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中国国债共有多少
美国财政部数据计算显示,中国2009年10月末约持有美国长期机构债4,797.68亿美元、长期公司债245.46亿美元、股票1,007.5亿美元。从2008年9月起,中国已经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美国国债的最大持有国。2009年年底,中国持有美国国债8948亿美元,约为2009年年底中国外汇储备存量的37%,以及2009年中国GDP的18%。
持有美国国债面临着较高的机会成本或实际成本。美国10年期国债的年度收益率平均为3%-6%,这远低于投资者投资于股票指数或进行直接投资能够获得的平均收益率。对中国央行而言,持有美国国债有着更为现实的成本。这是因为,央行外汇储备的累积会导致外汇占款增加,为防止外汇占款增加对国内基础货币的冲击,央行通常采用发行央票的方式进行冲销,而央票是有利息成本的。
至于中国政府购买美国国债的主因,就是因为其着眼点并不放在投资的利息率上,而是希望稳定本国货币对美元的汇率,借此保护国家的出口业。要令人民币不升值有两个主要方法,一是在市场上大举抛售人民币,或是大举购入美元。这个方法不可能持久,二是每年大量购入美国债,以防止人民币汇率上升。
希望采纳
⑵ 国家财政收入过五万亿,为什么还要发行国债
国家发行国债的原因,主要是用来调节货币流通量的。
国债发行一般来说有两种用途,一是政府筹集资金用于基础设施建设,拉动内需.另一种用途就是政府公开市场操作的手段,目的在于调节市场上的资金量,对于西方国家来说,第二种意义更大,当市场上的钱太多的时候,政府通过发行国债来收集市场上的资金以防止通货膨胀,调节利率.
这是我国发行国债和其他国家的比较:一、我国现行的国债发行方式。(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发行、招标拍卖发行。)即“是什么”。
二、国际主要的国债发行方式。
三、我国与国际发行方式的利弊比较。即“存在什么问题”。
四、如何改进。即“解决问题”。
国债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债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二是国债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一级市场好比批发市场,二级市场就像零售市场。一级市场是否顺利通畅,对国债的发行至关重要。一般说来,国债发行有四种方式。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日子越过越富裕,余钱剩米多了,就会想着去投资,于是有炒股的、做期货的,集邮的,搞艺术品收藏的等等,投资方式五花八门,不一而足。而在诸种投资方式中,国债可说是一枝独秀,倍受投资者青睐。在老百姓的心目中,国债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财大气粗,政府决不会有借无还。投资国债不仅风险小,而且收益又比银行储蓄高。因此,国债被誉为"金边债券"。
私人之间的借债,程序比较简单。往往找一个公证人或担保人,借贷双方立个字据,一手签字盖章,一手交付借款便可告成。国债则复杂得多,它必须通过国债市场,才能流入投资者手中。国债市场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国债发行市场,也称一级市场。中央财政通过该市场,将新发行的国债销售给资金比较雄厚的投资者。与国债发行市场对应的,是国债流通市场,也称为二级市场。打个比方,一级市场好比批发市场,二级市场就像零售市场。在二级市场上,那些一级市场的投资者,再将手中的国债转让、出售给更多的中小投资者。一级市场是否顺利通畅,对国债的发行至关重要。
⑶ 国债利弊与国债规模评价
在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几经变迁。上个世纪80年代,采用行政分配的方式,摊派发行国债。到了90年代初,便改为承购包销,主要用于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时至今日,已演变为四种发行方式并存,它们分别是: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发行、招标拍卖发行。直接发行方式,指的是财政部面向全国,直接销售国债。这种发行方式,共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各级财政部门或代理机构销售国债,单位和个人自行认购。第二种情况,也就是80年代的摊派方式,属带有强制性的认购。第三种是所谓的“私募定向方式”,财政部直接对特定投资者发行国债。例如,对银行、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基金等,定向发行特种国债、专项国债等。代销发行与直接发行正好相反,财政部委托代销者负责国债的销售。我国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运用过这种方式。至于承购包销,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宗机构投资者,先承购国债,只有包销出去以后,才能获利。