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请问大豆期货市场怎样影响菜油价格
大豆期货价格下跌,大豆现货价格跟着下跌(期货价格是对现货价格的预期,总是朝着同样的方向变动),接着会导致大豆油价格下跌(原料大豆的价格跌了),之后便是菜油的价格下跌了(大豆油和菜油是替代品)。
对补充问题的回答:事实上,原油价格并不能直接影响大豆期货的价格,大豆期货价格随着原油价格下跌,他们两者是在当前的金融危机大环境下发生的,所以真正的原因是目前的市场信心不足引起的。
『贰』 大豆期货的国内状况
下面图表是USDA2007-2012年度中国大豆供需报告图表(单位:百万吨)。国内大豆近年来需求保持上升态势,而国内产量略有下降,缺口只能靠进口弥补。预计12/13年度中国大豆产量为1260万吨,大豆进口量为6300万吨,大豆消费量为7683万吨,期末库存为1439万吨。期末库存较上年度略有减少。
『叁』 大豆期货历史数据
答:大连商品交易所大豆期货合约的标的物是黄大豆。 2002年3月,由于国家转基因管理条例的颁布实施,进口大豆暂时无法参与期货交割,为此,大商所对大豆合约进行拆分,把合约拆分为以食用品质非转基因大豆为标的物的黄大豆1号期货合约和以榨油品质转基因、非转基因大豆为标的物的黄大豆2号期货合约。近年来,随着我国榨油业发展迅速,榨油用大豆已成为我国大豆市场的主流品种,其生产、流通和加工都具有相当规模,形成了完整的产业链条。
『肆』 大豆期货最近的行情好吗在哪里可以查看到大豆期贷的行情,大家给个地
你好:所有的期货信息都可以在网上找到的,给你一个平台,
金道投资,这个平台就,而且还很全,给你他们的网址,
你自己去看看吧: http://wh.ganggutoday.info祝你好运,
『伍』 为什么大豆豆粕期货价格逐年变大
不知道,对差价不了解,你可以上大连期货交易所网站上查查
『陆』 急!!大豆期货基本面分析(近期),哪位好心人给做一份
基本面是从商品的实际供给和需求对商品价格的影响这一角度来进行分析的方法。这种分析方法注重研究国家的有关政治、经济、金融政策、法律、法规的实施及商品的生产量、消费量、进出口量、库存量等因素对商品供求状况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程度。
商品价格的波动主要是受市场供应和需求等基本因素的影响,即任何减少供应或增加消费的经济因素,将导致价格上涨的变化;反之,任何增加供应或减少商品消费的因素,将导致库存增加、价格下跌。然而,随着现代经济的发展,一些非供求因素也对期货价格的变化起到越来越大的作用,这就使期货市场变得更加复杂,更加难以预料。影响价格变化的基本因素要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八个方面:
(1)供求关系。期货交易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是在商品现货交易的基础发展起来的,商品的期货价格是对商品供求关系的预期反映,因此,商品期货价格变化受商品的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当商品供大于求时,其相应的期货价格下跌;反之,期货价格就上升。所以应关注所交易相关商品的结转库存量、产量、产情报告、气候、经济状况、其它如替代品的供求状况、全球性竞争因素等。
(2)经济周期。在期货市场上,价格变动还受经济周期的影响,在经济周期的各个阶段,都会出现随之波动的价格上涨和下降现象。
(3)季节性因素。许多期货商品,尤其是农产品有明显的季节性,价格亦随季节变化而波动。
(4)金融市场变动因素。在世界经济发展过程,各国的通货膨胀、货币汇率以及利率的上下波动,已成为经济生活中的普遍现象,这对期货市场与商品期货带来了日益明显的影响。
(5)政府政策。各国政府制定的某些政策和措施会对期货市场价格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
(6)政治因素。期货市场对政治气候的变化非常敏感,各种政治性事件的发生常常对价格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
(7)社会因素。社会因素指公众的观念、社会心理趋势、传播媒介的信息影响。
(8)心理因素。所谓心理因素,就是交易者对市场的信心程度,俗称“人气”。如对某商品看好时,即使无明显利好因素,该商品价格也会上涨;而当看淡时,无明显利淡消息,价格也会下跌。又如一些市场大户与庄家们还经常利用人们的心理因素,散布某些消息,并人为地进行投机性的大量买进或抛售,谋取投机利润。
『柒』 大豆期货的宏观状况
美联储(FED)1月30日公布了2013年首次利率决议及政策声明,为促进经济更强劲复苏,并帮助确保随着时间的推移通胀达到与目标最一致的水准,委员会将继续以每月400亿美元的进度购买机构抵押支持证券(MBS),以及以每月450亿美元的进度购买较长期国债。委员会维持把所持机构债和机构MBS回笼本金再投资到机构MBS的现有政策,以及通过标购继续延长所持国债年期。上述措施,应会对较长期利率构成下压,支持抵押贷款市场,并扶助更广泛金融市场环境更为宽松。委员会决定维持联邦基金利率目标在0-0.25%的区间不变,且目前预计只要失业率仍在6.5%之上,通胀一两年内不超过2.5%以及较长期通胀预期仍良好受控,这一水平将是合适的。为决定维持高度宽松货币政策多久,委员会还将考虑其他信息,包括其他就业市场状况数据、通胀压力指标和通胀预期,以及金融市场发展读数。在委员会决定开始撤出宽松政策时,将采取符合就业最大化和通胀2%较长期目标的均衡措施。
美国国会众议院1月23日以285票对144通过了此前由共和党方面提出的临时性债务上限提高方案,从而使美国联邦政府在今年5月19日之前继续进行必要的举债活动,以防发生债务违约。白宫方面对此表示认可和欢迎,称这使得美国暂时远离了债务违约的风险。
