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债券融资 > 国债依存度例题

国债依存度例题

发布时间:2021-07-31 08:57:23

国债依存度数据应该去哪里查

在当年的财政预算报告中,可以查到很多相关资料

⑵ 名词解释 (财政政策 累进税率 零基预算 财政投融资 公共定价 国债依存度)

财政政策是指国家根据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社会发展的任务而规定的财政工作的指导原则,通过财政支出与税收政策来调节总需求。
累进税率累进税率是随税基的增加而按其级距提高的税率,是税率的一种类型。
零基预算是指在编制成本费用预算时,不考虑以往会计期间所发生的费用项目或费用数额,而是以所有的预算支出为零作为出发点,一切从实际需要与可能出发,逐项审议预算期内各项费用的内容及其开支标准是否合理,在综合平衡的基础上编制费用预算的一种方法。
财政投融资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财政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把各种闲散资金,特别是民间的闲散资金集中起来,统一由财政部门掌握管理,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不以盈利为直接目的的前提下,采用直接或间接贷款方式,支持企业或事业单位发展生产和事业的一种资金活动。
公共定价是指政府相关管理部门通过一定程序和规则制定提供公共物品的价格和收费标准,即公共物品价格和收费标准的确定。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额占当年中央财政支出或财政支出的比率。该比率是反映一个国家在一定时期内财政支出中有多少是依赖发行国债筹措资金的指标。

⑶ 从依存度看国债规模大,而从国债负担率看,国债规模不大,你对此问题如何看

国债依存度是国债收入与中央财政支出之比,国际公认警戒线为25%-35%左右。我国国债近年依存度高达80%左右,这是因为:1、我国的国民收入分配过分向个人倾斜,国家总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不高;与此对比,发达国家的财政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一般为45%-55%左右;2、我国中央财政在国家总财政收入中的比重长年维持在52%-53%左右。即我国的中央财政支出基数低于国际标准水平。我国的低国债负担率恰恰说明了我国国民收入高,只不过是大部分为国民所持有。需要支出的是,我国的国债规模近年已相当高的增速增加,需要引起警惕!

