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水电概念股龙头个股解析 水电概念股有哪些
1、桂冠电力:
火电增发:红水河流域水电厂2010年上半年遭遇百年大旱,来水锐减,造成水电发电量大幅下降,使得公司红水河流域水电厂减发8%左右;而火电利用小时在6000小时高位,上网电量同比增加45.18%,火电累计实现利润1.22亿元,比2009年同期的亏损1.60亿元增加利润2.82亿元,减亏幅度176.62%,能够盈利的主要原因是收到淘汰部分火电机组落后产能财政奖励款1.03亿元。
水电业绩增长可期:在收购了岩滩水电站后,公司水电装机容量占比已达到84%,因此业绩受来水影响极大,需要关注2011年的来水情况,从现在情况来看,红水河流域各水电厂2011年上半年来水形势较2010年同期有一定程度好转,可以推断公司2011年水电发电量应有增长,成为全年业绩的主要来源。
等待龙滩注入:除上市公司外,大唐集团广西分公司的水电资产较多,但仅龙滩电站盈利能力较强。且由于新近投产,电价较高,其注入将对公司产生质的影响。然而,考虑公司现有资产负债能力、龙滩电价尚未核定,我们预计该资产注入仍需等待。
2、川投能源:
3、浙富股份:
国家一号文件《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为公司未来带来良好的政策前景:国家对于水利建设的发展将成为公司最大的利好,同时国家“十二五”规划强调“优先开发水电,优化发展煤电、大力发展核电,积极推进新能源发电。”, 在“十二五”规划中,常规水电开工目标有可能由6300万千瓦上调到83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开工目标从5000万千瓦上调到8000万千瓦,水电将迎来大发展。
公司业绩基本符合预期,订单2010 年大幅增长代表着行业拐点到来:由于行业在前几年相对不景气,公司2008 年和2009 年订单分别只有7.7 亿元和3.9 亿元,而公司水电合同建设周期较长,一般长达3 年,公司2010 年的净利润增长仅为8.09%。但2010 年,公司披露订单已经达到14.0 亿元,同比增长259%,从一个侧面预示着行业拐点已经到来,而未来几年,国家对于水电行业的扶持将很可能使公司在11 年订单超过20 亿元。
公司大型机组能力竞争力增强:国家未来水电建设仍以大中型机组为主,近两年公司订单主要还是单机容量在50MW以下的中小型水电机组。去年底公司披露的单机容量为180MW轴流机组合同显示公司在大中型机组招标中已经具备竞争力, 这也有可能为公司未来业绩带来超预期表现。
抽水蓄能能否中标仍是未来主要看点:目前,抽水蓄能仍是解决新能源并网调峰问题的首选。“十二五”国家抽水蓄能机组规划8000 万千瓦 ,从以往招标经验来看,抽水蓄能机组合同总价和毛利率较高,对于公司业绩提升无疑是一个刺激。而今年开始国家已经开始对于抽水蓄能机组进行公开招标,公司极可能获得订单,这也将成为公司未来主要看点。
如何解决产能瓶颈是公司未来主要问题:公司目前的产能约为18 亿元,而公司目前的在手订单已经超过20亿元,这也暴露了未来公司的产能上面临着压力。公司已经在努力通过兴建产房和外协的方式扩大产能,公司也只有有效解决产能瓶颈,才能更好的迎接国家的这场水电建设的盛宴。
4、国投电力:
公司目前处于发电行业中的第二梯队,主要从事投资建设、经营管理以电力生产为主的能源项目,打造“水火并举、风光互补”的电源结构。
公司具备较强的竞争优势。在需求方面,电力需求方的议价能力将被逐步削弱。供给方面,公司议价能力将有所提高。行业壁垒方面,电力企业进入门槛较高,不会引起过度竞争。替代产品方面,公司具一定优势。面对同业竞争,公司具有集团背景、资源、技术三大优势,整体毛利率高。
5、葛洲坝:
水电增长趋势确定。1)“十二五”电力发展思路:优先开发水电。“十二五”计划常规水利开工8300万千瓦,抽水蓄能电站8000万千瓦。2)水电基地工程是“十二五”的可再生能源产业的十大工程之一。3)10年以来获批大型水电站多。不完全统计,10年至今有12个大型水电站获批,投资额有2454亿元。4)张国宝称,“计划全年新开工水电项目规模达到2000万千瓦以上”,而十一五期间全部开工量仅为2000多万千瓦。5)“十二五”西藏将建藏木、老虎嘴、果多、多布4大水电站。
海外业务:2010年1-11月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103亿元,同增4%;完成营业额743亿元,同增15%。11月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额14 亿元,同增123%;11月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83亿元,同增7%。所有指标都显示海外工程全面景气,新签订单额与完成营业额从8月起止跌回升,在09年高基数的基础上,10年继续增长。巴基斯坦计划奥2017年简称17座水电站,总装机容量达510.7万千瓦。
6、湖北能源:
湖北省能源综合巨头:湖北能源通过整体资产臵换登陆A股(资产交割日为2010.10.31);第一、二大股东分别为湖北省国资委(持股42.96%)和长江电力(持股36.76%)。目前公司电力投资涉及水电、火电、风电、核电,已投产可控装机容量为544.55万千瓦,其中:水电可控装机容量为361.83万千瓦,约占66.61%;火电可控装机容量为180万千瓦,约占33.14%;风电可控装机容量为2.72万千瓦,约占0.25%。
现有水电力业务盈利能力强:公司旗下主要水电资产为清江梯级水电站336.23万Kw、清能水电2.03万Kw、柳树坪水电2万kw、洞坪水电11万Kw、芭蕉河水电5.1万Kw、锁金山水电4.5万Kw、白水峪水电5万Kw。年均发电量约73亿Kwh,年均收入22.5亿,年均净利润5亿元。另外公司有7万Kw水电在建项目,计划2011年投产。
新能源(核电)业务增长空间巨大:在核电方面,公司分别持有咸宁核电40%股权、湖北核电40%股权。咸宁核电规划400万Kw,预计一期工程2台百万Kw机组将于2015、2016年投产。预计湖北核电旗下松滋核电将于2012年动工,1期200万Kw预计2017年投产。若湖北能源旗下核电业务进展顺利,在2015年进入核电投产期,之后每年平均有1-2台核电机组投产,至2020年有望拥有800-1000万Kw核电。另外公司投资8000万参加设立新能源创投,在太阳能、生物质能、核能能源管理等方面,有广阔远景。
向煤炭行业延伸降低火电业务风险:公司旗下火电资产主要包括:100%控股鄂州电厂(2.30万Kw,1999年投产),51%控股葛店发电(2.60万Kw,2010年初投产)。受煤价上涨影响,目前公司火电业务略亏损。2010.12.7公司公告,收购参股的湖北煤投并增资8000万,另外与陕煤化签订战略合作协议,约定陕煤化至少提供鄂州电厂2、3期所需的1/3煤炭,另外协助湖北能源在鄂尔多斯的煤矿建设和运营。公司向上游煤炭行业延伸的战略非常清晰,将有效降低火电业务的风险。
金融、天然气增厚业绩:公司持有长江证券(000783)股权11.67%、长源电力(000966)股权11.8%,每年权益利润在1亿左右。投资2亿参加设立长江财险(20%股权),亦是未来金融业绩增长点。
7、粤水电:
我们在专题报告中分析指出:水利水电将迎来全新发展期。以中小型水库、地区性农田水利设施、农村饮水工程、区域水资源调配为方向的水利建设将火热展开。以西南地区百万千瓦级大型水电站为主,中部、东部地区抽水蓄能电站为辅,全国各地众多清洁能源机制小水电为补充的水电建设大潮将拉开序幕。公司作为广东水利建设的龙头、全国水电建设的重要参与者,具有较高规模扩张弹性,将成为水利水电建设大潮下的充分受益者。
BT模式大幅提升利润率的同时撬动业务的规模化扩张
作为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承包的绝对龙头(55%的市占率),公司是省水利投资加速的最大受益者,不仅如此,广东是国内唯一以BT模式建设水利项目的省份, 公司作为本省试行这一模式的唯一平台,受益的不仅是未来工程利润率的大幅提升,还能以水利BT 项目撬动市政工程业务,从而实现业务的规模化扩张。
有望成为广东省内最具实力的轨道工程承包企业
未来十年,广东地区在建和待建的城市和城际轨道交通达到1630公里,总投资达4528亿,其中土建规模为2400亿,年均投资额240亿。较“十一五”期间年均投资增长150%。公司在广东省内轨道交通市场的占有率大约为10%,每年理论上可获得的地铁合同可达24亿左右,是目前轨道业务年合同规模的185%。若增发顺利完成,公司将以13台盾构的数量成为广省内最具实力的轨道交通工程承包企业。
8、三峡水利:
厂网一体的地方电力企业。公司供电区域主要为重庆市万州区,市场占有率为90%;现有总装机约127MW,多为小水电,上网电量基本以自供为主;公司实际控制人为水利部下属的综合事业局。
供电稳定增长,水电进入扩张期。公司近年售电量基本保持10~15%稳定增速,预计未来几年仍有望维持在5N10%水平。新疆塔尕克水电收购完成后公司水电装机规模将增长近50%,预计将增厚公司2011年业绩近2,000万元,对应EPS约0.07元。2012年定增募投的杨东河项目投产后将再度提升公司水电装机逾30%,预计增厚业绩近5,000万元,折合EPS约0.19元。
地产项目即将进入收获期。参股16%的钱江水利置业下属杭州青山湖别墅及公司开发的重庆五桥百安坝项目均有望于2011年开始销售,考虑项目公司分红比例和时间上的不确定性,初步预计公司2011~2012年将通过地产项目结算增厚业绩各1,500万元,对应EPS约0.06元。
未来发展更多依赖大股东支持,新疆水电值得期待。公司实际控制人一一水利部综合事业局下属的新华水利水电已投产水电装机逾2,100MW,权益装机近1,OOOMW(相当于公司现有规模近10倍);在建水电规模逾700MW,权益装机近550MW。未来新疆将成为新华水利水电的投资重点,随着项目推进,其负债率已升至09年3季度的83.5%。我们认为,若此次新疆塔尕克水电资产能够顺利交割,公司所具有的二级市场融资能力有望促使综合事业局进一步明确对其定位,同时未来可能的水电资产注入也值得期待。
9、长江电力:
世界水电龙头逐步成型。按照集团在建水电站进度,预计“十二五”期间长江电力在逐步接管三峡地下电站、向家坝电站和溪洛渡电站后,将拥有水电装机逾4500万千瓦,“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长率约15%,成为世界上最大的水力发电企业。
公司通过灵活控制汛期水库水位、积极把握蓄水进度来挖掘发电潜力。10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终于达到了175米的蓄水位,充分保证未来三峡电站的发电量。公司发电潜力仍有很大空间可以挖掘,一方面通过汛期水位的灵活运用,三峡水库水位每抬高1米,单机可增发电量1.2万千瓦,汛期水位提高5米,整个汛期可以增加发电量30亿千瓦时。另一方面通过蓄水时机和进度安排进行提前蓄水,对发电量会产生较大影响。我们预计2010全年三峡电站发电量达到820亿千瓦时,11年开始将达到892亿千瓦时。
10、黔源电力:
所属董箐水电站四台机组投产是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大幅增长的主要原因。装机总容量为880MW的董箐水电站分别于2009年12月和2010年6月投产,投产后公司控股装机和效益装机分别增加58%和49%。全年完成上网电量57.65亿千瓦时,较上年同比增长约67%,发电收入同比增长76.75%,导致净利润增长。
所属光照水库在2010年底仍保持高水位,将发挥水库“年调节”作用,有利于光照电站和董箐电站今年释放业绩。根据我们对贵州地区的降雨情况及北盘江光照水库水位的跟踪情况,光照水库去年底水位大约是739米,调节库容达到16亿方,主要用于今年一季度枯水季节的发电。我们保守估计,今年一季度公司发电量将达6.6亿千瓦时,同比增长超过50%,从而收入大幅增加0.6亿元,同时去年底公司定向增发融资成功,一季度季节性亏损将减亏超过0.3亿元。
作为华电集团在西南地区的电力资产整合平台,公司有望获得优质电力资产注入。华电集团在西南地区有大量的优质电力资产,仅贵州省控股装机容量就超过1200万千瓦,其中包括约900万水电资产和乌江水电和约360万火电资产的华电贵州公司,另有金沙江中游、怒江流域等未开发的大型水电项目,将保证公司多年可持续发展能力。
水电比重大的发电公司:长江电力、黔源电力、明星电力、三峡水利、岷江水电、乐山电力、乌江电力、闽东电力、桂冠电力、桂东电力、三环股份(湖北能源)
另外还有,国投电力、川投能源、韶能股份,国电电力等等.现在火电水电都混合经营了,很多发电公司同时有水电和火电,通常称水电公司就看水电营业收入是不是占大头.
