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2、简要阐述一下,在债权投资后续计量过程中,应收利息、利息收入、利息调整摊
应收利息=债券面值×票面利率
利息收入=债券投资摊余成本×实际利率
利息调整金额为上述二者的差额,应收利息大于利息收入的差额为溢价摊销,反之为折价摊销。
㈡ 怎么去理解持有至到期投资里面的利息调整还有摊余成本还有下面这个怎么理解
图上:一个是购入溢价发行的债券,一个是购入折价发行的债券。
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利息调整子账户是就是对取得时的价值与票面价值之间的溢价或折价额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合理调整的所有到的账户。解析:
因为取得持有至到期投资时所付的价款在很多的情况下会高于或是低于票面面值,高于形成溢价,低于会形成折价。然而持有至到期投资,是一种收回期限固定,收回金额固定的特点。也就是每期应收到的利息收入是固定的,这样一来你如果按债券的面值和面值利率来确定你的投资收益时,就不会真实的反映你的实际收益。会造成会计信息的失真。因为有溢价或折价,你实际上的收益理当高于或低于以票面面值和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收入。所以要将这部分溢价或是折价按照一个合理的方法进行调整,使每一期的收益都能真实的反映实际的收益。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账户数额的确定,就是票面面值与实际支付金额减去已到付息期尚未领取的利息后的差额。要计算真实的收益,就得有你实际取得成本和实际采用的利率去计算,实际成本就是你花了多少钱取得的,这个好确定。实际利率较难计算(考试中一般题目中会告诉的),在实际操作中,将票面面值与票面利率计算的每期的利息收入,作为年金按一“实际利率”在持有期间内进行年金折现后成你的取得时的实际成本,这个“实际利率”就是真正的计算你真实的投资收益的利率。这个“实际利率”的计算方法是用年金折现的“插入法”计算确定(比较麻烦,要一个一个的试)。实际“投资收益”=摊余成本(第一期为实际取得时成本)×实际利率
应收利息=票面面值×票面面值
实际收益与应收利息的差额就是利息调整的数值。借记或贷记“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科目。
其后每期的摊余成本就是加上或是减去上一期的利息调整数值,再按上述方法确定下一期的利息调整数值。依此类推。注意:最后一期的利息调整应是最初确定的利息调整减去各期已调整的数。因为计算中会有四舍五入,所以最后一期进行倒挤法计算,剩余的利息调整余额调整完。
持有至到期投资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率-本期收回的本金和利息-本期计提的减值准备 所以,对于持有至到期投资来说,摊余成本就是账面价值。如果是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由于是公允价值属性计量的,他的账面价值是公允价值,不等于摊余成本。
㈢ 利息调整要怎么算
溢价购入,所以利息调整等于票面利息减去实际利息(投资收益)
具体:
年初摊余成本 41730.8 第一年利息调整等于 40000*6%-41730.8*5%
第一年摊余成本 41730.8*1.05-40000*.06
第二年就是用票面利息减去第一年摊余成本乘以0.05
以此类推
此外,你还会发现财务成本上的一个规律:
溢价的债券,随着到期日临近,他的摊余成本(就是财务管理所称的价值)越来越低,而且降低的越来越快(因为利息调整越来越大)
㈣ 利息调整如何判断是记在借方还是贷方
在持有至到期投资和可供出售金融资产等科目的二级明细科目中,会有利息调整的科目。
简言之,利息调整是指债券投资的票面金额与 债券的摊余成本的差异。 而摊余成本是我们核算债券类金融资产的基本方法之一,持有至到期投资的核算就是基于摊余成本法。而债券类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虽 然是以公允价值计量,但也需要考虑公允价值和摊余成本之间的差异 进行账务处理
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摊余成本,是指该金融资产或金融负债的初始确认金额经下列调整后的结果:
扣除已偿还的本金
加上或减去采用实际利率将该初始确认金额与到期日金额之间的差额进行摊销形成的累计摊销额;
扣除已发生的减值损失
摊余成本是用实际利率作计算利息的基础,投资的成本减去利息后的金额。因此在初始确认时,利息调整借方余额体现为摊余成本高于 投资成本的金额,贷方余额体现摊余成本低于投资成本的金额。
PS: 要关注购买手续费的账务处理,此处不赘述。
可以参考: 1、注册会计师辅导教材,《会计》,2011年后任意版本,“金融资产” 章节相关账务处理。
2、《企业会计准则——应用指南》,“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应用指南、附录“主要会计科目及账务处理”
㈤ 利息调整是什么类的科目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属于资产类会计科目,其总分类账户,下设四个二级科目:成本、应计利息、利息调整和公允价值变动。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如为债券的,到了资产负债表日则要核算其利息,分期付息的应该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进入到“应收利息”中,如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计入“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其会计核算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分期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应计利息(到期时一次还本付息债券按票面利率计算的利息)
