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2020年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
2020年我国实施的货币政策:2020年中国经济工作,明确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创造良好的货币金融环境。中国是全球主要经济体中少数仍然实行常态化货币政策的国家。
我们将坚持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根本要求,综合考虑经济增长、通胀预期、宏观杠杆率和汇率稳定,保持灵活适度,加强逆周期调节,疏通政策传导机制,提升货币政策效能,发挥好结构性工具引导作用,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尤其小微企业、民营企业、制造业支持力度,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
(1)国债收益率再攀高位扩展阅读:
货币政策反经济周期调节,是指货币政策“逆经济风向行事”。当经济增长过快、通胀压力加大时,就实行从紧的货币政策,提高利率或者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紧缩货币供给与信贷,给过热的经济降温,抑制过高的通胀率。
反之,当经济增长率下滑,或者有衰退风险的时候,货币政策则要降低利率,增加货币供应量和信贷总量,保障流动性供给,刺激投资和消费。
在经济下行阶段,尤其是在金融危机冲击下,金融机构或企业等面临短期资金供给不足时,中央银行要为金融机构提供融资便利,促进货币信贷合理平稳增长,改善融资环境,维护投资者的信心,为经济增长提供相对宽松的金融环境。货币政策反经济周期调节的应用,旨在调节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⑵ 哪些科技创新有望拉动世界经济
自1998年以来,东亚经济持续增长;近两年的增长率更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2倍左右,成为拉动世界经济的重要力量。但受次货危机蔓延的影响,2008年东亚经济增速放缓,2009年也将出现明显的减速。但相比较而言,此次金融危机对东亚经济体的影响较小。IMF的最新报告预测,今明两年亚洲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仍有望达到8.3%和7.1%;东盟各国经济增长率则将由2008年的4.7%降至2009年的3.3%。目前,拉动东亚经济增长的有利因素:一是东亚经济体拥有大量的外汇储备,金融状况相对稳健,对外部的冲击能起到缓冲作用;二是东亚各国政府及时联手干预,金融危机引发商业银行大面积危机的传导机制已被明显阻隔,金融危机经由银行渠道对实体经济进一步冲击的程度进一步降低;三是能源、金属和粮食等初级产品价格的全面回落,减轻了企业的成本压力,化解了通胀风险;四是东亚贸易模式已从原来依赖美国和欧洲、日本市场,转向欧美、日本和中国“三足鼎立”的格局,贸易多元化成为东盟国家规避风险的选择。日本经济形势。国际金融动荡对日本的最大影响是:日元急剧升值使出口企业的成本上升,出口减少又对日本整体经济产生不利影响。2008年11月底日元对美元的汇率已升至13年来最高点。日本大公司营业利润大幅减少,设备投资下降;中小企业举步维艰,9月企业破产数量同比大幅增长34.4%。2008年1-2季度日本经济按年率计算仅增长了1.2%和0.7%,分别比上年同期回落2.0和1.1个百分点,从而结束了自2002年2月开始的经济增长周期。根据日本央行、内阁府、总务省、经济产业省和财务省相关数据的综合预测,日本2008年GDP实际增长率约为-0.3%,2009年将为-0.5%左右。2009年日本物价上涨的压力将明显减轻,相比较2008年约1.5%的物价涨幅,2009年将稳定在0%左右。韩国经济形势。韩国是受全球金融危机冲击最大的亚洲经济体之一。2008年上半年韩国经济增长率为5.3%,但至第三季度已降为0.6%,为过去4年来的最低增幅。从年初到11月初,韩国股市下跌38%,韩元兑美元的汇价下跌超过30%。外债总额已达3990亿美元,总外债与外汇储备的比例为190%,已接近1997年最糟糕的情况。外部的金融危机已对韩国的银行系统产生了越来越严重的影响。虽然韩国的金融系统面临着巨大压力,但还不太可能重陷1997年的金融危机。近年韩国一直谨慎执行财政政策,拥有相对稳定的政府财政收支。韩国GDP居世界第11位,外债对GDP比例是40%;韩国主要银行的韩元仍是净流入;韩元的疲软有助于促进该国的出口,近期大宗商品价格走低也使第四季度经常性账户可能转为盈余。2009年韩国的外部经济环境较2008年将进一步恶化,内需也很难迅速恢复。出口增长将放慢,有可能接近零增长;但经常项目收支有望转亏为盈,物价上涨压力会逐渐消失,韩元兑美元汇率有望稳定在1040韩元兑换1美元的水平上。2009年东盟经济走势1997年的金融危机已使东盟国家开始调整自身的经济结构,进行金融和企业部门的综合改革。2008年上半年,印尼和马来西亚继续保持高增长,而菲律宾因实际所得减少导致个人消费增长减速。越南在2008年中一度通货膨胀高企,并陷于金融恐慌,但此后形势好转,1-10月引进外资已同比增长了近5倍。泰国则因政局不稳导致内需疲软,经济低迷。目前的金融危机对东盟各国金融部门的影响相对有限,但随着欧美市场购买力收缩,出口拉动型的东盟经济体仍将受到一定影响。2009年东盟经济增长率可能降至3%左右。全球贸易、FDI和金融形势分析2001年以来,世界贸易与国际直接投资都得到了迅速发展。但受世界经济增长率大幅走低及其他因素变动的综合影响,2009年全球贸易增速将大幅下降,FDI(编者注:指外商直接投资)将出现负增长的局面,国际金融市场在前半年仍将延续当前颓势、后半年则有望进入一个平稳期或开始逐步复苏。2009年全球贸易和FDI展望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贸易增速远高于世界经济增速,发展中经济体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逐步提升,贸易平衡格局发生着有利于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变化。2004年以来,全球FDI也发展迅速,但增长格局发生一些新的变化,美国、亚太和欧洲成为三大国际投资热点区域,发展中国家引进外资快速增长,FDI资金流向集中于能源、金融等产业领域,全球企业并购再掀高潮。2009年,以下因素将对全球贸易和FDI产生重要影响:世界经济增长率大幅下降。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2009年世界经济增长率将大幅走低,世界贸易将受到拖累;美欧日大企业财务状况的恶化,也会严重制约FDI的发展。资源品价格回落并在低谷徘徊。2008年9月后,世界主要资源品价格都出现了大幅下降,这将拉低世界贸易增长速度。这种状况可能延续至2009年上半年,该年三季后世界资源品价格可能见底回升,从而拉动世界贸易的回升。同时,资源品价格的见底回升,也将为FDI提供很好的投资机会。经济贸易政策的调整。受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的影响,不少国家会对进口贸易采取更为严格的限制。但多数将采取非关税贸易壁垒的方式,如绿色壁垒、社会壁垒、反倾销、反补贴等。这对世界贸易的发展会造成负面影响。相反,金融危机与经济衰退,将促使的国家采取积极的经济政策,来吸收的外来投资。汇率变动加剧。金融危机造成汇率的频繁波动,将对世界贸易的稳定发展带来冲击。欧元、英镑对美元、日元、人民币的大幅贬值,将制约欧盟对外直接投资发展,而有利于美国厂商的对外投资。同样,人民币升值趋势难改以及中国外汇储备的积累,将有利于中国对外投资的较快发展,而制约FDI的流入。国际金融市场投机再度活跃。美国、欧盟及多数国家房地产的不景气和股市的低迷,将持续一段时期,从而制约金融市场的投机。但美国房地产市场可能在2009年底止跌回升,具有经济预报功能的股市则可能更早复苏,这将为世界资本提供“抄底”机会。2009年下半年,国际金融市场的投资投机热潮将再度兴起,并制约资本向实业FDI的转移。