发展能力。
B. 都说炒股,请问我现在该从哪里开始下手具体过程怎样
投资者如需入市,应事先开立证券账户卡。分别开立深圳证券账户卡和上海证券账户卡。
(一)办理深圳、上海证券账户卡
深圳证券账户卡
投资者:可以通过所在地的证券营业部或证券登记机构办理,需提供本人有效身份证及复印件,委托他人代办的,还需提供代办人身份证及复印件。
证券投资基金、保险公司:开设账户卡则需到深圳证券交易所直接办理。
开户费用:个人50元/每个账户;机构500元/每个账户。
上海证券账户卡
投资者:可以到上海证券中央登记结算公司在各地的开户代理机构处,办理有关申请开立证券账户手续,带齐有效身份证件和复印件。
委托他人代办:须提供代办人身份证明及其复印件,和委托人的授权委托书。
开户费用:个人纸卡40元,个人磁卡本地40元/每个账户,异地70元/每个账户;
(二)证券营业部开户
投资者办理深、沪证券账户卡后,到证券营业部买卖证券前,需首先在证券营业部开户,开户主要在证券公司营业部营业柜台或指定银行代开户网点,然后才可以买卖证券。
证券营业部开户程序
(1)个人开户需提供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深、沪证券账户卡原件及复印件。
若是代理人,还需与委托人同时临柜签署《授权委托书》并提供代理人的身份证原件和复印件。
(2)填写开户资料并与证券营业部签订《证券买卖委托合同》(或《证券委托交易协议书》),同时签订有关沪市的《指定交易协议书》。
(3)证券营业部为投资者开设资金账户
(4)需开通证券营业部银证转账业务功能的投资者,注意查阅证券营业部有关此类业务功能的使用说明。
选择交易方式
投资者在开户的同时,需要对今后自己采用的交易手段、资金存取方式进行选择,并与证券营业部签订相应的开通手续及协议。例如:电话委托、网上交易、手机炒股、银证转账等。
(三)银证通开户
开通“银证通”需要到银行办理相关手续。
开户步骤如下:
1.银行网点办理开户手续:持本人有效身份证、银行同名储蓄存折(如无,可当场开立)及深沪股东代码卡到已开通“银证通”业务的银行网点办理开户手续。
2.填写表格:填写《证券委托交易协议书》和《银券委托协议书》。
3.设置密码:表格经过校验无误后,当场输入交易密码,并领取协议书客户联。即可查询和委托交易。
(注:详细内容见以后“银证通”章节)
参考资料:http://news1.jrj.com.cn/news/2003-08-26/000000631533.html
只要存入能买一百股的现金就行。当然,多者不限。
C. 董明珠等中南财大校友回武汉签约投资1546亿项目是真的吗
9月17日消息,17日,第三批武汉百万校友资智回汉中南财经政法大学专场在武汉洲际酒店国际会议中心举行。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在大会上介绍,今日签约项目总金额1546亿!
本次签约的项目类别集中在金融领域,包括银行、证券、保险、投资等领域,这也跟中南大的学科特点高度契合,27个项目分别为:
爱琴海购物公园项目
武汉交投集团与长江证券战略合作项目
长江证券总部项目
视美乐激光显示产业集群项目
武汉新港燕矶码头项目
武汉森泰环保股份有限公司项目
武汉城市矿产交易所项目
废钢业务总部项目
京东运营中心综合项目
金一文化产业基金项目
保险创新总部基地项目
管道大安保产业链湖北总部公司项目
青菱生态化都市工业园区基础设施合作项目
平安城市产业基金项目
江海证券湖北分公司落户及发行公司债项目
东方龙智库有限公司华中区域总部项目
华中文创影视产业园、武汉智慧科技城项目
富民普惠普惠金融服务项目
华中手游硅谷项目
中南大知识产权综合服务合作项目
上海市汇业律师事务所武汉项目
人行道人才服务项目
全天候保险代理湖北省分公司项目
中国·中部厨卫智造产业园项目
九头鸟科幻大世界项目
中德工业4.0产教融合创新基地项目
时尚文化旅游特色小镇项目
除以上27个项目外,本次中南大专场的一大亮点是,中国银行、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三大国有银行现场与武汉市签订政银战略合作协议,分别增加在汉授信1200亿,共计3600亿元,用于支持武汉经济社会发展和重点项目建设。
D. 小米的发展战略
1.前言
2.上市——小米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
3.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一——对产业链发展趋势的误判
3.1理想中的小米模式
3.2羊毛未能出在猪身上
4.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二——对线上线下渠道发展趋势的误判
4.1线上市场的天花板
4.2渠道费用与风险分摊
5.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三——新零售的末路
5.1小米小店名存实亡——缺乏成体系的商业模式
5.2小米之家爆品战略失效——Costco模式的水土不服
6.后记
1.前言
在知乎的一个相关问题下,我想尝试着系统分析下,小米创业以来战略战术的成功与失败。
然而,只写了一小部分就已经七千多字。再写下去,文章太长,观看体验并不好。
因此决定写成系列文章发表在专栏。
欲扬先抑,文章会先讨论小米模式已暴露的商业模式问题,然后分析小米仅用9年就取得辉煌成就,成为目前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公司,是因为做对了哪些事情。
预计系列文章分为四篇,
第一篇,也就是本篇,分析小米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问题,也是导致小米陷入困境的元凶。
第二篇,分析小米战术上的一些失误,以及非战之罪的客观原因。
第三篇,分析小米战术上的成功,以及曾经取得舆论广泛认同的原因。
第四篇,分析小米当前最大的软肋,以及小米模式真正适合的领域。
2.上市——小米发展历程中的转折点
在知乎的相关问题下,@小蒜苗历数了小米17年的声誉巅峰以及18年的人设崩塌,个人也非常赞同。
这方面本人的专栏文章中已写过相关内容,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现实主义理想者:从锤子科技失败看智能手机产业发展趋势
zhuanlan.hu.com
图标
@小蒜苗的回答中,还提到一点:
18年小米上市,是小米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转折点是上市,但问题的根源来源于哪里呢?
有人认为,小米问题的根源是过分拘泥于性价比战略,小米的困境,是其在产品打造、研发、公关等方面讲性价比的结果。
但笔者认为,这属于战术问题而非战略问题,是问题的一个表象而非根源。
举例来说,小米手机也曾多次不惜血本冲击高端市场,芯片SOC也曾多次付出高额费用流片,路由器也曾汇聚行业一流人才全力打造……
如此种种,证明小米并非一味讲求性价比,并非认识不到研发的重要性。
小米被诟病的“过分追逐性价比”,大量采用ODM公模机,更多的是因缺钱不得已而为之。
小米今日的一系列问题,根源于企业的商业模式问题,根源于企业战略层面的误判!
福兮祸所依,祸兮福之所伏。
早在小米1发布,并在随后几年取得高速增长时,就注定了小米今日的困局!