⑷ 有谁知道我国历年的国债依存度啊谢谢了。

05国债(11) 附息 20051020 20101020 333.5 2.14 97.25 3.416 3.272
国债0511 附息 20051020 20101020 333.5 2.14 100.99 2.200 2.137
06国债(9) 附息 20060626 20260626 310.9 3.70 101.03 5.234 3.700
国债0609 附息 20060626 20260626 310.9 3.70 101.03 5.234 3.700
05国债(12) 附息 20051115 20201115 344.1 3.65 102.33 4.386 3.566
国债0512 附息 20051115 20201115 344.1 3.65 101.43 4.511 3.650
05国债(9) 附息 20050825 20120825 319.4 2.83 100.35 3.329 3.112
国债0509 附息 20050825 20120825 319.4 2.83 101.74 3.007 2.827
06国债(17) 附息 20061016 20091016 310.6 2.29 101.09 2.330 2.283
国债0617 附息 20061016 20091016 310.6 2.29 101.09 2.330 2.283
07国债(1) 附息 20070206 20140206 300 2.93 100.48 3.183 2.928
国债0701 附息 20070206 20140206 300 2.93 100.48 3.183 2.928
06国债(16) 附息 20060926 20160926 300 2.92 100.10 3.513 2.918
国债0616 附息 20060926 20160926 300 2.92 100.10 3.513 2.918
国债0513 附息 20051125 20121125 328.4 3.01 101.10 3.220 3.006
06国债(3) 附息 20060327 20160327 340 2.80 96.94 3.628 3.207
国债0603 附息 20060327 20160327 340 2.80 100.08 3.117 2.801
05国债(14) 附息 20051215 20071215 333.9 1.75 100.34 2.052 2.050
国债0514 附息 20051215 20071215 333.9 1.75 100.54 1.757 1.755
06国债(6) 附息 20060525 20130525 305.6 2.62 102.28 2.798 2.617
国债0606 附息 20060525 20130525 305.6 2.62 102.28 2.798 2.617
06国债(8) 零息 20060615 20070615 325.7 1.92 101.56 1.931 1.911
国债0608 零息 20060615 20070615 325.7 1.92 101.56 1.931 1.911
06国债(1) 附息 20060227 20130227 330 2.51 96.33 3.519 3.253
国债0601 附息 20060227 20130227 330 2.51 100.27 2.666 2.508
07国债(2) 零息 20070315 20080315 260 2.10 100.13 2.106 2.095
国债0702 零息 20070315 20080315 260 2.10 100.13 2.106 2.095
97国债(4) 附息 19970905 20070905 130 9.78 111.45 -3.671 -3.607
99国债(5) 附息 19990820 20070820 160 3.28 102.49 2.115 2.114
99国债(8) 附息 19990923 20090923 200 3.30 102.55 3.033 2.966
20国债(4) 附息 20000523 20100523 140 2.87 104.11 2.394 2.332
国债905 附息 20001114 20071114 120 2.90 100.19 4.508 4.507
国债995 附息 19990820 20070820 160 3.28 102.18 2.954 2.960
国债998 附息 19990923 20090923 200 3.30 102.00 3.278 3.201
国债904 附息 20000523 20100523 140 2.87 102.61 2.924 2.834
21国债(10) 附息 20010925 20110925 200 2.95 100.33 3.436 3.249
国债0115 附息 20011218 20081218 200 3.00 101.08 2.925 2.887
国债0203 附息 20020418 20120418 200 2.54 99.04 3.513 3.289
21国债(12) 附息 20011030 20111030 200 3.05 100.66 3.393 3.207
国债917 附息 20010731 20210731 240 4.26 108.47 4.701 3.575
21国债(15) 附息 20011218 20081218 200 3.00 101.35 2.757 2.723
21国债(7) 附息 20010731 20210731 240 4.26 108.26 4.730 3.593
20国债(10) 附息 20001114 20071114 120 2.90 101.49 2.315 2.305
国债973 附息 19970905 20070905 130 9.78 112.13 -5.134 -5.023
国债912 附息 20011030 20111030 200 3.05 99.81 3.623 3.412
02国债(3) 附息 20020418 20120418 200 2.54 98.85 3.561 3.332
国债903 附息 20010424 20080424 120 3.27 103.62 2.791 2.774
21国债(3) 附息 20010424 20080424 120 3.27 103.92 2.496 2.482
国债0210 附息 20020816 20090816 200 2.39 99.97 3.155 3.083
02国债(10) 附息 20020816 20090816 200 2.39 100.17 3.061 2.993
国债0213 附息 20020920 20170920 240 2.60 91.93 4.389 3.549
02国债(13) 附息 20020920 20170920 240 2.60 91.93 4.389 3.549
02国债(14) 附息 20021024 20071024 224 2.65 101.40 2.272 2.261
国债0214 附息 20021024 20071024 224 2.65 101.20 2.641 2.630
