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限量发售认购证的方式,
2、无限量发售认购的方式
3、储蓄存款挂钩的方式,
4、全额预缴款、上网竞价、上网定价等方式
5、市值配售方式
2. 新中国证券市场设立以来新股公开发行(IPO)的方式汇总
1991年和1992年采用限量发售认购证方式,1993年开始采用无限量发售认购证方式及与储蓄存款挂钩方式,此后又采用过全额预缴款、上网竞价、上网定价、市值配售、网下向机构投资者询价配售等方式。目前国内新股发行方式主要采用上网定价发行、市值配售和询价配售等几种方式。市值配售方式开始于2000年。2005年开始实施询价制度。
3. 发行证券中请说明什么是不特定对象和特定对象。
不特定对象是指不明确的、不特定的,抽象的、非个体的几个人或一群人。
特定对象:是指已确定的个体。
上市公司发行证券,可以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发行,也可以向特定对象非公开发行。
向不特定对象公开募集股份(简称"增发"),应当符合下列规定:
(一)近三个会计年度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平均不低于百分之六。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的净利润与扣除前的净利润相比,以低者作为加权平均净资产收益率的计算依据;
(二)除金融类企业外,近一期末不存在持有金额较大的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借予他人款项、委托理财等财务性投资的情形;
(三)发行价格应不低于公告招股意向书前二十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或前一个交易日的均价。
(3)储蓄存款挂钩发行方式扩展阅读:
发行证券的方式:
1、公募
面向所有合法的社会投资者发行。
2、私募
向特定的投资者发行证券。
证券发行的具体方式有很多,中国依次经历了认购证、与储蓄存款挂钩、全额预缴款、上网定价、上网竞价、上网发行与机构投资者配售相结合、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等发行方式。发行方式随着中国证券发行管理制度市场化改革的深化在不断变化。
4. 请简要阐述我国历年来股票发行制度改革的主要内容及其影响 各位大大给个具体一些、专业一些的答案吧
我国在股票发行方式方面的历史变动较多,按时间和方式种类大约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1.自办发行。从1984年股份制试点到20世纪90年代初期。这个阶段股票发行的特点是:第一,面值不统一,有100元的,有200元的,一般按照面值发行;第二,发行对象多为内部职工和地方公众;第三,发行方式多为自办发行,没有承销商,很少有中介机构参与。
2.有限量发售认购证。1991-1992年,股票发行采取有限量发售认购证方式。该方式存在明显的弊端,极易发生抢购风潮,造成社会动荡,出现私自截留申请表等徇私舞弊现象。因深圳“8·10事件”,这种方式不再采用。
3无限量发售认购证。1992年,上海率先采用无限量发售认购证摇号中签方式。1992年12月17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证券市场宏观管理的通知》对此予以了确认。这种方式基本避免了有限量发行方式的主要弊端,体现了“三公”原则。但是,认购量的不确定性会造成社会资源不必要的浪费,认购成本过高。
4无限量发售申请表方式以及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方式。1993年8月18日,国务院证券委员会颁布的《1993年股票发售与认购办法》规定,发行方式可以采用无限量发售申请表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方式。此方式与无限量发售认购证相比,不仅大大减少了社会资源的浪费,降低了一级市场成本,而且可以吸收社会闲资,吸引新股民入市,但由此出现高价转售中签表现象。
