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债券与宏观调控
这首先需要央行手里持有债券,然后向市场卖出债券,意味着回收市场上的资金,起到紧缩的作用,反之,买回债券,释放资金,起到向市场注资的作用
Ⅱ 国家宏观调控的作用
宏观调控是一个国家的中央政府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对国民经济发展和市场经济运行总体进行的具有全局意义的调节和控制,是对宏观经济的调节和控制。
宏观调控的手段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五个方面:规划引导、政策调控、法律规范、信息导向和行政干预。分述如下:
1、规划是指国家和地方政府各级、各部门不同层次、不同专业领域、不同规划对象所组成的规划体系,像“十五”规划就是最高级别的规划。其余规划必须以这个规划作为依据来编制。
2、政策也是一个很大的体系组成,具体有: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投资政策、消费政策、流通政策、分配政策、价格政策等等。
3、法律就不细说了,一提你就明白。象最近出台的《循环生产法》,就是促进再生资源利用、保护环境的法律。对宏观经济的导向作用是不言而喻的。
4、信息导向。主要建立国家公开经济信息系统,通过定期或不定期地发布经济运行和预测方面的信息,给全国的生产经营者提供必要的信息指导,改善经济运行的盲目性。
5、政府的行政干预是超经济行政强制的方式,对于市场经济体制来说,越少越好。但是却很有必要。它的作用主要是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如去年的汶川大地震。如果政府不用超经济手段(当然是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局面可能还要严重。
以上手段的运用,须综合考虑,根据经济运行的态势,选择合适的组合,使得各种手段的调控方向一致、调控措施合理、调控力度合适。
由于宏观调控的对象是宏观经济,因此,以上手段的组合采用,目的就是要宏观经济的运行按照中央政府的计划方向走。我国规定中央政府宏观调控的目标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注意这个增长是量和质的统一,而且要平稳,不能大起大落)
2、充分增加就业(失业率高,意味着劳动力浪费大。劳动力是一切资源中最宝贵的,必须充分利用。再则,就业是民生之本。失业率高会引发一连串的社会问题)。
3、保持物价相对稳定。(这也是关系民生的大问题)
4、实现国际收支平衡。国际收支的平衡是指中平衡。现在我国的国际收支中,经常性项目严重不平衡,就是我们常说的进出口贸易顺差大,外汇储备达几万亿美元,外国(我们的国际贸易伙伴国)很有意见。别人吃了亏,就不愿意和你做生意了。最终会给我国经济带来负面影响。但是,我国的资本项目是逆差。就是外国投资者带进中国的钱多,我们出国投资者带出去的钱少。这样可以抵消一部分。但是仍然不平衡。
宏观调控的只要措施有:
1、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总供给与总需求基本平衡、国际收支平衡、人民币汇率基本稳定)。
2、促进经济结构优化。
3、提供宏观经济效益。
4、实现效率和公平的有机结合。
Ⅲ 利率和货币供给,那个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手段更为方便
IS曲线的数学表达式为I(R)=S(Y),它的斜率为负,这表明IS曲线一般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一般来说,在产品市场上,位于IS曲线右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小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位于IS曲线左方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都是投资大于储蓄的非均衡组合,只有位于IS曲线上的收入和利率的组合,才是投资等于储蓄的均衡组合。 一LM曲线的中国特色按照IS-LM模型,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低利率与少的国民收入的组合,高利率与多的国民收入的组合才能实现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相等。我国的情况则是LM曲线向右下方倾斜,表明高利率与少的国民收入的组合和低利率与多的国民收入的组合才能实现货币供给和货币需求的相等。这个截然的不同的结论断也同样可以运用刘洁敖先生的论证方式1,将四个都属第一像限的图放在一起进行论证。在西方国家,表现在图(Ⅰ)中投机性货币需求L2(i),向右下方倾斜,表明利率越低,货币的投机需求、即公众手中持有准备投机的钱就越多。我国的投机性货币需求L2(i)则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利率下降,货币的投机需求反而减少。这种与发达国家不同的情况已经为我国连续七次降低利率,储蓄存款增幅趋缓,大量资金进入股市债市的实际所证明。尽管储蓄存款不是现金,但是,在凯恩斯的论述中,可以进入国债市场进行交易的储蓄存款也属于投机性货币需求2。所以我国投机性货币需求曲线的倾斜方向与西方国家相反,其重要原因在于我国货币供给的方式和利率变动方式与西方国家的不同。西方国家的货币供给主要通过中央银行的国债买入来进行,我国的货币供给则主要通过中央银行的再贷款、农产品和外汇的收购来实现。西方国家的货币供给增加就是利率下降,因为中央银行高价买进国债的同时,就是利率的应声下跌;反之,低价卖出国债就是利率的同时上升。我国的货币供给变动则与利率波动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外汇、农产品收购增加,如果没有中央银行另行发文,利率不会下降,反之,没有文件的下达,利率同样不会上升。正是在这不同的制度背景下,他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反方向变动,而我们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则与利率同方向变动。因为,他们的公众一定会乘中央银行公开市场高价买入国债之际,而卖出国债,并将货币拿在手中,等到利率回升和债券价格下降后,再买入债券,以赚取其间的差额。所以利率下降,公众的投机性货币需求相应增强。我国的利率下降致使公众的储蓄存款的收益减少,为了获得较高的收益,公众会将其储蓄存款的相当部分购买国债,从而推动国债价格上升,公众持有的投机性货币需求因此减少了。与西方国家比较,他们利率下降于国债价格上升的同时,此时买进国债,只要利率回升,国债价格必然下跌,债券持有人就要遭受损失,所以公众一定增加货币,而不是国债的持有,投机性货币需求一定增强。