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萧条时,政府发行国债收回来的钱会投入市场,政府支出增加,M3不变,所以GDP会增加,促进经济发展
经济过热时,央行发行国债收回来的钱不投入市场,政府支出不变,M3减少,GDP会减少,抑制经济过热
Ⅱ 央行如何发行和回收货币
央行几乎天天都在发行基础贷币和回收基础货币。你到各地人行的金库看看就知道,里面有大量的现钞啊,但只有一小部分投放到市场(居民、企业、以及商业银行的柜台和金库)。现在全国各地人行金库里的现钞可能有几十万亿吧,但投放到市场的才二三万亿吧,印那么现钞放在那里主要干什么呢?主要预防储户突然大量提现用。全国居民储蓄有20万亿,但在商业银行和居民手中流通的纸币只有二万亿,假如某地遇突发事件时,居民突然全部将存款都取出怎么办,难道商业银行不让他们取吗?不是的,居民想取多少都可以取的,商业银行只管向人行搬现钞,事件平息后居民又将现钞存银行,银行就将现钞存人行,除留一部分用来应付居民正常提现外,剩余的存人行,增加该行在央行的存款准备金余额,存人行也有利息收入呢?不过,当商业银行的贷款规模扩大时,他缴存央行的准备金也增大,这时可能商行银行的现钞就无法满足储户的提现需要,到期无法按规定的比例缴存央行的存款准备金而被罚等,逼着商行银行缩小贷款规模。央行就是通过这些办法来调节经济,稳定币值的。但当居民所有的收支都用电子划转时,就不需要使用现钞了,似乎存款准备金制度也就失效了,不知是否这样。 楼主可能想知道最原始的现钞是怎样投放市场的。我想有好多渠道的。如,先强制规定除政府印的纸币外,其他任何东西包括金银不能做为交换的媒介,但最初的时候,居民可以用金银等向央行兑换纸币,这样纸币就投放市场了。随着经济的发展,商业银行通过存款的派生机制创造了货币,当然不是基础货币,存贷款规模变大了,交易量增加了,所需要的纸币也要增加了,原来的纸币数量无法满足居民的提现需要了,这时商业银行可以用商业票据向央行贴现,这样纸币就又投放市场了。再有就是央行购买企业发行的债卷,这样也将基础货币投放市场了。当然央行可以用反向操作收回基础货币,可以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收回货币,可以用发行政府债卷收回基础货币。 需要说明一点的是,政府购买物品和发放公务员工资是用税收来的钱而不是印钞票的。如果这样纸币不泛滥才怪。
Ⅲ 央行通过发行票据回收的流通货币是不是直接销毁
1.也就是央行现在有的票据
2.肯定不是销毁,只是把商业银行的钱收过来,减少商业银行的可贷资金,控制流动性,票据跟债券差不多,到期是要还本付息的
Ⅳ 央行发行大量国债,对于社会资金流动有什么影响
从目的上来看,发行货币是为了增加市场中的货币供应量,适用于经济萧条时期,刺激需求,扩大就业。而发行国债的目的是弥补财政赤字,筹措建设资金,减少市场中的流动资金,抑制消费需求。
从影响上来看,过量发行货币会直接引发通货膨胀。而发行国债对通货膨胀的影响是间接,但减少国债发行量却能有效抑制通货膨胀。
从成本上来讲,国债肯定要比直接发行货币更节省成本。
难或者重大损失时,若无稳定可靠的资金来源渠道,则极有可能丧失偿债能力。比如新冠状疫情期间,多家企业倒闭,金融机构受重创。所以企业和金融的违约风险比政府的违约风险大。
而国债是由国家来偿还债务。在市场经济国家,国债是政府发行。通常,国家不容易发生经济体系完全破坏的情况。所以政府具有较强的清偿能力,国债则被认为不存在任何违约风险,几乎为零风险投资。
Ⅳ 货币怎样从央行流出,怎样回收
中央银行的业务包括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其资产业务是指形成中央银行对社会集团和个人的债权的业务,主要包括证券买卖、代款、再贴现、保管金银和外汇储备;其负债业务是指形成中央银行对社会集团或个人的债务的业务,主要包括货币发行、代理国库、吸收财政存款、集中管理存款准备金、办理全国的清算业务。