5上网竞价方式。上网竞价只在1994年哈岁宝等几只股票进行过试点,之后没有被采用。
6全额预缴款、比例配售。它是储蓄存款挂钩方式的延伸,但它更方便,节省时间。它又包括两种方式:“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即退”和“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转存”。前者比后者占用资金时间大为缩短,资金效率提高,并且能培育发行地的原始投资者,吸引大量资金进入二级市场。
7上网定价发行。上网定价发行类似于网下的“全额预缴、比例配售、余款即退”发行方式,只是一切工作均利用交易所网络自动进行,与其他曾使用过的发行方式相比,这是最为完善的一种。它具有效率高、成本低、安全快捷等优点,避免了资金体外流动,完全消除了一级半市场,1996年以来被普遍采用。
8基金及法人配售。1998年8月11日,中国证监会规定:公开发行量在5000万股(含5000万股)以上的新股,均可向基金配售;公开发行量在5000万股以下的,不向基金配售。1999年7月28日,中国证监会又规定:公司股本总额在4亿元以下的公司,仍采用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或与储蓄存款挂钩的方式发行股票。公司股本总额在4亿元以上的公司,可采用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和对法人配售相结合的方式发行股票。2000年4月,取消4亿元的额度限制,公司发行股票都可以向法人配售。未完待续,坐在床上打字好累
5. 新股申购是按发行价格买入吗
是的,新股申购的价格就是发行价。
新股发行是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是指企业通过证券交易所首次公开向投资者发行股票,以期募集用于企业发展资金的过程。
新股申购是为获取股票一级市场、二级市场间风险极低的差价收益,不参与二级市场炒作,不仅本金非常安全,收益也相对稳定,是稳健投资者理想投资选择。
新股申购主要特征:
1、资金流动性高,每一只新股申购的周期不超过四个交易日。
2、股份分配向中小投资者适当倾斜。
3、风险较低。
4、费用较低,新股申购没有佣金、过户费、印花税等费用。只存在中签之后股份卖出的正常交易费用。
新股申购需要注意:
1、股票发行可采用"上网定价"方式,"全额预缴款"方式, 以及"与储蓄存款挂钩方式。
2、每一股票帐户只能申购一次,重复申购和资金不实的申购一律视为无效申购,无效申购不得认购新股。
3、新股申购一旦申请,不能撤单。
4、当日申购成功后,股票软件里资金股份选项里会出现申购的新股,需要等到t+2日晚上,要是资金股份里申购的新股还是存在,才说明持股人申购成功。
6. 证券投资学作业。。。完全不会做o(≧口≦)o
问题一
由于我国证券市场起步较晚,股票发行方式方面变化较多,主要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1984年-1990年,由于当时还没有统一的证券交易所,股票发行采用交易所外发行人自办发行,一般没有承销对象,也很少有中介机构的参与。
第二阶段:1990年至今,主要采用证券交易所的电子交易系统。这其中也经历了很多历史演进过程。
1991年-1992年,采取有限量发售认购证方式。但该方式极易产生抢购风潮,引起社会动荡,同时也出现了私自截留申请表等徇私舞弊现象。1992年因为深圳"8·10事件"引起的社会动荡而取消了该种发行方式。
《1993年股票发售与认购办法》规定可以采用无限量发售申请表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方式。
1994年,采用全额预缴款、上网竞价、比例配售、上网定价等发行方式。
1995年,继续采用与储蓄存款挂钩的方式,推荐上网定价方式,经批准可以进行上网竞价试点。
1996年,中国证监会规定可以采用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与储蓄存款挂钩的发行方式。上网定价由于安全快捷、成本低、效率高等特点,而被普遍采用。
1998年,证监会规定公开发行量为5000万股以上的均可以向机构配售。
