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债券融资 > 国债以工代赈

国债以工代赈

发布时间:2021-03-26 19:11:45

⑴ 如何解决国家基础设施的短板问题

您好。
1、基础设施是指为直接生产部门和人民生活提供共同条件和公共服务的设施。
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住宅区、别墅、公寓等居住建筑项目
● 高档酒店、商场、写字楼,办公楼等办公商用建筑项目
● 石油、煤炭、天然气、电力等能源动力项目
● 铁路、公路、航空、水运、道桥、隧道、港口等交通运输项目
● 水库、大坝、污水处理、空气净化等环保水利项目
● 电信、通信、信息网络等邮电通讯
2、性。因此,国家在确定补助资金
时,不应贪大求功,而应实事求
是, 按项目需要确定资金, 安排一
个项目解决一个问题, 稳步推进。
国家下达的各项 中央投资计
划中, 应提高补助标准, 减少地方
配套资金 。虽然我们不能全靠 中
央资金进行建设 , 但建设补助标
准和地方配套资金的比例应考虑
西部省的财政和有关单位 (如学
校、 司法、 灌区、 群众自筹等)的配
套资金能力,有些资金的补助标
准也应考虑项 目的实际需要投
资,不应 因项 目的实施加重西部
省及群众的负担 ,也可避免 由于
地方配套资金不足影响工程的完
整性和工程质量。很大一部分学
校、村委会等单位由于 自 筹资金
不足又想利用国家资金搞建设 ,

不得不采用借款 集资、 欠款等方
式来弥补配套资金不足 ,因此背
上沉重的负担 ,另一方面也影响
了社会稳定 。
三、 扩大以工代赈资金规模
以工代赈的主要投向是农村
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 ,实施
十多年来 ,在基本农 田、人畜饮
水、 乡村道路 、 沼气 、 小型灌溉等
方面修建了大量的工程,极大地
改善 了农村 的生产生活条件 , 为
农村贫 困人 口的脱贫致富 ,为区
域经济 的发展做 出了重大 贡献 ,
被群众称为“ 民心工程” 、 “德政工
程” , 深得群众 的欢迎 。以工代赈
自中央到地方,有一套完整的管
理机构 ,有一批管理经验丰富的
队伍。 按照《 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
要(2ool- - 2olo#第二十一条明确
提 出 “要进一步扩大以工代赈规
模 ”。可是过去近十年来 , 中央财
政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一直没有
增加 。 因此 , 国家有关部 门应进行
协调 , 按国务院颁布的 《 扶贫纲
要》 要求 , 在新增财力 中逐步扩大
以工代赈规模。 另一方面, 国家减
发行 国债 ,主要是要减少大型
项 目的投入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
不应减少国债资金中以工代赈的
资金规模 。
四、 稳步推进易地扶贫搬迁
国家发改委从2001年开始实
施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 ,该项
目实施五年来 ,虽然在实施过程
中存在一些不足 ,但实施结果证
明 ,易地扶贫搬迁是彻底解决偏
远山区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有效
措施, 是一项事半功倍的工程。 同
时易地扶贫搬迁工程 的实施 , 将
群众从偏远 山区搬迁到生存环境
较好的地方 ,将分散居住在 山头
上的群众相对集 中起来 ,把原来
七零八落的所谓“村”变成了真正
的村 ,安置地的规划和设计也是
经过认真研究的,这也为新农村
建设奠定了基础。易地扶贫搬迁
取得 了较好的扶贫 、社会 和生态
效益 , 深得群众欢迎 , 我认为这项
试点工程是成功的,国家发改委
应将这项工程正式列入计划 , 稳定
政策 , 并增加易地扶贫搬迁规模。
五 、在 以工 代 赈资 金 中设 立
新农村建设引导资金
我国的新农村建设是借鉴韩
国的经验。韩国的新农村建设首
先从基础设施建设开始 ,包括草
屋顶改造 、道路硬化 、改造卫生
间 、供水设施建设如集 中建水池
或给水井加盖 、 架桥 、 盖村活动室
等20种工程项目,采取群众建设
国家补助的方式,这种方式具有
以工代赈的性质。而我国自中央
号召进行新农村建设 以来 ,国家
没有新农村建设的专项资金, 只
是要求基层对中央和地方的有关
支农投资进行整合。 目前农村基
础设施建设投入最大的是财政扶
贫资金和以工代赈资金 ,整合资
金用于新农村建设 ,势必影响扶
贫效果。因此,国家对于西部地
区, 在以工代赈项 目中应增设新
农村建设引导资金 ,用于没有专
项资金的部分 “五改四建” 工程
(五改 : 改水 、 改路 、 改厕 、 改圈 、 改
厨 ; 四建 : 建沼气池 、 建生态农业
园、 建民众新居、 建信息网络), 茅
草房 、 石板房和土窑洞改造工程。
六、 支持设施农业建设
目前 , 水利部门、 以工代赈、
农业综合开发、土地资源部门都
有基本农 田建设项 目。通过过去
几十年的建设 ,进行基本农 田建
设的自然条件越来越差,重点退
耕还林地区群众口粮田建设每亩
补助300--- 400元的标准太低, 即
使建成了基本农田效益也不是太
好,扶持群众修建设施农业可能
会起到更好的效果。陕西省延长
县杨家湾村退耕还林后人均耕地
只有0. 32亩 , 该村建成 110座大棚
后 ,每棚年 收入 在 3000 —8000
元 , 该村人均年收入增加到3000
多元,不但解决了退耕还林后的
生活和增收问题,同时巩固了退
耕还林成果,这样的事例还有很
多。因此,国家应在有关资金中
列支部分资金用于设施农业建
设。

⑵ 中纪委通报了哪些套取扶贫资金的典型案例

日前,中央纪委公开曝光了八起扶贫领域侵害群众利益的典型案例。分别是:

1.河北省涞源县扶贫开发局原局长妥开祥虚报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等问题。2008年,妥开祥安排工作人员在采购肉牛时多报82头,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28万元。2013—2014年,虚构培训事实,编造假的培训人员名单,虚开培训发票,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3.8万元;虚开加油票3.5万元。套取的资金用于其他支出。妥开祥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

2.江苏省连云港市赣榆区扶贫办、区财政局、赣榆农商银行弄虚作假,套取财政专项扶贫资金问题。2012—2013年,连云港市赣榆区扶贫办、财政局、赣榆农商银行在扶贫小额贷款发放工作中,通过编造虚假贷款资料等方式,套取财政奖励资金和财政贴息资金2073.04万元,赣榆农商银行获取1626.22万元,扶贫办获取312.77万元,财政局获取134.05万元。其中,扶贫办、赣榆农商银行分别使用11.1万元、71.3万元给职工发放奖金。赣榆区委农工办主任兼扶贫办主任杜厚岭受到撤销党内职务、行政撤职处分;赣榆农商银行原党委书记、董事长朱崇迎受到党内严重警告、降级处分,降为副行长待遇;赣榆农商银行党委委员、行长冯良善受到党内严重警告、降职处分,降为副行长;区财政局原副局长宋加亮受到党内警告处分。分管扶贫工作的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区政府党组成员苏长晓被问责,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7.陕西省户县五竹镇周店村村委会原主任李鹏向危房改造村民收取“跑腿费”等问题。李鹏在办理危房改造补助资金申请工作时,向5名村民收取“跑腿费”3.58万元;编造虚假资料,冒用2名村民身份套取危房改造补助资金3.03万元,其中,个人占有2.43万元。李鹏涉嫌犯罪问题被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8.甘肃省漳县金钟镇尖子村党支部原书记包尕宝骗取扶贫羊问题。2013年12月,漳县扶贫办下达给尖子村20万元扶贫资金,要求购买良种羊200只并发放给50户贫困户。2014年4月,包尕宝以和亲属共同成立养殖专业合作社的名义,在贫困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编制假的良种羊发放花名册、合作社代贫困户养羊的协议,并加盖村委会公章,实际上把羊无偿给了合作社。2016年1月,200只羊大量发病死亡,剩余部分被合作社出售。包尕宝受到开除党籍处分。有关领导干部被问责,金钟镇原党委副书记、镇长汪肄,县扶贫办副主任移乾受到党内警告处分。