3.小米模式核心问题之一——对产业链发展趋势的误判
3.1理想中的小米模式
商业,从来都是要赚钱的。
绝大多数行业,一味讲求性价比、价格战,最终就会导致企业没有足够的利润。
也就无法扩大生产,也无力投入研发,结果就是被同行逐渐甩开。
雷军不是圣人,但我个人仍然相信,雷军宣称的“良心”、“厚道”、“让所有人都能享受科技的乐趣”,至少在最初并不是宣传,并不是纯粹立人设。
问题的关键,是“羊毛出在猪身上”的互联网思维。
这里涉及到强调一个概念,产业链利润分配
不同行业、不同产业链,上下游营业额、利润分配存在明显差异。
E. 海尔多元化战略
1首先看看海尔的多元化战略:
从1992年开始,海尔从一种产品开始向多种产品扩张,全面实施多元化战略。通过兼并、收购、合资、合作等手段,迅速由单一的冰箱产品进入冷柜、空调、洗衣机等白色家电领域;1997年,以生产数字彩电为标志,海尔又从白色家电领域进入黑色家电领域;1998年,海尔又涉足国外称之为米色家电领域的电脑行业。在进行扩张时,海尔以吃"休克鱼"的方式进行资本运营.坚持以无形资产盘活有形资产,即以经过实践检验的具有海尔特色的先进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盘活被兼并企业的资源,既保证了资本运营的成功率.又实现了低成本扩张。达到了在最短的时间内把海尔的规模做大,把企业做强的目的。海尔主业仍然是家电行业,销售额约占海尔总销售额的40~70%。 2001年,海尔通过在产业领域创出的品牌的信誉进入金融业,搭建了海尔的金融框架,包括入主青岛商业银行、长江证券、成立保险代理公司,人寿保险合资公司,财务公司,为进入国际资本市场奠定基础,为集团今后的发展搭建了更为广阔的舞台。从相关多元化到不相关多元化。从制造业向服务业发展。发展纽带从类似的产业模式到服务品牌转变。在多元化发展方式上从以强扶弱的合并方式到强强联合的合资方式转变,在地域上从青岛到山东到全国到东南亚到欧洲到美日。
2再分析采取这种策略的因素
时代的需要,市场的需要,社会的需要,发展的需要检举 回答人的补充 2009-05-13 00:35 般来说,企业多元化战略的成功都要遵从以下的法则:
1企业应不断根据市场技术变化调整产品结构和行业结构
2重视资源的共享,追求协同优势
3不断调整自身的组织结构,形成企业整体战略
4在主要领域有效部署,发挥核心能力
5从战略高度重视企业文化的融合
6重视品牌延伸的有效范围
那么海尔集团又是怎样在这样的法则之上走出了一条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元化战略之路的呢?首先,海尔集团的多元化战略阶段可以大致的分为5个:
一 单一产品——电冰箱
二 制冷家电——电冰箱、电冰柜、空调
三 白色家电——制冷家电、洗衣机、微波沪、热水器等
四 全部家电——白色家电、黑色家电
五 进军知识产业
F. 长江证券的发展历程
1991年
1991年3月18日,经中国人民银行和湖北省人民政府批准,湖北证券公司(长江证券前身)成立。公司实收资本金1700万元,其中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出资1000万元。
1991年4月18日,公司首次参加财政部组织的国债承销团,确立了公司国债一级自营商的地位。
1991年4月23日,公司首家营业部正式对外开业。
1992年
1992年3月13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湖北省分行批准,公司发行2000万元湖北投资受益债券(现合并为同智证券基金),在业内较早地开展了证券投资品种的业务创新。
1992年6月20日,公司上海证券业务部成立,这是公司在湖北省外设立的第一家业务部。
1992年8月28日,华中地区第一家开通沪深股票异地代理交易业务的证券营业部——公司汉口营业部(今武汉友谊路营业部)正式开业。
1993年
1993年1月18日,公司与美国美林集团就大陆企业到海外上市等事宜正式签定合作协议。这是公司首次与境外券商进行业务交流与合作。
1994年
1994年1月3日,公司第一次担任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的“华新水泥”上市,成功实现在投资银行业务领域的突破。
1995年
1995年末,公司第一个五年规划——《湖北证券有限公司
未来五年的发展战略》出台,这是一份对公司后来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的专题报告。 1996年
1996年,以股票主承销家数为排名指标,公司在全国列第七位,首次跻身全国十大券商之列。
1997年
1997年5月26日,公司担任主承销商和上市推荐人的上年额度内计划发行的首家大盘股和三峡概念股——“葛洲坝”发行上市。
1997年10月21日,公司主承销的第一只B股——“大化B股”发行上市。
1997年,按照《关于中国人民银行各级分行与其投资入股的证券公司脱钩问题的通知》的要求,公司与人民银行脱钩。同时,公司增资扩股至1.6亿元,中国葛洲坝水利水电工程集团公司等13家企业成为公司增资扩股后的股东。
1998年
1998年11月11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公司以资本公积金及上年度部分待分配红利转增股本,使公司的资本金扩充至3.02亿元。
1999年
1999年3月26日,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长盛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运营。
1999年4月2日,公司参与发起设立的第一只证券投资基金——“基金同益”上网定价发行。
1999年12月23日,公司主承销的第一只大型企业债券——“98清江债”发行。公司当年还担任了“三峡”、“中信”、“宝钢”、“东风汽车”等多家全国性企业债券的副主承销商。
2000年
2000年2月23日,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公司增资扩股至10.29亿元,同时更名为“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上海海欣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一批湖北省外知名的上市公司和大型企业成为公司大股东。
2000年5月12日,公司与中国农业银行(总行)签署全面合作框架协议,从而实现在银证合作方面的重大进展。
2000年9月14日,长江证券发展战略咨询委员会成立,首任中国证监会主席刘鸿儒先生任咨询委员会主任。与此同时,公司第二个未来五年规划——《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2001—2005年发展战略》出台。
2000年10月8日,公司总部乔迁至智能化办公大楼——长江证券大厦,从而结束了多个地点分散办公的历史。同日,公司网站“长网”改版升级,证券电子商务全面启动。
2000年10月9日,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公司进入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市场和债券市场。
2001年
2001年10月,公司管理架构实现重大变革,北方、上海、南方及西南四大总部撤销,同时经纪业务总部成立,公司管理体系完成了从“块”到“条”的变革。
2001年12月,经中国证监会核准批复,公司增资扩股至20亿元,青岛海尔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
2002年
2002年3月7日,公司与法国巴黎银行签署“设立中外合营证券公司”的框架协议,并就双方长期合作达成协议。这是中国加入WTO之后,中国证券业的首批合资案例之一。
2002年8月9日,公司与中信实业银行举行“银证超越理财计划”合作签字仪式暨产品推介会。这是国内第一个规范性集合理财产品。在该项业务中,公司突破了传统的理财模式,确立了证券公司理财产品化和银证合作理财的业务发展思路。
2003年
2003年4月28日,公司主发起设立的长信基金管理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运营,基金管理业务步入新阶段。 2003年11月26日,公司与法国巴黎银行合资设立的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责任公司开业运营,公司投资银行业务转移至新的平台运作。
2003年,公司实现全公司的财务集中管理,各业务部门财务职能并入财务总部,总部统一向营业部派驻财务人员,并实行定期轮岗。
2004年
2004年3月10日,公司担任主承销商和保荐人的“楚天高速”2.8亿股A股上市交易。这是湖北省当年发行上市的首只大盘股,也是公司作为主承销商、发行股票中流通盘最大的股票。
2004年3月16日,公司与厦门海洋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推荐恢复上市、委托代办股份转让协议书》,拉开代办股份转让主办券商业务帷幕。
2004年6月17日,公司与杭州恒生电子公司签订大集中交易项目软件开发合同,公司大集中交易系统正式步入实施阶段。
2004年9月16日,公司控股的长江期货经纪有限责任公司举行开业庆典。公司是华中地区首家进入期货行业的证券公司。
2004年12月1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发布公告,包括公司在内的5家证券公司成为从事相关创新活动的试点证券公司。至此,我公司成为率先进入创新试点行列的8家券商之一。
2004年12月29日,中国证监会批准了公司分立改制的方案。通过分立改制,剥离非证券类资产,公司朝着股份制改造、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迈出了关键的第一步。
2005年
2005年1月14日,受中国证监会的委托,公司托管大鹏证券经纪业务及所属的31家证券营业部和2家证券服务部。
2005年3月28日,公司“超越理财1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募集申请获中国证监会批准。这是《证券公司客户资产管理业务试行办法》正式实施以来,首批获准发行的3只券商集合理财产品之一,也是首只提取“风险准备金”的理财产品。
2005年11月26日,公司参与创设的武钢认沽权证上市,这是创设首次被引入国内证券市场。
2006年
2006年1月19日, “第二届(2005)中国品牌影响力高峰论坛年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年会同时宣布了“第二届(2005)中国十大影响力品牌”公益评选活动获奖名单,公司荣膺“中国证券行业十大影响力品牌”称号。
2006年5月11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发文,同意设立诺德基金管理有限公司。这是国内首家由外资相对控股的基金管理公司,诺德基金由公司、美国诺德?安博特基金公司和清华控股有限公司,其中公司出资3000万元人民币,占注册资本的30%。
2006年12月9日,公司与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就借壳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上市一事达成初步合作意向,石炼化董事会发布公告,宣布12月11日起该公司股票将因此继续停牌。这标志着公司上市工作迈出了历史性一步。
2007年
