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中国债290万亿怎么回事美国只有23万亿
用你的屁股想一下,就知道这是胡扯。
290万亿甭说是美元,就算是日元,那也有19万亿人民币了。按照14亿人口算,平均每个中国人负债1.36万元人民币,你觉得可能吗?
如果是290万亿人民币,人均就是20.7万元;如果是290万亿美元,整个国家卖掉也不够还。
㈡ 2019年5月6日中国持有美国国债是多少
近一年来,中国增减持美国国债时间表,见下:
2008年11月 中国成美国国债最大持有国
2008年12月 中国08年底增持142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9年1月 中国增持美国债122亿美元 总量达7396亿
2009年3月 中国3月再次增持237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9年4月 美财政部:中国4月减持44亿美元美国国债
2009年7月 中国增持美国国债 总量首超8000亿美元
2009年11月 中国再度减持93亿美元美国国债,共持有美国国债7896亿美元
美国财政部1月19日公布的国际资本流动性报告显示,2009年11月,中国减持美国国债93亿美元,持有总量降到7896亿美元,但仍居各国之首。 只知道2009年的
㈢ 2019年美国平均每人欠债多少
2019年,美国平均每人的负债率大概在1000美金以上。
㈣ 2019年中国持有多少美债
美国财政部周一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所持美国国债2019年2月环比增长42亿美元,总持有规模为1.1309万亿美元,这是继去年连续5个月减持后第3个月持续攀升,稳居美债最大海外持有地。
中国在去年7-11月,连续5个月减持美债,并在12月又开始增持美债21亿美元,又在今年1月增持31亿美元。2018年全年,中国净减持美债规模达614亿美元。
㈤ 2019年中国外汇美元储备是多少,占美元总储备量的多少
外管局公布的2018年末的外汇储备数据,中国外汇储备30727.1亿美元。在我国的外汇储备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是美元资产,占据外汇储备总量的70%左右,以美国国债和机构债券为主要持有形式。
具体如下:
2018年全球主要国家和地区持有美国国债规模统计
㈥ 美国债已超过19万亿美元 为什么没事
很简单
美元是国际货币,是世界流通的货币
各国都将美元作为储备货币,换而言之,美国可以开足了印刷机印票子,然后投入国际市场
正如资本论中提到的,货币实际上是一种信用,尤其是美元和黄金脱钩后,更是一种信用货币
维系美元地位的实际上就是美国的军事力量
这也就是为什么美国屡屡对外用兵,充当世界警察的原因
㈦ 美国现在的国债规模达到多少
美国国债市场是全球规模最大、流动性最高的市场。美国当前国债总额为14.3万亿美元,其中9.7万亿为公共债券,可在二级市场流通;4.6万亿为各政府部门所持有(如社保管理局SSA,卫生及公共服务部HHS等,这些债券绝大部分不能在二级市场交易)。
美国国债(U.S. Treasury Securities),是指美国财政部代表联邦政府发行的国家公债。根据发行方式不同,美国国债可分为凭证式国债、实物券式国债(又称无记名式国债或国库券)和记账式国债3种。
美国国债第一债主是中国,约有1.2万亿美元左右,第二位日本,第三是英国。
如图所示,美国在1980年时,国债总额仅有1万亿美元;而现在却超过了14万亿。自奥巴马上任后的两年里,国债以每年2万亿的惊人速度增长。
㈧ 美国政府国债上限 12.294 万亿美元,是怎么计算计算出来的
国债余额上限是指联邦政府的债务上限。美国宪法赋予美国国会有权确定美国联邦政府债务总额的最高限额。确定法定债务的上限是要限制联邦债务的扩大,控制联邦政府的支出。如果联邦政府债务总额接近法定的上限,美国财政部必须采取非寻常措施来满足承担的义务。债务上限也确定了国会和政府承担财政义务,使政府在赤字条件下借入资金。同时,债务上限也表达了节俭的理念和管理政府财政的经济考量。
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通过两个方式形成,一是联邦政府向公众发行债券出售债务,为预算赤字融资,这被称为公众持有的债务;二是联邦政府因某些支出增加债务,如社会安全、医疗和运输,从而减少了政府账户的顺差,这被称为政府账户产生的债务。这两类方式产生的债务加总为联邦政府的债务总和。
法律上确定美国国债上限始于1917年的"第二次自由债券法案",该法案出台背景是美国政府通过融资参与世界第一次大战。该法案对美国财政部发行债券作出总量限制的规定,并在以后的20年里,该法案实施中分别对长短期国债债券的数量作出限制。1939年,美国国会废除了分别限制长短期国债债券的数量限制,但继续实行对公共债务的总量限制,从而使财政部更能灵活地管理国债事务,对各类债务进行期限搭配。 1941年至1945年,美国国债上限被限制在3000亿美元。二战结束后,国债上限下降,一直到1962年,才接近3000亿美元的水平。但1962年以后,美国国债上限一直提高,国债上限占GDP的比重不断上升,尤其金融危机爆发以来的最近几年。2008年至2010年,美国国债上限分别为10.61万亿美元、12.10万亿美元和14.29万亿美元,分别占GDP的比重为70%、84.1%和92.1%。