我国的利率下降之时,股票债券的价格尚未有变化,此时谁先买进股票债券,谁就能赚钱,公众当然增加国债的持有,而减少货币的持有,投机性货币需求相应减少。显然,发达国家的国债价格是中央银行买入炒高的,利率同步下降,作为卖出方,公众的货币持有当然增加。我国的国债价格是在利率下降之后,由公众买入炒高的,公众的钱进入中央银行,投机性货币需求当然减少。我国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同方向变动不难找到经验证明,1996年以来我国连续七次降低利率,储蓄存款增幅逐月回落,由1999年6月的18.5%回落至2000年底的6.3%,大量资金集结债市股市,债券股票的需求分别上升2.6和1.6个百分点3。2001年以来,储蓄的增幅趋于平稳,国债需求非常旺盛,朱总理所说的排队购买的情况依然存在,这些足以证明,我国的投机性货币需求与利率同方向变动,L2曲线因此向右上方倾斜。需要指出的是,我国公众的投机意识还不很浓,资金实力也比较有限,货币的投资需求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所以L2是条向右上方倾斜,比较陡峭、且离原点较近的曲线。在图(Ⅱ)上,连接L1和L2的45度线表明等量的货币供给为交易性货币需求和投机性货币需求所吸收,投机性货币需求多了,就是交易性货币需求少了,反之则反是。图(Ⅲ)的L1曲线也比较陡峭地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既定的国民收入水平上,货币的交易需求较大,因为我国居民在99年的储蓄占GDP的比重大体为40%4,其中大部份用于持币待购和防范意外事件,小部分入市进行股票债券的投机,所以交易性货币需求小于并接近于GDP的40%。按照凯恩斯的理论,储蓄存款可以作为货币的投资需求,也可以是货币的交易需求,其间并没有明确的界限5。在这三个图的基础上,任意选择两个利率点,就能找到可以实现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相等的国民收入点,从而在图(Ⅳ)上形成比较陡峭,且与IS-LM模型大相径庭的,向右下方倾斜的LM曲线。表明在货币供给既定的条件下,利率低,投机性货币需求少,交易性货币需求就要相应增加,以实现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相等,而增加交易性货币需求的条件是国民收入的相应增加;反之,利率高,投机性货币需求多,就要减少交易性货币需求,国民收入相应减少, 二IS曲线的中国特色我国的IS曲线与IS-LM模型的描述没有明显的不同,只是更加陡峭一些而已,所以如此的重要原因在于我国投资的利率弹性比较小,储蓄水平相对较高。图2(Ⅰ)中的投资曲线比较陡峭地向右下方倾斜,因为,我国国有企业预算软约束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根本的解决,政府投资、包括国有企业的投资还是我国投资的主要部分。这两部分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受政府宏观调控目标的影响,所以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尽管我国民营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有了明显的上升,但是,其投资占整个投资的比重仍比较有限,这就决定了投资曲线I陡峭。尽管,有学者认为,我国投资与利率同方向变动6。笔者还是认为投资与利率反方向变动比较合理。图(Ⅱ)的45度线表明,通过它投资可以等于储蓄。图(Ⅲ)的储蓄曲线S比较平坦,表明我国居民的收入水平不高,沿袭前面的数据把储蓄倾向定为40%。在这三个图的基础上,任意选两个利率点,都能找到相应的国民收入点,可以实现投资与储蓄的相等,如(Ⅳ)所示,我国的IS是条比较陡峭的曲线,表明我国投资对利率的反应不敏感。三我国财政货币政策效果判断我国IS和LM曲线都向右下方倾斜,就必然会导致两种结果,一是两条曲线平行,因为不能相交而使IS-LM完全不能为我国所用;另一是两条曲线斜率不同而相交,如图3和图4所示,但是据此比较和判断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效果则必然与我们的理论知识和工作经验相背离。在比较财政货币政策的效果之前,先说明我国货币政策致使LM曲线移动的特殊性。按照IS-LM分析的理论,扩张性的财政政策致使IS曲线向右上方移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致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我国财政政策的效果如图3所示,无需再作说明。但是,货币政策则使LM曲线向右上方移动,如图4所示。因为,货币供给增加,在利率不变,投机性货币需求也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增加国民收入,才能由交易性货币需求吸收增加的货币供给,即在利率为i1的情况下,国民收入必须由Y1一定到Y2。或者在国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利率上升,才能使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吸收增加的货币供给,即在国民收入保持在Y1的情况下,利率必须上升到i2,所以,图4中的LM1向右移向LM2。在经典理论中,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决定了货币供给增加,只能使LM曲线向右下方移动,它表明在国民收入不变的情况下,只有利率下降,才能刺激公众的投机性货币需求,消化增加的货币供给,所以它的图形与这里的讨论截然不同。一般来说,我国的LM曲线比IS曲线更为平坦,所以我国的货币政策效果比财政政策更好。按照杨君昌先生的分析方法7,先假定在IS和LM曲线移动而利率不变情况下,国民收入可以增加的幅度,然后比较利率实际变动后,国民收入减少的量。若利率变动使国民收入实际减少的幅度小,其政策效果好,反之则差。因为我国利率不能随行就市地波动,所以,评价政策效果的方式就只剩下比较IS和LM曲线平行移动对国民收入的影响,而无需讨论利率的实际变动,致使国民收入减少的幅度。因为IS的斜率比LM小,这就决定了,LM的平行移动使国民收入的增长幅度比IS大。如图3和图4所示,假定IS和LM曲线的移动幅度相同,但是,图3中Y1移动到Y2的距离比图4小,尽管利率变动致使国民收入由Y2减少到Y3的幅度,在图4中要比图3中大得多,但是,因为利率是不变的,所以货币政策的效果因此比财政政策好。而且,如果没有政府人为对利率的锁定,财政政策将使利率承受向下的压力,货币政策则使利率承受向上的压力。这又是个与经典理论相悖的论断,因为经典理论认为,扩张性财政政策使利率上升,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则使利率下降。