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童发展模式是中国保险业未来营销发展的模式借鉴与方向选择,启发了整个行业的思路。”这是2011年4月时任中国保监会主席助理的陈文辉在大童保险销售调研时所言。
近期本刊特专访了大童保险销售服务有限公司的副总裁蒋铭,采访中,他就营销体制改革提出了多个独到观点;如产销合一导致销售强迫性、滋生销售误导,中介专做销售会引导保险产品走向等价交换,产销分离对中小型的保险公司是机会,员工制与产销分离的趋势不冲突等。
产销合一
是销售误导根本原因之一
《证券日报》:2008年7月您放弃在大型险企的优渥待遇并选择加入全国性保险中介公司——大童开始创业。当时做出这样的选择,是看到了中介市场的希望,还是发现了行业营销模式的某些问题?
蒋铭:这些年保险行业的参与各方普遍感觉困惑、不愉快、对前途比较迷茫。但因为对保险本身我是非常认可和热爱的,所以一直坚持下来,并尝试着能尽微薄之力做点什么。
造成中国保险业目前状况的原因是很复杂的,我个人认为其中很突出的一点是产业链没有细分,它的直接表现就是产销合一。产销合一会导致厂商(保险公司)忽略客户的感受和真实的需求,在此背景下以产品为导向是主流的销售方式,而不是以客户的需求为导向进行销售。
产销合一的弊端首先是销售有强迫性,保险公司生产完就要销售出去,老百姓不买也会想方设法让他买。我觉得不需要你却变着法儿的让我买,那我肯定反感你、躲避你。
第二个是易滋生销售误导。销售误导根本原因之一就是产销合一。老百姓提出的多样需求他不可能完全满足,但他又必须把产品卖出去,代理人只好把单一的产品夸大成多样的功能。销售误导造成了后期理赔或退保等大量问题,保险公司和代理人实际上也是受害者。
第三个问题就是厂家没有人制衡。一个成熟的市场应该是多元的市场,至少是三元的市场,不能是二元的。一个行业如果只有厂家和消费者,消费者一定是弱势群体。成熟的市场至少应该由厂家、第三方、客户组成,第三方就是厂家和客户之间的桥梁。厂家和客户是容易对立的,一个想多赚钱,一个想少花钱,保险较复杂客户搞不懂,应该有人替客户把关,第三方就能够解决彼此信息不对称,协调矛盾,第三方可以代表客户去制约厂家。没有了制衡,厂家独大,客户就会逐渐远离这个市场。
所以基于以上的判断我们意识到,中国保险业要转型升级,产业链细分是必然的选择,所以我们相信产销分离、专业化分工的大潮中专业中介市场必将会随之壮大起来。因此我考虑从保险公司出来,进入专业中介,希望能参与到产销分离的大潮中。
中介销售不会更贵
只会更符合等价交换
《证券日报》:那您有没有考虑到这一点,很多人原本就不愿意买保险,现在中介的进入岂不是让保险的价格变得更高了?客户会认为还要被多赚一笔钱?
