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金融衍生工具
中国衍生金融工具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随着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瓦解、金融自由化的扩展、石油危机和债务危机的爆发以及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际金融市场上的风险急剧增加。为了规避、转移和分散风险,金融创新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作为金融创新的核心,衍生金融工具应运而生,它不断突破管理制度的禁锢,如雨后春笋般地大量涌现出来,引领着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最新潮流。目前,我国已经加入WTO,即将面临着金融业的全面开放,发展我国的衍生金融工具已是大势所趋。
一、中国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现状
从国际经验来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发展都是以一个健全的基础金融工具市场(如货币、股票、债券市场等)为依托,因而在时间顺序上,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远远落后于传统的基础金融工具,衍生金融工具在中国的产生同样遵循这样的规律。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随着股票市场、债券市场和商品期货市场的出现和不断发展,为衍生金融工具交易在中国的产生创造了一定的环境和条件。1992年6月,上海外汇调剂中心率先创办了上海外汇期货市场,开办人民币汇率期货交易,同年12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推出第一张国债期货合约,1993年3月,海南出现非正式的股票指数期货交易,1994年11月,深圳证券交易所认股权证交易掀起热潮,此后,越来越多的衍生金融工具开始冲击成长中的中国金融市场。下面介绍一些中国主要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情况。
(一)外汇期货
1992年6月1日,中国开始试办外汇期货交易,上海外汇调剂中心成为中国第一个外汇期货交易市场。由于当时的汇率实际上是双轨汇率,外汇期货价格形成难以直接反映汇率变动的预期,再加上外汇现货交易有许多严格的附加条件,使市场交易显得非常清淡。相比之下,全国各地涌现出的大量外汇期货经纪公司,它们的交易量则显得很大。为了使外汇期货正规化,1993年7月,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出通知规定,办理外汇(期货)交易仅限于广州、深圳的金融机构,其他各地的外汇期货交易机构必须停止办理,金融机构办理外汇期货交易,以企业进出口贸易支付和外汇保值为目的,不得引导企业和个人进行外汇投机交易。企业和个人的外汇交易必须是现汇交易,严禁以人民币资金的抵押办理外汇交易,严禁买空卖空的投机行为。实际上,由于严格的管制办法,中国外汇期货试点处于停顿状态。
(二)股票指数期货
中国的股票期货开始于1993年3月10日,是由海南证券交易中心推出的深圳证券(简称深证)指数期货交易。期货合约的标的物为深证综合指数和深证A股指数,每种标的物均有3、6、9、12月份交割的合约,共计8个品种,一个点位盈亏额为500元人民币。当时,经过几个月的运作,海南证券交易中心发现,A股指数期货交易无人问津,综合指数期货交易虽呈上升趋势,但月成交量最高仅为千余次。由于投资者对这一投资方式认识不足,再加上中国股市发展的不稳定性,管理与运作不规范,容易引发投机行为,到1993年9月底,为维护股市的健康发展,股票指数期货交易被中止。
(三)国债期货
中国国债期货交易在1992年12月28日由上海证券交易所首次推出。期货合约共有12个品种,仅对机构投资人开设。由于国债票面利率固定,现货价格受市场利率影响也不大,国债期货交易推出后近一年时间内交易清淡,影响微弱。1993年7月10日,财政部颁布了《关于调整国库券发行条件的公告》,决定对一些国债品种保值进行贴补,国债的收益率开始出现不确定性,市场炒作空间扩大,交易规模迅速扩大。此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全国各地金融中心相继开办了十多个国债期货交易市场,国债期货交易量成倍放大,1994年国债期货成交19053.83亿元,是现货市场445亿元成交量的40多倍。随着国债期货交易的蓬勃发展,违规事件也相继发生,其中,1995年2月23日爆发的“327事件”轰动全国,令万国证券亏损十多亿元,走向倒闭。由于违规事件不断出现。1995年5月17日,证监会决定全国范围内暂停国债期货交易试点。至此,两年的国债期货交易试点暂告一段落。
(四)认股权证
权证交易在中国的产生是在其特有的经济环境下由配股权交易演变而来的,带有期权交易性质,其有A1权证和A2权证之分,其中A1权证代表购买公众股配股部分的权证,A2权证代表购买国家股、法人股转配股的购股权证。1994年9月初,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的许多公司陆续推出配股方案,大多数方案中,国有股、法人股股东表示愿意放弃配股权并转让给个人,于是深圳有关方面准备安排转配部分同时上市。同年10月,中国证监会特批深圳交易所的6只权证,转配部分继续交易。1994年12月,这6只权证分离为A1权证和A2权证,其中A1权证交易在规定时间内退出,但A2权证交易则延期至1996年6月。因此所谓真正意义上的权证市场也只包含了这6只A2权证的交易。但自1996年6月以后,A2权证市场也不复存在了。
(五)可转换债券
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中国企业逐渐开始尝试运用可转换债券来拓展资金来源渠道,解决资金短缺的问题。从1991年8月起,先后有琼能源、成都工益、深宝安、中纺机、深南玻、南宁化工、吴江丝绸等企业在境内外发行了可转换公司债。其中琼能源、成都工益两家企业是用其发行新股,并已分别于1993年5月、1994年1月转股后在深、沪交易所上市。1996年4月,国务院证券委提出,选择有条件的股份公司进行可转换债券的试点,后来又颁布实施了具体的管理办法。目前,深沪两市有5家股份公司的可转换债券上市交易。
(六)外汇远期
1997年4月,与中国外汇管理政策相配套的、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汇与人民币之间的远期合约——人民币远期结售汇业务推出,标志着中国外汇远期业务的正式开始。当时是以中国银行总行及其11家分行为试点,币种包括美元、日元、德国马克和港币,期限分为七天至四个月九种。1998年1月后,中国银行全辖分行均可进行远期保值外汇买卖业务,1999年1月又增加了欧元与人民币之间的远期结售汇业务。1999年4月,国家禁止资本项目下的远期结售汇业务,只允许从事经常项目下的远期结售汇业务。
根据上述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情况,我们不难发现,目前,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已经从过去的冷热不均时期进入了一个平静的时期,许多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被停止,剩下可交易的品种屈指可数。经过分析,我们认为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主要有以下方面:(1)中国衍生金融工具的交易是在不发达的现货市场上进行的,市场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2)交易多以投机为目的,缺乏套期保值功能,风险大,但又没有完备的风险监管体系。(3)市场的参与者不够成熟,盲目跟风者众多。(4)政策多变,缺乏原则性和一贯性。
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趋势
1.衍生金融工具
全球创新给全球金融市场打下的最深印记,就是衍生金融工具的产生及飞速发展。对于金融市场的参与者而言,衍生工具及是指一些金童合约,这些合约的价值派生于股票、债券、货币及商品等现货市场工具。更确切地讲,如果一个金融合约在到期日T时的价值完全由基本的现货市场工具在时间T时的价值决定,则这一合约即是衍生金融工具,也称为或有权。因此,在衍生金融合于的到期日T,衍生金融工具的价格F(T)完全取决于基本标的资产的价值ST,到期日一过,衍生金融工具即不复存在。衍生金融工具的这一特性在其定价中起着重要作用。
衍生金融工具的另一个重要特征是其交易的高杠杆比例,即金融合约的价值何以多倍(通常为数十倍)地高于保证金价值,这使得人们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进行更为灵活的风险管理,同时也为投机者提供了风险更大的冒险机会。
