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每日股市、债券、基金等相关头条新闻
东方财富网,新浪财经,和讯网等都是得到较多的相关头条新闻。
⑵ 今天晚上中国证监会发布什么重磅消息
【证监会回应万科股权之争:合法合规便不干预】
对于万科和宝能近期的收购情况,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表示,收购与被收购,是市场自身行为,只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监管部门不会进行干预。
【证监会:拟对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进行风险压力测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证监会拟联合证券业协会、基金业协会、期货业协会、中证监测等机构,近期拟对证券期货机构进行风险压力测试,测试内容主要为在股票、债券、期货市场大幅波动等极端情况出现时,证券期货机构及其产品的风控指标、财务指标、流动性指标的承压情况,为监管部门防范系统性风险提供依据和支撑,但不作为对未来市场走向和预测的判断。
张晓军表示,证监会将立足长远,建立风险压力测试的框架体系,全方位常态化的开展压力测试,以全面掌握资本市场的风险状况,以提高应对区域性系统性风险的能力。
【证监会: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注册完成】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7月1日以来,中国证监会共收到并受理17只香港互认基金产品的注册申请,香港证监会共受理超过39只内地互认基金的注册申请。注册审查过程中,中国证监会按照基金法、互认规定的有关要求,对相关产品进行审核,于12月18日正式注册了首批3只香港互认基金,分别是恒生中国H股指数基金、行健宏扬中国基金、摩根亚洲总收益债券基金,类型分别是股票指数型、股票型、债券型。香港证监会按照香港有关法规的要求,对相关产品进行审核,于同日正式注册了首批4只内地互认基金,分别是华夏回报混合证券投资基金、工银瑞信核心价值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汇丰晋信大盘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广发行业领先混合型证券投资基金。
张晓军表示,总体来看,两地互认基金获批数量基本对等,内地互认基金由于申报数量较多,获批数量则略多于香港互认基金获批数量。
【证监会将继续正常注册其他互认基金产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香港互认基金在中国证监会注册后,其在内地的销售和信息披露等行为将遵守内地相关法律法规,并接受中国证监会的日常监管。根据暂行规定,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销售规模占基金总资产的比例将不超过 50%,香港互认基金在内地的销售规模将不超过注册地的基金资产规模。内地互认基金在香港的销售、信息披露等将遵守香港法律法规,并接受香港证监会的日常监管。
张晓军表示,下一步,中国证监会和香港证监会将继续按照相关规定正常注册其他互认基金产品。
【证监会与央行联合发布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办法】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证监会和央行联合发布《货币市场基金管理办法》,自2016年2月1日起实施。
张晓军表示,货币市场基金主要投资于短期债券、银行存款的货币基金,资本安全性好、流动性稿,是现金管理工具。证监会一向注重货币市场基金发展监管和风险防控,该办法着重处理货币市场基金创新发展和风险防控的关系,并针对货币市场基金和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做出了安排。
该办法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进一步完善货币市场基金投资范围和期限、比例,强化货币市场基金对组合的风控;二是对货币市场基金流动性管理做出了制度安排;三是对参与成本法下的货币市场基金影子定价、偏离度进行设置;四是针对货币市场基金和互联网发展的新业态,对货币市场基金的互联网销售活动和披露做出针对性要求;五是鼓励货币市场基金进一步创新发展,拓展投资范围和支付功能。
【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征求意见】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证监会就《上市公司股权激励办法》公开征求意见,总体原则是以信息披露为中心,宽进严管的监管理念,放松管制,加强监管,该办法提升为证监会部门规章。
该办法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对信息披露做了专章规定;二是进一步完善不得实行股权激励的负面清单,明确激励对象的范围;深化市场改革,放宽绩效考核指标、股票定价机制、预留权益、股权激励等重大事项的间隔期的要求;四是进一步完善限制性股票的规定;五是强化内部监督和市场约束,完善股权激励的实施程序和决策秩序的规定;六是加强事后监管,细化监督处罚规定。
