来影响一级市场的发行,从而制约整个企业债券市场的总体发展。问题之二:品种单一, 定价不合理 方向,两会期间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又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债券市场,推进债券发行制度市场化改革,这是对全国金融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扩大企业债券的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市场的再次强调。这些都说明政府高度重视资本市场的发展,并指明了债券市场的发展方向。 而且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和人们投资心理的好转,楼市政策的严格,资金的涌动方向不明的情况下,债券市场的前景还是看好的

❺ 如何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

发展与完善企业债券市场的方略
市场发达的国家和地区的经验证明,没有债券市场的证券市场是畸型的,也是“短命”的,举债是公司发展的最本能的融资方式。因此,在发展我国股票和国债市场的同时,要大力发展企业债券市场。
1.修正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按照实行国民待遇和国际惯例的要求,调整有关法律法规。相关法规条款应明确地界定企业债券的含义和内容,统一规范提法和管理,《债券管理条例》以及《公司法》和《证券法》中有关企业债券的条款必须统一,使债券融资行为有统一的法规约束。尽快出台与形势发展相适应的《管理条例》。应尽快颁布实施适应形势发展要求的新的企业债券管理条例,新条例应该充分体现企业债券市场化改革基本方向,要在审批制度、利率水平、资金使用、中介机构的作用、强化社会监督各个方面,全面体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对企业债券融资的基本要求。另外,要我们应当在相关的证券法规的基础上,制定与完善企业债券发行的法律法规,从而规范企业债券发行市场与交易市场的运作。必须尽快出台新“破产法”,允许发债企业破产,同时还应加强《破产法》有关条款的可操作性,完善破产机制,使企业债券持有人的权益得到保障。
2.从制度安排入手,在发行制度、交易制度、市场准入制度、信息披露制度等诸方面进行改革,为企业债券的发展拓展出较为广阔的空间
具体说来,应在以下几方面实施新的制度安排:第一,要改革企业债券的发行制度。将企业债券的发行方式由过去的审批制变为核准制,监管机构只需对合规性进行审核,不介入具体事务;放松直至取消企业债券发行的额度控制,在符合市场规则的情况下,企业有能力发行并能及时兑付,就应给其扩展规模的机会,等等。第二,逐步实现企业债券利率市场化,使企业债券发行利率的制定不再比照银行储蓄存款利率,而是以国债收益率为基准,按信用级别的差异增加不同的幅度制定,充分体现企业债券定价的市场化和风险差别收益的补偿性。第三,应加强信息披露制度的建设与实施力度,增强企业运作的透明度,增强证券交易的透明度,为投资者营造一个公开的投资环境。第四,应加强监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要加强对企业财务状况的监督,保护投资者的投资积极性。第五,要加强市场投资者结构建设,主要应大力发展机构投资者,逐步放宽对社保基金、保险公司、银行以及其他机构进入企业债券市场的限制,同时应设立以企业债券为主要投资对象的企业债券基金。市场投资者结构的改变,不仅能在很大程度上减弱信息的不对称,也能有效解决“搭便车”问题。’
3.通过产权改革,塑造真正的企业债券市场主体
