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银行不能投资股票或者期货。
商业银行主要是借贷。
股票投资要去证券公司。
期货投资要去期货公司。
⑵ 我国商业银行可以经营与股票和商品期货相关的业务么
根据我国法律是不允许的。我国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是分业经营的。我国没有投资银行这一称呼,都叫做证券公司。我国没有全能型银行。
你说的相关业务是指什么?
投资银行主要业务是证券承销、证券自营(说白了就是炒股)、经纪业务(买卖股票收取佣金)。这些业务我国的商业银行都没有涉及呀。你见过哪个商业银行做过证券买卖业务?
你是不是被光大证券,光大银行,招商银行,招商证券这样的企业搞迷惑了?
举个例子,光大集团有光大银行,光大证券,光大期货等下属子公司。但是这几个公司之间的业务都是严格区分的。互相之间没有联系。这不叫混业经营。
分业经营的初衷是为了化解风险。不允许商业银行用银行存款去经营证券业务,只能利用存贷利率差赚钱。这个存款的用途是受到银监局严格监管的。不允许去做证券之类的高风险业务。
比如上述光大集团的几个下属公司,由于这几个子公司都是独立的,业务都是分开的.光大银行专做商业银行,吸收存款放贷。光大证券专做证券业务,不吸收存款,只做证券业务。两个公司虽同属一个母公司,但是财务和业务上是分开的。所以也就不是混业经营的问题。
⑶ 期货跟银行有什么结合点
目前,由于中国内地的金融机构不能进行混业经营,因此对于期货业务,内地的银行在这一领域还局限于保证金存管、银期转账等。但在国际市场,境外银行在期货市场的自营交易、经纪交易等领域的业务都在不断拓展。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快,客户对银行提供增值服务的要求在提高,从而促进了银行与期货业的交融。目前全球10家最大的期货公司都有银行背景,这些银行分别是高盛、美林、花旗、JP摩根、汇丰、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瑞银华宝、SocieteGenera、CALY鄄ON、荷兰银行等。
在上世纪80年代以前,国际银行业基本上没有开展期货业务。此后,各大银行之所以纷纷开展期货自营或经纪业务,主要是由于金融期货的快速发展。近几年,投资者对股票市场、债券市场的避险需求大增,股指期货和国债期货成为重要的金融工具。
银行将业务拓展至期货领域是银行进行混业经营的发展方向之一。这与一般商业组织在发展壮大后进行多元化发展是一样的道理。但是银行进行混业经营的盈利目的只是其自身内因之一,更为重要的是经济环境的发展对银行有这种要求。银行加深期货参与程度的原因,优势与劣势是包含于银行进行混业经营原因之中的(这里说的银行指商业银行)。
所谓混业经营是指商业银行及其它金融企业以科学的组织方式在货币和资本市场进行多业务、多品种、多方式的交叉经营和服务的总称。金融混业经营是世界金融发展的大趋势,也是中国金融改革的最终目标之一。从国内外的情况看,混业经营有诸多公认的好处,比如:为资金更合理的使用、更快的流动创造了有利条件;有助于金融各个领域之间发挥协同作用,减少或避免拮抗作用;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等。只有混业经营才有助于对风险的系统监管。
混业经营的优势
1、全能银行同时从事经营商业银行业务和证券业务,可以使两种业务相互促进,相互支持,做到优势互补。 2、混业经营有利于降低银行自身的风险。 3、混业经营使全能银行充分掌握企业经营状况,降低贷款和证券承销的风险。 4、实行混业经营,任何一家银行都可以兼营商业银行与证券公司业务,这样便加强了银行业的竞争,有利于优胜劣汰,提高效益,促进社会总效用的上升。
混业经营的缺点在于
1、容易形成金融市场的垄断,产生不公平竞争。 2、过大的综合性银行集团会产生集团内竞争和内部协调困难的问题;可能会招致新的更大的金融风险。
也就是说银行跟期货的最基本结合点是银行(商业银行)的终极存在目标也即盈利。这一结合点决定了银行将在时机成熟时为了经济利益而主动开展期货业务。其业务的开展随着经济及金融行业发展水平的不断提高而不断加深参与度。在早期银行一般参与期货的方式是提供保证金存管、银期转账等,之后会深入到期货投资。
决定性结合点是特定经济发展的要求。这是银行参与期货市场参与度的客观环境,在金融及其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水品较低的阶段监管机构一般限制银行参与期货投机。随金融系统,期货市场,监管等水平的不断提高,将允许银行参与到期货的投机活动中。
⑷ 地方商业银行信贷员和期货营业部业务员(市场开发),哪个更好更有前途待遇更好
银行信贷员好,银行业在中国相对比较成熟,而且银行做信贷的业绩过得去的话收入可观。
期货市场还远未开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⑸ 商业银行可以参与国债期货吗
暂时不可以,银监会还没出商业银行参与国债期货的交易指引。
⑹ 期货交易属不属于商业银行风险转移的具体方法