02国债(15) 附息 20021206 20091206 340 2.93 101.58 2.755 2.690
国债0215 附息 20021206 20091206 340 2.93 101.08 2.961 2.887
国债0307 附息 20030820 20100820 360 2.66 99.98 3.322 3.196
03国债(7) 附息 20030820 20100820 360 2.66 101.32 2.865 2.769
国债0301 附息 20030219 20100219 350 2.66 99.16 3.190 3.095
03国债(1) 附息 20030219 20100219 350 2.66 99.90 2.901 2.821
03国债(3) 附息 20030417 20230417 260 3.40 99.41 4.817 3.585
国债0303 附息 20030417 20230417 260 3.40 99.54 4.799 3.574
03国债(8) 附息 20030917 20130917 163.8 3.02 99.60 3.698 3.381
国债0308 附息 20030917 20130917 163.8 3.02 99.47 3.725 3.404
03国债(11) 附息 20031119 20101119 310 3.50 103.51 2.965 2.855
国债0311 附息 20031119 20101119 310 3.50 103.68 2.911 2.806
06国债(4) 附息 20060417 20090417 309.6 2.12 102.06 2.150 2.118
国债0604 附息 20060417 20090417 309.6 2.12 102.06 2.150 2.118
06国债(20) 附息 20061127 20131127 345.9 2.91 101.04 3.152 2.908
国债0620 附息 20061127 20131127 345.9 2.91 101.04 3.152 2.908
07国债(3) 附息 20070322 20170322 300 3.40 100.15 3.926 3.399
国债0703 附息 20070322 20170322 300 3.40 100.15 3.926 3.399
04国债(3) 附息 20040420 20090420 304.6 4.42 108.56 2.268 2.233
04国债(4) 附息 20040525 20110525 367.5 4.89 113.62 2.571 2.472
04国债(7) 附息 20040825 20110825 312.9 4.71 111.35 2.760 2.639
国债0407 附息 20040825 20110825 312.9 4.71 109.60 3.209 3.048
国债0408 附息 2000 20091020 336.1 4.30 105.02 3.111 3.031
04国债(8) 附息 2000 20091020 336.1 4.30 106.30 2.573 2.517
04国债(10) 附息 20041125 20111125 359.1 4.86 111.25 2.785 2.655
国债0410 附息 20041125 20111125 359.1 4.86 109.78 3.143 2.979
05国债(1) 附息 20050228 20150228 300 4.44 108.95 3.559 3.216
国债0501 附息 20050228 20150228 300 4.44 107.95 3.730 3.354
05国债(3) 附息 20050426 20100426 333.9 3.30 104.23 3.008 2.914
国债0503 附息 20050426 20100426 333.9 3.30 103.15 3.408 3.288
05国债(4) 附息 20050515 20250515 339.2 4.11 109.21 4.873 3.540
国债0504 附息 20050515 20250515 339.2 4.11 101.61 5.901 4.112
05国债(5) 附息 20050525 20120525 337.8 3.37 104.71 3.176 2.987
国债0505 附息 20050525 20120525 337.8 3.37 103.63 3.435 3.216
05国债(7) 附息 20050715 20070715 350.8 1.58 101.05 1.974 1.967
国债0507 附息 20050715 20070715 350.8 1.58 101.03 2.048 2.043
05国债(8) 附息 20050815 20080815 324.5 1.93 101.34 1.867 1.850
国债0508 附息 20050815 20080815 324.5 1.93 99.24 3.496 3.454
05国债(13) 附息 20051125 20121125 328.4 3.01 99.42 3.602 3.337
06国债(13) 附息 20060831 20130831 331.1 2.89 101.73 3.117 2.888
国债0613 附息 20060831 20130831 331.1 2.89 101.73 3.117 2.888
06国债(19) 附息 20061115 20211115 300 3.27 101.28 4.019 3.270
国债0619 附息 20061115 20211115 300 3.27 101.28 4.019 3.270
06国债(12) 附息 20060815 20110815 300 2.72 101.75 2.845 2.716
国债0612 附息 20060815 20110815 300 2.72 101.75 2.845 2.716
06国债(18) 附息 20061025 20111025 300 2.48 101.11 2.591 2.478
国债0618 附息 20061025 20111025 300 2.48 101.11 2.591 2.478
06国债(5) 附息 20060516 20110516 308 2.40 97.95 3.711 3.511
国债0605 附息 20060516 20110516 308 2.40 102.14 2.493 2.399
06国债(15) 零息 20060915 20070915 306.1 1.96 101.09 1.976 1.957
国债0615 零息 20060915 20070915 306.1 1.96 101.09 1.976 1.957
国债0610 附息 20060717 20090717 319.8 2.34 101.69 2.379 2.336
06国债(10) 附息 20060717 20090717 319.8 2.34 101.69 2.379 2.336