【证监会:对三宗违法违规案件作出行政处罚】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证监会公布三宗案件的行政处罚决定,一宗为信息披露,一宗是操纵债券价格案,一宗为内幕交易案。张晓军表示,上述案件破坏市场秩序,坚决予以打击,证监会将持续对资本市场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保持高压态势,形成强有力的震慑,促进资本市场健康发展。
【证监会:将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
证监会新闻发言人张晓军18日指出,12386热线共接受到投资者诉求9万多件,采取监管措施64次,解决争议金额5千余万元,同时,投资者多渠道收到警示词条,多层次多途径提示风险,推动投资者教育基金建设,健全纠纷解决机制,便利股东的权利形式,督促市场主体便利投资者行权的主要举措。
张晓军表示,下一步,证监会将加大投资者保护力度,发布投保制度体系,持续做好公平在身边的投资者保护各项工作。
⑶ 周末消息面整体平稳,短期市场将维持震荡平衡市,结构行情仍演绎
【本期摘要】
财经新闻精选
楼继伟重磅发声:防止数据金融平台大而不能倒!信用债应全部退出银行间市场
比特币24小时3.8万人爆仓,19亿做空资金惨遭血洗
荀玉根:牛市格局没变、春季行情在途,中短期大金融更优
我国新冠疫苗产能明年至少达20亿剂,国际大单涌向中国
电影蓝皮书:初步估算今年全球电影票房约为去年的两成
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周末消息面整体平稳,短期市场将维持震荡平衡市,结构行情仍演绎
宏观视点: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新能源行业:全球电动化大势所趋,新能源量销售大增,行业估值静待开花
新股申购提示
三旺通信申购代码787618,申购价格34.08元;
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
一、财经新闻精选
1、楼继伟重磅发声:防止数据金融平台大而不能倒!信用债应全部退出银行间市场
12月20日上午,在中国财富管理50人论坛举办“深圳先行示范区首届金融峰会”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财政部原部长楼继伟发表重磅讲话。他直指债券市场的问题很多,他认为信用债应全部退出。他表示,要加快促进解决债券市场的问题,不然会是下一个风险集中的爆发点。同时他指出,要防止数据金融平台大而不能倒,在效率和风险之间做出平衡,防止赢者通吃、大而不能倒,留下系统性风险隐患。
2、比特币24小时3.8万人爆仓19亿做空资金惨遭血洗
北京时间12月20日(周日)凌晨,比特币继续上冲,突破24000美元整数关口,再刷历史新高。据实时统计数据显示,截至发稿,最近1小时比特币全网总计爆仓超3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2005万元),最近24小时累计爆仓资金已经达到2.8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8.81亿元)。而最近24小时内的爆仓人数已经达到37735人。据中国基金报报道,比特币行情大涨,华尔街投资大鳄们也纷纷发布对比特币行情的看法。例如,华尔街巨头古根海姆首席投资官表示,其公司的基本面分析显示比特币应该值40万美元。
3、荀玉根:牛市格局没变、春季行情在途,中短期大金融更优
海通证券荀玉根团队发文称,根据历史经验,可以发现春季行情年年有,但启动时间差异较大,牛市中的春季行情涨幅更大。春季行情中风格和行业特征不明显,成长和价值占优几乎各半,领涨的行业并无特别规律。政策不急转弯,牛市格局没变、春季行情在途,中短期大金融更优,中长期主线仍是代表转型升级的科技和内需。
4、我国新冠疫苗产能明年至少达20亿剂,国际大单涌向中国
12月19日,在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我国新冠疫苗接种计划公布。到明年,国内仅5家正进行Ⅲ期临床试验的疫苗企业的产能就将达到20亿剂。这些产能,不仅将保障国人接种,还将为发展中国家新冠疫苗的可及性和可担负性作出中国贡献。截至目前,中国多家疫苗企业已获多国采购大单,同时更有数十个国家和地区明确从中国采购疫苗的意向。
5、电影蓝皮书:初步估算今年全球电影票房约为去年的两成
今日,《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0)》发布。蓝皮书课题组预计,今年全球电影票房约为去年的两成。蓝皮书课题组表示,鉴于新冠病毒疫情的反复爆发和疫情防控常态化,估计全球影院市场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需要多年时间。课题组预计,2020年至2025年全球影院票房将以复合年增长率30%左右逐步复苏,五年后有望恢复至2019年的市场规模。
二、市场热点聚焦