这个论断也与对策理论的判断以及人们的生活感受截然不同,我国理论界目前普遍认为财政政策的效果比货币政策好,所以我国管理层也正在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所以扩张性财政政策会使利率下降,而货币供给增加则会使利率上升的原因都包含在LM曲线的向右下方倾斜之中。因为扩张性财政政策致使政府投资增加,带动交易性货币需求增加,这就需要减少投机性货币需求,以保证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相等。其在中国的条件则是利率的相应下降,如果没有利率的行政管制,图3中的利率就要下降到i2,国民收入增加到Y2。扩张性货币政策要求货币需求相应增加,而增加货币需求的重要条件是利率上升,增加中国货币的投机性需求,利率的上升则会遏制投资,在图4中,新的均衡点是利率上升到i2,国民收入减少到Y3。根据这样的IS-LM分析,管理层应该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而不是扩张性的财政政策,然而,谁都知道我国的金融市场不成熟,公众的消费没有热点,货币政策的传导受阻,财政政策直接支出的效果要比货币政策好,所以按照中国的IS-LM模型,很可能误导管理层的政策选择。四重要的启示IS-LM模型是个为各国经验证明非常有效的宏观分析方法,它在中国的使用效果不佳,不是这个模型本身的缺陷,而是我国尚未具备运用这个模型的基本条件,如果我们可以超越运用这个模型的经济发展阶段,我们就不必创造运用这个模型的基本条件,然而,这种超越的可能似乎很小,而且,我国的金融改革已经在呼唤利率的市场化,所以,我们要积极创造条件,争取早日将IS-LM模型作为我国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在这个条件尚未真正成熟之前,我们不能贸然地运用这个模型的结论,更不能运用这个模型的结论作进一步的推导。不仅于此,我们还必须慎重地对待其它当代经济金融理论和模型,也不能直接地依据它们的论断和结论作进一步的推导,因为,这些理论和模型几乎都是以市场化利率,以及中央银行买入国债增加货币供给为基本前提和必要保障的,离开了这一点,这些理论在中国的运用难免“桔生淮北则为枳”,就象IS-LM模型在中国的运用会发生问题一样
Ⅳ 发行国债属于宏观调控的哪一种,是不是经济手段
是财政政策,等于发行货币投入市场。
Ⅳ 国家宏观调控的三种手段的区别是什么
1、含义不同
经济手段是国家运用经济政策和计划, 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而影响和调节社会经济活动的措施。
行政手段是国家通过行政机构,
采取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查封、扣押、检查、监督、审批、行政许可等行政措施调节和管理经济的手段。
法律手段是国家通过制定和运用经济法规来调节经济活动的手段。
2、特点不同
经济手段一般是间接调节, 通过对经济利益的调整来调节市场供求关系,
促进资源的优化配置。具有温和性、引导性、间接性的特点。
行政手段一般是直接调节, 并具有强制性、直接性、效果迅速的特点。
法律手段对经济主体具有普遍的约束力和严格的强制性, 对经济运行的调节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和明确的规定性。
3、调控的内容及侧重点不同
经济手段主要通过国家调整市场主体的经济利益, 来引导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如通过财政、税收、利率、贷款、货币发行、国债、国家的宏观经济计划等手段, 主要侧重于解决经济资源的合理配置问题。
行政手段主要通过国家行政的强制力量, 来规范市场主体的经济行为,
如通过行政系统及其所属职能部门下达行政命令、指标、指示、规定等手段,主要侧重于解决市场秩序问题, 如对假冒伪劣的处罚,
对偷税行为的行政制裁等等。
法律手段, 一方面通过经济立法, 规范经济活动参与者的行为, 调整社会经济关系; 另一方面, 国家通过经济司法活动,
保证各项经济政策的执行,
打击各种违法犯罪行为。
4、执行的主体不同
执行经济手段的主体有立法机关和行政机关;执行法律手段的国家机关有立法机关、司法机关和行政机关,
而行政机关则是执行行政手段的唯一机关。
5、地位不同
国家宏观调控的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是主要手段; 国家宏观调控的行政手段只是辅助手段, 不能片面地强调和过多地运用。
(5)国债利率宏观调控扩展阅读
宏观调控 (Macro-economic Control)亦称国家干预,是政府对国民经济的总体管理,是一个国家政府特别是中央政府的经济职能。它是国家在经济运行中,为了促进市场发育、规范市场运行,对社会经济总体的调节与控制。
宏观调控的过程是国家依据市场经济的一系列规律,实现宏观(总量)平衡,保持经济持续、稳定、协调增长,而对货币收支总量、财政收支总量、外汇收支总量和主要物资供求的调节与控制。运用调节手段和调节机制,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为微观经济运行提供良性的宏观环境,使市场经济得到正常运行和均衡发展的过程。
政府的宏观调控主要表现为:国家利用经济政策、经济法规、信息导向、规划引导和必要的行政干预,对市场经济的有效运作发挥调控作用。
参考资料
网络-宏观调控
Ⅵ 中央银行对国家经济宏观调控的三大法宝是什么
是存款准备金率、再贴现率政策和公开市场业务。
1、存款准备金率
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针对金融机构的人民币存款,按旬考核其法定存款准备金,按上旬末一般存款余额来确定计提基数。
2、再贴现率政策
中央银行通过控制再贴现率来控制再贴现从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当国内出现通货膨胀趋势或已有的通货膨胀加剧时,中央银行就提高再贴现率,加重商业银行的筹资成本,迫使其紧缩信贷,从而抑制物价上升。
3、公开市场业务
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与一般金融机构所从事的证券买卖不同,中央银行买卖证券的目的不是为了盈利,而是为了调节货币供应量。
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收缩银根时,便卖出证券,相应地收回一部分基础货币,减少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相反,当中央银行认为需要放松银根时,便买入证券,扩大基础货币供应,直接增加金融机构可用资金的数量。
(6)国债利率宏观调控扩展阅读:
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原则上每周进行一次,其发展具有以下特征:
1、不断扩大交易对象。公开市场业务实行一级交易商制度,中国人民银行选择了一些实力雄厚、管理规范、资产质量较好、资信较高、能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
2、逐步丰富交易期限品种。目前有7天、14天、28天、91天、182天和365天六个期限品种,在操作中,根据商业银行流动性变化相机选择,实际操作以7天、14天的居多。
3、不断拓展交易工具。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券都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操作工具。
4、尝试不同的交易方式。公开市场业务自恢复交易以来,采用了价格招标和数量招标等不同招标方式。价格招标以利率或价格为标的,旨在发现银行间市场的实际利率水平、商业银行对利率的预期。
5、在积极开展回购交易的同时,加大现券操作的力度。2000年累计向商业银行融出资金1032亿元,其中债券回购721亿元,买入现券311亿元,有效地扩大了基础货币供应,增加了中国人民银行的债券资产,改善了债券资产结构。
6、制定相关的债券交易资金清算制度和操作规程。依托中央国债登记公司的通信网络,中国人民银行开发了公开市场业务招标、投标、中标交易系统,并不断升级,实现了2000年计算机问题平稳过渡,为公开市场业务的开展提供了较好的技术支持。
Ⅶ 宏观调控的意义是什么
宏观调控的意义是什么
意义:
宏观调控是国家对国民经济总量进行的调节与控制。
是保证社会再生产协调发展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主义国家管理经济的重要职能。
在中国,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是:保持经济总量平衡,抑制通货膨胀,促进重宏观调控大经济结构优化,实现经济稳定增长。
Ⅷ 国家怎样施行宏观调控的
我国宏观调控内容与传导机制趋于复杂
本轮宏观调控之所以比以往更引人关注,与经济的发展、市场的发育有很大关系。然而,要深入领会本轮调控的意义,有必要回顾一下以往的历程。十四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宏观调控的方式从直接转向间接,调控对象从企业转向市场,调控活动从条块集中到中央。初步形成了在中央统一协调下,以计划、财税、金融部门为主,以间接手段调控引导市场活动的宏观调控模式。宏观调控的能力和水平也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当前,改革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宏观调控体系面临的新问题主要是:财政金融政策伴随的风险加大;宏观调控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尚未理顺;宏观调控各部门间的关系还不够协调。针对这些问题,应该通过改革完善宏观调控的基础;进一步理顺宏观调控体系内部的关系;完善规则,强化监督,加快立法。尽快将宏观调控活动纳入规范、有序、合法、透明的轨道。
我国宏观调控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调控措施伴随的风险加大。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从控制需求过热、治理通货膨胀转向刺激需求、消除通货紧缩。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近年来连续发行建设国债,保持较大规模的国债投资,在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增加的也较多。此外由于财政性投资还缺少规范和严密的管理和监督,透明度也较低,国债投资也存在一定的低效率、伴随一定的资金回收风险。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稳健",由于金融制度和监管还不完善,因此在扩大货币供给,增加信贷投放的同时,不良贷款的风险也在增加。此外,在财政收支紧张的情况下,一些财政性风险在向银行转移。例如以出口退税额作为抵押条件取得银行贷款资金等。总体看,当前的财政货币政策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二、行政手段对市场活动的干预仍然偏多。当前宏观调控中仍然有明显的行政干预色彩。特别近年来市场偏冷的形势下,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增加,行政干预的色彩也有所增强。一是政府直接投资规模扩大,持续时间较长。政府部门对投资的调控偏重项目审批,由于投资决策与风险责任不对称,决策者利益与项目效益没有密切联系,影响了投资的效果。二是在一些方面出现了过度干预的现象。如不恰当地限制市场准入,控制市场价格,限制竞争,保护落后。三是当经济开始升温时,为了防止新的过热,在信贷资金和土地批租方面有些数量、规模控制等直接管理的方法又开始恢复。而一些市场调节措施,例如减税、调整利率等使用的较少,效果也不明显。总体看,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和直接管理的方法仍然较多,一些经济手段的调控效果也还不够好。宏观调控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调整。
三、宏观调控各部门间的关系不尽协调。经过1998年和2003年的两次政府机构改革,宏观调控部门机构重叠和职责不清的问题得到缓解,但并未彻底根除。宏观调控中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还不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由于传导机制不畅,货币政策难以及时配合;货币政策的一些操作措施对财政政策的操作有时则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导致国债利率降低,给财政的国债发行造成压力;财政政策的一些操作措施增大了银行的金融风险,例如出口退税转为银行的抵押贷款。二是某些调控活动还不够统一。例如预算编制中基本建设投资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分别设置;行政事业性收费财政部管立项,其他相关部门管标准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脱节,产生管理漏洞的可能。