综上所述,世界贸易的增长速度将由2007年的6.3%下降到2008年的4.5%左右,2009年将进一步下降至2-2.5%。2009年国际贸易的增速,发达国家将降至-0.1%,发展中国家将降至5-5.5%,其中新兴市场也将降至7%左右。全球FDI,2008年下半年出现了急剧下降,2009年可能降至1.2万亿美元之内,FDI流动会面临的风险。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展望受美国次贷危机冲击,2008年国际金融市场形势剧变:外汇市场波动剧烈,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阶段性大起大落,中长期国债收益率差额扩大,全球股指集体大幅下跌,国际金价攀高后回落,国际商品期货价格先升后降;但全年基本走势,大致可分为2个阶段:年初至7月的暴涨阶段和7月以来的暴跌阶段。2009年,以下因素将对国际金融市场产生重要影响:美元实际汇率将保持升值趋势。在全球金融危机的背景下,世界需求下降,资源品价格下跌,都将凸显美国作为全球资金避风港的特点,从而促进美元升值。这印证了“美元微笑假说”(DollarSmileHypothesis),即美国经济若硬着陆,美元将升值;美国经济增长若快于其它地区,美元亦将升值;但美国经济若“软着陆”,则美元将贬值。预计2009年美元实际汇率将保持升值趋势并逼近乃至超过2000年的基准水平。全球股市可能在“熊市”徘徊。由于各国政府都出台了积极的救市政策,预计2009年全球股市集体跳水的现象将不复再现。但受风险偏好降低、流动性紧缩、市场信心不足等因素的影响,股市低位徘徊的概率较大。国际黄金市场价格走高。受美元走强和流动性紧缩的影响,2009年黄金作为“避险货币”的作用将进一步显现,金价可能重回每盎司1000美元。国际商品期货价格将下滑后趋稳。未来几个月石油等大宗商品期货价格继续下滑的可能性,仍然很大。但到2009年底,供给减少的影响将逐渐显现,期货价格将进入平台期,而石油则可能步入缓慢的上升期,不过2009年底之前恐难突破70美元/桶。总之,2009年全球实体经济下滑,商品需求的黯淡,流动性紧缺,金融市场的投资和投机受到抑制,这些都将直接打压全球金融和主要商品价格。预计2009年国际金融市场在前半年仍将延续当前的颓势,而后半年则有望进入一个平稳期或开始逐步复苏。
⑶ 2008年金融危机
听我给你分析,专业的!
大约在01年的时候,美联储实行低利率的政策,存贷利率都比较低,
而当时美国的房市看好,房价一路上涨
这个时候,一些不吸收公共存款,资本充足率低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就贷款给一些欠缺还款能力保障的人,比如没有稳定工作的或收入较低的人
因为贷款利率低,还款的风险相对较小,而且房价上涨快,即使贷款人还不起钱了,这些金融机构可以通过收回房产作为抵押,将房产卖出去,甚至对于当初借钱买房的人,卖出去的钱还了款,都还有剩余,所以美国人信心大增,大力发扬了这种让人人买得起房的方式
这些金融机构把带出去的款,作为债权,通过一些包装,卖到了二级市场,
在二级市场,这些债权又被划分成四个等级,优先级,次优级,次级和股本级
这个划分是这样的,一旦借钱的人还款,全部用于优先级,当优先级还完了,再还次优级,次优级还完了再还次级等等
对于股本级,由于风险太高,资本市场(另一些金融机构)又推出一个保证,如果你收不到还款了,我就帮他还,但是你收到了,我收点手续费
这样一来,这些债权被大大小小的投资银行,基金,对冲机构,保险公司全部买走了
然而从05年开始,美国的利率上涨,房价下跌,这样一来还不起钱和不愿意还钱的人增加的很快,导致从最初的房贷金融机构到后来的投资银行以及各种基金和商业银行都陆续出现了资金短缺和流动性不足,这种问题并不是刚开始就暴露出来的,在多年的累积时候,在2008年,以本次金融危机的形势登上了历史的舞台。
(第一波冲击)从最初的房地产金融机构开始(房利美和房地美等 ),
(第二波冲击)到大量购买了这些债权的投资银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美林、雷曼和贝尔斯登等)
(第三波冲击)最后购买信用评级价高的(优先级,次优级等)的保险公司,共同基金,养老基金,商业银行等,也纷纷倒闭(因为这些机构要求安全性,不能购买评级低的债权,但是随着资本市场恶化,本来信用评级高的债权,评级也被下调,他们只能选择卖出 ,然而此时已经卖不出去了)
造成本次金融危机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美联储在05年转变实行高利率政策是货币政策的错误选择,以及美国金融工具市场的过度发展,是主要的两个方面
⑷ 请问什么是输出型通货膨胀和输入型通货膨胀啊
近期,随著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的即将离任,市场对可能继任者本.伯纳克是否会坚定地执行反通胀政策产生了疑虑,外汇市场也由此大幅波动。另一方面,英国在同样经受通胀压力的同时,却在8月份选择了减息,成为近年来第一个率先减息的西方国家。但英国央行同样在11月份是否再度减息的问题上产生了激烈的争论。通货膨胀究竟与利率走势之间有什兮 疑 t?而目前市场对加息的理解是否符合经济原理?市场会否纠正对一国通胀压力加大的认识,这是本文将探讨的问题。
通胀通货膨胀是指一国经济中的纸币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所需而引起的货币贬值,物价普遍上涨的现象。通货膨胀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总需求的增长而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普遍上涨的现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因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主动提高价格而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普遍上涨的现象。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在通货膨胀期间,需求、成本以及结构这三种因素同时起作用。
总体而言,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害的经济现象。并且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胀意味著一国货币的对内贬值。在外汇市场,通胀是影响币种走势的重要指标。但是,汇价走势对通胀的反应往往是复杂的。
一国货币的贬值分为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通货膨胀引起的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减少,就是对内贬值。而对外贬值就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汇率的下跌。我们要考察通货膨胀对汇价变动的关系,就需要了解货币的对内贬值与对外贬值的关系。
以欧元区和美国为例,假如欧元/美元汇率现在为1.2000,也就是说对于同一可贸易产品,在美国需要花费120美元购买的东西,在欧元区100欧元就可以买到了。假如美国的通胀率为5%,一年之后,现在120美元能购买的东西,需要花费120*(1+5%)=126美元才能买到。如果欧元区通胀为0%的话,100欧元的东西,一年后还值100 欧元。这样,理论上欧元/美元的汇价现在变为1.2600。也就是说,一国的通胀将引起本国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
应该指出,以上仅是极端情况下的按照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汇率。在现实经济中,一国政府往往会对经济进行干预,当出现通货膨胀压力时,中央银行往往采取加息或者缩紧信贷等措施以抑制通胀,利率的变动造成了资金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这种变动蔓延到资本市场,造成证券价格的变动。具体体现为股票市场的走低,和债券收益率的提高。而后者使得债券市场相对于别国的债券更具有吸引力,这有可能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加息国,从而形成加息国货币的买盘。这对加息国货币是有利的。目前外汇市场盛行的套息交易就是基于这一原因。