⑶ 农产品是私人产品,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政府为什么对三农进行投资

一、建立“三农” 投入稳定增长机制
按照中央[2007]1号文件关于“2007年财政支农投入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要继续高于上年”的要求,国家发展改革委积极调整投资结构,加快建立支农投资稳定增长机制。一是确保国家固定资产投资用于农村的增量继续高于上年。初步安排全年用于农林水利气象和扶贫,农村公路改造、农村电力设施建设、农产品市场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和农村基层政权建设等全口径的中央投资约620亿元。二是确保用于直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投入高于上年360亿元的水平。重点支持粮食生产、“水气路电”、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农村扶贫等方面。三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确保用于西部大开发的投入高于上年。继续深化农业投融资体制改革,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逐步形成农民积极筹资投劳、政府持续加大投入、社会力量广泛参与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二、大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
2007年,初步安排中央投资100多亿元,用于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建设。一是促进粮食稳定发展。继续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大型商品粮生产基地,推进耕地质量建设,支持西部重点退耕还林地区基本口粮建设。二是大力抓好农田水利建设。加强中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快大型灌区续建配套和节水改造,加强中部4省大型排涝泵站更新改造工程建设,加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投入力度。三是努力提高农产品品质和质量。继续抓好种子工程、植保工程。转变畜牧业增长方式,继续实施畜禽良种工程,加快动物防疫体系建设,提高重大疫病防治水平。积极发展水产养殖业,继续实施水产良种工程,扶持远洋渔业发展。启动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四是继续支持农业结构调整。按照优质、高产、生态、安全的要求,坚持分类指导,发挥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地调整和优化农业生产布局,推进农业区域化、优质化、产业化进程。加强以新疆为重点的优质棉花基地和长江流域“双低”油菜带建设,继续抓好糖料基地建设,继续实施现代农业示范项目建设。
三、继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坚持以人为本,继续加大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一是农村饮水安全工程。2007年拟安排中央投资64亿元,规划解决3200万农村人口的饮水安全问题。二是农村公路。“十一五”期间,国家将安排中央投资1000亿元,用于加快农村公路建设,改造乡村道路81万公里。2007年拟从新增国债投资和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专项资金以及车购税资金195亿元。同时,加强农村公路养护管理,继续推进农村公路养护体制改革。三是农村清洁能源。2007年拟安排中央投资25亿元,支持农村户用沼气建设。四是农村通电工程。初步安排中央投资16亿元,着力解决无电人口的用电问题和农村电网改造问题,提高供电能力和可靠性。五是继续实施经济综合开发示范镇项目。发展小城镇和县域经济,充分发挥辐射农村的功能,促进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延伸。同时,安排国债投资17亿元,继续搞好以工代赈和易地扶贫搬迁试点工程,帮助贫困农民脱贫致富,推动全国减贫进程;安排国债投资3亿元,实施全国血吸虫病综合治理工程,遏制血吸虫病疫情发展趋势,保护人民身体健康。
四、加快发展农村社会事业
2007年,国有将进一步加大对农村义务教育、农村卫生、农村文化基础设施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持。一是努力改善农村教育条件。安排投资10亿元(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各5亿元),继续实施“两基”攻坚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完成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西部“两基”攻坚任务。安排资金10亿元,启动实施中西部农村初中校舍改造工程。二是强化农村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建设。配合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的建设,安排27亿元国债投资,继续实施以乡镇卫生院为重点的县、乡、村三级农村卫生公共服务体系基础设施建设。三是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继续支持广播电视“村村通”和农村电影放映工程。四是加强农村计划生育服务设施建设。安排2亿元国债投资,继续支持中西部地区县、乡计划生育技术服务站建设,逐步形成县级服务站为龙头、中心乡镇服务站为骨干、流动服务车为纽带的农村计划生育服务体系。
五、努力提高支农投资使用效率
近年来,国家对“三农” 的投入逐年增加,但农业农村建设投资需求与供给矛盾依然十分突出,除总量矛盾外,支农投资还存在使用分散、衔接不够、效率不高等突出问题。按照国务院的具体部署,国家发展改革委将积极推进政府支农投资整合工作。2007年,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会同有关部门着手研究部门间投资规划衔接和部门信息沟通工作机制,建立部门间规划会签制度及年度计划相互抄报制度,适时研究建立涉农投资网上信息交流制度;二是切实加强对整合支农投资试点县(市)的工作指导和支持力度,鼓励试点县(市)推进体制机制创新;三是进一步完善涉农投资管理办法,规范管理程序,改进支持方式。
六、加强政府支农投资项目管理
政府支农投资既要坚持困地制宜、分类指导,又要加强管理,集中用于重点地区、重点项目,确保农民真正得到实惠。一是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在基础设施建设中,要广泛听取民意,围绕农民需求进行谋划,采取自下而上的方式,确定政府支农投资建设重点和优先序,确保农民的知情权、参与决策权和监督权,切实保障农民权益;二是要搞好规划。基层政府特别是县一级政府应编制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新农村建设综合性规划,整合县域内各种资源,促进县域经济发展。抓好规划的组织实施工作,把规划作为政府安排新农村建设投资的重要依据;三是要把国家支持广大农民群众投工投劳有机结合起来。要针对东、中、西部不同情况,合理确定国家补助标准,通过以奖代补、项目补助等有效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带动作用,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基础设施建设投工投劳;四是要强化管理。依据各部门职责分工,切实加强对政府支农投资项目的监督,保证政府支农投资合理使用。
七、加快农村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
国家将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加大改革力度,明晰产权,明确责任,充分调动各方面投资建设和管好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积极性,建立农村基础设施管护长效机制。农户自建或自用为主的小微型工程,产权归个人所有,由乡镇人民政府核发产权证。对受益户较多的工程,可组建合作管理组织,国家补助形成的资产归合作组织所有。对经营性的工程,可组建法人实体,实行企业化运作,也可拍卖给个人经营。对业主开发建设的农村基础设施,地方人民政府要给予扶持,并规范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行为。推进农村小型基础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维护工程原受益者的合法权益。要加强农村公路养护和管理,完善农村公路筹资建设和养护机制,加快小型农村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步伐。

⑷ 里根政府对美国经济政策凯番“引人注目的改变”的原因是什么这一改变取得了哪些成效

①反映了国家不干预经济的思想.(答自由放任思想亦可)
②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罗斯福新政.内容:整顿财政金融体系,加强对工业的计划
指导;调整农业政策;推行"以工代赈".
③原因:里根政府认为.对经济过度干预导致通货膨胀和经济停滞.(答"膨胀"亦可)
成效:美国经济开始复苏;此后经济持续增长.(答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下降亦可).
原因:政府减税;与苏联进行军备竞赛.

