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央银行采取逆回购操作会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
当央行持续实行逆回购,即投放流动性时,此时市场上不“缺钱”,也就是常说的资金面宽松,就会使得相关品种的收益率处于下行通道。如果加之未来经济增速放缓,还会导致市场利率逐渐走低,债券的价格便随之走高。此时投资者可以适当的配置债券或债券基金,来获得长期稳健的收益。
央行对于逆回购的运用,反映出央行对于公开市场操作货币政策工具的偏好。央行不仅把逆回购放在调节银根等各种货币政策工具的第一位置,而且央行报告也表明公开市场操作将成为央行管理流动性最为重要的货币政策组合。央行对逆回购的偏好并非一时之策。通过逆回购操作还可以将货币市场的池子进一步做大,作为银行之间的交易,为未来利率市场化的推进做好准备。
逆回购是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简而言之,就是主动借出资金,逆回购是央行投放基础货币的途径之一。
央行进行逆回购是为了解决市场流动性不足的状况,以应对银行体系资金紧张状况,为稳定经济增长提供金融支持。
逆回购预示着货币政策进一步趋“松”,对股市来讲是利好
2. 什么是中央银行的逆回购业务
正回购与逆回购都是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吞吐货币的行为,是一种调整货币政策的方式。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
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3. 正、逆回购对货币的影响
央票即中央银行票据,是中央银行为调节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而向商业银行等发行的短期债务凭证,其实质是中央银行债券。它的发行对象为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个人不能直接投资。2007年我国央行票据的交易商共有52家,除中金公司、3家证券公司、4家保险公司和2家基金公司外,其余的均为商业银行。一般而言,中央银行会根据市场状况,采用利率招标或价格招标的方式,交错发行3月期、6月期、1年期和3年期票据,其中以1年期以内的短期品种为主。
央行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利用在公开市场上买卖有价证券的方法,向金融系统投入或撤走准备金,用来调节信用规模、货币供给量和利率,以实现其金融控制和调节的活动。在大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央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在我国,人民银行则从1999年开始将其作为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央行票据则是我国公开市场操作的主要工具之一,它出现于2002年。在此之前,国债和金融债是主要操作对象。发行央行票据,是一种向市场出售证券、回笼基础货币的行为;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基础货币的投放。一般而言,央行票据发行后可在银行间债券市场上市流通交易,交易方式有现券交易和回购。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有价证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有价证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
央行票据主要用于承担短期政府债券的功能,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熨平货币市场波动和引导利率走势发挥了重大作用。
首先,央行票据承担着调控货币供应量的职能。例如,在人民币升值预期等因素的影响下,外汇储备迅速增加使我国外汇占款巨幅增加。为了减少外汇占款增加对基础货币供给增长的负面影响,央行大量发行央行票据,发挥其冲销功能。
其次,央行票据可以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防止信贷过快增长。目前在公开市场操作中,央行票据的认购主力是商业银行,定向央行票据更是主要面向资金面宽裕尤其是贷款增速过快的银行发行。例如,今年3月9日向9家商业银行发行1010亿元期限为3年的定向票据。
第三,央行票据可以用来熨平货币市场波动。随着我国参与全球化程度的加深,投机资本对国内房地产等市场的投资将会影响国内经济,由此产生的经济波动需要灵活的货币政策工具来调节。
因此,今后的货币政策将会以公开市场操作为主,央行票据在其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最后,央行票据有助于形成市场基准利率。央行票据因其灵活性和主动性而成为货币市场的“风向标”,引导银行间市场、交易所市场和相关债券市场形成相应期限的市场利率和收益率曲线,其一级市场收益率逐渐成为利率的定价基准。当然,要充分发挥央行票据的功能,还必须做好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如存款准备金的合理组合。