衍生金融工具种类繁多,目前已超过1200种,但总体看来,可以分为三大类:(1)期货和远期(futures and forwards);(2) 期权(options);(3)互换(swaps)或称掉期。其中远期和期权被视为基础模块,互换及其他复杂工具被视为合成证券。他们最终都能被分解为远期和期权的组合。
金融衍生工具的交易过程实际上是对金融资产的风险进行重新组合或捆绑,形成金融资产的风险和收益新搭配方式的过程。通过金融衍生品市场,市场能够把风险转移给那些有能力、且愿意承担风险的机构和个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可以看作是以风险作为交易对象的市场。虽然,目前已有大量涉及金融衍生工具的研究,如对于金融衍生工具的定价、交易风险、金融衍生市场为什么产生和迅速发展等方面的研究。但在金融衍生工具交易为什么能够进行这方面的研究并不多见。
2.风险特征
风险的特征是风险的本质及其发生规律的表现。风险是指由于不确定性而导致的结果的任何变化。而结果包括了希望发生的结果,也包括了不希望的结果。结果是个体希望发生的结果,它使个体具有获利的可能;结果是个体所不希望的结果,它使个体存在损失的可能。因此,本文认为风险的全面特征应包括下述方面:
2.1 不确定性
风险产生的根源在于事物发展未来状态所具有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是风险最本质的特征。
风险的不确定性是指对风险主体来说,风险程度有多大、风险何时何地由可能变为现实是不肯定的。这是由于客观条件的不断变化以及人们对未来环境认识的不充分性,导致人们对事件未来的结果不能完全确定。
风险的不确定性决定了风险的出现只是一种可能,这种可能要变为现实还有一段距离,有赖于其他相关条件。这使得人们在实际的经济活动中可以利用科学的方法,根据以往发生的一系列类似事件的统计资料,经过分析,对风险发生的频率及其造成的经济损失程度作出统计分析和主观判断,正确鉴别风险,改变风险发生的环境条件,从而对可能发生的风险进行预测与衡量以控制风险的负面结果,尽可能去获得风险收益。
2.2 客观性
风险的客观性是指风险是一种客观存在,是人们不能拒绝与否定的。
风险是由于不确定性的因素存在而使结果有多种可能性。它们可能使人们遭受损失,也可能使人们获得额外收益,而这种不确定性的存在是客观事物发展变化过程中的特性,因此风险也必然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客观存在。人们生存和活动的整个社会环境就是一个充满风险的世界。
2.3 二重性
风险的二重性是指风险结果的发生会带来或是损失、或是收益,也可以认为损失与收益是机会共存。收益、损失都是风险的基本因素,并且个体在面临风险事件时,在可能获得高收益的同时也面临着遭受重大损失的可能,而且收益的高低和损失的大小在数量上存在着正相关性。不过,通常我们将之概括为:“高风险,高回报”。
风险结果的双重性表明,对待风险不应仅仅是消极对待其损失一面,也应将风险当作是一种经营机会,通过风险管理尽量获得风险收益。
2.4 差异性
由于个体的自有资本、认识和驾驭风险的水平、风险偏好、利益愿望、利益需要、经验等的不同。个体对于事物发展未来状态的看法是有差异的,对风险的感受会因人而异,对同一风险事件会有不同的决策行为,我们将这称为风险的差异性。
3.衍生金融工具的风险效应与风险评价
为分析方便,我们首先引进风险效应的概念。所谓风险效应就是风险事件对个体所产生的效果。认识风险效应是个体对风险进行评价的重要条件。前面部分对风险特征的全面分析为认识和描述风险效应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
任何个体在从事经济活动中都会有一定的预期,而经济活动往往会涉及未来,世界不确定性的本质决定了经济活动是有风险的,前面已指出风险是指结果的任何变化,因此一项经济活动的最终结果不可避免地与个体的预期会产生偏离。这种偏离通常由两类参数描述:一是偏离的方向与大小;二是各种偏离的可能程度。可能的结果与目标发生的偏离是多种多样的,偏离程度也不同。正偏离导致人们获得超额利润,负偏离导致人们遭受损失。因此,正偏离是人们所追求的,是个体希望发生的结果,它激励人们勇于承担和驾驭风险,获取风险报酬。负偏离是人们所厌恶并力求避免的,它对于人们的行为会产生约束作用。由此,风险对个体同时产生的效应具有两个方面,它产生了两个效应: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
3.1 激励效应
所谓风险激励效应是指风险利益作为一种外部刺激使人们萌发了某种动机,进而作出某种选择并导致行为的发生。当然风险利益是一种综合性的利益,它并不是确定的利益,而是一种可能的利益、未来的利益,只有在风险结果出现后才能知道是否真正获得这种利益。这种似乎看得见而又未到手的利益对任何个体都有不同程度的激励。风险激励效应程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许多主、客观激励因素。例如,风险事件带来的潜在发展机会或赢利机会;风险成本小于风险利益的机会与大小;风险被发现和识别的难度与程度;风险事件激发决策者的潜能、创造性和成功欲望的强度等。
3.2 风险约束效应
风险约束效应可以被定义为:当人们对于风险事件可能的损失所做出的为了回避或抵抗损失的选择以及进而采取的回避行为。一般地说,风险事件所产生的抑制和阻碍作用就是风险的约束效应。构成风险约束效应的阻碍因素可能来自主体的外部,即外部约束,如对于投资者来说,自然灾害的发生、国际政治经济形势的变化,国内社会经济政策的变化、市场竞争程度的加剧等;而有些阻碍因素则可能来自于主体内部,即内部约束,如管理失误、决策失误、职工情绪波动等。
正确认识风险约束效应,可以避免在投资决策活动中的盲目性,促使人们在投资时能对投资的风险做出一正确,客观的评价,促使他们充分考虑风险可能带来的损失和负面结果,不只凭主观愿望和一时热情去冒险和蛮干,而应审时度势,量力而行,注意决策的科学性和可行性。同时,强调风险的约束效应不应一味产生对风险的恐惧心理,只看到风险的损失一面,会使人们只注重风险的负面效应而被动避免,从而失掉某些机会与利益,抑制人和社会的能量释放。
3.3 风险评价
上面的分析指出,在个体面临风险事件时,风险一方面对其具有激励效应,驱使他为了获取潜在的风险利益而做出某种风险选择;另一方面风险对其又具有约束效应,对他的选择和行为产生某种威摄和抑制作用。这两种效应同时存在,同时发生作用,而且相互冲突、相互抵消。如果激励效应大于约束效应,则该个体会接受这一风险状态,并且,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的差距越大,个体接受这一风险状态的积极性就越高。我们将风险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相等的风险状态称为个体可接受的最大风险状态。如果风险激励效应小于约束效应,则个体不会接受此风险状态,并且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的差距越大,个体对这一风险状态就越厌恶。
风险激励效应与约束效应相互作用的过程实际上也是人们对激励与约束两种效应进行认识、比较、权衡的过程,即是一个对资产、风险作出评价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人们结合自己的主、客观状况如自有资本量、经验、个人的偏好、价值观和背景等,根据客观存在的特定风险,对风险损失和收益进行评估。因此,同一风险事件对于不同个体产生的激励效应和约束效应不同,不同个体可接受的最大风险状态是不一致的,即个体对于风险事件的评价具有差异性。这种差异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体现在不同个体对于同一风险事件的评价可能不同;另一方面体现在随着时间的改变同一个体对于同一风险事件的评价可能会发生变化。
4.金融衍生工具交易分析
经济活动中的各个主体在经济活动中尽可能地增加自己利益的愿望和行为,被喻为经济学不言而喻的公理。在市场经济下,商品交换本质上是在当事人之间一组权利的相互让渡或交换。按照一般的交易理论,在交易中当交换自愿发生时,活动者获得了利益。这种利益就是交易中的“剩余”。剩余的产生是因为消费(或生产)活动者的两种商品(或产品)的边际替代率(或边际转换率)不相等。交易能进行的根本原因在于交易双方由于主、客观原因而对于同一交易对象有着不同的看法、预期,即对于交易对象有着不同的评价,交易双方都认为能通过交易而使自己的境况得到改善。
前面的分析表明,在金融活动中,由于不同个体的主客观情况不同,同一风险事件不仅对于不同个体产生的风险效应是不相同的,而且同一风险事件对同一个体在不同时间产生的效应也可能会不同,个体对于金融资产(可以认为金融资产也就是风险资产,下面将之简称为“资产”)的评价具有差异性。故可能有投资者在第一时刻对于某风险事件具有较高的评价去投资拥有它,但可能随着自身情况的变化在第二时刻因对其评价较以前降低而出售它;并且,完全有可能有另一投资者同他的情况恰恰相反,以前评价低而在一段时间后对该资产评价变高而欲拥有它。他们之间就存在进行交换的可能性。
