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细数保险公司名声差的原因,你觉得还有啥
除了部分业务员素质低下,只追求利益外。我觉得还有买保险的人文化低,自以为是及大爷心理在内,一旦不是像自已想像的一样全额报销或什么都能赔就要退,退产生损失,然后大肆宣传有关!
2. 保险最大的两个弊端
万能险,指的是可以任意支付保险费、以及任意调整死亡保险金给付金额的人寿保险。也就是说,除了支付某一个最低金额的第一期保险费以后,投保人可以在任何时间支付任何金额的保险费,并且任意提高或者降低死亡给付金额,只要保单积存的现金价值足够支付以后各期的成本和费用就可以了。而且,万能保险现金价值的计算有一个最低的保证利率,保证了最低的收益率。
万能险的保障额度设计一般有三种:保险费+投资账户价值、保险费与账户价值×系数后取值大者、保险费或账户价值之一×系数。由于保障额度的设计不同就形成了不同类型的产品:
重保障型:保险金额高,前期扣费高,投资账户资金少,前期退保损失大。如中英人寿的《金菠萝B款》,保额为保费的50倍,同时首期扣费高达65%,适合无其他风险保障但有一定投资风险承受意识和能力的中青年人,但要确保长期持有。
重投资型:保险金额低,首期扣费少,投资账户资金较多,退保损失小。如新华人寿的《得意理财》,保额为保单价值的110%,首期扣费仅为7.5%。适合通过其他保险产品保障风险的理财保守型人士。
目前市场上销售的个人产品形态最为复杂,功能较多。客户在投保时要注意合同中有一些保险公司保留调整权利的条款,如对保证收益有的设定有时间限制,有的是以当时一年期定期储蓄利息为准,有的对账户管理费保留有调整权。另外要强调,追求高额投资回报不应是购买万能寿险的主要理由或动机。因为国家出于对社会安定的考虑,对保险资金运用的安全性有严格的要求,决定了购买万能寿险的投资收益的有限性,即不可能产生暴利。
上海保监局关于购买万能险的警示不绝于耳:不能将万能保险产品视作银行储蓄的替代品,消费者所缴的保费并非全部用于投资增值。
挟“保底收益+保险保障”的概念,万能险风生水起,一跃成为国内保险市场的新宠。冲着“收益率高于储蓄利率”的诱惑,很多市民毫不犹豫地购买了万能险。但是,真正了解这个产品特点的市民又有多少?上海保监局经调查发现,部分消费者由于保险基础知识的缺乏和风险意识的淡薄,存在着盲目购买万能险的非理性行为。
监管层发出的万能险购买提醒,并非表示万能险这个产品有问题。其实,就产品的特点而言,其险种本身并没有问题。只要消费者在购买时,切勿偏信代理人对于万能险高收益率的诱导,仔细看清产品保障说明,了解万能险的保障范围是否能满足你的需要即可。
收益与一般理财产品相当
万能险是介于分红险和投资连接险之间的一种投资型寿险,它的主要特点就是既有投资收益又享有保障。
“万能险”热销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一段时期以来,股市低迷、房市微妙,市民投资理财渠道狭窄,而“万能险”以四平八稳的保底收益加上可能的高收益,赢得了市场的认可。
一般来说,万能险产品都有保障收益。万能险设有投资和保障两个账户,保户缴纳的保费一部分进入保障账户、一部分进入投资账户,至于保险账户和投资账户的额度分配,则完全取决于投保人。投保人可以根据不同时期的保障需求和财力状况对二者进行调节,确定保障与投资的最佳比例,让有限的资金发挥最大的作用。
而万能险的年收益率,是指投资账户中资金的年收益率,而非全部所缴保费的收益率。这也是消费者购买万能险时存在的最大误区,往往以为自己缴纳的全部保费是投资的基数。
对于其中的投资账户资金而言,万能险的收益与一般理财产品相当。万能险因为有保底收益,所以其投资风险相对较低。如果再加上复利计息和免征利息税,收益率将会更高。如平安保险、友邦保险的保底利率为1.75%,安联大众、海康保险的保底利率为2.5%,但实际收益率一般会高于保底利率,各保险公司每月都会公布当月实际收益率,其高低取决于各公司的投资能力。
银保版不同个险版