蒋铭:我很理解你的这个说法,这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观念。
事实上很多厂家直销的产品是不便宜的,作为零售客户,专事生产的厂家是无暇顾及的,你跟他没有谈判的砝码。我们经常发现,厂家卖的产品还没有他的代理商卖的便宜,因为代理商大量采购使得他有谈判权。
老百姓不是不愿意买保险,不是不愿意支付佣金,是觉得付了佣金却没有得到等值的服务。因为买保险给人感觉是不等价的交换,所以老百姓觉得排斥。
今天客户花一笔钱,但没有享受到相应的服务。保险营销员简单的甚至带有强迫性质的推销行为,会让客户感觉与自己所支付的佣金不相匹配。显然,传统的以产品为导向的保险推销行为违反了等价交换的原则。客户提供佣金,你必须能够给他提供对等的服务,比如在售前、售中、售后几个阶段,提供相应的咨询、需求分析、提供产品给客户选择、理赔等一系列的服务。我们做专业的中介公司,目的就是让老百姓在不增加保费支出的前提下,能享受佣金所对应的专业咨询、货比三家以及售前、售中、售后的一揽子服务,从而让保险买的放心、舒心和安心。
同时我认为,要改善老百姓对保险排斥,与提高营销员门槛有很大关系。保监会已经公开征求意见将营销员学历门槛提至大专,我非常支持这项规定尽快实施。当然实施的话,行业肯定会有阵痛,保费可能会短暂下滑、营销员人数减少等。但如果什么人都可以做保险,不加以要求的话,会产生“劣币驱逐良币”现象,导致营销员这个职业的素质越来越低,终将恶性循环难以自拔。
实际上保险产品相比其他金融产品要复杂,但如果最复杂的产品恰恰是素质不太高的一群人在做,肯定是不行的。所以保险行业必须变革,产销分离、专业化分工是重要的方向,保险公司专心做符合客户需求的产品设计、售后的服务和投资,把销售交给专业的中介来做,这样保险行业才能更轻松、更高效、更健康。
剥离销售后
小型险企更有机会
《证券日报》:中介来负责销售,也就是行业实现专业化分工与产销分离,保险公司要将销售职能剥离出去,这对中小型险企是不是个噩耗?对保险整个行业到底意味着什么?
蒋铭:首先我不认为这对小险企是坏事儿,我恰恰认为产销分离对中小型的保险公司是个机会。因为市场份额大的保险公司一定在销售队伍数量、渠道分布方面优势明显,但并不一定在产品的设计、客户服务、投资这些方面具有绝对优势。而后来者在销售队伍建设、渠道扩张方面没有丝毫优势,所以保费规模小,但这并不代表他们服务客户的能力差或产品设计的能力差。
按现在的运行模式,若不在渠道方面进行变革,中小险企很难有机会超越。产销分离的环境下,整个市场的销售渠道将开放共享,中小险企就能够和大险企在同一起跑线上公平竞争,竞争的内容将由销售队伍建设转向产品、服务和投资,此时,无论规模大小、创办先后,谁都有机会,因此产销分离对于大量的新兴保险公司来说,反而是个非常大的机会。
长沙医疗保险规范的大型中介的逐步壮大将大大地改善中国保险业的销售效率,同时有效推进专业化分工,保险公司将腾出更多精力用于产品、服务与投资。
《证券日报》:保险行业变革很重要的一部分是营销员体制改革,有一种方案是业务员代理制要改为员工制,这与产销分离的趋势是否一致?
蒋铭: 员工制与产销分离的趋势并不冲突,产销分离是方向,但涉及到中介的发展程度、保险公司的意识等因素,因而实现的过程会比较长。但保险代理人问题已经到了必须马上解决的一个时点了。保险代理人处在法制的边缘,对代理人很不公平,现在必须给200多万代理人一个合法的身份。
员工制的阻力就在于保险公司成本的增加是定数,但成本增加后会不会带来代理人生产效率的提高、生产力的解放却是个未知数。
同时还有一个突出的问题是,保险公司与代理人之间的博弈。对于绩效特别好的代理人,保险公司乐于将其转为合同制员工,这样关系就稳定了;而这些代理人又恰恰不愿意转为合同制,因为销售佣金会受影响;而乐于转为合同制员工的是那些绩效不太好的代理人,但保险公司却不乐意为其转制。这一对天生的矛盾同样阻碍着员工制的实施。
所以营销体制改革是相当有难度的,因为有难度,所以我理解保监会在推行改革的时候是很谨慎的,拟采取试点的方式,佛山保险在小范围内先看一看效果如何。日本采取合同制是由保险公司发起的变革,而我国现在保险公司变革的动力不足,所以需要保监会要从政策层面主导这个变革。
