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为什么通货膨胀要实行紧缩性财政政策(即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降低物价、减发国债)
通货膨胀一方面是由于滥发货币,根本还是过度投资引发的,如果只发货币,而没有形成投资那就是流动性陷井,中国目前就有这个迹象。
所以,紧缩性财政政策,由于减少的财政支出、增加了税收,总体相当于支出减少,而支出减少进一步会引发投资的减少,最终会降低需求,使得物价回落。
❷ 为什么出售政府债券是紧缩性财政政策但是增发国债是扩张性的啊
出售政府债券是央行买走了,资金是回笼到央行了,增发国债是资金流通到市场上了。所以前者是紧缩性的而后者是扩张性的。
政府债券(Government
Bonds)的发行主体是政府。政府债券本身有面额,投资者投资于政府债券可以取得利息,因此,政府债券具备了债券的一般特征。政府债券是一国政府的债券,它的发行量一般都非常大,同时,由于政府债券的信用好,竞争力强,市场属性好。
❸ 什么是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
政策的松紧交替是指一个时期实行扩张性政策,一个时期实行紧缩性政策,二者交替使用。同一时期内不同政策的相互配合松紧搭配可以是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之间的配合,也可以是财政政策内部各种财政手段之间的配合。
(3)紧缩性财政政策要国债扩展阅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英国经济学家J.M.凯恩斯的继承者,将凯恩斯的短期静态分析发展成为长期动态分析,提出补偿性财政政策。他们认为,财政政策的首要问题不是谋求收支平衡,而是当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出现差额时,如何通过财政收支安排来弥补这个差额,使经济的运行恢复平衡状态。
他们还认为,资本主义经济不是始终处于危机状态,而是时而繁荣,时而萧条,财政政策不能永远以扩张为基调,应根据经济的周期波动交替使用扩张性政策和紧缩性政策。
❹ 什么叫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扩张性政策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抑制或压缩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它往往是在已经或将要出现社会总需求大大超过社会总供给的趋势下采取的。它的典型形式是通过财政盈余压缩政府支出规模。在经济过热、物价上涨,经济运行主要受供给能力制约时,政府可以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通过减少财政支出,增加税收,抑制总需求,稳定物价,给经济降温。因为财政收入构成社会总需求的一部分,而财政盈余意味着将一部分社会总需求冻结不用,从而达到压缩社会总需求的目的。实现财政盈余,一方面要增加税收,另一方面要尽量压缩支出。如果增加税收的同时支出也相应地增加,就不可能有财政盈余,增加税收得以压缩社会总需求的效应,就会被增加支出的扩张社会总需求的效应所抵消。
扩张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国家通过财政分配活动刺激和增加社会总需求的一种政策行为。又称膨胀性财政政策。扩张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减税、增支进而扩大财政赤字的财政分配方式,增加和刺激社会总需求。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主要通过增税、减支进而压缩赤字或增加盈余的财政分配方式,减少和抑制社会总需求。最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财政赤字扩大政府支出的规模。当经济生活中出现需求不足时,运用膨胀性财政政策可以使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差额缩小以至达到平衡;如果社会总供求原来是平衡的,这一政策会使社会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如果社会总需求已经超过总供给,这一政策将使两者的差额进一步扩大。
详细解释:
财政政策是指税收和政府支出的使用。
政府支出有两种形式:其一是政府购买,指的是政府在物品和劳务上的花费——购买坦克、修建道路、支付法官的薪水、等等,其次是政府转移支付,以提高某些群体(如老人或失业者)的收入。
税收是财政政策的另一种形式,它通过两种途径影响整体经济。
财政政策的种类
(1)扩张性财政政策(又称积极的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增加和刺激社会的总需求;增加国债、支出大於收入,出现财政赤字来实现:
(2)紧缩性财政政策是指通过财政分配活动来减少和抑制总需求;
(3)中性财政政策是指财政的分配活动对社会总需求的影响保持中性。
财政政策的手段
财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税收、预算、国债、购买性支出和财政转移支付等手段。
紧缩的财政政策包括:紧缩政府的财政支出及增加政府的税收。
条件:政府的财政赤字是构成通货膨胀初始冲击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通货膨胀过程中公共部门所重新产生的赤字又是通货膨胀反馈机制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有效治理通货膨胀,采取紧缩性财政政策是一项重要的措施。
另外,可以缩减的财政支出主要是那些重复建设和没有效率的投资项目以及行政副业单位过度的社会集团消费。
扩张性财政政策:为了控制通货紧缩、保证适当的经济增长率,政府采用比较宽松的宏观经济政策,即扩张性宏观经济政策。
❺ 紧缩性财政政策为什么要少发国债
在健全的经济体制下,国债不是让个人买的,而是主要面向金融机构,比如商业银行,银行可以用存款准备金购买国债。当中央财政发行国债量减少时时,银行的大部分法定准备金就只能困死在银行里。社会上实际流通的总资金量就少了,抑制了生产部门的再生产。
中央财政由此达到紧缩性的目的。
但是我国的国债利率高与银行利率,且面向个人发行,实际上是不规范的,实际并没有发挥国债应有的功能,所以正在调整过程中。也就是说,规范情况下,只有少数几种特殊的,最低利率的国债对个人开放,也就不会有现在这样的吸引力了。
❻ 求问缩少国债发行量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吗