美国国债上限增加背后的经济机制是这样的:国债上限增加是美国财政赤字的增加,财政赤字增加在短期内能刺激需求和增加产出。这就是美国出台"2009年美国复兴与再投资法案"的理由。从长期看,当经济复苏接近充分就业时,政府的赤字会导致拉动利率的上升,高利率会导致融资成本的上升,从而抑制投资,削减生产性资本存量。高利率也会抑制消费。但高利率的积极效应促使外国资金流入美国。高利率条件下,美元资产更具吸引力,外国投资者会购买美国国债。 因为购买美国的债券,首先必须购买美元,从而导致美元升值。美元升值将导致美国进口产品价格下降和出口产品价格上升,从而引起美国贸易收支朝逆差方向发展。外国资本的流入可以部分抵消财政赤字增加对投资的消极作用。由于美元是国际货币,美国中央银行通过购买美国国债使美元流向全世界。所以,美国的财政赤字,即美国的债务一定程度上是全世界承担的。
谁是美国债务的债权人?美国国债持有者的分布是这样的:美国政府通过其掌握的信托基金是美国国债主要的持有者,拥有美国国债的37.8%;美联储拥有6.5%;国内私人机构和自然人拥有21.8%;州政府和当地政府拥有4.6%;外国投资者29.3%。
美国国债上限的上下幅度如何确定?从长期看,国债占GDP的比例是确定经济稳定的关键指标,从而也成为确定国债上限的依据。如果国债的增长超过GDP增长,国债是不可持续的。国债占GDP的比例取决于预算赤字,也取决于利率和GDP增长率。通常情况下,预算赤字应该等于债务利息支付。从而使每年的债务增长等于债务的融资成本。所以,债务增长率等于利率。如果利率高于GDP增长率,债务增长就超过了GDP增长,国债占GDP的比例就上升。 与此相反,利率低于GDP增长率,国债占GDP的比例就下降。从1940年至1970年,美国政府的预算赤字与债务利息支付基本持平,但是从小布什政府以来,预算赤字远远超过了债务利息支付,所以,美国国债已面临不可持续问题。投资者如果怀疑美国国债的偿付能力,美国国债就不再可能在市场上继续融资。从横向比较看,美国国债占GDP的比例在发达国家中并不高。2009年,国债占GDP的比例,比利时为101.2%,希腊为114.9%,意大利为123.6%,日本为189.3%,美国为83.9%。
由于目前美国经济复苏的势头良好,预计2011年美国经济增长将超过3%。美国强大的国力和美国国债有着良好的信誉,美国国债并没有给美国造成严重的问题
㈨ 美国的债务规模为何越来越高
美国经济有一个矛盾的现象:一边大规模减税,另一边财政赤字又越来越大,这是怎么回事呢?
没有足够的税收,财政赤字如何填补?美国目前的财政赤字主要通过国债融资来弥补。但是,通常政府发行债券又要以这个国家的财政税收作为基础,若税收不足,国债又怎么能够融得到资金呢?但实际上,美债依然是全球最稳定的资产之一。
后来,伴随着美联储政策的转向,一种复兴凯恩斯主义的货币理论——现代货币理论(MMT)也出现了。
美国经济学家兰德尔·雷(师从美国后凯恩斯主义者明斯基)等人综合了凯恩斯为代表的凯恩斯主义、科纳普的国家货币理论、英尼斯的内生货币理论、勒纳的功能财政理论、明斯基的金融不稳定假说和戈德利的三部门均衡理论,开创了这个理论。
兰德尔等人提出了不一样的货币起源学说,他们认为,货币只是一个记账工具,可以理解为欠条。国家发行货币,实际上是帮助市场解决交易问题,促进市场交易便利。
兰德尔认为,政府发行债券与货币是一样的。货币是欠条,债券也是欠条,都只是记账工具。所以,他们认为,政府发行债券不是为了借钱,而是与发行货币一样,都是为了市场交易便利。
所以,现代货币理论认为,政府不需要关注债务,只要维持利率稳定,发行货币即可融资。换言之,只要利率稳定,就可以不断地发行货币,支持政府大规模的借债融资。政府可以依靠发行货币获得收入,而不是依靠税收。
这套理论,听起来有些不可思议,在这套逻辑中,税收似乎被边缘化了。现代货币理论只将税收视为启动货币的一种工具。这个意思就是,联邦政府要求以美元征税,相当于给美元找到了一个巨大的应用场景,从而启动了美元。
实际上,现代货币理论,是一个典型的财政赤字货币化理论,它让财政赤字货币化扩展到了最大化。目前,这一理论备受美国各界痛斥。
如今,虽然美联储系统并不承认现代货币理论,但是其实谁都清楚,最近20多年,尤其是2008年之后,美国正按着现代货币理论的套路走。只要美元信用能够维持,那就发币,政府大举借钱。于是,最近十多年,美元发行量与美债总量都同时大幅度增加。其中,美债更是突破了历史最高值,超过了23.2万亿美元。
文 | 智本社
智本社 |一个听硬课、读硬书、看硬文的硬核学习社。微信搜索「智本社」(ID:benshe0-1),学习更多深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