⑸ 我国财政对“三农”投资的历史、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怎么写 谢谢 急急急

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统筹城乡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五个统筹”的要求,这不仅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理论的重大突破和创新,而且是有效解决“三农”问题指导思想的重大创新和转变,对于制定实施新时期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做好新时期财政支农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指明财政支农的方向。
长期以来,国家财政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各项方针政策,在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产品供给能力,改善生态环境,抵御自然灾害和农村扶贫开发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并且逐步形成了与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相适应的财政支农政策体系。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历史时期,“三农”问题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对于财政支农工作来讲,就是要牢固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针对国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业农村发展的实际,从城乡协调、社会经济协调、人与自然协调、地区协调的大局、全局出发,以人为本,围绕促进农民增加收入、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深化农村全面改革三大任务,积极调整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逐步转变财政支农方式,加强管理,提高效益,努力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
一、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历史沿革和基本发展趋势
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是国家财政通过分配和再分配手段促进解决“三农”问题一系列政策的总和。财政支农政策的制定实施受社会经济发展阶段、政治经济制度、国家财力和不同时期农业农村发展目标任务影响,带有鲜明的时代特征。
(一)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变。从新中国成立起,财政支农政策随着整个社会经济发展,经历了一个不断演变的过程。大体上可以划分为五个阶段。
第一阶段(1949--1958)。这一时期是社会主义改造时期,农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产业,当时国家财力还比较薄弱,为了稳固新生的政权,国家逐步对农产品实行统购统销以保证工业化的推进。在组织制度上为保证统购统销的实施,从合作社到人民公社。财政对农业的支持主要是安排少量的资金支持恢复农业生产,从农业上取得的财政收入要远远大于财政对农业的投入。同一时期,由于财政收支渠道较少,财政支农的资金来源渠道和投向都比较单一。
第二阶段(1958--1978)。社会主义改造完成,人民公社“一大二公”制度的确立,国家开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相应地财政实行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的管理体制。与此同时,全国人大常委会出台了《农业税征收条例》,并开始实行农产品统购制度。尽管这一时期,国家财政安排了一部分资金支持人民公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业生产。但统购派购制度的实行使工农业成品的贸易环境向着工业严重倾斜。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使国家从农业中积累了相当数量的资金用于工业化。据计算,到1978年,国家从农业中汲取的积累大约在6000亿元。农业为中国的工业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相对而言,财政对农业的投入份额非常小。但由于组织制度所具有的政治动员力量,这一时期,采取的大规模的兴修水利和农田基本建设,在一定程度上对提高农业生产力积累了一定的基础。“自力更生为主,国家支援为辅”形成了农业农村的事务主要依靠农民自己的历史观念。
第三阶段(1978--1994)。1978年,中国的改革首先从农业农村拉开了序幕。实行家庭承包经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解放了被长久桎梏的生产力。同时,为了改变工农业交换不平等的状况,增加农民收入,国家大幅度地提高了农产品收购价格。国家财政用于农业的投入也大幅度增加,财政高度集中的统收统支管理体制被财政包干体制所替代,中央财政和地方财政在支农方面的侧重点各有不同。其中,最典型的就是按照当时的财政体制,将用于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小型农田水利资金包干给地方。到80年代后期,由于投入不足,我国农业呈现后劲不强,发展徘徊的局面。为了进一步加大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后劲,国家财政开征了耕地占用税,并以此为主要来源建立了农业发展基金,实施大规模的农业综合开发。这一时期是现行财政支农政策的形成时期。资金渠道多,政策覆盖范围广,涉及农业农村发展的许多领域。
第四阶段(1994--2002)。这一阶段是我国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并付诸实施的重要历史阶段。从财政改革来说,一是1994年,以分税制为核心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二是从1998年起,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三是从2000年起,财政支出改革、税费改革和公共财政框架的构建。这些改革推动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现代财税制度逐步形成。这一时期,财政支农投入逐步增加,在继续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农业抗灾救灾、农村扶贫开发的同时,加大了对生态建设的支持,加大了对农村改革特别是农村税费改革的支持。
第五阶段(2003--)。2003年是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党中央在提出“统筹城乡发展”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并要求全党把解决“三农”问题作为一切工作的重中之重。财政支农方面,除了已有的政策继续执行并加大力度外,一是提出并开始实施公共财政覆盖农村政策,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同时在基本建设投资包括国债资金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二是改变财政支农方式,对农民实行直接补贴。三是改革农业税制,取消农业特产税,进行农业税减免试点,以至逐步取消农业税。
经过多年的演变、调整,一个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农业农村发展形势的,以支持粮食生产、促进农民增收、加强生态建设、推进农村改革、加快农村教育卫生文化发展等政策为主要内容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框架体系已经显现。特别是2003年以后,我国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开始实现战略性转变。第一,确立了“公共财政阳光要逐步照耀农村”的指导思想。这既是打破传统公共财政资源配置格局的前奏,也是公共财政理论建设和实践方面的重大创新。第二,财政支持“三农”支出结构的调整、支出方式的转变、财政支持范围的拓宽体现了“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把促进农民增收与支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和公益事业发展结合起来,既抓住了解决“三农”问题的主要矛盾,又体现了“统筹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精神;把财政支持和农民直接受益结合起来,既初步理顺了国家与农民的经济利益分配关系,又体现了财政支持“三农”“以人为本”的精神;把支持农业农村经济发展与加大支持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力度结合起来,既减少农民,加快工业化、城市化进程,又体现了“统筹城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的精神。所有些都,不仅有利于促进“三农”问题的有效解决,而且将有力地推动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
(二)农业财政政策发展的基本趋势。分析财政支农政策的历史演变过程,大体可以看出有三个基本趋势。
第一个趋势,支持力度不断加大,财政支农资金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初显雏形。近几年,无论是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增加或是比重提高都非常明显,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是稳定增长机制的初步形成。目前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二是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三是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四是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
第二个趋势,市场化取向逐步增强,公共财政性质凸现。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完善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形成,政府在“三农”发展中的事务逐步明晰,按照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职能的要求,财政支持“三农”开始由过去直接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为主向支持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和农业市场体系完善并重转变,支持重点主要放在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进步、生态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建设、农业救灾抗灾等体现公共财政性质方面,即使支持农产品生产经营也主要向关系国计民生方面的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作物方面。
第三个趋势,体现统筹发展明确,支出“二元”结构开始打破。从2003年起,随着农村税费改革试点的全面推开,财政支出安排中的“统筹发展”倾向逐步显现。在支持城乡统筹发展方面,加大了对农村农民发展的支持力度,逐步减轻农村居民的税费负担,实现城乡居民均等享受公共财政提供的公共产品、公共服务和承担均等的税收义务;在支持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方面,全面落实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的政策,通过支出增量调整和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加大对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发展的支出。
这些基本趋势是积极的、正面的,符合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发展”的要求,对于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无疑都具有积极的重要意义。
二、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主要内容
(一)财政支持“三农”政策的主要种类。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包括两大类,一类是支出政策,主要方式是投资、补助、补贴等,一类是税收政策,主要方式是轻税、减免、退税等。
支出方面。中央财政现有直接支持“三农”资金15大类,包括基本建设投资(国债资金)、农业科学事业费、科技三项费用、支援农村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支出、农林水气等部门事业费、支援不发达地区支出、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性补贴支出、农村中小教育支出、农村卫生支出、农村救济支出、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这一口径是目前中央财政支持“三农”支出最大的口径,基本涵盖了中央财政支持“三农”的各个方面。1998--2003年,中央财政直接用于“三农”的支出累计9350多亿元。
税收方面。国家财政对农业农村一直实行轻税和税收优惠政策。自1958年全国人大颁布《农业税征收管理条例》以来,农业税一直实行增产不增税,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前的1999年,农业税的实际税率只有2.5%,农村税费改革试点以后,农民的整体负担大幅度下降,2004年中央又出台了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减免试点。与此同时,国家财政对特定地区和特定群体实行社会减免政策,对受灾地区和农民实行灾歉减免政策。在农产品加工增殖税和出口退税上,国家财政对农产品加工增殖税实行进项抵扣政策,对农产品及加工品出口实行优先退税政策。
此外,国家财政还通过清理、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减轻农民的额外负担;通过利用外资支持农业农村发展。