所以,个体之间存在这样的需求,他们需要通过一种途径形成契约而进行资产交换,以重新配置他们的资产而使他们的状况得到改善。由于拥有资产或投资本质上是投资者拥有将来的收益索取权。因此,资产间的交换是个体间就未来收益的交换,或者说是风险的转移。这种个体间风险资产的交换与消费商品的交换十分相似,个体对不同资产评价不同的交换有可能增加各自的效用。
所以,评价的不同或者会直接导致不同投资者投资于同一资产得到不同的边际效用,或者使得投资者投资于不同资产得到不同的边际效用。在有多种可能状态的不确定世界里存在着多种资产,不同投资者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资产做出的评价会具有差异性,这意味着他拥有不同资产的边际效用也必然不同。这说明,如果他可以在不同的资产间适当交换,他就可以增加自己的期望效用。比如,现假定存在两种资产,某个体拥有两种资产,由于情况的变化可能会导致他对其中一种资产的评价变得较低,他在这种资产的边际效用也必然较低;而他对另一种资产的评价变得较高,他在这个资产的边际效用也必然较高。可能有其他投资者和他的情况相反。那么他们之间将这两种资产的部分或全部收益和风险进行交换就是有利可图的。这种交换契约可以表现为金融衍生工具。这是因为金融衍生工具能对基础金融工具所存在的金融风险进行“解捆”、分解,将基础金融工具中的各种风险分离开来,然后根据需要重新将这一些风险”捆扎”在一起,将一资产复制为其他资产组合,构成新的金融工具,使得风险、收益在交易个体之间进行转移而满足个体的这种需求。例如货币期权和利率期权,借助于转移风险的功能,市场参与者可以根据需要在一定时间内将交易契约中的市场风险抵补掉,使契约风险与市场风险相分离。
5.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前景
2005年6月15日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这一天,债券远期交易正式登陆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作为银行间债券市场首次面市的金融衍生产品工具,债券远期交易是央行促进利率市场化,发展资本市场的重大举措。随着人民币债券远期产品正式开始交易,我国金融市场掀开了期盼已久的衍生产品交易大戏序幕,其顺利推出也昭示了我国金融衍生产品市场雏形初具,同时,预示着我国债券市场全面、快速发展步伐的再一次加速
市场参与者众多,既有中资银行,也有外资银行;既有大银行,也有中小银行,还有1家证券公司。首日交易活跃程度比起一年前推出的买断式回购业务明显上升。
债券远期交易将为投资者提供新型盈利模式,投资者可以通过远期交易和即期交易的反向套作,创造出各种利率免疫的投资组合,降低利率风险,获得利润。此外,作为基础性的衍生产品交易工具,远期交易业务有利于培养债券衍生品市场氛围,促使投资者增加对衍生工具风险和功能的理解,从而为日后央行推出更为复杂衍生产品工具创造条件,最终促进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健康发展。
债券远期交易推出意义非同寻常
人民币债券远期这一新品种,虽然从定价原理上看并不十分复杂,但是由于债券的远期价格变化将受到人民币现券、资金拆放、债券回购等各个市场的不同影响,因此综合体现出不同交易商、投资者的不同交易行为和市场预期,所以债券远期产品将被动于其他产品的市场变化。
随着市场成员对该产品的了解和使用,债券远期市场波动将会反过来作用到现券市场各期限上的交易债券价格、封闭式回购利率、买断式回购利率和拆放利率等基础市场交易品种价格。这一过程恰好是中国金融市场形成自身定价机制,完善各类产品结构,从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过程,而在这个过程中,“做市商”作为各类市场产品的价格制定者和流动性提供者,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目前国内大型机构投资者对债券进行投资管理手段单一、缺乏风险控制有效工具的情况下,债券远期交易业务的推出,不仅扩大了市场交易品种,提高了市场流动性,而且有效实现了价格发现功能,使投资者对未来的利率走势形成稳定预期。同时,通过债券远期交易逐渐形成的套利机制对于抑制过度投机、防止利率过度波动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对我国债券市场的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就商业银行而言,远期交易业务的推出,有利于商业银行进行主动性债券资产投资,增强债券投资的灵活性,促成商业银行利率风险管理方法从消极承受利率风险到主动对冲利率风险的转变。可以说,债券远期交易为投资者在资产负债管理、流动性管理、利率风险管理等方面提供了新的交易工具,是实现管理手段的较大突破。
目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资产负债期限错配问题,现券市场收益率又不断创下新低,资金比较充裕的商业银行正处于资产增持阶段,而多头的堆积必然导致敞口风险增加,现在债券远期交易使商业银行可以通过在现券市场与远期市场持有相反的头寸来规避风险,在为商业银行提供锁定债券投资收益手段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护整个金融市场的稳定。
展望前景形成衍生产品市场
我国债券市场在经过长达一年的上涨之后,投资者的分歧正逐步加大,远期交易可以为投资者提供重要的避险和对冲工具,从而保证市场平稳健康运行,避免2004年上半年非理性下跌行情的重演。从推出时机来看,应该说远期交易适逢其时。
当然,在远期交易业务推出初期,由于其业务流程、风险控制及账户处理存在一定的特殊性,远期交易可能会因为市场参与者缺乏内部管理配套制度而暂受冷落。在远期交易推出之前,就有部分机构认为,远期交易开始时不会很活跃。但首日交易的热闹,令市场振奋。可以预期的是,随着市场环境的逐步成熟和市场配套制度的完善,远期交易将和现券交易、债券回购等交易工具一样,最终成为市场参与者手中的投资“利器”,并由此促进银行间衍生产品市场的长远发展。
短期来看,远期交易提供了“无风险”套利机遇。尤其在业务开展初期,投资者的定价能力很难达到一个较高水平,通过现货和远期的反向操作,以及延伸到多券种的对冲操作,可以寻找到很好的获利机会。此外,还有利于现行市场“换券套利”、“蝶型套利”等交易行为的实施。如现在部分5年期和7年期国债出现了利率倒挂现象,从中长期来看这种现象是难以持续的,但由于目前买断式回购市场不发达,借券较难,往往看到了机会却没有实施的条件,远期交易业务的诞生,加大了这些交易业务实施的可能性。更为重要的是,远期交易有利于跨市场套利。目前跨市场转托管需要2至3天的时间,通过远期交易,可以消除因时间差所带来的价格波动风险,客观上也有利于两个市场定价的统一。如果商业银行能合理地利用该项业务,还可以起到融通资金和平衡税赋的作用。
在首日的债券远期成交中,虽然参与者大多明显以尝试为目的,成交期限偏短,成交量也较小,但随着市场成员对该项业务认识的加深和操作熟练程度的提高,以及投资者科学投资理念的建立,相信远期交易是具备良好市场基础和发展前景的。目前的问题是,市场成员应运用适当的风险评估方法或模型,根据自身业务需要以及对市场风险的合理评估与预测,从债券远期交易中充分实现投资目标。
作为单独领取金融许可证的资金专营机构,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早在远期交易产品创意之初,就开始了对该交易模式的研究分析,并且在内控制度和外部交易渠道等方面进行了积极准备,因此在结合自身资产管理需求的情况下,该行与工商银行顺利完成了市场首笔交易。兴业银行资金营运中心高级副理李坚宝认为,无风险套利和远期交易单向投机的可能性使得远期交易势必吸引更多的资金和不同类型的机构进入市场,提高银行间市场的活跃度,发现真实的债券收益率曲线。总之,远期交易将推动市场向更深更广方向发展,为不同需求的机构提供不同的舞台,并为其他金融衍生工具的顺次推出奠定基础。
6.衍生金融工具的监管
金融金融工具是一柄“双刃剑”。衍生金融工具的发展,不仅为投资者提供了低成本、高效率的避险手段,而且在国际金融市场上起到了发现幷传播市场价格,提高金融市场进行宏观管理的难度。尤其是在20世纪90年代以来,金融衍生工具交易的恶性事件屡屡发生。1994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和国际证券会员会组织就层联合合发表一份对金融工具交易进行监管的建议性文件,要求这一市场的参与者重视所从事的交易风险,加强内部控制。
总结,总体来看金融衍生工具正处在一个高速发展的时期,风险与机遇并存。
我们一方面要用衍生金融工具规避风险进行投资,另一方面我们要对交易风险进行有效的监管。
㈡ 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通货膨胀问题研究 开题报告,工作计划。
1、扯扯经济现状,研究通胀的意义。
2、讲讲中国通胀成因(货币超发?需求拉动?成本推进?结构型?输入型?etc.)及其造成的恶果(政治、失业、外贸、通货膨胀税......)。one week
3、谈谈与其他经济体通胀成因上的比较。one week
4、凑凑过去中国通胀的治理方法,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产业政策如何运用与配套(双谨慎?稳健?准备金率?利率?公开市场操作?指导窗口?......),各种政策效果比较。one week