从性质来看,企业债券作为一种借贷契约,是拥有独立财产的借款企业与债券持有者之间签订的表明双方债权债务关系的契约。对发债企业而言,它代表其按约向持券人支付本息的财产义务,而对持券人而言,则代表其要求发债企业如约还本付息的财产权利。财产是实现企业债券约定的权利和义务的经济基础和法律基础,而拥有独立的财产则是构成企业发债的制度前提。而我国的现状是企业债券的主要发行者——国有企业并不具有独立的财产,也就无力承担债券融资的风险。为从根本上促进我国企业债券市场的发展,必须进行产权制度改革,理顺企业与政府间的产权关系,使企业能以自己所有的财产作为承担发债责任和风险的载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宗旨是实现财产权的分散化,明确界定和充分保护产权,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换企业经营机制,途径则是大力推进企业的股份制改造,建立有效的公司治理机制、国有资产运营和监督机制等。只有经过规范的产权制度改革后产生的我国公司制企业和公司制金融机构才能拥有真正独立的法人财产所有权,实现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也才能成为真正理性的“经济人”或市场主体。在此基础上,企业才能转变“重股轻债”的观念,才能真正承担债券融资的风险与责任。这样,企业在做出发债决策时才会具有内在的约束力,即才会根据融资成本的大小及融资行为对企业资产价值的影响来确定最佳资本结构和相应的发债规模。进而,企业也才会根据对自身盈利能力和偿债能力的预测,灵活选择不同的债券期限和本利支付方式等。
4.提高企业债券信用程度
为树立企业债券良好形象,增强投资者的信心,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规范举债企业行为,提高企业信誉。发行企业债券的企业应接受市场和投资者的合理约束和监督,同时应解决企业债券发行后资金使用的监督和管理机制问题,挑选最优质的企业发行企业债券,使企业债券成为投资者能够接受的投资产品,确保企业债券的到期偿还。企业债券在我国没有得以充分发展也和我国部分企业的不守信用有很大关系,所以,有效的偿债保障机制是我国企业债券得以顺利发行的必要条件。在市场经济比较发达的国家,经过长时间的市场演变,通过债权人和债务人无数次的博弈,偿债保障机制已经比较完善。主要包括抵押、担保、可转换,以及破产清算与重组、“戳穿公司的面纱”等。除此之外,债券保险应该说也不失一种不错的保障机制。第二,建立企业债券评级体制,树立中介机构信誉。我国自2001年开展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目前,我国的评级行业才初具雏形,面对人世的挑战,我们应借鉴并吸取国外评级机构的先进经验,深入研究和开发评级技术,建设强大的评级队伍,创出既符合国际惯例又符合我国国情的评级体系,借助政府的推动作用,逐步发展成为有影响力的权威评级机构,使企业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向国际化和规范化迈进。第三,完善相应的企业财务制度,建立健全由第三方托管的偿债基金,保证企业的偿还能力。
5.调整企业债券的期限结构,并不断进行品种创新,满足不同投资者的投资需求
我们要打破《企业债券管理条例》对利率的僵硬规定,充分发挥企业债券进行创新的能力,由企业根据自己的信用级别及偿债能力制定相应的利率,将企业债券的利率水平与风险进行挂钩,或根据市场供求状况相对自主地确定发行利率。同时,加强对企业债券期限结构的设计,发债企业可根据自身对于资金期限的不同需要而制定相应的还债期限,改变目前债券期限单一的格局。在品种设计上,针对投资者的不同需求设计债券品种,期限上做到短、中、长期连续,付息方式做到一次付息、贴息与按年、半年、季度付息等的品种齐全,便于投资者按自身需求选择持有。我国可借鉴美国企业债券市场的经验,在市场条件成熟时,推出具有灵活的期限、还本付息方式或清算时债权人具有不同优先地位的债券品种。最简单的如浮动利率债券,它是发债企业即使在债券到期前亦能根据市场利率的变化调整息票利率,而可转换债券则是普通债券与期权结合的产物,它赋予持券人在将来按约定价格将债券换为该企业股票的权利,受到那些对公司股价持乐观态度投资者的欢迎,也使发债企业因提供了这种选择权而可压低债券利率,有利于在保持股价稳定的前提下完成筹资计划。又如附提前赎回权的债券,它是发行企业可按约定价格向投资者赎回原发行的债券,作为补偿,该赎回价格一般高于债券面值,它使企业在利率下降时以更低利率重新发债成为可能。