美国总统奥巴马1月2日签署了名为《2012年美国纳税人减税法案》的财政悬崖议案,这项法案将解决或者推迟大部分的财政悬崖。根据协议,美国将在2013年向年收入45万美元以上的富裕家庭增税,并把将在2013年年初启动的约1100亿美元政府开支削减计划延后两月再执行。该法案对提高美国财政可持续性和促进美国经济增长是有利的。
美国2012年一季度实际GDP环比增长2%,二季度实际环比增长1.3%,三季度实际环比上升3.1%。美国商务部1月30日公布初步数据显示,美国201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年化环比下降0.1%,为2009年第二季度以来首次出现萎缩,远逊于预期的增长1.2%。2012年GDP同比增长2.2%。
美国制造业活动状况在今年1月份大幅走强,ISM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PMI)创出了自2012年4月份以来的9个月新高。显示在美国政界于年初顺利化解了“财政悬崖”危机之后,制造业的经营环境已经出现了明显好转。1月份的ISM制造业PMI指数为53.1,相比去年12月份的50.2大幅走高,同时也大大高于各界投资者所预期的50.6。此前在去年年底之际,ISM制造业指数曾一度走低,并在11月份是陷入50以下的萎缩区间,美国2012年第四季度国内生产总值(GDP)初值年化环比下降0.1%,一方面是受到了飓风“桑迪”带来的恶劣气候状况冲击,一方面也是因为受到了美国“财政悬崖”危机打击投资者信心的影响。
2012年10月CPI同比上升2.2%,11月CPI同比上升1.8%,12月CPI同比上升1.7%。2013年1月4日,美国劳工部公布的数据显示,美国12月季调后非农就业人口增加15.5万人,预期增加15.0万人;11月修正为增加16.1万人,初值为增加14.6万人。美国12月失业率为7.8%,预期为7.7%;前值修正为7.8%,初值为7.7%。美国经济稳定增长,通胀水平仍然较低。在失业率未降到6.5%,同时通胀率低于2.5%情况下,美联储会维持目前宽松货币政策。
欧元区自2011年1季度以来GDP增速一直在下滑,2012年第二季度开始负增长,第三季度下降减缓,同比增长-0.8。消费者物价指数也回落到较低水平,2012年10月、11月和12月消费者物价指数分别同比上涨2.5%、2.2%、2.2%,欧洲经济有趋于稳定迹象。欧元区1月经济景气指数继续回升,已连续三个月回升,消费者信心指数继续回升,已连续两个月回升。1月10日,欧洲央行决定维持指标再融资利率在0.75%不变,符合市场普遍预期。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随后发表讲话,指出欧元区经济的弱势将持续至2013年,但欧元区经济将在2013年逐步好转,欧洲央行主要职责是维持物价稳定,而非充分就业。欧洲央行没有进一步放松货币政策。
1月29日,日本政府内阁批准了92.6万亿日元(1.02万亿美元)的2013财年预算草案,这也创下了日本财政预算的记录最高水平。根据该预算案,在92.6万亿日元的预算中,有43.1万亿将来自于税收,另外42.9万亿将来自于发债。1月22日在为期两天的议息会议结束后,日本央行政策委员会以7票对2票通过了2%的通胀率目标,取代了目前1%的目标。日本央行在会后发表的声明中称,央行将实施货币宽松政策,以尽早实现上述通胀率目标;但同时警告,货币政策要经过相当长的时间才能对经济产生影响。日本央行还决定实施“开放式”的货币宽松政策,承诺在其认为必要的情况下持续购买金融资产并维持实际上的零利率政策,以实现2%的通胀率目标。该行的资产购买计划原定于今年年底到期,规模为101万亿日圆。日本央行预计新计划意味着将在2014年把资产购买规模扩大10万亿日圆。
上述国际三大经济体继续保持宽松的货币政策,其它经济体也都不同程度采取宽松货币政策。
随着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同比增长回落到2%左右,中国GDP2012年三季度同比增长回落至7.4%,中国经济政策更重视稳增长.继2012年10月PMI数据回到荣枯线之上,11月为50.6%,比上月上升0.4个百分点,12月份为50.6%,与上月持平。2012年第四季度GDP同比增长7.9%,说明中国经济增速已经企稳回升。2013年1月,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4%,比上月回落0.2个百分点,但仍位于临界点以上。
国际宽松政策持续扩张以及经济好转,将支持大宗商品价格上涨。
『捌』 大豆期货的国际状况
根据美国农业部1月11日公布的全球油籽供求预测,全球12/13年度油籽产量预测为4.658亿吨,较上月预测增加280万吨。全球大豆产量预计2.694亿吨,上调170万吨,其中美国和巴西产量增加仅部分被阿根廷产量下调抵消。
因巴西种植面积和亩产增加,预测巴西大豆产量增加150万吨至纪录水平8250万吨。由于中部种植区雨水过多,亩产下调,预测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400万吨,较上月预测减少100万吨。美国大豆出口销售量持平于13.45亿蒲式耳,12/13年大豆期末库存预计在1.35亿蒲式耳,较上月预测增加500万蒲式耳。
下面图表是USDA2006-2012年度全球大豆供需报告图表(单位:百万吨)。从图表中可以看到,大豆产量与消费量自2008年以来总体在上升,大豆产量与消费量呈交替超越格局,需求量上升较为平稳。预计12/13年度全球大豆产量为26941万吨,高于消费量。预计期末库存为5946万吨,较去年有所上升。预计全球大豆供给超过需求。从国际需求供给状况来看,不支持大豆价格大幅上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