5、侃侃通胀治理中存在的问题、原因,国外通胀治理的经验。one week
6、掰掰TG应该如何应对通胀(如何借鉴过去及国外经验)。one week
7、完成论文。one week
俺不是经济学专业滴,文科的毕设真简单呀,似乎网络一下就搞定了。
工科的伤不起啊。。。没学过经济,不懂瞎掰。纯赚分~
㈢ 求<我国出口加工企业应对人民币升值的对策分析>毕业论文开题报告和外文译文
次级房产贷款简称次贷, 是一种房地产抵押的按揭贷款。 美国的房地产抵押贷款分为三级市场, 第一级是优级房贷市场, 第二级是次优级房贷市场, 第三级是次级贷款市场。次贷政策对中低收入的购房者很有诱惑力, 因为它具备了三个特点: 一是次贷低首付, 有的次贷甚至没有首付, 这对中低收入者特别具有吸引力。一般的按揭贷款都要有首付, 大概占总额的20%~40%, 而次级贷款的低首付特点则激起了人们的购房欲望。二是次贷期限长, 有的20 年还本息, 还款周期长使贷款者压力小。三是次贷利息前低后高, 即前2 年是低息, 后18 年是高息, 越到接近20 年的时候利息越高。这三个特点使得中低收入者踊跃贷款购房, 房地产价格涨得很快, 一套豪宅最高达到几百万美元以上。美国开办次级贷款的初衷是好的, 旨在解决中低收入者买房难问题。这项措施启动后, 美国的私人住房率提升了6 个百分点, 成功为1 000 万中低收入者解决了住房问题。在美国, 孩子18 岁以后基本自立, 剩下父母构成了家庭的小型化。次级贷款政策迎合了美国人的生活习惯, 并较好地满足了美国人旺盛的购房欲望。但市场经济的供求规律是不可违背的, 次贷刺激了房市, 也毁了房市。因为当时美国的房地产价格暴涨, 信贷双方都有一个心理底线, 即最后实在不行就卖房子还贷款, 反正也赔不上, 结果恰恰就在这里面出了问题, 房价连跌了40%, 房地产市场因此溃不成军, 终于爆发了次贷危机。二、诱发次贷危机的原因从根本上讲, 次贷危机是金融炒作的结果。美国金融是全球一体化的龙头, 很多银行都在发行贷款证券( 英文缩写是MBS) , 形成债务后再卖债券( 英文缩写是CDO) , 经过金融机构的炒作, 波及到全球形成了一个债务链, 债务链一中断, 便产生一种多米诺骨牌式的连锁效应, 造成了全球性的金融风波。探求原因, 主要是三个因素集合造成的:1.宏观调控力度不当。美联储为了有效调控经济, 格林斯潘首先是在2003 年之前多次降息, 从5%降到1%, 降息使贷款成本下降, 诱使很多人靠次贷买房, 促成了房地产“泡沫”。而后美联储为了治理通货膨胀, 又连续13 次调高了存贷款利息, 到2006年初, 由最初的1%调到了5.3%。因为利息高了, 还贷的成本自然提高, 本金滚利息, 越滚越大, 加重了还贷者的压力。美联储主导贷款利息前降后升的“U”型走势种下了祸根, 致使很多人次贷低息买房易而后又高息还款难, 最终引发了危机。2.房地产市场失衡。美国房地产从2006 年开始降温,“泡沫”破裂后, 房地产价格大跌, 原来售价100 万美元的房子, 现在只能卖到60 万美元左右,出现了房地产全面缩水和下跌的局面。这使最终指望卖房子还贷款的人始料不及, 房价下跌到卖房子也还不上贷款的地步, 次贷危机终于浮出了水面, 引发了金融风波。3.金融机构推波助澜。金融机构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 便竞相炒作房地产贷款的证券和债券, 炒来炒去, 炒得扩大化了, 波及到全球, 把很多国家和银行都卷了进去, 从而引发世界性的金融波动和风险。美国次贷危机是历史的巧合。现在设想: 如果美联储当年不加息, 贷款的利息也就不会这么高; 如果美国的房地产价格还在涨, 房主还贷就不会出问题;如果只是单纯为了刺激房贷, 没有证券商、银行家从中炒作金融衍生品, 也就不会引发全球的金融危机。而现实的结果恰恰是这三个问题汇集在一起“交叉感染”, 其结果必然引发美国的次贷危机。事出有因, 绝非偶然, 偶然寓于必然之中, 这就是历史的辩证法。三、次贷危机的后果和危害美国的次贷危机就像计算机病毒一样, 马上蔓延到全球金融系统的各个角落, 带来了全球性的诸多问题, 包括现在的股灾和金融风波。概括起来, 主要有三方面:1.次贷危机引发美元贬值。美国处于世界霸主地位, 小布什希望美元贬值, 贬值后会刺激外贸出口, 降低进口, 减少美国的外贸逆差, 这是他的基本立足点。美元贬值以后, 美国可以多印美钞向全球输送通货膨胀,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都出现了反应, 物价上涨、经济放缓。比如人民币升值的问题, 美元和人民币的汇率从2005 年7 月21 日晚19 时开始升值, 到4月末已累计升值了18.2%, 汇率已突破7 元的大关。到2008 年年末, 人民币与美元的比率将升到6.6 元,接着继续再升到5 元, 2020 年最后升到4 元左右。人民币升值的另一个原因是压缩出口、增加进口, 降低外贸顺差和外汇储备。美国打压人民币升值意在减少外贸逆差, 内外的原因兼有, 就像“天平”的两端, 一端是美元贬值, 另一端人民币就要升值, 这是一个联动的过程。美元贬值带动人民币的升值加快, 为全球输送通货膨胀, 现在俄罗斯的物价涨得也很厉害, 欧盟、日本、新加坡、韩国也都受到影响, 物价都在上涨。所以, 面对物价上涨, 中央提出“两个防止”, 加大宏观调控力度, 利用财政、税收、货币政策等多种经济杠杆调控物价和股市,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确保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次贷危机引发石油价格上涨。美元贬值之后,美国、纽约和伦敦的期货石油价格最高接近每桶120 美元( 七桶为1 吨) , 一吨是800 美元左右, 折合人民币6 000 元左右。石油是全球的软黄金, 经济高速发达之后, 石油更是经济血脉。目前, 我国每年石油的消耗量是2.7 亿吨, 仅次于美国, 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如果石油涨价, 会引发我国很多产品涨价, 中国的物价就会形成“井喷”效应。现在中石化、中石油天天向发改委反映, 我国一半的石油靠进口,如果石油不涨价, 就会出现倒挂和亏损, 发改委只好让财政给其补贴120 亿元, 让其别涨价。2007 年我国物价上涨, 工业品是石油领头涨, 副食品是猪肉领头涨。由于我国垄断产业太多, 资源管理不到位, 产品成本降不下来, 电力、石油、煤炭等资源性的行业都嚷嚷着要涨价, 但老百姓又怕涨价, 这使国家发改委一手托两家, 处在两难的选择中, 即一手托企业要涨价, 一手托民众怕涨价。若经济问题弄不好, 则会引发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 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和谐。3.次贷危机引发很多国家经济减速。由于美元贬值, 石油涨价, 美国经济发展开始减速。2007 年美国GDP 增长率为2.2%, 比2006 年下降了1 个百分点; 2008 年第一季度GDP 增长率为0.4%, 第二季度预计只有1%, 预计2008 年全年美国GDP 增长率为1.5%左右, 最悲观的是高盛公司预测只有0.8%。美国、日本、欧盟被称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三大引擎”,现在都在减速, 而“金砖四国”( 中国、印度、俄罗斯、巴西) 正在崛起, 将引领世界经济发展的新潮流四、全球金融系统的新特征通过分析美国次贷危机和全球的金融风波, 发现世界金融系统出现了很多新的特征, 需要我们去研究和把握, 具体有四点:1.金融系统的整体性。世界经济全球化首先表现为货币的国际化和金融系统的一体化。现在看, 全球的金融系统是连为一体的, 已经形成一个联动互补的新格局, 一个地方出问题, 马上会引起连锁反应。这需要我们整体把握金融系统的形势和走向, 不要孤立地片面地看待经济问题。2.金融资本的流动性。全球的金融资本近100万亿美元, 西方发达国家资本过剩, 大概有8 万亿美元的流动资本掌握在一些金融大鳄的手里, 在世界各地寻找机会进行投机炒作。其中, 有一个金融大鳄叫索罗斯, 他的手里有上千亿美金的“热”钱,1997 年的时候, 他看到亚洲的金融市场刚开放, 也很脆弱, 就到泰国去了, 在金融市场搅动一番后抽资脱逃, 致使泰铢当天贬值, 并引发了整个东南亚的金融风险, 中国的香港也深受其害。国际游资多了以后就会到处窜, 像老鼠一样哪有窟窿就往哪里钻, 所以金融系统开放后要更加注意安全性。现在看, 几次大的金融危机都是国际游资投机形成的。比如1997 年泰铢贬值引发的东南亚金融风险, 1998 年俄罗斯的金融危机, 1999 年巴西的金融风波等, 都是国际游资的流动带来的后果。在我国, 这些国际游资基本上会炒四个“市”, 都很有规律。第一步是炒期货市场, 通过赌博抬价, 把国家的物价系统搞乱; 第二步是炒股票市场, 把股市烘起来, 出现股市“泡沫”, 到高位之后再抽资逃跑, 套住的是中国的股民散户; 第三步是炒房地产市场, 形成房地产“泡沫”后再抽逃; 还有一些高手进行第四步, 即炒外汇市场, 在汇率浮动中挣钱。这些金融大鳄在期市、股市、房市和汇市这“四市”上做文章, 投机炒作到一定程度, 把老百姓和股民的钱换成美元揣走了, 留下的是金融灾难, 这已成为一种定式和基本规律。