在美国自2004年6月1开始加息以来,迄今为止美国已经进行了11次连续加息。当2004年12月14日,美联储的第五次加息宣布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2.25%以后,美元利率自1998年来第一次超过了欧元2%的利率。而外汇市场也逐渐形成一种逻辑思维∶
通胀压力增大——中央银行可能加息——资本市场吸引力加大——货币上行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思维,美元在今年总体走势强劲,持续的加息预期抵消了市场对美国双赤字问题的担心,欧元/美元从去年底的历史最高点1.3665持续下跌。而每当美国,或者欧元区,或者英国公布强于市场预期的通胀数据时,其货币就会上扬。
但是,加息对于治愈一国的通胀真的是有效的吗?以及,持续的加息真的提高了一国货币的内在价值了吗?
前面提到,通货膨胀的成因有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动型。考察美国的国内经济,一方面由于美国消费者的过度消费,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需求旺盛,引起了一定的泡沫现象,而美国抵押贷款利率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正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因。另一方面,过去1年多来,国际油价自30美元/桶节节攀升,现今已在60美元/桶上方,涨幅超过100%。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油价的飙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即油价的上扬造成美国企业生产成本高企。但这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能否演变为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关键要看美国生产企业的定价能力(Pricing Capacity),即美国企业的输出商品价格能否随著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上调。实际上,由于全球化的竞争,制成品的价格很难上调。能源价格的上扬仅仅通过成品油,如汽油价格的上扬来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这就造成了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较高,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并不高,而扣除能源和食品影响之外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更加温和的局面。也就是说,油价的上扬并未全面蔓延到美国经济的各个层面。而油价的上扬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无法控制的。下图给出了去年6月份以来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最近半年来节节攀高,特别是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达到25年来的最高月比增长率1.2%,但核心CPI却始终维持在0.1%的低水平。显示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全面的通胀压力。
一方面是由于住房抵押市场利率偏低引起的房地产投资需求过热,另一方面是由美联储无法控制的油价上扬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显然,美联储的持续加息行动可以抑制前者,但加息行动并不能抑制油价引起的通胀,相反,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的上扬必然造成企业财务成本的增加,这对于饱v o价上涨之苦的企业来说,无疑又多了一项负担。而商品定价能力的缺失又让企业无法转移这些负担。这就产生了加息的悖论,加息治疗通货膨胀可能无效,但加息却会造成经济的放缓。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利率的传导机制不通畅。美联储理事桂恩(Guynn)就认为,美国企业的定价能力偏低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这点从英国经济中体现更明显,从2004年下半年就传言英国将会加息,但出于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加息一直未能成行,相反引来今年8月份的减息行动。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和能源价格和海外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令英国经济陷入滞胀危险。因此,通胀不再被市场看作加息的信号,而是出现一种难以治愈的经济梦魇。
能源价格的上扬,将引起可能的消费需求放缓,和由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消费需求的放缓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低迷。伴随著通胀的经济低迷给货币政策制订增加了非常矛盾的难度。仅凭加息或者减息是难以治愈这一顽症的。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当经济增长出现过热时,会伴随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下采取加息等货币政策效果是明显的。但当经济增长乏力时,经济中最活跃的投资因素对市场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利率等货币政策作用并不明显,此时应该采取财政政策来进行调整。
英国消费者物价指数与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的关系——资料来源∶Calyon
从上图可以看出,与美国的情u ㄕP,英国的核心CPI基本与CPI同步。
据官方预测,自去年来GDP的增长就远落后于长期趋势水平了,仅达到1.5%。但货币政策委员会仅在今年8月份有一次减息,而且即便这次减息也遭到激烈反对。在10月13日,英国央行行长梅尔文.金的讲话中解释了其中缘由∶
首先,大多数货币政策委员会的鹰派成员怀疑能源价格的上涨能减弱生产能力的增长。
其次,他们担心能源价格上扬的同时,强劲增长的全球经济(特别是亚洲),将最终推高英国除石油外的其他商品的进口价格。而这之前商品价格出现了长达数年的通缩。
最后,从相当强劲的商业调查结果来看,他们怀疑官方GDP数据的完整性。根据采购经理人调查数据,过去一年来类似的数据始终与高于2%的GDP增长率相伴,而官方数据显示今年总需求增长仅为1.5%。虽然结果与采样区间有关,但回归趋势显示商业调查给出了估计GDP增长终值的良好途径。
另外,从零售销售来看,英国国内消费情况并没有出现明显的下跌趋势。也就是说,英国经济还没有坏到需要不断的减息来刺激的地步。英国央行现在应关注的仍将是通胀压力。
英国零售销售季率数据——资料来源∶Calyon
在高油价的前提下,为什允L去大半年来美联储的稳步加息总是不断刺激美元走高呢?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虽然不能直接对油价产生作用,但可以通过对强势美元的支持来达到抑制油价的目的。这一思维的逻辑依据是∶