(二)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具体内容。第一,支持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主要是大江大河的治理、中小型基本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农业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大宗农产品商品基地建设、乡村道路建设、农村电网改造、人畜饮水设施改善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含国债投资)、农业综合开发、小型农田水利建设支出、农村小型公益设施建设资金、扶贫资金等。第二,支持农业科技进步。主要是农业科研、科技成果中试转化、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和农民科技培训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农业科研支出、科技三项费用、农业科技推广支出、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农民科技培训资金、财政扶贫资金等。第三,支持粮食生产和农业结构调整。主要是支持粮食等大宗农作物生产发展、农业结构调整、农业产业化经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等。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良种补贴、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就业技能培训资金、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资金、农产品政策补贴资金等。第四,支持生态建设。主要是支持生态恶化的重点地区改善生态环境,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森林生态效益补偿资金、草原生态治理资金、水土保持资金等。第五,支持抗灾救灾。主要是支持抗御洪涝灾害、动植物病虫害和其他一些自然灾害,帮助受灾地区和群众恢复生活生产。用于这方面的财政支农资金包括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动植物病虫害防治资金、森林草原防火资金、农村救济费、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蓄滞洪运用补偿资金等。第六,支持扶贫开发。主要是支持贫困地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促进贫困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财政扶贫资金、国债资金(以工代赈)等。第七,支持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主要是支持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事业,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教育支出、医疗卫生支出、文化支出等。第八,支持农村改革。主要是支持农村深化改革,促进理顺农村经济关系,加快农村市场经济体制建设。财政用于这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农产品政策补贴等。
(三)几项重点财政支农政策的评价。2003年以来,“三农”问题再度成为社会的焦点,成为全党和全国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粮食问题、农民收入问题、农村社会发展问题是焦点中之焦点。按照中央的要求和部署,国家财政加大了对这几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
第一,关于支持粮食生产政策。支持粮食生产曾是财政支农政策的重中之重,很长一段时间内财政支农资金绝大部分是集中用于粮食生产的。随着20世纪90年代后期粮食供求关系的变化,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力度变弱。2003年,在连续减产的情况下,粮食总产量降低到最近几年的最低点。粮食问题再度引起重视,财政支持粮食生产的政策力度骤然加强。目前,财政支持粮食生产政策主要有,降低农业税税率和在黑龙江省、吉林省进行免征农业税试点,对种粮农民实行直接补贴,对粮食生产特别是水稻生产实行良种补贴,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和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向粮食主产区集中,对一部分粮食主产区实行大型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土地出让金集中一部分用于农业土地开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补贴等,与财政有关的粮食生产政策还有优质粮产业振兴工程、粮食的最低收购价和粮食流通体制改革。
这些政策的实施对于促进粮食生产,提高种粮农民的收入见效快,短期效果明显。当前种粮农民积极性高,夏粮增产已经说明这一点。但从目前这些政策的实施预期看,除直补政策和基本建设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集中使用外,其他均为普惠性的措施,如果今后继续保持现有的力度,种粮农民的积极性是否还能继续保持仍将是一个问题。同时,这些政策措施的出台实施,也带来一些新的情况,一是外出打工的农民返乡种粮,二是一些原来农业结构调整的土地再度种粮,这些问题的出现对于经济结构和农业结构调整来说都具有反调节的倾向,不利于粮食生产经营的规模化,不利于粮食生产长效机制的形成。三是粮食生产的科技支持政策没有实质性措施,尽管有政策上的要求,但没有明确固定的支持资金。
第二,关于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农民增收无论对社会经济发展、有效解决“三农”问题,还是保证粮食稳定生产都是一个核心的问题。近年来,国家财政在“多予”、“少取”、“放活”等方面都采取了一系列促进农民增收政策。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政策、支持农业产业化发展政策、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政策、各种支持粮食生产政策、农村税费改革及取消农业特产税、降低农业税率或免征农业税政策、清理各种不合理收费以及为进城农民工务工创造环境等政策措施。这些政策对于促进农民增收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现在的问题是除了进一步完善环境措施和农民就业技能培训政策外,其他的一些政策措施力度小、力量分散,而且没有抓住农民增收的另一个主要方向,农民的自主创业。
第三,关于支持农村社会发展政策。党的十六大提出“统筹城乡发展”和2003年年初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提出“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政策,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过去财政资源分配主要偏向城市的格局。但现在的问题是,尽管这两年中央财政用于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方面的支出增长幅度很大,由于体制和原来基数小,这一政策并未真正的落实。省级财政同样没有很好地落实。目前县乡财政普遍困难,以县为主的教育体制在中西部地区难以为继。
三、当前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稳定增长机制没有形成。近几年,财政用于“三农”的财政投入数量不断增加,但年度间不均衡,财政支农支出占财政总收入或总支出的比重一直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徘徊(相对农村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尽管,这几年为了保证财政支农投入不断增加,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规定,财政用于农业的总投入增长幅度要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幅度;新增教育、卫生、文化支出主要用于农村;开辟新的支农资金渠道,国有土地出让金用于农业土地开发的比重不得少于15%;运用各种手段调动和鼓励其他社会各方面资金投入农业农村等,但实际没有得到很好地执行。特别是一些地方财政支农投入不足,城乡财政资源配置不对称的状况没有彻底改观。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来,中央财政用于“三农”的投入增加较多,增长较快,在整个财政支农支出中所占比重较高。据有关部门典型调查,在目前县一级财政支农投入中,中央财政投入占50.8%,其中,西部地区为68.6%,中部地区为53.1%。
(二)资金使用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集中体现在用于农业方面的资金,包括农业基本建设投资、农业科技支出、支持农业生产支出、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都存在使用上的分散和交叉重复并存的现象。分析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第一,农业的多功能性和农业发展政策的多目标性。农业的多功能性决定农业发展既要考虑到实现食物供给、生产资料供给、资源的合理利用和环境效应,又要考虑到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因此,一段时间内或每年的农业发展政策必须同时确定多个目标,即使2004年中央1号文件以农民增收为主题,但政策目标仍呈多元化。具体到每个农口职能部门,当年的工作目标也是发散的。这必然导致国家财政支农资金要针对每项政策目标设立、分配。第二,体制转轨的不完全性。我国现行的财政支农政策都是从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延续下来,支农资金的科目分类、管理体制都是以部门块块为主。由于财政支农资金分属多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政策的具体理解、执行和资金使用要求各不相同,政策之间缺乏有机的协调,各个部门在贯彻中央“三农”政策时都会在资金安排分配面面俱到。目前最突出的是发展改革委、科技部、财政部和农口各部门之间以及各部门内部机构之间分配管理的财政支农资金在分配上还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协调机制,基本上是各自为阵,资金使用分散和和投入交叉重复现象比较严重。
(三)高效、规范的支农机制没有形成。尽管这些年,财政支农资金管理制度建设有了长足的进步,也在管理中引入了诸如公式法、因素法和专家评审制度,但由于资金分属各个部门管理,各部门对管理的具体要求和规定不同,加上运行环节多,过程长,管理成本高,规范的管理监督机制难以有效形成,导致资金到位率低。挤占挪用现象普遍,违规违纪现象在各部门、各领域都有发生,除此之外,农口国有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臃肿,国家财政支持“三农”资金有相当一部分用于各级农口事业单位机构和人员支出,“搞农业吃农业”的现象严重。使真正用于农业、农民和农村的资金大为减少。相当程度上影响了财政资金使用的安全、有效、规范。
四、完善财政支农政策的几点思考
“三农”问题涉及的面广、范围大、人口多,解决“三农”问题的目标主要分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促进农产品的有效供给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特别是粮食棉花等大宗农产品的现代化生产经营和有效供给。第二个层次,促进农民收入的稳定增长。第三个层次,促进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因此,在现有财力和财政支出存量结构刚性较强的状况下,改革和完善财政支农政策需要按照“明确目标、统筹兼顾、整合资金,完善机制、突出重点”的思路稳步推进。
(一)改革和完善财政支持“三农”政策应遵循“三个原则”。随着工业化、城市化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在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根本转变的同时,粮食生产出现不稳定,农产品过剩与不足并存,现代农业和传统农业并存,国内市场竞争和国际市场竞争同在;农民收入保持持续增长的同时,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呈拉大趋势;城乡分割的格局正在打破,但实现城乡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仍然存在制度、政策上的障碍,农村社会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税费改革、流通体制和金融体制等改革不断推进,但新旧体制依然交替,复归在创新的同时随时可能出现,农村各项改革处于攻坚阶段。这些新情况、新特点、新问题要求财政支农必须坚持统筹发展的原则,坚持市场化的原则,坚持公共财政的原则。
第一,统筹发展原则。在财政支出安排上,要统筹考虑城乡的财政资源合理配置;在支持“三农”发展上,要统筹考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在实施各项政策上,要统筹考虑政策的着力点和政策力度,把突出支持重点与促进全面发展有机地结合起来。
第二,市场化原则。在促进农业农村发展中,政府的支持保护是一个重要方面。无论是农民增收,还是农产品的有效供给,最主要的要注意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基础调节作用,通过政府的支持保护和市场机制的调节、检验,逐步提高农业农民农村的自主发展能力。财政支持的重点要放在为市场机制运行创造良好环境、提高农民素质等方面,运用财政贴息、补助、投资、税收等手段,调动和吸引社会各方面的资金投入农业,开发农业。
第三,公共财政原则。就是能够交由市场调节或微观主体能办的事务,财政要逐步退出,要按照公共财政支出的范围确定每一个时期财政支农的重点,集中力量办大事、办政府应该办的事。
(二)明确政策目标,突出政策着力点。解决“三农”问题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从长远和眼前两个方面确定不同时期的政策目标和着力点。
长远来说,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把加快城市化、促进农村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作为财政支农的政策着力点。通过统筹城乡协调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综合运用投资、补贴、贴息、税收等手段,实现财政资源在城乡和农业农村两个方面的综合平衡、合理配置,促进城乡融合和农村经济社会的全面繁荣。
近期来说,按照中央近期解决“三农”问题的总体要求,全面考虑我国国情国力和“三农”问题的现实,围绕正确处理好农民增收和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的关系,把财政支农政策着力点放在农民增收、粮食稳定生产和农村深化改革三个方面,并以解决农民增收问题为中心,确定财政支农政策的着力点。
(三)合理确定资金分类,整合支农资金。根据财政支农目标和重点,要逐步改变过去财政支农资金渠道多,分类不合理的状况,按照建立市场经济体制和公共财政体制框架的要求,适当归并设置支农资金,突出财政支农资金的公共性。初步考虑分设为五大类:(1)改善基本生产条件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业生产、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为此类的资金有:农林水等领域的基本建设投资、支持农业生产类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水利建设基金、农业科研推广资金、良种补贴资金、粮食直接补贴资金等。(2)抗灾救灾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农业防灾减灾、病虫害防治和农村灾歉救助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资金的有,特大防汛抗旱资金、农作物和森林病虫害防治资金、动植物疫情防治资金、农业税灾歉减免补助资金、农村救济费等。(3)生态环境建设类资金。指用于农村水土林草等生态资源的建设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资金。包括农村水土保持补助费、退耕还林资金、天然林保护资金、防沙治沙资金等。(4)结构调整类资金。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农产品精深加工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农业产业化资金、农民培训资金。(5)管理服务类资金。指主要用于对农业农村发展进行组织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资金,包括农林水气等部门的行政事业费。(6)农村发展类资金。指主要用于支持农村公益设施建设和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方面的资金,目前可以归并此类的资金有:支援不发达地区资金、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资金、农村教育、医疗卫生和文化方面的支出、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等。
在适当归并资金分类的基础上,对现有财政支农资金进行整合。整合不是简单的调整和归并,也不是单纯地将某一部分资金划归一个部门或机构管理,而是要形成分类科学、分工明确、管理规范、运转有序的资金使用管理的有效机制,提高财政支农资金使用效益,提高政府支持保护“三农”的能力和效率。整合的重点是现有农业发展方面的资金。