同样是万能产品,销售的渠道不同,保底收益也不同。一般而言,通过个人代理人销售的万能产品保底收益低于银行渠道销售的万能产品。
今年保险公司相继推出了专门针对银行销售开发的简易万能保险,如太平人寿的“盈利多”、平安寿险的“稳赢一生”,这些“银保版”万能险与过去通过代理人销售的“万能险”,即“个险版”万能险相比是有区别的。
两者的区别主要表现在“银保版”万能险保额相对固定,投保手续更简便,产品通俗易懂,易于银行柜员讲解和消费者理解,通常投保人只需到银行填妥保单,并一次性缴纳保险费即可,无需核保、体检等复杂过程。
同时,银保万能险的保障功能会相应减少,更突出其投资功能。而个险万能险通常还拥有意外医疗费补偿、意外伤残、意外身故等多个保障项目。
据了解,“个险版”万能险在缴纳保费时,投保人每年是否缴保费、缴多少保费都是不固定的,而不少“银保版”万能险却要求保费一次性缴清(称“趸缴”)。一般而言,“个险版”万能险的保障功能相对突出,可以附加意外医疗费用补偿、住院医疗等多个保障项目。但最近新推的“银保版”也多了保障功能,如太平人寿“盈利多”,50岁以下客户可以选择附加重大疾病保险,无须体检即可享受10年18种大病保障及大病住院医疗费用报销等超值保障。
缴费方式灵活
万能险保户施女士告诉记者,她家是做服装生意的,每年的收入不是很稳定。之所以购买万能险,是因为保险代理人介绍,这个险种允许在资金充足的情况下,多存入保费,而在资金紧张时,可以少缴甚至暂时不缴保费。这对于收入不是很稳定的投保人来说,可以更好地支配现有现金。
与传统寿险相比,除收益稳定外,万能寿险的突出特点是缴费和领取方式灵活。投保人在缴纳一定量的首期保费后,一般可以按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缴纳保费。只要保单的现金价值足以支付保单的相关费用,客户可以不再缴费,并且保单继续有效。而且万能险的投保人可以在具备可保性的前提下提高保额,或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降低保额。
代理人夸大收益率
为什么万能险本身没有问题,监管层还站出来发出投保提醒呢?与早先投资连接险风波类似,问题就在代理人身上。
据记者了解,无论是“银行版”还是“个险版”万能险,代理人不实告知的老问题,仍然是万能险发展路上的“荆棘”。代理人或因专业能力不足,或因追求业绩、获取高额佣金,在销售万能险时有意无意地误导投保人。
通常,代理人都会避重就轻地将万能险的保底加浮动两种收益与银行的储蓄利率做片面的对比,代理人会按照中等收益或者高收益演算最终的收益,演示的数字结果非常可观。但是,在演示过程中,代理人很少提及或者根本回避万能险两个账户及手续费的问题。投资者在没有深究的情况下,被表面的数字所诱导,从而掏钱买了万能险。
专家分析说,万能险一般是长期缴纳,收益率虽然保底,却面临利率将来上调的风险。一位保险公司精算部人士测算过:以初始费用为7.5%的产品为例,对投资者来说,扣除相关费用后,这个产品的年结算利率至少要达到3.4%,才能得到与5年期定期储蓄同样的回报。而目前公布的万能险账户的年投资收益率一般在3.3%左右。此外,作为收益另一部分的浮动收益,不确定的因素很多。
除了代理人的误导,一些保险公司印发的宣传资料中也涉嫌误导。
细数万能险三大不足
收益率大打折扣
日前,李先生到银行存款时,被一份写着“××万能险上月收益率3.25%”的宣传文字所吸引。可当他到保险公司咨询的时候,才发现购买万能险需要支付一连串的“费用”,宣传单上的高收益仅仅是就“个人账户”资金而言的。只有当保险公司将各种费用(包括支付代理人的佣金和保险公司的运营成本等)一一扣除后,剩下的保费才能进入她的“个人账户”。
以李先生购买某款热卖的万能产品1万元为例,5000元以下部分,第一年初始费用为60%,剩余40%进入投资账户;超过5000元部分在第一年扣除初始费用10%后,全部进入投资账户。实际上,第一年进入个人投资账户的资金为6500元,保险公司还会根据客户的保险金额,定期从投资账户中扣除一定的保障成本,可见其收益率是打了折扣的。