1999年证监会规定公司股本总额在4亿元以上的公司可以对一般投资者上网发行和对法人配售相结合的方式发行股票。2000年4月,取消4亿元额度限制,公司发行股票都可以向法人配售。
2006年5月20日,《股票上网发行资金申购实施办法》规定采用上网资金申购方式公开发行股票,这也是我国现行的股票发行方式。
定价制度的历史变迁
第一阶段:1984年开始的股份制改革,由于没有统一的股票发行制度。实践中,发行者大都采用按股票面值发行。
第二阶段:1990年-1998年,新股发行价格基本上是根据发行企业的每股收益和一个相对固定的市盈率水平来确定的。对新股发行价格确定起重要作用的是市盈率和每股税后利润两个因素。计算公式为新股发行价格=每股税后利润×市盈率。
第三阶段:1998年末-2001年3月,对新股发行市盈率的限制开始放开,不再规定其上限,新股定价方式开始走向市场化。1998 年底的《证券法》将新股定价改为承销商和发行人协商定价,确立了发行的利益关系人决定价格的原则。1999年2 月的《股票发行定价分析报告指引(试行) 》提出了定价分析报告的要求。1999年7月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完善股票发行方式的通知》,提出了战略投资者的概念,使战略投资者参与定价成为可能。2000年2月,监管部门又出台了《关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有关问题的通知》,将一级市场的定价行为和二级市场的投资行为相挂钩。
第四阶段:2005年,我国开始试运行市场化定价机制,引进股票发行询价制度。即发行股票的企业及其保荐人向询价对象询价的方式来确定股票发行价格。2006年9月11日颁布的《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进一步细化了询价、定价、发售环节。目前我国新股发行询价分为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这是我国现行的主要发行定价方式,即由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通过初步询价确定发行价格区间,然后在区间内通过累计投标询价而确定发行价格。
问题二
随便装一个股票行情软件,就有各年的上证综合指数行情。取各年第一个和最后一个交易日的上证综指数,可算出当年的回报率,然后计算累计回报率就简单了。至于回报率的密度函数,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弄^_^
7. 证券发行包含哪些方式
证券发行是指企业以募集资金为目的向投资者出售代表一定权利的有价证券的活动。证券发行一般有直接发行和间接发行两种方式。直接发行即自营发行,指证券发行公司不委托其他机构,自己组织认购、销售,从投资者手中直接筹措资金的发行方式。它的优点是:发行成本较低,发行者能够直接控制发行过程,实现其意图,在内部发行时无需向社会公众提供有关资料,可节约发行手续费。缺点是:发行的社会影响往往较小,发行费时较多,发行者的责任和风险大。直接发行方式适合于公司内部集资,或者发行量小,或者面向与发行者有业务往来关系的机构的证券发行。间接发行即委托发行,是指证券发行者委托证券中介机构如证券公司代理出售证券的发行方式。它的优点是:能在较短的时间内筹足所需资金,并及时投入生产经营,发行方便、及时,风险也较小,还能借此提高企业信誉,扩大社会影响。缺点是:支付一定手续费,增加了发行成本,而且按照有关规定,发行者还需提供证券发行所需的有关资料。间接发行方式适合于那些已有一定社会知名度,筹资额大而急的公司。
8. 银行所发行的挂钩型理财产品的运作机制是怎样的
银行所发行的挂钩型理财产品的运作机制:
结构性理财产品把你投入的资金分成两部分,一部分资金用来投资银行存款、债券这些0风险产品做保障,另一部分资金(此外0风险产品的投资收入也会进入这部分资金)用来挂钩外汇、股票、指数、汇率等高风险产品博取高收益,通过两部分资金的分布比例以及挂钩产品的回报率设计,从而提供投资者保本的承诺。举例来说明的话:假设你投资100万购买某款银行结构性理财产品,实际上可能仅有10万是真正投资于高风险产品,另外90万实际是投资于银行存款。
9. 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方式有哪些演变
您好,希望以下答案对您有所帮助!
