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国库现金管理的我国开展国库现金管理面临的几个问题
我国近期实施国库现金管理主要面临问题如下:
(一)关于实施国库现金管理的职能部门
从我国实际情况考虑,财政部是实施国库现金管理的职能部门。一方面,从资金管理权看,财政部代表政府管理国库资金,是库款资金管理的主体。国库现金管理是财政部为提高资金效益,降低政府筹资成本,采取一定方式对沉淀在人行国库的库款资金进行的管理。实施现金管理后,财政部对库款资金的安全性负责,也对其保值增值负责。另一方面,从国库现金管理内涵上看,实施国库现金管理更多体现出财政管理的内容。
第一,实施现金管理的前提是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即通过国库集中收付,税收和非税收入等财政资金直接缴入国库,不再停留预算单位的收入过渡户;财政资金未支付到收款人之前,所有资金余额也保留在国库,保证所有库款资金统一集中到国库。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是在实施国库单一账户制度,集中库款资金后,再逐步开展国库现金管理的。
第二,国库现金管理针对暂时闲置的库底资金进行,如何确定财政库底资金,需要做好财政收支现金流量预测工作。此项工作属财政管理范畴。
第三,实施国库现金管理,需要有相对稳定的库底资金。除了保持稳定、均衡的财政收入入库外,还需要及时掌握、控制预算单位的用款需求,以保持稳定的现金流量,这些也属于财政管理的范畴。第四,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后,动用库款闲置资金,可减少国债发行规模,如何实现国债管理政策与国库现金管理有效结合,也属于财政政策的内容。
从性质与职能上看,中国人民银行是财政库款的开户银行,其国库部门的主要职责是根据《国家金库条例》有关规定具体办理库款的收纳、会计账务核算业务,并依据财政部门支付指令,办理国库资金支拨业务。除此之外,中国人民银行不能对财政国库库款进行任何其他操作。当然,考虑财政部与央行的政策协调配合及其办理库款支拨的手续等因素,中国人民银行可参与国库现金管理,但不能作为国库现金管理的职能部门。总的来说,财政部门作为财政资金(含国库资金)管理的职能部门,应当负责财政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二)关于现金管理操作方式
借鉴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国库现金管理经验,根据我国目前货币市场和债券市场发展不够完善的实际情况,在确保国库支出需要和国库现金安全的前提下,我国可按照从易到难的原则,在保证资金安全基础上,稳妥有序地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具体运作方式,可参考采取美国模式及英国模式兼而有之的方式,考虑在人民银行国库账户上保持一个相对稳定的现金余额,其余现金存入商业银行账户或实施市场运作。初期建议可先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两种操作方式,条件成熟后,采取发行短期债券等方式实行市场运作,实现较高的现金管理收益。
1.商业银行定期存款
为确保国库资金安全,通过招投标程序,由财政部选择几家资产质量好、资金实力强、商业信誉好的商业银行进行定期存款,存款种类、期限、数额可根据国库现金状况及预算收支预测情况确定,存款利率可采取竞争招标形式确定。实行定期存款的,应要求商业银行提交等额国债作为抵押。
2.买回国债
鉴于目前库款余额较多的实际,可利用暂时闲置的国库现金,买回跨年度且剩余期限较短的国债,予以注销或持有到期,降低债务成本,并可改善国债期限结构,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买回国债操作,不应对货币政策和债券市场产生影响,要按照市场方式运作,使市场机制在国债买卖过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3.定期发行短期债券
结合现金管理需要,条件成熟后,有选择地定期、滚动发行一些短期债券,为现金管理操作提供有效的工具。定期发行短期债券,也有助于调整国债期限结构,改变目前我国中长期债券占据主导地位的局面,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为现金管理的市场化操作创造条件。
(三)关于与货币政策、国债政策的协调
我国实行现金管理初期,采取定期存款等操作方式,对货币政策影响不大。按照市场化操作后,现金管理应考虑不能影响央行的货币政策。财政部每一笔大的财政资金收支、每一笔大的现金管理操作,应及时与央行交换信息。鉴于目前库款资金较多的实际,当务之急应将现金管理与国债政策紧密结合起来,根据库款余缺情况,有选择地发行国债。2006年起,经人大批准同意,我国开始实施国债余额管理,改变了原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国债发生额管理的方式。实行国债余额管理后,财政部可根据国库存款余额情况,灵活确定发行国债时间和年内各期发生额,这也为顺利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条件。我国国债管理与现金管理权都在财政部,这也从另一个角度有助于实现国债政策与现金管理间的协调配合。
㈡ 什么是国债,怎样买的,买后怎样换成现金
国债是中央政府为筹集财政资金而发行的一种政府债券,是中央政府向投资者出具的、承诺在一定时期支付利息和到期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国债是国家信用的主要形式。中央政府发行国债的目的往往是弥补国家财政赤字,或者为一些耗资巨大的建设项目、以及某些特殊经济政策乃至为战争筹措资金。由于国债以中央政府的税收作为还本付息的保证。因此风险小、流动性强,利率也较其他债券低。
从债券形式来看,我国发行的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无记名(实物)国债和记账式国债三种。
