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理财保险 > 中长期理财产品扎堆发行

中长期理财产品扎堆发行

发布时间:2021-07-20 10:51:49

1. 商业银行理财产品有什么发展趋势

我国各大银行近些年在业务能力的创新上大下力度,银行理财业务已成为银行业发展的新热点,跨行业、跨市场的理财产品日益丰富,市场竞争日趋激烈。

一、我国商业银行理财产品发展现状
目前我国银行推出的理财产品不仅数量众多,而且产品种类繁杂。以下是近年银行理财产品的数据信息如下:
(1)投资期限可分为短期产品和中长期产品。其中,短期产品一般指期限为六月以上一年内的产品,中长期产品是指期限则是一年以上的产品。
(2)发行规模有国家控股银行和上市股份制银行发行。自2004年银行理财产品问世以来,每年都在以几何速度增长。但是银行理财产品真正引人注意是在2009年。来自于普益财富的数据显示,2009年至今,产品发行总量超过近一万只,而2008年全年产品发行数量就为六千多只。
(3)发行能力上,中行、交通、民生则名列前茅。
(4)银行存款一方面面临来自外部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激烈竞争,另一方面又受制于内部体系严格的存贷比监管,导致商业银行主要通过大量发行理财产品进行存款竞争。因此,近年来各家商业银行纷纷加大了对理财产品的发行和推广力度。
二、未来发展趋势
2008年,美国次贷危机的影响不断扩大,蔓延形成全球性金融危机,实体经济也遭受侵害。全球证券市场大幅下挫,外汇市场剧烈震荡,商品市场同样未能幸免,经济增长放缓或出现衰退,各国为拯救金融体系和刺激经济增长纷纷出台政策措施。
1、多样化投资;我国大多数的理财产品都是采用信贷理财,虽然流动性比较差,但收益还是比较稳定的,深受投资者的喜爱,零八年以来随着股票、基金、债券等收益的减少,再加上美国金融危机影响,股票和证券也慢慢进入了低谷。
2、个性化投资;美国的次贷危机给各个理财产品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和风险,投资者也就慢慢走向了更加安全稳定的投资产品,收益固定风险小,银行对市场分析又是格外的细心,在产品设计阶段更重要的是把控制风险放在首位。
3、规模化投资;从收益上看,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众多,这一切都是由于先前的产品基数低,随着技术的不断增加,以及相关业务的成熟,银行将更多地去关注理财产品的质量以及规模的良性发展,而非一味副收益产品数量。
4、结构复杂化投资;同业理财产品的逐步拓展,将原有外资机构和中资商业银行之间的“银银”合作模式映射到国内大型银行和中小银行之间的同业理财模式,投资组合保险策略的逐步尝试,产品的稳健与否并不在于是否参与了高风险资产的投资,而是在于投资组合的合理配置,另类投资的逐步兴起,艺术品和饮品(酒与茶)已逐步进入银行理财产品市场的投资视野,未来的低碳概念、不动产和自然资源的投资将会成为下一个热点。

