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国债利率上升意味着什么
1、从宏观经济上看国债收益率高说明市场经济走势好,稳定增长,投资回报稳定,投向国债的资金少。就是国债价格下跌,体现投资者开始抛售国债,有不信任的意思,如果本身收益率就不高的,可以理解为投资者从国债市场撤资投向了股市等高风险资产。
2、当国债收益率上升时,意味着投资国债的资金变少了。具体有两种情况:其他资产市场行情大好,抽走了资金;或者是流通的钱的总量变少了,不管哪个市场都没有钱。但不管哪一种,最终都可能面临市场流通的钱的总量在变少。
3、因为最主要的国债投资者是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有更多的国债,就能从央行拿到更多的钱来放贷。当国债收益率上升时,商业银行拿到钱的成本就上升了,用于放贷的资金就更少,进而会引发一系列的缺钱现象。
以上就是对于国债利率上升意味着什么的全部内容,希望能帮助网友们。
以上是小编为大家分享的关于国债利率上升意味着什么的相关内容,更多信息可以关注建筑界分享更多干货
⑵ 政府发行公债为什么会利率上升
政府发行公债,人们会用储蓄的钱买公债,银行为了保住储蓄,会将利率上调而吸引更多的钱。而央行为了稳定利率买进债券,可以减少人们在债券的投资,转而银行储蓄增加,利率下降
⑶ 为什么利率上升,国债收益率下降
国债价格与国债收益率是负相关的,价格越高收益率越低;反之,价格越低收益率越高;例如1张国债面值是100元,到期赎回也是100元,还有2元的利息,即2
%就是其收益率(2/100*100%=2%);如果买的人多了,价格上升变成102元,但到期赎回却只能有100元,以及利息2元,那么你以102元买入的成本减去利息收入就为零,收益率就为零了;到期本金赎回100元+2元利息-102元成本=0。
⑷ 国债收益率的涨跌是什么原因
一般我们常说的买国债是指购买储蓄式国债,是一种固定收益类产品,票面利率在发行的时候已经定下来。比如今年的储蓄式国债分3年期和5年期的,票面利率分别为3.8%和4.17%。
而上图的利率是市场利率,是投资者投资到期后根据实际收益计算所得的。比如,小A用95块钱购买了100元票面利率为3.8%的三年期国债,3年后他的实际年收益率为[100×(1+3.8%×3)-95]÷95÷3×100%=5.75%
这里头的变动项其实就是小A购买国债的成本价,如果国债的价格越低,那么收益率就越高。其实上面的公式并不精准,还有好几个复杂的公式,这里就不说了免得大家混淆。
无论是哪一个公式,都可以粗略地认为国债价格和收益率是成反比关系的,所以从目前国债的收益率走势来看,可以判断这段时间的国债变得越来越便宜了。
国债越来越便宜,其中一个原因就是金融机构缺钱。因为10年期国债主要的投资者是商业银行、保险、证券等金融机构,不针对个人投资者,如果这些机构缺钱买不起国债,央妈只好降低价格出售,所以国债整体价格下降的同时,国债的市场利率会上升。
⑸ 为什么国债持有者,收益率升高不是好事
1.已发行的国债票面利率是固定的,收益率升高的原因是因为国债的价格下降了,对于持有者当然不是好事; 2国债收益率走高理由只能有一个,就是偿还的风险大了,所以收益率才会涨。
⑹ 为什么债券价格下降,利率上升
债券价格下降,人们购买债券的需求增加,更多人愿意买债券而不是把钱存到银行,银行为了吸引更多人存款会上调利率,所以利率上升
⑺ 政府发行国债为什么引起利率的上升
利率是资金供求的价格。
1.政府发行公债,取得资金融通,减少了市场上流通的货币供应量,影响市场货币供求,使利率上升.
2.政府发行公债,取得资金融通,主要用于经济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是投资,投资的扩大增加了货币的需求量,使利率上升.