2007年3月,经中国证监会批准,长江巴黎百富勤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正式更名为长江证券承销保荐有限公司(简称“长江承销”)。长江承销是公司全资控股、国内第一家专门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子公司,注册地和总部办公地点设在上海。
2007年4月16日,公司参股的诺德基金公司发行首只基金”诺德价值优势基金”并受到投资者追捧,发行首日认购金额达150亿元,远超该基金80亿元的发行限额。
2007年8月11日,公司的客户交易结算资金第三方存管上线工作宣告竣工。
2007年8月19日,中国证监会核准长江期货注册资本由3000万元变更为1亿元,并通过股权变更成为公司的全资子公司。
2007年8月20日,公司历时数年的交易系统大集中工作宣告完成。
2007年12月6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下发《关于核准石家庄炼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定向回购、重大资产出售暨以新增股份吸收合并长江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的通知》(证监公司字[2007]196号),正式核准公司借壳石炼化上市方案。这标志着公司成为国内第4家成功借壳上市的证券公司。
2007年12月27日,公司在深圳证券交易所举行上市仪式,宣告正式登陆A股市场。
2008年
2008年起,公司开始全面推进零售客户业务体系改革。 2008年2月26日,公司集合理财产品“超越理财2号”获准发行。该计划又名“基金管家”,为开放式非限定性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其突出特点是对投资者利益的保护上有创新,即公司将以一定量自有资金承担有限责任。
2008年3月22日与4月18日,公司与招商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先后签订全面战略合作协议,表明了公司在银证合作领域取得重大突破。
2008年4月16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公司期货IB业务资格,为公司营业部提供了新的业务渠道。
2009年
2009年初,《长江证券企业文化纲要》出台,公司首次总结并形成了以“追求卓越”为核心价值观的文化体系。
2009年1月20日,由公司发起成立的湖北省长江证券公益慈善基金会正式成立。
2009年5月25日,公司获得湖北证监局核准,实施经纪人制度。由此,公司成为国内第二家,亦是华中地区首家获批实施证券经纪人制度的券商。
2009年7月上旬,中国证监会公布了2009年证券公司分类监管评价结果,公司成功晋升至A类A级。
2009年11月13日,公司配股认购缴款工作结束,认购比例为98.8046%。本次配股是公司上市以来的首次融资,为公司的各项业务发展提供了强大的资本金支持,为实现公司长远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2009年12月8日,长江成长资本投资有限公司登记成立,标志着公司直接投资业务正式启动。
2010年
2010年11月1日,中国证监会核准同意公司以自有资金出资,在香港特别行政区设立长江证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注册资本为港币30,000万元。2012年2月16日,长江证券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举行开业庆典。
2010年10月29日,公司通过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融资融券业务实施方案专业评价,15家公司中排名第一;11月24日,公司融资融券业务资格获证监会核准,成为融资融券业务试点证券公司;12月7日,公司收到中国证监会换发的经营证券业务许可证,同意公司经营范围变更,在公司经营范围中增加“融资融券”。12月13日,公司成功实现了融资融券业务的平稳上线,3家营业部为公司实现了融资融券业务零的突破。
2011年
2011年5月,公司申报的“结算存管质控模式”创新项目在中国证券业协会组织的专业评价中获得第一。该模式在实践中有效控制了结算风险,提高了结算工作能力,改善了结算工作质量,其设计思想和实施方法具有较突出的创新性和实用性,不仅为公司结算存管业务的发展带来许多便利,也对整个证券行业有着较大地参考和借鉴价值。
2011年10月,公司营业部数量突破100家。
2011年11月28日,公司正式获准开展债券质押式报价回购业务试点。12月19日,公司报价回购业务的首单交易在武汉武珞路营业部诞生,这标志着该项业务正式进入了试运行阶段。
2011年12月14日,公司新三板首家挂牌项目“北京科若思技术开发股份公司”获得了中国证券业协会的批准,这标志着公司实现新三板业务“零突破”。
2012年
2012年7月6日,公司首只金融债主承销项目——“2012年汉口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小型微型企业贷款专项金融债券”成功发行,发行总规模50亿元,这也是截至当时,公司历史上发行规模最大的债券主承销项目。7月22日,公司主承销首只中小企业债——武汉四方物流2012年中小企业债成功发行。
2012年10月23日,公司获得受托管理保险资金管理人资格。
2012年11月8日,公司收到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关于参与转融通业务的复函》和《关于参与转融通业务试点的通知》,批准公司的转融通业务试点资格。
2015年重要事件
2015年4月21日晚间公告,长江证券公司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1.56% 资金 研报]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海尔投发)通知,海尔投发正在筹划与公司相关的重大事项,鉴于该事项存在不确定性,为确保公平信息披露,维护投资者利益,避免公司股价异常波动,根据深圳证券交易所的相关规定,经公司申请,公司股票自4月22日(星期三)开市起停牌,待有关事项确定后,公司将尽快刊登相关公告并复牌。
2015年4月28日晚,长江证券(000783)停牌原因揭晓——公司第一大股东将由海尔投资变更为新理益集团,本次股价转让价格确定为100亿元。公司股票4月29日起复牌。长江证券公告称,公司第一大股东青岛海尔(600690)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与新理益集团有限公司签署了《长江证券股份转让协议》,海尔投资拟通过协议转让其持有的公司无限售流通股6.98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4.72%),转让价格100亿元。本次权益变动完成后,新理益集团成为公司第一大股东,海尔投资不再持有公司股份。
G. 800字的展望海西
五年发展成绩显著
“海峡西岸经济区”是近期两岸各大媒体报道的热点。海西是一个比较大的区域概念,它以福建为主体,涵盖台湾海峡西岸,包括浙江南部、广东北部和江西部分地区,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两个经济区衔接。
今年是福建提出并实施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战略构想的第5个年头。日前,国务院常务会议指出,在当前两岸关系出现重大积极变化的新形势下,应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进一步发挥福建省比较优势,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
2004年1月8日,时任福建省省长的卢展工在省十届人大二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首次公开、完整地提出“建设对外开放、协调发展、全面繁荣的海峡西岸经济区”。在中央的支持下,支持海西发展相继写入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文件,“十一五”规划纲要,中共十七大报告,最终上升为中央决策和国家战略。50多个部委、中央企业与福建签署了以各种形式支持海西建设的合作协议或会议纪要,深入实施支持海西发展的举措。
在海西的效应中,金融机构巨资支持,海内外闽商纷纷回归,台商加紧西进海西,更推动海西建设如火如荼。到2008年,福建经济增速已连续7年保持在两位数以上,地区生产总值突破万亿元人民币,人均超过4000美元。
两岸金融合作可望突破
海峡西岸经济区与台湾地区一衣带水,经济上有着非常强的相似性。海西经济区新规划的出台,将给海西带来怎样的经济提升推动,哪些行业将会从承接台湾产业转移中受益?多位专家指出,以金融为代表的服务业以及两岸交通运输、贸易行业等都将迎来巨大的发展机会。
福建江夏学院金融学教授柯原认为,根据南京第三次“陈江会”签署的《海峡两岸金融合作协议》,海西经济区“先行试验一些重大改革措施”将极有可能来自金融领域,两岸金融领域的合作有望在银行业、证券及期货业、保险业全面展开。两岸金融机构的准入及开展业务等事宜极有可能在海西经济区先行试点,此后再向全国推行。具体说来,在资本市场层面,柯原建议以产业基金以及私募股权投资基金作为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先行的突破口,并制定两岸资本市场先行的总体目标、步骤以及相应的对策。他说,设计中的两岸资本市场合作先行先试的总体目标为:以设立海峡产业基金、大力发展两岸民间合作的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完善三板交易市场与福建产权交易中心的无缝对接为突破口,建立多层次的市场体系。
“国家支持海西先行先试一揽子试点政策将会出台,台湾金融保险业将大举入闽;在闽台商将可以通过A股上市,台商融资渠道将得以拓宽;台商在闽与内地企业合资办企业的股本比例有望松绑。”经济学教授陈明森说。
专家们乐观地表示,在金融危机进一步蔓延和不断深化的背景下,海西经济区建设的提速,不仅将为台湾经济提供强劲的动力和更大的发展空间,对于推动大陆沿海地区形成完整的经济产业链条也具有极其现实的意义。
在闽台商期待新发展
面对着一片叫好声,在福建投资兴业的台商们更是鼓掌兴奋。“海西经济区提速建设,将为我们台商提供更广阔的投资兴业舞台,台商在闽发展空间更大。”
漳州台商协会会长何希灏说,这是在闽台商、台胞长期热切期盼的,对进一步加强两岸互动十分必要。相信《意见》发布后,将对两岸关税互免、检验检疫互认、教育交流等有实质性的推动。
福州市台协会会长庄福池认为,今后海西政策将更加灵活,吸引更多的台商到福建投资,台商的发展空间也会更大;海峡西岸经济区的人口和经济总量将上一个新的台阶,台商在福建也就有了一个更为广大的发展腹地。
厦门台协会会长曾钦照说,《意见》支持福建加快建设海西经济区,对台湾同胞来说是一大喜讯。“这说明大陆高层非常重视两岸经贸的合作,充分体现了海峡西岸经济区在大陆经济总体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我期望福建主动争取政策,并把政策落到实处,加强投资软环境和硬环境的建设。”曾钦照说。