3.金融体系的脆弱性。某个环节有了风吹草动,马上形成一种“蝴蝶”效应, 整个金融系统就会产生连锁反应, 因为它是一体化和全球化的, 这种大趋势无法遏制。虽然次贷危机本身仅仅几千亿美元,但全球都受影响。我国的股市离美国很远, 但也受到了波及。股民是炒信心、炒预期, 如果信心和预期都没了, 股市也就跌惨了。现在看, 这次次贷危机迅速蔓延, 形成一种灾难, 就是由全球金融系统的脆弱性和敏感性带来的。4.金融波动的周期性。金融系统的运行具有周期性, 只有认真了解和把握, 才能未雨绸缪, 驾驭金融形势的变化。从学习马克思的《资本论》开始, 我们就知道资本主义有经济危机, 危机时会出现牛奶过剩倒到海里、产品积压卖不动、工厂倒闭、工人失业和物价飞涨等现象, 这是那个年代初级阶段的经济危机, 是一种生产过剩型的危机, 这是即时危机的基本特征。经济发展到今天, 实现了经济全球化和资本国际化, 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地方发生经济危机, 首先表现为金融危机, 所以金融的安全性至关重要。由过去的生产过剩型危机转变为金融危机, 这是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新规律。我国改革开放30 年来,也出现了一些周期性的规律, 比如经济过热, 基本上是8—10 年出现一次。1982—1984 年, 我国出现第一次经济过热, 进行了治理整顿; 1994 年, 出现第二次经济过热, 进行了第二次治理整顿; 2006 年末, 出现第三次经济过热。我国股市也呈周期性变化, 基本上是五“熊”三“牛”, 股票行情是“横有多长、竖有多高”,这些都是辩证的。现在需要我们掌握的是周期性, 准确把握经济走向和规律, 从而做到未雨绸缪, 提高驾驭市场经济的能力, 永远立于不败之地。从美国看市场经济的优势有两个基本特征: 第一, 用市场法则和价值规律优化资源配置, 提高资源的使用效率。第二, 产权多样化, 鼓励竞争, 为经济发展提供不竭动力。但是, 市场经济也有负面效应, 会周期性地出现一些问题。在计划经济年代, 经济的主要危险是通货膨胀, 因为当时是短缺经济, 经常供不应求, 物价自然就会上涨。市场经济有通胀, 也有紧缩, 二者交替进行, 但主要危险是通货紧缩, 即生产过剩、物价低迷、消费不足。在1998—2005 年期间,我国经历了8 年的通货紧缩, 经济为此付出了很大代价。目前, 我国又一次进行宏观调控, 防止通货膨胀, 但要注意调控的节奏和力度, 要“点刹车”, 不能“急刹车”,“急刹车”容易造成翻车。如果长期过度地紧缩银根, 那么到2009 年末, 我国有可能重新滑入通货紧缩, 5 年内经济将无法有大的发展。不能一放就胀, 一紧就缩, 这几年我国一直是这么周而复始地走这条路, 现在要注意掌握调控的力度。如果再次出现1998 年的那种通货紧缩, 我国就难办了, 因为我国人口基数太大, 再加上弱势群体多, 如果经济没有一定的发展速度, 那么很难保就业、保稳定, 这是我国的特殊国情决定的。
㈣ 高分跪求一片关于金融危机下的IT营销策略论文 5000字左右
(一)本文题目金融期货的投机套利及其风险防范 (二)本文的目的、意义金融期货是在七十年代世界金融体制发生重大变革,世界金融市场日益动荡不安的情况下应运而生。金融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运行的必要条件,它吸引了大量参与者,有利于打破区域界限,形成大市场。其次,金融期货市场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内在稳定器,从微观来看,期货交易的发展有利于稳定企业生产经营;从宏观来看,金融期货市场的走势正确利用期货市场可以有效地改进政府的宏观调节能力。投资者在期货市场中的交易行为包括投机和套期图利两大类,投机是在期货市场上纯粹以牟取利润为目的而买卖标准化期货合约的行为。套利是期货市场参与者利用不同月份、不同市场、不同商品之间的差价,同时买入和卖出两张不同类的期货合约以从中获取风险利润的交易行为。投机是期货市场中必不可少的一环,它可以承担价格风险,提高市场流动性,保持价格体系稳定。期货市场中,投机的功能是发现价格。而套利的功能就是发现市场的相对价格。在投机资(中国报告网)金的作用下,市场价格关系常常以不公平的状态出现。套利的功能就是促使价格关系走向合理,从而使相应的商品或市场资源得到合理和有效的配置。投资者在投机和套利的同时也面临着风险,于是研究金融期货的风险活动也从此开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由于生产力落后,期货交易仅限于商品领域,对风险控制的研究基本上处于原始状态,决策行为大多依赖于实践中总结出来的经验,还没有上升到理论高度。第二阶段:现代期货市场建立,期货交易所完成了市场运行机制的创新和完善,交易主体运用市场回避风险和有效控制风险的方法和技巧有了长足的进步。第三阶段:期货市场迅速发展,金融期货诞生。国际金融市场急剧动荡,人们在运用期货进行避险的同时又被面临的各种风险损失困扰。市场到底存在哪些风险,如何确定风险大小,如何实现收益最大化和风险最小化成为人们研究的热点。在金融创新浪潮的推动下,新的金融衍生工具不断涌现。原有的金融衍生产品也呈现日趋复杂的景象,品种繁多的衍生产品使金融市场动荡不安,使所有市场参与者处于风险之中而金融期货作为衍生产品中最基础和最重要的一员,更应该在风险日益加剧的时候防范投机套利交易中出现的各种风险。特别是在我国即将推出金融期货产品的时候,这种投机套利的操作风险研究和防范尤其显得重要。本文研究不同种类的投机套利的操作过程和原理,从而预测所面临的风险,然后采取防范措施以免损失。(三)本文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文献综述)有关我国金融期货的投机套利及其风险防范的讨论目前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1)建立我国金融期货的市场基础(必要性和可行性)(2)金融期货的投机以及套利的种类和方式(3)我国金融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市场基础(必要性和可行性)在我国金融期货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方面,集中讨论了金融期货的价格功能和金融体制改革,其中比较具有代表性的是钱小安的论著:1997年版的《金融期货的理论与实践》和王健的论著:1996年版的《现代世界期货市场》。他们主要讨论了金融工具的价格变化较大,这种价格风险已经对市场参与者造成了转移价格风险的需要;金融体制的改革有利于金融现货的价格发现,规范的金融期货市场的运行可形成指导性的金融资产价格。在金融期货投机以及套利的种类和方式方面,主要介绍投机操作和三种套利方式和投资者注意事项,关于这方面的著作很多,其中我阅读的文章有郑大伟、于乃书、张屹山1998年发表的《期货交易中的投机套利模型》和施兵超的1997年版《金融期货与期权》。他们主要分析空头和多头投机以及跨期、跨市和跨品套利。在我国金融期货市场风险管理的市场基础方面,焦点是研究风险管理在期货市场上的规范作用和投机套利者和保值者风险的比较和特征。其中主要有杨玉川的2002年版《现代期货期权创新与风险管理》和姬广坡的2000年版《期货市场风险控制论》,他们主要讨论风险管理是期货市场充分发挥功能的前提和基础,是减缓或消除期货市场对经济社会生活不良冲击的需要以及投机风险要大于保值风险。国外的金融期货市场已经比较成熟,但在研究方向、研究方法上与国内相比有较大差异。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量化研究方兴未艾,主要有Stephen A"Ross的套利定价理论在内的定价模型,研究的核心问题是如何实现“预期收益最(中国报告网)大”和“不确定性最小”。泛应用,组合理论和定价公式地位的确立就证明数量工具已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量化研究有助于搞好风险管理,设计资产组合,选择交易时机,评估市场特性。而其中关于这方面比较著名的有萨弥尔森的1981年版《经济学》,其中关于投机与风险理论,他分为两块论述:一是运用理想来研究商品期货市场的套利与投机行为的期货市场风险理论;二是运用数学公式建立了一套严格的商品期货交易有效市场理论。 除此,关于期货市场风险研究的还有早期的均衡价格理论,代表作是马歇尔的1965年版《经济学原理》,他引入供给和需求的概念,揭示供给和需求的关系,间接暗示了大量期货市场的风险问题。其余的有根据价格变动因素研判的基本因素理论,把握投资原则和策略的投资时机理论和心理分析理论。目前在国内有关股指金融期货的投机套利及其风险防范讨论的文献过少,主要集中在金融期货市场的总体风险管理、投机套利的操作以及套期保值方面的风险,而且对于股指期货交易的研究较多。所以本文期望在研究投机套利的原理的基础上更进一步的研究其风险和防范策略,并且搜集一些国际上比较创新的投机套利风险防范措施。(四)本文的目标通过对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概念、特征、操作和风险防范的现实意义的阐述,我们要达到以下目的:1. 了解金融期货投机套利,分析其国内外发展;2. 