⑻ 国债利率影响因素有哪些
国债利率的确定主要考虑以下因素:
1、金融市场利率水平。国债利率必须依据金融市场上各种证券的平均利率水平而定。证券利率水平提高,国债利率也应提高,否则国债发行会遇到困难;金融市场平均利率下降时,国债利率水平也应下调,否则政府会蒙受损失。
2、银行储蓄利率。一般说来,公债利率以银行利率为基准,一般要略高于同期银行储蓄存款利息,以利于投资者购买国债。但不要过高于银行储蓄存款利率,否则形成存款“大搬家”。
3、政府的信用状况。一般情况下,由于政府信誉高于证券市场私人买卖证券信誉,所以在政府信誉高的情况下,国债利率适当低于金融市场平均利率水平。但如果政府信誉不佳,就必须提高国债利率,才能保证国债顺利发行。
4、社会资金供求状况。当社会资金供应充足,国债利率即可降低;当社会资金供应紧张,国债利率必须相应提高。否则,前者可能导致国家额外的利息支付;后者可能导致国债发行不顺利。
国债利率影响因素主要考虑市场利率、银行利率和经济条件。
⑼ 影响国债利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急~~~
1.国债的含义
国债是一个特殊的财政范畴。它首先是一种非经常性财政收入。因为发行国债实际上是筹集资金,意味着政府可支配资金的增加。但是,国债的发行必须遵循信用原则:即有借有还。债券或借款到期不仅要还本,而且还要支付一定的利息。国债具有偿还性,是一种预期的财政支出,这一特点和无偿性的税收是不同的。国债还具有认购上的自愿性,除极少数强制国债外,人们是否认购、认购多少,完全由自己决定,这也与强制课征的税收明显不同。
2.国债的种类
(1)以国家举债的形式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国家借款和发行债券。国家借款是最原始的举债形式。现代国家在向外国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等举借外债和本国中央银行借债时主要采取这种形式。但借款通常只能在债务人数量较少的条件下进行。在应债主体很多的情况下,则应采用发行债券的形式。
(2)以国债发行的地域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内债和外债。内债是在本国的借款和发行的债券。外债则是向其他国家政府、银行、国际金融组织的借款和在国外发行的债券。
(3)以债券的流动性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可转让国债和不可转让国债。国家的借款通常是不能转让的,只有债券才有上市转让的可能。债券能否上市转让,即是否具有流动性是决定债券吸引力大小的重要因素。
(4)以国债的偿还期限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长、中、短期国债。一般将偿还期限在一年以内的国债,称为短期国债,十年以上的称为长期国债,介于二者之间的称为中期国债。
(5)以国债的付息方式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付息国债和零息国债。付息国债采用分期付息的方式,一般长期国债大多属于付息国债。零息公债也叫无息票国债,在付息方式上,采用贴现方式或到期一次还本付息,中、短期国债大多属于这一类。
(6)以国债是否记名为标准,国债可以分为记名国债和无记名国债。记名国债在债券上写明债券所有人的姓名,在债权转让时需要作转移登记,一般不可转让国债采用这种形式。无记名国债在债券上不写明姓名,以债券的持有人为所有人,转让较为容易,一般可转让国债都采取这种形式。
(7)其它分类。以国债是否具有相关凭证为标准,可以分为凭证式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以国债的认购对象为标准,可以分为居民认购的国债、机构认购的国债等;以国债认购过程是否存在强制为标准,可以分为强制国债和自由国债;以国债资金的最终用途为标准,可以分为建设性国债和赤字国债。
3.影响因素
在市场经济国家,市场利率是制约国债利率的主要因素。市场利率一般是指证券市场上各种证券的平均利率水平。一般的原则是国债利率要保持与市场利率大体相当的水平。如国债利率高于市场利率,不仅会增加财政的利息负担,还会出现国债券排挤其他证券,或拉动市场利率上升,不利于证券市场和经济的稳定。反之,国债利率低于市场利率太多,则会使国债失去吸引力,影响国债的正常发行。在我国经济中,由国家制定的银行利率起主导作用,市场利率在银行利率基础上受资金供求状况的影响而有所浮动。因此,我国国债利率的确定主要是以银行利率为基准。
国债利率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市场利率或银行利率,但二者并非完全一致,一般可以略低于市场利率。这是因为国债以国家信用为基础,信用等级较高,安全性好,投资者即使在收益上有所损失,也愿意认购国债,这是世界上一般国家国债利率都稍低于市场利率的主要原因。社会资金的供求状况是决定国债利率的基本因素。若社会资金比较充裕,闲置资金较多,国债利率可以适当降低;若社会资金十分短缺,国债利率必须相应提高。国债利率还受政府经济政策的影响,考虑政府经济政策的需要。国债利率的确定固然要考虑市场利率,但同时对市场利率产生影响。具体讲,短期国债利率会影响货币市场,而长期国债利率则对资本市场利率发生影响。政府有时会利用国债利率来影响市场利率,实现调节经济运行的目标。
我国发行国债的历史较短,同时受客观经济条件的限制,对国债利率的选择还处于探索阶段。国债的利率水平和结构不尽合理。1989年以前,国债利率低于储蓄利率,由于当时人们对国债认识不够,加上社会资金短缺和通货膨胀的形势,低利率导致国债发行的困难,不得不采取行政摊派和强制认购的方式推销国债,从而影响了国债的声誉。1989年以来,开始提高国债利率,高利率固然有利于国债的发行,但与国债券作为“金边债券”的身份不相称,也加重了国债的利息负担。1999年以后,随着利息所得税的恢复征收,国债因免于征税而显示出优势,政府相机降低了国债利率。从一般趋势来看,在利率水平上,国债利率应略低于市场利率或银行利率。在利率结构上,应对不同期限、不同用途的国债规定差别较大的结构性利率。长期国债利率高于中期国债利率,中期国债利率高于短期国债利率,建设性国债的利率高于国库券和其他债券的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