正回购
正回购是中国人民银行以一定规模债券作抵押向一级交易商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也是央行经常使用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购操作可以达到从市场回笼资金的效果。较央行票据,正回购将减少运作成本,同时锁定资金效果较强。
正回购是央行以手中所持有的债券做抵押向金融机构融入资金,并承诺到期再买回债券并付出一定利息。我国央行的正回购操作以7天居多,每周到期再滚动操作。
逆回购
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简单说就是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就称为逆回购交易,此时投资者就是接受债券质押,借出资金的融出方。
4. 中央银行应用公开市场调节货币供应量的具体过程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5.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买入外汇,货币供给怎么变化
1997 年以前, 中央银行对国有商业银行和政策性银行实行信贷规模控制。1998 年, 中央银行
取消了对国有商业银行信贷规模的指令性计划, 开始采用指导性计划。º 同年 4 月, 中央银行对准
备金制度进行改革, 将准备金率从 13%大幅下调到 8%。上述改革标志着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
方式开始发生重大转变。在设计取消贷款规模和准备金制度改革方案过程中, 遇到的关键性问题
之一是如何防止商业银行过度贷款, 从而导致货币供给过快增长。
但随着形势的变化, 取消贷款规
模和准备金制度改革后, 商业银行并未迅速增加贷款。由于消费、投资需求下降, 贷款需求开始减
弱; 同时, 商业银行加强了风险管理, 商业银行贷款增长幅度下降。如何达到货币供给增长目标已
成为中央银行货币管理的主要课题。1997 年以前, 当商业银行增加贷款时, 在高比例的准备金率
的制度下, 商业银行存贷差将增大, 商业银行因而会出现流动性不足; 这时, 只要中央银行增加对商
业银行的再贷款, 就可以达到增加贷款从而增加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反之, 当中央银行为了控制贷
款的过快增长, 也可通过减少再贷款和限制贷款规模来控制贷款的增长。但是, 上述调整机制是建
立在商业银行始终具有扩张贷款规模动机这一前提条件下的; 而当这一前提条件消失时, 中央银行
则无法通过控制再贷款和贷款规模来调节货币。因此, 中央银行必须考虑采用其它手段来增加基
础货币的投放, 以保证货币供给目标的实现。
目前, 由于中国的货币市场还不够发达, 存贷款利率管制尚未取消, 因此, 还无法确定货币市场
利率与存贷款利率之间的合理关系, 货币市场短期利率的变动与货币供给的关系也不明确, 因此,
无法以货币市场短期利率作为操作目标。在考虑操作方向和力度时, 中央银行仍主要以商业银行
在中央银行的准备金水平作为重要的参考指标。但在具体操作时, 也要参考货币市场的利率, 包括
拆借市场和回购市场利率, 同时, 还要综合考虑其他市场因素。
6. 央行的货币政策工具有哪些逆回购、正回购对货币供给的影响。
货币政策工具有:
法定存款准备金政策、再贴现率政策、公开市场操作
正回购是一方以一定规模债券作抵押融入资金,并承诺在日后再购回所抵押债券的交易行为。也是央行经常使用的公开市场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购操作可以达到从市场回笼资金的效果,减少货币供应量。较央行票据,正回购将减少运作成本,同时锁定资金效果较强。
逆回购就是央行主动借出资金,获取债券质押的交易,增加了货币供应量。
7. 央行的公开市场业务是如何影响货币供给量的
在多数发达国家,公开市场操作是中央银行吞吐基础货币,调节市场流动性的主要货币政策工具,通过中央银行与指定交易商进行有价证券和外汇交易,实现货币政策调控目标。中国公开市场操作包括人民币操作和外汇操作两部分。外汇公开市场操作1994年3月启动,人民币公开市场操作1998年5月26日恢复交易,规模逐步扩大。1999年以来,公开市场操作已成为中国人民银行货币政策日常操作的重要工具,对于调控货币供应量、调节商业银行流动性水平、引导货币市场利率走势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目前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这些交易商可以运用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券等作为交易工具与中国人民银行开展公开市场业务。从交易品种看,中国人民银行公开市场业务债券交易主要包括回购交易、现券交易和发行中央银行票据。