⑹ 以工代赈十二五规划

网上有很多
青龙县以工代赈建设规划

青龙满族自治县是新时期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又是少数民族自治县,科学编制和实施好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对于促进贫困县区域经济发展、脱贫致富具有十分重要意义。为进一步搞好以工代赈工作,提高以工代赈资金效益,扎实推进贫困县如期脱贫出列。依据《秦皇岛市以工代赈建设规划(2001-2010年)》、《青龙满族自治县以工代赈建设规划(2001年—2010年)》和《青龙满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结合青龙县扶贫开发总体目标,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充分听取有关部门和专家意见的基础上,编制了秦皇岛市青龙县以工代赈建设“十一五”规划。
一、“十五”以工代赈建设成效和问题
“十五”期间,在国家、省发改委和相关部门的大力扶持下,共安排我市“一县两片(青龙县全县、抚宁县北部山区部分乡村、卢龙县北部部分乡村)”以工代赈资金4949万元(含以工代赈国债资金2815万元),其中安排青龙满族自治县以工代赈资金4799万元;安排卢龙县以工代赈资金70万元;安排抚宁县以工代赈资金80万元。相继实施了一批基本农田、县乡道路、人畜饮水、小流域综合治理、种草养畜、青龙河流域综合治理等以工代赈工程项目。通过实施以工代赈工程,解决了我市贫困山区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极大改善了贫困山区乡村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大大提高了贫困山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抵御自然灾害能力,加快了贫困乡村脱贫致富步伐,促进了贫困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完成了“两片”地区脱贫任务。
(一)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
青龙满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山区农业县,境内山多地少,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自然条件恶劣,土壤瘠薄,耕作条件十分恶劣,十年九旱,始终不能摆脱“靠天收”的被动局面。“十五”期间,投入资金1770万元,其中利用以工代赈资金869万元,地方配套和农民投劳折资901万元,建设以中低产田改造为主的坡地改梯田、平整土地、护田坝、扬水站、平地管灌等一系列农业工程措施。改造中低产田2.6万亩,坡改梯350亩,平整土地0.3万亩,建设护田坝7.2万延米,新打机井104眼,维修旧井18眼,建管灌工程12处,扬水站69处,铺设输水管路16.6万延米,建设蓄水池122个。“十五”期间,项目区粮食平均亩产比2000年增产130公斤,果品产量平均亩产比2000年增产450公斤,优质果率达85%以上,比2000年提高近10个百分点,项目区人均纯收入增加了180元;通过以工代赈工程,新增加水浇地3.5万亩,水浇果面积7万余亩,保护农田6万多亩,极大改善了青龙县农业耕作条件,新增加的灌溉农田成了农民的“保命田”,为稳定粮食产量,确保贫困村脱贫致富奠定了基础。
(二)加强乡村道路建设,促进了公路交通网架结构更加合理。
由于青龙县地处山区,交通闭塞,交通问题严重影响了当地资源合理开发利用,成为县域经济发展和农民脱贫致富的主要“瓶颈”之一。“十五”期间,青龙县利用以工代赈资金2085万元,新建改建孤龟线、蛇刘线、隔官线、马西线、榨子岭、三窝线等县乡村公路14条183.6公里,动用石方47.5万立方米,土方18.8万立方米,防护工程9.6万立方米,建桥涵1652延米/132道,解决了近29万人的行路难问题,使全县农村公路基础设施有了较大改善,投资环境进一步优化,为山区资源开发利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三)加强水土流失治理,改善了小流域生态环境。
青龙县总面积3510平方公里,境内分布着大小河流百余条,青龙河、都源河、星干河、南河、沙河、白洋河、清河、石河、洋河等主要河流有10条。其中青龙县境内青龙河长123公里。青龙县河流分布密度大,流域面积广,但由于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现象极为严重,泥石流时有发生,严重威胁着沿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十五”期间,青龙县把青龙河等重点流域综合治理列为以工代赈重点项目。共投入资金1497万元,其中利用以工代赈资金1130万元,对桃林口水库上游的青龙河、启河、都源河、沙河、星干河等重点流域进行了综合治理,实施人工造林8.4万亩,封山育林7.6万亩,建防洪坝、拦沙坝3.6万延米,动用石方7.1万立方米,挖鱼鳞坑23.2万个,水平沟6万延米,闸谷坊坝67道,修建作业道路12公里,建沼气池20个,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29平方公里,项目区森林覆盖率达到57%以上,为营造全市北部森林屏障奠定了坚实基础,青龙县被省林业厅确定为全省林业资源大县。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的实施,不但有效地促进了小流域生态平衡,而且还保证了秦唐二市生活用水质量。
(四)加大人畜饮水建设力度,改善了农村基本生存条件。
受地形地貌及连年持续干旱影响,青龙县有380个行政村1100多个自然村24.6万人存在饮水困难和饮水安全问题,农民群众基本生存无法得到保障。为进一步解决人畜饮水困难,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建设,改善农村基本生存条件,青龙县“十五”期间,利用以工代赈资金320万元,实施人畜饮水工程,采取打深井、建扬水站、引泉、家庭水窖等工程措施,新打深井12眼,建扬水工程9处,引泉工程6处,水窖270个,解决了40个缺水村1.4万人986头大牲畜饮水难问题,大大改善了全县缺水地区的人畜饮水环境和基本生存条件,保证了农民身体健康,有力地推动了种植业、养殖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增加了农民收入。
(五)大力实施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快推进了农业产业化进程。
为进一步保护生态环境,减少水土流失,充分利用坡耕地还林还草,增加牧草种植面积,提高森林覆盖率,扎实开展牛羊舍饲圈养养殖方式,促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十五”期间,利用以工代赈资金395万元,实施种草养畜建设、优质果基地建设工程,人工种植优质牧草2万亩,养优质牛314头,优质绒山羊1400只,建青贮氨化池1500立方米,新增载畜量10万个羊单位;建立优质果品基地0.8万亩,购置优质果袋80万个,改劣换优、果园更新和高档果技术推广1万亩,建设扬水站19处,铺设输水管道1.1万延米,在草碾乡、大巫岚乡、双山子镇等乡镇建立了绒山羊养殖基地,在八道河乡沙河村、土门子乡丰果村、大石岭乡柳树漫等村建立了板栗园基地、优质苹果基地样板工程,有效地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提高了农民收入水平,为全县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促进作用。
“十五”期间,青龙县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效益,较大地改善了农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持续发展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但还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自然灾害频发,自我发展能力较弱,脱贫人口不稳定,灾年返贫现象严重;
二是地方财政困难,配套能力有限。各村要求急需解决的问题较多,资金指标逐年减少,项目建设难度较大;
三是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抗灾减灾能力不强;
四是小流域内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治理任务非常繁重;
五是农村经济结构不尽合理,增收渠道单一,脱贫难度大。
二、“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面临的形势
从国家和地方扶贫开发形势看,近年来,党和国家继续把以工代赈作为当前农村地区实施反贫困战略的一项重大举措,相继出台了《关于促进农民增加收入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等各项惠农政策,以及《关于尽快解决农村贫困人口温饱问题的决定》、《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年—2010年)》、《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等扶持和带动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一系列政策,不断加强农村建设,特别是贫困地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着力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加强对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解决贫困地区群众温饱,促进贫困地区尽快脱贫致富。省、市各级和相关部门也不断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增加预算指标,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扶持。青龙县是少数民族自治县、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可享受国家关于民族、贫困地区的一系列倾斜优惠政策,提供有力的政策保障和资金支持,这为青龙县积极开展以工代赈建设工作创造了历史机遇。
从县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看,青龙县“十一五”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提出了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追赶发展、和谐发展目标,为以工代赈建设提供了发展动力。青龙县在多年的以工代赈工作中,掌握了一定的以工代赈工作管理经验和工程落实措施,建立了青龙满族自治县以工代赈项目库。项目建设氛围浓厚;农民群众也充分认识了以工代赈工作,在实践中掌握了丰富的经验,为以工代赈项目建设提供了有力保障。
青龙县是深山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自治县,是典型的农业县。受地形地貌、自然条件影响,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严重,自然灾害频仍,抗灾减灾能力差,灾年返贫现象较为普遍,粮食生产“靠天收”局面还没有彻底改变,群众增收根基还不稳固。全县辖25个乡镇,396个行政村中,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就有124个。2005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为1675元。“十五”期间,虽然解决了50个扶贫开发重点村4.3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但全县仍有74个贫困村9.7万人处于贫困和低收入状态,以工代赈建设任务还相当艰巨。“十一五”期间,青龙县以工代赈工作即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又面临严峻的挑战,因此,要充分把握时机,大力争取国家政策和资金扶持,发挥以工代赈效益,实现贫困村如期脱贫致富。
三、“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思路
(一)指导思想
青龙县“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农村经济为中心,以改善贫困乡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加快农村经济增长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实施以工代赈工程,突出抓好“基本农田、县乡道路、人畜饮水、中小型农田水利、小流域治理、种草养畜”六大工程,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和管理的力度,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科学规划,大力加强贫困乡村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改善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农民群众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增加贫困村的自我发展能力,逐步改变贫困村经济文化落后状况,实现脱贫致富,促进贫困乡村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
(二)基本原则
以工代赈工作政策性强,针对性强,涉及面广,全面落实目标任务,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坚持输血与造血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利用以工代赈资金,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尊重经济规律,强化产业发展,形成贫困地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机制,实现国家资金扶持与贫困乡村自我发展的有机统一。
2、坚持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相结合的原则。突出经济效益,兼顾生态效益,扩大社会效益,通过经济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形成产业结构和布局,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减轻经济和社会发展对生态和环境的压力。
3、坚持规划先行,全面启动与分批侧重相结合的原则。严格按照“按规划定项目,按项目定投资”的投资管理体制,把贫困乡村纳入建设规划,因地制宜,全面启动,统筹兼顾,分批分步实施,把项目重点安排在自然条件恶劣、交通不便、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差的贫困乡村,整村推进项目建设。
4、坚持因地制宜与适时调整相结合的原则。切实根据群众实际需求,因地制宜,科学规划,适时调整,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
5、坚持当前工作与长远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扎实推进以工代赈工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6、坚持巩固温饱与稳定脱贫相结合的原则。彻底解决贫困乡村群众的基本温饱问题,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尽快实现脱贫致富,努力促进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和全面进步。
(三)总体建设目标
1、总体建设目标是:到2010年底,扶贫攻坚成果得到巩固,确保青龙县第二、三批74个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和9.7万贫困人口温饱问题,实现稳定脱贫,人均收入水平有较大幅度增长,力争到2010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60元水平。正常年景下,返贫率控制在5%以下。贫困村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进一步改善,农业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农村用电、通信、交通、饮水等方面的困难得到进一步解决,建立和完善农村广播、电话和有线电视网络;农村医疗、防疫、保健等卫生条件得到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和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得到明显改善,贫困人口综合素质明显提高,贫困乡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得到稳固扎实推进,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得到全面发展,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坚实基础。
2、实施步骤:按照国家、省、市扶贫规划指示精神,根据《秦皇岛市农村扶贫开发规划(2001-2010年)》、《秦皇岛市以工代赈建设规划(2001-2010年)》和《青龙满族自治县以工代赈建设规划(2001-2010年)》安排意见,结合青龙县具体情况,“十一五”以工代赈建设规划本着“同时启动,按序排列,分批侧重”的指导原则,在普遍实施以工代赈建设项目的基础上,按照贫困村人均纯收入从低到高的顺序,在全县74个重点村分批逐步实施。2005年-2007年重点落实39个贫困村的以工代赈项目建设;2008年-2010年,重点落实35个贫困村的以工代赈项目建设。在积极推进以工代赈项目建设中,在不违反原则的情况下,鼓励和支持非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适当安排以工代赈项目。
3、主要任务:
(1)加强基本农田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实施基本农田建设2万亩,其中坡改梯2300亩,平整土地2200亩,旱改水15000亩。建扬水站115处,新打机井117眼,建平地管灌2处,配备喷灌机组15台套,修建引水渠0.6万延米,建山地水窖1050个,护田坝5.6万延米。到“十一五”末,完成中低产田改造2万亩,新增灌溉面积2.9万亩,改善灌溉面积1万亩,保护基本农田2.5万亩。使9.7万贫困人口人均水浇地达到0.6亩以上,人均基本农田稳定在0.8亩以上。
(2)加强生态环境建设,大力改善小流域生态环境。重点治理青龙河、都源河、沙河、星干河、起河、南河等流域生态环境,采取封育造林、水利水保、农业治理等措施,加强小流域内山、水、林、田、路综合治理,促进小流域内生态环境平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
(3)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改善交通设施条件。着力解决贫困乡村缺桥少路和季节性通路难的问题,2006年至2010年改造董官线、韭当线、娄三线、青二线、广大线、龙凤线、大北线等7条县乡道路,涉及15个乡镇51个村,总里程68.5公里,独立桥涵1025.6延米/130道。
(4)尽快解决农村人畜饮水困难,改善缺水地区生存条件。“十一五”期间,继续采取打深井、建扬水站、引泉、家庭水窖等工程措施,在官场等20个乡镇49个村打深井8眼,建引泉工程19处,扬水工程24处,家庭水窖550个,解决1.4万人1568头大牲畜饮水困难。
(5)大力实施种草养畜工程,提高森林覆盖率,促进农业结构调整。进一步改善贫困村的生态环境,加强对坡耕地、荒山、荒滩治理,大力实施种草养畜工程,扎实开展奶牛舍饲圈养,促进畜牧产业结构调整,减少水土流失,提高牧草种植面积和覆盖率,增加农民收入。在大巫岚乡等22个乡镇51个贫困村人工种植优质牧草0.95万亩,建青贮氨化池6000立方米,扬水设施10处,舍饲圈养优质牛730头,羊2350只,挤奶大厅5处。力争“十一五”末,贫困村户大牲畜饲养量在2头以上,人均收入稳步提高,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创造条件。
4、项目建设预期效益:
“十一五”以工代赈规划项目建成后,青龙县的山、水、林、田、路将得到综合治理,所发挥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对贫困乡村的经济发展和整体进步将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1)经济效益:项目建设完成后,到2010年全县农林牧渔总产值达20亿元,粮食播种面积基本稳定在45万亩,粮食总产量稳定在14万吨。猪、牛、羊饲养量分别达到65万头、9万头、80万只。果品总产量每年将增加3万吨,木材加工量增加10万立方米,人均占有粮食增加200公斤,总计可增加经济收入3亿多元,全县人均增加收入600元,贫困人口的人均收入将增加800元,将使74个贫困村的9.7万人脱贫致富,走向共同富裕,实现青龙经济社会的和谐发展。
(2)社会效益:“十一五”期间,将对青龙的山、水、林、田、路进行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贫困山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青龙县贫困地区的基本生产生活条件,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步伐,农业产业化结构将进一步得到优化,将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人畜饮水工程将进一步缓解缺水村人畜饮水难问题,改善基本生存条件。乡村道路建设将改变贫困山区交通落后状况,解决公路沿线群众的行路难,加快城乡交流,带动第三产业发展,促进农村资源开发,对发展农村的公益事业,彻底改变贫困山区的落后面貌,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3)生态效益:本规划中的林业工程,农业工程,水利工程全部到位后,可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05平方公里,全县森林覆盖率将达到60%以上,对于调节降水改善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减少旱涝灾害的发生,特别是改善桃林口水库上游地区的生态环境,延长水库的使用寿命,提高使用效益,净化秦唐两市的生活用水将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对首都北京和秦唐津地区生态环境的改善也具有重要意义。