商务部唯一定点的“海峡两岸(泉州)农产品交易物流中心”,是集交易、物流、仓储、冷藏等多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交易市场。福建闽台农产品市场有限公司总经理林成绩说,海西建设为两岸经贸交流创造了很好的环境,而“三通”后,两岸间的运输成本降低,提升了台湾农产品在大陆市场的竞争力。他说:“随着两岸经贸合作的进一步深化,希望当地政府以闽台农产品市场为试点,给予关税方面的进一步优惠,直至实现零关税。在条件成熟时再逐步扩大到其他区域、领域,最终建立‘两岸共同市场’。”
海西经济区不同于一般的行政区划,是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人们有理由相信,在大机遇面前,海西经济区建设全面提速,必将为两岸经济的优势互补、共同繁荣,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
H. 长三角城市群合作与发展的模式和机制
一、长三角的概念
对于长三角,可从地理概念、工业经济概念及泛长三角的概念等不同角度来理解,但目前通常从工业经济角度来分析,即长三角是指由苏、浙、沪两省一市15个地级以上城市组成的复合性区域,具体包括上海市;江苏省的南京、苏州、无锡、常州、镇江、扬州、南通、泰州及浙江省的杭州、宁波、嘉兴、湖州、绍兴、舟山等15个城市。本文即以此为基础进行分析。
截至目前,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大致经历了四个阶段,即:以民间自发推动为重要特征的阶段、以企业联合推动为主的阶段、以市场和政府推动型为主的阶段、以市场推动型为主的阶段。
从长三角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过程来看,其合作的内容呈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目前表现为“五化”,即交通一体化、人才一体化、市场一体化、产业一体化、政策一体化。
交通一体化是指长三角政府共同规划,在未来5年内,把长三角15座中心城市、55座中等城市、1446个小城镇全部纳入“3小时都市圈”。尽快建立以公汽、地铁、轻轨为主的大城市公共交通骨架体系,减少对汽车的需求以形成高效率、高强度、高密度、清洁的城市空间。尽快建设沪通(上海—南通)大通道、杭州湾大通道,打通上海—宁波的快捷通道。
人才一体化主要表现在人力资源整合实现突破。长三角15个城市共同签署了《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人才开发一体化共同宣言》,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签署了《关于建立长江三角洲紧缺人才培训合作协议书》。15个城市的人事部门还在专业技术职务、异地人才服务、博士后工作合作、高层次人才智力共享、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资源共享和公务员互派等6个制度层面开展合作。
市场一体化是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基本标志。它包括商品市场一体化、要素市场一体化、产权市场一体化、信用市场一体化等。目前,长三角已建立起了一批融入国内统一大市场的金融、技术、商品等要素市场,形成了一批年成交额超过百亿元的商品市场。据统计,在全国十大生产资料市场中,长三角就有6个,其中包括华东不锈钢中心批发市场、上海宝山钢材交易市场、宁波开发区生产资料综合市场、绍兴中国轻纺城原料市场等。
政策一体化包括户籍制度、就业制度、住房制度、教育制度、医疗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等方面的一体化。
产业一体化则主要体现在长三角的产业分工按照“一个发展极(上海),两个支撑点(南京、杭州),五条发展轴(沪宁、沪杭、杭甬、宁通、宁杭)”的基本格局展开。各市在区域性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中寻找自己的位置,因地制宜发挥自己的优势。长三角各个城市已建立了一批自己的优势行业和特色,如上海以金融、证券、信息为代表的高层次服务业、以信息、汽车、电子、生物工程为代表的新兴工业;南京的石化、电子业,杭州的轻纺、旅游业,宁波的石化,舟山的海水捕捞和养殖都具有相当规模。
二、长三角城市群的发展模式
1、苏南模式
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的乡镇企业就有了所谓的苏南模式。苏南模式是中国城郊经济在大中城市的辐射和带动下,通过城乡结合,“以工补农、以工促农”,使农工商协调和平稳发展,并进而带动工业化和人口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的典型路子。它反映了中国70年代开始形成的乡镇集体经济和乡镇工业在改革开放以后,在逐步实行市场经济过程中,不断发展壮大,并最终成为一个地区的工业化主体和地方经济主体的发展轨迹。
新世纪初叶,苏南模式进入创新与提高阶段。如要与原来的苏南模式有所区别,则可称新苏南模式。新苏南发展模式是在经济国际化背景下,在原有的苏南模式基础上,经过创新演进所形成的新型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模式,其基本内涵是“三以三坚持”,即以实现“两个率先”(率先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为目标,以园区经济为载体,以打造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为引擎,坚持改革创新,坚持快速发展、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信息化、国际化互动并进。具体看,新苏南模式呈现出诸多新特征。
外向型经济。以外促内、内外互动是苏南在对外开放过程中逐步实现经济国际化的一大特色。苏南是一个经济基础较为雄厚的地区,但是人多地少、资源匮乏的矛盾十分突出。因此,改革开放以来的20多年里,苏南一直在“外”字上做文章,坚持“两头在外”和“三外(外经、外贸、外资)一起上”,充分利用外部资源和外部市场,实施外部带动战略。统计数据显示,苏南外贸依存度高于全国平均数10个百分点。外资依存度高出全国平均数2倍多。
园区经济。苏南把开发园区的建设和管理作为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苏南已建成国家级开发区10家,省级开发区38家,如苏州4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和9个省级开发区,基本上是在1990年代初开始建设的,在基础设施上投入了巨大的资金。经过7-9年的大规模建设,现在这些园区已进入产出阶段。园区不仅是苏南发展的外资高地;园区还是苏南发展的产业高地;园区更是现代国际制造业基地的核心区域。
混合型经济。苏南乡镇企业的改制实质意味着传统意义的集体经济趋于消亡,代替它的是个私经济和混合经济。苏南民营经济发展一般有两个来源,一是乡镇企业改制以后,企业出资主体变成了民间资本为主;另一来源是十五大以后在各级政府鼓励下,民间新的投资热情高涨。另外,由于苏南地区位于中国长江三角洲的心脏地带,与上海浦东近在咫尺,劳动力素质较高,很多跨国公司都选中苏南作为它们的加工基地。因此,随着中外合资合作的发展、企业横向联合的展开、股份制和股份合作制的推行,中资和外资之间、城市与农村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企业和个人之间、企业和企业之间相互交叉渗透,苏南地区已形成多种形式的混合经济。
城市化。苏南地区经济的发展既是一种经济乡镇企业化的过程,同时也是一种农村城市化的过程。目前,苏南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小城镇为纽带走上城市化之路。苏南的城市化是以工业化为根基的,苏南的工业化与城市化是互动并进的。本世纪初以来,随着中心城市现代化改造步伐的加快,苏南地区通过开发区建设、行政区划调整、都市圈规划等战略措施,逐步迈进了以大中城市为主导、以小城镇为纽带的城市现代化、城乡一体化的崭新时代。这不仅有助于工业化、城市化水平的同步提升,而且有力地促进了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的协调发展。如今,苏南城乡企业的界限已明显淡化,在这种情况下,乡镇企业总部及其营销中心逐步进入城市,利用城市市场中心,利用城市第三产业,利用城市厂商集聚效应,降低交易成本。新一轮的城市化进一步丰富了苏南模式的内涵。
2、温州模式
温州模式是指温州人民率先运用市场机制发展民营经济、实现富民强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总结温州模式三条重要的经验是:一是发展市场经济,二是发展农村的非农产业,三是发展非公有制企业。主要体现在以下特征:
时代性。目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初级阶段是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经历的特定阶段。而温州模式正是在这一阶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自然打上这一时代的烙印。同时,由于温州模式符合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商品经济发展的要求,个体经济、私营经济不仅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益补充”,而且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它有一个在较长时期内存在和发展的客观必然性。
民本性。温州经济社会发展是在缺乏国家投入的前提下靠老百姓自己发展起来的,所以,温州经济是“老百姓经济”,是一种“民办、民营、民有、民享”的民本经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根本出发点是“以民为本”,从这个角度看,市场经济就是民本经济。就其本质而言,民本经济是按人民自己的意志、人民自己的力量来创造财富和配置资源的。温州模式是民本经济的集中体现,是百姓经济的典型代表。百姓是经济的主体,是产权的主体,是创造财富和配置资源的主体。这正是温州模式存在和发展极其深刻而广泛的社会基础。
区际性。作为区域经济发展范式的温州模式,区际化或区际性是其重要特征之一。它不仅重视发挥温州急剧增长的私人储蓄及私人投资在区域资本形成中的重要作用,而且重视跨地区的贸易在总贸易中的重要地位。温州是全国首批对外开放的l4个沿海城市之一,全国首批农村改革实验区之一,并且是全国第一个金融改革试点和综合改革试点城市。温州已获得“中国鞋都”、“中国电器之都”、“中国汽摩配之都”等24个“国字号”金名片,显示了国际性轻工城的强大实力。“炒房”、“炒煤”、“炒车”,庞大的民间资本在四处寻找创业增值机会。现如今温州的市场与贸易结构正在发生变化,正由贸易区际化向国际化拓展。
创新性。温州模式的灵魂是创新。凡是到过温州的人,就不难发现温州人在思想观念、运行机制、企业制度、政府职能等方面都在大胆创新。温州人把党的改革开放政策同本地实际相结合,敢于冲破一切束缚生产力发展的旧观念、旧思想、旧框框,率先进行市场改革,率先发展家庭工业、个体私营经济、专业市场,率先推行金融浮动利率,率先经营包机航线,率先建设中外合资的地方铁路,率先发展股份合作经济,率先探索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和途径,率先培育社会中介组织,率先建立私营企业的地方性法规,现在又正在努力基本实现现代化,努力成为东南沿海城市群的“领跑城市”,到2010年,把温州建设成为我国东南沿海现代化的工业、商贸、港口、旅游城市。如此等等,无一不体现出温州人的敢为人先、开拓创新精神。