加息——美元上扬——美元相对购买力增强——以美元计价的油价下跌——输入型通胀受到抑制
但是,随著石油生产国不断将出售石油赚取的美元转换为欧元等其他储备货币,这一逻辑路径的延续性受到越来越大的考验。
首先,加息使美元走强的前提是美国资产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加大。但在于油价不断走强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对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表示担心,而持续不断的加息行动会加剧这种担心。近期报出的美国通用汽车信用等级降低,以及瑞富财务丑闻等事件,都将抑制国外资本对美国资产的需求。虽然美国国债不会受到信用风险和企业盈利的影响,但毕竟其投资容量有限,美国政府不可能无限度的膨胀其国债规模。如果布什政府能实现其削减政府财政赤字的计划,联邦政府依靠国债市场来弥补预算的意愿就会减弱,国债的发行量反而会减少。有限的资产供给下,需求的增加会造成价格的上扬——国债收益率的下降,格林斯潘的所谓「长期利率之谜」就会再现市场。这显然就抵消了加息所带来的资本市场吸引力。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美联储连续的加息压力之下,特别是未来还将继续加息(市场猜测美联储可能将利率最终提高至5%的水平),美国经济将受到严重的压力。最近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花旗银行等大型银行利润率的飙升,另一方面频频出现美国企业利润下降的警告。这是因为加息将企业利润通过融资成本转嫁到银行利润了。但这一现象不会持久,企业利润的最终下滑,将下挫投资意愿,而我们知道,投资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投资的大幅上升或者大幅下降都是损害经济的。而加息带来的美元强势将最终由美国经济的走缓而抵消。
10月14日,当美国公布创25年来高点的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月率后,美元相反出现下跌,这正好呼应了前一段时间美联储理事科恩对通胀处于 宜水平「上界」的警告。这也提醒外汇投资者应密切关注市场对通胀数据反应的悄然转变。
⑸ 滞胀时期债券市场的的情况
一,经济增长凸显"滞胀"阴影
(一)经济增速可能在4季度迅速回落
我们研究认为,根据当前的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宏观调控力度以及石油价格上涨的影响,经济增长在2004年4季度到2005年上半年将迅速回落.
1,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为4年来新高
通过对99年6月份以来的投资对GDP的贡献度的测算(参见下图),我们可以看到GDP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程度自2000年以来持续上升.在1999-2000年,投资对GDP的贡献度在27%,而202003年上升到37%.这种情况在2004年上半年得到延续.2004年上半年,GDP对投资的贡献度为37%,高于2003年同期8个百分点,高于2000年18个百分点之多!可以看到,本轮的经济增长,具有明显的投资拉动型特征,一旦投资得到有效抑制,目前经济快速增长的局面可能难以维系.
图1 投资对GDP的贡献度
随着2004年二季度以来宏观调控的进行,投资增长过快的势头得到了抑制.从图2可以看到,自2003年以来,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持续快速上涨,2003年全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长28.4%,而2002年全年这一数据为17.4%.进入2004年的第二月,该数据更是上升到53%之高,投资过热的迹象十分明显.为此,央行连连出台调控措施,实行了差额存款准备金率并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同时发行大量央行票据对冲由于外汇占款导致的货币投放.另外,更为重要,也更为直接的是行政手段的实施.随着宏观调控力度的加强,2004年投资过热的迹象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抑制.反映在数据上为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速的迅速回落,从2月份的53%回落到7月份的31.1%.我们预计,种种迹象表明,目前的宏观调控将持续一段时间,因此投资增速的下滑将是一个不可逆转的趋势.
图2 近3年固定资产累计投资同比增速
一般而言,投资对经济增长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即上半年投资的回落对经济的影响预计在第4季度甚至明年才能得到充分的体现.
2,石油价格高企抑制经济增长
进入2004年以来,国际原油价格攀升到40美元/桶以上,一度逼近50美元大关.主要是受以下因素的综合作用:(1)全球需求增长,特别是中国石油需求的持续增长;(2)库存的下降,主要是近年来西方国家商业石油库存不断下降;(3)美元贬值使国际石油价格不断攀高.相对于2001年美元兑欧元汇率的最低点是0.8849,2003年美元兑欧元汇率达到1.2611,美元贬值幅度达到43%,而同期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了20%左右;(4)以投资基金为主的投机性资金大举进入,推高油价.
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导致目前国际油价连创新高的各种因素在2004年第4季度不会马上改变,预计202004年下半年国际油价还将维持在历史高位水平.
目前的高油价已使亚洲许多国家受到不同程度影响.据国际有关机构202003年的推算,一桶原油超过30美元,亚洲国家平均通货膨胀率增加0.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速度放慢0.25个百分点.如果油价每桶上涨10美元,并持续下去,202004年亚洲经济增长将下调约0.8个百分点,失业率和通货膨胀率也将进一步升高.进口石油的亚洲国家因使用替代能源能力较小因而需要付出高额费用,国际收支平衡受到极大的影响.而对于产油的亚洲国家,如果油价平均保持每桶35美元以上的高价位,其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上升0.6个百分点.
中国逐渐由资源自给型国家转变为资源进口型国家.按照2003年的数据,中国的原油进口已达到1/3.根据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的研究,如果国际石油价格维持在30美元/桶以上,我国的GDP增长率将下降0.25个百分点;在此基础上石油价格每上涨10美元,则我国的GDP增长率预计下降0.8个百分点.
综上所述,随着宏观调控的进行而导致投资增长的受限,以及石油价格高企的影响,预计2004年第4季度乃至2005年上半年,中国GDP将摆脱目前快速上升的轨道,季度同比增速迅速回落到7-8%的水平.
(二)物价高企的局面短期内难以改变
1,粮食价格长期难有大幅回落
我国今年的秋粮有望获得丰收.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预计202004年我国粮食总产量将比上年度增产6%左右.如是,将扭转连续4年产量大幅下滑的局面.同时,美国农业部也根据秋粮的情况调高了对中国粮食产量的预期(参见下表).
中国粮食产量情况预计
种植年度
2002/2003
2003/2004
2004/2005(F1)
2004/2005(F2)
粮食产量(百万吨)
343.09
324.08
337.30
345.30
备注:(1)种植年度为每年8月至次年7月.因此今年的秋粮计入04/2005年的产量.(2)F1为美国农业部7月份的预计数据;F2为美国农业部8月份的预计数据.