凭证式国债是一种国家储蓄债,可记名、挂失,以"凭证式国债收款凭证"记录债权,不能上市流通,从购买之日起计息。在持有期内,持券人如遇特殊情况需要握取现金,可以到购买网点提前兑取。提前兑取时.除偿还本金外,利息按实际持有天数及相应的利率档次计算,经办机构按兑付本金的之脱收取手续费。
无记名(实物〕国债是一种实物债券,以实物券的形式记录债权,面值不等,不记名,不挂失,可上市流通。发行期内,投资者可直接在销售国债机构的柜台购买。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的投资者,可委托证券公司通过交易系统申购。发行期结束后,实物券持有者可在柜台卖出,也可将实物券交证券交易所托管,再通过交易系统卖出。
记账式国债以记账形式记录债权、通过证券交易所的交易系统发行和交易,可以记名、挂失。投资者进行记账式证券买卖,必须在证券交易所设立账户。由于记账式国债的发行和交易均无纸化,所以效率高,成本低,交易安全。
㈢ 国库现金管理的原国库现金管理体制存在缺陷
首先,以往国库现金(财政库款)一般都是上存人民银行,人民银行仅作为财政库款的出纳,存不计息,汇不收费,无法满足财政资金保值增值的需要。同时,每年都要发行大量的国债,但与此同时,每年都有大量的财政资金沉淀央行,造成了财政资金运作效率不高的情况。
其次,财政库款的规模变动会引发市场资金面的波动。每当大量的财政库款上存央行,就相当于从流通体系中抽走相当数量的货币,对市场起到紧缩的作用。相反,当财政库款运用时,相当于给市场投放了资金。因此,财政库款的变动对市场资金的影响相当大,有可能与当时公开市场操作方向相反,给公开市场操作带来更大的困难。例如,每当年底的时候,市场的资金面较紧,需要央行公开市场操作向市场投放大量的资金,但此时往往是财政资金集中上存的时间,财政库款的增加加重了资金面的紧张状况。所以,财政库款的数量变化,是除了外汇占款规模、市场利率等指标之外,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最关注的指标之一。
㈣ 国库现金管理的国际上实施国库现金管理的通行做法
英、美、澳大利亚等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形成了一套比较完善的国库现金管理体系。主要内容包括:
(一)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
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是现金管理的开始。通过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将所有财政资金的收支活动都统一集中在这一体系中办理,所有财政资金的现金流量都集中在国库单一账户。政府通过国库单一账户掌握、控制财政资金的现金流量。英国19世纪建立了国库单一账户体系,意大利于1986年开始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在此基础上,这些国家相继开始对国库现金的管理。通过取消财政资金收缴以及资金支付的中间环节,实现代理商业银行在当日营业终了与国库单一账户及时清算,将闲置现金余额统一集中在国库管理,提高了预算资金运行效率,增强了财政对预算资金的控制权。
(二)增强财政收支活动的计划性
各国建立国库单一账户体系后,普遍加强了对财政资金收支活动计划性的管理。不少国家规定,财政收入的代理银行应及时将收入上缴国库单一账户,并鼓励各预算单位按期交纳大额款项,对上缴收入不及时的单位予以处罚等等。支出方面,要求预算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报送和提供比较准确的用款计划,只有实际支付时才予以支付。如澳大利亚,对预算单位实行严格的用款计划管理,改变各部门使用资金上的无序性,要求各单位按既定计划申请用款,保证库款资金流量的均衡,为现金管理打下基础。
(三)准确预测国库现金流量
现金流量预测是实施有效的现金管理的基础,包括收入预测和支出用款预测两部分。收入预测针对各种税收以及其他收费等政府各项财政收入;支出预测主要针对预算单位用款计划、国债还本付息等各项支出。为准确预测国库资金现金流量,各国都建立了国库现金收支基础数据库,选择科学有效的预测方法,按一定时段对国库现金流量进行滚动预测,不断减少预测误差,为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创造条件。英国现金流量预测水平很高,财政部通过对国库资金收支变化的历史性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寻找资金波动规律,每周向债务管理局提供最新的国库收支预测,准确度很高,与实际执行数误差通常在1000万英镑左右,对现金管理决策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采取适当方式实施现金管理
在保留最低国库存款余额以备紧急支付前提下,各国都根据国情,采用适当方式,对闲置库款资金余额进行运作,具体方式包括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国债回购与逆回购、购买高信用等级的商业票据等。美国国库的现金存款额度为50亿美元,超过部分由财政部存放在近1000家存款机构,以获取更多收益。英国保留2亿英镑的最低国库存款余额的部分,对超出国库现金余额,采取多种市场投融资方式进行管理。
(五)国库现金管理实现与货币政策、国债管理的有效配合
各国在现金管理过程中,都强调现金管理必须与货币政策、国债管理相配合。一方面,现金管理要与央行货币政策保持一致,不能影响货币政策。这是一条基本原则。各国都强调政府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Price Taker),政府现金管理不能影响市场利率。如英国债务管理局提出,要在“保持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一致”前提下,以最有效方式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另一方面,现金管理要紧密结合国债管理开展。根据国库现金管理的实际需要,各国都不同程度地滚动发行一些短期国债,形成国库现金管理与国债管理的有效配合机制。
