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人民日报:不能动不动就拿纳税人钱为国企违约买单
债券市场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刚性兑付,这应该成为共识.
近日,东北特钢债券违约事件,因其第一大股东是辽宁省国资委,引起广泛关注。投资人希望能够财政兜底予以兑付,企业大股东则试图以“债转股”“债转贷”等方式解决。当地政府、主承销商和投资人能否通过市场规则和法治方式达成共识、破解困局,考验各方智慧。
债券违约有增加趋势。谈到近期几起违约事件,财政部负责人直言,“援助但不兜底”。的确,对于国企债券违约的处置,应该用市场化手段、坚持法治化方向。债券发行是一种市场行为,不可避免有违约的风险。而长期以来,金融机构和投资者对国企债券违约风险漠视,存在着刚性兑付依赖。在发生兑付风险时,不少地方政府为了维持政府信用,也总是动用纳税人的钱,补市场的窟窿。当前,一方面是地方政府为国企兜底的能力越来越弱,一旦发生国企债券违约,动辄几十亿元,政府即便想兜底也有心无力;更重要的是,刚性兑付使国企债务风险越来越高,杠杆率不断提高,风险积累也越来越大。
打破刚性兑付,恢复建立良性债券市场,需要让市场在债券的资源配置中真正起决定性作用。国企的违约问题固然不同于一般企业,政府应该给予一定援助,但援助不等于兜底。作为市场主体,国企应该按照市场规则处理债务违约问题。国企之所以债务规模偏大、债务率过高,主因就是把政府当保姆、当靠山,而金融机构也患“国企崇拜”病,总觉得政府可以兜底。
长期以来,刚性兑付成为“行规”,金融机构、投资者忽视了背后的风险,导致债券市场价格失灵,风险信号失灵。债券市场刚性兑付如果一直硬撑下去,泡沫只会越来越大,杠杆越来越高。东北特钢资产负债率远超警戒线,各种贷款、债券还是一路绿灯,债务居然超400亿元,就是一个例证。
如何加快形成有利于创新发展的投融资体制?实际上,长期存在的刚性兑付,使得债券市场扭曲失真。“权威人士”在人民日报指出,“有序打破刚性兑付”,“局部的风险该释放的也要及时释放,打破刚性兑付,反而有利于降低长期和全局风险”。债券市场要想健康持续发展,必须打破刚性兑付,这应该成为共识。刚性兑付打破,信用债的定价回归市场,企业再发债券,其利率就会由市场根据不同行业的投资风险定价,利率和资金会优化配置,一些落后产能发行债券就会越来越难,这对于去产能、去杠杆,国企的深化改革、产业的转型升级作用巨大。
对政府来说,则要厘清政府和市场、政府和企业的边界。在市场经济机制下,政府应该权责对等,该由市场来做的事情,不越位、不缺位。不能动不动就拿纳税人的钱来为国企的违约买单。同时,政府“援助不兜底”,该作为的必须作为。处理债券违约,要有底线思维,立足于防范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应该看到,目前债券市场整体违约率很低,构不成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
市场化改革的大方向绝不能倒退,债券处置也必须遵循市场化、法治化原则。发债企业、地方政府、承销机构和市场监管部门应发挥各自作用,既不兜底,也要坚决防止逃避债务的恶意违约,尽最大努力保护投资者合法权益。
『贰』 国务院:2020年国企混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1年1月19日(星期二)上午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请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秘书长、新闻发言人彭华岗介绍2020年中央企业经济运行情况,并答记者问。
关于国企混改的进展,彭华岗表示,国资委和中央企业,和全国的国有企业积极按照党中央的要求,深入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第一,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范围和领域还是不断扩大。在充分竞争行业和领域,混改积极稳妥地推进,2013年以来,中央企业累计实施混改4000多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1.5万亿元。中央企业混合所有制企业的户数占比超过了70%,比2012年底提高近20个百分点。地方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户数占比达到54%,引入社会资本超过7000亿元,电力、民航、电信、军工等重点领域的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稳步推进,上市公司已经成为央企混改的主要载体,中央企业控股的上市公司的资产总额、利润分别占到央企整体的67%和88%。
2020年专门成立了中国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基金,下一步在推进混合所有制改革中能够更好地发挥作用。另外,2020年中央企业一年当中实施混改超过了900项,引入社会资本超过2000亿元,这方面的工作还在积极推进。