但是,应当看到,即使今年秋粮增产,依然无法满足国内日益扩大的粮食缺口.因此,预计粮食库存持续下滑的局面难以得到根本解决(图3).
不过,随着播种面积的扩大以及因农产品价格上升而导致农民种粮积极性的提高,到2005年秋季粮食问题有望得到较好的缓解.
图3 我国粮食库存情况预计(单位:百万吨)
2,石油价格对物价的影响不容忽视
在前文中我们分析到了石油价格对经济增长的影响,而国际油价对我国物价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根据中信证券的研究,如果国际油价维持在30美元以上,我国的CPI将较去年同期上扬0.4%.目前国际石油价格很有可能维持在40美元附近的高位,短期内下降的空间有限.而国内的油价虽然经过调整,但是与国际油价的上涨依然有一定的差距.换句话说,即使国际油价维持在目前的水平,国内仍存在油价继续上调的可能.而且,根据历史上调价情况看,即使国际油价回落,国内油价调低的步伐总是较慢.因此,在国际石油价格维持高位的环境下,我们不得不重新评估国内的物价水平.
综上所述,随着宏观调控的进行,以及粮食,石油等大宗商品价格短期内难以迅速回落,我国经济在第4季度至2005年上半年面临着经济增速回落,物价继续走强的局面.这种局面具有一定的"滞胀"特征,值得我们关注.
二,债券投资:控制风险为主,加强创新设计
自2003年下半年以来,随着经济的走强,物价的回升,债券市场结束了多年的牛市,经历了连续的收益率上升行情.在过去的1年时间内,交易所中长期国债收益了上升了150-200BP,幅度之大令人叹为观止(见图4).
图4 2003年8月以来交易所部分国债收益率变动情况
鉴于中国经济增长面临"滞胀"阴影,而国际环境中美元又进入了明显的升息周期,不少机构预计美国经济在2004年和2005年均将维持在4%以上的增长率,失业率也将持续下降到5.5%左右,而同时通货膨胀率维持在2%左右.根据这种分析,美联储很有可能在2004年年底之前再度升息50BP,达到2.25%,而2005年年底可能最终把利率调高到4.0%以上.由于中国采取近乎固定利率的汇率政策,因此长期看美元利率与人民币利率的调整方向基本一致.如果美元利率连续调升,则人民币利率调升的压力将持续上升,最终调升人民币存款利率很难避免.
在面临利率上调风险的情况下,债券投资无疑要把投资风险放在首位,我们建议需要关注以下几点:
一是控制投资仓位.在过去债券市场的牛市行情中,不少机构运用债券收益率与货币市场利率(回购利率)的利差放大持仓,以期获得超额收益.这种操作方式在收益率下降时期可以获得利差和溢价的双重收益,但是在收益率上升时期则扩大了持仓风险,导致在资金面紧张的情况下不少机构资金链出现断裂,不得不斩仓出局.我们认为,在利率可能面临上升周期的环境下,投资者一定要控制好投资仓位,保证流动性需要.
二是控制投资久期.众所周知,利率上升周期的久期控制非常重要,很多基金公司在202004年初就把债券投资久期缩短到2年以内,应该说规避了收益率上升带来的投资风险.事实上,在很多情况下,控制久期较控制投资仓位更重要.
三是加强控制风险的久期中性投资策略.随着跨市场国债供给的持续增加以及期限结构的更加合理,运用不同期限,不同品种进行久期中性的投资可能成为弱市中致胜的重要手段.对于仓位较重,久期较长但是以成本计价的机构,很难通过减仓来实现降低风险的操作(实现了亏损),不妨可以考虑通过对冲来降低风险持仓.当然,这种操作需要对风险进行充分的评估,并结合对收益率曲线的把握来进行.另外,两个市场间,同市场不同品种间的利差可能会经常出现,进行这种利差套利交易也是弱市中可以取胜的交易策略.
(作者单位: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债券销售交易部)
结论来源:《油价对经济及行业的影响》,中信证券研究咨询部
⑹ 先进部门和扩展部门的结构性比重越大结构性通胀越大是对的吗
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如钢铁,猪肉,楼市,食用油,等,如果结构性通胀没有有效抑制就会演变成成本推动型通胀,造成全面通胀。
通货膨胀按形成的原因一般可分为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构性通货膨胀。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是指由于总需求的增长而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普遍上涨的现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是指因商品和劳务的生产者主动提高价格而引起的商品平均价格的普遍上涨的现象。结构性通货膨胀是指物价上涨是在总需求并不过多的情况下,而对某些部门的产品需求过多,造成部分产品的价格上涨的现象。在通货膨胀期间,需求、成本以及结构这三种因素同时起作用。
总体而言,经济学家认为通货膨胀是一种有害的经济现象。并且从定义中我们可以知道,通胀意味著一国货币的对内贬值。在外汇市场,通胀是影响币种走势的重要指标。但是,汇价走势对通胀的反应往往是复杂的。
一国货币的贬值分为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通货膨胀引起的一国货币购买力的减少,就是对内贬值。而对外贬值就是相对于其他国家汇率的下跌。我们要考察通货膨胀对汇价变动的关系,就需要了解货币的对内贬值与对外贬值的关系。
以欧元区和美国为例,假如欧元/美元汇率现在为1.2000,也就是说对于同一可贸易产品,在美国需要花费120美元购买的东西,在欧元区100欧元就可以买到了。假如美国的通胀率为5%,一年之后,现在120美元能购买的东西,需要花费120*(1+5%)=126美元才能买到。如果欧元区通胀为0%的话,100欧元的东西,一年后还值100 欧元。这样,理论上欧元/美元的汇价现在变为1.2600。也就是说,一国的通胀将引起本国货币的对内贬值和对外贬值。
应该指出,以上仅是极端情况下的按照货币购买力计算的汇率。在现实经济中,一国政府往往会对经济进行干预,当出现通货膨胀压力时,中央银行往往采取加息或者缩紧信贷等措施以抑制通胀,利率的变动造成了资金的相对价格发生变动。这种变动蔓延到资本市场,造成证券价格的变动。具体体现为股票市场的走低,和债券收益率的提高。而后者使得债券市场相对于别国的债券更具有吸引力,这有可能吸引国际资本流入加息国,从而形成加息国货币的买盘。这对加息国货币是有利的。目前外汇市场盛行的套息交易就是基于这一原因。
在美国自2004年6月1开始加息以来,迄今为止美国已经进行了11次连续加息。当2004年12月14日,美联储的第五次加息宣布联邦基金利率提高至2.25%以后,美元利率自1998年来第一次超过了欧元2%的利率。而外汇市场也逐渐形成一种逻辑思维∶
通胀压力增大——中央银行可能加息——资本市场吸引力加大——货币上行
正是基于这一逻辑思维,美元在今年总体走势强劲,持续的加息预期抵消了市场对美国双赤字问题的担心,欧元/美元从去年底的历史最高点1.3665持续下跌。而每当美国,或者欧元区,或者英国公布强于市场预期的通胀数据时,其货币就会上扬。
但是,加息对于治愈一国的通胀真的是有效的吗?以及,持续的加息真的提高了一国货币的内在价值了吗?