倘若销售出了问题,那么售不出的部分,只能自己消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承购包销成为我国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事实上,不仅我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 国债发行第四种方式,是招标拍卖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国债认购价格或收益率等,都不是由政府自己说了算,而是在拍卖场上投标竞价确定。在这里,招标有两种具体方式,竞争性招标和非竞争性招标。前者既然冠名为竞争性,自然就暗含了排它意味,在竞争性招标条件下,投标者把认购价格和数量提交招标人,招标人据此开标。决定中标的依据,就是发行价格的高低。投标者认购价格高,招标者受益就大,所以出价高者胜出。而非竞争性招标,乍一看与竞争性招标相似,实则差异巨大。说它们相似,是因为,非竞争性招标沿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开标;说它们不同,是指结果不同。实行竞争性投标,只有出价最高的投资者获得国债发行权。而采取非竞争性招标,却类似于吃大锅饭,参加投标的投资者人人有份。 通过非竞争性的招标拍卖方式发行国债,在中标价格确定上,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招标规则:“荷兰式”招标和“美国式”招标两种。所谓“荷兰式”招标,指的是中标价格为单一价格,这个单一价格通常是投标人报出的最低价,所有投资者按照这个价格,分得各自的国债发行份额。而“美国式”招标,中标价格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举个例子,在一场招标中,有三个投标人A、B、C,他们投标价格分别是85元、80元、75元,那么按照“荷兰式”招标,中标价格为75元。倘若按照“美国式”招标,则A、B、C三者的中标价分别是85元、80元和75元。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竞争机制引入国债发行,而且从2003年起,财政部对国债发行招标规则进行了重大调整,即在原来单一“荷兰式”招标基础上,增加“美国式”招标方式,招标的标的确定为三种,依次是利率、利差和价格。 从国债开始发行那刻起,它就有章可循。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规则的理解各不相同。随着国债发行在各国实践的深入,很多旧的原则不再适用。而有些原则,却经过反复考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以景气发行原则为例,它是指发行国债,要根据社会经济状况,确保经济的景气,也就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就要求国债发行者审时度势,相机抉择。例如,经济萎缩低迷,需要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时,短期国债就要披挂上阵,身先士卒。此中原因,不难理解: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能在较短时间内筹集更多的资金,就如冬天里点燃的一堆堆烈火,有助于经济快速回升。 国债发行过多,规模过大会造成流通性泛滥,也会改变债券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使持有者的债券出现大幅的波动,对长线持有者而言不会影响实际收益。
求采纳
⑷ 中国现在还在流通的国债的总值大概是多少
33800.07亿
2006年记账式(一期)国债 330
2006年凭证式(一期)国债(3) 420
2006年记账式(二期)国债 330
2006年记账式(三期)国债 340
2006年凭证式(二期)国债(3) 280
2006年凭证式(二期)国债(5) 120
2006年凭证式(一期)国债(5) 180
2005年记账式(十期)国债 331.7
2005年记账式(十一期)国债 333.5
2005年记账式(五期)国债 337.8
2005年记账式(四期)国债 339.2
2005年凭证式(三期)国债(5) 150
2005年凭证式(三期)国债(3) 350
2005年凭证式(二期)国债(5) 105
2005年凭证式(二期)国债(3) 245
2005年凭证式(一期)国债(5) 105
2005年凭证式(一期)国债(3) 245
2005年记账式(三期)国债 333.9
2005年记账式(一期)国债 300
2005年记账式(六期)国债 353.8
2005年记账式(七期)国债 350.8
2005年凭证式(四期)国债(三年期) 210
2005年凭证式(四期)国债(五年期) 90
2005年记账式(八期)国债 324.5
2005年记账式(九期)国债 319.4
2005年记账式(十二期)国债 344.1
2005年记账式(十三期)国债 328.4
2005年记账式(十四期)国债 333.9
2004年记账式(七期)国债 372.9
2004年凭证式(五期)国债(电子记账) 200
2004年凭证式(六期)国债 140
2004年凭证式(六期)国债 60