通过实例分析,熟悉了解投机套利的操作方法和原理;3. 根据投机套利的原理说明可能面临的风险种类;4. 根据风险的种类制定风险防范的方案;5. 初步形成金融期货的投机套利及其风险防范的基本理论;6. 促进风险防范和规避体制的形成;(五)本文的基本内容本课题的题目是金融期货的投机套利及其风险防范,则其中涉及了三个大的概念,要从这些基本概念入手来研究问题。首先什么是金融期货投机套利,什么样风险,怎样防范。所以拟从三个方面探讨金融期货的投机套利及其风险防范。第一部分主要从三个方面了解金融期货投机套利,并且分析它们之间的异同:1.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概念2. 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特征3. 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操作第二部分是本文的重点,由于金融期货投机套利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区别,主要从两个方面阐述金融期货的投机套利风险,其中套利分三种情况讨论:1. 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共同风险,并通过部分实例分析阐述其存在的风险2. 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不同风险,并通过部分实例分析阐述其存在的风险第三部分根据金融期货的投机套利的风险从三个方面来分析其防范策略,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案:1. 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共同风险防范2. 金融期货投机的风险防范3. 金融期货套利的风险防范最后便对本文的研究做个总结和展望。(六)本文的研究方法本文研究的是金融期货市场的投机套利和风险防范问题,涉及到金融期货市场的宏观布局和投机套利的微观运行,还涉及到防范措施等问题。在研究中本文集中采用了以下研究方法:理论分析研究,通过对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理论分析了解投机套利的技术性操作和市场运作方式;比较研究,通过对投机和套利的联系和区别的分析,比较投机和套利的共同风险和不同风险;实例分析研究,通过具体的投机套利操作实例说明运作过程,并运用实例论证风险的可能性;科学管理研究,通过对风险的研究提出科学合理的防范措施。(七)本文的研究步骤1. 通过图书馆和网络翻阅文献资料,集中数据和有关论文2. 选定一篇相关英文论文,进行英文翻译工作,完成外文翻译3. 根据所集中文献,完成文献综述4. 形成论文的构思,制定开题报告5. 按照开题报告研究论文的可行性6. 继续收集数据和资料完成论文初稿7. 在初稿的基础上进行修订从而达到课题的研究目的(八)本文的研究结果通过课题的研究,一是旨在了解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技术性分析的认识;二是为金融期货投机套利的风险防范提供参考;三是从理论和实践这两个方面提高本人的专业知识水平。
㈤ 毕业论文:企业经营活动的套期保值方案设计 怎么写啊求助
怎么写开题报告呢?首先要把在准备工作========免费给你的一定是网上有的
当中搜集的资料整理出来,包括课题名==========商业社会也没办法谁愿意免费给你写论文
、课题内容、课题的理论依据、参加人员========建议你找上十几篇相关范文好好研读一下
、组织安排和分工、大概需要的时间、经========然后定出思路提纲进行写作
费的估算等等。第一是标题的拟定。课题========如果太忙没空写作需要原创代笔时可以
在准备工作中已经确立了,所以开题报告========【找诸葛
的标题是不成问题的,把你研究的课题直======== 文库写的】
接写上就行了。比如我曾指导过一组同学===============我一个室友在那写过的
对伦教的文化诸如“伦教糕”、伦教木工===============很 不 错,你 可 以 去 看下
机械、伦教文物等进行研究,拟定的标题
就是“伦教文化研究”。第二就是内
容的撰写。开题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
几个部分: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所
谓课题背景,主要指的是为什么要对这个
课题进行研究,所以有的课题干脆把这一
部分称为“问题的提出”,意思就是说为
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或者说提出这个课题
㈥ 商务英语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开题
商务英语本科毕业论文选自己熟悉的方向写啊,莫文网很多商务英语相关论文
对独立学院英语专业学生学习商务英语的需求分析——以成都理工大学工程技术学院为例
“案例教学”介入任务与“自然阅读”任务对商务英语词汇附带习得的影响
顺应理论框架下商务英语信函中模糊语言的运用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实践课程开发
混合式学习在商务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研究——以黑龙江省高职院校为例
基于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综合教材的评估与分析
“功能加忠诚”模式对商务英语翻译的启示
商务英语写作能力量表研究
基于学生需求分析的商务英语专业英语课程设置研究——无锡师范学校的个案研究
基于ESP需求分析的高职电子商务英语课堂教学研究——以西安高新科技学院为例
基于语料库的商务英语信函名词化的研究
需求导向下高职商务英语课程模块的重构——以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为研究个案
合作学习法在高职商务英语阅读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隐喻理论在高职商务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
中国商务英语综合教材评估标准研究
高职商务英语的需求分析
案例教学模式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动机理论的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顺应论视角下商务英语信函中委婉语的研究
多模态话语分析之应用研究——以高职英语商务英语口语教学为例
商务英语阅读策略训练实验研究
一项基于体验教学的国贸专业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课程中的实训项目效用研究
商务英语谈判中模糊语语用功能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能力本位课程设计研究——以川外重庆南方翻译学院为例
高职商务英语专业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现状分析——以广东岭南职业技术学院为例
从功能角度研究商务英语翻译的原则和策略
企业应用型商务英语人才培养及商务英语教学研究
商务英语词汇学习策略研究——以广西师范大学商务英语专业为例
㈦ 我的毕业论文题目是股指期货及其在风险管理中的运用,谁能帮我写个开题报告啊
嘻,孙志翔,客气啦有``
㈧ 会计大专毕业论文写什么好啊
1113 根据我搜集的一些网站来看,建议看看这个,要做毕业论文以及毕业设计的,推荐一个网站 http://www.lw54.com ,里面的毕业设计什么的全是优秀的,因为精挑细选的,网上很少有,都是相当不错的毕业论文和毕业设计,对毕业论文的写作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别的相关范文很多的,推荐一些比较好的范文写作网站,希望对你有帮助,这些精选的范文网站,里面有大量的范文,也有各种文章写作方法,注意事项,应该有适合你的,自己动手找一下,可不要照搬啊,参考一下,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来那才是自己的。 如果你不是校园网的话,请在下面的网站找: 毕业论文网: http://www.wsdxs.cn 分类很细 栏目很多 毕业论文: http://www.lw54.com 毕业设计: http://www.wsdxs.cn/html/sf/lw/2009/0928/146347.html 开题报告: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kaitibaogao 实习论文: http://www.wsdxs.cn/html/shixi 写作指导: http://www.wsdxs.cn/html/lunwen
麻烦采纳,谢谢!