2. 普通投资者如何选择中短期理财产品

永不过时的中短期理财产品 近期,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销售火爆,这和此类产品的几个特点是分不开的。 首先,产品收益高。相较于同期甚至中长期定期存款的收益水平,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以建行相关理财产品为例,目前三个月银行定期存款利率为3.1%,而同期限建设银行保本理财产品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4.6%,相差近50%!这种收益上的差距在其他不同期限产品(如一个月、六个月)上的表现也同样明显,因此得到了广大投资者的追捧。 其次,产品风险低。目前的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种类基本上有债券型、票据型、保本型以及高流动性的日日开放式(资产池)等几类,主要投资的对象是银行间债券市场国债、政策性金融债、央行票据、企业短期融资券、中期票据、回购、同业存款以及银行承兑汇票等,投资标的物都是非常安全的品种,在产品风险把控上安全性极高,因此深受投资者信赖。 再次,起点金额低。在存款持续“负利率”,基金、股票遇冷,房地产投资受控,黄金价格高企,信托、PE门槛较高的当下,普通投资者的投资渠道愈加狭窄。与动辄100万元、300万元甚至1000万元的信托、PE基金相比,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起点金额大多为5万元或10万元,这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者而言还是可以接受的。因此,收益高、风险低,且起点金额低的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就成了现阶段普通投资者少有的“防空洞”,这也为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网罗了大批拥护者。 最后,投资市场前景的不明朗更加体现出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高流动性优势,使得它成为了很多投资者甚至投机客短期躲避市场风险,等待市场机会的“避风港”和“驿站”。 既然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有这么多的优势,那么,它是否适合所有类型的资金进行投资呢?答案是否定的。 以资金用途而言,在当下,有两类资金是适合投资于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的。 首先,是投资者的家庭备用金。这类资金最大的特点就是使用无常,要求流动性高,因此投资者可以将部分家庭备用金投资于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其次,是用途及使用时间明确的资金。这类资金主要分为两种,一种是准备投资股市、基金的闲钱,比如投资者认为未来一个月市场没有机会,那么他就可以选择购买一个期限在一个月以内、甚至天天开放的银行理财产品,从而保证投资收益及流动性;另一种则是中短期内需要使用或消费的大额资金,比如一个投资者准备三个月后买房、买车,那么这笔钱就经不起任何损失,因此投资者就需要投资于比较稳健的产品中,而不能再选择如股票、基金这样有风险的投资渠道,这时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就成了他的好选择。 但是,很多投资者喜欢将长时间不用的闲钱反复购买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这其实是一个误区。因为中短期理财产品的收益往往低于中长期理财产品,而且在接续过程中,由于产品发行时间、募集期、到账时间等问题,还容易产生资金时效性等方面的浪费。因此,投资者应该优选产品,搭配好各产品的投资期限,使资金得到有效、合理的利用,实现收益最大化。 建设银行北京分行财富管理与私人银行部产品经理主管陈朴然 渤海银行国家高级理财师、全国杰出财富管理师姜龙君 银行理财产品分为保证收益类和非保证收益类两种,根据其资金投向,大致可分为债券及货币市场工具类、信托类、结构性类、代客境外理财类(QDII)等。 银行理财产品较之证券、基金、信托、期货、外汇、私募、贵金属等高风险品种更加安全,较之银行储蓄则有明显的收益率优势。做为性价比较高的防守型品种,越来越受到广大客户(特别是个人普通客户和大中型机构客户)的青睐。 商业银行根据理财产品的风险度评级,会设定单一客户的销售起点限额。以个人客户为例,风险评级为一、二级的理财产品,主要针对谨慎型和稳健型客户,起售金额为5万元人民币;风险评级为三、四级的理财产品,主要针对平衡型和进取型及以上客户,起售金额为10万元人民币;风险评级为五级的理财产品,仅针对激进型客户,起售金额为20万元人民币。