市场点评:周末消息面整体平稳,短期市场将维持震荡平衡市,结构行情仍演绎
上周五A股各指数呈现小幅震荡回调,盘面观察,煤炭、有色、公用事业、酿酒行业等板块涨幅居前,食品饮料、保险、银行、软件服务等板块跌幅居前。两市涨停58家,跌停12家,北向资金净流出14亿。沪指跌0.29%,报3394.90点,深成指跌0.26%,报13854.1点,创指跌0.18%,报2780.73点。上周整体看北上资金继续净买入84.84亿元,连续第7周净买入,消息面中央经济会议提出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这意味着政策不会突然转向收紧,打消了此前市场对于流动性的担忧。周末消息面整体平稳,预计短期市场仍将维持震荡平衡市,市场结构性行情仍将演绎,操作上适当轻指数重个股,建议关注芯片、工程机械、军工、新能源、有色等板块。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宏观视点:中央经济会议提出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
事件: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明年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要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保持对经济恢复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把握好政策时度效。要用好宝贵时间窗口,集中精力推进改革创新,以高质量发展为“十四五”开好局。
点评:宏观政策要保持连续性、稳定性、可持续性,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准有效,不急转弯这几句非常重要!政策连续性,不急转!也就说今年货币政策放水!明年要继续温和放水!不会突然急转弯卡紧货币政策,这几个字给了市场一定心丸,消息整体正面偏暖。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新能源行业:全球电动化大势所趋,新能源车销量大增,行业估值静待开花
电动化大势所趋,持续推荐电动车板块。预计2025年全球新能源车销售量近1500万辆,关注该产业链电池、材料零部件等环节具备全球竞争力的龙头公司。
(投资顾问 古志雄 注册投资顾问证书编号:S02606611020066)
三、重点个股推荐
参见《早盘视点》完整版
⑷ 软件能否查看债券资讯
您可以通过以下两种方法查看债券资讯:
1.您可以在软件首页点击资讯中心,选择债券新闻
2.您可以搜索个债,在个债行情页面可查看相关公告和新闻
⑸ 债券市场如何监管
我国债券市场高度分散的监管体制,在世界各国是绝无仅有的。监管体制的分散化,导致我国债券市场监管政出多门,债券市场发展缺乏有效监管和统一规划,债券二级市场呈现市场分割局面,不利于全国统一互联债券市场的建立,影响了资本市场有机整体的形成和发展。
债券市场监管,我感觉应该建立更有效的监控机制,在适当时机推出跨部门的合作平台进行联合监控,及时、准确掌握境内外“热钱”和银行、保险等资金进出股市的情况。这既有利于维护我国证券市场的长期稳定发展,也有助于打击跨国境洗钱行为和配合推动我国外汇管理体制改革.
⑹ 为什么放慢债权国购买美国国债,国债的收益率反而上升股市会下跌债券市场和股市有什么关系
因为买入力量的降低会使资产价格降低。资产价格越低,收益率越高。
比如资产收益为每份$5,价格$150,收益率3%,如果价格跌至$100,收益率5%。
美国国债是华尔街的通行抵押资产,国债收益率的提高会直接提高华尔街的融资利率,进而影响股市。
⑺ 我国银行间债券市场,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包括什么
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的主要选择有两个:一是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二是7日回购利率。所以这道题要选B和C。shibor是上海间银行拆放利率,显然是魅惑选项嘛。D是固定利率债券的哈~ 以前我们国家的浮动利率债券是以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为基准的,但我们国家的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并不完全市场化,而浮动利率债券本身能够规避利率风险,如果不市场化的话,就没有意义了。所以大概在04年(记得不是很清楚,大概是吧~),采用了7日回购利率。ROD7就比一年期定期存款利率市场化很多咯。 现在也有人提出使用国债利率来作为浮动利率债券的基准利率,有人论证,不过好像暂时没有执行。你还不如直接发我QQ嘛~
⑻ 今天看到一个新闻,央行今日天量逆回购,什么叫牛回购,有什么影响呢谢谢了,大神帮忙啊
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简单解释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在简单点,就是央行把钱放出来,增加了世面上的资金总量,促进经济发展!