相比之下,消费者在银行的投资账户,能拿到全部钱的回报率,例如,把1万元的钱放进银行,其利率就是这1万元的回报率,无论何时,都不是在本金扣除了部分费用后而产生的利率。
在一个扣除了大量费用而另一个没有扣除费用的金融产品之间,简单地把它们的收益率放在一起呈现给消费者,就会给人以混淆视听的感觉,让消费者误以为全部保险费能直接产生高于银行的回报率。
提钱要付手续费
与一般保险产品相比,流动性强、可变现是被屡屡强调为万能险的一大优势,但变现是需要支付手续费的。通常,保险公司都会允许万能险保户从投资账户里支取现金,但必须保留约定的最低金额。客户可以按照一定的程序,从个人投资账户中提取部分资金,而并不影响账户剩余部分资金的实际收益。但是从投资账户支出现金时,投保人通常也要向保险公司支付一定的手续费。据了解,不同的保险公司有不同的收费政策和收费标准。
如平安人寿万能险客户每年前两次部分支取,不收手续费;以后每次支取,需付20元手续费;友邦保险每次支取收手续费25元;中宏人寿万能寿险可免手续费随时支取现金;安联大众相对复杂:前5年,每年可以免费提取保单账户价值的15%,超过15%的部分按一定的标准收费;第6年起提取不收费。
如果中途退保,只能得到现金价值,特别是前四五年退保,连保费总额也拿不回来。
不适合老人投资
由于万能险前期缴纳的费用比重比较大,甚至是趸缴,因此很适合那些收入不稳定的人。但50岁以上的老年人并不宜购买万能险。原因在于万能险是一个只有长期投资才能见效益的险种,短期投资很难见到收益。所以,50岁以上的老年人尽量不要购买万能险,甚至也不鼓励40岁以上的人购买万能险,60岁以上的人更加不提倡了。因为这类人买其他品种的保险反而更合适。
由于保险公司在客户将基本保险费缴足之后,要先扣除风险保险费,与传统保单的费率计算方式不同。人的年纪越大,当然越有可能出现风险,因此要缴纳的风险保险费也就越多。
倘若投保人每年要缴保费1万元,保额为20万元。在33岁时,要从所缴的1万元保费中扣除风险保险费252元,在58岁时,要扣2494元,在75岁时,要扣12110元。
专家提醒,投保人在面对每年渐增的风险保险费时,可以选择在认为风险保险费过高的年龄之前就终止保单。同时,还可以将万能险的保额设定得尽量小些,用其他种类的保险来弥补不足的基本保障额度。
另外,根据多家保险公司的万能险产品说明,通常保单生效10年内,投保人都要向保险公司支付相当金额的初始费。第一年缴得最多,初始费往往占所缴保费的65%-70%,前三年比例相对较大,第五年后才相对较小。从这一点来看,也不适合老年人。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3. 网上诱惑免掉坑,细数购买车险的5种途径
自从变成有车一族,每年纠结的事情就多了一项,车险到期了咋办?今年的车险去哪买呢?怎样才能既有优惠又不会掉坑呢?今天我们就来细数一下购买车险的5种途径。
4S店购买
很多车主第一次购买车险都是在4S店买车的时候购买的,那个时候我们对车险所知甚少,而且在4S店购买车辆时总会把车险的报价也算进去,无形中也就在4S店购买了车险。
在4S店购买车险的好处是当自己的车辆发生碰撞等事故,需要去4S店维修,保险公司的网店就在4S店,维修起来比较方便,理赔快捷,购买安全,有保障,缺点则是价格偏高,没有什么优惠。
保险公司官网购买
我们打开保险公司的官网,登录后,输入车主的个人信息和车辆信息,选好险种,网站会自动显示总共投保的价格;当车主点击在线付款后,就可以生成在线订单,车主在线付款后,相当于全款购买了保险,操作简单便捷,非常适合没时间出去的车主。
缺点是网站购买优惠力度基本为零。这里有个小技巧,如果我们在官方网站填完信息后不点击在线付款,就会有保险公司的业务员打电话过来,这个时候就可以商量折扣了。
业务员直销
在我们购买过一次车险后,往往会在车险即将到期的时候,接到业务员的推销电话,因为我们车主的信息都可以在保险系统查到,这些业务员也会提前一至两个月跟我们联系,推销他们的保险。
这种购买方式的好处是购买比较方便,而且有优惠可以谈。缺点是理赔比较麻烦,在出现事故后容易找不到人,而且很容易上当受骗。如果你是个老驾驶员,开车很小心,不容易出事的话,可以选择电话车险;如果是新人,开车没什么把握的话,请慎重。