发展性。用历史的、发展的观点来看,温州模式不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而是随着温州经济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温州模式不是一成不变、永远如此的,而是与时俱进、不断发展的范式。温州模式的发展要保持其持久的内在生命力,不仅取决于温州模式自身的不断创新和有序演进,取决于温州经济与文化、经济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良性运行和协调发展,取决于温州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全面推进和发展,还要取决于整个国家的经济体制改革和政治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发展。
3、浦东模式
20世纪90年代浦东通过开发区龙头的带动形成了由都市经济支持的中心城区和开发区、由城镇经济支撑的中小城镇共同构成的城市体系即“中心城—开发区—中小城镇”体系,因此我们把这种以开发区带动整个地区城市化的方式称为浦东模式。
浦东开发开放是在我国一个特大型国际大城市里进行的,具有全方位、多领域、高起点的特点。它肩负着党中央赋予的推动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带动长江流域经济腾飞的重要使命。这就决定了浦东新区在开发战略上要注重塑造以金融、商贸等第三产业群为支柱的现代化国际中心城市功能;要多元化地筹措资金,保证社会和经济高速发展的需要;要制订和推行一系列符合国际惯例的政策,使国内外投资者较快地适应办事程序,便于对投资的回报作出基本预测;要处理好新区建设和上海旧城改造的关系,以东西联动等方式把城市建设推上新台阶;要搞好土地的规划、开发和管理,充分发挥土地开发的效益。这五个方面是浦东开发开放带有战略性的重大问题。鉴于此,当时上海市委、市政府确定了浦东开发开放要实施五个战略,这些也是浦东模式的特征:
金融贸易、基础设施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三个先行”。浦东新区的起步,是金融贸易先行,先行发展金融、商贸等服务性的第三产业。这样,一方面可以为浦东开发开放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为新区建设提供资金来源,为今后上海真正成为金融中心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建设自己的商业街、商业中心、中央商务区,开展出口贸易等,使上海成为全国各省市产品的大贸易市场和亚太地区货物集散中心之一。其次,城市化也是一个基础设施的发展过程。当时对上海来讲,浦东新区之所以是一个有待发展的区域,根本原因是越江交通不方便。因此,开发开放浦东,头等重要的是基础设施,以越江交通、通讯、能源等项目为重点,把浦东浦西连为一体,这样浦西的经济能量自然会顺势蔓延,形成千军万马开发浦东的燎原之势,使浦东成为城市布局合理、交通网络完善、通讯系统便捷和生态环境良好的现代化、多功能新城区。最后,城市化更是一个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发展过程。通过吸引技术含量高的内外资项目,移植世界先进技术,使浦东成为上海乃至全国科技创新和高科技产业的重要基地,实现越过一般工业化直接进入后工业化的发展跨越。
多元化筹集资金。要把浦东新区建成一个现代化的国际新城区,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当时估计,在浦东开发开放的前五年,基础设施、基建项目和工业、商业、科技、文化等方面的投资需要近百亿美元。通过多元化、多渠道地筹集资金,主要包括七个方面:中央的政策资金、新区财政收入和土地批租收入、内联投资、发行证券、外商投资、国外贷款、国内金融机构融资等等。
以政策为第一推动力。在中央的支持下,当时浦东新区不仅有全国各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经济特区的全部优惠政策,而且在第三产业方面实行了一系列浦东特有的新的开放政策。例如,允许外国企业在浦东新区开办百货商店、超级商场等第三产业;允许外资在整个上海范围内开办银行、财务公司、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允许上海设立证券交易所,为浦东开发开放自行审批发行人民币股票和B种股票;允许在外高桥设立中国开放度最大的保税区,也就是自由贸易区。正是在中央这些政策的支持下,在浦东新区率先进行了外资银行经营人民币业务,建立中外合资保险公司、外贸公司和零售商业企业等试点,把对外开放扩展到金融、贸易、电讯、会展、旅游以及律师、会计、咨询、教育、医疗等服务贸易领域。
东西联动、城乡一体化。浦东开发要以浦西为依托,让浦西雄厚的经济基础和丰富的人才资源,为浦东开发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同时,浦东开发又推动了浦西的改造和发展,为上海成为国际经济、金融、贸易、航运中心之一,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历史的发展机遇。通过浦东浦西联动发展、功能互补,实现管理体制一体化、城市规划一体化、市政建设一体化、产业发展一体化、城乡发展一体化,促使上海城市面貌发生巨大变化。当时,市政府特别确定浦东未来的城市化地区,融入上海的城市规划布局。浦东陆家嘴中心地区2平方公里同浦西的外滩、南京路4平方公里,共同构成上海的中央商务区;浦东陆家嘴金融贸易区28平方公里,与浦西30平方公里共同组成上海市的中心商业区;内环线内浦西80平方公里与浦东40平方公里共同构成上海市的中心区域;沿着浦江两岸,外环线内浦西的400平方公里和浦东的200平方公里共同形成上海的主城区。
综合管理土地资源。土地资源是浦东开发开放的基础资源。为了科学合理地利用好有限的土地资源,浦东从开发开放之初就十分重视对土地资本的管理。从土地预征到一级市场批租出让,从二级市场的土地使用权转让到房地产交易,都形成了一套规范化、法制化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一是实行土地预征,控制土地潜在效益(这种做法相当于现在的土地储备)。在不改变土地使用权和使用性质的情况下,把这部分土地由农村集体的所有权和管理权转为国家所有、国家管理,这样有效地控制征地费用的上涨,降低开发成本,使开发建设带来的部分土地级差增值效益留在国家手中。二是国家投资成片开发,控制土地一级市场。市政府和浦东新区管委会投资成片土地的开发建设,把财政资金投入到国资开发公司,并把成片土地批租出让给这些开发公司,由这些开发公司组建合资企业或股份制企业,进行“七通一平”建设,然后再转让。三是按规划带项目批土地,规范土地二级市场。明确规定所有内外商投资的项目,必须符合浦东新区的总体规划。凡是没有项目或者项目不符合规划的,一律不批土地。对于拿了土地、项目迟迟不开工、资金长期不到位的,就收回土地。四是实行补地价政策,防止国家土地资源流失。五是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宏观调节等。
三、长三角城市群合作与发展的目标和协调机制
1、长三角城市群合作与发展的指导思想
结合世界经济发展趋势、国内经济发展格局及长江三角洲在我国及东亚地区的发展现状与条件,长江三角洲的战略定位应是:中国及国际(东亚经济区)的重要经济、金融、贸易区,中国的知识产业研发中心和高新技术产业基地。其产业结构总体呈现“二、三、一”格局,第二产业以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为主导,第三产业以贸易、金融、咨询、信息服务、旅游及宾馆业为主导,第一产业以优质、高效的现代化农业为特征。
从这一战略定位的要求出发,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基本指导思想应该体现“高起点、高层次、多方位、新模式”的特点。
高起点——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方向,不仅是为了以整体优势面向国内市场,在国内经济中的地位更加凸显,而且更是为了参与国际经济循环,面向国际市场竞争。面对经济、科技全球化的趋势,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要以更加积极的姿态走向世界,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中国地域分工体系发展过程中,使长江三角洲成为国内外经济循环的接轨区和融合区,充分发挥极化和扩散效应。
高层次——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着眼点,应该是增强区域经济综合竞争力。其关键在于增强知识生产、分配与使用的能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在国内率先成为创新和创新应用的中心,率先建立科技先导型经济。因此,区域合作的重点应放在促进人力资源开发和未来技术利用的高层次上,通过合作加快教育和科技的发展,提高研究与开发能力,从而带动区域的整体技术水平。
多方位——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范围,应该是在扩大地区间开放领域和开放程度基础上的多方位全面合作。即使各成员经济体能够最大限度地获取发展区域内经济合作的好处,又有与区域外发展经济联系的充分空间。因此,除了已经开展的基础设施建设合作外,还要进一步开展以区域主导产业和支柱产业为核心的产业全面合作,以及电信、咨询方面和服务业领域的尝试性合作。
新模式——新一轮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形式,应该是在形成利益互动的协调机制的基础上,开创更为规范、更为紧密的长期合作局面。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高密度城市群的特点,构建有某种特定内化结构系统、开放系统及系统结构巨大的城市群的区域经济发展的新模式。
2、长三角城市群合作与发展的战略目标
根据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高起点、高层次、多方位、新模式”的要求,其要实现的战略目标是:
进一步确立长江三角洲在长江经济带乃至全国的经济主导地位,未来10年内力争使该地区成为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亚太地区经济发达地区之一;
进一步发展成为具有较强国际竞争能力的外向型经济示范区,通过广泛参与国际分工和竞争,成为国内外市场的接轨点和国内与国际经济循环的战略支点,带动全国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重点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以及成为新技术改造传统支柱产业的基地,并且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改造和创新基地,在长江经济带及全国起产业示范作用;
培育和完善上海的城市综合功能,增强其集聚辐射能力,进一步巩固上海在长江三角洲及长江经济带的“龙头”作用,更好地为全国服务。