⑸ 国债规模的衡量指标

国债偿债率(10%以内)
国债依存度(警戒线20%)
国债负担率(发展中国家不超过45%,发达国家不超过60%)
国债债务率
3%的赤字率,60%的债务率
借债率(国际以10%控制上限,我国按照西方的经验3%-5%)

⑹ 张馨的基本情况

教育经历
1987—1991 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博士生 经济学博士(1991)
1982—1984 厦门大学财政金融系硕士生 经济学硕士(1984)
1978—1982 厦门大学经济系财政金融专业77级本科生 经济学学士(1982)
工作经历
1984-厦门大学财政系(财政金融系)教师 期间:
2000—英国莱斯特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5—美国康奈尔大学高级访问学者
1990—英国莱斯特大学访问学者 正式出版著作28本(含专著和教科书,也包括合著),在国内各类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和文章130余篇(含合著)。
学术专著
[1] 财政学, 教材 第一作者, 科学出版社, 2006
[2] 构建公共财政框架问题研究, 专著 第一, 经济科学出版社, 2004
[3] 财政公共化改革:理论创新·制度变革·理念更新, 专著 第一, 中国财政经济出出版, 2004
[4] 比较财政学教程(第二版), 教材 第一,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4
[5] 财政学, 编著 主编, , 2002
[6] 部门预算改革研究——中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剖析, 专著 第一, , 2001
[7] 当代财政与财政学主流, 专著 第一, , 2000
[8] 公共部门经济学, 译著 第一, , 2000
[9] 当前几项重大改革与财政关系研究文集, 编著 第一, , 2000
[10] 公共财政论, 专著 第二, , 1999
[11] 公共财政论纲, 专著 第一, , 1999
论文
[1] 财政辞典编撰:一项值得大力推荐和开展的事业, 财政研究, 2000年7期
[2] 公共财政的概念和内容浅析, 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市场经济下的财政, 2000年1期
[3] 论建立公共财政的现实意义, 当代财经, 2000年1期
[4] 公共化:20年财政改革的基本趋势, 中国财政, 2000年2期
[5] 利息税:规范我国市场关系的一个步骤, 涉外税务, 2000年2期
[6] 促进经济增长的公债效应理论, 财政研究, 2000年10期
[7] 公共财政是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财政模式, 厦门日报, 2000-11-21
[8] 财政的公共性与阶级性关系析疑, 中国财政要论, 2000年7期
[9] 公共财政的概念和内容浅析, 公共财政:经济学界如是说, 2000年5期
[10] 我国财政职能观评述, 财经问题研究, 2001年11期
[11] 财政政策的蓝皮书——评《领导干部财政知识读本》, 中国财经报, 2000-4-25
[12] 话说公共财政(5), 江西财税与会计, 1999年10期
[13] 公共支出改革:建立公共财政框架的关键步骤, 财政研究, 2001年9期
[14] “税收价格”:理念更新与现实意义, 税务研究, 2001年6期
[15] 关于当前财政形势的看法, 经济活页文选(理论版), 2001年1期
[16] 我国财政是否存在风险, 中国财经报, 2001-2-23
[17] 财政公共化:当前我国改革的关键步骤, 财政研究, 2001年2期
[18] 部门预算改革与公共财政基本框架的构建, 中国财政, 2001年5期
[19] 实现政府对市场的根本约束——论中国政府预算制度改革, 中国财经报, 2001-5-23
[20] “做大蛋糕”应注意的若干特殊问题, 中国财政, 2004/4
[21] 公益性、垄断性、收费性、竞争性——论公共基础设施投资的多元化, 厦门大学学报, 2000年1期
[22] 双元财政论评述, 中国经济问题, 1999年1期
[23] 税收公共化:税收原则体系的转型, 涉外税务, 2004/6
[24] “公共经济(学)”析疑, 财贸经济, 2004/4
[25] 论财政监督的公共化改革, 财政研究, 2004/12
[26] “两岸三地”财政制度比较研究, 亚太经济, 2004/5
[27] 公共财政:政府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支撑点, 改革, 1999年5期
[28] 论转轨型宏观经济政策, 财贸经济, 1999年10期