APP购买
现在很多汽车相关的APP或公众号已经能实现购买车险的功能,只要点开APP就能轻松购买车险。并且可以享受一定的折扣优惠,有些APP里面下单购买保险还有礼品。这个就类似于把业务员的电话销售放到了网上,只是形式上有所不同。
但网上购买的可靠性比电话车险高,而且优惠和礼品都是看得见的东西,没电话车险的欺骗性强;优惠多少、送什么礼品,在网页都一字一字说得清清楚楚,追责起来也有理有据。
熟人介绍购买
最简单最直接的也就是通过熟人介绍购买,好处是不会上当受骗,而且可以拿到较大的折扣优惠,缺点是顾及彼此的关系,掌握好人情处事之间的度。
当然也要注意有杀熟的情况,如果常年招的熟人比较靠谱还好,如果通过朋友辗转几次介绍的尽量还是有所了解再进行选择。
写在最后:
车险的购买有多种渠道,大家可以根据自己实际情况选择不同的购买方式,但要注意别上当受骗。假设要给这几种购买途径按最优递减排个序,那就是熟人购买、APP购买、官网购买、4S店购买、业务员电话直销。你平时都是选择怎样购买呢?
本文来源于汽车之家车家号作者,不代表汽车之家的观点立场。
4. 理财类保险误区大盘点 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收益并没有
误区一:投资连结保险产品收益有保证
投资连结保险产品的投资回报具有不确定性,投资风险由投保人全部承担。
投资连结保险产品一般分设多个账户,由于投资渠道不同,每个账户的风险、收益不尽相同,应根据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选择投资账户。由于保险费并不是全部进入投资账户用于投资,而是要扣除风险保费和经营管理费用,投保人还应详细了解各项费用扣除情况。
误区二:分红保险=银行存款
分红保险可分配的红利可能高于或低于预期,没有固定的比率,分红水平主要取决于保险公司的经营成果,大家不要将分红保险产品与其他保险产品或金融产品(如国债、基金、银行存款等)作片面比较。
误区三:万能保险的保费均用于投资
万能险产品通常由“主险账户”与“万能账户”构成。不同的是,万能险设立的投资账户,除了可以做债券投资外,还可以做股票投资,但其投资股票二级市场的比例不能超过80%。
总的来说,理财类保险注重的是理财,而非保障,如果是想要获得保障的投资者,还是购买传统的保障型保险更加靠谱。
5. 保险怎么坑人
身边得大病的越来越多,挺让人害怕的,想着也买个保险吧,公司的同事听说我要买保险纷纷笑话我说“你居然相信保险,那就是个坑”。我不信,觉得那些所谓上当的人都是因为没仔细看合同,不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是什么,买错了保险。所以我就打开电脑,网络一下,找出比较有名的规模比较大的保险公司,(大公司赔付能力能让人放心一些吧)把这些公司所有的健康险都认真研究了一遍。我发现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很多健康险都是只保一年,一年到期后想再续保,保险公司要重新核保。重新核保意味着,你万一要是在上一个保险期间得了大病,保险公司还能让你继续续保吗?你已经有病史了别的公司更不可能让你投保了。而且大多数公司在保险的条款里都明确写着“当保险停售了,就不能再买这个保险了。”当时我还想着保险怎么能轻易的停售呢,那肯定是特殊情况。结果我在某个规模很大的公司官网发现,有一页,从2019年5月1日至6月30日的一个保险目录里共有24个保险,其中有21 个保险都停售了。这时我好像有点明白了,要想保证自己每年都能在保险公司续保唯一的办法就是保证自己别得病,否则一年期到了就有核保通不过的危险和保险停售的危险,可是我要能保证自己不得病我还买保险干嘛呀!?想办保险的还是认真看条款!认真看条款!认真看条款!重要的事说三遍。不光是看,要用心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