前面提到,通货膨胀的成因有需求拉上型和成本推动型。考察美国的国内经济,一方面由于美国消费者的过度消费,特别是在房地产市场上的投资需求旺盛,引起了一定的泡沫现象,而美国抵押贷款利率的长期处于较低水平正是造成房地产泡沫的主因。另一方面,过去1年多来,国际油价自30美元/桶节节攀升,现今已在60美元/桶上方,涨幅超过100%。而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石油进口国,和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油价的飙升给美国经济带来了一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即油价的上扬造成美国企业生产成本高企。但这种输入型的通货膨胀能否演变为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关键要看美国生产企业的定价能力(Pricing
Capacity),即美国企业的输出商品价格能否随著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上调。实际上,由于全球化的竞争,制成品的价格很难上调。能源价格的上扬仅仅通过成品油,如汽油价格的上扬来对消费者产生影响。这就造成了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较高,而消费者物价指数并不高,而扣除能源和食品影响之外的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更加温和的局面。也就是说,油价的上扬并未全面蔓延到美国经济的各个层面。而油价的上扬是美联储的货币政策无法控制的。下图给出了去年6月份以来美国生产者物价指数、消费者物价指数,和核心消费者物价指数的走势图。 从上图可以看出,尽管生产者物价指数(PPI)和消费者物价指数(CPI)最近半年来节节攀高,特别是9月份消费者物价指数达到25年来的最高月比增长率1.2%,但核心CPI却始终维持在0.1%的低水平。显示美国经济并没有出现全面的通胀压力。
相关知识——CPI
CPI即消费者物价指数(Consumer
Price
Index),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如果消费者物价指数升幅过大,表明通胀已经成为经济不稳定因素,央行会有紧缩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的风险,从而造成经济前景不明朗。因此,该指数过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场欢迎。例如,在过去12个月,消费者物价指数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个月前平均上升2.3%。当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钱价值便随之下降。也就是说,一年前收到的一张100元纸币,今日只可以买到价值97.75元的货品及服务。一般说来当CPI>3%的增幅时我们称为INFLATION,就是通货膨胀;而当CPI>5%的增幅时,我们把他称为SERIOUS
INFLATION,就是严重的通货膨胀。
消费者价格指数,是对一个固定的消费品篮子价格的衡量,主要反映消费者支付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变化情况,也是一种度量通货膨胀水平的工具,以百分比变化为表达形式。在美国构成该指标的主要商品共分七大类,其中包括:食品、酒和饮品住宅;衣着;交通;医药健康;娱乐;其他商品及服务。在美国,消费物价指数由劳工统计局每月公布,有两种不同的消费物价指数。一是工人和职员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W。二是城市消费者的消费物价指数,简称CPIU。
核心CPI即核心消费价格指数,是指将受气候和季节因素影响较大的产品价格剔除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由于食品和能源价格会受到一些异常因素的影响而产生大幅波动,并模糊消费价格的真实变动趋势,因此,一般将剔除了食品和能源消费价格之后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作为“核心消费价格指数”(Core CPI),并被认为是衡量通货膨胀的最佳指标。
一方面是由于住房抵押市场利率偏低引起的房地产投资需求过热,另一方面是由美联储无法控制的油价上扬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显然,美联储的持续加息行动可以抑制前者,但加息行动并不能抑制油价引起的通胀,相反,美国联邦基准利率的上扬必然造成企业财务成本的增加,这对于饱受物价上涨之苦的企业来说,无疑又多了一项负担。而商品定价能力的缺失又让企业无法转移这些负担。这就产生了加息的悖论,加息治疗通货膨胀可能无效,但加息却会造成经济的放缓。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利率的传导机制不通畅。美联储理事桂恩(Guynn)就认为,美国企业的定价能力偏低影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
这点从英国经济中体现更明显,从2004年下半年就传言英国将会加息,但出于对经济增长放缓的担心,加息一直未能成行,相反引来今年8月份的减息行动。国内消费需求的不足和能源价格、海外商品价格上涨引起的输入型通货膨胀,令英国经济陷入滞胀危险。因此,通胀不再被市场看作加息的信号,而是出现一种难以治愈的经济梦魇。
能源价格的上扬,将引起可能的消费需求放缓,和由成本推进型的通货膨胀。消费需求的放缓必然导致经济增长的低迷。伴随著通胀的经济低迷给货币政策制订增加了非常矛盾的难度。仅凭加息或者减息是难以治愈这一顽症的。从经济学理论上讲,当经济增长出现过热时,会伴随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这种情况下采取加息等货币政策效果是明显的。但当经济增长乏力时,经济中最活跃的投资因素对市场价格的敏感度降低,利率等货币政策作用并不明显,此时应该采取财政政策来进行调整。
在高油价的前提下,为什么过去大半年来美联储的稳步加息总是不断刺激美元走高呢?美联储的利率政策虽然不能直接对油价产生作用,但可以通过对强势美元的支持来达到抑制油价的目的。这一思维的逻辑依据是∶
加息——美元上扬——美元相对购买力增强——以美元计价的油价下跌——输入型通胀受到抑制
但是,随著石油生产国不断将出售石油赚取的美元转换为欧元等其他储备货币,这一逻辑路径的延续性受到越来越大的考验。首先,加息使美元走强的前提是美国资产对外国资本的吸引力加大。但在于油价不断走强的情况下,国际资本对美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表示担心,而持续不断的加息行动会加剧这种担心。近期报出的美国通用汽车信用等级降低,以及瑞富财务丑闻等事件,都将抑制国外资本对美国资产的需求。虽然美国国债不会受到信用风险和企业盈利的影响,但毕竟其投资容量有限,美国政府不可能无限度的膨胀其国债规模。如果布什政府能实现其削减政府财政赤字的计划,联邦政府依靠国债市场来弥补预算的意愿就会减弱,国债的发行量反而会减少。有限的资产供给下,需求的增加会造成价格的上扬——国债收益率的下降,格林斯潘的所谓“长期利率之谜”就会再现市场。这显然就抵消了加息所带来的资本市场吸引力。