[29] 财政的公共性与阶级性关系析疑, 经济学动态, 1999年5期
[30] 探讨“国债依存度”的现实意义, 中国财政, 1999年9期
[31] 话说公共财政(7), 江西财税与会计, 1999年12期
[32] 我国“财政本质”观演变述评, 经济学家, 1999年4期
[33] 话说公共财政(6), 江西财税与会计, 1999年11期
[34] 应从市场经济的基点看待公共财政问题——答赵志耘、郭庆旺同志, 财政研究, 1999年1期
[35] 公共财政基本框架, 广东财政, 1999年5期
[36] “国家分配论”应如何发展, 东南学术, 1999年1期
[37] 关于财政政策的若干问题, 财经论丛, 1999年4期
[38] 话说公共财政(1), 江西财税与会计, 1999年6期
[39] 话说公共财政(2), 江西财税与会计, 1999年7期
[40] 话说公共财政(3), 江西财税与会计, 1999年8期
[41] 话说公共财政(4), 江西财税与会计, 1999年9期
[42] 没有公共财政就没有市场经济, 中国财经报(财会世界), 2001-11-29
[43] 法治化:治理乱收费的治本之策, 涉外税务, 1999年7期
[44] 论财政监督, 财政监督, 2003年5期
[45] 实事求是,直面历史,敢讲真话,承认他人:财政学界亟须树立的学风, 财政研究, 2003年3期
[46] 财政投资评审:公共财政改革的重要环节, 广东财政, 2003年4期
[47] 转变公共财政支出改革的思路, 改革与创新(论文集), 2003/1第1版
[48] “收支两条线”改革是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重要步骤, 广东财政, 2003年5期
[49] 税收公共化:财政公共化的起源与基点, 涉外税务, 2003年5期
[50] 行政事业性资产管理是公共财政管理的重要内容, 广东财政, 2003年8期
[51] 税收公共化:以“纳税人”为基点, 涉外税务, 2003年6期
[52] 税收公共化:为自己纳税, 涉外税务, 2003年7期
[53] 我国为什么要建立公共财政?, 福建财会, 2001年8期
[54] 财政强制性与无偿性问题比较分析, 财政经济评论, 2003总第1辑
[55] 计划、归一、公开、法治, 广东财政, 2002年8期
[56] 财政公共化:改革难点探析, 浙江财税与会计, 2003年11期
[57] 论公共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公共经济研究, 2003/10第1期
[58] 析“纳税人权利”, 中国经济问题, 2003年1期
[59] 行政单位国有资产不能经营性使用, 中国财政, 2005/11
[60] 绩效预算改革探析, 财政研究, 2005/10
[61] 税收公共化:费改税成功的基点, 涉外税务, 2005/9
[62] 改革的转型与突破口选择, 改革, 2005/5
[63] 关于财政学改革的若干问题, 《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 论文集, 2005
[64] 税收公共化:政府服务的公共 决定, 涉外税务, 2003年8期
[65] 政府服务权, 中国财经报, 2002-7-24
[66] 法治化:政府行为﹒财政行为﹒预算行为, 厦门大学学报, 2001年4期
[67] 析中国公共财政论之特色, 财政研究, 2001年7期
[68] 公共财政理论与公共财政体制框架构建, 中国财政理论前沿, 2001年
[69] 财政属性与范围问题回顾, 财经论丛, 2002年5期
[70] 路桥投资不必全由政府承担, 广东财政, 2002/204
[71] 双元财政是公共财政的必要过渡阶段, 中国财政, 2002年4期
[72] 公共服务应为谁?, 中国财经报, 2002-8-9
[73] “赞同纳税权”的缺失, 中国财经报, 2002-8-7
[74] 论政府预算的产生特点, 经济问题探索, 2002年11期
[75] 政府内部分配关系问题, 中国财经报, 2002-7-26
[76] 个人收入差距问题的财政对策, 现代财经, 2002年11期
[77] 财政困境问题, 中国财经报, 2002-7-19
[78] 选举代表权, 中国财经报, 2002-7-17
[79] 赞同纳税权, 中国财经报, 2002-7-10
[80] 公共财政的基点问题, 中国财经报, 2002-7-5
[81] “纳税人”理念, 中国财经报, 2002-7-3
[82] 公共财政与弱势群体问题, 广东财政, 2002年7期
[83] 论部门预算改革, 经济学家, 2002年2期
[84] 关于集体经济的若干看法, 当代经济科学, 2002年2期
[85] 《财政学》精品课程建设总结, 《加强教学研究推动教学改革》论文集, 2005
[86] 税款节俭权, 中国财经报, 2002-7-31 所完成的科研成果共获得省部级以上政府奖励10余项。