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方向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宏观调控的方法、对象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性质;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取决于特定时期经济发展和运行的特点。因此,探讨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方向,首先需要考虑未来政府职能转变、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等诸方面的情况。
一、经济运行特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刺激需求、控制风险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在综合国力有巨大提高的基础上,到1990年代中期,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普遍紧缺已经转变为相对过剩。市场供求总格局的这种变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表明经济增长已经由供给约束为主的阶段转入需求约束为主的阶段。当前虽然国内消费和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速,但供给跟进增长的能力比较强大。一些需求热点,例如电子通讯、汽车、房地产等,价格不升反降。基础原材料和电力紧张的情况,在市场价格的调节下,预计也会很快改变。如果考虑到国际市场的情况和增加进口的潜力,应该说持续的供不应求和通货膨胀不会再次发生。随着经济总量关系的转变,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必然发生变化。经济的周期性繁荣不再是结束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是新的生产过剩。与此联系,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也必须在刺激需求和控制经济风险之间相机抉择。刺激需求时,要尽可能缩小政策措施伴随的风险;在控制经济风险时,要尽可能不影响市场的活力。这些都要求宏观调控必须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实施调节。
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加快发育和完善要素市场时期,宏观调控的内容和传导机制趋于复杂。随着基本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产权关系、财产关系会进一步明确,在此基础上,要素市场体系会得到较快发展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商品生产方面,而且将深入到生产要素配置方面。在金融方面,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间的资金将相互流动、相互制约;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融合的程度会不断提高,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间也会形成更密切的关系。利润、利息、税率等影响资本收益的因素对社会资金供求总量的影响会不断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内容和传导机制都趋于复杂。
三、我国经济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与国际接轨,对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必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宏观调控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运行的情况,也必须考虑国际经济运行的情况;宏观调控的方式不仅符合国内情况,也要与国际规则接轨。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若干建议
一、理顺宏观调控各部门的关系,规范稳定各自的职能。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要根据报告的精神理顺计划、金融、财政等宏观调控部门间的关系。计划的职能目前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从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全局进行谋划,提出调控目标;其二是具体安排政府的直接投资项目。由于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需要由政府提供,因此从未来看,这两个方面的职能都要保留。从改革方向看,计划今后突出提出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支出的安排则宜集中到财政部门。从财政职能看,重点要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各级财政支出首先应保证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由财政支出的也应尽可能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财政资金不能再投入一般竞争性产业。金融方面,从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透明度,针对货币市场、资金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控角度看,应该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少对货币政策调整的直接行政干预。政府主要通过调整宏观调控的目标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收支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则需要在财政和央行各自的规则范围内按程序进行。