第二,混合所有制改革有效促进了企业的经营机制的转换,混合所有制企业以混促改,发挥非国有股东的积极作用,推动完善公司治理,深化三项制度改革,实施员工持股,健全中长期激励机制等等,有效地促进了企业经营机制的市场化。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混改在激发企业活力、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放大国有资本功能等方面的效果逐步显现。
第三,混合所有制改革更好地推动了国有企业和其他所有制企业的相互促进、共同发展。中央企业所有者权益当中,引入社会资本形成的少数股东权益,由2012年底的3.1万亿元增加到2020年的9.4万亿元,占比由27%提升到38%。另外,中央企业对外参股的企业超过6000户,国有资本投资额超过4000亿元,这种双向的混改,推动了各类所有制企业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培育形成了一批行业领军企业和专精特新的“隐性冠军”企业。
彭华岗特意指出:“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各方面都高度关注,这里我需要强调的是,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但不是国有企业改革的全部,不能片面地以混改的数量、比例、进度、范围等作为国企改革的标识。”
“不能采取‘运动式’、‘一刀切’的方式来推进混改,而是要根据企业的实际和工作成熟度,宜改则改,不宜改不强改,避免盲目性,一企一策地加以推进。要按照完善治理、强化激励、突出主业、提高效率的要求,分层分类地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目前,中央企业集团层面主要还是保持国有独资或者国有全资,有条件的企业可以进行股权多元化改革。”
“从目前来看,中央企业集团层面还是没有推进引入其他资本混合所有制改革的计划。我们要将改制作为深化混合所有制改革的重点,务求改革实效,避免一混了之。要完善制度、强化监管,坚决防止国有资产流失,要坚持加强党的建设。”
『叁』 华晨汽车集团债务违约65亿,这是什么原因导致的
华晨汽车的主要盈利来源于华晨宝马,对华晨集团的自主品牌未能够很好地将其营销,导致自主品牌盈利十分薄弱。自2017年起,华晨集团债券则开始下跌,于2020年10月,华晨集团未有能力支付十亿债劵,形成了违约。
2020年上半年,华晨汽车中国的净利润就超出了四十亿,但主要是华晨宝马做出了大部分贡献,集团的自主品牌售出并不多、反而是华晨宝马销售额惊人。华晨汽车过于依赖华晨宝马,集团的自主品牌未能很好的营销售卖,导致将要剥离华晨宝马对华晨集团造成很大的压力,资金也受到很大的困扰。华晨汽车在2020年7月时,债券就已经开始呈现下跌趋势。
『肆』 哪个机构对债券违约统计做的比较详细
市场上大部分的关于债券违约的统计都只是简单的做了个数据统计,没有深层的分析其中的规律,蒙格斯智库他们发布的那个《中国债券违约调查报告》就做的很全面。如果对我的回答满意请采纳
『伍』 国企发行的债卷,购买后,比如国企倒闭了会怎样本金还能回来吗
你这个问题问的挺好的,我们就举个现成的例子
去年9月份,国内首例国企债务违约申请破产案例的主角:保定天威集团有限公司就演过这么一幕。根据《破产法》相关规定,天威集团及上述三家子公司已具备破产重整的条件,经上级批准,拟申请破产重整。之前发行的二十五亿债券兑付就成了大问题
如果走了破产法,有两种可能性
第一:公司的剩余财产清算后,规定是要按顺序进行补偿《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来进行的,如果公司的清算财产足够,能支付各种费用。那购买债券的本金和利息都有望收回,要是清算的财产不足全额偿还债权的,就按各自比例来进行偿还一定的本金和利息
第二:如果与其他企业进行重组之后,接手的企业有可能按洽谈的内容来进行债权补偿,至于比例如何规定就按之前的协商进行
不管是那一种方法,都需要一个蛮长时间的过程,一般情况来说最坏的情况也会得到一部分的本金补偿...至于补偿比例多少就不好说了
『陆』 2020年布干维尔数字债券abg发展情况会怎样
2020年不甘为二,数字债券会非常不错,有持有潜力
『柒』 2020年地方政府债卷对当地国企有利好吗
2020年地方政府债券对当地国企。应该有一定的利好作用,因为2020年的债券一般情况下是专项债券,有利于国家增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
『捌』 华晨中华负债要倒闭吗
已经正式破产重整了。
根据华晨汽车2020年债券半年报显示,集团总负债1328.44亿元。wind数据显示,截至今年10月,华晨汽车累计发行债券34只,存续债14只,存续债余额共162亿元。从到期分布看,华晨汽车到期及回售压力集中在2021年、2022年,债券到期及回售规模分别为65亿元、92亿元,涉及债券分别为4只、8只。
沈阳市中级人民法院20日裁定受理债权人对华晨集团重整申请,标志着这家车企正式进入破产重整程序。法院的裁定称,华晨集团存在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的情形,具备企业破产法规定的破产原因。但同时集团具有挽救的价值和可能,具有重整的必要性和可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