个人投资者可以根据起售金额,理性判别相关产品的风险度,以确定符合自身风险偏好、收益预期和资金档期的理财产品。 目前,商业银行发售的理财产品主要集中于1-6个月(含)的中短期限内,大多投资于债券、货币市场工具及结构性产品,与同期的市场资金价格有较高的相关性。例如:渤海银行的结构性存款理财产品——“渤盈”系列,就属于保本浮动收益型的较低风险产品,其衍生品部分挂钩美元计伦敦同业拆借利率(Libor),产品预期年化收益率在4%-5%的区间水平,只要挂钩标的的期末价格小于或等于8%,客户即可获得产品约定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从近年来Libor利率的波动水平来看,该产品的收益率风险几乎为零。 当前楼市调控政策持续紧绷,CPI拐头下行,利率有望回归正收益水平,市场资金宽裕,加之国内外市场诸多不确定因素依然存在,长期利率有下调预期。中短期理财产品因期限灵活、流动性较好,对于兼顾流动性和收益性的客户来说,是非常适宜的选择。对于不愿意面对频繁选择风险的客户,也可购买中长期理财产品。 多数投资者在实际购买银行理财产品时,往往热衷于“货比三家”。但从非专业的角度,很难对理财产品做出客观的综合评价,单纯以表面收益率为依据,频繁进行“存款大搬家”,既不现实也未必划算。一般来说,中小商业银行由于知名度小、产品数量单一、网点分布较少,往往更乐于采取让利方式吸引客户,其理财产品的收益率会略高于同业平均水平。投资者可以本着“就近、方便,服务优先”的原则,选择相对熟悉的银行网点,定期购买相应的理财产品,减少产品衔接之间的“空置期”。对时下的理财达人而言,通过网上银行汇划资金、选购理财产品,用“通知存款”来填补“空置期”,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了。 总体而言,投资理财市场并没有产品的好坏之分,只有适合与否。中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做为攻守兼备的防御品种,较好地融合了安全性、流动性和收益性的优势,在目前资本市场趋势尚不明朗的局面下,无疑是较好的大众理财品种。 资金进出频繁的年轻白领、有短期资金存放需求的投资者和炒股人士更适合购买中短期理财产品。另外,一些对流动性要求极高、风险承受能力较低的中高端客户,尤其是现金流较大的小企业主以及股市、期货客户,如果手上有大笔闲置资金,中短期理财产品也是不错的选择。 第二,要留意申购、赎回费率。一些短期产品锁定了7天、1个月或3个月等投资固定期限,投资者中途不能赎回;有些短期产品则设置了提前赎回条款,可供客户中途退出。目前银行理财产品的费率主要包括认购费/申购费、赎回费、产品年管理费、年托管费、超额收益业绩报酬等,虽然每一项都不多,但加起来还是很可观的。 第三,要关注预期收益率。由于投资范围不同,中短期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相差是比较大的。即使是同类型产品,各家银行的预期收益率也各不相同。所以,要经过多方咨询、了解后再做选择。一般来说,较高的预期收益率是指在理想情况下理财产品的收益情况,存在一定的市场风险,预期收益可能最终无法实现。而固定收益率的风险几乎为零,这就注定了其收益率不可能太高。中短期理财产品的最低收益率则一般很低,它在保障最低收益的基础上,还有一定的获利潜力。所以在选择产品时,一定要考虑产品收益实现的可能性大小,可参考产品以前年度的业绩,或关注市场走势分析。 第四,资金利用效率问题值得关注。许多投资者认为理财认购日和资金到账日之间都算作理财产品期限,参与计息,其实不然。一般来说,理财产品登记日和到期日之间的时间才是计息的产品投资期限,而从购买理财到登记日之间的间隔和产品到期日至到账日之间的间隔,都不参与计算利息。对于中长期限的产品来说,2-3天起息和到账日体现在客户实际收益上的差异并不明显,但对于本身只有数天或1个月投资期限的短期产品,影响就比较显着了。投资者可优先选择起息速度快、到账时间短的短期理财产品。 第五,中短期理财产品不是一般的储蓄存款,还是存在风险性的。普通投资者在选购产品时,最好选择那些募集资金是用来投资债券、票据类资产等品种的风险系数较低的产品。 目前,各家银行都有类似的产品推出,如交行的“智慧添利”系列设有7天、14天、21天和28天四个品种,投资者可以在任意一个工作日进行产品申购,投资期限将以选择的7天、14天、21天和28天为基本单位,到期时如果投资者不进行赎回操作,产品就将自动进入下一个投资期,几款产品对应的预期年化收益率为3.2%-3.9%。 需要提醒的是,并非所有的投资者都适合中短期理财产品。比如,一些投资者非常在意滚动投资的“在途时间”,那么,就不妨考虑一些替代产品,如银行推出的理财周计划。看上去,理财周计划的预期收益率不及定期发行的理财产品,但是理财周计划采用了特定时间扣款和本息返还,还可以连续滚动投资,大大节省了资金的“在途时间”,长期来看,实际收益率并不低于单独购买某一只理财产品。