满意请采纳
⑼ 2月外资加仓中国债券超千亿,为何中国债券如此受欢迎
我觉得这跟中国债券的稳定性有很大的关系,因为债券市场本来就是一个稳定的投资市场,同时也是一个避险市场,我们可以这样理解,当股市的收益和风险进一步加大的时候,很多资金都会流入到所谓的债券市场。
关于股票和债券的关系,我想讲一下,当股票的收益和风险降低的时候,会有越来越多的投资人愿意投资到股票当中,但是情况反过来的时候,很多人就会通过把自己的资金转移到债券里面避险,这是一个所谓的股债再平衡现象,而这个现象也是很多投资的坚信的一个逻辑。
这个新闻是怎么回事?
这是一个关于中国证券的消息,在这个消息里面,我们可以看到2月份的时候,外资已经持续加仓中国债券,同时规模已经超过了千亿元,可以说这个数字是非常夸张的,这也进一步显示出了目前外资的投资态度和投资情绪。很多人这个时候会非常好奇,为什么外资这么青睐中国的债券?这样做是有什么目的吗?
⑽ 本周内主要新闻
首先感谢广大博友的支持,非常感谢,你的支持是我最大的动力!我将继续努力为大家服务!下面说正题:
与以往几周不同,本周末不是一个平静周末,重要新闻一个接一个,看的眼花缭乱,解读也是各不相同,让很多人都一头雾水,我觉得不得不来解解这个疙瘩,虽然咱一凡人很难解开,至少给散户朋友们提个醒。
第一条:为适应股权分置改革后证券市场发展的新形势,规范上市公司国有股东行为,推动国有资源优化配置,保护各类投资者合法权益,维护证券市场稳定,国务院国资委、中国证监会日前公布了《国有股东转让所持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办法》、《国有单位受让上市公司股份管理暂行规定》,以及《上市公司国有股东标识管理暂行办法》三个政策性文件,对股权分置改革后国有单位转让和受让上市公司的方式、定价原则、审核程序、转让或受让方资格、协议签订、价款支付等方面作了规范性要求,并明确了相关各方的责任。
解读:这样的一条新闻我不懂为什么很多人解读为利空!国有股减持办法的出台可以说把真正悬在中国股市头上的那把剑给拿开了,政策预期明朗了。零八、零九年是股票解禁高峰,那么零七年就出台了相关的减持办法,而且这个办法给减持设了限度。大家都知道,国有股在中国股票市场占有整个市值得65%左右,如果无节制的减持,必然冲击市场。可现在设定的限度在10亿股以内的三年内不能超过5%,10亿股以上不超过3%,超过了需要向国资委上报审批,减持价格要按照市场价,同时并要向上市公司通报,并由上市公司披露信息。这样的规则出台,维护了市场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原则,有了政策预期,有了减持价格,有了信息披露,那么这应该说是利好无疑。可部分人士将其解读为利空,理由是,超过百分之五的只是申报,那么国资委有审批的权利,完全可以根据市场情况来审批,在市场疯长的时候审批的多些,造成市场冲击。对于这个理由,我不敢苟同。首先,超过百分之五进行申报,那么也就给大股东上了套。说在市场高涨的时候将会成为调控市场的工具,这种调控和增加新股发行发调控我认为只是方式不同,效果是一样的,就是增加供给,这种调控是市场手段,这又有什么不妥,一股脑没有管理由企业乱减持才会乱套,至于有节奏的减持或者增持,都不会给市场造成冲击。我相信国家在这个问题上会控制节奏,不可能说一下子大量出售国有股,谁会希望因为自己希望减持而让自己资产减持啊,再者这种调控总比5.30半夜鸡叫好吧。所以,政策预期明朗怎么能不叫利好呢?未来的时代是全流通的时代,现在股改已经完成了,如果还是维持永远都不减持,那么中国的市场和以前的市场又有什么区别,从根本上讲,中国股市不能全流通不是一直需要解决的问题吗?难道一直拖着不解决就是上策?我相信不是,最好的策略就是有节奏,让时间、市场来逐渐解决这个问题。何况中国的国有企业的内在价值很高,否则国外投资公司为什么对中国很多垄断国有企业趋之若骛呢?所以,对于以上的担心,我认为是杞人忧天,庸人自扰之。可以肯定的说,国有股减持绝对是利好,谁说是利空不是别有用心就是庸人自扰!