结语:相信大家读完这篇文章以后,大家对于保险产品相比其他金融产品要复杂已经有很深的了解了。如果还有关于保险产品相比其他金融产品要复杂的疑问,可以在右上角写下您的理财需求,金斧子将会给您最专业的答复。
来自:toulixiang.com
❷ 保险和金融产品的区别
金融学下设很多分支研究方向,本身是一个大型学科。包括:保险/期货/金融工程/金融等。你的想法是正确的。金融学含保险学的意思是:在进行了金融专业的基础课程的学习后,进行进一步学习时会学习保险的专业课程,当然这时学的要比研究生的保险专业浅显。
金融学的话,在进行了金融学的基础学科后,进行更深一步的金融学的学习。
金融学基础学科包括:货币银行学/金融学
金融专业专业学科:国际金融/宏观金融/微观金融/中央银行学等
保险专业:保险学/人身保险/财产保险等。
看你的课程设置,你所报的这个专业的确是完全偏向于金融,和金融没什么区别。
其实我感觉,今年金融危机以来,金融就业不是非常乐观了,而且,随着每年学金融人数的不断增加,除非你在这个专业能学的非常好,要不然就业不是特别好的。但是,相较其它专业,它能让你就业的保证程度还是比其它专业高的。前提是你打定主意学经济类,而且你是女生。保险业相对于金融尚处于发展阶段,没有金融业那么成熟,如果你从事保险业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空间。
综上,跟据你提供的课程设置内容,和金融专业是的确没多大区别的。不过大学好就好在,你可以自己选择发展方向,即便你选了这个专业,上大学以后发现不是很喜欢,只要保证把本专业的可不要落下,就可以去旁听其它你喜欢的专业课程,让自己全面发展。
但是,其实更重要的是你在大学中培养能力,尤其是学习的能力,这点很重要。其实你学什么和你以后干什么没有什么太大关联的。祝你有个美好的大学生活。
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扩展阅读:【保险】怎么买,哪个好,手把手教你避开保险的这些"坑"
❸ 销售保险为什么这么难
1、保险是一种无形产品,你无法象买一台电视机一样看到一个实物,你实际能够看到的只是一纸合同,或者是一种服务。而中国人对这样类似的无形产品一般不感兴趣,中国人现在还没有学会购买服务,更愿意买那些实在的能够看得见的产品,如手机。
2、保险是一种很难让人理解的产品,它不象一台计算机一样马上就能看到它的好处和乐趣,它有时很难让人理解它的好处,它的作用,它的价值。它必须靠保险业务员的详细介绍才能让普通人明白、接受。
3、保险是一种体验式产品。保险只有当你用到它时,你才能体验到它的好处,如你买了意外保险,只有当你出现意外时才能体验到买了保险的好处,当你平安无事时,你无法感觉到它的好处,反而可能你认为保险无用,让你多花了钱。
4、保险是一种靠人“面对面”销售才能销售出去的产品,你只做广告没有用,没有人会主动去找保险公司买保险,老百姓之所以会买保险一般都是因为自己的朋友是做保险的,听到朋友的介绍才买保险的,当然,也有一种可能就是看到自己的朋友因为买了保险得到了巨大的利益而主动找朋友买保险的,只是这种情况就太少了。
5、保险是一种“关系型”销售的产品,基本上别人之所以买你的保险是因为他有需要并且你们关系已经不错,客户才会买,所以有大量的人际关系就成为要想在保险成功的基础条件,之所以有很多刚毕业几年的大学生其实能力已经拥有但仍然无法卖出保险就是因为他们的人际关系太少,所以无法坚持。卖保险其实是先“卖人”,然后才“卖保险”。
6、保险是一种当代大部分中国人还不太“关心”的产品,现代中国人虽然说保险意识在不断提高,但仍然有太多的中国人不喜欢它,不想了解它,不想买它,或者说太了解它而不想买它,除非它遇到了什么麻烦或者看在朋友的面子上去买它。
7、保险是一种相当比较稳健、盈利不大、投资时间较长的金融产品。浮躁的中国人更宁愿去买哪些投资见效快的股票、基金、房地产产品,而不愿意投很多钱来买保险,买有时也是只买一点,不愿花太多钱在这方面,尽管实际上买保险也是一种很好的投资,是一种很好的风险转移,并且也会带来很好的回报。
基于以上几点,造成保险难卖!