贷:投资收益(可供出售债券的摊余成本和实际利率计算确定的利息收入)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利息调整(差额,也可能在借方)
㈥ 债权投资生的利息调整包括哪些内容
债券投资不产生利息,只产生投资收益,也就是按着约定固定回报率或者按着投资主体的经济效益取得分红,固定回报率有借贷的性质,没有投资主体的资产分配权、股本表决权和经营管理权。
㈦ 持有至到期投资产生的利息调整包括哪些内容
对“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的理解及核算过程用一个例子来说明问题:
例如:用2089元买入面值为2000元的5年期的债券作为持有至到期投资,票面的年利率为5%,实际的内含的年利率为4%。具体的核算过程如下:
解析题面,由于我们高于面值买入,比面值多付了89元,但是当债券到期时,人家只给你会还你面值的部分2000本金,并不会给你2089元。这超出的89元,就是包含在你所收到的各项利息中的,也就是你所收到的真正的利息收入并非全是你投资的收益,这里面还包含有你多付出应该收回的部分,这部分就是利息调整部分,它要在各期中分别收回。也就是到期时,要将这89元都要收回才行。
我们在分步解析吧:购买时的分录:
借: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 2000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89
贷:银行存款 2089
上述分录中的“持有至到期投资——成本(面值)”和“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就是多出的部分),这两部分一起构成持有至到期投资的入账价值,到期后能收回的本金是面值部分2000元,而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必须在持有期间内得到补偿或收回,补偿或收回的方法,那就是只有在利息收入中得到补偿。那这样一来,人家按期付给的利息是票面利息。而到我们这里还要补偿或收回多付出的“利息调整”部分,所以我们的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应予收到的票面利息—补偿或收回的“利息调整”。所以,在到期末应收利息时,就有以下分录:
借:应收利息 100 (2000×5%)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6.44 (100—83.56)
投资收益 83.56 (2089×4%)
上述分录中“应收利息”就是票面利息,“投资收益”就是我们实际的投资应得到的真实的回报,二者的差额就是我们多付的“利息调整”部分的补偿或收回。
至此我们已收回本金16.44,致使我们的投资本金2089元减小成了2072.56元了,我们这里的本金也称“摊余成本”,
下一期我们计算实际的利息收入(投资收益)时,将以“摊余成本”2072.56元为基础了。
到了下一期末,我们再记录利息收入时的分录为:
借:应收利息 100 (还是票面利息,各期都是一样的,就是应收到的)
贷: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 17.10(100—82.90)
投资收益 82.90 (2072.56×4%=82.9024,这里出现了四舍五入的尾差)
这样又收回本金17.10,摊余成本为2055.46(2072.56—17.10),下期以此为计算投资收益的基础。
以此类摊:第三期应收回本金(利息调整):100—82.22=17.78元,摊余成本为2037.68(2055.46—17.78);
第四期收回本金(利息调整):100—81.51=18.49,摊余成本为2019.19(2037.68—18.49)
最后一期原则上也是用以上方法进行,但为了避免四舍五入形成的误差,不再按上述方法进行计算,而是用倒挤法进行调整,将剩下的未调整完的一次调整完,即89—16.44—17.10—17.78—18.49=19.19,也可以将2019.19中的19.19调整完即可。
对于摊余成本的确定,我给大家一个通用的公式:(适用于分期付息,到期还本)
本期末摊余成本=期初摊余成本-(票面利息-实际利息)
票面利息=面值×票面利率
实际利息=期初摊余成本×实际利息
友情提示:此公式同样适用于应付债券的摊余成本的计算,公式中的数据位置不要变更即可!
㈧ 发行债券和购买债券利息调整的分录
你好
购入债券确认实际利息收入的分录应该是:
借:应收利息
持有至到期投资-利息调整(或在贷方)
贷:投资收益
收到票面利息时分录: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利息
至于发行债券的相关分录,貌似很少考,不太熟悉。但应该不会用“持有至到期-利息调整”科目。应该是相关的权益类科目才对
㈨ 发行债券,为什么进行利息调整啊
债券发行价格是债券投资者认购新发行债券时实际支付的价格。在实际操作中,发行债券通常先决定年限和利率,然后再根据当时的市场利率水平进行微调,决定实际发行价格。决定债券发行价格的基本因素如下:
1、债券面额:债券面值即债券市面上标出的金额,企业可根据不同认购者的需要,使债券面值多样化,既有大额面值,也有小额面值。
2、票面利率:票面利率可分为固定利率和浮动利率两种。一般地,企业应根据自身资信情况、公司承受能力、利率变化趋势、债券期限的长短等决定选择何种利率形式与利率的高低。
3、市场利率:市场利率是衡量债券票面利率高低的参照系,也是决定债券价格按面值发行还是溢价或折价发行的决定因素。
4、债券期限:期限越长,债权人的风险越大,其所要求的利息报酬就越高,其发行价格就可能较低。
温馨提示:以上解释仅供参考,投资有风险,选择需谨慎。
应答时间:2021-05-24,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