为此,要充分发挥长江三角洲的比较优势,加速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到2010年,成为经济实力最雄厚的,以市场导向为主的半紧密型区域经济联合体;到2020年,基本建成一个经济实力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区域内产业结构高度化、区域经济外向化、经济运行机制与国际市场接轨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共同体。
3、长三角城市群合作与发展的基本原则
为了在一个高起点、高层次、多方位、新模式的框架内展开长江三角洲地区区域合作与发展,实现其总体目标,除了要采取相应的政策措施外,首先要确立若干基本原则: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长江三角洲的区域合作与发展,不能期望用行政推动型方式来实现合理的区域分工,而要以利益关系为纽带,以经济促动型为主的方式来推进,具体模式有二:一是市场群落——商业城镇——城镇网络——区域经济网络——区域经济联动发展;二是企业群落——企业城——城镇网络——区域经济网络——区域经济联动发展。在此过程中,不能靠损害一个地区的利益去增加另一个地区的利益,而要在充分尊重各地不同利益的基础上,通过利益协调和利益分享的机制使各地都能从区域合作中获得好处,取得“双赢”局面。
扬长避短,优势互补。区域合作的目的在于获取分工协作的好处,使总体利益最大化,因此各地区的经济发展都应通过市场选择,扬其所长,避其所短,按比较利益原则进行合作。通过区域内的要素流动实行互补,充分利用各地有利的自然资源、经济条件和社会条件,消除不必要的重复建设,尽可能节约人、财、物的消耗,使不具有产业绝对优势或绝对优势很少的地区也能获得较充分的发展机会,使具有许多产业绝对优势的地区能够集中配置于一个或少数几个具有更高绝对利益的产业上,最大限度地促进区域经济发展。
市场主导,政府推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要以市场机制为基础性的协调力量,通过强化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来扩展地区合作秩序,深化区域分工体系。与此同时,中央政府及各地政府要采取积极措施加以引导与推动,消除区域合作中的各种行政性保障和市场自身无法克服的障碍,以保证区域合作的有序化。
多边协调,互相联动。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是两省一市的整体性合作,不能搞双边关系协调,而要从区域合作的角度形成多边协调关系,形成区域内整体性行动,实现各地区相互之间的联动效应。
4、长三角城市群合作与发展的协调机制
在上述原则指导下,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协调机制的设计大致有两种类型可供选择:一是制度化的协调机制;二是非制度化的协调机制。这两种协调机制的运作方式及内容是不同的,其成效也有所不同。
四、区域合作协调机制比较
制度化
非制度化
缔结条约或协议,具有法律强制性
由领导人作出承诺,缺乏法律效力
进行集体谈判
采取集体磋商形式
组成严密的组织
松散的组织形式
一般来讲,制度化的协调机制更有利于推进区域紧密型合作与发展,但这需要具备相应的条件,如中央和地方关系,行政体制框架、外部竞争环境、内部经济关联等。从目前我国实际情况来看,实行制度化的协调机制尚不具备,宜通过“倡导式”的机制不断扩大地区合作的范围。从原则上来说,采取“自主参与,集体协商,共同承诺”的方针,其行事方式应是以相互尊重、平等协商、资源和渐进的方式来处理各种事务,采取协商一致和非约束性的运作方式。具体构想为:
把设定区域发展目标作为推动力。也就是,确立明确的目标和实现这个目标的内容;为实现这个目标制定行动议程;通过单边行动和集体行为来落实议程。这样,目标本身就成为长江三角洲区域合作不断发展的一个动力机制。
有一套制度化的议事和决策机制。定期召开市场高层会议,为各地政府就地区经济发展问题进行协商并形成共识提供必要的经常性机制。它既有灵活性(包括在议程安排和进行承诺,就有了“隐形压力”,必须完成。长江三角洲16个城市经济协调会成立以来,在商贸、旅游等方面已取得重要进展。今后,“协调会”作为一个制度化的议事机构要继续发挥自身作用,进一步推动长江三角洲各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及城乡之间的合作向高层次、宽领域、紧密型方向发展。
建立起一套功能性的机构。除负责日常联络和组织工作的秘书处外,还应设立各种专业委员会和工作小组。它们具有一定的管理、协调、研究分析和组织职能,并越来越具有一定的常设性质。如可设立长江三角洲区域规划委员会、上海国际航运中心管理委员会、太湖流域环境保护与治理委员会等专业或综合职能管理机制。
建立合理的投资管理机制和区域共同发展基金制度。要按照区域开发银行的模式。组建长江三角洲开发银行,参与国家投资项目的“拼盘开发”融资,也可以按照商业银行法则,经过严格审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开发项目实行一般商业贷款或短期融资。在此基础上,应建立区域共同发展基金,使协调机构具有相当的经济调控能力和投资管理能力,以促进区域合作与发展。
鼓励建立各类半官方及民间的跨地区合作组织。例如,建立在政府指导下的长江三角洲城市联合商会和行业协会,大企业联合会和企业联谊会,产权交易联合中心和证券交易中心,以及长江流域发展研究院和长江三角洲发展研究中心等。
作为区域合作的制度创新,“倡导式”协调机制的运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政府的行为方式。为了形成这种协调机制,最重要的是要有具体的实际的东西来逐步启动,先易后难,从时间中走出一条路来,逐步予以完善。以后随着中央与地方关系的调整,行政体制的改革,逐步淡化政府产值业绩考核,以及经济区划功能逐步替代行政区划功能,这种协调机制可以进一步转向制度化的正规方式。
I. 中国投资银行的前景
非常不错,且有越来越集中的态势,像中金公司、中信证券、银河证券这样的大券商越来越吃香
J. 网络文艺概念股可投资哪些股票
华谊兄弟(300027,股吧)300027
研究机构:东北证券(000686,股吧)分析师:耿云撰写日期:2015-08-27
报告摘要:
2015年1-6月,公司实现营业收入12.93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67.26 %;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5.04亿元,同比增长35.41 %;实现基本每股收益0.36元。
三大主营稳健发展,积极探索IP 衍生业务。影视娱乐版块主营收入较上年同比增长110.92%,毛利率达42.52%,报告期内公司一共上映9部电影,电视剧业务、艺人经纪与相关服务业务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76.87%,影院等主营业务齐头并进,已投入运营的影院为15家。品牌授权及实景娱乐版块收入较上年同期相比增长151.44%,报告期内新增两个项目,公司目前累积签约项目已达13个,公司4年内建设20个项目的计划已经完成过半。互联网娱乐版块收入较上年同期同比增长351.74%,毛利率达82.44%,主要是由于对广州银汉科技有限公司半年度全部并表,另外,公司加强与互联网公司和各大运营商的合作,与百视通的战略合作项目“星影联盟”运转良好,粉丝经济值得期待。
定增增加财务流动性,加深与互联网企业的融合。公司近期拟向阿里创投、平安资管、腾讯计算机和中信建设四家非公开发行新股1.46亿股,实际募集资金达36亿元。
影视传媒行业龙头,企业后劲十足。公司不仅拥有IP 资源和制造能力,也通过互联网娱乐和实景娱乐获得了IP 资源的变现实力,我们看好公司长期发展。预计公司2015-2017年每股收益分别为0.75元、0.93元、1.15元,目前股价对应PE 分别为 53x、43x、34x.
风险提示:影视业务收入波动,衍生业务短期内的利润低于预期
歌华有线(600037,股吧):收入乏力导致业绩低于预期 新业务发展尚需时日
歌华有线 600037
研究机构:高盛高华证券分析师:廖绪发撰写日期:2015-09-02
与预测不一致的方面。
歌华有线公布上半年业绩,收入持平,净利润同比增长58%。净利润高增长的主要原因是上半年有效税率为0%,而去年下半年为25%。剔除税的影响后,税前利润同比增长19%,低于我们55%的全年净利润增速预测。
投资影响。
主要不利因素:(1) 收入增速自一季度的2%降至二季度的-2%。由于有线电视用户人数持续下降,上半年会员费收入同比下降2%。我们认为有线电视运营商正面临着来自互联网电视和I.TV 等其它视频服务供应商的更加激烈的竞争,其用户可能将继续流失。(2) 新业务的发展仍需时日。上半年广告收入同比增速放缓至17%,高清互动平台用户增长11%至432万。宽带用户同比增长33%,但仍然仅占高清互动用户的8%。其它如电视影院、电视游戏、大数据、电视购物等新业务的收入贡献非常有限。
主要积极因素:(1) 主营业务成本下降3.3%,原因在于资本支出下降推动折旧摊销持续下滑。息税前利润率因此从14年上半年的4%升至6%。(2) 管理层仍在积极地从单一的有线电视运营商转型为更加综合的传媒集团,具体途径是继续投资于上游内容、增值服务并与其它企业(如百视通)结盟以推动用户价值最大化。
我们将2015-17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14-22%以反映收入的下降,并将2018-20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24-28%,从而我们的12个月目标价格也相应下调了28%至人民币21.2元(仍基于18倍的2020年预期市盈率对应的股权价值贴现得出)。维持中性评级。风险:新业务扩张快于/慢于预期。
东方明珠:因竞争优势强劲,估值具吸引力而重申买入评级
东方明珠(600637,股吧)600637
研究机构:高盛高华证券分析师:廖绪发撰写日期:2015-08-24
建议理由。
我们重申对东方明珠的买入评级,新的12个月目标价格为人民币48.03元,对应43%的上行空间。1) 重组后,东方明珠已成为业务覆盖全产业链的综合传媒娱乐巨头,我们认为其庞大的用户规模、货币化机会、上游内容储备以及播控牌照方面的政府支持将为公司带来竞争优势。2) 盈利增长势头强劲,2015-17年预期增速为33%,多项业务处于快速增长阶段,且管理层正在积极寻找并购机会。3) 估值具有吸引力,当前股价对应的2016年预期市盈率为23.9倍,而中国传媒行业平均为33倍。
推动因素。
(1) 并购。管理层表示将积极寻找全产业链并购机会,以扩大用户规模、对内容进行货币化以及进入新的娱乐子行业。(2) 激励计划。管理层计划在年底前推出员工和管理层激励计划。如果实施,这将通过将员工薪酬和公司业绩挂钩而促进公司长期增长。(3) 上海迪斯尼。我们认为2016年初上海迪斯尼的开业将提振中国文化旅游业的总体增长。
估值。
上半年业绩发布后,我们将2015-17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了2.9%-0.7%,并考虑到业务结构的小幅调整而将2018-20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了1.7%-3.0%。我们的12个月目标价格也相应从49.37元降至48.03元,仍基于18倍的全球同业市盈率均值,其中采用了2020年预期每股盈利,然后贴现回2016年,股权成本为8%。我们新预测所得出的2015-20年每股盈利年均复合增速为28%,目标价格对应34倍的2016年预期市盈率,与当前行业均值一致。
主要风险。