2004年记账式(八期)国债 336.1
2004年记账式(十期)国债 389.1
2004年记账式(十一期)国债 256.6
2004年凭证式(三期)国债(电子记账) 500
2004年记账式(六期)国债 242.4
2004年记账式(五期)国债 635.3
2004年记账式(二期)国债 267.6
2004年记账式(三期)国债 641.6
2004年记账式(四期)国债 367.5
2003年凭证式国债一期五年期 300
2003年记帐式(七期)国债 460
2003年记账式(八期)国债 163.8
2003年记账式(十一期)国债 360
2003年凭证式国债二期三年期 450
2003年凭证式国债二期五年期 450
2003年记账式(一期)国债 700
2003年转换国债 1663.5689
2003年记账式(九期)国债 220
2003年记账式(六期)国债 260
2003年记账式(五期)国债 260
2003年记账式(四期)国债 260
2003年记帐式(三期)国债 260
2003年记账式(二期)国债 260
2002年记账式(十一期)国债 200
2002年记账式(九期)国债 173.3
2002年记帐式(六期)国债 460
2002年记帐式(五期)国债 260
财政部2002年记账式(二期)国债 360
2002年记账式(一期)国债 200
2002年记帐式(三期)国债 200
2002年记帐式(十期)国债 200
2002年记帐式(十三期)国债 240
2002年记帐式(十四期)国债 224
2002年记帐式(十五期)国债 600
2002年凭证式国债一期五年期 180
2002年凭证式国债二期五年期 150
2002年凭证式国债三期五年期 167.5
2002年凭证式国债四期五年期 115
2001年凭证式国债三期五年期 150
2001年凭证式国债一期五年期 120
2001年凭证式一期五年期增发 200
2001凭证式国债二期五年期 150
2001年记帐式(三期)国债 120
2001年记帐式(七期)国债 240
2001年记帐式(十期)国债 200
2001年记帐式(十二期)国债 200
2001年记帐式(十五期)国债 20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十五期)国债 20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十四期)国债 20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十三期)国债 200
2001年记帐式(十一期)国债 16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九期)国债 20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十期)国债 20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七期)国债 24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六期)国债 20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五期)国债 45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四期)国债 12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三期)国债 120
2001年财政部记账式(一期)国债 200
2000年财政部记账式(十二期)国债 252
2000年财政部记账式(十期)国债 120
2000年财政部记账式(九期)国债 500
2000年财政部记账式(七期)国债 200
2000年财政部记账式(六期)国债 125.5
2000年财政部记账式(二期)国债 280
2000年财政部记账式(一期)国债 200
2000年记帐式(四期)国债 140
2000年记帐式(十期)国债 120
1999年财政部记帐式(五期)国债 160
1999年记帐式(八期)国债 200
1999年财政部记账式(十期)国债 160
1999年财政部记账式(五期)国债 160
1999年记帐(六期)国债 600
1999年财政部记账式(三期)国债 120
1999年财政部记账式(二期)国债 120
99定向国债1 20
1998年财政部记账式(六期)国债 300
1998年财政部记账式(三期)国债 700
1998年财政部记账式(二期)国债 2700
1997年财政部记帐式(二期)国债 130
1997年财政部记账式(四期)国债 130
1996年财政部记账式(六期)国债 255.3
⑸ 保险公司持有国债的规模