银行印好了货币,代表央行已经从公众手中“筹集”到了资金。然后,央行用这部分“筹集”来的资金去进行它的资产业务活动:购买证券、向金融机构发放代款或贴现票据、购买金银及外汇。如此一来,新发行的货币就到了公众、政府机构、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的手中。这样,新发行的货币就进入了流通领域,而央行保管的只是一些证券、票据、资金账户、外汇等。
有这几种渠道:
(1)央行回购国债和央行票据,以及偿付外债;
(2)央行从商业银行手中购进外币,形成央行的外汇储备;
(3)成为政府的收入,并经过政府支出进入流通领域
(4)有人会提到央行将新印的钞票存放到商业银行(具体是从央行的发行库存放到商行的业务库),直接增加基础货币,然后通过信贷方式流入社会。
(5)其它主要提到:如何调节市场中货币总量。比如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再贴现率。
当然央行可以用反向操作收回基础货币,可以用法定存款准备金收回货币,可以用发行政府债卷收回基础货币。
Ⅵ 国家如何发放和收回货币
应该是通过银行吧,比如说贷款和存钱.央行向银行提的准备金等等.
还有国家发行债券.
Ⅶ 我国的国债是如何使用的
也不能完全这么说。
但是一般的国债是用来补充财政的 也就是不可能知道用到哪里去了。就像你存1块钱在银行也不知道贷给谁了。
另外有一些特殊目的的基础设施建设债券 比如说铁道债,严格上说不属于国债,但实质上具有国家信用。
另外就是特别国债,07年刚发过。这个是有特殊目的的。就是为了成立中投公司,用来和央行置换美元资产
Ⅷ 央行发行票据回笼货币具体怎么发生作用,其详细过程呢(请举易懂例子)
假如一年中国家多投放了500亿元的货币量,一年后国家想要收回多投的500亿元的货币量,请告诉我国家能否全部收回500亿元的钱吗,如果不能的话能差多少钱收不回,投放与收回的差额占比率是多少。
Ⅸ 如果央行把国债买下来,政府还需要还钱么
经济本来就是一种游戏,央行归国家管,但其本身并不是国家。国家发放国债的目的就是从企业和私人手里筹集资金进行建设,所以央行不大可能自己去买国债,即使买也只是买很小的一部分。在进一步,央行买下来的国债还是要给钱的,这钱要上交国库,也就是说这是一道手续,不可能免掉的。
Ⅹ 刚印出来的钱被国家送到中央银行,这钱是用来干嘛的
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主要通过四条途径流入市场中的:
1.央行回购国债和央行票据,以及偿付外债(财政紧缺难以周转时才会使用);
2.央行从商业银行手中购进外币,形成央行的外汇储备(并不是所有购进的外币都使用新印的货币,经常使用的是央行的存量货币资产);
3.成为政府的收入,并经过政府支出进入流通领域(政府财政紧缺时使用);
4.央行将新印的钞票存放到商业银行(具体是从央行的发行库存放到商行的业务库),直接增加基础货币,然后通过信贷方式流入社会。
以上方法都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通货膨胀,但只要是轻微的物价上涨就无关大碍,毕竟物价上涨是一个大趋势。
中央银行的三大货币政策工具:
再贴现率(利率),准备金,公开市场操作即国债操作。
1.再贴现率的调节其实就是利率的调节,它面向的是全社会,对百姓影响很大,也是货币政策里最直接、最立竿见影也是最主要的操作,
2.提高准备金是指主要作用于银行的,用来控制贷款量,降低货币乘数效应,效果比较温和。主要影响企业,对一般百姓影响不大。
3.公开市场市场操作,发行国债,就是收回一部分的流动货币。赎回国债就是发放一定数量的流通货币。由于中国的国债比率相对不高,公开市场的操作的效果不是很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