❹ 保险被说是金融产品对吗
您好,我个人认为您的理解并没有错,只是不太充分。
首先,商业保险公司是在借助保险产品融资,但与此同时它也在帮助国家分担民生问题,正是因为如此,在国务院2006年颁布的《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简称“国十条”)中才反复强调“加快保险业改革发展”的重要意义。
其次,对于老百姓来说,现在大多数的保险产品都可以让他们在享受保险互助机制提供的保障之外,还可以享受到资本公司的商业运作,使得资金稳健增值。简言之就是,“如遇风险保风险,平安健康作理财”。
最后,为何您被有些人看作是“怪物”,我觉得这可能来源于您并非是不求甚解、草草了事的人,继续努力吧,呵呵!
❺ 保险产品是所有资产配置中最底层的资产吗
不是。
保险属于金融资产。当你获得保单以后,在保险有效期内,这份保单就是你的个人金融资产。在你符合保险合同中约定的保险责任时,你就可以获得保险公司在保险单中所承诺的给付或赔付的现金,在未发生保险责任时,你的保单具有一定的现金价值,在你要求终止保险合同时,保险公司会按当时的保险合同的现金价值返还你一定数额的现金。因此,保险可以说就是你的金融资产。
资产配置(Asset Allocation)是指根据投资需求将投资资金在不同资产类别之间进行分配,通常是将资产在低风险、低收益证券与高风险、高收益证券之间进行分配。
21世纪的当下,具有传统文化的艺术收藏品开始进入大众的视野。在债券、股票、房产等面临重大转型的历史时期,更应该通过另类资产——文化艺术收藏品进行合理的资产配置。
回溯历史,中国人最注重“资产配置”,能够流传下来收藏品都价值不菲,既能够保值增值,又能够传承文化,传给后人。
放眼未来,中国是世界闻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中传承较为完整的国家。众多优秀的传统文化以及艺术品都将是不可多得的资产配置元素,比如:书画、瓷器、玉器、紫砂、珠宝、文玩等。
❻ 为什么保险行业这么难做呢
是的。为什么很多人愿意把钱存在银行?存3000元只有3000元。保险行业,你存3000元到保险账户,保险行业还得给你支付大病小病的费用。远远超过你支付的3000元。满期还得返还你所有的保费。出险就得给你支付至少20万以上。银行会有这样的福利吗?
❼ 保险产品的保险产品的特性
保险也是一种商品,既然是商品,它也就像一般商品那样,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保险商品的使用价值体现在,它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例如,人寿保险中的死亡保险能够满足人们支付死亡丧葬费用和遗属的生活需要;年金保险可以满足人们在生存时对教育、婚嫁、年老等所用资金的需要;财产保险可以满足人们在遭受财产损失后恢复原状、或减少损失程度等的需要。同时,保险产品也具有价值,保险人的劳动凝结在保险合同中,保险条款的规定,包括基本保障责任的设定、价格的计算、除外责任的规定、保险金的给付方式等都是保险人智力劳动的结晶。
但是,与一般的实物商品和其他大众化金融产品相比,保险商品又具有自己的特点。
(一)与一般实物商品相比较
1.保险产品是一种无形商品
实物商品是有形商品,看得见,摸得着,其形状、大小、颜色、功能、作用一目了然,买者很容易根据自己的偏好,在与其他商品进行比较的基础上,做出买还是不买的决定。而保险产品则是一种无形商品,保户只能根据很抽象的保险合同条文来理解其产品的功能和作用。由于保险商品的这一特点,它一方面要求保单的设计在语言上简洁、明确、清晰、易懂;另一方面要求市场营销员具有良好的保险知识和推销技巧。否则,投保人是很难接受保险产品的。
2.保险产品的交易具有承诺性
实物商品在大多数情况下是即时交易。例如,消费者到商店去购买电视机,当他做出购买的决定以后,这个消费者一手交钱,商店一手交货,这笔交易就完成了,也可以说,就这个商品的交易来看,该消费者与商家的关系也就终结了。而保险产品的交易则是一种承诺交易。当投保人决定购买某一险种,并缴纳了保费之后,商品的交易并没有完成,因为保险人只是向投保人做出一项承诺,该承诺的实质内容是:如果被保险人在保险期间发生了合同中所规定的保险事故,保险人将依照承诺做出保险赔偿或给付。可见,在保险产品交易的场合,投保人缴付了保费以后,该投保人与保险公司的关系不仅没有结束,反而是刚刚开始。由于保险产品承诺性交易的这一特点,对于保险人和投保人(被保险人)来说,相互选择就是非常重要的。从保险人的角度来说,它需要认真选择被保险人,否则将遭受“逆选择”之苦;从投保人的角度来说,他需要认真选择保险公司和保险产品,否则,不论是保持合同关系还是退保,都将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损失。