㈤ 什么是国库现金定存利率
国库现金定存是国库现金管理的一种方法,在国库中开立定期存款的方式管理现金。国库现金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在代表政府进行公共财政管理时,预测、控制和管理国库现金的一系列政府理财活动。 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是在确保国库现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国库闲置现金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国库现金管理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相统一的原则。操作方式主要有发行短期国债等融资活动,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国债回购和逆回购等投资活动,初期主要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两种操作方式。
㈥ 国库现金管理的国库现金管理的概念
国库现金管理,是在确保国库资金安全完整和财政支出需要的前提下,对国库现金进行有效的运作管理,实现国库闲置现金余额最小化、投资收益最大化的一系列财政资金管理活动。
㈦ 国库现金定存的相关法律法规
为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规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根据《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财库[2006]37号文印发)等有关规定,中国人民银行和财政部制定了《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
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操作规程
中国人民银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
二○○六年九月二十五日
第一条为规范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根据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布的《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暂行办法》,制定本操作规程。
第二条本规程适用于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
第三条财政部负责国库现金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制定操作规划,经与中国人民银行协商后签发操作指令;中国人民银行负责具体操作。
第四条财政部和中国人民银行建立以季度、月度例会为主要内容的协调机制,用于商定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的季度操作规划和月度操作计划。例会成员单位由财政部国库司、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和国库局组成,例会由财政部国库司负责牵头。
第五条季度例会每季度召开一次,负责商定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季度操作规划,例会成员单位派司局级干部参加。季度操作规划的内容包括季度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规模、操作方式和操作进度等事宜。月度例会每月召开一次,由例会成员单位指定联络员参加,负责商定月度操作计划,具体落实季度例会议定事项。月度操作计划的内容包括月度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标时间、招标方式及招标数额等具体事宜。
第六条遇财政政策、货币政策重大调整,例会成员单位召开临时会议,研究调整下一阶段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工作事宜。
第七条财政部国库司根据每次例会或临时会议内容起草会议纪要,经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和国库局确认后,将会议纪要送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和国库局留存备忘。
第八条财政部国库司根据商定的月度计划和中央金库库款变动情况,经与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国库局协商后,于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标日前五个工作日签发操作指令;根据操作指令,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室以“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室”名义,于招标日前三个工作日对社会发布招标通知。
第九条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室负责于招标日通过中国人民银行“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业务招标系统”组织招投标工作,例会成员单位指定联络员现场观察招投标过程。如遇技术故障,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存款银行无法通过招投标系统顺利投标,可根据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主协议的约定填制“应急投标书”,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应急投标。