㈨ 谁能给我一篇关于第三方物流的现状和决策的开题报告
我国第三方物流发展还存在着起步晚、经验少、形成结构不完善等问题。我国必须转变传统观念,树立物流理念;深化企业改革,实现制度创新;制定统一的全国物流产业发展规划;以信息技术应用为核心,加快物流人才培养,实施人才战略。
【关键词】第三方物流;物流现状;问题分析;对策建议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现状
(一)我国第三方物流起步晚,经验少
20世纪90年代中期,第三方物流的概念才开始传到我国,根据中国仓储协会的调查,在工业企业中,82%的原材料物流由企业自己和供应方承担,商业企业比例更高,两者相加达到94.1%。目前我国物流企业多半为原先的仓储、运输企业改造而成,业务多局限于传统范围,机械化程度低、运输方式单一、规模小、市场份额少、融资能力弱、结构单一、货源不稳定、服务功能少、竞争力弱。其中最主要的问题还是缺乏一个高效和广泛的服务网络量设备和计算机网络及管理软件缺乏、高素质人才少。而且,在货物处理、配载、运输计划的制订以及资产管理的实际运作方面,也缺乏切实有效的营运保证。
(二)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形成结构也不够完善
第一是传统仓储、运输企业经过改造转型而来的企业占主导地位,占据较大市场份额。如中远国际货运公司、中国储运总公司等,凭借原有的物流业务基础和在市场、经营网络、设施、企业规模等方面的优势,不断拓展和延伸其物流服务,向现代物流企业逐步转化。第二是新创办的国有或国有控股的新型物流企业,它们是现代企业改革的产物,管理机制比较完善,发展比较快。例如,中海物流公司成立于1993年11月,从仓储开始发展物流业务,现发展成能为国际大型知名跨国公司提供包括仓储、运输、配送、报关等多功能物流服务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第三是外资和港资物流企业,它们一方面为跨国公司进入中国市场提供延伸服务,另一方面用它们的经营理念、经营模式和优质服务吸引中国企业,逐渐向中国物流市场渗透。如深圳的日本近铁物流公司主要为日本在华的企业服务。第四是民营物流企业,它们由于机制灵活、管理成本低等特点,发展迅速,是我国物流行业中最具朝气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如广州的宝供物流集团,经过几年的开拓创新,已成为在澳洲、泰国、香港及国内主要城市设有40多个分公司或办事处,为40多个跨国公司和一批国内企业提供国际性物流服务的物流集团公司。
(三)国际态势对第三方物流的影响
现代意义上的第三方物流是一个仅有20多年历史的行业。据UPS环球物流公司的调查资料显示,欧洲24%和美国33%的非物流服务用户都有使用第三方物流服务的考虑。由于政策的限制,外企的投资还主要限于物流基础设施,通过独资、合资或合作,涉足驳船、内陆集卡甚至航空货运等。另外,外资进入我国物流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外商进入中国市场的商品提供分销运输服务,以便保证外商在中国市场流通的效率,从而确保和提高其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能力。根据《服务贸易总协定》的规定,各国在“商业存在”方面应秉持机遇平等的原则,我国与美国、欧盟所签订的具体协议,外国公司将享有产品分销权,现有的法规限制将取消。另外在物流服务业方面,我国承诺所有的服务行业,在经过合理过渡期后,取消大部分外国股权限制,不限制所有服务行业的现有市场准入和活动;在此期间,国外的服务供应商可以建立百分之百的全资拥有的分支机构或经营机构。可以预见,在未来数年中,国内物流企业将会面临十分严峻的竞争形势,无论哪家企业,只要能够掌握了先进的物流信息系统,不断更新改造物流网络,致力于提高服务效率和服务水平,并进而在融资市场上获得成功,在短时间内做大做强都是有可能的。
总之,随着物流热的兴起,第三方物流得到长足发展,既有量的增加;又有质的提高,物流服务功能显著改善,出现像中远集团那样既有规模又有效益的物流企业。但从整体上看,企业规模不大,服务水平不高,还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服务。
二、我国第三方物流的问题分析
(一)物流需求不足,观念落后
物流需求不足是第三方物流企业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方面,由于第三方物流在我国发展历程较短,企业仍然保留着“大而全”、“小而全”的经营组织方式,从而使我国目前第三方物流市场占有率不高;另一方面,我国的物流由于长期受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企业领导和职工习惯于传统物资营销方式,与物流企业要求的创新发展能力差距较大,再加上行业垄断、部门分割、地区封锁的体制性障碍尚未完全破除,专业化程度低。据中国仓储协会2001年对2000家企业的调查,第三方物流业务在生产和商业企业所占比重仅为21%和13%[4];况且以往的物流主要强调通过内部信息的利用和共享,赚取利润,而第三方物流更强调提供最有利于用户的服务,强调与供应链中其它成员的联系和合作,认为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利润来自于委托物流成本节约的一部分,两者间的利益是一致的。目前大多数物流企业还没有形成这样的管理策略,在认识上还没有意识到第三方物流或合同制物流应该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石。
(二)改制改组未到位,企业机制不适应
一是省市、地市级物资部门虽然成建制改,但大多是换个牌子的“翻牌公司”,产权模糊、权责不清,现代企业制度远未建成。二是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不够深化。在改革开放的推动下,物资企业虽然普遍地开展了以人事、用工、分配三项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企业制度改革,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从整体上来看,物资企业的机制转换还是初步的,在企业管理特别是财务、资金管理上还很薄弱,经济效益低。三是企业约束机制乏力。有的企业领导盲目决策,出现不少“三拍”(即拍脑袋决策、拍胸膛保证、拍屁股走人)工程项目,资金有投无回;有的用企业流动资金炒股票、搞期货,造成巨额资金损失;有的企业领导以权谋私、挥霍浪费,对企业业务骨干管理乏力,“体外循环”现象时有发生,使企业雪上加霜
㈩ 求“公允价值的实质及在我国新会计准则中的应用”的开题报告,万分感谢~
摘要:资产的实际价值总是随着时间等因素的变动而变动,相比成本计价的静态性,公允价值坚持动态的价值反映,促使企业的真实价值得到发现。
关键词:公允价值;持续经营;债务重组
对于公允价值,不同的机构有不同的定义。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1999年发布的《国际会计准则第39号——金融工具:确认和计量》指出:“在公允价值定义中隐含着一项假定,即企业是持续经营的,不打算或不需要清算,不会大幅度缩减其经营规模,或按不利条件进行交易。因此,公允价值不是企业在强制性交易,非自愿清算或亏本销售中收到或支付的金额(IASC,1999)。”
美国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于2000年2月颁布的第7号概念公告对公允价值的定义为:“公允价值是当前的非强迫交易或非清算交易中,自愿双方之间进行资产(或负债)的买卖(或发生与清偿)的价格(FASB2000)。”
我国新颁布的《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中,把公允价值定义为:“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这个定义充分考虑了基本国情,符合我国的市场需要。相比以初始成本来计量的成本计量法来说,公允价值计量强调的是对资产的计价要坚持客观的计量,以反映资产的真正价值。如某家公司出租地产,若干年前的入账价值为建造成本的总和6000万元,但按照现实地价,地产价格已经升值到了12000万元,此时如果还用入账价值6000万元来计量,显然不能真实地反映这一资产的价值。
公允价值最大的“价值点”就是客观反映企业资产的真实价值。资产的实际价值总是随着时间等因素而变动,相比成本计价的静态性,公允价值坚持动态的价值反映,这可以说是新准则的一大突破和亮点,促使企业的真实价值得到发现。
在金融危机全面爆发的今天,更多的人士对此深表担忧,公允价值计量法是否会成为上市公司操纵利润的新工具?