二、加强立法,在法律规范下实施宏观调控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应该逐步用法律方式稳定和规范宏观调控的模式,包括部门设置、部门职能和权限的界定等。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国家计划法、投资法、财产法、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通过法律法规,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协调宏观调控手段和机构的活动。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还应该加强促进新兴产业特别是关于知识经济方面的立法,例如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法、信息法、电子商务法等。政府要在法律规范内,依法进行宏观调控活动。
三、加快完善宏观调控的基础。当前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的作用不理想,调控措施伴随的风险较大,都与宏观调控的基础不完善有关。例如银行和金融企业的内在机制不完善,权、责、利关系不对称,造成了国家承担大部分的金融风险责任,同时以行政手段(控制不良贷款比例等)约束大多数的金融活动,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调控措施伴随的风险较大;又如财税体制不完善,财政支出还不够规范和透明、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够一致、税收体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增加了财政政策的风险,限制了减税措施的实施。要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资本等要素市场发展,尽快完善宏观调控的基础。
Ⅸ 宏观调控和微观调控各指什么
宏观调控是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宏观调控的方法、对象取决于经济体制的性质;宏观调控的目标和任务取决于特定时期经济发展和运行的特点。因此,探讨宏观调控体系改革的方向,首先需要考虑未来政府职能转变、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等诸方面的情况。
一、经济运行特点发生了重大变化,刺激需求、控制风险成为宏观调控的主要任务。在综合国力有巨大提高的基础上,到1990年代中期,长期困扰中国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商品供应普遍紧缺已经转变为相对过剩。市场供求总格局的这种变化,是一个带有根本性的转折,表明经济增长已经由供给约束为主的阶段转入需求约束为主的阶段。当前虽然国内消费和投资保持较高的增速,但供给跟进增长的能力比较强大。一些需求热点,例如电子通讯、汽车、房地产等,价格不升反降。基础原材料和电力紧张的情况,在市场价格的调节下,预计也会很快改变。如果考虑到国际市场的情况和增加进口的潜力,应该说持续的供不应求和通货膨胀不会再次发生。随着经济总量关系的转变,我国经济运行的特点必然发生变化。经济的周期性繁荣不再是结束于过热和严重的通货膨胀,而是新的生产过剩。与此联系,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也必须在刺激需求和控制经济风险之间相机抉择。刺激需求时,要尽可能缩小政策措施伴随的风险;在控制经济风险时,要尽可能不影响市场的活力。这些都要求宏观调控必须更多地运用经济手段,通过市场实施调节。
二、经济体制改革进入加快发育和完善要素市场时期,宏观调控的内容和传导机制趋于复杂。随着基本经济制度的逐步完善,产权关系、财产关系会进一步明确,在此基础上,要素市场体系会得到较快发展完善,市场配置资源的功能不仅表现在商品生产方面,而且将深入到生产要素配置方面。在金融方面,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间的资金将相互流动、相互制约;在进一步对外开放的形势下,国内金融与国际金融融合的程度会不断提高,资金市场和外汇市场间也会形成更密切的关系。利润、利息、税率等影响资本收益的因素对社会资金供求总量的影响会不断加大。财政货币政策的调控内容和传导机制都趋于复杂。
三、我国经济将在更大范围、更广领域和更高层次上与国际接轨,对宏观调控的内容和方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在经济全球化和加入世贸组织的新形势下,我国经济必然进一步与国际接轨。这就要求宏观调控不仅要考虑国内经济运行的情况,也必须考虑国际经济运行的情况;宏观调控的方式不仅符合国内情况,也要与国际规则接轨。
完善宏观调控体系的若干建议
一、理顺宏观调控各部门的关系,规范稳定各自的职能。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完善国家计划和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等相互配合的宏观调控体系"。要根据报告的精神理顺计划、金融、财政等宏观调控部门间的关系。计划的职能目前包括两方面:其一是从经济发展和运行的全局进行谋划,提出调控目标;其二是具体安排政府的直接投资项目。由于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需要由政府提供,因此从未来看,这两个方面的职能都要保留。从改革方向看,计划今后突出提出宏观调控的目标;政府支出的安排则宜集中到财政部门。从财政职能看,重点要强化公共财政职能,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各级财政支出首先应保证社会公共产品和服务的需要;基础设施建设必须由财政支出的也应尽可能引导社会资金参与,财政资金不能再投入一般竞争性产业。金融方面,从提高货币政策制定的透明度,针对货币市场、资金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控角度看,应该加强货币政策的独立性,减少对货币政策调整的直接行政干预。政府主要通过调整宏观调控的目标协调财政和货币政策,财政收支和货币政策的调整,则需要在财政和央行各自的规则范围内按程序进行。
二、加强立法,在法律规范下实施宏观调控活动。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完善和宏观调控水平的提高,应该逐步用法律方式稳定和规范宏观调控的模式,包括部门设置、部门职能和权限的界定等。积极创造条件,制定国家计划法、投资法、财产法、国民经济稳定增长法,通过法律法规,确定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宏观调控的基本规则和决策程序,规范协调宏观调控手段和机构的活动。适应产业升级的要求,还应该加强促进新兴产业特别是关于知识经济方面的立法,例如高新技术产业促进法、信息法、电子商务法等。政府要在法律规范内,依法进行宏观调控活动。