⑺ 我国近年的国债规模~~(2003-2008)

我国国债规模及其风险防范

摘要:自恢复国债发行以来,国债规模日益扩大。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方面起到了积极作用,对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做出了极大贡献。同时,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担忧。本文以国际上通用的指标来衡量国债规模,认为目前我国国债规模已经偏大,对目前国债规模应持谨慎态度。文章最后提出一些措施,以防范国债规模风险。
关键词:国债规模;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国债负担率;国债风险防范

国债政策是财政政策的一项重要内容,经常被各国用以调节经济。从1998年开始我国政府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加大了国债的发行力度。事实表明,近几年的国债政策在拉动投资、扩大内需、确保我国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起到了很大作用。据国家统计局测算,国债对GDP增长贡献如下:1998~2002年国债投资拉动经济增长分别是1.5%、2%、1.7%、1.8%和2.0%.与此同时,加大国债发行力度使得国债规模迅速扩大,5年来我国累计发行国债22577.6亿元(加上发行的长期建设国债,总量达到29177.6亿元),平均每年发行4515.5亿元,年均增长28.56%,2002年我国国债发行规模更是创下5946.30亿元的历史新高。国债规模的迅速扩大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担忧。

一、国债规模现状分析

从世界各国管理国债规模的实践来看,一般都采用国债依存度、国债偿债率和国债负担率来判断一国的国债规模是否合理。

(一)国债依存度

国债依存度是指当年国债发行量占该年财政支出的比重,反映了财政支出对国债的依赖程度。在我国,国债依存度有两种计算口径,即国家财政国债依存度和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我国的国债由中央财政发行,国债收入归中央财政控制使用。因此,我们在用国债依存度来衡量国债规模时采用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更为合理。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分别为:64 84%、75 72%、85 89%、95 23%、121 86%、96 69%、84 37%、84 67%和87 63%.这些数据表明我国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非常高,中央财政支出资金来源很大部分依靠发行国债,这必然会削弱中央政府的宏观调控能力,其中潜在的风险是不言而喻的。国际上关于中央财政对国债依存度的警戒线是25~30%,我国的中央财政国债依存度远远高出世界公认警戒线,表明我国的国债规模的形势比较严峻。

(二)国债偿债率

国债偿债率是指当年国债还本付息额与财政收入的比例关系,反映了国债发行规模与财政收入是否相适应。这一指标越高,表明以前所发国债对财政形成的压力越大,反之则越小。从表1中可以看到,1994~2002年我国国债偿债率分别为:6.65%、12.56%、17.09%、21.04%、22.74%、15 66%、11.59%、11.74%和13.05%.很多学者都主张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应控制在8~10%,可见我国的国债偿债率已经超过了公认的安全线。虽然国债偿债率已经呈现出向安全线逐步接近的趋势,但是我国近些年由于国债规模的膨胀,加上新发国债期限较短,还本付息的支出负担日益沉重,偿债压力会进一步扩大。一般来说,国债本息是必须无条件偿还的,刚性很强。在我国财政尤其是中央财政困难不能得到根本扭转的背景下,就不得不利用发新债来还旧债,后果是国债规模越来越大,极大地加剧了国债的规模风险。