6.加快企业债券运作中介机构的规范发展
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从广义上讲,参与企业债券运作的中介机构主要应有信用评级机构、证券公司、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企业债券作为一种信用工具,能否发得出去,到期能否及时兑付,关键在于发行人的信用级别的高低,投资者判断某种企业债券是否具有投资价值,信用评级公司作出的评级结果是其最重要的依据。国际上著名信用评级公司——标准普尔评级公司和穆迪投资服务公司的每一项评级结果都直接影响了国际资本市场的投资决策。作为会计师事务所,在企业债券发行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是核查审计发行人的财务状况,让投资者对发行人的财务状况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律师事务所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企业债券发行章程作为一种契约,是一种法律文件,其是否合法,需要由律师把关。投资银行作为企业债券的承销机构,其主要工作任务是将企业债券发行出去,并且代理发行人兑付企业债券本息。
7.增强企业债券的流动性,促进债券市场健康发展
活跃企业债券的流动性是发展企业债券市场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增强其流通性,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第一,大量引入专门从事债券投资的机构投资者,包括基金管理公司、证券公司和其他社会法人。第二,逐步放宽在交易所上市的条件,降低交易成本。目前在交易所上市的企业债券的信用等级都是AAA级,且都是中央企业债券。为了扩大上市的债券规模,可以把企业债券的信用等级适当放宽到AA级,上市债券可以是地方企业债券,为了刺激交易,改变目前企业债券交易不活跃的状况,要适当降低债券交易的交易费用。上证所2003年已经降低了企业债券的佣金和交易经手费。第三,应考虑建立企业债券的场外交易市场。场外交易市场具有门槛低、交易成本低的优势,针对目前我国企业债券流通市场只局限于交易所市场的现状,我们建议可以参照发达国家的做法,设立场外交易市场,考虑以省、区为范围建立企业债券柜台交易,并把这一交易纳入银行间债券市场,使银行间债券OTC业务一般不对个人投资者,为解决这一问题,个人投资者可以通过有银行间债券会员资格的商业银行、证券公司等中介机构进行委托代理。第四,增加企业债券回购交易,使交易方式不只局限于现券交易。例如,2003年初,上证所在充分考虑市场需求和评估市场风险的基础上,增开7天以下的短期企业债券回购品种,作为发展企业债券市场的一项重要措施。第五,发展债券基金。债券基金应当成为非金融企业和个人间接投资债券的主要渠道。设立债券基金有利于吸引资本向债券市场流动,增加各类债券的发行量,刺激债券市场的发展,有助于提高债券市场流动性。第六,建立做市商制度。在我国企业债券市场引入做市商制度,对于提高市场流动性,推进市场化进程是十分有益的。在做市商制度下,由于做市商对市场信息的了解程度远远胜过普通投资者,他们对包括公司的各种信息来源进行各方面的汇总分析之后进行做市,并承担相应的市场风险以及公司风险,这样有利于增强市场投资的信心。美国垃圾债券市场(由于无等级或等级不高而难以在市场流通的低等级债券)发展历史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正是米尔肯敢于对垃圾债券进行做市,从而创造出一个独立于美国传统债券交易市场之外的“垃圾债券”市场,并由此衍生出包括“杠杆收购”等方式在内的一系列全新的资本市场运用模式。与做市商制度推出相配套的是,推行开放式债券回购,以全面提升企业债券流动性。 (来源:《中国证券期货》2005年第1/2期)