我国证券市场新股发行方式的演变:
1.内部认购方式;
2.新股认购表方式;
3.与银行储蓄存款挂钩方式;
4.全额预缴款方式及与储蓄存款挂钩的方式;
5.上网定价发行方式;
6.网上/网下累计投标询价方式;
7.上网竞价发行方式;
8.法人配售与上网定价相结合的发行方式;
9.二级市场配售与上网定价相结合的发行方式。
参考资料:《中小企业板上市与投资指南》
10. 1990年前我国股票的发行的方式
我国证券市场自诞生以来,新股发行方式经历了一个不断探索和完善的过程,期间大致可分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1990年开始到2000年,我国股票发行采取的是行政审批制,这期间大量国有企业通过改制完成了上市融资。
第二个阶段:从2001年3月到2002年5月是核准制,公司上市由券商进行辅导,由证监会发审委审核。不少企业通过各种形式的攻关达到了上市的目的。企业上市后,负责推荐的券商不再负责,因此出现了不少企业上市后业绩马上变脸的情况。
第三个阶段:询价制。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以下简称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应通过向机构投资者询价的方式确定发行价格,询价应采用累计投标询价的方式。发行人及其保荐机构披露发行价格和发行市盈率时,每股收益的计算按相关规定执行。
具体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从设立证券市场到1993年底, 股票公开发行试点由沪深两地迅速推广到全国,为了缓解股票的供不应求,新股发行采用了一种类似权证的认购申请表的形式,通过抽签的方式来决定配售对象。然而, 这种售表方式存在中签率过低、人力物力浪费过大以及发行成本过高等问题。
第二阶段,自1994年初到1999年上半年,尤其是1996年到1999年上半年,一级市场出现了新股发行的高潮。发行方式有上网定价、全额预缴款、比例配售、余额即退、余额转存与储蓄存款挂钩等多种形式。这段时间发行方式在不断创新,但整体上看发行定价方式基本上都属于行政定价,新股发行市盈率被基本限定在13——16倍之间。
第三阶段,从1999年下半年到2001年上半年新股发行市场化改革迈出重要步伐。这段时期内, 新股发行逐渐采用“区间范围内累积投标竞价”、“总额一定、不确定发行量、价格只设底价、不设上限”等发行方式,并且随网络股行情一度助涨了新股发行市盈率稳步推高。2000年新股发行市盈率被闽东电力创出88.69倍刷出历史最高纪录。需要指出的是, 虽然市场化新股发行定价一定程度抑制了部分个股的炒作,但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
第四阶段, 从2001年下半年至2002年5月,新股发行基本上采取区间累计投标询价方式,而且询价上限按照严格的市盈率预定范围发行新股。最近,首发新股发行市盈率限制在20倍以内。但这种不分行业和上市公司发展前景进行人为限定发行市盈率的做法, 造成了部分新股抑价现象严重,这种现象势必吸引更多资金介入一级市场运作。
2002年5月,中国证监会发出《关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有关问题的补充通知》, 对中国证监会于2000年2月发布的《关于向二级市场投资者配售新股有关问题的通知》的内容进行了进一步完善, 决定恢复新股向二级市场按市值配售,配售比例在50%至100%之间确定。
第五阶段,2004年8月30日晚,中国证监会发布《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通知》称,新股发行将改用向机构投资者询价制度,依靠市场形成新股发行价格。证监会还强调,在新的发行办法正式公布前,将暂停所有新股发行。
证监会2006年9月17日发布《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规范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询价、定价以及股票配售等环节,完善了已有的询价制度。其中第32条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达到一定规模的,发行人及其主承销商应当在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之间建立回拨机制,根据申购情况调整网下配售和网上发行的比例。根据上述管理办法,在发行大盘股时,如果公众投资者认购倍数超过一定标准,有关方面将部分网下配售给机构的股份转配给网上公众投资者,从而提高公众投资者的中签率。这意味着中小投资者购买到热销新股的机会增加了。上述管理办法在进行制度设计时,高度重视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努力做到发行股票时,既要考虑一级市场的发行价格,也要稳定二级市场的交易价格;既要向机构投资者配售股票,引入长期资金,合理确定价格,防止过度投机,又要照顾中小投资者的申购热情。
IPO询价的四方面调整补充:
第一:对在深交所中小企业板上市的公司,规定可以通过初步询价直接定价,在主板市场上市的公司必须经过初步询价和累计投标询价两个阶段定价,不再强制所有公司都要经过两个询价阶段。
第二:对目前网下累计投标与网上申购分步进行的机制进行调整,规定网下申购与网上申购同步进行。
第三:规定所有询价对象均可自主选择是否参与初步询价,主承销商不得拒绝询价对象参与初步询价;只有参与初步询价的询价对象才能参与网下申购。
第四:规定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公司发行规模在4亿股以上的,可以向战略投资者配售股票,可以采用“超额配售选择权(绿鞋)”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