第十条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室于招标截止时间进行中标处理,打印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文件,有关文件经例会成员单位指定联络员现场签字确认后生效。
第十一条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操作室根据例会成员单位指定联络员现场签字确认的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招投标文件,以“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操作室”名义通过中国债券信息网对社会发布招投标结果,同时通过指令形式将中标结果传送至中央债券综合业务系统。
第十二条中央国债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国债公司)根据中标结果在招标结束后一个小时内,按照规定的国债质押比例办理国债质押手续。如中标存款银行可质押国债不足,国债公司负责通知该存款银行在规定时间内补足可质押国债;如中标存款银行在约定结算时间内可质押国债仍不足,国债公司按实际可质押数量办理质押手续,存放该银行的存款金额按规定的国债质押比例与实际质押国债数量计算确定。
第十三条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通过与国债公司的联网系统及时监测中标存款银行国债质押情况,并在招标结束后及时将国债质押结果通知财政部国库司,同时登记表外科目。
第十四条财政部国库司根据中标清单和国债质押结果,于招标当日下午向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开具划款凭证,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对划款凭证审核无误后于当日向中标存款银行划拨资金。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初期,存款资金划转采用纯券过户方式,存款到期还款采用见款付券方式,今后逐步过渡到券款对付方式。
第十五条资金划拨完成后,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在中央金库库存表中反映,同时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根据资金实拨情况,制作《存款证明》一式二份,加盖印章后交财政部国库司,并向财政部国库司提供“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资金划出明细表”及电子信息。存款到期、本息款项收讫后,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书面通知财政部国库司《存款证明》失效。
第十六条中标存款银行应设立“国库定期存款”一级会计科目,用于核算吸纳和归还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该科目属于负债类,吸纳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时贷记该科目,归还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时借记该科目。
第十七条中标存款银行增设“国库定期存款”科目后,应将本行会计科目变动情况报中国人民银行备案,由中国人民银行将其纳入一般存款范围缴纳存款准备金。
第十八条定期存款到期时,如采用见款付券方式的,中标存款银行应于到期日下午4:00前将本金和利息分别通过支付系统划至中央总金库,不得并笔,并分别在支付报文附言栏注明“归还××年第××期国库定期存款本金”、“支付××年第××期国库定期存款利息”;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收到存款本息款项后办理资金入账手续,并在支付系统专用凭证第二联加盖转讫章后交财政部国库司,并向财政部国库司提供“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本息划回明细表”及电子信息,同时通知国债公司于当天对质押国债进行解押,并于国债公司办理解押后登记表外科目。如采用券款对付方式的,支付系统在清算日自动完成资金清算和国债结算,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收到存款本息后办理资金入账手续,向财政部国库司提供的单据和资料与见款付券方式一致。
第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国库局管理并制作国库现金管理台账,并按月制作“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月报表”、“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及其利息收入到期情况月报表”及电子信息交财政部国库司,进行对账。
第二十条本操作规程由中国人民银行会同财政部负责解释。
第二十一条本规程自印发之日起施行。
㈧ 国库定存的相关关系
自实行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以来,原来分散在各预算单位开户银行(通常为商业银行)账户上的财政存款,相应集中到各级财政国库开设在人民银行的国库单一账户上,集中表现为财政国库存款,它包括中央国库存款和地方国库存款。国库存款从商业银行向人民银行的集中过程,一方面会表现为商业银行体系流动性的收缩,另一方面也表现为银行体系流动性从地方到中央的集中。这样,国库存款余额的变动,必然会影响银行体系的流动性。当国库存款余额增加时,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应减少;当国库存款余额减少时,银行体系流动性就会相应增加;国库存款余额相对稳定,则不会影响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国库存款余额与流动性的这种关系,使得人民银行开始将国库存款余额波动纳入流动性管理措施。