IPTV 用户增长和互联网电视货币化速度慢于预期。执行风险导致并购整合成本高于预期。
中南传媒:传统业态高效增长,数字教育持续拓展
中南传媒(601098,股吧)601098
研究机构:首创证券分析师:张炬华撰写日期:2015-09-11
投资要点。
业绩描述。
公司2015年上半年营业收入43.96亿元,同比增长13.78%;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7.88亿元,同比上升23.02%,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4.08亿元,同比减少22.95%。基本每股收益0.44元。
2015年9月8日,中南传媒与培生教育出版亚洲有限公司在北京签署《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一致同意以各自的资源、资金、产品及品牌为基础,原版教材引进、定制开发本地化教材教辅、数字教育等方面进行深度合作,共同开发适应中国教育的产品,联合打造教育“龙头”品牌。
业绩点评。
净利稳健增长,传统业态高效增长助毛利率上升:公司2014年净利润增长率为23.02%,保持了稳健的发展速度。值得注意的是,公司整体销售毛利率由去年年报的40.67%继续上浮了约2个百分点到打了42.68%。而这一成果的贡献者并不是数字教育、金融服务等新业态。尤其是在数字教育由于成本较高且收入只能到下半年实现而毛利率较低的情况下,公司出版、发行两项主业收入保持较快增长,同时有效控制成本上升,毛利率相较去年年报均明显提升。在公司营收格局仍以传统业态为主的情况下,传统业态经营效率的每一点提高,都会给公司整体数据带来明显提升。
天闻数媒持续快速发展,携手培生教育巩固数字教育领先地位:2014年,公司旗下天闻数媒在业务拓展和营收增长方面均实现了重要飞跃。2015年上半年,天闻数媒继续完善在线教育和数字文化两大产品线,市场拓展与产品研发齐头并进。截至报告期末,天闻数媒在线教育产品已覆盖20个省(市、自治区)共 87个区县,AiSchool 在线教育解决方案单校产品已累计拓展至713所学校,区域教育云产品和“三通两平台”项目新拓展多个区域。产品研发方面,继续加大内容资源建设力度。报告期内上海闵行区共有70余所学校参与资源建设与共享,共建 12000余条内容资源。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实施的数字教育重点项目集中在下半年验收交付,其实现的收益将在下半年体现。2015年上半年,天闻数媒实现营业收入 2235.84万元。
公司最新与培生教育签订了合作协议。培生教育(PEARSON EDUCATION LTD)是全球领先的教育集团,迄今为止已有150多年的历史,其旗下拥有培生教育、金融时报和企鹅三大集团,分别在教育书籍、商业和政治新闻以及大众读物的领域领先市场。培生教育出版集团于2011年重组,并分别成立国际和北美分部。
尽管培生教育约70%的销售收入来自北美,他们的经营范围却覆盖超过50个国家和地区,培生国际总部设在伦敦,并在欧洲、亚洲和南美设有办事处。培生教育旗下拥有在各个学科备受瞩目的教育品牌包括: 朗文集团( Longman,Prentice Hall ) 、Scott Foresman 、Addison-Wesley、以及CummingsBenjamin 等。培生教育集团年销售额约50亿美元,在高等教育、中小学教育、英语教育、专业出版、考试测评、网络教育等众多领域位居全球之首,帮助全世界一亿多人接受教育与培训。在过去的5年中,培生教育集团以高于市场平均增长的速度,引领教育出版潮流。
与培生教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将对公司巩固数字教育领先地位提供优势资源保障,在国际教育的数字化产品、教育云平台发展、AiSchool 的优化与市场拓展等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发行业务再创新高,传统业态积极改革:2015年上半年,公司在传统业务方面,继续注重夯实教辅教材内容资源建设以及图书品牌建设。其中发行业务进一步创新营销模式,截至报告期末已有近 200家校园书店开业,通过延伸销售终端,提升市场服务,继续保持教材教辅和一般图书发行稳中有升的良好局面。自有文化产品的开发和发行来势喜人,《一手好字》、《翰墨飘香》发行突破 40万册,销售码洋过千万元,市场反响良好。文化产品销售实现营业收入 2.8亿元,同比增长 36%。新教材公司在省外大力推广湘版教材教辅,春季义教教材发行总册数 3920万册,同比增加约 25%。
新老业态齐头并进,长期走势看好:我们认为,公司作为业态转型升级较为成功的龙头传媒股,新老业态齐头并进,长期走势看好,维持“买入”评级。
风险提示传统出版企业改革进度低于预期;文化金融协作项目进展缓慢;国家政策出现重大变化。
中文传媒:新业态全速崛起,旧业态亟待减负
中文传媒(600373,股吧)600373
研究机构:首创证券分析师:张炬华撰写日期:2015-06-30
投资要点
公司简介
中文天地出版传媒(601999,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公司”)于2010年12月21日完成重大资产重组,以主营业务整体借壳上市,是江西省出版集团公司控股的多媒介全产业链的大型出版传媒公司。
投资要点
公司积极进军新媒体、数字出版领域。2015年1月,公司完成对北京智明星通科技有限公司的并购重组,有效注入互联网基因,迈入互联网国际化平台领域。近年来,公司产业结构升级效果初现,毛利率最低但营收占比最大的贸易板块营收规模缩小。我们认为,公司业务转型决心较强,正修正业务结构,对部分业务进行缩减规模或中止业务,这是企业业务转型的必经之路。通过促融合和调结构,公司对自身改革的方向和转型后的定位将更加明确,整体经营效率将显著提高,逐步向同行看齐。
投资建议
综合考量,我们预计公司原有业务2015-2017年营业总收入为123.91亿元、136.56亿元和156.45亿元,同比增长17.97%、10.21%和14.57%;归属上市公司净利润为12.87亿元、16.78亿元和21.80亿元,同比增长58.70%、30.63%和29.95%。EPS 为0.93、1.22和1.58,对应目前股价28.31元的市盈率分别为30.44倍、23.20倍和17.92倍。
风险提示
智明星通业绩低于预期;物资贸易效率低下;新老业态不匹配。
凤凰传媒:业绩呈现增长态势,智慧教育及新业务生态充满前景
凤凰传媒(601928,股吧)601928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000783,股吧)分析师:刘疆撰写日期:2015-08-21
传统业务表现稳健,新业态板块加速发展。传统业务方面,上半年出版、发行的毛利率分别达到34.12%(同比增加10.65%)、30.18%,特别是专司职教图书发行的凤凰职教图书公司上半年利润更是增长235.14%;公司在上半年开卷零售市场名列全国第二,旗下译林出版社在文艺类图书出版单位中总体经济规模排名连续六年第一;省外和国外市场也进一步拓展,省外教材发行已大幅超越省内的基础上起始年级使用学生数新增30万,新教材《书法练习指导》发行100万册,国外独立开发运营《冰雪奇缘》系列累计销售300万册;总体而言出版、发行业务仍然呈现积极面貌。新业态方面,软件开发、教育培训等新板块营业收入比上年同期增长25%,毛利率超过75%;影视有11部作品筹备立项,游戏方面凤凰慕和年内还将推出7款游戏并筹备单独上市,通过并购3DM和凤凰游侠,单机游戏的市占率达到75%左右,凤凰数据取得取得ISP、IDC双牌照,成为华东最大的云计算中心。
整合资源优势,加速智慧教育布局和数字化转型。公司致力于转型为智慧教育运营者和全媒体版权运营商:智慧教育方面,依托全国幼教出版第一优势(幼教门户下半年上线)、处于龙头地位的K12在线教育板块(以上半年注入的学科网为拳头,)影响力以及职教云平台项目(凤凰创壹在职教领域卓具特色),有望形成包含幼教、K12、成人职教为一体的全国最大在线教育体系;数字化板块方面,云计算业务的发展使得凤凰数据公司呈现爆发之态;此外,公司组建全媒体大众出版公司,在纸书出版、手机阅读、游戏出版、影视制作等进行全媒体、全版权运营尝试,完善的资源整合进一步提升资源优势,更有利于公司转型。
投资建议:公司在出版发行领域处于龙头地位,主营业务稳定增长,国内国外业务双获丰收;新业态布局完备,是国内罕见的真正实现全媒介、全内容覆盖的综合传媒集团,而智慧教育与数字化业务的全面推进则为后续的成长打开了空间,维持“买入”评级。
华录百纳:利润率下降导致业绩低于预期,新业务仍需时间
华录百纳(300291,股吧)300291
研究机构:高盛高华证券分析师:廖绪发撰写日期:2015-09-02
与预测不一致的方面
华录百纳公布上半年收入/净利润同比增长300%/38%(上半年报表包含蓝色火焰)。二季度收入/净利润增长139%/30%,而一季度增幅为783%/53%。净利润38%的增幅低于我们此前66%的全年预测,但其中计入了资产减值。
投资影响
主要担忧因素:(1)毛利率下滑至20%,而去年上半年为34%,主要由于综艺节目表现落后,特别是《造梦者》和《前往世界尽头》。电影业务也不及预期,《爸爸的假期》票房仅为1.16亿,低于预期。(2)电视剧业务正在经历从传统电视渠道向新媒体转型的艰难时期,我们预计短期内将对增长造成拖累。
主要积极因素:(1)公司正在积极向体育营销扩张,包括7月16日与欧洲篮球冠军联赛签订合约获取了该赛事在中国大陆地区15年独家版权和商务开发权利。(2)综艺节目进一步巩固:7月12日,公司签约韩国知名综艺节目导演金荣希,并将于2016年一季度播出金导演的首个节目。公司表示《最美和声》和《女神的新衣》等现有节目进展良好。
鉴于资产减值损失、综艺节目和电影收入低于预期,我们将2015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了16%;我们还将2016-17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了6-7%、将2018-20年每股盈利预测下调了6-9%以反映收入增长的下滑。我们的12个月目标价格也相应下调9%至人民币25.90元,仍然基于2020年18倍的预期市盈率对应的股权价值贴现回2016年得出,其中采用8%的行业股权成本。维持中性评级。风险:新业务扩张快于/慢于预期。
新文化:与爱奇艺达成战略合作,进一步延伸IP战略发展空间
新文化(300336,股吧)300336
研究机构:长江证券分析师:刘疆撰写日期:2015-09-02
报告要点
事件描述
公司公告,已于8月31日与爱奇艺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合作期限五年,合作期满后,双方可根据具体情况续签协议或延长合作期限。
事件评论
合作为公司IP 开发战略的推动带来重要助力。根据艾瑞5月数据,爱奇艺PPSPC 端拥有3.25亿月用户、13.8亿小时的月使用时长和4866.1万的日均用户,移动端拥有1.85亿月用户均位列第一,合作将为公司的内容分发运营带来极优质的互联网渠道资源。具体来看合作类别、形式非常值得期待:1、电视剧、网剧方面:各种方式就电视剧合作不低于2部,基于公司现有的成熟知名IP 开发有线合作不少于1部,定制网络剧、网络栏目孵化IP 合作项目不少于2部;2:电影方面:每年合作电影项目不少于1部,共同研发、投资和制作具有强烈网络属性的电影项目,推进电影IP 的全产品开发。我们认为,基于优质IP 的多产品线开发逐渐成为提升内容价值的必要途径,而网剧开发及互联网推广则是实现的重要路径,爱奇艺作为网络视频行业龙头, 近期推出的《盗墓笔记》单月获得约20亿点击成为现象级网剧,印证了其在这方面的经验和实力,此次合作将带来极大想象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