首先,新准则已考虑到了公允价值被误用的情况,一方面,公允价值的应用是谨慎的,目前主要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采用;另一方面,公允价值的确认要有相应的规定,如对“商业实质”、“可靠计量”等条件的规定,并不是企业“拍拍脑袋”就可以实行的,很多达不到有关条件的企业目前还不能实行公允价值计量。
其次,新准则只是概括的原则性规定,业内人士透露,随后发布的准则指南和讲解中有具体的规定,钻起空子来并非那么容易。
早在1998年,公允价值的概念就出现在会计准则的债务重组等有关内容中,后来因为有不少公司利用这一规定来操纵利润,2001年会计准则修订时取消了该规定。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规定较前一次严密,这些在准则指南和讲解中有具体的规定和体现。
值得注意的是,公允价值计量在大多数准则中并非强制的。是否运用这一计量方法,即使是满足有关条件的企业也会仔细掂量。如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计量将带来企业账面收益的增加和计税基数的提高,而企业并没有实际现金流入,选用公允价值计量是自讨苦吃。
有专家估计,国内很多上市公司以历史成本计量的资产的账面价值普遍低于其公允价值。在全流通日益迫近、价值投资理念深入人心的情况下,公允价值所提倡的真实反映企业价值的取向必将是市场的最终选择。
对于公允价值计量,有的公司研究的是如何正确应用,有的公司琢磨的却是如何利用其不足。人心之不足往往与技术性缺陷互为表里,因而,解决这一问题显然不能仅仅寄希望于会计准则本身。
不难理解,账面价值侧重于解决会计信息可靠性,而公允价值则强调解决会计信息的相关性。美国会计协会(AAA)把会计定义为确认、计量和传递经济信息进行决策的过程。从决策有用性的观点来看:相关性和可靠性哪一个对会计信息的使用者更有用?这始终是理论界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焦点。实质上这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进行会计信息相关性和可靠性博弈的结果。我国现行《企业会计制度》规定:资产的入账原值为其成本,即资产取得时的实际资金消耗量,而且原值数额一经确定便不得随意更改。即资产是以历史成本作为账面价值入账的,现行规定较多地选择了会计信息的可靠性。
但随着我国入世,会计制度和会计准则最终要和国际接轨。在一些发达的西方国家里,公允价值的运用较为普遍。此次金融危机在一定程度上与公允价值计量法存在千丝万缕的相关性,可这并不能否定其科学性和合理性。重要的是如何去用好这一工具,使它不被某些投机者所操纵。新企业会计准则中公允价值应用范围的进一步扩大是国内会计准则和国际接轨的重要标志。公允价值实质上是完善市场对资产或负债价值的评估,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等都没有以市场为标准,而公允价值则突破了传统会计采用历史成本计量,只提供过去会计信息的局限性,对于投资者判断企业未来价值更具有决策相关性。所以对于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债务重组、资产减值、租赁和套期保值等会计核算对象来说,用公允价值进行计量显然要优于其他方法。
本文从国际会计准则与我国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运用的具体比较中找到以下差别:
第一,不动产、厂房和设备(固定资产)。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或历史成本计量。我国新会计准则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量。
第二,所有者投入的不动产、无形资产和投资性证券。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我国新会计准则以投资合同或协议约定的价值确定,但合同或协议约定价值不公允的除外。
第三,非货币性资产的交换。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确认利得或损失。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如果非货币性资产交换满足下列的条件:该项交换具有商业实质,换入资产与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能可靠计量,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资产的成本,公允价值与换出资产账面价值的差额计入当期损益。不满足上述条件的,以换出资产的账面价值和应支付的相关税费作为换入的成本,不确认损益。
第四,短期投资。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归类为“为交易而持有”的金融资产,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归类为“可供出售”的金融资产,其价值变动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投资出售前计入权益。我国新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如果归类为“交易性”的金融资产,其交易费用计入当期损益,如果归类为其他类别的金融资产,相关交易费用计入初始确认金额。
第五,长期投资额。如果为长期股权投资,国际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变动可以计入当期损益或在投资出售时计入权益。如果为长期债权投注,国际会计准则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日”投资,以摊余成本减去可能发生的减值计量;如果归类为“可供出售”投资,则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变动可以计入当期损益,或者在投资出售前计入权益。我国新会计准则规定,如果归类为“持有至到期日”投资,以摊余成本减去可能发生的减值计量;如果归类为“可供出售”投资,则按公允价值计量,其价值变动可以计入当期损益。
不难发现:对可以取得公允价值的资产采用公允价值计价是国际会计准则、美国及多数市场经济国家会计准则的普遍做法,它能有效地增强会计信息的相关性,为投资者、债权人等众多利益相关者提供更加有助于其决策的信息,这种做法在技术上的先进性是不容置疑的。如投资性房地产,账面5000万元,如果市价上涨2亿元,会计上就应该反映2亿元,这样的信息才真实有用。如果仍然坚持在报表上显示5000万元,这种信息不仅不能帮助投资者进行决策分析,甚至产生误导。任何改革都不能因噎废食,会计准则的改革也不例外。与国际接轨是方向,是大势所趋,这一点是应该肯定的。
新准则要求公允价值要“持续可靠取得”而不是“估估而已”,公允价值不再是橡皮尺子。公允价值要想成为利润操纵的工具需要同时具备3个要素:上市公司管理层蓄意造假、会计审计人员失去职业道德与证券市场监管失灵。事实上具备了这3个要素,任何制度也不能有效发挥防护作用,再好的准则也无能为力。
公允价值在新准则中的应用十分谨慎,不会导致滥用。与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相比,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在确定公允价值的应用范围时,充分地考虑了我国的国情,进行了审慎的改进。公允价值的运用必须满足一定的条件,如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就明确规定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应当同时满足下列条件:一是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二是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合理的估计。可见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中,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并非所有投资性房地产都可以采用公允价值。因此只要严格地按照准则实施,公允价值就会真的做到公允。
又如在非货币交易中对于公允价值的运用,新准则规定了按照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处理的两个前提条件:该项交换是否具有商业实质;交易各方之间是否存在关联方关系。关联方关系的存在可能导致发生的非货币性资产交换不具有商业实质。这些前提条件将有效制约以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的方式操纵收益的行为。从这些规定中可以看出,公允价值的应用是有严格的限制条件的,公允价值不允许被滥用。
发展到今天,适宜于公允价值应用的“土壤”已初步形成。公允价值是市场经济的产物。2003年中央做出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标志着我国的市场经济已经由初创转向完善,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已经确立。另外,我国的证券市场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和完善,在强化公司治理、提高运作透明度、清理违规行为、构建上市公司综合监管体系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中国证监会推进股权分置试点,改革了上市和再融资的程序,颁布了大量监管规章,加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和舞弊查处的力度;财政部加大了对会计信息质量和注册会计师审计质量的监督检查;上市公司内外治理水平进一步提高,独立董事、注册会计师、资产评估师的理性经济选择为上市公司的违规行为构筑了多道“防火墙”;广大投资者对会计信息进行分析判断、有效甄别的能力也有所加强,证券市场的有效性逐步提高。势异时移,这些都有助于公允价值应用的环境已初步实现。我们应该采用发展的战略的眼光看待问题,不能“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
参考文献:
1、陈美华.公允价值计量基础研究[M].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6.
2、张效莲.新会计准则讲解[M].济南出版社,2006.
3、张学谦.国际会计准则研究[M].人民出版社,2006.
(作者单位:南昌航空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其中,李菊容为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