3. 长期银行理财产品怎么样风险大吗

  1. 银行自己发行的保本型、谨慎型、稳健型或者风险评级为R2以下的,没有发生过任何一起违约。高风险的比如挂钩股票、贵金属或者投资海外股票市场的,这个就没法说了,谁发行这类产品都会有风险。

  2. 风险比较大的是银行员工违规私售的其他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鉴别方法是拿着产品编号到银行官方网站上比对。

  3. 至于收益,这个大致相当于5年期定存水准。值不值得买就是见仁见智的事了。

4. 大盘股即将扎堆发行 A股市场能扛过去吗

上半年发完了,下半年就少了。还有你要注意到的就是,现在申购新股的规则变了,你要申购新股,你就得持有股票,并且20天的平均持有额是每天最低1万元。也就是说新股不停地发,所有人就得一直持股才能申购,懂不。你把手里的股票卖光了,你也就没有申购新股的资格了。所以总结出来,现在发新股对股市影响并不大。你根本不用担心大盘因为发新股而出现急速暴跌。懂了不?你如果担心大盘下跌,我可以提醒你一下,大盘现在是大周期的回调,这轮下跌还没有结束,你可以等一下再建仓。不要急着现在就买进去。除非你是为了打新股,就可以买点底仓。

5. 如何选择长、短期理财产品

理财产品数量繁多,为了方便大众购买,理财产品一般会被分成不同的类别,比如从流动性、收益率、风险性、投资期限、投资形式等方面。就像题主说的怎么正确选择长期、短期的理财产品,那长期、短期就是一类产品的分类。

短期理财

1. 货币基金

货币基金就是聚集社会闲散资金,由基金管理人运作,基金托管人保管资金的一种开放式基金,专门投向风险小的货币市场工具,区别于其他类型的开放式基金,具有高安全性、高流动性、稳定收益性。大家可以随时申购、赎回,具备非常好的便利性,0.01元或1元起投,当下货币基金收益率在3%左右,较为适合对资金流动性有需求的个人购买。

2. 短债基金

短债基金是一种短期纯债型基金,它不投资股票、可转债等高风险的投资品种,不受股市波动的影响,风险较低,也被誉为“货币基金的增强版”。因此收益整体略低于中长期纯债基金,但好于货币基金。

如果继续细分,那么根据所投资债券资产的剩余期限的不同,短债基金又可分为三类,分别是超短债、短债和中短债。

以上,大家可以根据流动性和预期需求挑选长期、短期的理财产品。

6. 有规定说不允许银行理财产品承诺保本保息吗

银行有保本型的理财产品,也就是理财产品的卖家,一般就是开发理财产品的金融机构。投资人一般应该注意发行者的研发、投资管理的实力。

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发行的理财产品更加可靠一些。另外,一些投资渠道是有资格限制的,小的金融机构可能没有资格参与这些投资,这样就对发行者造成了投资方向的限制,最终会影响理财产品的收益率,因此,实力雄厚的机构的信用更加可靠。

(6)中长期理财产品扎堆发行扩展阅读

任何理财产品发行之时都会规定一个期限。银行发行的理财产品大部分期限都比较短,但是也有外资银行推出了期限为5~6年的理财产品。所以投资人应该明确自己资金的充裕程度以及投资期内可能的流动性需求,以避免由此引起的不便。

当投资长期理财产品时,投资人还需要关注宏观经济趋势,对利率等指标有一个大体的判断,避免利率等波动造成损失或者资金流动性困难。

7. 2020国债发行时间表最新公告是怎样的

2020国债发行时间表最新公告是:

公告称根据人民银行、财政部相关要求,鉴于疫情形势不适宜投资者在柜台排队购买国债,原定于2020年4月发行的储蓄国债(凭证式)暂停发售。

近日,财政部官网公布了2020年二季度国债发行计划。其中,储蓄国债仅安排了6月的电子式国债。这意味着,原定4月10日发行的国债将停发,市民购买国债将更多的考虑配置一些大额存单、预期收益率型理财等产品。

国债有两种分别为储蓄国债和记账式国债,2019年储蓄国债发行的时间分别为:3月10号、4月10号、5月10号、6月10号、7月10号、8月10号、9月10号、10月10号、11月10号。