在我国,国债的发行方式几经变迁。上个世纪80年代,采用行政分配的方式,摊派发行国债。到了90年代初,便改为承购包销,主要用于不可流通的凭证式国债。时至今日,已演变为四种发行方式并存,它们分别是:直接发行、代销发行、承购包销发行、招标拍卖发行。直接发行方式,指的是财政部面向全国,直接销售国债。这种发行方式,共包含三种情况,一是各级财政部门或代理机构销售国债,单位和个人自行认购。第二种情况,也就是80年代的摊派方式,属带有强制性的认购。第三种是所谓的“私募定向方式”,财政部直接对特定投资者发行国债。例如,对银行、保险公司、养老保险基金等,定向发行特种国债、专项国债等。代销发行与直接发行正好相反,财政部委托代销者负责国债的销售。我国曾经在上世纪80年代后期和90年代初期运用过这种方式。至于承购包销,顾名思义,就是指大宗机构投资者,先承购国债,只有包销出去以后,才能获利。倘若销售出了问题,那么售不出的部分,只能自己消化。自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承购包销成为我国国债发行的主要方式。事实上,不仅我国,世界上很多国家,都采用这种方式。国债发行第四种方式,是招标拍卖方式。采取这种方式,国债认购价格或收益率等,都不是由政府自己说了算,而是在拍卖场上投标竞价确定。在这里,招标有两种具体方式,竞争性招标和非竞争性招标。前者既然冠名为竞争性,自然就暗含了排它意味,在竞争性招标条件下,投标者把认购价格和数量提交招标人,招标人据此开标。决定中标的依据,就是发行价格的高低。投标者认购价格高,招标者受益就大,所以出价高者胜出。而非竞争性招标,乍一看与竞争性招标相似,实则差异巨大。说它们相似,是因为,非竞争性招标沿用竞争性招标的方式开标;说它们不同,是指结果不同。实行竞争性投标,只有出价最高的投资者获得国债发行权。而采取非竞争性招标,却类似于吃大锅饭,参加投标的投资者人人有份。通过非竞争性的招标拍卖方式发行国债,在中标价格确定上,有两种有代表性的招标规则:“荷兰式”招标和“美国式”招标两种。所谓“荷兰式”招标,指的是中标价格为单一价格,这个单一价格通常是投标人报出的最低价,所有投资者按照这个价格,分得各自的国债发行份额。而“美国式”招标,中标价格为投标方各自报出的价格。举个例子,在一场招标中,有三个投标人A、B、C,他们投标价格分别是85元、80元、75元,那么按照“荷兰式”招标,中标价格为75元。倘若按照“美国式”招标,则A、B、C三者的中标价分别是85元、80元和75元。我国从1996年开始,将竞争机制引入国债发行,而且从2003年起,财政部对国债发行招标规则进行了重大调整,即在原来单一“荷兰式”招标基础上,增加“美国式”招标方式,招标的标的确定为三种,依次是利率、利差和价格。从国债开始发行那刻起,它就有章可循。只不过,在不同时期,人们对规则的理解各不相同。随着国债发行在各国实践的深入,很多旧的原则不再适用。而有些原则,却经过反复考验,得到了人们的广泛认可。以景气发行原则为例,它是指发行国债,要根据社会经济状况,确保经济的景气,也就是经济的稳定和发展。这就要求国债发行者审时度势,相机抉择。例如,经济萎缩低迷,需要政府投资拉动经济增长时,短期国债就要披挂上阵,身先士卒。此中原因,不难理解:短期国债流动性强,能在较短时间内筹集更多的资金,就如冬天里点燃的一堆堆烈火,有助于经济快速回升。国债发行过多,规模过大会造成流通性泛滥,也会改变债券二级市场的供求关系,使持有者的债券出现大幅的波动,对长线持有者而言不会影响实际收益。
求采纳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⑹ 我国当前国债规模是否适当!!!
我国著名财政经济学家、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所长、中国财政学会副会长何盛明教授曾经说过:
我们的财政政策和国债政策从来都是为实现国家的政治和经济目标服务的。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物价水平总下降,经济增长速度下滑。鉴于此,中央决定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增发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1999年又进一步实行积极财政政策,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经济各项指标下滑的趋势得到控制。1998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8%,1999年的经济增长率为7.1%。
认识我们的债务规模,关键就要看国家财政政策所要解决的问题以及实施反周期调节的经济效果如何。至于在亚洲金融危机得以缓解,东南亚一些国家经济复苏以后,我们的财政政策将如何改变,则需另当别论。但从今年的经济形势来看,还应当继续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具体到我们国家,国债规模的大小,我想应该结合我国的现实情况来分析。笼统地说发债空间大小与否,我认为不具体,也是没有说服力的。我们国家从1993年开始实行宏观调控,并在1996年顺利实现了经济软着陆。但是,在软着陆以后,我国宏观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开始暴露出来,这集中表现为结构性矛盾、制度性矛盾和体制性矛盾;而且,这三种矛盾交织并发、错综复杂。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也可以说反映了三大风险、三大困境,即国有企业处于困境,银行处于困境,财政处于困境。鉴于这三大矛盾同时并存,要摆脱困境,当然要从经济入手,从企业入手。而国民经济的调整,产业结构的升级,国企改革的深化,都离不开财政和银行的支持。但是,在这三大矛盾、三大困境同时出现的时候,我们解决问题的回旋余地就不是很大了。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矛盾,那么,我国的国债规模究竟要搞多大呢?