从上面分析可以看出,在美联储连续的加息压力之下,特别是未来还将继续加息(市场猜测美联储可能将利率最终提高至5%的水平),美国经济将受到严重的压力。最近我们可以看到,一方面是花旗银行等大型银行利润率的飙升,另一方面频频出现美国企业利润下降的警告。这是因为加息将企业利润通过融资成本转嫁到银行利润了。但这一现象不会持久,企业利润的最终下滑,将下挫投资意愿,而我们知道,投资是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投资的大幅上升或者大幅下降都是损害经济的。而加息带来的美元强势将最终由美国经济的走缓而抵消。
⑺ 从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上看,通货膨胀可分为哪几种
从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上看,通货膨胀可分为:
①需求拉动型通货膨胀。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现有价格水平下的商品总供给,引起了物价普遍上涨。总需求的过度增长表现为由于投资膨胀和消费膨胀所导致的持续的货币供应量超过社会商品可供量的增长,因而又称过量需求通货膨胀。
②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由于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导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资的提高超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
③结构性通货膨胀。由于社会经济部门结构失衡而引起的物价普遍上涨。这种类型的通货膨胀一般在发展中国家较为突出。
(7)国债收益率再攀高位扩展阅读
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国家货币发行量的增加。政府通常为了弥补财政赤字,或刺激经济增长(如2008年四万亿刺激计划),或平衡汇率(例如中国的输入型通货膨胀)等原因增发货币。
通胀可能会造成社会财富转移到富人阶层,但一般情况下的通货膨胀都是国家为了有效影响宏观经济运行而采取措施无法避免的后果。许多经济学家认为,温和良性的通货膨胀有利于经济的发展。
由于经济运行中总需求过度增加,超过了既定价格水平下商品和劳务等方面的供给而引发通货膨胀。需求拉动的通货膨胀是指总需求过度增长所引起的通货膨胀,即"太多的货币追逐太少的货物",按照凯恩斯的解释,如果总需求上升到大于总供给的地步,过度的需求是能引起物价水平的普遍上升。
在我国,财政赤字、信用膨胀、投资需求膨胀和消费需求膨胀常常会导致我国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的出现。我国1979年至1980年的通货膨胀的成因即是由财政赤字而导致的需求拉上。
⑻ 杭州理财产品能推荐点么 ,杭州哪里可以找到银行理财产品的实际收益率 twr
投资理财市场会有哪些新气象?新的一年投资者又该如何理财?相关理财专家作了展望。理财品:稳中趋热是主流[走势展望]从炙手可热到波澜不惊,人民币理财品在2005年上、下半年截然不同的走势,难免给人以理财品市场“虎头蛇尾”的感觉。浦发银行杭州分行私人金融顾问裘完州认为,2006年理财品市场虽不会似去年上半年那样“激情四射”,但也不会“一冷到底”,相反理性中蕴含着机会,总体格局将是稳中趋热。去年11月,中国银监会把人民币理财品、外汇理财品发售“门槛”抬高至5万元和5000美元后,客观上紧缩了部分市场。因此,今年各商业银行理财品 “发行”频率肯定不及去年这般密集,而是更注重“成功率”。预计今年人民币理财品的预期收益率还是会略高于同期储蓄利率,视期限不同大致在2.2%至3% 之间,而外汇理财品考虑到美联储持续加息的因素,收益水平会相对高一些。[操作要领]投资人民币理财品,主要还是一个流动性把握的问题。不一定是收益高就合算,还得看产品的期限。另外,风险也不得不防,特别是外汇理财品,因为加息、汇率波动都将直接影响到产品的实际收益。所以,投资者应遵循“投资铁律”,不把“所有的鸡蛋都放进一只篮子里”。金市:高歌猛进犹可期[走势展望]2005年国际金价节节攀高着实让黄金投资者好好赚了一把。新年伊始,金市牛气不减,1月9日,国际金价最高涨至每盎司544.05美元,刷新了25年来金价最高纪录。对此,中国银行浙江省分行资金交易处人士预测:2006年金价虽不排除阶段性的震荡回调,但总体走势仍将延续涨势。不过,因金价已处在历史高位,投资金市在具有可观回报的同时,风险也在同步增大。[操作要领]黄金作为一种投资品种,其最突出的功能还在于保值。尽管金市行情持续看涨,但投资者通常不可倾囊而出,较为可行的是把它视为家庭投资组合之一,一般可把家庭资产的5%至10%用于该项投资。还有,炒金通常以中长线投资为主,但在金价波动较频繁时,也可短线操作。值得提醒的是,尽管市面上金饰品价格上涨也较快,但不适宜作为投资选择。债市:人气十足仍向好[走势展望] 2005年无论是记账式国债还是凭证式国债均十分好销,屡屡出现投资者排队购买的火爆景象。今年是否会延续这种火爆势头呢?专家较为一致的看法是,债市总体向好不存在问题。尤其是,为解决企业融资难问题,国家允许发行企业债券和短期融资券,将成为2006年债市一大利好因素。同样,一直为投资者所追捧的信托产品,2006年仍将是理财市场的热门之一。[操作要领]2006年上半年凭证式国债“露面”的机会比较多,投资者不妨多留心些。需要提醒的是,由于现行利率较低,在投资债市时最好多买些中短期债券,期限一般在5年内为宜。至于信托产品,高收益必然伴随着高风险,购买前,应对信托公司、信托项目、信托资金投向、信托资产的保全等作详尽、深入地了解是投资者必须做的基础“功课”。来源:新华社个人投资理财八大热点今年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财经政策的逐步实施到位,为投资理财市场开辟了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明年个人投资理财可谓热点众多,归纳起来主要在八个方面:炒金:正在步入黄金时期自从中国银行在上海推出专门针对个人投资者的“黄金宝”业务之后,炒金一直是个人理财市场的热点,备受投资者们的关注和青睐。特别是近两年,国际黄金价格持续上涨。可以预见,随着国内黄金投资领域的逐步开放,未来黄金需求的增长潜力是巨大的。特别是在2004年以后,国内黄金饰品的标价方式将逐渐由价费合一改为价费分离,黄金饰品5%的消费税也有望取消,这些都将大大地推动黄金投资量的提升,炒金业务也必将成为个人理财领域的一大亮点,真正步入投资理财的黄金时期。