由此可知,储蓄式国债的发行时间是固定的,都是在每月10号。而记账式国债不同,因为记账式国债的发行数量比储蓄国债多,所以发行的时间是不固定的。

8. 近几年理财趋势是什么

资管新规下银行理财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净值化转型加速
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
今年4月末,备受关注的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为百万亿元体量的资管行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在资管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银行理财市场也拉开了商业模式转换和行业格局重塑的大幕。
在打破刚性兑付、转型净值化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正发生不小的变化:一方面,保本理财和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占比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速度加快,促进了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短期理财产品占比明显下降
资管新规落地一个月后,银行理财已经出现了发行数量持续下降、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非保本型预期收益率上升的显著变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5月份460家银行共发行了986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26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49款减少1329款。从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来看,5月份新发行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1002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2549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1.9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7914款,占比较4月份增长1.62%。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136款,环比增长72.15%,占比为1.12%。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限来看,在资管新规影响下,5月份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明显下降。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中,3个月以内(含)理财产品占比为24.44%,环比下降4.87个百分点。同时,3至6个月、6至12个月(含12个月)理财产品分别较4月份环比上升3.28和1.96个百分点;大于1年期的理财产品占比较4月环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资管限制下,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鉴于监管要求,未来3个月以内期限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将逐步减少,但银行也会考虑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因此3至12个月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将上升。2018年,在资管新规的限制下,预计未来的银行理财平均期限仍不会低于半年。
现阶段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低、对净值型产品接受程度低,快速打破刚性兑付,将导致客户大量赎回理财产品,造成理财资产无产品承接的局面,很可能触发流动性风险。
此次发布的新规中,明确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意味着银行“冲时点”压力将得到缓解,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集中于月末、收益率翘尾现象或将改善。
整体来看,新规对存款偏离度指标的考核要求较之前有所放松,特别是删除了禁止高息揽储的规定,可能是为后期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做铺垫。中长期来看,‘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大额存单工具’代替保本理财和具有‘刚兑’性质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将促进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问题凸显
控制资管产品杠杆水平是资管新规的一大要点。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市场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狂飙近3年的银行委外业务几近停摆。
本轮监管打击的是乱加杠杆和资金空转,但规范化、高质量的委外是有助于委托方和受托方“双赢”的。管理层针对的并不是委外模式本身,而是充当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这类委外模式。未来,高质量、规范化的委外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作为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委外模式将在监管高压下逐渐销声匿迹。
对于主动管理能力过弱,或无主动管理能力的商业银行而言,未来对于委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预测称,但由于业务规模及专业能力等因素,中小银行对接委外机构时话语权偏弱,对于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的问题或将进一步凸显。
尤其是在刚性兑付打破的大环境中,对于资产过弱的掌控可能增大产品亏损的可能,进而增大银行的声誉风险。因此,在开展委外业务的同时,中小银行应考虑通过委外系统的建立,增大对于委外资产的监控力度,降低不可控风险的发生。

9. 中国银行理财稳富封闭式202022(WF2022)就是骗子,骗人钱财,怎么看天天都亏本金呢

中国银行稳固封闭式理财也是有一定几率出现亏损的,属于正常的情况。

中国银行封闭式净值型理财产品是有可能亏损的。净值型理财产品是非保本、浮动型收益的理财产品。投资机构不承诺保本,也不保证最低收益,产品净值的变动决定着投资者收益的正负。

不同形式的理财产品亏本也是不一样的。银行理财产品分保本型和非保本型,收益不一样,理论上理财产品都有风险。股票,外汇,原油期货可能是本金的几倍,在加杠杆的情况下。p2p由抵押的平台,本金还能保障。没有抵押的平台很可能本金全无。

(9)中长期理财产品扎堆发行扩展阅读:

购买的注意事项

1、从风险上来看,只要风险等级是1级或2级的理财产品,本金风险几乎为0,也就是说基本不可能发生本金亏损的事情,但是收益就不一定了,对于理财经验不是很丰富、风险意识不是很强的投资者而言,要避免一种理财产品,那就是结构性理财,这类产品挂钩股指、黄金、外汇等衍生品,收益率是波动的,达到预期最高收益率的概率不高。

2、从收益上来看,建议大家挑选规模偏小的股份行和规模偏大的城商行,这两类银行的理财收益比较高,而且发行的大多是风险等级为1级或2级的非结构性理财,比较适合普通老百姓,但是规模偏大的股份行比如招商银行收益就比较低了,规模偏小的城商行和农商行投资管理能力比较弱,国有银行理财收益偏低,也不推荐。

3、从流动性来看,也就是产品的期限,这一点要根据自身情况来选择,一般情况下,如果你在短期内不会有重大支出,而且预留了应急资金,那么建议大家选择中长期的理财产品,毕竟收益高、而且比较省事。但要记得不要把所有的资金都放在银行理财这种流动性很差的产品中。