第二条: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助理易纲(易纲新闻,易纲说吧)7日表示,当前不能单纯依靠调整汇率的手段,而是需要打政策组合拳,来缓解国际收支不平衡的压力,应对流动性过剩。
这条新闻出的蹊跷,里面没有什么新内容,里面可以说都是最近投资者耳熟能详东西,可为什么又被拿了出来炒起来了,真的有点莫名其妙!这种似利空非利空的东西已经被翻来覆去的炒了N遍,这些信息也被既得利益集团利用了N遍,让市场投资者吃了很多的亏。可为什么到了现在还有人把他拿出来做文章,我认为这里面非常有问题。说白了,也就说有人不想股市上涨!
最近听说外电报道中国政界有人在为十七大而打架,咱作为小老百姓无从考证,但现在地架势看不得不让人心存疑虑。为什么这个新闻偏偏是在周末国有股减持办法的出台后而出台,为什么又把老掉牙的新闻再拿来再炒作,给市场制造阴影,一切都显得那么有目的性,但由于没有新的内容却又显得那么的蹩脚。对此,我认为投资者依然要提高警惕性,毕竟在牛市之初的时候就有神仙打架的经历。这种架打的只能让市场投资者吃亏。有人说,十七大之后才能揭晓这种结果,在下不敢置评。
我们小老百姓不能阻止什么神仙打架,但我们不能不注意和留心这种打架,我们不能被这种架所伤啊。可以这么说,中国的牛市脚步是不可能停下的,国家在利用它实现中国经济的转型,在利用它解决社会福利,企业发展等等重大国家问题,所以牛市无悬念。但通过以上的新闻的新闻,我们可以了解到,零七年下半年的股市之路不会平坦,这是政治、经济大环境决定的未来半年不会平坦的,所以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要学聪明,同时要充分利用这些不平坦做好自己的事情。
第三条:证监会官员:加大A股新股发行和再融资速度。这条新闻也是老新闻,对市场我认为短期偏空,长期偏好,国有大蓝筹的回归虽然会影响短期供给,但却能稳定牛市基础。
第四条:中国债券市场改革破冰 公司债年内规模破千亿。这是国家建设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的第二步,我认为对股票市场应该是中性偏好,公司债可以降低公司的融资成本,有利于企业经营,提高企业利润。
第五条:建设总投资将超万亿 全国电网“改天换地”。这是一条关于产业的新闻,这说明电力设备制造企业的机会在十一五是实实在在的,毫无疑问这类企业的经营预期会非常好,当然公司股票的价格也会跟着涨。
第六条:吴晓灵:加强东亚金融合作 提高应对危机能力。无论打架也好,什么都好,面对国家经济的根本利益,我相信任何人都不会袖手旁观,这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根本利益。因此,我相信,只要我们的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并采取了对策,中国经济应该不会重蹈东南亚金融危机的覆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