❻ 中国如何稳健推进利率市场化

第一,渐进式改革是中国利率市场化的理性选择。
各国利率市场化的经验告诉我们,渐进式改革模式是符合中国经济金融基本国情的理性选择。当前中国经济的特征与利率市场化之前的美日韩等国具有较大相似之处。一方面,通货膨胀率高企和市场利率攀升,“负利率”现象日益严重;另一方面,“金融脱媒”对银行传统业务模式提出严峻挑战。人民币贷款占社会融资总量的比重已经由10年前的92%降至2011年上半年的53.7% ,而高收益理财产品的快速发展则导致大量资金从银行表内流出。据有关统计,2011年上半年中国理财产品发行规模高达3.57万亿人民币,已相当于同期存款余额的4.5% 。因此,从保护存款人利益和促进银行转型发展角度看,加快推进利率市场化迫在眉睫。但是,美日韩等国长达16年的改革经历告诉我们,利率市场化不是一蹴而就,而是循序渐进的过程。从市场主体看,国有企业作为主要资金需求方,其资金硬约束仍需进一步增强;而作为资金供给方的商业银行,公司治理机制等仍需进一步完善。培育经济主体的市场观念和市场行为,加强和完善金融市场的基础制度建设,都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因此只有做到改革循序渐进,才能有效应对利率市场化过程中不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第二,金融制度创新是利率市场化的有力保障。
在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的进程中,要加强金融改革总体设计,鼓励金融制度创新,重点解决金融发展中的体制性障碍和深层次矛盾,全面推进利率市场化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我们认为,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有效推进依赖于两大制度保障:一是存款保险制度。利率市场化在资金定价市场化的同时将实现定价主体行为的市场化,必将会有部分金融机构退出市场。由于银行破产倒闭涉及到广大储户的根本利益,因此由政府主导构建存款保险制度的紧迫性和必要性就大大增强。二是要统筹协调利率市场化与汇率改革的关系。从国际经验看,利率市场化改革在先,汇率市场化改革在后,可以较好地规避国际资本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

第三,货币政策框架调整是金融改革的重要内容。
在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之后,由于市场利率将成为资金供求的决定变量,因此中国目前以货币供应量(M2)为中间目标的政策调控框架将会调整。一是市场化利率将成为新的中间目标。在美国等利率完全市场化的国家,市场利率是反映市场资金稀缺程度的指示灯。货币当局的政策调控将重点追踪市场利率的变化趋势,维护市场资金平衡。二是货币政策工具将有重大调整。利率、汇率等价格型工具将取代货币供应量、存款准备金率等数量型工具成为主要政策手段。在调控过程中,货币市场将成为中央银行实现政策目标的主要场所。

第四,经营转型是商业银行发展的内在要求。
由于目前较高的存贷利差水平,一旦利率管制完全放开,中国银行业必将出现存贷利差缩窄的问题。与这个过程相伴随的则是银行业痛苦的转型和变革过程。一方面,部分资金定价能力弱、风险管理能力差的中小型银行,可能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逐渐边缘化,甚至被淘汰。另一方面,多数银行为了谋求更好的生存和发展,将根据形势变化调整经营策略,逐步实施以非息收入为导向的综合化经营战略。银行业转型和变革的进程也是银行业格局重构的过程。值得指出的是,监管当局要把握好改革和监管的进度和力度,保障银行业稳健经营和金融市场平稳运行,促进国民经济健康可持续发展。

❼ 债券市场的运行机制是什么

说得简单一点,中央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就是通过在证券市场上(一般是债券市场)买卖证券来调节货币量的供给。当货币流通过多,央行卖出证券,回笼货币;当货币流通过少,央行买入证券,释放货币。具体我国一般是通过证券回购等方式进行的。

阅读全文

与推进债券市场平稳运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狱解剖类型电影 浏览:369
文定是什么电影 浏览:981
什么影院可以看VIP 浏览:455
受到刺激后身上会长樱花的图案是哪部电影 浏览:454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国产 浏览:122
韩国双胞胎兄弟的爱情电影 浏览:333
法国啄木鸟有哪些好看的 浏览:484
能看片的免费网站 浏览: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电影或电视剧 浏览:724
欧美荒岛爱情电影 浏览:809
日本有部电影女教师被学生在教室轮奸 浏览:325
畸形丧尸电影 浏览:99
美片排名前十 浏览:591
韩国电影新妈妈女主角叫什么 浏览:229
黑金删减了什么片段 浏览:280
泰国宝儿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83
3d左右格式电影网 浏览:562
跟师生情有关的电影 浏览: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费观看 浏览:942
电影里三节是多长时间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