三、加快完善宏观调控的基础。当前宏观调控中经济手段的作用不理想,调控措施伴随的风险较大,都与宏观调控的基础不完善有关。例如银行和金融企业的内在机制不完善,权、责、利关系不对称,造成了国家承担大部分的金融风险责任,同时以行政手段(控制不良贷款比例等)约束大多数的金融活动,使货币政策传导机制不畅,调控措施伴随的风险较大;又如财税体制不完善,财政支出还不够规范和透明、各级政府的财权和事权不够一致、税收体制也还存在诸多问题。这些增加了财政政策的风险,限制了减税措施的实施。要加快推进投融资体制、金融体制、财税体制改革,促进资本等要素市场发展,尽快完善宏观调控的基础。
我国宏观调控体系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宏观调控措施伴随的风险加大。随着经济发展阶段的转变,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从控制需求过热、治理通货膨胀转向刺激需求、消除通货紧缩。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转变为积极的财政政策。近年来连续发行建设国债,保持较大规模的国债投资,在取得积极效果的同时,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增加的也较多。此外由于财政性投资还缺少规范和严密的管理和监督,透明度也较低,国债投资也存在一定的低效率、伴随一定的资金回收风险。货币政策从"适度从紧"转变为"稳健",由于金融制度和监管还不完善,因此在扩大货币供给,增加信贷投放的同时,不良贷款的风险也在增加。此外,在财政收支紧张的情况下,一些财政性风险在向银行转移。例如以出口退税额作为抵押条件取得银行贷款资金等。总体看,当前的财政货币政策伴随着一定的风险。
二、行政手段对市场活动的干预仍然偏多。当前宏观调控中仍然有明显的行政干预色彩。特别近年来市场偏冷的形势下,政府对经济活动的直接参与增加,行政干预的色彩也有所增强。一是政府直接投资规模扩大,持续时间较长。政府部门对投资的调控偏重项目审批,由于投资决策与风险责任不对称,决策者利益与项目效益没有密切联系,影响了投资的效果。二是在一些方面出现了过度干预的现象。如不恰当地限制市场准入,控制市场价格,限制竞争,保护落后。三是当经济开始升温时,为了防止新的过热,在信贷资金和土地批租方面有些数量、规模控制等直接管理的方法又开始恢复。而一些市场调节措施,例如减税、调整利率等使用的较少,效果也不明显。总体看,宏观调控中行政手段和直接管理的方法仍然较多,一些经济手段的调控效果也还不够好。宏观调控中政府和市场的关系需要进一步调整。
三、宏观调控各部门间的关系不尽协调。经过1998年和2003年的两次政府机构改革,宏观调控部门机构重叠和职责不清的问题得到缓解,但并未彻底根除。宏观调控中的越位和缺位现象还不同程度存在。一是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相互配合还不够。实行积极财政政策时,由于传导机制不畅,货币政策难以及时配合;货币政策的一些操作措施对财政政策的操作有时则产生不利影响,例如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导致国债利率降低,给财政的国债发行造成压力;财政政策的一些操作措施增大了银行的金融风险,例如出口退税转为银行的抵押贷款。二是某些调控活动还不够统一。例如预算编制中基本建设投资预算与政府公共预算分别设置;行政事业性收费财政部管立项,其他相关部门管标准等。这些都一定程度上形成了相互脱节,产生管理漏洞的可能。
Ⅹ 利率进行宏观调控会干预其市场化吗
近年来,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1996 年以后,先后放开了银行间拆借市场利率、债券市场利率及银行间市场国债和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利率;放开了境内外币贷款和大额外币存款利率;试办人民币长期大额协议存款;逐步扩大人民币贷款利率的浮动区间。尤其是2004 年,利率市场化迈出了重要步伐:1月1日,再次扩大了金融机构贷款利率浮动区间;3 月25日,实行再贷款浮息制度;10 月29日,放开了商业银行贷款利率上限,城乡信用社贷款利率浮动上限扩大到基准利率的2.3 倍,实行人民币存款利率下浮制度。
2005年1月31日,央行又发布了《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报告》。2005年3月16日,人民银行大幅度降低超额准备金利率,并完全放开金融机构同业存款利率。目前,尚未进入市场化改革进程的唯有存款利率的上限、贷款利率的下限和法定存款准备金利率等少数利率品种。
一般说来,在经济高涨时期,由于“管制利率”低于市场“均衡利率”,导致资金需求过度,投资和经济过热,引发通货膨胀;而当经济不景气时,由于“管制利率”高于“均衡利率”,导致资金需求不足,投资低迷,从而加剧通货紧缩。利率管制已成为加剧经济波动的重要原因。
发达国家利率如何市场化
这类国家的特点是其金融部门和实际生产部门都比较发达。由于历史的原因,其对利率和银行实行了管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利率管制和对银行的其他管制都需要放松。从放开条件方面来分析,他们几乎不存在什么障碍,所以并不需要有目的去创造足够的条件,其面临的主要问题只是放开时机的选择,这类国家的利率放开后,对社会经济的冲击不大。
美国:在20世纪30年代大萧条背景下形成的Q项条例及其他管制措施到60年代中期时,由于市场利率与Q项规则规定的最高利率之间差距越来越大,干扰了正常的经济运行。迫使美国政府和货币当局寻求变通之策。美国的利率放开过程,是一个典型的发达金融市场逐渐向政府管制“逼宫”的案例。
管机构,放市场:Q项规则只限制了存款机构吸收存款的利率,至于金融市场中的其他利率未加任何干涉。正是这些未受管制的部分的迅速发展,对被管制部分形成有力的“逼宫”,致使其最终垮台。
重点突破:美国金融界找到的突破口是可转让大额存单的发行与交易。一方面淡化了银行单独依靠存款作为资金来源所形成的约束;另一方面也在存款利率管制体制上打开了一个缺口。
多种创新,循序渐进:CD最高存款利率限额取消后,美国银行界又陆续推出了一系列利率不受限制或市场交易的国库券利率挂钩的金融创新手段,如“狂卡(Wild card)存单(4年以上,无利率限制)、货币市场存单(与同期国库券利率挂钩)、小额储蓄存单(与国库券挂钩)、7-31天和91天账户(与国库券挂钩)、货币市场存款账户、超级可转让存单(市场利率)等。
日本:其基本特点可归纳为如下几个方面:(1)先国债,后其他品种;(2)先银行同业,后银行与客户;(3)先长期利率,后短期利率;(4)先大额交易,后小额交易。
第一阶段从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实行国债发行和交易利率的市场化。
第二阶段是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在丰富和完善票据市场的基础上实现货币市场利率的市场化。