紧缩性财政政策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简称紧的财政政策
,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人民银行采取一系列措施减少货币的流通量。
而缩少国债发行量是为了减少财政支出,所以它不是紧缩性财政政策吗
❼ 增发国债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还是紧缩性财政政策请详细说明,谢谢。
扩张性。政府通过增发国债融资,投资基建。对投资者而言我们应重点关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1、政府投资领域是否存在重复建设和无效建设。2、政府偿债来源的稳定性。3、个人财富是否增值。
❽ 缩紧财政政策主要有哪些手段比如是发放国债还是回收国债还有其他的方法等。
财政政策的财政手段有,税收、国家信用、政府补贴、政府转移支付、政府投资、财政投资;对应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包括,增税,大量发行公债,减少政府投资,减少政府转移支付,紧缩性的财政政策主要是用来调节社会总需求的,你考虑这个问题的时候围绕总需求来考虑就OK了
、、、、至于你问的发公债的问题,如果是经济不景气,社会总需求不足的时候那当然是政府大量回购公债,放出货币,增加货币供给量用于提升利率进而刺激投资,不过影响货币总供给主要还是靠货币政策的三大法宝。反之,经济过热,需求过剩的时候政府就要靠发行公债压缩货币供给啦
你说的贴现率那是货币政策额,经济不景气时降低再贴现率,用于增加货币供给,降低利率,刺激需求啊,反之相反!
❾ 财政部发行国债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么为什么
是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作为国家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根据财政政策对经济运行的不同影响,可分为“扩张性财政政策”和“紧缩性财政政策”。在经济衰退时期,通过发行国债,增加财政支出和减少税收,以刺激总需求增长,降低失业率,使经济尽快复苏,这称之为扩张性财政政策。
(9)紧缩性财政政策要国债扩展阅读:
1.
“我们反思亚洲金融危机发生的原因,教训是多方面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说。她认为,金融对外开放应与内部改革相结合,缺乏管理的开放和银行体系的脆弱会对金融稳定构成威胁。而短期投机性资本的异常流动有可能构成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各国应对外资过度追逐国内资产保持警惕。
2.
相对于周边国家,我国受金融危机影响要小很多。为缓解亚洲金融危机的影响,支持受到危机冲击的亚洲国家和地区尽快走出困境,我国在向世界承诺保持人民币不贬值的同时,采取了一系列的积极措施和政策。
3.
财政部财科所所长贾康说,面对当时通货紧缩压力,我国在危机发生之后宣布启动扩张性积极财政政策,最具代表性措施是增发长期建设国债,支持重大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经济结构。这些措施对稳定中国经济,改善投资环境,以及带动亚洲经济复苏都发挥了重要作用。
4.
在金融改革方面,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后不久,我国于1997年11月召开了第一次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明确了国有商业银行改革的重要性。在随后的改革中,财政部于1998年发行2700亿元特别国债,注入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以补充资本金,并成立了四家资产管理公司收购银行不良资产。
5.
在近几年中,以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引人注目,这3家银行相继改制成股份公司并登陆香港或内地股市,绘就了中国金融改革史册中的精彩篇章。中国农业银行目前也在积极推进内部改革,为股份制改革做准备。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将步入新的征程。银监会统计部副主任兼研究局副局长刘春航表示,这些针对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措施使银行的资产质量和资本充足率都有所提高。
6.
针对亚洲再次成为大量国际资金流入重点市场,国际收支失衡压力增大的情况。吴晓灵表示,当前我国经济面临着世界经济失衡和国内经济失衡双重挑战,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压力来自于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对此,我国政府已有充分的认识,并采取综合措施调整经济结构。
参考资料:中国经济网——从特别国债开始
我国将更多使用财政、货币政策"
❿ 紧缩性财政政策内容是什么
紧缩性财政政策(Contractionary Fiscal Policy)是宏观财政政策的类型之一,是指通过增加财政收入或减少财政支出以抑制社会总需求增长的政策。由于增收减支的结果集中表现为财政结余,因此,紧缩性财政政策也称盈余性财政政策。
政策的松紧交替是指一个时期实行扩张性政策,一个时期实行紧缩性政策,二者交替使用。
(10)紧缩性财政政策要国债扩展阅读:
1993年到1997年是治理通货膨胀的阶段,实行了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即紧缩性财政政策),有力地促进了国民经济成功实现“软着陆”,宏观经济运行环境的紧张程度得到明显缓解,物价涨幅回落到较低水平,形成了“高增长,低通胀”的良好局面;
1998年以来是应对通货紧缩趋势的阶段,实施了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扩张性财政政策),9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的持续发行,有效抵御了亚洲金融危机的冲击,每年拉动GDP增长1.5-2个百分点左右,推动了经济结构调整,有力促进了经济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实践证明,根据经济形势的发展变化和宏观调控的特定任务适时相应调整财政政策,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政策作用的空间是非常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