但是,在我国宏观经济遭遇流动性过剩的背景下,这种管理体制客观上加大了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的不确定性:由国库存款余额临时增加引起的银行体系流动性相应减少,与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方向一致,有利于人民银行加强流动性管理;但由财政支付需要引发的国库存款余额临时减少,则是人民银行难以预测的,就不利于人民银行进行流动性管理。国库存款余额的频繁变动,使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有效性大打折扣。事实说明,只有当国库单一账户上的国库存款余额相对稳定进而银行体系的总体流动性不受影响时,人民银行才能切实有效地进行流动性管理。所以,保持国库单一账户上的国库存款余额基本稳定,才能为人民银行改善流动性管理创造条件。
目前我国中央国库现金管理有两种操作方式:一是买回国债,财政部可以独立操作,但受国债免税效应以及国债流动性不好等影响,买回国债规模不大;二是商业银行定期存款,由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但人民银行以与控制通货膨胀、实施流动性过剩治理的从紧货币政策相冲突为由,不愿大规模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商业银行定期存款操作。因此,近几年来中央国库现金管理受制于从紧的货币政策,没有可作为的空间。二、当前货币政策转向为国库现金管理提供了操作空间。
2008年以来,受美国次贷危机及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经济增速放缓,流动性过剩的局面也发生了变化,出现银行惜贷、实体经济资金紧缺现象。为适应国内外形势变化,有效满足实体经济资金需求,给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创造良好的资金面环境,我国货币政策势必朝着放松银根、刺激经济的方向转向。2008年9月份以来,人民银行已连续下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及存贷款基准利率,11月5日国务院决定我国货币政策取向为适度宽松,这为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创造了有利的政策环境。抓住当前货币政策转型有利时机,有效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深化国库集中支付改革,提高国库资金使用效益,显得十分迫切。考虑到国库存款长期以来成为人民银行基础货币管理一部分的现实因素,再加上近几年来国库存款余额大幅增加,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制度的健全和完善应该分两步走:
(一)近期以便于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收原库款资金余额为目标
以每年各月末国库存款余额变化为例,近几年中央国库存款余额波动主要具有以下特点:一是国库存款余额逐年递增。2006年各月末国库存款余额,均高于2005年同期国库存款余额;2007年各月末国库存款余额,又均高于2006年同期月末国库存款余额。二是波幅逐年加大。2005—2007年国库存款余额波幅均明显超过当年最低月份的国库存款余额。三是季节性特征不甚明显,大体上12月末和第一季度国库存款余额较低,第二、三季度和9、10月份呈逐步走高态势。
2005—2007年中央国库存款余额增加对当年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的最大贡献分别为2700亿元、4558亿元和5512亿元,不过这种贡献只是临时现象。由于各年国库存款余额在12月末都要明显减少,因此实际贡献通常很小,如2006年中央国库存款余额增加对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实际贡献不过是1787亿元,与人民银行4万多亿元的流动性回收规模相比实属“杯水车薪”。2006年中央国库存款余额波幅为4558亿元,远远超过对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的实际贡献。换句话说,近几年中央国库存款余额大幅波动给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造成的不利影响,要远远大于国库存款余额增加所产生的实际贡献。
为此,近期国库现金管理应以便于人民银行流动性管理收原库款资金余额为目标。具体操作就是以上年度国库单月库款存款最低余额为基数,根据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本年度超过此基数的部分进行现金管理操作。由于上年度国库单月库款存款最低余额视同基础货币,人民银行在进行流动性管理时,不用考虑国库存款变动因素。近期国库现金管理在考虑国库现金流量和财政筹资成本的同时,兼顾考虑短期内对货币流动性管理的冲击,将巨额现金结余逐步减少,以便积极稳妥地推进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工作。
(二)中长期以国库库款余额定额管理为目标