第三阶段是80年代初至80年代末,随着金融创新和交易品种的小额化实施和完成借贷市场的利率市场化。在这一过程中,日本货币当局逐级降低了CD的发行单位和减少了大额定期存款的起始存入额,并通过引入与CD市场利率联动的MMC型存款(定期存款,但其存款利率与CD市场联系),逐步实现了由管制利率到自由利率的过渡。
第四阶段是从90年代初,随着日本央行停止“窗口指导”,代之以公开市场业务等方式调节总供求,从而出现了稳定的市场利率,到1994年10月利率完全实现了市场化。
其他国家和地区利率如何市场化
此类国家或地区并非像A类国家那样等到实际经济部门已高度发达之后再来放松对金融部门的管制,而是在实际部门获得一定程度发展之后,即开始改变其原有的对金融部门的管制政策,其目的是想更有效率地发挥金融部门在新的自由化盛行的国际环境条件下对其国内经济增长的推动作用。
台湾地区:从1975年开始推动利率市场化,选择的突破口是货币市场。货币市场利率由市场资金供求而定,不受限制,并作为“中央银行”探索市场利率的指标之一。
到1980年,台湾放宽利率管制,由“中央银行”和银行公会确定利率上下限,各商业银行在此范围内确定自己的利率,并可视市场银根松紧而灵活调整。1985年又取消“中央银行”核定商业银行放款利率上下限加减幅度的制度,各商业银行可按客户等级制定差别待遇。1989年取消由“中央银行”和银行公会制定利率上下限的制度,各金融机构可视市场资金供求自行制定存贷款利率,“中央银行”只运用再贴现、公开市场等工具,间接影响市场利率。
阿根廷:1977年,阿根廷在大幅度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实行私有化、鼓励建立非银行金融机构、为外资银行提供便利条件的同时,允许商业银行根据资金供求情况自行决定利率。
但由于当时宏观经济形势不好、通货膨胀率较高等因素的影响,放开利率后,实际贷款利率水平上升到令人难以想象的高度,大批企业因无法偿还银行贷款而倒闭,国内资金供不应求,本国商业银行和企业被迫向利率相对较低的国际金融市场借贷,导致外债的过度膨胀和政府的重新干预,中央银行被迫发行10万多亿比索,以挽救那些濒于破产的企业,这又加剧了通货膨胀。企业的倒闭又反过来冲击了银行,大批银行相继破产。在这种形势下,政府只好放弃了利率的市场化。
利率市场化的步骤
从国际一般经验来看,利率市场化的一般通过“小步快走”的方式将利率调整到市场均衡状态附近,以保持经济金融运行的稳定。完善利率浮动制,扩大利率浮动范围,下放利率浮动权。
采取先货币市场和资本市场,再借贷市场的方式,逐步扩大利率市场化的成份。同业拆借市场所形成的利率是可以反映宏观资金供求状况的,也是可以作为宏观决策当局把握经济运行态势的主要参考变量。国债市场的发展也为利率管制体系打开了一个缺口,同时以国债为基础的回购交易所形成的利率也是短期市场利率的主导性指标之一。此外,增加金融市场中可交易的品种,使得社会金融资产多样化,然后先使这类非存贷款品种利率自由化,通过它们与银行存贷款的竞争,最终放开贷款利率,进而放开存款利率。
实现基准利率引导下的市场利率体系。市场的基准利率基本形成,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基准利率(包括再贴现利率、再贷款利率等),影响商业银行贷款利率,进而影响对企业的贷款利率以及社会总供求,实现国家对宏观经济进行间接调控的目标。
推进利率市场化的合适时机
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和宽松的资金供给降低了存贷款利率市场化的宏观风险。减轻了市场化后通货膨胀率上升或利率快速上涨的风险。
货币市场的发展为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奠定了市场基础。货币市场不仅便利了商业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而且也为商业银行的风险定价提供了参照。
商业银行竞争手段日趋理性,为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奠定了较好的微观基础。我国的商业银行现在更多的在注重提高服务质量、开发新的金融产品上来帮助客户提高收益和降低风险,赢得客户的信任和支持。
充分有效的金融监管,为利率市场化提供了良好的法律环境。1998年完成了中央银行九大区域分行的设立;根据国情实行了人民银行、证监会和保监会分业管理模式;整顿和维护金融秩序;提高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大幅降低其不良资产;出台《证券法》等法律法规,加强金融领域执法力度。
中国利率市场化的思路
金融改革的具体目标包括三方面内容:一是金融宏观调控间接化,即实现金融宏观调控由直接调控手段为主向间接调控手段为主转变,建立一个充分、有效运用多种间接调控手段的间接型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二是金融交易市场化,即建立一个规模巨大、运作有效、监管严格的金融市场体系;三是商业银行企业化,即推进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和其他金融机构改革,建立一个法人治理结构完善、管理科学、充满经营活力和富有竞争力的金融组织体系。
而利率市场化与“三化”目标都有着很密切的关联。不依市场供求关系生成的非市场化利率,不能真实反映资金的稀缺程度,自然也就不能成为准确、真实的资金价格信号,正确调节货币需求,因而无法有效发挥宏观调控的“指示器”作用。
要实现金融交易市场化,金融市场中交易的商品,即“资金”的价格必须是市场化的。利率管制的经营环境使中资金融机构无法经受市场利率的洗礼,缺乏应对利率竞争、管理和控制利率风险的实践和经验,无法掌握精巧的定价技术,从而可能在与外资金融机构的竞争中处于劣势。
此外,没有在利率市场化基础上的资金定价权和金融商品定价权,商业银行就不能根据资产业务的风险度和客户的贡献度,灵活地运用价格策略参与市场竞争,就无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客户市场,也无法把自身打造成真正市场化的微观金融主体。
所以,利率市场化改革不仅仅是利率生成机制的改变,更重要的,是改善金融资源配置效率,提高中资金融机构竞争力,应对金融对外开放的需要。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利率市场化改革将牵动中国金融制度的整体变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的总体思路应确定为:先放开货币市场利率和债券市场利率,再逐步推进存、贷款利率的市场化。存贷款利率市场化应按照“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的顺序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