其中回购交易分为正回购和逆回购两种,正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卖出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买回有价证券的交易行为,正回购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正回购到期则为央行向市场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为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逆回购为央行向市场上投放流动性的操作,逆回购到期则为央行从市场收回流动性的操作。现券交易分为现券买断和现券卖断两种,前者为央行直接从二级市场买入债券,一次性地投放基础货币;后者为央行直接卖出持有债券,一次性地回笼基础货币。中央银行票据即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短期债券,央行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可以回笼基础货币,央行票据到期则体现为投放基础货币。
8. 央行逆回购对市场的影响是什么
央行逆回购对市场的影响:
1、逆回购利率下降,对实体经济没有直接的实质性影响,但逆回购作为利率政策的工具之一,它朝这个方向运动,会带来其他相关利率水平的下降,以及对实体经济融资水平的下降。
2、利率水平下降之后,按揭贷款的利率在未来也会受到下降影响,对老百姓存款利率也有影响,主要是定期存款利率的下降。
(8)中央银行的逆回购操作对短期货币供应量扩展阅读:
1、央行逆回购是指中国人民银行向一级交易商购买有价证券,并约定在未来特定日期将有价证券卖还给一级交易商的交易行为。就是获得质押的债券,把钱借给商业银行。
2、目的主要是向市场释放流动性,当然,同时可以获得回购的利息收入。操作就是央行把钱借给商业银行,商业银行把债券质押给央行,到期的时候,商业银行还钱,债券回到商业银行账户上。
3、中国人民银行从1998年开始建立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制度,选择了一批能够承担大额债券交易的商业银行作为公开市场业务的交易对象,公开市场业务一级交易商共包括40家商业银行。
9. 中央银行的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有哪几种它们分别是如何调控货币供应量的其各自的优缺点是什么在通货
一利率.二存款准备金率三央票正,逆回购操作一利率利率(interest rate),就表现形式来说,是指一定时期内利息额同借贷资本总额的比率。利率是单位货币在单位时间内的利息水平,表明利息的多少。经济学家一直在致力于寻找一套能够完全解释利率结构和变化的理论。利率通常由国家的中央银行控制,在美国由联邦储备委员会管理。现在,所有国家都把利率作为宏观经济调控的重要工具之一。当经济过热、通货膨胀上升时,便提高利率、收紧信贷;当过热的经济和通货膨胀得到控制时,便会把利率适当地调低。因此,利率是重要的基本经济因素之一。 利率是经济学中一个重要的金融变量,几乎所有的金融现象、金融资产均与利率有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当前,世界各国频繁运用利率杠杆实施宏观调控,利率政策已成为各国中央银行调控货币供求,进而调控经济的主要手段,利率政策在中央银行货币政策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合理的利率,对发挥社会信用和利率的经济杠杆作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也称为法定存款准备金或存储准备金(Deposit reserve), 存款准备金率 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可以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扩张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RDR,即RMB Deposit-reserve Ratio,全称为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限制金融机构信贷扩张和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的总额的比率。这一部分是一个风险准备金,是不能够用于发放贷款的。这个比例越高,执行的紧缩政策力度越大三央票全称为中央银行票据 ⒈丰富公开市场业务操作工具,弥补公开市场操作的现券不足引入中央银行票据后,央行可以利用票据或回购及其组合,进行"余额控制、双向操作",对中央银行票据进行滚动操作,增加了公开市场操作的灵活性和针对性,增强了执行货币政策的效果。 ⒉为市场提供基准利率国际上一般采用短期的国债收益率作为该国基准利率。但从中国的情况来看,财政部发行的国债绝大多数是三年期以上的,短期国债市场存量极少。在财政部尚无法形成短期国债滚动发行制度的前提下,由央行发行票据,在解决公开市场操作工具不足的同时,利用设置票据期限可以完善市场利率结构,形成市场基准利率。 ⒊推动货币市场的发展目前,中国货币市场的工具很少,由于缺少短期的货币市场工具,众多机构投资者只能去追逐长期债券,带来债券市场的长期利率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