(七)以工代赈管理费
以工代赈项目管理费主要用于规划编制、项目评估、检查验收、成果宣传、档案管理以及会议经费、资料费、印刷费等开支,2006年—2010年需投资150万元,申请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10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50万元。平均每年投资30万元,其中申请中央预算内以工代赈资金20万元,省级配套资金10万元。
六、主要措施

⑺ 请问美国二三十年代经济危机所采取的政策是什么啊

新经济政策.
1929至1933年经济大危机与罗斯福新政

一、华尔街黑色星期四

1929年三月,赫伯特.胡佛出任美国第31届总统。他曾吹嘘说:我们将很快消除贫穷,将让每个家庭都能在车座里有一辆汽车,揭开锅就有一只鸡。然而,经济危机的最初征兆已经出现,消费额增长率下降,产品库存积压越来越多。自进入1929年以来,股票投机完全失控,股票发行数和股票价格上涨之大已远远脱离了现实经济状况。9月下旬,知情的人开始抛售大批股票。10月24日是个星期四,证券交易所好象着了火的疯人院,人们急奔、猛推、乱叫、狂吼,仅一天内就抛售股票1300万股。人们称这一天为“黑色星期四”。
一批大银行家急忙在摩根公司的办公室召开会议,决定拿出二亿多美元,由交易所副董事长以经纪人身份买进大批股票,同时,政府派警察在交易所维持秩序,交易所平静了三、四天。
1929年10月29日是个星期二,股票市场再次出现抛售狂潮,华尔街股票交易所内已挤得水泄不通,人们还是不断用进取,有的股票原来一股48美元,这天只卖1美元。到11月,纽约交易所全部有价证券的价格下跌50%,损失450亿美元左右。股票市场完全崩溃,大批从事股票投机的银行纷纷倒闭,不少将一辈子积蓄买成股票的人,转眼成为赤贫,跳楼、上吊、用煤气自杀的新闻比比皆是。

二、危机的蔓延与恶化

纽约股票市场崩溃以后,西方银行家、企业家、政治家和经济学家并未认识到问题的严重性,随着股票市场的崩溃,美国经济随即全面陷入毁灭性的灾难之中。美国在20-30年代的危机时期,工商企业倒闭十一万零四百三十四家,采煤业萎缩65.6%,、炼钢业萎缩84.77%,、汽车工业萎缩92.1%,、商品零售萎缩49.5%,出口贸易萎缩67.9%。
西方其他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发展,很大程度上依赖于美国的资金流入和向美国的商品输出,这些国家也跟着被卷进了经济危机,英国出现了纷纷向银行提取黄金的风潮。1929年7月初至9月,外流黄金价值2亿英镑,9月下旬,英国宣布废除金本位制,英格兰银行停止制币兑付黄金,接着,其他一些国家也废除金本位制,西方货币制度开始崩溃。
欧洲的金融风潮又波及美国,储户纷纷向银行提款。1933年初,一万八千多家银行共吸收存款410亿美元,而库存现金还不到60亿,根本就无法应对储户提款。到了这年3月初,共倒闭银行6000多家,美国公众人心惶惶。西方各国为了摆脱危机,尽量把危机后果转嫁给本国人民和亚非拉人民。在拉丁美洲,从美国进口的农业机械和汽车的价格仅下降10-15%,而出口的可可豆和咖啡的价格却下降了50-70%,即使如此,仍有堆积如山的农产品卖不出去。
西方国家之间以邻为壑,极力地把危机祸水引向他国。1930年6月,美国国会通过了斯穆特—霍利关税法,把关税平均提高了20%以上,其他各国也相继提高了关税,进行报复。各国还展开了货币战、倾销战。从英国废除金本位,英镑贬值开始,56个国家相继使本国货币贬值,以增加出口,减少进口。日本甚至让日元贬值近40%,借以大幅度降低棉纺织品等的出口价格,向世界各地大肆倾销。