基金:无限风光依然独好自1997年首批封闭式基金成功发行至今,基金一直备受国内个人投资者的推崇,去年基金已经明显超过存款,成为投资理财众多看点中的重中之重。据有关资料,今年国内基金净值已近2000亿元,占到A股股票流通水平的10%以上。据调查,明年许多投资者们依然十分看好基金的收益稳定、风险较小等优势和特点,希望能够通过基金的投资以获得理想的收益。炒股:机会与风险并存有专家分析,2005年国内股票市场资金供给量有可能达到1500亿元以上,资金供求形势相对乐观,这对于资金推动型的中国股市无疑是打了一剂强心针。再加上中国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业绩计算、融资额等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加强了对股市的调控,这将给投资者带来赢利的机会。但不管怎么样,股市的最大特点就是不确定性,机会与风险是并存的。因此,投资者应继续保持谨慎态度,看准时机再进行投资。国债:投资选择空间越来越大专家预计,2005年将是国债市场的创新之年,不仅增加了国债品种,使广大投资者能有更多的选择。对国债发行方式也进行了新的尝试和改革,进一步提高了国债发行的市场化水平,以尽量减少非市场化因素的干扰。另外,国债的二级市场也将成为明年的发展重点。由此可见,国债的这一系列创新之举,必将为投资者们带来更多的投资选择和更大的获利空间。储蓄:老歌能否唱出新调多年来,储蓄作为一种传统的理财方式,早已根深蒂固于人们的思想观念之中。一项调查表明,大多数居民目前仍然将储蓄作为理财的首选。有专家分析,今年,一方面因为外资流入中国势头仍较旺盛,我国基础货币供应量增加;另一方面政府为了适度控制物价指数和通货膨胀率的上升,采取提升利率手段,再加上利率的浮动区间进一步扩大。利率的上升,必将刺激储蓄额的增加,储蓄这一传统理财方式有望在明年能成为新的理财热点。债券:再度火爆正成定局近年来,债券市场的火爆令人始料不及。种种迹象表明,2005年企业债券发行仍有提速的可能,企业可转换债券、浮息债券、银行次级债券等都将可能成为人们很好的投资品种。再加上银监会将次级定期债务计入附属资本,以增补商业银行的资本构成,使银行发债呼之欲出,将为债券市场的再度火爆,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外汇:投资获利机会大增近年来美元汇率的持续下降,使越来越多的人们通过个人外汇买卖,获得了不菲的收益,也使汇市一度异常火爆。各种外汇理财品种也相继推出,如商业银行的汇市通、中国银行和农业银行的外汇宝、建设银行的速汇通等,供投资者选择。明年,我国政府将会继续坚持人民币稳定的原则,采取人民币与外汇挂钩以及加大企业的外汇自主权等措施,以促进汇市的健康发展。因此,有关专家分析,明年在汇市上投资获利的空间将会更大,机会也会更多。保险:收益类险种将成投资热点与年来不温不火的保险市场相比,收益类险种一经推出,便备受人们追捧。收益类险种一般品种较多,它不仅具备保险最基本的保障功能,而且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不菲的收益,可谓保障与投资双赢。因此,购买收益类险种有望成为明年个人的一个新的投资理财热点。
⑼ 高手来回答,布雷顿森林体系下,美国对外输出通货膨胀的方式
贬本国货币。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几点:
一、美元与黄金挂钩。各国确认1944年1月美国规定的35美元一盎司的黄金官价,每一美元的含金量为0.888671克黄金。各国政府或中央银行可按官价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为使黄金官价不受自由市场金价冲击,各国政府需协同美国政府在国际金融市场上维持这一黄金官价。
二、其他国家货币与美元挂钩,其他国家政府规定各自货币的含金量,通过含金量的比例确定同美元的汇率。
三、实行可调整的固定汇率。《国际货币基金协定》规定,各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只能在法定汇率上下各1%的幅度内波动。若市场汇率超过法定汇率1%的波动幅度,各国政府有义务在外汇市场上进行干预,以维持汇率的稳定。
若会员国法定汇率的变动超过10%,就必须得到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批准。1971年12月,这种即期汇率变动的幅度扩大为上下2.25%的范围,决定“平价”的标准由黄金改为特别提款权。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这种汇率制度被称为“可调整的钉住汇率制度”。
四、各国货币兑换性与国际支付结算原则。《协定》规定了各国货币自由兑换的原则:任何会员国对其他会员国在经常项目往来中积存的本国货币,若对方为支付经常项货币换回本国货币。考虑到各国的实际情况,《协定》作了“过渡期”的规定。
《协定》规定了国际支付结算的原则:会员国未经基金组织同意,不得对国际收支经常项目的支付或清算加以限制。
五、确定国际储备资产。《协定》中关于货币平价的规定,使美元处于等同黄金的地位,成为各国外汇储备中最主要的国际储备货币。
(9)国债收益率再攀高位扩展阅读:
体系作用
布雷顿森林体系有助于国际金融市场的稳定,对战后的经济复苏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暂时结束了战前货币金融领域里的混乱局面,维持了战后世界货币体系的正常运转。
固定汇率制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的支柱之一,不同于金本位下汇率的相对稳定。在典型的金本位下,金币本身具有一定的含金量,黄金可以自由输出输入,汇价的波动界限狭隘。
1929至1933年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引起了货币制度危机,导致金本位制崩溃,国际货币金融关系呈现出一片混乱局面。以美元为中心的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使国际货币金融关系有了统一的标准和基础,混乱局面暂时得以稳定。
二、促进各国国内经济的发展。在金本位制下,各国注重外部平衡,国内经济往往带有紧缩倾向。在布雷顿森林体系下,各国偏重内部平衡,危机和失业情形较之战前有所缓和。
三、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形成,在相对稳定的情况下扩大了世界贸易。美国通过赠与、信贷、购买外国商品和劳务等形式,向世界散发了大量美元,客观上起到扩大世界购买力的作用。
固定汇率制在很大程度上消除了由于汇率波动而引起的动荡,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主要国家的货币汇率,有利于国际贸易的发展。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布雷顿森林体系
⑽ 请列举一些中国金融事件,如3.27国债事件
唐万新隆德系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