衡量我国国债规模的大小,既要考虑到我们的财政政策是为经济服务的,不能够只求财政平衡而放弃总的经济目标,又要从客观形势出发,考虑到财政自身的运行问题。我们可以用两个总量指标来衡量国债规模的大小,一是赤字率,即赤字占GDP的比重,按国际标准不能超过3%;二是债务率,即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以60%为警戒线。从公开的数字来看,目前我国的赤字率还不高,好象发债空间还比较大,但是如果考虑到其他一些隐性赤字,就已经接近或超过国际警戒线了。更重要的是,分析赤字率时,我国还有几点与西方不同。第一,我国的债务余额积累是从1982年开始的,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已有了近二百年的历史,因而其债务率远远高于我国;国与国情况不同,债务率不具有可比性。第二,我们的财政能力也有别于西方市场经济国家。我国的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是12%,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比重都在30-40%,财政能力比我国要强得多;而我国的财政能力相对较弱,这一点在比较债务率时必须加以考虑。第三,我们的资本市场刚刚起步,还很不发达,发行的国债还不能直接进入资本市场流通。而西方市场经济国家的资本市场应当说是比较成熟的,无论国债发行多少,都能进入资本市场流通,通过市场的循环消化,债务问题便很难暴露;并且,西方一些市场经济国家即使没有财政赤字,也要发行国债,以便进行公开市场操作,调控宏观经济运行。所以说,为什么西方国家债务率高于100%都不会出现大的问题,道理就在这里。因此,我们在作国际比较时,必须具体情况具体分析。从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发债的空间应该说不是很大了;我认为,现在财政已经尽力了。
1998年以来我国适度增发国债,主要有两方面原因:一是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对我国的冲击;二是为了扭转国民经济增速下滑的局面,是实施反周期经济调控的重要举措。从目前情况来看,亚洲一些国家已经相继走上了经济复苏的道路,金融危机的影响正在减退。我国的经济增长速度虽然趋缓,但仍保持在较高水平,物价也出现止跌迹象。因此,我们的反周期调节也将告一段落。在经济运行恢复正常以后,就要注意解决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等深层次的矛盾问题。财政政策,包括税收政策、转移支付政策等,都应当以此作为调控目标。这些问题不解决,国民经济发展和财政运行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但有一种倾向是我们所不愿看到的,那就是不分具体情况,一味地依赖积极的财政政策来解决需求不足的问题。扩张性财政政策与需求不足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特别是出现买方市场时,需求不足是一种常态,主要应当靠市场进行调节,宏观调控政策应当处于辅助地位,其作用效果是有限的。过分依赖财政政策调整市场需求,事倍而功半。处理不好,还会导致债务危机。而债务危机反过来又会对经济运行产生负面影响。俄罗斯经济的崩溃就是一个明证:首先是债务危机,进而导致经济危机爆发。因此,国债政策也是要谨慎使用的。
⑺ 国债 募集资金规模是多少
财政部将通过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向社会公开发行2000亿元特别国债,并且均为10年期以上长期国债。
⑻ 财政部在香港发行多少国债
据媒体7月5日报道,国家财政部2018年度首批50亿元人民币国债5日顺利在香港发行,其中占比较高的两年期国债获得超额认购,且中标利率位于预期下限范围,反映了投资者对人民币国债的信心和需求。
此次发行的国债包括面向机构投资者的45亿元人民币国债,以及面向国外中央银行和地区货币管理当局的5亿元人民币国债。其中面向机构投资者的部分,又分为票面息率3.65厘的两年期30亿元国债和票面息率3.8厘的5年期15亿元国债。
交通银行香港分行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境外投资者增持境内人民币国债超过3000亿元,半年时间的增幅超过50%,其中6月的增量接近800亿元,创历史单月最高纪录。
经国务院批准,2018年财政部将分两次在香港发行100亿元人民币国债,每次各发行50亿元。
⑼ 中国对外国债总额现在有多少
中国债市总体来看2007年债券市场债券发行总额发行79934.03亿元,逼近8万亿大关,较2006年的58653.34亿元增长36%
中国债市主要分为央票、国债和金融债.
国债中可以分为普通国债及特别国债,依发行方式又可以分为记账式及凭证式,次级交易市场分为银行间及交易所(沪及深),大多数交易量在银行间市场.
初次发行方面,目前已发行国债,2007底累计,银行间债券市场累计发行人民币债券37431.3 亿元,同比增加95.85%
其中,财政部发行记账式国债21849.5 亿元,同比增加234.43%,主要为特别国债发行15502.3 亿元
次级交易方面,07年二级市场现券和回购共成交623799.4655亿元,较06年增长62%。其中现券交易157232亿元,较06年增长53%;回购交易466566亿元,较06年增长65%。其中,银行间市场共成交60.3941万亿元,占比达到96.82%,上海交易所成交1.9832万亿元,深圳交易所成交24.65亿元,两者相加尚不及银行间市场的零头,仅占3.18%
*参考资料小弟我附上人民银行的2007市场运行情况的pdf报告连结网页
希望有回答到您的提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