三、生产过剩和消费不足

危机期间,劳动人民处于饥寒之中,而垄断资本家为了稳定价格、保持利润,大量销毁农副产品。在美国先后销毁了100万车皮粮食,26万多车皮咖啡,28万多车皮砂糖,2.5万吨肉。美国报纸公开宣传用谷物作燃料的好处,家庭、学校、机关纷纷不用煤砖而用谷物作燃料。
危机期间,美、英、法、德四国共有约29万家企业破产,工厂区死气沉沉,厂用铁路上野草丛生,资本主义世界工人失业人数急剧增长。1933年3月,美国的全失业大军达到一千七百万人,每4名工人中就有1人失业。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拒绝由联邦政府对失业者施行直接救济,但鉴于苹果丰收,他同意政府收购一批苹果,廉价赊给失业工人去卖,于是,那些日子,纽约街头每隔几步就有人在无精打采地叫卖苹果。
民间慈善机构和州政府设立了一些救济站、施汤站,但“僧多粥少”,1933年,美国有400万赤贫户,共约一千五百万到两千万人挣扎在饥饿线上,领救济的队伍总是排得很长,而每人之能够领到一小块面包和一点汤。
城市里成群的乞丐和面黄肌瘦的男女老少,拿着破口袋(时称胡佛袋)在垃圾堆里搜寻剩余的食物。常有失业的人群在码头上徘徊等待,一有腐烂的水果蔬菜扔出来,就蜂拥而上,互相争夺。
美国约有100万户家庭付不起以住宅为抵押的贷款,被地方法官赶出家门。他们就在近郊空地上用破铁皮、纸板和粗麻布等搭起窝棚,人称“胡佛别墅”,各城市的周围有大片破烂窝棚,人们把这些地方称为“胡佛村”。还有许多人在别人家的门檐上、小胡同或公园长凳上过夜,身上盖的是旧报纸,人称“胡佛毯”。
大批建筑师、工程师、医生、教师、作家等脑力劳动者也失业了。有些学校发不出工资,教师只能到学生家去吃派饭。农村中大批佃农破产,分成制农民和农业工人惨遭失业,在各地的公路上、铁路旁,不时出现大批流浪的人群。

四、反失业、反饥饿的斗争

胡佛一再说:“经济很快会复苏”,“繁荣就在前面”。但对失业和饥饿毫无办法。1930年3月6日,美国各城市125万工人举行示威,纽约有11万人参加。1931年12月和1932年2月,两次举行了全国性的反饥饿大游行,各城市共有100万人参加。各地派代表在首都会齐,向白宫情愿,一次1800人,一次3000人,这是轰动全国的向华盛顿饥饿进军。1932年3月,底特律3000工人要求福特汽车厂老板福特发给被解雇者一半工资,福特叫来警察镇压,打死4人 ,伤几十人。几天后,15000人为被害者送葬,被害者棺材上覆盖着红旗。
1932年8月,依阿华州西荷郡爆发了奶农反抗斗争,在一个月内,奶农三次冲击牛奶公司,抗议过分压低牛奶收购价格。抗议的人群把三万四千磅牛奶全都倾倒在地,并把汽油倒进牛奶桶里。
危机期间,规模最大的抗议斗争是退伍军人要求立即全部发放补偿金的进军。1932年5月,25000名失业退伍军人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华盛顿,他们携家带口在公园里大街上搭起窝棚,或在空的货栈、政府建筑物里住下。多数退伍军人聚集在国会大厦周围,希望至少要和总统会谈一次,胡佛不仅拒绝接见情愿者,还在白宫周围加派警察日月巡逻,总统府大门被用铁链锁上。

五、罗斯福当选总统

福兰克林.罗斯福于1882年出生于纽约州海德公园镇一个富豪家庭,童年时随父母多次到过欧洲,学会了法语和德语。1900年进哈佛大学攻读历史和政治。1904年他进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法律。罗斯福的政治生涯开始于1910年,这一年他竞选纽约州参议员获胜。1920年被推举为民主党的副总统候选人。1921年8月,罗斯福患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症)而双腿瘫痪,时值39岁。
1928年,罗斯福重返政坛,参加纽约州州长竞选。他精神抖擞,一手拄着拐杖,一手扶着儿子的肩膀登台讲演。1932年,接受民主党的提名,罗斯福参加总统竞选,他发表广播演说,“我决心为美国人民实行新政”。深陷困境的美国各阶层选民对罗斯福抱有希望,“新政”二字不胫而走,很快家喻户晓。罗斯福手拄拐杖,乘坐火车、汽车、轮船跑遍美国,每天演讲二十余次,到处受到热烈欢迎。1932年11月,罗斯福以压倒多数的选票竞选获胜。

六、反危机和改革

1933年,美国经济几乎濒临绝境。3月4日,罗斯福就任美国第32届总统,千百万美国人在收音机旁收听总统发表就职演说。罗斯福告诉美国人民,他相信美国必将振奋起来。为了推行新政,罗斯福召集一些学者、专家组成自己的智囊团,为他们拟定法案,起草讲演稿,出谋划策。
为制止银行倒闭风潮,1933年3月6日,罗斯福宣布全国银行休业。9日召开国会特别会议,提出了《紧急银行法》,由于局势异常危机,议员们来不及看完全文,就以口号声表决通过了该法案,授权总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整顿和稳定金融秩序。罗斯福总统授权财政部检查银行资产负债情况,发行了30亿美元新钞,以支持大银行开业,并勒令失去支付能力的小银行停业,煞住挤兑风。不久政府又公布了《存款保险法》,对5000美元以下的存款,由政府信誉保证其安全,以恢复银行信用。
罗斯福多次举行全国广播讲话,它像同大家一起围炉谈家常一样,用通俗易懂、亲切爽朗的语言,介绍情况,说明政策,讲清道理,求得公众对新政的理解和支持,他把这称为“炉边谈话”。
1933年5月,国会通过《农业调整法》,其核心是减耕减产,防止农业生产过剩。农业调整管理局火速派出10万余名工作人员到各地同农场主订立减产合同。政府对大量缩减土地面积和降低牲畜繁殖率者给与津贴和奖金。根据数百万份减耕减产合同,缩减了小麦、棉花、烟草等15种农作物的播种面积。到1934年,全美减耕面积达4000万英亩,为了减耕减产,全美曾犁掉棉田1000万英亩,国家为此付出1亿美元补贴。
1933年6月,罗斯福批准公布《全国产业复兴法》,并成立“国家产业复兴局”负责贯彻实施。该法令要求各产业部门分别成立同业分会,制定公平竞争法规,对价格、产量、雇佣等作出限制,以免生产过剩。为使该法令能顺利贯彻,政府大张旗鼓地进行宣传。把印第安人崇拜的神鸟蓝鹰作为拥护产业复兴法的标志。几年内,国会先后制定了不同行业的765个基本法规和208个补充法规,90%的企业自愿或被迫接受了这些法规,在企业里悬挂起了“蓝鹰”标志。
《全国产业复兴法》规定,工人有组织工会,自愿参加任何工会,以及同资方签订集体合同的权利,规定资方必须接受最高工时限定数和最低工资额的限制。
1933年5月,政府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设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国家拨款共各州免费向失业者发放生活必需品,并从这一年10月开始试行“以工代赈”政策,即政府雇用失业者兴建公共工程,而不是单纯向他们施舍。为此设立了国民工程管理局,兴建了18万个小型公共工程项目。如学校、图书馆、道路等,先后吸收了450万失业者参加工作。政府还吸收了18-25岁的失业青年组成了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他们从事造林、兴修水利、水土保持、美化公园、建筑道路等工作,除食宿外,每人每月可领到30美元报酬。从1933年到1941年,先后吸收了民间自然资源保护队员140万人。
七、顶住压力,继续推进改革