你好,期货交易与商业银行风险转移没有任何关系的。
⑺ 商业银行从事境内黄金期货交易业务的通过我国期货行业认可的从业资格考试合格人员不少于多少人,
4人以上,至少包含2名交易员2名风控
⑻ 地区商业银行信贷员工作好还是期货营业部客户经理(市场开发)工作好,哪个更稳定哪个更有前途
作为存款主要组织者和贷款直接经营管理者的信贷员,在商业银行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显得重要。他们对商业银行兴衰都将产生重要影响。而期货客户经理,做起来没有你想象的那么简单。
⑼ 金融专业中金融学、金融学(商业银行经营和管理方向)、金融学(证卷期货方向)和(国际金融方向)有何区别
研究方向分细,可以提高某个领域的专业程度,另一方面也会缩小的职业范围选择。个人感觉,前者的有更多的好处。
⑽ 银行介入商品与期货市场 面临哪些机遇与挑战
1.品种相关:套保品种与现货品种尽量保持一致,若无法达到一致,也要尽可能选取相关品种,避免基差风险。
2.期限匹配:套保交易应尽量贴合企业采购、加工和销售流程,以生产流程确定衍生交易期限,帮助企业管理跨期经营风险。
3.规模相当:套保交易的规模取决于企业的策略选择,但总体而言,不应脱离实际现货的生产经营规模过远。如规模过小,则套保效果甚微;如规模过大,甚至大幅超过现货规模,反而放大了企业的经营风险,是对价格的过度投机。
4.方向相反:只有套保方向与现货方向相反,才能对冲价格波动风险,否则只是对价格的单向投机,会放大风险。
5.结构简单:将各种基础衍生工具的交易要素进行略微调整,即可组合成不同结构产品。越复杂的产品,在特定情况下可能获得的收益会更大,但同时伴随的可能是更加极端地放大风险。结构简单,是在尽可能满足规避风险需求的同时,放弃一些对极端值的追求,目的是更好地保护自己的核心利益。
对于我国大型商业银行而言,加强基础研究能力建设,强化制度、流程、客户准入、交易对手等风险管控能力,吸引专才,建立价格模型成为能报出价格的做市商,是保障该项业务稳健发展的基础。一是持续提升基础研究能力。大宗商品具有基础性、国际化等特点,影响广泛,价格牵动国际民生,研究价值高;同时兼具实物属性和金融属性,影响因素错综复杂,且不同的商品类别涉及的相关行业都有其不同特点,因此商品研究专业化要求较高。总体而言,从贵金属到能源、基本金属、农产品,依次受宏观经济的影响越强,基本面影响越弱。要做好商品与期货业务,就必须加强宏观研究,持续跟踪宏观政策和经济、金融相关数据;还必须深入品种研究,累积行业知识,在提升服务能力的同时,加强对行业的风险把控;二是风险管控能力。衍生品由于保证金交易方式,本身即存在杠杆效应。如果加上复杂的交易结构,可能某一环节违约,会连锁反应而产生大的、难以处理的系统性风险。所以银行必须建立一整套业务操作风险管理流程,将风险控制嵌入业务发展的每一个环节,知道你的客户合规检查、按金比例、止损设置等。金融危机后,巴塞尔委员会对银行发展衍生产品作出了相应的考虑。目前国内的衍生品参与者以机构投资者为主,资本约束是核心,客户准入方面需要参与者有一定的承受能力。此外,在以代客交易为主的衍生产品交易业务中,管理好交易对手风险是防止系统风险的重要环节;三是成为做市商并探索利润中心模式。衍生品存续期间的风险管控问题有其特殊性。建议借鉴国际先进做法,引进专业性人才,以现代技术方式建立价格模型,从保证金、资本金、抵押品、风险敞口的计量等难题攻克方面入手,逐步建立更适应交易需求的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能够报出风险加权计量后的反映市场供需关系的价格并成为做市商。另外,培养人才、提升激励约束的有效性,也是十分重要的。目前,大型企业往往通过招标的方式选择合作伙伴,简单的套期保值已很难满足大型企业需求,它们需要的是一系列配合企业经营战略的专业化服务。这类企业在进入期货市场之前,会建立一整套运作体系,不仅会设立期货管理部门,还会制定运作流程、建立风控体系等,这就需要为之服务的金融机构整合资源,前台、中台、后台相互配合,提供有效的系统解决方案。由于衍生品的损益与估值时点及价格有密切关系,建议在提高估值技术、独立性和市场化比较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建立以业绩为导向的考核激励和约束制度,借鉴国际通行做法,采取延迟发放等方式,按绩付薪,保持薪酬市场竞争力。
综上所述,商品与期货业务都是国际市场衍生品的创新密集区和前沿领域。伴随着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和人民币国际化进程的推进,中国的各类市场参与主体对风险管理的需求非常迫切。由于大宗商品交易兼具实物交易属性和金融交易属性,大型银行凭借研究、信息、人才、技术、资本等优势,积极拓展商品业务,提供与市场价格波动相关的风险管理服务,这不仅符合中国经济转型、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也是服务客户需求、实现银行转型的一个落脚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