10. 对金融理财发展趋势的几点探讨

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
今年4月末,备受关注的资管新规正式发布,为百万亿元体量的资管行业开启了一个全新的时代。如今,资管新规落地已“满月”,在资管行业中举足轻重的银行理财市场也拉开了商业模式转换和行业格局重塑的大幕。
在打破刚性兑付、转型净值化的要求下,银行理财产品市场正发生不小的变化:一方面,保本理财和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占比逐渐减少;另一方面,则是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速度加快,促进了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短期理财产品占比明显下降
资管新规落地一个月后,银行理财已经出现了发行数量持续下降、保本型产品预期收益率下降、非保本型预期收益率上升的显著变化。据前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银行理财产品行业运营模式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数据显示,5月份460家银行共发行了9861款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银行数比上期减少26家,产品发行量增加249款减少1329款。从银行理财产品类型来看,5月份新发行保证收益类理财产品1002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0.36%;保本浮动类理财产品2549款,占比较4月份下降1.94%;非保本浮动收益类理财产品7914款,占比较4月份增长1.62%。而净值型理财产品发行136款,环比增长72.15%,占比为1.12%。
从理财产品的发行期限来看,在资管新规影响下,5月份3个月以内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占比明显下降。监测数据显示,5月份发行的理财产品中,3个月以内(含)理财产品占比为24.44%,环比下降4.87个百分点。同时,3至6个月、6至12个月(含12个月)理财产品分别较4月份环比上升3.28和1.96个百分点;大于1年期的理财产品占比较4月环比下降0.36个百分点。
资管限制下,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鉴于监管要求,未来3个月以内期限的短期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将逐步减少,但银行也会考虑投资者的投资习惯,因此3至12个月的中长期理财产品数量占比将上升。2018年,在资管新规的限制下,预计未来的银行理财平均期限仍不会低于半年。
现阶段银行理财客户风险偏好低、对净值型产品接受程度低,快速打破刚性兑付,将导致客户大量赎回理财产品,造成理财资产无产品承接的局面,很可能触发流动性风险。
此次发布的新规中,明确商业银行不得设立时点性存款规模考评指标,意味着银行“冲时点”压力将得到缓解,银行理财产品发行量集中于月末、收益率翘尾现象或将改善。
整体来看,新规对存款偏离度指标的考核要求较之前有所放松,特别是删除了禁止高息揽储的规定,可能是为后期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做铺垫。中长期来看,‘表内存款利率市场化+大额存单工具’代替保本理财和具有‘刚兑’性质的预期收益型产品,将促进表外公募理财产品加速向净值化转型。
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问题凸显
控制资管产品杠杆水平是资管新规的一大要点。资管新规落地后,银行理财市场的另一个变化就是狂飙近3年的银行委外业务几近停摆。
本轮监管打击的是乱加杠杆和资金空转,但规范化、高质量的委外是有助于委托方和受托方“双赢”的。管理层针对的并不是委外模式本身,而是充当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这类委外模式。未来,高质量、规范化的委外将迎来更加良好的市场发展空间,而作为高杠杆和高风险“帮凶”的委外模式将在监管高压下逐渐销声匿迹。
对于主动管理能力过弱,或无主动管理能力的商业银行而言,未来对于委外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强。普益标准研究员魏骥遥预测称,但由于业务规模及专业能力等因素,中小银行对接委外机构时话语权偏弱,对于委外资产掌控力不足的问题或将进一步凸显。
尤其是在刚性兑付打破的大环境中,对于资产过弱的掌控可能增大产品亏损的可能,进而增大银行的声誉风险。因此,在开展委外业务的同时,中小银行应考虑通过委外系统的建立,增大对于委外资产的监控力度,降低不可控风险的发生。

阅读全文

与中长期理财产品扎堆发行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地狱解剖类型电影 浏览:369
文定是什么电影 浏览:981
什么影院可以看VIP 浏览:455
受到刺激后身上会长樱花的图案是哪部电影 浏览:454
免费电影在线观看完整版国产 浏览:122
韩国双胞胎兄弟的爱情电影 浏览:333
法国啄木鸟有哪些好看的 浏览:484
能看片的免费网站 浏览:954
七八十年代大尺度电影或电视剧 浏览:724
欧美荒岛爱情电影 浏览:809
日本有部电影女教师被学生在教室轮奸 浏览:325
畸形丧尸电影 浏览:99
美片排名前十 浏览:591
韩国电影新妈妈女主角叫什么 浏览:229
黑金删减了什么片段 浏览:280
泰国宝儿的电影有哪些 浏览:583
3d左右格式电影网 浏览:562
跟师生情有关的电影 浏览:525
恐怖鬼片大全免费观看 浏览:942
电影里三节是多长时间 浏览:583