3.保险产品的交易具有一种机会性
实物商品的交易是一种数量确定性的交换。例如,只要买者交了钱,不论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的现货交易,还是赊销、预付形式的交易,买卖双方都能明确地得到货币或者商品。而保险合同则具有机会性的特点。保险合同履行的结果是建立在保险事故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基础之上的。在合同有效期间内,如果发生了保险事故,则保险购买者从保险人那里得到赔偿、给付,其数额可能大大超过其所缴纳的保险费;反之,如果保险事故没有发生,则保险产品的购买者可能只是支付了保费而没有得到任何形式的货币补偿或给付。
(二)与其他大众化金融产品相比较
与股票、债券、银行储蓄等大众化的金融商品一样,保险也是一种金融商品,因为它也具有资金融通这一金融商品的共性。与实物商品相比较,这些金融商品都具有产品的无形性、交易的承诺性等特点,但保险产品又具有自己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保险产品是二种较为复杂的金融产品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他只要知道存款本金和利息率、股票的买入价和卖出价、债券的票面价格和利息率,就很容易计算出其收益率来。而保险产品涉及保障责任的界定、保险金额的大小、保费的缴纳方式、责任免除、死亡类型、伤残界定等一系列复杂问题。况且,大部分保险事故的发生是不以被保险人和保险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被保险人很难知道自己将在何时发生保险事故(这也正是人们需要保险的原因),也很难明确计算出成本和收益的大小。因此说,保险产品是比其他大众化的金融商品复杂得多的一种金融商品。
2.保险产品在本质上是一种避害商品在投资者买卖股票和债券等金融商品时,他们是以承担一定的风险作为代价,期冀获取更大的收益的。因此,这些金融商品在本质上是一种“趋利”商品。而在购买保险的场合,大多数人是以支付一笔确定数额的货币来转移(可能存在的)风险,来换取对未来不确定性的保障的。同时,由于保险所涉及的内容大都是人们不愿谈及或者避讳的事情,如死亡、伤残等,因此,保险产品在本质上是一种“避害”商品。
❽ 保险产品是不是金融产品
是的,也是属于金融产品的一部分
❾ 保险很难卖么
保险说难卖,也不难卖,只要努力,做什么都容易。马云说过未来5年,保险将成为中国人每个人的必需品。随着食品安全,空气问题,环境污染,每个人都需要保险为自己减轻负担。随着国人的观念的改变,以后保险只会越来越好卖。
保险产品是保险公司为市场提供的有形产品和无形服务的综合体。保险产品在狭义上是指由保险公司创造、可供客户选择在保险市场进行交易的金融工具;在广义上是指保险公司向市场提供并可由客户取得、利用或消费的一切产品和服务,都属于保险产品服务的范畴。进一步讲,保险产品是由保险人提供给保险市场的,能够引起人们注意、购买,从而满足人们减少风险和转移风险,必要时能得到一定的经济补偿需要的承诺性组合。从营销学的角度讲,保险产品包括保险合同和相关服务的全过程。
保险产品的这个定义有4层意思:能引起人们注意和购买;能转移风险;能提供一定的经济补偿;是一种承诺性服务组合。因此,保险产品的真正含义是满足消费者保障与补偿的需要。保险产品保障被保险人在发生不幸事故时仍能拥有生活下去的基本条件,并能使人们以最小的代价获得最大的经济补偿。
一种产品要能够在市场上顺利流通,必须既有一般产品的共性,又有其特殊性。理想的保险产品,既要满足保险服务提供者的需要,又要满足保险服务需求者的需要。因此,优良的保险产品还应具有以下条件:是被保险人真正需要的;能保证被保险人的利益不受侵害;费率合理公正,能令双方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