新政初期的一系列措施,稳定了经济局势,特别是扩大政府开支,兴建大规模公共工程刺激了消费和投资,促进了经济的进一步回升。
经济稍微好转,部分垄断资本家便起来反对新政。1935年、1936年,美国联邦最高法院先后裁决《全国产业复兴法》和《农业调整法》违宪,予以废除。
罗斯福继续坚决推进改革。
第一、继续并扩大公共工程投资
1935年5月,成立的“工程振兴管理局”主持的大型公共工程平均每月雇佣200多万工人,新政最大的工程是“田纳西河流域工程”。并对知识分子提供帮助,大批作家、演员、画家和其他知识分子受到雇佣,让他们编写旅游指南、盲人读物、画壁画、到农村去演出。
第二,继续调整劳资关系
1935年7月,颁布了《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权利;1938年6月国会通过《公平劳动标准法》(即工资工时法),规定最高工时数为每周40小时,每小时最低工资40美分,禁止使用童工。
第三,实施《社会保险法》
通过向企业课税、工人工资提成和政府拨款三种途径设立失业保险基金,承担失业者每年为期12到26周的保险。年满65周岁的退休工资劳动者可领取一定数额的养老金,伤残人和不能自立的母亲、儿童可获得救济。
第四,建立“恒定粮仓”
根据1938年新的“农业调整法”,由政府和农场主商定农产品的生产限额和平价,供过于求而市场价格低于平价时,农户可把产品储存起来,以此为抵押可换得一笔贷款;当市场价格达到平价时,农户出售产品并归还贷款。政府还帮助流浪的佃农和季节工人定居下来。1937年成立“农场保险管理局”,建立了30个各可收容1.2-1.5万流浪家庭的营地,帮助农民清偿债务,并向他们发放贷款,组织合作租地和购买农用机器。
第五,放弃财政平衡,实行赤字财政
罗斯福政府实行赤字预算的财政政策,大量发行公债,以满足政府扩大开支,进行公共投资所需的巨额资金。1932-1940年,联邦国债从194.8亿美元增加到429.6亿美元,联邦赤字连年增加。
第六、改革税收政策,增加政府收入
1935年颁布《财产税法》对巨额个人收入征收累进附加税。凡纯收入在5万美元以上者征税31%;纯收入在500万美元以上者则征税75%,少数大富翁的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有力地遏制了贫富两极分化的加大。

八、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新政的实质是实行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国家干预和调节渡过危机,发展经济,稳定政局,维护资本主义制度。
有人攻击罗斯福搞社会主义化,罗斯福回答说:“在美国,没有人比我对私人企业有着更坚强的信念。正是新政挽救了被拖到毁灭边缘的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

⑻ 希特勒是怎么让德国变成世界第一强国的

希特勒失败的原因

首先,我个人认为,战争的成败(尤其是现代战争)与政治因素联系是并不紧密的,二战德国的战败亦是如此。

1、希特勒是军盲希特勒仅仅在一战中当过一段下士,对战略战术没有任何研究,二战中做出的决定全部来自建议,军事计划的选择也全部来自他的将领们。他并不明白每种战术的物质支援需要与应用方法,也不明白其战略决定的意义所在——比如说,攻法战役后没有设法攻占英国,不给北非的隆美尔足够的补给却要求其死守……这导致了他对战将们的态度,并注定了他的失败。

2、希特勒过分自信,疯狂独裁如果希特勒知道自己是个军盲,我想他会把军事指挥权交给他的统帅们的。然而他却以为自己是天才,以致到后来攻苏时所有(包括前线的)行动计划及变更都由他一人作出,搞得他天才的战将们无所适从,不能发挥他们的才能。为此他还专门养了一群最高统帅部人员,这些人都是思想保守的高级军官,对希特勒唯命是从。在前线的和陆军参谋部的将军们向希特勒提出建议和反对时,这些人都会一致的支持希特勒的计划,让这些战将无功而返。这些人的奉承更助长了希特勒高傲自大的心理,以致于战争最后希特勒盲目而天真地制定了那么多必败的军事计划。

3、对陆军总参谋部及前线战将战术计划的疯狂干涉这点是由以上两点共同导致的。军盲希特勒不明白:一个不去前线的统帅,能做的只有控制整个战局即制定战略,前线战将是最能把握战场每个部分的人了。他们能够灵活的改变战术,争取最大程度的胜利。而希特勒的战将们又是二战时战略思想最先进的一群人,他们明白自己该做什么。然而希特勒经疯狂到干涉前线战将的行动!首先,这个后方人员不会清楚的了解前线的兵员、补给和敌人等各种情况,其次,他得到的消息对瞬息万变的战场来说都已经是过时的了,做出决定再下达到前线,就完全过时了,让人无法执行——而元首的命令又是必须执行的,这就是德国的战争机器反应迟缓,注定了其失败。

4、临时变更作战计划,不合理分配兵员,违背闪击战原则这点主要体现在攻苏战役中。首先,希特勒把大军分成三路,想三路并进,这犯了用兵之大忌也就是兵员分散。在北方仅分配了20多个师就想去进攻要塞列宁格勒,之后成为消耗战,不断投入兵员,这就违背了闪击战集中兵力突袭的原则。而中路攻势正猛时却拖延对莫斯科的进攻,这无疑又给了苏联喘息的机会——而德国是打不起消耗战的。变更制定好的计划弊端是很多的:第一,把中路优势兵力拆到南北两路,造成部队转移大量浪费资源和时间,而且转移途中情况复杂,不容易组织和指挥军队。而在42年的斯大林格勒,希特勒又犯了不合理分配兵员的大忌——先投入不足的兵员,之后成为消耗战——只不过这次没继续投入兵员,而是任第6集团军毁灭却不允许顿河集团军群搭救。就这样浪费了又一支宝贵的战斗力。

就这样,希特勒自己毁灭了自己,也毁灭了德国。

⑼ 关于国务院扩大内需计划和对股市的问题,谢谢!

国家为什么要扩大内需,刺激经济。主要是受到国际经济危机的影响,国民经济的出口增长受到了很大的影响,为了保证国民经济的稳定,只有把扩展国外市场转向扩大国内的市场,保证经济的平稳运行
刺激经济的方案主要涉及2点
1,宽松的货币政策。
对利率敏感性行业相应收益,如地产,机械,银行等。

2,积极的财政政策,即政府加大投入,直接投入8000亿左右,4万亿是带动的社会投资
铁路,基建,港口,机场,医药类收益
另外增值税转型,1200亿,减免,收益最大的就是机械

对于宽松的货币政策,个人认为短期内的效果还不会很大,尤其是房地产行业,由于行地产暴力行业,起炒作期间的房价涨幅远远大于现在的跌幅,很多人都抱着继续观望的态度,没有购买房屋的意愿,间接的影响到银行的房地产贷款业务。专家预测,房地产的低迷期会持续到2009年底左右,所以短期内银行,房地产受到这种实惠是很小的,意义不大。
相反,对于第二点刺激内需的作用意义会很大。第一是农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国家历来一直对农业是十分的重视,所以农业板块获得的利益是相当可观的,而且每年的两会都会有相关的政策利好扶植农业的发展。第二,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铁路公路的建设,国家预期投资一共是7万亿的巨额资金,在铁路公路建设中需求最大的莫过于钢铁,水泥,机械和建材,而且都是直接受益者,从最近陆续开工的很多重点铁路项目来看,国家已经开始行动了。第三,灾后重建,这是一个持续的过程,周期是3年,投资数万亿,直接收益的是建材,钢铁,水泥以及四川的一些建设企业,比如中铁二局,四川路桥等,都有很大的获利面。第四,医药改革,医疗和农业一样,和人民的生活息息相关,国家加大在医药上的投资,就是为了保障每一个人都可以看得起病,这是国家稳定社会的重要手段。
总体来说,国家扩大内需就是为了缓减经济危机为国民经济的影响,国民经济是股市的基础,只要基础不倒,股市就不会有根本上的危险。同时拉动国内企业的发展,增强投资者的信心,现在信心比什么都重要。尤其要关注国企和央企,所以楼主要是投资股票的话,建议多关注钢铁,水泥,医药等等板块的国家重点上市企业,龙头企业。

⑽ 恩格尔系数的出处

出自《计量经济学手册(第四册)》

恩格尔系数是根据恩格尔定律而得出的比例数。

十九世纪中期,德国统计学家和经济学家恩格尔对比利时不同收入的家庭的消费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了收入增加对消费需求支出构成的影响,提出了带有规律性的原理,由此被命名为恩格尔定律。

主要内容是指一个家庭或个人收入越少,用于购买生存性的食物的支出在家庭或个人收入中所占的比重就越大。对一个国家而言,一个国家越穷,每个国民的平均支出中用来购买食物的费用所占比例就越大。

恩格尔系数则由食物支出金额在总支出金额中所占的比重来最后决定。恩格尔系数达59%以上为贫困,50-59%为温饱,40-50%为小康,30-40%为富裕,低于30%为最富裕。

恩格尔系数是衡量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富裕程度的主要标准之一。

阅读全文

与国债以工代赈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狱解剖类型电影 浏览:369
文定是什么电影 浏览:981
什么影院可以看VIP 浏览:455
受到刺激后身上会长樱花的图案是哪部电影 浏览:454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国产 浏览:122
韩国双胞胎兄弟的爱情电影 浏览:333
法国啄木鸟有哪些好看的 浏览:484
能看片的免费网站 浏览: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电影或电视剧 浏览:724
欧美荒岛爱情电影 浏览:809
日本有部电影女教师被学生在教室轮奸 浏览:325
畸形丧尸电影 浏览:99
美片排名前十 浏览:591
韩国电影新妈妈女主角叫什么 浏览:229
黑金删减了什么片段 浏览:280
泰国宝儿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83
3d左右格式电影网 浏览:562
跟师生情有关的电影 浏览: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费观看 浏览:942
电影里三节是多长时间 浏览:5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