(三)国债负担率

国债负担率是指某一时期国债余额占同期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根据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数据,国债负担率与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大致相同。近年来,我国财政收入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重在20%左右。因此,我们应推算我国合理的国债负担率在20%左右。从表1中可以看到,我国1994~2002年国债负担率分别为:4.89%、5.64%、6.42%、7.40%、9.91%、12.85%、14.56%、16.28%和18.89%.从这些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债负担率比较低,似乎可以说明国债规模还不够大。事实上,我国举债的历史比较短,不能够将我国的国债余额与西方发达国家国债余额作简单的比较,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债余额是经历上百年时间积累形成的。从上面的数字我们可以看到我国国债负担率增长较快,2002年国债负担率是1994年的3.86倍,1994年到2002年间国债负担率平均年增长率约为18%,大大超过了财政收入的增长率和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率。如果长此以往,我国财政将会不堪重负,不利于经济的发展。

二、国债规模风险防范对策

我国国债依存度和国债偿还率已经远远超出国际安全警戒线,而且国债负担率增长很快,表明我国国债规模已经偏大,面临着较大的国债规模风险。为此,采取相关措施,控制和防范国债规模风险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合理界定国债使用方向,加强对国债资金使用的监督

首先,国债资金应优先投向那些瓶颈性产业和部分生产建设性项目,以弥补国家建设资金的短缺,避免重复建设。国债资金应支持产业结构战略性调整,支持国有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产业升级,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引导银行、企业增加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技术领域投资。在每个投资项目中,应确保国债资金的投入能够促进经济的增长,从而增加政府的财政收入,增大政府的偿债能力,实现国债规模的均衡发展及自身良性循环。其次,要坚决杜绝半拉子工程,对于已经开工的国债项目建设,严把工程质量关,严禁挤占挪用国债资金,确保国债投资的高效率。针对目前我国国债一些投资项目效率差的情况,需要在资金使用方面加强管理。这需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项目管理制度,明确资金使用者的使用责任,保证项目的质量。

(二)加快财政改革的速度,降低国债偿债率和国债依存度

虽然近年来我国的财政收入有所改善,但我国的财政收入仍然较低,处在世界较低水平。财政收入低制约了国债偿还能力,使得国债规模风险比较突出。要降低衡量国债规模风险的两大指标———国债偿债率和国债依存度,最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增加国家财政收入。为此,必须加快财政改革的速度。首先,必须完善流转税制度,加强个人所得税的征管,逐步提高个人所得税在税收结构中的比重,努力扩大关税在筹集财政收入中的作用,大力压缩无税区和低税区。其次,加强预算外资金管理,积极稳妥地推进“费改税”,逐步将预算外和体制外收入纳入预算管理,将具有税收性质的基金和收费纳入税收管理。再次,要加强税收征管工作,减少税收流失,严厉打击偷税、漏税、逃税行为。

(三)加强国债期限结构管理,优化国债偿还期限结构

国债总额不且淮纬デ宓模

阅读全文

与国债依存度例题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狱解剖类型电影 浏览:369
文定是什么电影 浏览:981
什么影院可以看VIP 浏览:455
受到刺激后身上会长樱花的图案是哪部电影 浏览:454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国产 浏览:122
韩国双胞胎兄弟的爱情电影 浏览:333
法国啄木鸟有哪些好看的 浏览:484
能看片的免费网站 浏览: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电影或电视剧 浏览:724
欧美荒岛爱情电影 浏览:809
日本有部电影女教师被学生在教室轮奸 浏览:325
畸形丧尸电影 浏览:99
美片排名前十 浏览:591
韩国电影新妈妈女主角叫什么 浏览:229
黑金删减了什么片段 浏览:280
泰国宝儿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83
3d左右格式电影网 浏览:562
跟师生情有关的电影 浏览: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费观看 浏览:942
电影里三节是多长时间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