从国际通行做法看,国库现金管理模式大都是将国库央行账户上保留一个基本稳定的余额,以确保国库支出需要,超过部分进行市场操作,并通过定期持续发行短期债券,以弥补季节性财政资金缺口,满足正常财政支出需要。当出现长期性财政资金盈余时,可以通过减少国债发行或买回国债等方式降低国库现金余额。比如,美国国库现金管理目标有两个:一是保证财政部每天都有足够的现金余额满足联邦政府的支付需要,如果现金流量的实际结果与先前预测出现较大误差导致现金余额较低时,财政部通过临时发行短期现金管理券弥补现金余额缺口;二是保持财政央行账户现金余额50亿美元基本稳定。英国国库现金管理主要设定两个目标:一是确保有足够的现金流量,以满足中央政府各部门预算执行的现金需求;二是实现政府融资成本最小化,每天英国政府在中央银行账户的国库存款余额保持在5亿英镑左右,并在出现现金盈余的任何情况下,在保证风险最小化的基础上确保实现最好的运用,并避免与中央银行货币政策相抵触。瑞典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与英国类似,但更加强调现金的流动性,提出现金管理目标是通过有效的现金余额管理,为有效率的财政管理服务,每天政府在中央银行账户的国库存款余额为零。为确保国库现金管理目标实现,上述三国国库现金管理部门均独立于货币政策部门,单独设在财政部门,具有有利于货币政策部门行使政策职能、避免内幕交易嫌疑和绩效考核等优点。
借鉴发达国家经验,结合资本市场发育程度和财政管理水平,我国国库现金管理应朝着国库库款余额定额管理的目标发展,这对于规范财政收支秩序、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国库现金流量预测水平、不断提高国库资金使用效益具有积极意义,同时也是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财政科学理财的需要。
㈨ 国库现金管理的财政国库现金管理的意义
与发达市场经济国家相比,我国国库现金管理比较薄弱,缺乏科学有效的国库现金管理制度和实践经验。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对提高国库现金的使用效益,完善财政政策和提高财政管理水平,有效实施政府宏观调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是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需要
实行国库单一账户制度,所有财政资金收支活动都纳入国库单一账户体系,预算单位应支未支的资金以及已实现的财政收入统一集中到国库,是实施国库现金管理的基本前提。根据国务院总体工作部署,自2001年开始,财政部分期分批对中央部门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历经五年时间,国库集中收付制度在财政财务管理中的基础性地位基本确立。截至2005年12月底,中央160多个部门已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并将改革实施到所属3300多个基层预算单位,涉及预算资金3700多亿元。中央有非税收入的70多个部门全部纳入改革范围。与此同时,全国36个省级财政、200多个地市以及500多个县实施了国库集中支付改革,10多个省份通过使用中央非税收入收缴系统实施了收入收缴改革。2006年起各地财政专员办征收的三峡工程建设基金、库区建设基金等四项非税收入,也开始实施改革。通过上述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大量原滞留在预算单位的资金流量逐步集中到财政国库单一账户,国库现金余额明显增加,为实施国库现金管理奠定了基础。随着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对国库现金实施有效管理,已成为深化财政国库管理制度改革的迫切要求。
(二)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有助于提高国库现金使用效益
针对各地实施财政国库集中收付制度改革后库款资金不断增加的实际,2002年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发布了《国库存款计付利息管理暂行办法》,规定自2003年1月1日起,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人民银行的国库存款,按照活期存款利率计息。由于中国人民银行与财政部实行的是利润上交体制,人民银行各分支行支付给各级地方财政的利息,实际上仍要由中央财政负担。据估计,每年中央财政通过这一方式对地方财政的资金转移有几十亿元。尽管如此,由于地方库款仅按活期利率计付利息,不少地方认为收益率太低,不符合市场经济原则。为此,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有利于在国库存款计息基础上,进一步理顺财政部门、人民银行、商业银行之间的关系,提高财政国库现金的使用效益。
(三)开展国库现金管理,有助于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协调配合
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增长速度较快,国库存款余额不断增加;但这些国库存款余额未得到有效利用,每年中央财政仍维持了较大的国债发行规模和债务负担。同时,由于短期国债的缺位,财政政策与央行货币政策之间缺少有效配合的实施工具。2006年起,我国原由人大审批国债发生额改为审批国债余额,在既定的国债余额范围内,财政部可根据库款情况,有选择地确定年度内国债发生额及发行期限,这就为国债管理、货币政策以及国库现金管理的有效结合,提供了条件。开展国库现金管理后,财政部可根据国库存款余缺情况,有条件地发行短期国债,提高国债市场流动性,降低国债筹资成本,调节和稳定国库现金流量,并实现与央行货币政策的有效配合。
㈩ 什么是国库现金定存
国库现金管理是指财政部门在代表政府进行公共财政管理时,预测、控制和管理国库现金的一系列政府理财活动。
国库现金管理的目标是在确保国库现金支付需要的前提下,实现国库闲置现金最小化和投资收益最大化。国库现金管理遵循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相统一的原则。操作方式主要有发行短期国债等融资活动,商业银行定期存款、买回国债、国债回购和逆回购等投资活动,初期主要实施商业银行定期存款和买回国债两种操作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